对外汉语教学精品教案《我们要一只烤鸭吧》
- 格式:ppt
- 大小:3.99 MB
- 文档页数:50
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烤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烤鸭》,使学生了解烤鸭的历史、制作过程以及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美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烤鸭的历史、制作过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烤鸭的制作过程。
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烤鸭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烤鸭的历史、制作过程和特点。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关于烤鸭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烤鸭的历史、制作过程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烤鸭知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烤鸭》,了解烤鸭的历史、制作过程和特点。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检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烤鸭的历史、制作过程和特点。
2. 学生谈收获,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烤鸭的短文。
2. 拓展作业:调查家乡的特色美食,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视频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烤鸭的历史、制作过程和特点。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烤鸭制作过程的讲解过于详细,导致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注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烤鸭》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烤鸭为什么会成为北京的特色美食?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烤鸭》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烤鸭的起源和特点;2. 学习制作烤鸭的步骤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烤鸭的起源和特点;2. 演示制作烤鸭的步骤;3. 分组进行学生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烤鸭的起源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演示制作步骤(15分钟):老师将展示如何制作烤鸭,依次介绍选择鸭子、腌制、烹饪等步骤,重点讲解腌制的时间和温度控制。
3. 分组实践(4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3-5人,每个小组负责制作一只烤鸭。
学生按照老师的演示步骤进行操作,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合作。
4. 结束(10分钟):学生将制作好的烤鸭摆放在桌上,大家一起品尝,老师评价每个小组的制作成果,学生自评并进行交流。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选取了烤鸭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制作烤鸭的步骤和技巧。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分组合作,一起完成了制作,不仅学到了制作烤鸭的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在导入环节上可能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需要找到更加有趣的方式来吸引他们。
其次,分组实践环节中,学生之间可能存在一些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学生可能会倚重于其他同学的工作,导致实践操作不够平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考虑在分组时进行一些职责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感和实践机会。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设计在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中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但仍有一些细节需要进一步改进。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反思,我相信我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加优质的教学体验。
五年级下册语文《烤鸭》教案模板三篇《烤鸭》这篇课文是帮助学生打开了解首都的深厚历史和文化特色的一扇窗户。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向学生介绍了烤鸭的历史,介绍了北京烤鸭不同的烤制方法及如何片、如何吃的具体方法。
全文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让我们在烤鸭的诱人香味儿中,品味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年级下册语文《烤鸭》教案模板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五年级下册语文《烤鸭》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懂内容,通过烤鸭了解北京的饮食文化。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理解重点句子,小组学习作者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以及采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挂炉烤鸭的烤制过程,体会作者对全聚德烤鸭的偏爱。
2.理解重点句子,揣摩并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题同学们都吃过鸭子,鸭子怎么吃吃?(生:略)那么哪里的烤鸭吃?(生:北京)是啊,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北京烤鸭真遗憾!”今天我们就走入北京,来细细地了解和品味一下这道北京特色的名菜——烤鸭。
(出示烤鸭图片)师生书写课题。
二、初读,感知1.既然大家都喜欢烤鸭,那你知道正宗的北京烤鸭是怎么制作的吗?你了解烤鸭的历史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烤鸭的哪些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交流)三、品读,感悟(一)焖炉烤鸭法:自由读第2自然段,简要地说说焖炉烤鸭的制法。
(出示图片,便宜坊)(二)挂炉烤鸭法:1.和便宜坊的焖炉烤鸭相比,全聚德的挂炉烤鸭更具特色(出示挂炉烤鸭图片)。
所谓“一炉百年的火,铸成了全聚德,天下第一楼,美名遍中国”,那么全聚德的挂炉烤鸭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大家按照自学提示,自学第4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一)2.汇报交流。
(根据汇报内容,教师相机板书:光洁、闪亮、细腻、香酥)3.(出示烤鸭的图片)一盘盘烤鸭,光洁,闪亮,色泽诱人,看了让人馋涎欲滴,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口语课教案学院:国际学院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姓名:XXX学号:口语课教案教学内容:《汉语会话301句》第十六课教学对象:有一定基础得初级留学生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词“京剧”、“烤鸭”,并基本了解京剧与烤鸭得相关知识2、掌握本课8个基本句型以及“过”得用法3、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约朋友教学重点:1、课文中得基本句式2、课文中交际功能得会话教学难点:“过”得用法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导入前面得课文得话题都就是要买水果,要买衣服,要瞧电影,要去外面吃饭,我们常常请朋友与我们一起去,朋友有没有时间,想不想去,我们要跟朋友说,这就就是“约”,这一课就就是约朋友去瞧京剧,吃烤鸭。
2、学习基本句问学生瞧过京剧吗?吃过烤鸭吗?带动课堂气氛并进入新课,基本句一共8句,让学生念一句,另一个学生念另一句,学生念完之后,教师及时强化,学生读完之后教师逐句领读,全班齐读,最后再分别让学生念,检查掌握情况。
3、学习会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会话一,然后领读、齐读,然后针对会话提出问题:大卫瞧过京剧吗?玛丽听说京剧怎么样?大卫知道在哪经常演京剧?她们什么时候去瞧?先提问题,再叫名字,请学生回答。
回答完问题后进行复述练习:玛丽约大卫一起去瞧京剧—玛丽约大卫星期六一起去瞧京剧—玛丽约大卫星期六一起去人民剧场瞧京剧—玛丽约大卫星期六一起去人民剧场瞧一个很有意思得京剧,逐渐加大句子难度,教师在一旁提示。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会话二,然后领读、齐读,提出问题:与子听说什么就是北京得名菜?与子为什么28号晚上不能去?她们什么时候去尝北京烤鸭?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回答。
最后教师归纳完成约朋友得程序以及相应得词语:1、为什么要约?2、约好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4、扩展练习教师提供生词“长城”、“茶”、“咖啡”,让学生将会话中得京剧烤鸭进行替换练习。
5、课后练习(1)用“了”或“过”回答问题教师分别问不同得学生:您来过中国吗?您瞧过京剧吗?您吃过烤鸭吗?您吃过早饭了吗?让学生理解动词+“过”得用法。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口语课教案案例1
2.课文讲解:
老师通过情景演示,互动式讲解,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
3.课文练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师扮演角色A请学生扮演角色B。
然后交换进行朗读练习。
等学生基本熟悉朗读节奏后,请学生们同桌之间进行问答练习。
(老师注意纠正发音偏误)
五、课堂练习
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句式,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替换练习,以达到灵活使用点菜句式的目的。
六、课堂回顾
主要集中在第三学时,对前两个学时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
(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设计相关游戏针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以两两对话的形式进行口语练习,帮助学生灵活的掌握句式使用(可以利用卡片和ppt以及一些汉语学习app 的使用丰富练习)
七、课堂总结
第一,第二学时进行当堂内容总结,第三学时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记忆
布置课后练习,结束本课。
烤鸭说课稿烤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课文《烤鸭》。
下面是我的说课:一、说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 可是在精读课上,教师通常忽略了学生已有的能力,老师讲的过多。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在课堂交流预习成果,在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同时给学生充分表达、交流的舞台,这样才能创设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二、说教材本单元是以“话说北京”为主题。
《烤鸭》作为第二篇主体课文出现在本单元,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的就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北京、了解北京,亲近北京,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北京是祖国的首都,荟萃着民族饮食的精华,烤鸭是最具特色的京味菜。
因此,《烤鸭》这篇课文是帮助学生打开了解首都的深厚历史和文化特色的一扇窗户。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向学生介绍了烤鸭的历史,介绍了北京烤鸭不同的烤制方法及如何片、如何吃的具体方法。
全文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让我们在烤鸭的诱人香味儿中,品味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说学情五年级学生不仅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自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乐于表达、交流。
四、说目标根据《大纲》对本学段的要求,再结合本课的设计理念、教程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烤鸭种类、制作、特色及吃法。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的首尾呼应写作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中华美食的诱人魅力。
重难点:了解挂炉烤鸭的烤制过程及烤鸭特色。
五、说教与学教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法,优化组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学法: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会思考,在合作中懂得交流,使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说教学流程1、由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更遗憾,引出美食烤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烤鸭》教学设计
执教者:姜海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烤鸭了解北京的饮食文化,增长见识,激发对祖国
首都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
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难点:
1、了解挂炉烤鸭的烤制过程,体会作者对全聚德的偏爱。
2、理解重点句子,揣摩并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的主题是“话说北京”,前一课中我们了解和认识了北京的语言特点,今天我们再来了解北京的饮食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轻声朗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提问:(1)文中哪些话交代了烤鸭在北京菜品种的地位。
(预设:第1自然段与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首尾呼应。
(2)文中介绍了几种烤鸭?作者偏爱哪种?(从中感受详写略写的
区别)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渗透写作方法
1、默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挂炉烤鸭”如何烤制,都有哪些讲究。
2、学生汇报、师生交流“挂炉烤鸭法“,在了解烤制方法过程中,揣摩并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3、理清顺序,根据所出示的动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挂炉烤鸭的制作流程。
4、品读4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感受作者对烤鸭的喜爱。
5、朗读第5自然段,师生交流烤鸭的吃法。
四、整体升华,强化主题
五、板书设计
烤鸭
烤
讲究天下美味
吃。
我想吃烤鸭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烤鸭的制作过程;2.学生能够掌握烤鸭的食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烹饪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制作烤鸭的方法及食用技巧。
教学重、难点:1.烤鸭的制作过程,包括挑选材料、处理鸭子、腌制、烤制等;2.烤鸭的食用技巧,包括如何切、怎样搭配佐料等。
教学准备:1.鸭子、佐料、烤箱等器材;2.制作烤鸭的配方、烹饪方法及食用技巧介绍的教案。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课介绍烤鸭是中国的传统名菜之一,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今天我们来学习烤鸭的制作方法及食用技巧。
Step 2:介绍烤鸭的制作过程1.挑选材料:选用优质鸭子,最好是1.5-2公斤的肉质细嫩、皮薄油多的鸭子。
2.处理鸭子:将鸭子宰杀、剖腔、去毛、去内脏、去脂肪,留下鸭皮、鸭肉和鸭骨。
3.腌制:将鸭子浸泡在特制的调料汁中12小时以上,使其吸收调味汁,增加鲜味和香味。
4.烤制:将腌制好的鸭子挂在炭火上烤制,中途要不断翻转鸭子,使其受热均匀。
5.装盘:将烤好的鸭子切成薄片,铺在盘子上,配上葱、酱油、饼等佐料,就可以享用了。
Step 3:讲解烤鸭的食用技巧1.如何切:切鸭子的时候要切薄,切均匀,并且要注意不要切断鸭皮与鸭肉的连接。
2.怎样搭配佐料:鸭肉与葱、酱油、饼等搭配会更加美味。
可以将鸭肉、葱、酱油、饼一起卷成一个小卷,口感更佳。
Step 4:示范制作烤鸭老师现场演示烤鸭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烤鸭制作的乐趣。
Step 5:学生自己制作烤鸭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制作烤鸭,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Step 6:总结课程让学生分享制作烤鸭的经验,总结课程,掌握制作烤鸭的方法及食用技巧。
Step 7: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制作烤鸭,并记录制作过程及心得感受。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烤鸭的制作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同时,讲解烤鸭的制作过程及食用技巧,让学生了解到了烤鸭的魅力所在。
五年级语文下册《烤鸭》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烤鸭了解北京的饮食文化,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3.在阅读中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北京的风情特点的,学习首尾互应、详略得当、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的写作特点和采用对比、列数字说明的方法,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4.认识“涮、焖、腹”等8个字,会写“炉、填、雅”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了解挂炉烤鸭的烤制过程,体会作者对全聚德烤鸭的偏爱。
2.理解重点句子,揣摩并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资料。
2.班班通。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祖国的饮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而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更是荟萃着民族饮食的精华。
你们知道吗?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北京烤鸭真遗憾!”今天我们就走入北京,来细细地了解和品味一下这道最具北京特色的名菜——烤鸭。
出示烤鸭图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你可能吃过烤鸭,可你知道烤鸭是怎么制作的吗?你了解烤鸭的历史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烤鸭的哪些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焖(暗)——便宜坊、挂(明)——全聚德)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一)自由读第2自然段,简要地说说焖炉烤鸭的制法。
(二)研究“挂炉烤鸭法”。
.和便宜坊的焖炉烤鸭相比,全聚德的挂炉烤鸭更具特色(出示挂炉烤鸭图片)。
所谓“一炉百年的火,铸成了全聚德,天下第一楼,美名遍中国”,足以见得全聚德之繁华昌盛,名扬四海了。
那么全聚德的挂炉烤鸭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大家先仔细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内容,教师随机板书:原料、燃料、过程、出炉)3.理清顺序:作者把挂炉烤鸭的过程说得清楚,读者读得明白,想想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清楚?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4.两种方法烤制的鸭子相比,你觉得作者更偏爱于哪一种?是从哪感受到的?(体会安排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