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诗之叠字体叠字诗【唐】寒山
- 格式:ppt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疾疾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意”,句句使用叠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6分)
答:同意。
“杳杳”言路深幽远,渲染了“寒”的气氛,“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给人以空旷寂寞之感;“啾啾”状鸟叫之声,以有声写无声;“淅淅”以风声描风的动态之感,从声音上渲染环境的肃杀;“纷纷”绘雪飞舞之状,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肃杀;“朝朝、岁岁”从时间上点染寒意之久。
这些叠字从不同角度运力,共同完成了整首诗寒冷氛围的营造工作。
叠字诗及叠字体诗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迭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因此叠字诗也称“重言诗”。
叠字大体可分三种:拆字叠、回文叠、双字叠,叠字诗属于双字叠。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的为叠字体诗。
诗中叠字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诗经·卫风·硕人》。
顾炎武《日知录》:“诗用叠字最难。
《卫风》‘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朅揭揭。
庶姜孽孽’,连用六叠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
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
”徐师曾《诗体时辨》说:“按古诗《青青河畔草》凡十句,而前六句皆用叠字,《迢迢牵牛星》亦十句,而首四句、尾二句皆用叠字,然末有以叠字成篇者。
后人仿之,始有此体。
”以后文人仿作,诗中用叠字的,如韩愈《南山诗》,连用十四句叠字,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十四个叠字。
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杂体诗。
此后又有叠字词、叠字曲出现。
大多通篇叠字。
如明代朱权《书怀》,既是叠字诗,又是回文诗,为罕见的诗作。
叠字是一种组词手法,叠字重言是语言文字学上的一种法则,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造句修辞方式.使用该手法,将某种含义的字重迭起来,既可创造双声迭韵的音乐美,又能大增强对某事物某思想某感情的表达效果,鲜明地强烈地构架意境和渲染气氛,最终达到加强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与情绪冲击,加深读者对作者及作品的理解与印象。
如易安词《声声慢》“清秋”。
叠字诗(词或曲)在我国古体诗词优秀作品中常见,最早可溯至《诗经》,至南北朝入唐,便臻于成熟,出现了工整标准的体制。
及宋元延入词曲,开拓了新领域。
明清以降,花样翻新,出现了擅手大家如万树、刘大白等。
叠字也是一种写作鼓曲的技巧,如京韵大鼓《丑末寅初》里的"渺渺茫茫恍恍惚惚密密匝匝"、岔曲《太虚幻境》里的"袅袅婷婷"、"是是非非"、"真真假假"、"莺莺燕燕师师盼盼"等。
寒山诗寒山在亚美三大文化圈中的接受截然不同,在中国命运曲折跌宕,在20世纪的美国声名大噪,而在日韩两国则一直较受尊崇。
在中国,寒山诗自晚唐起就在文人及禅门中流传,有人甚至非常推崇,如张镃曾将寒山奉为与陶、李、杜、白、苏、黄、陈并列的诗坛“八老”之一,但他在整个文学史上的地位却不高。
寒山的真正时来运转是在20世纪,其间经历了两次复活。
第一次得力于20—30年代的白话文运动,寒山诗多用口语白话的特质被胡适、郑振铎等发掘出来,被重新诠释为初唐三大白话诗人之一。
不过,到30年代末白话成功地取代文言,寒山就似乎又被遗忘了。
寒山的第二次复活则充满传奇色彩,因为它的动力来自50—60年代美国的“垮掉的一代”,他们读英译寒山诗,模仿寒山的衣着言行,自命为寒山的传人。
借助他人的眼光,国内于是重新审视寒山和他的诗。
南宋前,寒山诗已传入日本,并被视为禅宗大诗人,自江户时代起就有多种注本流传。
1916年,作家森鸥外据闾丘胤序改编成小说《寒山拾得》,遂使寒、拾之名广为人知。
据现有资料看,最早将寒山诗介绍到韩国的是高丽朝真觉慧谌1178 1234 ,其后寒山诗影响了众多僧徒的禅学及诗歌思想,甚至导致了一种后来被称为“寒拾体”的诗歌风格。
韩国古近代及现代文人中也颇有激赏寒山诗者。
寒山接受之所以出现这种内冷外热的现象,大约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首先,寒山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传奇,闾丘胤序展现的是一个超脱物累、狂放不羁的有道者形象,作为一个诞生于古老文明的传说,因其神秘色彩而颇具吸引力。
其次,寒山诗有三个特点促成了或者说有助于其外传,第一,寒山诗中确有一些好诗,其高洁清雅、飘逸疏朗的情调以及所体现出的乐山乐水、安闲淡泊、返朴归真等气质,蕴涵着深厚的中国古典诗歌及人文精神传统。
第二,寒山诗文字通俗平易,多用口语,少用典故,质实畅达,在向其他文化传播时,无论翻译还是理解都较之那些意象密集、典故繁多的诗来得容易。
第三,强烈的宗教性、劝世性。
《寒山诗》全文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琴书须自随,禄位用何为。
投辇从贤妇,巾车有孝儿。
风吹曝麦地,水溢沃鱼池。
常念鹪鹩鸟,安身在一枝。
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
欲验飞凫集,须征白兔游。
灵瓜梦里受,神橘座中收。
乡国何迢递,同鱼寄水流。
一为书剑客,二遇圣明君。
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
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
庄子说送终,天地为棺椁。
吾归此有时,唯须一番箔。
死将喂青蝇,吊不劳白鹤。
饿著首阳山,生廉死亦乐。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天生百尺树,剪作长条木。
可惜栋梁材,抛之在幽谷。
年多心尚劲,日久皮渐秃。
识者取将来,犹堪柱马屋。
驱马度荒城,荒城动客情。
高低旧雉堞,大小古坟茔。
自振孤蓬影,长凝拱木声。
所嗟皆俗骨,仙史更无名。
鹦鹉宅西国,虞罗捕得归。
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帏。
赐以金笼贮,扃哉损羽衣。
不如鸿与鹤,飖飏入云飞。
玉堂挂珠帘,中有婵娟子。
其貌胜神仙,容华若桃李。
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
更过三十年,还成苷蔗滓。
城中娥眉女,珠佩珂珊珊。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父母续经多,田园不羡他。
妇摇机轧轧,儿弄口喎喎。
拍手摧花舞,支颐听鸟歌。
谁当来叹赏,樵客屡经过。
家住绿岩下,庭芜更不芟。
新藤垂缭绕,古石竖巉岩。
山果猕猴摘,池鱼白鹭衔。
仙书一两卷,树下读喃喃。
四时无止息,年去又年来。
万物有代谢,九天无朽摧。
东明又西暗,花落复花开。
叠字诗100首1.《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五代)佚名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青青云粉妆。
2.《长相思·其一》(唐)李白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3.《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洗药池诗》(东晋)葛洪池在赣州兴国县。
洪过境。
见山灵水秀。
遂结庐筑坛。
凿池洗药。
留四言诗一首。
洞阴泠泠,风佩清清。
仙居永劫,花木长荣。
5.《念奴娇˙梅》(宋)辛弃疾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6.《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宋)石孝友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7.《赠裴十迪》(唐)王维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请君理还策,取告将农时。
8.《巳日诗》(西晋)潘尼霭霭疏圃,载繁载荣。
淡淡天泉,载渌载清。
9.《暮春送人》(唐)无闷折柳亭边手重携,江烟澹澹草萋萋。
杜鹃不解离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10.《菊》(唐)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目录趣味诗的起源古代趣味诗编辑本段趣味诗的起源趣味诗与一般的诗歌相比更加具有娱乐性,大多都是文人们闲时所作,格式奇特、内容丰富、题材新颖,为人们所传诵编辑本段古代趣味诗(一)同头诗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大致与独韵诗相对称。
但独韵诗有的是每句末尾一字都相同,有的则只是用同字作韵而句句都押韵。
同头诗在南朝时就已有,后世继有所作。
吴承恩《西游记》中就作了“福”、“禄”、“寿”三首诗。
现录于此,供大家欣赏。
福诗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
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
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
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永周全。
禄诗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
禄添万斛身健康,禄享千钟世太平。
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
禄思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
寿诗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
寿果满盘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
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
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
《春诗》一·皎然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
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
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注:间:夹杂;春瓮:指装着春酒的酒坛)作者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姓谢,名清昼,是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其诗风也一承其祖,情致闲适,语言简淡。
(二)绕头诗此体当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创。
其形式为: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
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头诗”。
闲似忙,蝴蝶双双过粉墙;忙似闲,白鹭饥时立小滩。
来似去,潮翻巨浪还西注,去似来,跃马翻身射箭回。
动似静,万倾碧潭澄宝镜;静似动,长桥影逐酒旗送。
悲似乐,送葬之家喧鼓乐;乐似悲,送女之家日日啼。
相传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宴请宾客,席上高朋满座,王安石、秦观、佛印和尚等名人都在其列。
酒喝到兴头,苏轼道:“我来行一酒令:上两句用两字颠倒说,下面用两句诗押韵,分别阐述上两句意思。
《寒山诗》前言寒山与拾得均是唐代贞观年间的著名诗僧。
寒山长住于浙江天台山寒岩幽窟中,因其姓氏不详,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
拾得传说十岁时被弃于路旁,为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拾来,此后一直留在国清寺中为僧,故名“拾得”。
寒山、拾得与丰干禅师三者皆隐栖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又称“天台三圣”。
寒山举止怪诞,与众不同。
他经常戴着桦树皮编的帽子,穿着破衣,拖着木屐,游戏于山林间。
有时独言独笑,有时望空谩骂,貌似疯颠。
寒山诗具有鲜明的乐府民歌特色,其内容极其丰富,时而白描众生百态,时而讥讽时弊,时而阐发佛教义理。
而不同类别的诗又被赋予了不同的风格,如警世诗悲慨直捷。
其表现技巧多用白描和直抒胸臆,也运用比兴、比拟等形象化手法,间或引用一些佛经典故及古语,但总体上仍保持其通俗性。
语言直白浅近,晓畅自然,而禅趣盎然,蕴意深刻,发人深省,这是寒山诗的鲜明特色。
拾得与寒山为友,参禅论道,互相写诗酬唱。
流传下来的五十多首诗大多是佛教劝世诗。
《四库总目提要》评价云“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十分精当。
唐台州刺史闾邱胤整理寒山诗偈300余首,集为书。
这是最早的寒山诗集。
后来,著名禅僧曹山本寂注释《对寒山子诗》,共有7卷。
北宋王安石十分钟意于寒山诗,并著拟寒山诗20首,收于《王临川集》中。
南宋陆游曾亲自为寒山诗集校勘、辨误。
南宋大儒朱熹曾写信给国清寺志南和尚,希望校刊重刻寒山诗,令字画稍大,便于观览。
元朝时,寒山诗集流传到朝鲜和日本,至今我们所见到的朝鲜刻本和日本刻本仍是寒山诗集版本中的佳品。
清代雍正皇帝亲自选编寒山诗,御笔为之作序,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
寒山诗从中国传到日本,再由日本传至美国和欧洲。
美国汉学家华特森曾译寒山诗100首。
美国诗人史奈德曾译寒山诗24首,后与自己的诗歌作品编为《敲打集》出版。
1985年,法国先后出版两种寒山诗译本,一本译寒山诗108首,名为《寒山》;另一本译寒山诗331首,名为《云游四方的诗人》。
古代诗词十首叠字、顶针、回文诗1、《叠字诗》层层套套绮罗衫,正正方方披锦肩。
燕燕莺莺音带笑,盈盈款款步生莲。
丝丝语语凤凰柱,缕缕声声鸳鸯弦。
久久长长无限意,和和美美一生缘。
2、《顶针诗》探君归来步缓慢,来步缓慢醉梦微。
醉梦微醒鸡报晓,醒鸡报晓探君归。
3、《半字诗》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
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
半虹半露半晴雨,半皎半弯半月轮。
4、《一字诗》一瓣心香一瓣荷,一泓秋水一泓波。
一池碧叶一池影,一路风光一路歌。
5、《嵌字诗》【三】语【三】言【三】字经,【月】圆【月】缺【月】长明。
【桃】红【桃】绿【桃】含笑,【花】谢【花】开【花】舞风。
6、《复字诗》月缺月圆月高悬,月暗月明月似盘。
月亏月盈月有信,月清月淡月中天。
7、《同头同心诗》独守一方土,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独享一朝闲。
8、《回文诗》四时花影上窗纱,影上窗纱笼晚霞。
纱笼晚霞烟照暖,霞烟照暖四时花。
《回文诗》石山染痕苔青青,绿水春荫柳啼莺。
池荷生叶红莲碧,溪流泛舟轻拂风。
注:顺着读,倒着读,都可。
风拂轻舟泛流溪,碧莲红叶生荷池。
莺啼柳荫春水绿,青青苔痕染山石。
9、《宝塔诗》花,细蕊,奇葩。
香满室,缀天涯。
如粉如黛,似帛似纱。
玉环头上戴,西子鬓边插。
疏影赋诗寄酒,丽容迎客添茶。
庆功曾到帝王阁,贺喜常来百姓家。
蝶,俏丽,高洁。
花下舞,水边歇。
飞上琼阁,落于玉阶。
老庄托梦幻,梁祝恨离别。
春色采来酿蜜,韶光留住成结。
美人团扇笑相戏,素手轻捉趣与谐。
10、《数字诗》万岭千山百里云,十花九树八成荫。
七家六五四双燕,三李二桃一片春。
寒山子诗句
寒山子,又称寒山、寒山僧、寒山道士,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
他的诗作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著称,多反映隐逸生活和自然哲理。
以下是一些寒山子的著名诗句: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寂静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漠和超脱。
“可重不可轻,可通不可穷。
一穷则变诈,万事皆成空。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保持本心、不为外物所动的重要性。
“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
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
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
”这句话以冰和水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循环和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总之,寒山子的诗作以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著称,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寒山诗集》全文1、寒山子诗集序(唐台州刺史闾丘胤撰)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
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时还国清寺。
寺有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而去。
或长廊徐行,叫噪陵人,或望空独笑。
时僧遂捉骂打趁,乃驻立抚掌,呵呵大笑,良久而去。
且状如贫子,形貌枯悴,一言一气,理合其意,沉思有得,或宣畅乎道情。
凡所启言,洞该玄默。
乃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
是故至人避迹,同类化物。
或长廊唱咏,唯言“咄哉咄哉!三界轮回”。
或于村墅,与牧牛子而歌笑;或逆或顺,自乐其性,非哲者安可识之矣。
胤顷受丹丘薄宦,临途之日,乃萦头痛,遂召日者医治,转重。
乃遇一禅师,名丰干,言从天台山国清寺来,特此相访。
乃命救疾。
师舒容而笑曰:“身居四大,病从幻生,若欲除之,应须净水。
”时乃持净水上师,师乃噀之,须臾祛殄。
乃谓胤曰:“台州海岛岚毒,到日必须保护。
”胤乃问曰:“未审彼地当有何贤,堪为师仰?”师曰:“见之不识,识之不见。
若欲见之,不得取相,乃可见之。
寒山文殊,避迹国清;拾得普贤,状如贫子,又似风狂,或去或来,在国清寺库院走使,厨中着火。
”言讫辞去。
胤乃进途,至任台州,不忘其事。
到任三日后,亲往寺院,躬问禅宿,果合师言。
乃令勘唐兴县有寒山、拾得是否。
时县申称,当县界西七十里内有一岩,岩中古老见有贫士,频往国清寺止宿,寺库中有一行者,名曰拾得。
胤乃特往礼拜。
到国清寺,乃问寺众:“此寺先有丰干禅师院在何处?并拾得、寒山子见在何处?”时僧道翘答曰:“丰干禅师院在经藏后,即今无人住得,每有一虎,时来此吼。
寒山、拾得二人见在厨中。
”僧引胤至丰干禅师院,乃开房,唯见虎迹。
乃问僧宝德、道翘:“禅师在日,有何行业?”僧曰:“丰干在日,唯攻舂米供养,夜乃唱歌自乐。
”遂至厨中,灶前见二人向火大笑,胤便礼拜。
二人连声喝胤,自相把手,呵呵大笑叫唤,乃云:“丰干饶舌,饶舌。
弥陀不识,礼我何为?”僧徒奔集,递相惊讶:何故尊官礼二贫士?时二人乃把手走出寺。
寒山《诗三百三首》
《诗三百三首》是唐代诗人寒山创作的一组排律诗,其诗篇幅较长,体裁为五绝诗。
寒山,字、号均不详,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
此诗集创作于唐代,而由清代雍正皇帝命令镌刻,成为《四库全书》的一部分。
这部诗集中的每一首诗都是五绝诗,即每首诗都是二十字,每句五个字,且每两句一韵。
这些诗歌的内容涵盖了寒山的生活哲学、自然观念、禅宗思想等各个方面。
例如,“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
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和“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
绿水千肠咽,黄云四面平。
哀哉百年内,肠断忆咸京。
”等诗句展现了寒山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人生观。
运用重叠字的诗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运用重叠字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运用重叠字的诗句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赋得暮雨送李胄》3.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5.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题菊花》6. 凭栏处,潇潇雨歇。
岳飞《满江红》7.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8.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辞》9.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10.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11.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1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13. 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
《五弦弹》14. 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
《五弦弹》15.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16.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17.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18.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张仲素《春闺思》19.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20.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寒山《杳杳寒山道》21.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寒山《杳杳寒山道》22. 渐渐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寒山《杳杳寒山道》23.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杳杳寒山道》24.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韩愈《青青水中蒲》25.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韩愈《青青水中蒲》26.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韩愈《青青水中蒲》27.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28.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牵牛星》29.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唐代最具传奇色彩的诗僧寒山,一首律诗,竟用了八个叠词!
每天诗词对联,欢迎关注文诗馆
据学者研究得知,唐代诗僧寒山原本是隋朝皇室后裔,因受到宗亲排挤、多次投考不第,转而出家做了和尚,他一直活到了102岁,可以说是唐代诗坛上最长寿的了。
他还是唐代无数不多的白话诗人之一,他的诗在当时并不受欢迎,到了20世纪却意外的在日本文坛火了起来。
顾炎武曾经说过“诗用叠字最难”,叠字如果用不好就会显得累赘多余,但是也有许多高明的诗人,能熟练使用叠字自己的诗词更加富有节奏感。
寒山便是这些其中的一个,他的一首五律,用了八个叠词,不仅增强了音律美,还似得整首诗层层递进,变化多姿:
——杳杳寒山道——
唐代: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杳杳”写山路幽暗;“落落”写渐边空旷幽冷;“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凉风;“纷纷”写大雪飞舞;“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
首联运用两个叠字轻易地便将人引入了一种幽静清冷的境界中。
颔联以动衬静,先写鸟鸣啾啾,又写山路无人、寂寥无声。
颔联写风雪凛冽,更显环境的寒冷。
尾联写寒山道终日不易见到阳光,也没有明显的春去秋来。
这首诗看似都在写寒山道,实则写诗人自己,一生坎坷就像这寒山道不见阳光终日阴冷,,经历多了自然也就看淡了,春去秋来自能坦然对之。
寒山的诗用词浅显,富含禅机,虽然一度被世人冷落,但是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欢,不知道你都读过他的哪些诗,可以在下方留言更大家一起分享哦!。
唐朝诗人寒山的一首《杳杳寒山寺》唐诗40个字,却有16个字是重复的,难道是诗人的失误在古代诗词创作中有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叫叠字。
恰当地运用这种修辞方法,不仅可以使诗句拥有整齐划一的形式美,还能加强诗歌的情感效果。
所以很多诗人都留下了此类的诗句,譬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白居易《竹枝》中的“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就是其中的翘楚。
而在叠字类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诗,要算寒山的那一首《杳杳寒山寺》了。
因为这首诗通篇使用叠字,每一句的开头都是两个重复的汉字。
这首诗的作者寒山,是唐朝著名的诗僧,出家后就隐居在浙东天台山。
他时常在山间漫步,每当有了新的诗作就顺手刻在石头或树木上,久而久之,漫山遍野都飘荡着诗歌的芬芳。
但这种记录方法也为后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寒山一生所作的诗篇,据说有600余首,但传世且收录到《全唐诗》里的仅有三百多首,还大多数没有标题。
于是后人就把他诗歌中的第一句话看作题目,下面的诗就是这种情况。
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首先解释一个名词--“寒山”。
浙东的天台山有一个地方叫做“寒岩”,这里是诗人隐居的住所,而寒岩又被世人称为寒山。
在首联里,诗人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景象,幽暗的山间小径和寂寥清冷的溪流。
单以景物而论,诗人隐居的地方有山有水,是个优雅的居所。
但他在每个景物前分别加上了两个形容词,立即让人感到森森的寒意。
次联中,诗人通过鸟的鸣叫声,表示山中经常有鸟雀的出没,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人类的行踪很少出现。
“啾啾”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诗歌中,在《离骚》和《九歌·山鬼》里都能看到它。
它有两种解释:其一是鸟兽的鸣叫;其二是指凄凉的叫声,这两种解释在本诗里都有完美地体现。
试问,在寒冷孤寂的环境下,又有什么鸟可以欢快地歌唱呢?鸟鸣的出现,既与人迹罕至形成对比,又营造出幽寂的氛围。
寒山诗二首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
寒山诗二首
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
泯时万象无痕迹,舒处周流遍大千。
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
方知摩尼一颗珠,解用无方处处圆。
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
生死往来多少劫,东西南北是谁家。
张王李赵权时姓,六道三途事似麻。
只为主人不了绝,遂招迁谢逐迷邪。
注:寒山(约691~793),又称寒山子,唐代著名高僧,长住天台山寒岩幽窟中,世寿一百多岁。
与拾得、丰干和尚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称"国清三隐",传分别为文殊、普贤菩萨及阿弥陀佛化身。
寒山好讽谤唱偈,每有篇句,即题于石壁、树上等,多为佛门醒世语,机趣盎然,寓意深邃。
一生创作诗歌600余首,现存世300余首,为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道(寒山)原文杳杳寒山道⑴,落落冷涧滨⑵。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吹面⑶,纷纷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释⑴杳杳:幽暗状。
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所居。
⑵落落:寂静冷落的样子。
⑶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
一作碛碛。
寒山道上一片寂静幽暗,冷寂的涧边一片幽僻寥落。
这里常常有鸟儿啾啾地啼鸣,却空虚冷清罕见人烟。
风淅淅沥沥刮向我面门,雪纷纷扬扬洒落在我身上。
我身处其中天天见不到阳光,年年也不知道有。
鉴赏此载于《全》卷八〇六。
下面是原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赖汉屏先生对此诗的。
寒山是贞观时代的诗僧。
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
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物。
诗风幽冷,别具境界。
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
首联写山水。
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
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
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
三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
尾联结到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
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叠字是它的特点。
通篇句首都用叠字,是不多见的。
顾炎武《日知录》说诗用叠字最难。
《国风卫风硕人》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
他提出了用叠字的要求复而不厌,赜而不乱。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变化。
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
八组叠字,各具情状。
就词性看,这些叠字有形容词、副词、象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