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 2.1.2.2
点在两面体系中的投影
• 图2-1-5(a)为点在第一、二分角内的正投影,A点在第一分角内,B点 在第二分角内。用正投影法分别向两个投影面作正投影,在V面和H面 上分别获得A点和B点的正面投影a′、b′和水平面投影a、b.
79
• 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翻转90°。转到与V面同一个平面上,如 (b) 所示,H面处于V面后面, 点的二面投影的部分重合在V面上,B点的V面 投影b′在V面上,而水平投影b在H面上。图2-(c)所示去掉投影面边框, 其中,OX轴是正面V与水平面H的交线,OX轴以上部分是V面及H面处于V 面后面部分的水平投影面,OX轴下方是H面处于V面前面部分的水平投影 图(当然也包含V面的下半部分)。
• 远伸的平行线愈远愈窄,直至汇聚,等大的物体近大远小,圆形平面 变椭圆,方形平面变梯形或扁四边形.
1.2.1 近大远小
等大的景物,距视点的远近不同,近处景物的透视大于远处等大景物 的透视。因为等大的两棵树与视点形成的视角不同,近处的视角大,视线 与画面的交点高,远处的树视角小,视线与画面的交点较低。
直到14世纪,人文主义在意大利萌芽,画家们摒弃 了中世纪绘画的平面、呆板、程式化,画面出现了 生动的、真实的立体空间。其中以乔托尤为突出, 我们可以从其大量作品中看到透视的运用比如《椅 中圣母》、《犹大之吻》、《逃亡埃及》
20
椅 中 圣 母
.
乔 托
.
意 大 利
21
《犹大之吻》 乔托 意大利
22
设计透视
绪论 透视起源及东西方差异
透视学起源于绘画,是人类在绘画与建筑艺术中长 期实践与探索的产物。 东西方对透视原理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