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考点知识点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将纸巾揉成团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纸巾(没有)被浸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接触不到纸巾。
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并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这也是因为瓶子中的(空气占据空间)。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3.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4.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6.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7.将冷集气瓶放在有烟的热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热集气瓶里的烟随着热空气上升到冷集气瓶中,冷集气瓶中的冷空气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烟便充满两个瓶子;将热集气瓶放在冷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由于热空气不能向下流动,冷空气不能向上流动,烟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下方的冷集气瓶。
8.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热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9.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土壤中有沙子、泥土、黏土、石块、枯树枝、小虫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还有(水分、空气、腐殖质)等物质。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一、空气占据空间吗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筒里会看得更清。
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用大一点力气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会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
二、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3.17世纪,伽利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4.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相当于3 枚回形针的质量。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三、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2.取暖器、热气球、孔明灯等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制冷空调或冷藏柜应放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下降,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或暖气片应放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6.制造风的方法: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7.空气的性质: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有质量、可以流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一、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含义: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第五单元常见的力
学知识,发展探究能力。
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液体
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浮桥
游泳
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
后,撤去外力,物体恢复
到原来形状的力叫弹力
撑杆
压簧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发
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
上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
物体停下来
手拿物品
刹车
(三)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让学生进行假设: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的重量、表面粗糙程度、速度、用力大小等等。
)怎样证明你的假设?
2、小组讨论进行哪一方面的实验。
3、学生讨论、动手实验。
请记录员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做好实验记录。
4、指名汇报实验结果。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减小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方向相反)
教师小结: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三:了解摩擦力与生活的关系
观察课本中的图片(可投影或制成课件或播放有关视频资料),结合生活中的物体,说说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带橡胶手套和不带橡胶手套抓物体,模拟小车经过光滑路面和有减速带的路面,用轴承和不用轴承拧东西。
总结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接触面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减小压力;
2、压力不变时,减小摩擦面粗糙程度;
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活动四:拓展活动
1、了解雪天路面结冰时人们是怎样防滑的?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提出“撒防滑沙”“穿花纹更深的鞋子”“汽车加防滑链”等。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准备单元倒立的小丑1.给小丑每只手固定重物,小丑就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一、填空。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 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仪器。
3. 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室外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
4.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5. 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科学仪器。
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当前的风向。
6. 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7. 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8 个等级,最小是0 级,最大为17 级。
8. 气象台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的大小。
9. 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气。
10. 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11.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二、问答。
1. 当一名小小气象员要掌握哪些本领?答:当一名小小气象员,要学会测量气温、辨认风向、判断风力大小、描述云量和雨量等。
三、实验探究实验题目:测量气温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室外的气温材料超市:气温计操作步骤:1、用同一支气温计测量室外没有阳光直射并通风地方的气温。
2、读数时,眼睛平视液面。
3、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简图:实验结论:通过测量发现:测量时间:8时气温:12℃℃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1. 像猫、狗这样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2. 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出来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3. 像鸽子、燕子这样身体覆盖羽毛、长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动物叫作鸟类。
(如:鸡、鸭、鹅、企鹅)4. 我们常见的动物分为鸟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类。
5. 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主要包括头、颈、躯干、四肢等部分,身体表面有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一般胎生,哺乳。
(如:蝙蝠、寒号鸟、鲸鱼)6.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16、人的呼吸1.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
3.咽候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
4.气管和支气管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
5.肺在胸腔内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6.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中,摇晃一下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7.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气。
8.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7、运动和呼吸1.运动前呼吸比较平缓,运动后呼吸会加快。
2.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
3.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
4.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
5.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
6.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比如坚持慢跑、做游戏、吹气球等。
7.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①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②不吸烟,远离二手烟;③经常开窗通气;④积极参加体育运动;18.食物的旅行1.食物的“旅行”路线:口腔、咽部、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器官的作用:口腔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咽部吞咽食物:食道传送食物至胃;肝脏产生胆汁;胆囊储存胆汁;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大肠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成粪便;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
3.消化道是通过动的蠕动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4.有利于消化器官健康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吃饭定时定量。
19.食物与营养1.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
2.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3. 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
4.滴碘酒后,土豆会变蓝,萝卜不会。
5.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2020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及实验操作2019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资料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1.在科学上,我们把动物的四条腿叫做四肢,两条前腿叫前肢,两条后腿叫后肢。
2.猫的四肢前端叫做猫足,猫足有爪子和肉垫组成,特点爪子锋利、肉垫柔软和弹性。
猫足的肉垫有消音、缓冲、防滑等作用,爪子有爬树、搏斗、捕食等作用。
3.猴子的前肢细长而且灵活,有助于攀爬。
海龟的四肢如桨,鳍状,利于海中游泳。
袋鼠前肢短小而后肢发达,善于跳跃。
马的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于在草原上奔跑。
骆驼脚掌宽大、厚实,不容易陷进沙漠里面,脚掌厚实可以隔热,保护脚不被高温的沙子烫伤。
4.鱼的身体表面最明显的特点:皮肤表面覆盖鳞片。
鱼身体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身体表面有黏液,利于鱼在水中生存。
5.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在气球外面涂上洗洁精模拟鱼体表面的黏液。
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6.经由过程观察,我们发觉动物皮肤表面是不一样的。
有的覆盖着鳞,有的覆盖着毛,有的覆盖着甲。
7.鱼身材的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材的两侧,可以帮助鱼在水中躲避停滞物,感知水流变革。
8.北极熊体表有厚厚的长毛,这些长毛是中空的,无色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白色,能够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抵御寒冷。
9.鸭子的皮肤防水、海豚皮肤能减小阻力、XXX皮肤不防晒、变色龙皮肤变色、北极熊皮肤保暖。
10.鸟同党形状及结构特点:同党像扇形,长着多根羽毛,羽毛有表面光滑、质轻、不易沾水、中空等特点。
11.昆虫翅膀没有羽毛,是膜质的、有翅脉、质轻、扇动速度快、有各种颜色等。
12.企鹅同党形状像船桨,同党短小,羽毛短小,首要作用是划水游泳。
灰雁同党飞翔,保持平衡。
13.像青蛙、刺猬、蛇等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14.像角马、大麻哈鱼、大雁等动物,由于季节的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
这种现象称为迁徙。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1、我们用眼睛观察世界的时候,(其他感官)也在帮忙。
2、我们发现的东西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
有生命的可以分为(植物)和(动物)。
校园里小花、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没有生命的有小石头、土块、塑料瓶、碎玻璃等,它们都属于非生物。
(草地里的东西可以分为三类:植物、动物和非生物。
)3、我们发现天空中云彩从形状上分有(积云)、(卷云)、(卷层云)、(积雨云)。
4、观察天空的云彩,下雨前一般都有大量的(积雨云),这是下雨的主要来源。
5、只要认真(观察),每个事物都会成为问题宝藏。
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7、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爱因斯坦8、放大镜的各部分名称:镜片、镜架和手柄。
第二单元五官兄弟1、人的“五官”是(眼)、(鼻)、(耳)、(舌)、(手)。
这五个部分;五官兄弟各有各的用途,它们都很重要,不存在哪个器官最重要,哪个不重要。
2、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世界上许多事物,但并不能认识到任何事物。
这时可以借助一些器材,人们发明(放大镜)和(显微镜),用来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小)的东西;发明(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事物。
3、人的鼻子能辨别(几千种)气味。
4、盲人通过(用手触摸)的方法来识字。
5、眼睛--------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鼻子--------物体散发出得气味;耳朵--------物体的声音;舌头---------物体的味道;手-------------物体的光滑或粗糙、物体的冷热、物体的软硬。
6、挑选西瓜方法(眼看)、(手摸)、(耳听)、(鼻嗅)、(嘴尝)。
7、在观察活动中,人体的各种器官总是(各负其责)。
只有(综合运用)它们,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所要观察的事物。
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1、对于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还是(生物)。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将纸巾揉成团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纸巾(没有)被浸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接触不到纸巾。
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并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这也是因为瓶子中的(空气占据空间)。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3.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4.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6.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7.将冷集气瓶放在有烟的热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热集气瓶里的烟随着热空气上升到冷集气瓶中,冷集气瓶中的冷空气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烟便充满两个瓶子;将热集气瓶放在冷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由于热空气不能向下流动,冷空气不能向上流动,烟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下方的冷集气瓶。
8.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热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9.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土壤中有沙子、泥土、黏土、石块、枯树枝、小虫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还有(水分、空气、腐殖质)等物质。
2.验证土壤成分的实验:(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纸巾上出现水迹: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2、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4、你做过哪些类似科学家的活动?①观察蚂蚁;②拆玩具;③看自己的影子;④看小鸡出壳;⑤看电视机“肚子”里有什么。
5、(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6、我知道的科学家有:①琴纳,他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②爱迪生,他发明了电灯;③居里夫人,她发现了镭;④李时珍,他编著了医学百科全书《本草纲目》;⑤袁隆平,他是一位农业专家,进行的是农业研究,研究成果是杂交水稻;⑥牛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⑦瓦特,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
⑧罗杰特,发现人眼具有(视觉暂留)功能,(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7、科学家工作的大致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2、做一名小科学家1、做纸鹦鹉用到的材料有(卡纸)、(剪刀)、(笔)、(回形针)等。
2、纸鹦鹉能站在指环上不掉下来是因为(保持平衡)的原因。
3、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这也是在研究(科学)。
4、我会做纸鹦鹉,回形针放在(尾部)纸鹦鹉可以站起来。
因为(降低重心)可以使物体站起来,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物体(上)轻(下)重就不容易倒。
5、做一位科学家不但要善于(观察),还要勤于(思考)。
6、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吗?为什么?答: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因为我想像牛顿、居里夫人他们那样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校园里的(小草)、(小花)、(树木)、(小鸟)、(蜗牛)、(毛毛虫)、(蝴蝶)、(蚂蚁)、(蜻蜓)、(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
2、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筒里会看得更清。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等。
5.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6.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7.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使瓶中尽可能多装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
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8.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9.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10.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11.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2.生活中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都可以制造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可以到田野、花圃或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来研究。
在挖土的时候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去水边。
2.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挖来的土壤里有蚂蚁、小石子、枯树叶、沙子、蜗牛壳等。
4.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搅拌静止后发现沉淀物分层,上层的物质是黏土,下层的物质是沙粒。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3•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4•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5.将卡纸剪成的纸蛇悬挂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可以观察到(纸蛇旋转)o6.(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7.将大塑料袋撑开后罩在点燃的蜡烛上,过一会儿松手,可以看到(塑料袋上升)。
8.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o 9•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0•生活中制造风的方法有:(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等都可以。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常见的三类土壤是(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3•挖来的土壤里有(蚂蚁)、(小石子)、(枯树叶)、(沙子)等。
4.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搅拌静止后发现沉淀物分层,上层的物质是(黏土),下层的物质是(沙粒)。
5•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6.(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芝麻、花生等。
(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荷花、芦苇等。
(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蚕豆、苹果树等。
7•土壤按从上到下分成三层:(表层土)(下层土)(岩石层)。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归纳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一、空气占据空间。
1、将纸巾揉成团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纸巾没有被浸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接触不到纸巾。
2、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并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这是因为瓶子中的空气占据空间。
3、空气容易被压缩和扩张,压缩空气有弹性。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1)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
将针筒口顶住橡皮。
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后,活塞会回弹,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
(2)充气床垫、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拱门等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空气有质量。
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重之前显示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用电子天平称皮球充气前后的质量,充气的皮球示数比瘪的皮球质量大,说明空气有质量。
三、空气的流动。
1、孔明灯、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2、将冷集气瓶放在有烟的热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热集气瓶里的烟随着热空气上升到冷集气瓶中,冷集气瓶中的冷空气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烟便充满两个瓶子;将有烟的热集气瓶放在冷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由于热空气不能向下流动,冷空气不能向上流动,烟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下方的冷集气瓶。
3、制冷空调要安放在房间墙壁的上部,因为制冷时,空调的冷空气比环境中的热空气重,冷空气会从上往下流动起来,房间内会很容易凉起来;房间里的取暖器一般安放在窗户下方,下面的空气被加热后会上升,上面的冷空气下降填补空间,继续被取暖器加热,这样空气循环流动,屋子里就变暖了。
4、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2、土壤中有沙子、泥土、黏土、石块、枯树枝、小虫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还有水分、空气、腐殖质等物质。
三年级科学上知识点【准备单元】1.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可以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进行思考。
2.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
【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仪器。
3.气温计的结构有:单位、刻度、液注、玻璃泡、内径很细的玻璃管。
4.人体感官对物体的大小、轻重和冷热的感觉通常是不准确的,需要科学仪器来帮助进行测量。
5.观察气温计时要轻拿轻放。
6.如发现气温计破裂,要立即向老师报告。
7.读书时,眼睛要平视液面。
8.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室外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比如:北风是从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的风。
10.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方向。
11.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科学仪器。
12.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当前的风向。
13.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表面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14.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7级。
15.气象台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的大小。
16.生活中,我们常通过观察户外物体的状态来估测风力的大小。
0级烟柱直冲天 1级青烟随风偏 2级轻风拂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 4级风吹飞纸片 5级小树随风摇6级举伞有困难 7级迎风走不便 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瓦片动 10级拔树又毁屋 11级、12级陆上很少见17.云块占全部天空的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气。
18.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蒸发、渗透、流失而聚集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19.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0.某地一年中的降雨量与雪、冰雹等统统融化为水的量之和,就是该地一年的降水量。
2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22.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1.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方面来描述一天的天
气。
2.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观察和记录,积
累了大量的气象资料,为世界气象学领域增添了宝贵的科学财富。
3.我们怎样知道天气呢?
①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②收听天气预报③听收音机④看手机⑤上网查
询……
4.认识天气符号
5.背诵《风级歌》,利用《风级歌》可以估测风力的大小。根据风力的
大小我们把风分成13级
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
2级轻风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
4级枝摇飞纸片,5级小树随风摇
6级举伞有困难,7级迎风走不便
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
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
6.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①好天气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很好。晴天时人们可以收割庄稼,可以
出去旅游等等。雨后,人们还可以看到彩虹。
②但有时恶劣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便。如:大雾天飞机不能起
飞,秋收季节冰雹会造成庄稼的少产或绝产,狂风会吹倒大树房屋等等。
7.说说你知道的气象谚语。
①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就要来到。
②蜘蛛网倒挂,大雨就要下。
……
8.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仪器,主要由箭头、箭尾、支架及风向杆
等部分组成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南时,是刮东南风;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时,是
刮西风;当树叶向西北飘时,是刮东南风;当国旗向东北飘时,是刮西南
风。
10.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一般分为两节,上节是盛
水漏斗,下节是桶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
常是毫米
11.测量降雨量时应注意什么?
①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②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③降水结束之后,应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