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的饲养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13.32 KB
- 文档页数:2
【土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根据优质土鸡的特征、特性,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土雏鸡一般指雏鸡出壳到40日龄这一阶段,该阶段的饲养管理称为育雏。
下面是精心为你的土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1.育雏前的准备及育雏方式1.1、育雏前的准备在育雏前一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福尔马林熏蒸 __消毒,用百毒杀、120等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
在育雏前1--2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1.2.育雏方式1.2.1、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1.2.2、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1.2.3、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不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2.雏鸡的饲养与管理2.1、雏鸡的饲养雏鸡开食前,先用4万的高锰酸钾液饮水一次,用于消毒和排出胎粪,清理肠道。
雏鸡开食即雏鸡第一次吃食,用正大、希望等雏鸡颗粒饲料饲喂,开始每日喂5--6次,对于体质较弱的鸡,黑夜要加喂一次,以后逐渐改喂3--4次/日,雏鸡料的营养指标:粗蛋白18--19%;能量2900千卡/公斤;粗纤维3--5%;粗脂肪2.5%;钙1--1.1%;磷0.44%;蛋氨酸0.45%;赖氨酸1.05%。
雏鸡的用料量应根据实际饲喂情况而掌握。
雏鸡饲喂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并要保持清洁饮水。
2.2、雏鸡的管理2.2.1、育雏温度: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育雏温度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育雏初期温度宜高,弱雏的育雏温度应比强雏高,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高,夜间比白天高,阴雨天比晴天高。
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如果温度适宜时,雏鸡分布均匀,活泼好动;温度过低时,雏鸡缩颈,互相挤压,层层堆叠、尖叫;温度过高时,雏鸡伸舌、张嘴喘气,饮水增加。
放养土鸡的特点与饲养管理技术1. 放养土鸡的八大特点:1.1需要良好的生态条件:适合规模放养土鸡的地方包括:山地、坡地、大田、茶园、滩涂、果园、或竹林。
放养场地必须远离住宅区,工矿区和主干公路,环境僻静,空气质量好,水源清洁,避风向阳,无污染,地势高燥,周围由纤维网隔离。
1.2品种的选择:自然放养土鸡的品种,应选择体型小,肉质上等,觅食能力好,抗病力强,耐粗饲,对饲料营养及外界条件要求低的鸡种为宜。
如:仙居鸡、岭南黄、江村黄、萧山鸡、乌骨鸡、固始鸡、梅岭鸡、温岭草鸡等品种。
1.3饲料成本低:由于放养可摄取外界的青草、树叶、昆虫等做补充,人为供应的饲料量自然减少。
中后期可用单一的玉米、大小麦、稻谷等投喂。
这样对小规模饲养的农户可用自产的谷类饲料,减少了饲料成本。
1.4管理程序简单:放养土鸡一般为育雏和放养两个阶段。
育雏阶段一般在室内,饲养4-6周,雏鸡脱温后进入放养阶段。
土鸡进入放养阶段前,只需搭个鸡栖息的棚舍,鸡舍内设置栖架。
1.5肉质风味好:小型品种鸡由于饲养时间长,(70-120天)可上市,活动量大,促使肌纤维老化,肉质含水份量少,野味,鲜香。
1.6肉质易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因放养土鸡大部分时间在舍外,自由采食,空气水质良好,抗病力强,鸡体健康,饲养期内基本不使用添加剂和抗生素,全程执行科学免疫程序,其肉质基本无污染,可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符合市场消费趋势。
1. 7投资省节省基本建设投资,节省饲料,减少病虫害,鸡粪肥园,改良土质,提高果、茶、竹等产品的品质和档次。
1.8利润高:每只鸡与鸡蛋价格高。
鸡价15—22元/kg,比快大型肉鸡高一倍以上,比圈养三黄鸡高4-8元/kg,母鸡六月龄后开产,鸡蛋价格每12元/kg比普通鸡蛋利润高出7元/kg左右。
2.育雏期管理的技术要点:2.1接雏前的准备:放养土鸡的育雏期一般为4-6周,接雏前一周必须完成鸡舍设备的消毒和育雏器具、疫苗、药品等一切准备工作。
【饲养鸡的技术与方法】土鸡饲养管理技术饲养鸡的技术与方法一、品种介绍乌骨鸡胸宽体深,背腰宽短,身体匀称,母鸡小颈短,经多年选育,羽毛以黑色为主,翅羽、尾羽有明显的墨绿色光泽。
单冠,平头,皮肤、肉髯、啄、耳、胫、爪均为乌黑色;肌肉、腹膜、骨骼乌黑,如墨染一般。
乌骨鸡早期生长速度快,生态放养条件下适当补饲,4月龄可达2kg以上,成年公鸡平均体重2.45kg,母鸡2.20kg。
公鸡5-6月龄开啼,母鸡6-7月龄开始产蛋,300日龄产蛋50-60枚,500日龄产量120-160枚,蛋重52-58克,蛋壳主要呈浅褐色或白色,少数呈浅绿色。
二、种蛋孵化1、种蛋选择与处理:种蛋应选择个头大小适中、椭圆形、壳纹光滑、细密、无皱折、壳色正常、产后5-7天的新鲜蛋为宜。
种蛋在保存前应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可采用40℃的浓度为0.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分钟,洗净取出晾干即可。
2、种蛋的自然孵化:自然孵化就是指利用鸡的就巢本性特点来孵化出雏。
孵化时选择赖抱性强而又健康的母鸡,用20厘米高的木箱(农村习惯用萝蔸)作鸡窝,垫上10-15厘米厚的稻草或松叶,放在无鼠、安静、光线弱的地方,一次入孵种蛋18-20个,孵化期内每天定时放出母鸡喂给营养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一般在孵化过程中要进行三次照蛋,及时发现和取出发育不全的蛋和死精蛋。
三、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是指0-60日龄的小鸡。
雏鸡出壳后身体小,绒毛稀短,散热快,体温调节差,要求在饲养管理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一)育雏准备1、备好饲料、疫苗、防(治)药物。
2、备齐饲养管理器具,如料槽、水槽、饮水器、天平、温度计、注射器等。
3、如在市场购买,要选好健康无病的鸡苗。
(二)育雏方式母鸡带育数量小,不作专门介绍,这里仅介绍常用的地面平养育雏技术。
地面平养指的是在地面上铺垫15-20公分厚的锯末、谷壳等,雏鸡养于垫料上的育雏方式,期间可逐步加厚垫料或清除更新垫料。
散养土鸡的综合管理措施散养土鸡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生长,而不是像传统的养殖方式那样被关在笼子里。
土鸡自由在农场或者乡村居住,它们吃更加健康的食物,生长更加自然,因此鸡蛋和肉品的品质也更好。
散养土鸡的养殖可以说是现代人追求健康食品的一种体现。
而要保证散养土鸡的生长健康,并取得好的产出效果,则需要进行综合的管理措施。
一、环境管理1. 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散养土鸡需要一个干净、舒适的生存环境,保证养鸡场地的干燥,通风良好,并有足够的阳光照射。
定期清理鸡舍,并保持干净整洁,防止病菌的滋生。
2. 安全措施:要做好农场的防护工作,保障土鸡的安全。
可以设置鸡围栏,或者放置灯光以增加可视性,防止夜间被盗掠或者天敌的侵袭。
二、饲料管理1. 营养均衡:提供均衡的饲料营养是散养土鸡生长发育的基础。
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能够满足散养土鸡日常的生长需求。
2. 新鲜饮食:饲料需要保持新鲜,及时更换,避免因为存放过久导致发霉或者变质。
同时要适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保障土鸡的身体健康。
三、疾病防治1. 定期验疫:定期请兽医到农场为土鸡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和疫苗注射,确保土鸡的身体健康。
2. 疫病预防:要严格控制农场的卫生状况,防止土鸡生病。
注意饲水的卫生,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四、生长管理1. 合理繁殖:要控制土鸡的数量,避免过度繁殖导致场地拥挤和饲料供应问题。
根据场地大小和饲料资源,适量控制土鸡的数量。
2. 合理饲养密度:要保证土鸡间的充分活动空间。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因过于拥挤造成压力和激烈的争斗。
五、品质保证1. 严格把控质量:养鸡场要加强管理,确保土鸡的品质优良。
饲养期间,要注重饲养和生长的质量,保证土鸡的肉质和蛋品的品质。
2. 定期检测:周期性地对土鸡的产品进行检测,保证产品的卫生和食品安全。
同时要遵守相关的卫生和食品安全法规,保障产品的质量。
六、销售与宣传1. 做好销售市场调研:要积极了解市场需求,改进产品的包装和销售方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土鸡饲养周期土鸡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蛋的质量优良,市场前景广阔,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
因此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土鸡饲养周期,一起来看看。
土鸡饲养周期在饲养土鸡的时候注意饲养的周期时间,合适的饲养周期有利于提高肉质的质量,如果饲养的周期过短的话肉中的水分含量过多,其营养成分积累的不够多,其鲜味素和芳香都很少,土鸡的肉质不好,味道也不够鲜美地道,到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饲养的周期过长的话,肌纤维过老,同时饲养的成本也增加了,有的不够划算,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的特点,一般小公鸡的生长速度快于母鸡,性成熟也比较的早,小型的公鸡大约有一百天就可以上市了,母鸡一般120天就可以上市了;对于中型的公鸡来说一般需要一百一十天上市,母鸡的上市时间为一百三十天,这个时间段的土鸡肉质鲜美,其体质、质量和成本都处于最佳的状态。
土鸡的饲养技术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进雏前的准备工作对雏鸡舍进行彻底的消毒。
舍内全部设备要进行检修。
进雏前鸡舍温度应升至33℃,相对湿度不低于60%。
光照定为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
使饮水器处于亮光处,便于雏鸡找到。
2.接雏选择健康活泼,挣扎有力,叫声清脆,收脐良好,羽毛清洁,均匀度好的苗鸡。
雏鸡接入鸡舍后,应尽早提供饮水(不低于35℃)及饲料,保证每一只雏鸡都能正常饮水和吃料,对不饮水的雏鸡可进行人工帮助。
雏鸡进舍15日内,禁止清扫地面。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1.放养场地建设①围网放养场地确定后,要选择尼龙网围成高1.5米的封闭围栏,鸡可在栏内自由采食。
围栏面积根据饲养数量而定,一般每只鸡平均占地8平方米。
②鸡舍的搭建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距离道路500米以上的地方修建,也可在树林中或林地边,坐北朝南修建鸡舍。
鸡舍可采用塑料大棚式,宽6米,长度按鸡的数量而定,大棚顶内层铺无滴膜,上铺一层用以保温隔热的稻草,在稻草上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并用绳固定。
塑料大棚纵轴的两侧下沿可卷起或放下,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换气。
初生土鸡的饲养管理
在土鸡养殖业中,雏鸡的生产和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熟悉掌握土鸡养殖技术环节,更要科学的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做好初生土鸡的饲养管理,为育成鸡打好牢固的基础。
刚初生的雏鸡,从卵内的生活条件转变为乱外是的生活条件,一开四还不能适应,所以需要特别细心的户型。
1、温度
初生土鸡对温度的敏感性很大,温度稍低即感觉寒冷,挤成一堆,常会发生大批挤死多的现象;温度过高表现为互相远离,而且张嘴喘气。
育雏时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雏鸡的发育,在头三天温度可保持在30℃,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温度可降低到25℃左右。
2、开食
以前认为开食早不好,会影响卵黄的继续吸收,所以常在一昼夜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开食。
但根据我们的试验,在孵出后8-12小时开食比晚开食更好,在同一日龄内有较大的体重,而且也健康。
3、饮水
过去有些人认为不能给雏鸡饮水,饮了就会拉稀,其实不然,只要我们能做到经常供给清洁的水,对雏鸡生长是有好处的。
开始时饮水可定时定量供给,以后可自由饮水。
饮水可和开食同时开始,前10天应供给温水。
4、防疫
初生的雏鸡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感染疾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养殖方式进行疫病防治,做到发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对母羊疫病的鸡群做好预防工作。
才能确保后续的工作顺利进行。
生态土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探讨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的生态土鸡需求不断增加,生态土鸡的养殖业也随着市场的大量需求逐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本文就生态土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加以探讨。
关键词:生态土鸡:饲养:管理1 饲养技术要点1.1 育雏前的准备鸡苗进入鸡场前,应对所有育雏舍内外环境、育雏笼育雏器具、饲喂器具、所有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全面清洗,准备好养育雏鸡所需要的饲料及物品,诸如兽药、食盐、葡萄糖、电解多维、水桶、料桶、垫料等,提前对育雏舍进行升温,确保舍内温暖、通风、透气,一般夏天可提前10小时升温,保持温度32度左右,在冬天提前24小时升温,保持温度在34度左右,确保幼鸡能在好的环境下生长。
1.2 进雏时的注意事项鸡苗到达鸡场时,应立即搬下,并排放在育雏室内,检查好室内温度,看是否达到要求,并准备好5%葡萄糖水、1%盐水,让鸡苗充分休息后再将其取出,均匀放在铺好垫料的育雏室内或者育雏架上。
1.3 脱温前的饲养管理根据雏鸡的体温调节能力差、气体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弱等生理特点给予相应的饲养管理。
1.3.1 适时饮水与开食给鸡苗饮用1%的食盐水或5%的葡萄糖水3—4小时,再喂饲料,头两天的饲料应加少许水拌湿后添喂。
给雏鸡喂饲料需要秉承“少喂勤添”的原则,第一周内每一昼夜喂8次,第二周每昼夜喂6次,让雏鸡吃到8成饱就够了,以后可逐步转换为自由采食。
供给的饲料必须是高能量、高蛋白、并含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优质、新鲜、易消化的全价料。
为增强雏鸡抵抗力,防止雏鸡白痢和大肠杆菌感染,第一周内应不间断投服预防药(用苦参、金银花、蒲公英全草煎水饮用),同时应不间断的添加维生素,电解多维等。
1.3.2 做好防寒保暖的保温工作雏鸡绒毛短而稀,体温调节能力差,务必确保雏鸡的生存环境温度适宜,温度供给均衡,因为温度过高容易导致雏鸡因体内水分散失大而产生脱水、干脚现象,引起其机体代谢功能失调,影响生长发育,而温度过低则引起雏鸡感冒、蛋黄吸收不良、白痢、发育迟缓甚至冻死。
散养土鸡的养殖方法一、场地要求一般要求散放面积不得低于1平方米/只,场地内遮荫(树木和藤蔓植物)面积不得低于总面积的1/3,避雨(简易房屋)面积不得小于0.05平方米/只。
设置足够的料槽和水槽。
二、场地消毒进鸡前用生石灰或新鲜草木灰遍撒消毒,消毒要彻底完全,不得留死角。
在饲养过程中,每2-3天进行小清扫1次,10天进行大清扫1次,同时进行药物带鸡消毒1次。
水槽和料槽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三、雏鸡的挑选选择抗病力强、适宜性广、易饲养、生产性能较好、当地群众喜欢、市场很畅销的土鸡,最好是乌脚的品种,因为这样的品种能保证稳定市场。
四、狠抓孵卵农户养鸡必须认真踏实地搞好进鸡前的消毒、进鸡后的保温工作,应结合实际,采用电热加温和木炭、焦炭、锯木、沼气燃烧等方式加温,使小鸡进来后保证供给合适的温度。
雏鸡需用的温度第一周为35℃左右,以后每周降低温度2℃,直至第6周接近自然界温度而脱温。
育雏工作要求严格,农户应详细观察记录育雏时的温度、粪便、采食量、精神状态等。
育雏应注意供给雏鸡清洁卫生的饮水,可用煮沸后的冷开水。
五、饲料为了使鸡具有一定的生长速度,保证鸡蛋的品质和稳定的市场,采用第一个月全价饲料喂养,第二个月供给60%的全价饲料,剩下的40%用糠鼓加幼嫩的青绿饲料代替,第三个月全价饲料降为50%,第四个月,不喂饲料,用玉米60%、米糠10%、麦鼓20% 、大豆10%的混合饲料拌青绿饲料喂养。
所用的饲料质量一定要好,不能使用结团、霉变的饲料,青绿饲料一定要清洗干净,晾干水分后才能使用。
1、加设保温和照明设备设施:比涅周围盖章防风障,舍内地面保持清洁,并刷上垫草,同时将门窗糊好,夜晚卸下草帘保温或燃烧冷却,并使室温始终保持在10℃以上。
如果圈养的土鸡数量较太少,可以在夜间将其赶去屋内。
2、加强管理:舍外要有运动场,鸡舍内要设休息栖架,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只为宜。
早晨放鸡前要注意调整舍内外的温差,可以先打开鸡舍的门窗,让鸡群有一个适应外界冷空气的过程,然后再将其放到运动场去,以防感冒。
散养土鸡的养殖技术散养土鸡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
它们肉质鲜美,价格高,可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本文介绍一下散养土鸡的养殖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养殖棚舍的搭建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
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
通常用由内向外油毡、稻草、薄膜三层盖顶,以防水保温。
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另一头开一个出入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
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发风雨把大棚吹翻。
每一批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
对棚内地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熏蒸消毒。
二、土鸡饲料的选择一般来说,优质土鸡的生长速度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
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
另外,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
三、雏鸡饲养管理雏鸡的声张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
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1、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
一般喂水先于料。
水温以32度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
头2天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
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刺激食欲。
一般开饮后可开食。
把开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雏鸡的消化力差,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
2、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
以育除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度。
3-7日龄是32-34度。
第2周为30-28度。
第3周为28-26度。
育雏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度,夏秋季每周小降3度,降至21度为止。
土鸡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雏鸡的育雏期是指雏雏鸡从出壳到脱温这段时间,一般为1—30日龄,有些地区可长达42日龄,育雏期是饲养雏鸡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雏雏鸡在1周龄内死亡率最高,许多品质低劣的种蛋孵出的雏雏鸡多在这一时期死亡。
雏雏鸡非常胆怯。
对外界环境的微小变化特别敏感,任何刺激都会引起雏雏鸡惊慌逃窜,以致死亡。
所以育雏鸡要特别保持环境幽静,操作按程序,不要随意更改或经常换人。
如果环境条件较差时如各种声响、黑暗、强光、各种颜色等,应在雏雏出壳30小时内输送给雏雏鸡,建立对这种刺激的条件反射,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不会引起恐惧而四处逃窜。
育雏方式可分两种,一种是立体式育雏笼式育雏;另一种是平面育雏地面垫草育雏、网上平养育雏。
其中笼式育雏和网上平养育雏清洁卫生,便于防疫。
地面平养垫草育雏容易感染胃肠道疾病和球虫病等。
育雏前的房舍、饲养用具等准备工作均与家鸡相同,但有一些特殊要求。
雏鸡育雏比家鸡难度大,要求高,刚出壳雏鸡体小娇嫩,必须提供完全符合雏鸡生长的良好生活环境和营养。
1、严格保温:温度是雏鸡育雏的重要条件,必须控制好适宜、恒定的温度。
如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太大,雏鸡容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育雏温度随着雏雏鸡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脱温时间应视育雏季节、天气变化、给温方法、雏雏鸡体况,灵活掌握,可采取20日龄以后白天脱温,晚上供温的方式,使育雏效果达到最佳。
2、湿度:育雏的环境湿度也很重要,适宜的育雏湿度。
育雏湿度过大,雏雏鸡水分蒸发散热困难,食欲不振,容易患白痢、球虫、霍乱等病;湿度过低,雏雏体内水分蒸发过快,会使刚出壳的雏雏鸡腹内卵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受阻,毛发焦干,出现啄毛、啄肛现象。
3、光照:雏雏鸡的光照基本与家鸡光照制度一样,但是雏鸡胆小,敏感易惊吓,在控制光照开关应采用渐暗、渐明式开关调控器,避免引起对雏雏鸡的惊吓刺激造成意外损失。
4、及时断喙雏鸡易发生相互啄斗,到2周龄时,就有啄癖发生,应对其进行断喙。
土鸡的饲养管理
2、畅繁殖潜力大母土鸡的右侧卵巢与输卵管退化消失,仅左侧
发达,机能正常。
土鸡的卵巢用肉眼可见到很多卵泡,在显微镜下
可见到至少12000个卵泡。
高产土鸡年产蛋300枚以上,大群年产
蛋280枚。
每枚蛋就是一个巨大的卵细胞。
这些蛋经过孵化,如果
有70%成为雏土鸡,则每只母土鸡每年可以获得200个雏土鸡。
公土鸡的繁殖能力也非常强。
据观察,1只精力旺盛的公土鸡,
1天可以交配40次以上,每天交配10次左右非常平常。
1只公土鸡
配10~15只母土鸡,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配30~40只母土鸡受精率也不低。
土鸡的精子不像哺乳动物的精子容易衰老死亡,
一般在母土鸡输卵管内可以存活5~10天;个别可以存活30天以上。
不仅如此,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发育到2个胚层的原肠期,当土鸡蛋
被排出体外,由于温度下降胚胎发育停止;在适宜温度(5~15℃)下
可以储存10天,长者可达20天,仍可孵出雏土鸡。
6、畅适应工厂化饲养实践证明,土鸡可以高密度机械化饲养,
每只土鸡占笼底面积400厘米,即每平方米笼底面积可以容纳25只
土鸡。
如1~4层重叠起来,每一栋土鸡舍可容纳数万只土鸡,大型
土鸡场可以饲养几十万只土鸡。
由于喂料、饮水、清粪、集蛋全面
机械化,目前已有8层笼养,因而饲养密度更大。
土鸡之所以能够
适应这样的高密度的群居生活,可能与土鸡的祖先是树栖动物有关。
土鸡的粪便与尿液比较浓稠,饮水少,为高密度饲养管理创造了有
利条件。
一、精选良种。
优良的品种是饲养优质肉鸡的基础。
应选养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体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
著名地方品种,可以是三黄鸡,也可以是麻花青脚鸡,如宫廷黄鸡、河南固始鸡、广西岑溪三黄鸡及浙江仙居鸡等各地优良名鸡,也可
以根据当地的饲养习惯及市场消费需求,选育适合当地饲养的优良
肉鸡品种。
四、严格防疫。
搞好防疫灭病是养好优质放养土鸡的重要保证。
一般情况下,放养土鸡抗病力强,较圈养快大型肉鸡发病少。
但因
其饲养期长,加之放牧于野外,接触病原体机会多,必须认真按养
鸡要求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丝毫松懈,根据本
地实际重点做好以下防疫工作。
五、适时销售。
合适的饲养期是提高肉质的重要环节。
饲养期太短鸡肉中水分含量多,营养成分积累不够,鲜味素及芳香物质含量少,肉质不佳,味道不鲜,达不到优质土鸡的标准;饲养期过长,肌
纤维过老,饲养成本太大,不合算。
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
分的积累特点,以及公鸡生长快于母鸡、性成熟早等特点,确定小
型肉鸡公鸡100天,母鸡120天上市;中型肉鸡公鸡110天,母鸡
130天上市。
此时上市鸡的体重、鸡肉中营养成分、鲜味素、芳香
物质的积累基本达到成鸡的含量标准,肉质又较嫩,是体重、质量、成本三者的较佳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