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炼丹术和炼金术
- 格式:pptx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41
炼丹术原理
炼丹术,又称炼丹术,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炼制药物和长生不老的技术。
炼丹术
起源于中国古代,其原理是通过炼制各种药材和矿石,配合特定的炼制工艺,制成能够增强人体功能、延年益寿的药物。
炼丹术原理主要包括炼制药材、炼制工艺和药物功效三个方面。
首先,炼制药材是炼丹术的基础。
炼丹术所用的药材通常是一些稀有的植物、
矿石和动物器官,如人参、鹿茸、砒霜等。
这些药材都具有特殊的药性和功效,是炼丹术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炼制药材需要根据其特性和用途进行配比和炼制,以确保最终的药物能够发挥出预期的功效。
其次,炼制工艺是炼丹术的核心。
炼丹术的炼制工艺包括炼制、炼丹、炼金等
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步骤和要求。
炼制工艺的关键在于控制火候、时间和材料的配比,以及运用炼制器具和炼制术法,使药材得以充分释放出其药性和功效。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炼制工艺,才能制得出高品质的炼丹术药物。
最后,药物功效是炼丹术的最终目的。
炼丹术所制得的药物通常具有多种功效,如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治疗疾病等。
这些功效是由炼制药材和炼制工艺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和临床应用才能得以确认。
炼丹术药物的功效是炼丹术原理的最终体现,也是人们对炼丹术的认可和追求。
总之,炼丹术原理包括炼制药材、炼制工艺和药物功效三个方面,是古代中国
炼丹术的核心内容。
炼丹术虽然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原理和思想对于中医药学和药物研发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通过对炼丹术原理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挖掘和利用传统药物资源,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创新。
化学发展史
化学的发展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
他们试图通过炼制金属和药物来追求长生不老和转化物质的能力,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2. 定量化学时期:这个时期又称为近代化学发展时期,很多科学家写了许多著名的书籍和论文。
特别是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1808年所写的《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提出了原子学说,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于1777年发表论文,提出了科学的燃烧学说——氧化学说,并确立了物质不灭定律,使化学开始进入近代化学时期。
接下来,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开始使用化学符号,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在发展有机化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现代化学时期: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是现代化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许多重要的化学理论和实验成果都是在这个时期被发现和证实的。
中国古代炼丹术发展简述中国古代炼丹术发展简述1、中国古代炼丹术的起因《庄子.逍遥游》描述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住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这样生动浪漫的神仙幻境当然会引起人们的神往和追求。
所以人们为了羽化成仙从而追求某种长生不老药或者修炼某种长生不死的道术。
按照早期的炼丹家的信念,这种神丹一旦炼成,服用即可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又可以点化汞、铜、铅等金属为黄金、白银。
所以古代的炼丹术和炼金术是紧密相关的。
所以古代的炼丹术主要有两个目的:帝王追求长生不老和“点金家”追求由于中国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长生成仙,因此自从道教形成有组织的形式后,即在东汉时期以后,炼丹术开始兴起。
而且炼丹术的兴衰与道教在各个朝代的地位有紧密的关系在战国时期以后人们就开始摒弃了以服食草木仙药,而服食某些天然的矿物为辅的长生术,转转而经人工升炼的神丹。
但是又提出天然的金石矿物聚集了太阳、太阴之气,而含有大毒,解决的办法以火炼的方法来制伏其毒性,并提炼其飞升的精华,所以之后的的道士服用便从直接服天然金石过渡到火伏金石,升炼神丹,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火炼升华操作为主的炼丹术技艺。
2、中国炼丹术的鼎盛时期中国炼丹术发展到唐代,进入它在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究其原因,主要是李唐王朝实行了尊道抑佛的政策,出现了道教和皇权结合的局面。
唐代的尊道抑佛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唐初的武德、贞观年间,第二次是是在玄宗开元年间及天宝之初,道教组织抓住了唐王朝几番从政治上利用它们的时机,扩展了自己的势力,壮大自己的徒众。
道教的兴起带动了炼丹术的兴起,由于唐王朝中许多皇帝都醉心于神丹金液,追求长生不死。
太宗晚年便服长生药,最终就是由于服丹药中毒,罹暴疾而驾崩的。
接着高宗也笃信长生有术,而后武后执政后也开始服用丹药,,玄宗在开元后期也开始日益对长生方术产生了兴趣,从而不少金丹术士得受宠信。
皇帝至尊,崇奉、支持金丹仙道如此狂热,“上之所好,下必甚焉”,服食长生之风一时弥漫朝野上下,烧丹炼汞,修炼长视之道,这使得炼丹术活动的繁荣,炼丹飞汞的实验得到广泛发展。
炼丹术与炼金术在中外化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但这些研究大多单一进行,缺乏比较性,忽视了许多二者的共性与特色。
并且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其理论基础及其运作方法上,本文则更多的探讨金丹术在化学史,乃至对中外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及意义。
它们对社会发展积极的作用,消极的危害。
介绍一些炼丹术与炼金术中的化学反应以及中外著名的炼丹家,炼金术士。
并试图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袁翰青先生在《中国化学史论文集》中谈到的“几个待考问题”之一的“炼丹术之所以在我国没有发展为近代化学”。
一,炼丹术与炼金术(一)炼丹术炼丹术是我国道教文化的重要作成部分,早在道教产生之前,炼丹术便已经兴起。
而后一直延续近两千年,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并对其产生深渊影响。
炼丹术是我国古代自己独立发展起来并流行很久的一种方术。
它以人体以外的药物如丹砂,铅,汞等矿物石药为原料,有时也用动植物药材,在炉中烧炼,希望能收获长生不老的丹药。
我国的炼丹术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人们相信海中的岛上住有神仙,靠服食丹药而长生不死,凡人如果得到这些丹药,服用后也可长生不老,齐国的宣王,威王和燕昭王都曾派人入海寻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想长生不死,曾派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入海寻找,却没有成功,后来人们渐渐相信在人间也能练得丹药,于是便有了炼丹术的萌芽。
关于炼丹术最早的文献纪录是司马迁《史记·封禅说》中:方士李少君对汉武帝说:“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于是天子台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矣。
”①我国的炼丹术到了清朝末年基本消亡。
但炼丹术的化学方法并未随之消失,它们不断的被历代医药界人士所采纳与总结,并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发展。
(二)炼金术就在炼丹术产生的500年后,古老的西方出现了与其极为相似的神秘的炼金术。
成为近代化学的雏形。
化学传统文化化学传统文化是指与化学相关的传统知识、技艺和思想观念,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化学的认识和运用。
在中国古代,化学传统文化与其他学科如医学、农学等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系。
一、中国古代的炼丹术与炼金术炼丹术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一种化学传统文化,它是以炼丹为目标的研究,旨在通过炼制药物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炼丹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如蟠桃、仙丹等,这些都与化学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炼金术是中国古代另一种重要的化学传统文化,它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炼金术主要研究将低质材料转化为高质材料的方法,追求黄金的制造和转化。
虽然炼金术最终未能实现黄金的制造,但它对实验方法和物质转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古代的药材研究与药物制备中国古代的医学与化学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药材研究与药物制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代医学家通过对天然草药的研究和运用,发展了许多有效的药物。
例如,神农尝百草、华佗炼制草药等都是中国古代医学和化学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
药物制备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和化学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
古代医学家通过对草药的提取、炮制和配伍等方法,制备出许多药物。
这些药物的制备过程中涉及到煎煮、炮制、浸泡等化学操作,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化学的运用和认识。
三、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与工艺冶金技术与工艺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化学传统文化之一。
古代中国人民在冶金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发展出了高温冶炼、铸造等先进技术。
例如,古代中国人发明了高炉和鼓风炉等冶炼设备,提高了铁、铜等金属的冶炼效率。
古代中国的铸造技术也是化学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铸造技术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青铜器的制造和青铜合金的研究等。
这些铸造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于金属材料性质和熔化过程的研究,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化学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四、中国古代的火药制造与火工技术火药制造与火工技术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化学传统文化之一。
炼金术进入中世纪的欧洲炼金术在阿拉伯民族中得以保存和传授。
但是,由于萨拉森人(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
阿拉伯人的古称)的征服和他们在文化上的直接影响,炼金术未能在中世纪的西方流传开来。
(所以)让我们来看看炼金术士的小屋。
典型的实验室应该是黑暗、潮湿、四处摆放着不知名的药品,散发着可疑的烟雾。
许多炼金术士在家工作,以节省资金,同时也避开外人打扰。
有些人选择厨房,可以利用现成的炉火。
有些则蹩到阁楼上,以便晚上进行的活动不会被好奇的邻居所发现。
这些矮小的权宜之所常常塞满了各种形状古怪的仪器、手稿、头骨、动物标本。
为了精神上的祷告,通常还有小型的祭坛。
所有这些摆设与其说是代表着科学技术,不如说是神秘主义的象征。
为了炼制丹药所进行的工作是最原始的化学实验,炼金术士是最早尝试将各种元素分离开的先驱。
白磷的提炼,盐酸的合成就是中世纪的产物;同时他们用到的器皿,蒸馏液体、分析金属的设备以及种种控制化学反应的方法,至今还在使用。
1、我们为什么会对炼金术有如此多的误解?那些误解是从哪里来?(1)符号的神秘炼金术占星学通神术(2)理论的神秘(爱因斯坦)翠玉录:传说炼金术起源自埃及。
公元前1900年。
埃及法老赫耳墨斯?以及他传说中的父亲透特神(Toth)以及赫尔墨斯的大儿子大祭祀塔特(Tat)三人合为一体,成为人们传说中的“赫尔墨斯神“。
这三位一体的神将炼金术的知识浓缩为13句话,雕刻在一块祖母绿宝石板上,流传人世。
人们称这段文字为“翠玉录”(Emerald Tablet,或Smaragdine Table)节选万物本是太一,藉由分化从太一创造出来。
And as all things have been and arose from one by ye mediation of one: so all things have their birth from this one thing by adaptation.翠玉录开篇提出了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呼应关系,这是炼金术宇宙观的核心。
炼金术的原理
炼金术,源自中国道教炼丹术。
可以说是用其他物质利用熔炼法阵或工具改变其物质形态成为古代最重要的丹药的一种方式,但,也可以把泥土与石头熔炼成真正的黄金而被称呼为炼金术。
炼金术的传说很多,但,核心是,物质的形态转换,依据道教五行与阴阳理论来说,木系物质可以练成为火系物质,但不可以成为金系水系物质。
比如,理论上来说,可以利用炼金术把杂草碎木转换成汽油。
这样,这个世界不再会缺少各种化工原料。
这个理论依托于,炼金术的五行生克,这个不需多做阐述。
理论上来说,物质上的转换一个符合五行生克阴阳转换定律(阴可以看作气化软化,阳可以看作固化硬化)。
一个恒定重量,一顿石头只能转换出最多一顿黄金,当然。
转换出的越少纯度与密度就越高越大。
当然炼金术的熔炼出来的物体,根据熔炼人所用熔炼物与所需决定,可以用一堆金属直接熔炼出一架战机一辆坦克,当然,还缺少其他配置。
炼金术的驱动原理为,铭刻炼金阵法或炼金纹路,需能量激活产生作用从而改变物质。
这个所需的能量,可以是一切能量体,也可以是天地之间所谓的粒子能量。
但,实现这一种科学上的炼金术,需要发现所谓的炼金纹路或法阵,需要明白能量驱动的模式与熔炼范围。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用上炼金术这一科学上存在的工具,这样,汽车不再担心没有汽油,直接在油箱部位铭刻炼金纹路。
武器不再担
心高昂的生产成本与复杂工序。
一切一切将变得更加方便与传奇。
炼金术与炼丹术的异同作者:李非多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4年第01期炼金术和炼丹术,从名字上看仅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却是分属于东西方世界的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神秘文化,当然,它们之间也有着难以言说的隐秘联系。
财富与长生在大多数的人眼里,西方的炼金术和东方的炼丹术分别是东西方神秘文化的代表,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追求的是“点石成金”,而后者追求的则是“长生不老”。
其实这样的理解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了,事实上,炼金术和炼丹术所追求的都是人类永恒的两种欲望——财富与长生,并且它们之间是相通的。
很多神秘文化都有着自己的传说起源,炼金术也不例外。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神的儿子与人类的女儿相爱了,他们的生活甜蜜而幸福,然而人类却没有像神灵一样无穷无尽的生命,为了让自己的爱人能与自己长相厮守,于是神的儿子便将生命不朽的秘密告诉了心上人。
原来世界上有一种“魔法石”,它能够将任何低贱的金属转化成最纯粹的金银;如果将它溶解在水里,便可以获得使生命不朽的“长生药”。
而魔法石是可以由人制造出来的,制造魔法石的过程便被称为炼金术。
可见炼金术在最初时便被赋予了“制造金银”与“长生不朽”的双重意义。
而关于炼丹术的传说也比比皆是,如“嫦娥奔月”的故事之中,嫦娥正是偷偷服用了西王母赠予其丈夫后羿的“长生不死”之药,才最终羽化成仙,飞奔到了月亮上的广寒宫成为了一位仙子。
而道教传说中著名的“黄大仙”,更是因为精通炼丹之术,而拥有了点石成金、化死为生之大神通。
信徒众多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坚定不移地相信,有一种神秘的物质既能使普通金属变成珍贵的金银,同时又能令人长生不老呢?众所周知,无论是炼金术还是炼丹术,都要大量用到水银、硫、炭等物质,这些东西吃下去,人就是不死也得重病一场,但是无论是东方的炼丹师还是西方的炼金术师,以及对炼丹和炼金深信不疑的信徒中,有相当的一部分人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精英式人才。
白居易晚年曾写过一首《思旧》,其中便点出了几位深受丹药之害的“老朋友”的悲惨境遇:退之(韩愈)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第一讲4.化学史的发端是( ),三大天然能源是(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 )。
5.陶与瓷的区别是什么?玻璃是古代什么人发明的?6.蔡伦、葛洪、李时珍的历史贡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化学没有发展成为化学?7.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8.解释中、英文“化学”名称的由来。
9.从文字记录材料的发展历史,谈谈你对计算机、网络的看法。
4、火的认识和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硝酸钾、硫磺、木炭。
5、①瓷只能瓷土作胎。
②胎的表面必施有玻璃质釉。
③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200℃左右,焙烧后胎体要达到烧结,器皿质地坚硬,敲之要能发出金石声,成品的吸水率很低。
玻璃是古人代埃与人发明的。
6、蔡伦是古代良纸的监制者和推广者。
葛洪是晋代著名炼丹家。
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
其中《抱朴子内篇》是他的主要炼丹著作,留下了较完整可靠的炼丹资料,对研究古代的炼丹术具有一定意义。
李时珍,中国明朝卓越的药物学家。
著《本草纲目》,书中对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与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做了详细的记述。
对金属和合金也做了区别知识系统化并使之达到一个新水平。
7、炼丹术与炼金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炼丹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获得服之不死的金丹,乞求长生不老之药,炼金术则以乞求财富为目的,着眼于点石成金。
原因:尽管炼金术有其荒谬的一面,但一些炼金术士在其操作过程中,确也完成了不少化学转变,积累了某些化学知识,积累了一些实验方法与手段,炼金术士寻找黄金的苦心毅力,已使他们的后人获得许多有用的发明和有益的实验,并且促使化学走上光明的大路。
8、中文:东传日本(kimiya日文为“舍密”)——>1860年改为“化学”(来自于中文书籍《化学入门》)——>1900年传回中国(当时中文名“质学”或与物理等科学共称“格致”)英文:炼丹术——>炼金术西传——>阿拉伯文al-kimiya(中国古汉语“金液”的发音)——>欧洲alchemy——>英语chemistry。
浅谈炼丹术与炼金术高燕2010080515摘要:炼丹术是我国道教文化的重要作成部分,早在道教产生之前,炼丹术便已经兴起。
而后一直延续近两千年,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并对其产生深渊影响。
西方的炼金术受中国炼丹术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中国炼丹术是西方炼金术的启蒙老师。
炼丹术与炼金术在中外化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本文分别介绍了炼丹术和炼金术发展历程,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及其相通之处,并简要分析了其区别。
关键字:炼丹术,炼金术,长生不老,点金术长生不老,点石成金,是自古以来人们所苦苦追寻的梦想,虽屡遭失败和挫折,但依然是炼丹者和炼金者亘古不变的追求。
1.炼丹术1.1炼丹术的产生和发展众所周知,在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曾多次展示,太少老君的八卦炉炼出的仙丹功效神奇,可助人长生不老。
纵观历史,各朝各代的皇帝也都渴望长生不老。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派人到海上求仙人不死之药。
汉武帝本人就热衷于神仙和长生不死之药。
炼丹术最早出现于相信人的肉体可以永生的古代中国, 以制作长生不死药为其终极目的, 由于特珠的历史背景, 炼丹术主要发源于中国。
到了东汉炼丹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著名的炼丹术家魏伯阳,著书《周易参同契》以阐明长生不死之说。
他说“巨胜(胡麻)尚延年,还丹可入口。
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
术士取食之,寿命保长久。
”继后,晋代炼丹述家陶弘景著书《真诰》。
到了唐代,炼丹术跟道教结合起来而进入全盛时期,这时炼丹术家孙思邈,著作《丹房诀要》。
这些炼丹术著作都有不少化学知识,据统计共有化学药物六十多种,还有许多关于化学变化的记载。
在炼丹中已经出现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如魏伯阳的著作中载有“河上姹女,灵而最神。
得火则飞,不见埃尘。
……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说的是硫与汞化合生成硫化汞的反应。
姹女就是汞,黄芽就是硫。
1.2中国著名的炼丹术家、医药家、化学家葛洪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人。
他有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广泛阅读经、史、杂文、尤喜读有关医术、炼丹、制药方面的书籍。
中国炼丹术的历史(炼丹术)中国炼丹术的历史炼丹术是中国古代自己独立发展起来,并流行了很久的一种方术。
它的手段和目的是试图以自然界的一些矿物(偶尔也用到某些植物)为原料,通过人工的方法(即化学加工)制造出某种性质奇异的药剂(称之为神丹大药),人服了它可致长生不死,甚至羽化成仙。
(方术:指古代的医、卜、星、相之术。
)中国炼丹术发展史上的两个流派:一派是试图以自然界的金石矿物为原料,在丹釜中修炼出可服饵长生的金丹大药或金银,所以这一派别历史上称为“丹鼎派”或“外丹派”;另一派是倡导运用意念的作用运转周身的精气神,最后使之在丹田中凝结为精神性的“长生不老金丹”,这一派别历史上称之为“内丹派”。
这里所言的炼丹术专指与化学有关的“外丹”。
炼丹术一般可分为炼丹与炼金两部分。
按照中国早期炼丹家的信念,神丹一旦炼成,既可服饵长生,又可点化汞、铜、铅等金属为黄金、白银;而人工以药剂点化成的金、银,则又可作为长生药(当然后世的“点金家”则完全以发财致富为目的了)。
中国炼丹术活动的正式出现,据比较可靠的记载,大约是在西汉初期,秦代时可能已有萌芽。
但应该知道,中国先民追求长生的思想和活动的发生则较此要早得多,即在中国炼丹术正式出现前,曾有过一个相当长的酝酿时期,也就是从先求神开始,然后才发展到人工炼丹。
中国炼丹术到了清代时可以说基本上灭亡了,这时它的目的和说教在广大道教徒和百姓中几乎已失去了市场。
但炼丹的化学方法并未随之消亡,它们不断地被历代中国医药界人士(不少炼丹家自己就是医药学家)所接纳和总结,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制造医药)继续发展着。
但遗憾的是,它没有能像在欧洲那样,在中国发展成为近代化学。
一、从巫术、悟道到寻仙求药(一)巫的出现与医药的尝试中国先民步入到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约4000年前),物质生活状况和生活条件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和进步,但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仍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产生了万物都有精灵的观念,认为这一切都是有神在主宰,并且产生了对神的崇拜。
钢之炼金术师专有名词解释2010-02-13 14:22专有名词解释炼金术基础理论炼金术(Alchemy)是中世纪的一种化学哲学的思想和始祖,是当代化学的雏形。
其目标是通过化学方法将一些基本金属转变为黄金,制造万灵药及制备长生不老药。
现在的科学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但是直到19世纪之前,炼金术尚未被科学证据所否定。
包括牛顿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学家都曾进行过炼金术尝试。
现代化学的出现才使人们对炼金术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
炼金术曾存在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波斯,印度,中国,日本,韩国,古希腊和罗马,以及穆斯林文明,然后在欧洲存在直至19世纪-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之下跨越至少2500年。
在本作中的炼金术是一种能够改变物资的构成与外形,并且制造出另一种物质的技术。
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原材料与炼成的物质的质量与元素与必须是相同的,所以无法用水炼出金属。
不过因为大地中有多种金属元素(铝、铁等),所以大多数格斗派的炼金术师都可以就地取材,制造出多种武器,爱德的怪异武器也是这样诞生的- -。
亚美斯多利斯的炼金术以军用为主,曾经在伊修瓦尔内乱中投入国家炼金术师作为兵器,对战争的提早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炼成的过程分为三步:理解、分解、再构成。
等价交换同等质量价值的物质,经过炼金术的改变,也只能生成相同质量和价值的物质。
同样也指为获得成功,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例如要想要在学习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你必须要牺牲时间和付出努力去学习。
炼成阵与炼金术的基本原理产生炼成时所需要的能源——圆之力量所有的炼成阵,都是以圆型为基本。
圆形一定会有个中心点,聚集从圆周上集中到中心点的上升力,就是力量的循环=同意的力量。
另外圆形也表示炼成的过程或是作业时,所需要的时间循环。
表示炼成时所需要的过程与物质的构成的构筑式构筑式是表示物质的构成与炼成过程的东西。
用现代学问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做是化学方程式。
将构筑式与圆形结合之后,炼成阵就完成了。
接着由炼金术师把想法送入炼成阵中中,就可以发动炼成。
炼丹术与炼金术当封建社会进展到一定的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的时候,统治阶级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皇帝和贵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两种奢望:第一是期望把握更多的财宝,供他们享乐;第二,当他们有了庞大的财宝以后,总期望永久享用下去。
因此,便有了长生不老的愿望。
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寻求长生不老药,不但让徐福等人出海查找,还召集了一大帮方士(炼丹家)日日夜夜为他炼制丹砂——长生不老药。
炼金家想要点石成金(即用人工方法制造金银)。
他们认为,能够通过某种手段把铜、铅、锡、铁等贱金属转变为金、银等贵金属。
像希腊的炼金家就把铜、铅、锡、铁熔化成一种合金,然后把它放入多硫化钙溶液中浸泡。
因此,在合金表面便形成了一层硫化锡,它的颜色酷似黄金(现在,金黄色的硫化锡被称为金粉,可用作古建筑等的金色涂料)。
这祥,炼金家主观地认为“黄金”差不多炼成了。
实际上,这种仅从表面颜色而不从本质来判定物质变化的方法,是自欺欺人。
他们从未达到过“点石成金”的目的。
真诚的炼丹家和炼金家的目的尽管没有达到,然而他们辛勤的劳动并没有完全白费。
他们长年累月置身在被毒气、烟尘覆盖的简单的“化学实验室”中,应该说是第一批用心致志地探究化学科学隐秘的“化学家”。
他们为化学学科的建立积存了相当丰富的体会和失败的教训,甚至总结出一些化学反应的规律。
例如中国炼丹家葛洪从炼丹实践中提出:“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把硫和水银二者放在一起)又还成(交成)丹砂。
”这是一种化学变化规律的总结,即“物质之间能够用人工的方法互相转变”。
炼丹家和炼金家夜以继日地在做这些最原始的化学实验,必定需要大批实验器具,因此,他们发明了蒸馏器、熔化炉、加热锅、烧杯及过滤装置等。
他们还依照当时的需要,制造出专门多化学药剂、有用的合金或治病的药,其中专门多差不多上今天常用的酸、碱和盐。
为了把试验的方法和通过记录下来,他们还制造了许多技术名词,写下了许多著作。
炼丹术与炼金术当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的时候,统治阶级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皇帝和贵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两种奢望:第一是希望掌握更多的财富,供他们享乐;第二,当他们有了巨大的财富以后,总希望永远享用下去。
于是,便有了长生不老的愿望。
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寻求长生不老药,不但让徐福等人出海寻找,还召集了一大帮方士(炼丹家)日日夜夜为他炼制丹砂——长生不老药。
炼金家想要点石成金(即用人工方法制造金银)。
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把铜、铅、锡、铁等贱金属转变为金、银等贵金属。
像希腊的炼金家就把铜、铅、锡、铁熔化成一种合金,然后把它放入多硫化钙溶液中浸泡。
于是,在合金表面便形成了一层硫化锡,它的颜色酷似黄金(现在,金黄色的硫化锡被称为金粉,可用作古建筑等的金色涂料)。
这祥,炼金家主观地认为“黄金”已经炼成了。
实际上,这种仅从表面颜色而不从本质来判断物质变化的方法,是自欺欺人。
他们从未达到过“点石成金”的目的。
虔诚的炼丹家和炼金家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他们辛勤的劳动并没有完全白费。
他们长年累月置身在被毒气、烟尘笼罩的简陋的“化学实验室”中,应该说是第一批专心致志地探索化学科学奥秘的“化学家”。
他们为化学学科的建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甚至总结出一些化学反应的规律。
例如中国炼丹家葛洪从炼丹实践中提出:“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把硫和水银二者放在一起)又还成(交成)丹砂。
”这是一种化学变化规律的总结,即“物质之间可以用人工的方法互相转变”。
炼丹家和炼金家夜以继日地在做这些最原始的化学实验,必定需要大批实验器具,于是,他们发明了蒸馏器、熔化炉、加热锅、烧杯及过滤装置等。
他们还根据当时的需要,制造出很多化学药剂、有用的合金或治病的药,其中很多都是今天常用的酸、碱和盐。
为了把试验的方法和经过记录下来,他们还创造了许多技术名词,写下了许多著作。
正是这些理论、化学实验方法、化学仪器以及炼丹、炼金著作,开挖了化学这门科学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