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哲学史考试要点

西方哲学史考试要点

西方哲学史考试要点
西方哲学史考试要点

西方哲学史考试要点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1、简述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内容与启示。

假设人类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有一条长长的过道通向外面。人类从一开始就住在这里,像囚徒一样双腿和脖子都被锁链锁住了,所以他们不能回头,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在他们之后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条路和一道矮墙,简直就像是木偶戏的舞台。沿着矮墙,有一些人举着各式各样动物和人的雕像走来走去,火光把这些雕像投射到洞壁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影子。由于那些囚徒生来就不能转身掉头,所以他们就把洞壁上的影子看作是真实的存在。假设有一天,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有一个囚徒挣脱了锁链,他回过头来,看到了火光,最初他的眼睛不习惯光亮,当然很痛苦,他会认为他所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当他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过去被看作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过是影像,眼前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再假设,他被拉出了洞穴,当他面对太阳的时候,一定会被阳光照得眼花缭乱,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发现,在太阳照耀下的外面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柏拉图通过“洞穴”比喻来区分假相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前者被称之为“可感世界”,后者被称之为“理念世界”,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现象和本质。哲学家眼中的世界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正好相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来不会怀疑周围的事物的真实性,哲学家却告诉我们,眼前的世界不过是假相,假相背后的本质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真实的存在只有思想才能把握。哲学家是第一个自觉地走出洞穴的人,而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人类从黑暗中引向光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主张摒弃感觉经验,以思想把握真理,

既奠定了西方哲学此后2000多年的基本思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例如本质与现象、一与多、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理性与感性等等。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分类的内容与现代意义。

亚里士多德讲所有科学只是的分成了三类: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是“理论知识”;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实践知识”;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创制知识”。在形而上学第6卷第一章中,他又以知识的对象为依据,将上述三类知识作了更具体的区分。凡知识都以某种存在或种为对象,但有些知识并不过问对象是否存在以及是什么,只是以此为假设前提,这种知识就是各门具体的学科。然后,他又以知识的性质为依据区分才出理论,实践,创制三类知识。理论分为:物理学,数学,形而上学;实践分为:伦理学,家政学和政治学。创制分为:修辞学和论诗。

3、简述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概念。

从学科位置上讲是“物理学之后”的学科。从内涵上讲,它是“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是超越任何其他学科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是者”的某个部分或性质。从他所讲的“是者”的意义来看,形而上学就是要把握最抽象、最普遍的知识。形而上学的内容——实体说。1、“是者”的实体意义的逻辑分析依据:据亚里士多德自己认为,他的实体说的提出,依据之一是对“是”的逻辑功能的分析结果。对揭示“是者”的实体意义具有重要作用的“是”的逻辑功能:。(1)作为判断的联结词的功能。它起到了区分实体与属性的作用。(2)指称主词自身的功

能。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的作用。(3)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的功能。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作用

4、简述经院哲学唯实论与唯名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历史原因。

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是经院哲学内部的争论。

(一)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二)历史原因:来源于3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提出认为是最高级的问题的三个问题:(1)共相是否独立存在,或者仅仅存在于理智之中(2)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3)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

(三)唯名论的观点: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

不过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的区分: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四)唯实论的观点: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唯实论也有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分:

极端的唯实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

温和派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五)争论的哲学意义

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因此,争论就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哲学活动,是哲学基本派别斗争的特殊形式。列宁说:“当然,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

(六)争论的社会意义:争论绝不是一场纯思辨的争论,是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的反映。

5、简述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要思想及其局限性。

笛卡尔认为既然现在知识真假难辨,最明智的办法莫过于对所有的知识来一次彻底的怀疑,把稍有疑惑的只是暂时放在一边,看能不能找到不正自明无可置疑的东西。于是,他果断地对知识采取了普遍怀疑的审查。他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完全是自明的,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我怎么也不能怀疑,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时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说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怀疑,我在思想是无可怀疑的,那么作为怀疑活动主题的“自我”的存在也就确定可靠了。于是,笛卡尔得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个着名的结论或公式。我思故我在乃是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是笛卡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石。

局限性:笛卡尔对于哲学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他通过怀疑这种否定性的方式将思想的形式与思想的内容分开,由此而确立了主体的独立地位,并且以之为一切思想或认识的基础,然而,他把这一认识论的反思转化成为本体论的结果,即认为我是一个思想主体,却是不合法的。他通过将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区分开来的方式来确立主体的原则性,使他难免

二元论的困境,造成了心灵与物体,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仅仅确定了我在思维,并没有确定任何思维内容的真理性,而笛卡尔看来,这还有赖于我们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6、论述大陆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上帝存在、物质世界存在

斯宾诺莎:1、把获得最高的幸福(“至善”)作为哲学的目的。2、极力推崇几何学方法,用几何学方法来研究和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斯宾诺莎

的哲学研究方法明显受到了笛卡儿的影响。他认为哲学的正确方法是从

真观念出发,并且不断地增加真观念的推理过程。3. 认为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或者说“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

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认为实体也叫“神”或“自然”,或者说实体、神、自然是等同的、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

莱布尼茨:单子论和神正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是在对以往的实体论的

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莱布尼茨认为1他提出的作为实体的“单子”是“组

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2单子固有的质是它的活动,因此单子是能动的,是无形的精神实体。3由于表象的清晰程度有差别,因此单子的质的程度产生了差别。差别分为三个等级。4有知觉能力的单子是决定万物的实体,世界也就是一个生生不息、常变常新的

有机体。5虽然单子存在因表象的清晰程度而产生的差异性,但是,由于每一个单子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象整个世界,所以单子的各个等级、各个

程度之间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之间是连续的,同

一物种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也是连续的。6单子的连续性表现为运动的连续性,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7单子的连续性还解决了困扰二元论的身心关

系问题。在此可看到心灵与身体是以特别密切的方式相互依存的。神正论:莱布尼茨认为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他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不能造成对神的不利的情况的。相反,他应是神的正确性的解释。

7、论述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洛克:洛克是第一个将经验论构造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家。洛克哲学的目的是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定性和范围,以及信仰、意见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洛克研究理智亦即我们的认识能力,把知识归结为观念,把观念归结为感觉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说明认识论问题。

贝克莱继承了洛克的经验论思想,意识到了其哲学中所蕴含的内在矛盾,认为如果坚持心外有物的唯物论立场,必将导致怀疑主义和无神论的后果,因此他着重发挥了洛克哲学的主观主义因素,试图从经验论的立场证明上帝的存在。贝克莱的目的是清楚洛克哲学中唯物主义因素,以经验论的方式论证上帝的存在,为信仰而服务。贝克莱哲学的突出特点是企图从感觉经验出发来证明超感觉经验的上帝,他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为上帝存在作论证。

休谟:真正彻底的经验论者是休谟,不过其彻底的经验论却产生了一个不彻底的结果,那就是“温和的怀疑论”。休谟是早期近代哲学中英国经验论的最后一位代表,他与贝克莱一样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不过他在经验论上比洛克和贝克莱更彻底,合乎逻辑地得出了怀疑主义的结论。休谟的怀疑论思想不仅使经验论的理想破灭了,而且也使唯理论的理想陷入了困境。

8、论述康德三大批判的主要精神及其意义。

所谓“批判”也就是对理性的分析和考察。在康德看来,以往的形而上学错就错在它们通常只是武断地论定,当它们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理论教条时,没有去考察一下我们的理性究竟有没有这样的认识能力。与这种“独断论”不同,康德主张在对事物下判断之前,先来分析我们的认识能力。

康德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是其哲学思想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他对理性的全部领域进行了考察,从而形成了由三大批判组成的“批判哲学”: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康德称之为“理论理性”;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考察理性的实践能力或者说意志能力,康德称之为“实践理性”;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考察的“判断力”则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起沟通作用的中间环节。理论理性--《纯粹理性批判》

判断力--《判断力批判》

实践理性--《实践理性批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