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总汇
- 格式:docx
- 大小:34.78 KB
- 文档页数:13
2021高考语法知识点一、句子成分句子是由不同的成分组成的,每个成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在句子中,主要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
1. 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通常指出执行动作或者是动作的承受者。
在句子中,主语一般出现在谓语的前面。
例如:- She is reading a book.- Tom and Jerry are good friends.2. 谓语谓语是句子中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核心成分。
它包括动词、形容词或者名词。
例如:- 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 The weather is sunny.3. 宾语宾语是句子中接受动作的承受者,通常出现在及物动词或者介词之后。
例如:- She loves her dog.- We gave him a gift.4. 定语定语是句子中用来修饰名词或者代词的成分,目的是对其进行限定或者描述。
例如:- The red car is mine.- I bought a new computer.5. 状语状语是句子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整个句子的成分,表达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信息。
例如:- She plays the piano beautifully.- He is running in the park.6. 补语补语是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者宾语的成分,通常出现在系动词后面,用来对主语进行补充或者对宾语进行补充。
例如:- She became a doctor.- They elected him as the team captain.二、句子结构句子结构是指句子内各成分之间的组织关系。
在英语中,根据句子结构可以将句子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1. 简单句简单句是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的完整句子,它只包含一个主干成分。
例如:- She sings well.- I like ice cream.2. 并列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者多个简单句通过连词连接而成的句子。
新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已经在各地陆续实施。
相较于传统的高考制度,新高考不仅改变了考试的形式,也调整了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
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科目,语文在新高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对新高考语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新高考。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一直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
在新高考中,阅读理解依然是占比较大的题型之一。
针对新高考,阅读理解题目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要想在新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非常重要:1.1 理解文章主旨:在阅读文章之前,可以先通读一遍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然后再仔细阅读每个段落,理解每个细节的含义和作用。
1.2 掌握语篇结构:在阅读长篇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1.3 抓住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词,特别是一些限定词和逻辑词。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细节和推理出答案。
1.4 注意阅读题目的要求:不同的题目对于阅读理解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求找出事实细节,有的要求推理判断,有的要求作者观点等等。
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并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
二、作文写作新高考对于作文写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命题作文仍然保留,但是扩展了写作题材,涵盖了人文、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
要想在作文写作中脱颖而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2.1 丰富的词汇与句式:写作中运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句式可以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
通过积累常用的高级词汇和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2.2 合理的段落结构:文章的段落结构要清晰合理。
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包含一个中心思想,并且有明确的导入句和总结句。
段落之间的过渡要流畅自然。
2.3 逻辑思维与论证能力:写作时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合理地组织文章的结构和论证过程。
通过引用事实、举例说明和合理的推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九章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词语(一)、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1、名词:1)、名词的概念与分类: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名词)2)、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人和事物各有名,万千名目可辨清。
表示名称即名词,具体抽象有不同。
时间空间和地点,方向位置有专称。
主宾定谓都可作,名词具有多功能。
2、动词:1)、动词的概念与分类: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2)、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3)、口诀:世间万物皆运动,于是动词相应生。
行为动作和发展,存在消失与变更。
心理活动及判断,一概可作谓语用。
能愿趋向两动词,配合谓语意更明。
3、形容词:1)、形容词的概念和分类: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2)、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2021高考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对于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20xx高考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一)一:要点梳理。
1、同音字、近音字。
指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
如彻、坼、掣、撤、澈等。
同音字可分为两类:(1)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也相似。
如撤、澈,据、踞、倨,具备、万事俱备等。
(2)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不同。
如国事、国是,事故、世故,成功、计日程功等。
2、形似字。
指一些字形整体相似,细微处略有差别的字。
如籍、藉,肓、盲。
形似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1)笔画相同而形状不同。
如天、夭,干、千等。
(2)笔画相同而结构安排不同。
如未、末,土、士;子、孑;戊、戌、戍等。
(3)笔画数目不同。
如戈、弋,候、侯,贪、贫,等。
(4)部首、偏旁不同。
如惴、湍、端、瑞和稗、碑、啤、睥、裨等。
3、义近字。
主要是指那些音同或音近而意义有关联的字。
如擅长(善),珠联璧合(连),随声附和(合),长年累月(常) 等。
4、音形义皆近的字。
如风采不能写成风彩,摩擦不能写成磨擦,甜言蜜语不能写成密等。
5、配对字。
如:缥缈(飘渺)不能写成缥渺,朦胧不能写作曚胧等。
[练习]完成全国Ⅰ、Ⅱ卷和安徽卷的字形题。
20xx高考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二)二、字形辨别的技巧。
1、以音辨形。
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
例如①戌边 (戌读wū,戍读shù,此处应为戍),②气慨( 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 [练习](1)惦量(惦读diàn,掂读diān,此处应为掂)。
(2)裨官野史(裨读bì,稗读bài, 此处应为稗)。
2、以形辨形。
对于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
如①拌脚石(绊从纟,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应为绊),②试目以待(试应为拭,擦拭应该用手) [练习](1)烦燥(燥从火,是缺少水分,干燥;应为躁,从足,指心理和情绪)。
2021新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2021年新高考语文的知识点归纳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语文基础知识1. 汉字:包括常用汉字的读音、书写、笔画顺序以及形近字的辨析。
2. 成语:掌握常用成语的意思、用法以及来源。
3. 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用法和词性,包括同义词、反义词等。
4. 语法:包括句子成分的划分、句型结构、时态、语态等。
二、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 古诗词阅读: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情感以及艺术特色。
2. 文言文阅读: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文言文的句式、词汇特点等。
3. 古文化常识:了解古代文化背景、历史人物、典故等。
三、现代文阅读与理解1. 记叙文阅读:理解记叙文的叙事技巧、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2. 议论文阅读: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3. 说明文阅读:把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和逻辑结构。
四、写作能力1. 记叙文写作: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叙事顺序、描写手法等。
2. 议论文写作:学会构建论点、论据、论证,形成有逻辑的论证结构。
3. 说明文写作: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包括说明对象的选取、说明方法等。
五、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 文学常识:了解中外文学的基本常识,包括文学流派、文学体裁等。
2. 名著阅读:阅读并理解中外文学名著,分析其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六、语言运用能力1. 语言表达:能够准确、得体、生动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2. 语言理解:能够准确理解语言中的隐含意义、修辞手法等。
七、综合能力1. 综合分析: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
结束语:2021年新高考语文的知识点归纳不仅涵盖了传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强调了学生的阅读、写作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新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1全国卷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高考一天天逼近不知道大家的语文考点知识复习的怎么样了?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卷语文高考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全国卷语文高考知识点(一)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
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全国卷语文高考知识点(二)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绌、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整理高三是忙碌的、高三是辛苦的,高三也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一年。
临近高考,高考语文知识怎么整理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三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比照、衬托、设置悬念、前后照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比照、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表达方式:概括表达、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拟、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局部:开端、开展、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比照(或正反比照)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局部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认、挖苦、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解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语文复习知识点总结(1)表达。
表达是写作中最根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开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论述类文本选择题设误的常用六种方法1.删:删减。
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通过这6大手段,选项和原文之间就形成了形同意同、形同意异的现象。
我们一定要耐心又细心地筛选标疑,注重细节比对选择题的设错陷阱的规律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3.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5.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
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2021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总汇
(语素)—最小的语言单位,如:人、椅、巧克力等。
词—
最小的语法单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成。
如:人民、椅子、巧克力蛋糕等。
短语—
又称词组,由两个或两个词组成。
如:人民幸福、椅子破了、巧克力蛋糕很甜等。
(句子)—
语段
一,词的构成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1)单纯词
A.单音节,例如:天、地、写、看、我、啊等
B.多音节:连绵词——双声的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如;参差仿佛伶俐崎岖
——叠韵的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连绵词
如;彷徨窈窕蟑螂翩跹
——其他的蝴蝶鸳鸯玻璃芙蓉
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相叠而构成
姥姥悄悄纷纷往往
音译外来词—葡萄咖啡沙发巧克力马拉松尼古丁
(2)合成词
A.并列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例:途径体制价值美好寒冷始终买卖国家干净人物
B.偏正式——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例:冰箱小说火红蜡黄笔直
C.补充式——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例:提高说服延长车辆书本纸张
D.动宾式——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支配的对象
例:司机管家动员保健达标美容
E.主谓式——前一个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主谓名动形
例:地震霜降年轻眼热心酸自动
F.附加式——词缀+词根词根+词缀
词缀+词根:老虎老乡第一第五阿姨阿毛
词根+词缀:刀子扳子石头木头作者读者
此外还有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结合的:红通通的笑嘻嘻的
(3)重叠式
姐姐哥哥仅仅刚刚偏偏
二、短语
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组合而成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
由此可与看出短语的特征:一是由词语与词语组成,二是能够独立运用。
要注意的是,短语与词语和句子有相像之处。
像词语,是说有些短语具有词语的语法功能;像句子,是说短语只是书面上没有标点,口语中没有语气。
比如“多么迷人的九寨沟”这是短语,可口语里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句话——“多么迷人的九寨沟洼!”
短语按照结构来考察,可以分为十种: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介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兼语短语、连动短语、复指短语
[口诀]短语看结构,十种莫忧愁。
并偏动介补,主的兼连复
1、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雄伟壮丽、报纸杂志。
民俗风情、吃喝穿戴、这个那个、和谐幸福
2、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他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关系。
用()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
1)名词性偏正短语——定语+名词(或代词)
①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作定语。
例如:
名+名:中华情赤壁赋出师表兰亭集序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赤壁之
战
代+名:我们家这个人之二虫这只黄鹂那只白鹭这条纱巾那根拐
棍
动+名:发言稿止痛片美发厅调查提纲训练计划运动规律游览路
线
形+名:黑牡丹红太阳白玫瑰绿色食品经典作品优秀分子永恒
魅力
②指示代词、数词、量词组合作定语。
例如:
(指+数+量)+名:这支笔这一位委员那一个书包这两个人那一年六月(数+量)+名:七根火柴一年四季一件小事一曲窦娥冤千古关汉卿
(2)动词性偏正短语——状语+动词
①状语表示的意义
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时间、频率、范围、处所、对象等。
例如:表示情态:努力进取认真研究大力发展倾情奉献喜闻乐见娓娓动听
表示时间:猝死马上出发立刻行动现在开始从眼前抓起于拂晓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