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焊接的方法和工艺(第二部分)(全面、详细介绍:各种材质、厚度金属、型式点焊方法、设计、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16.10 KB
- 文档页数:5
点焊方法和工艺一、点焊方法分类对焊件馈电进行电焊时,应遵循下列原则:①尽量缩短二次回路长度及减小回路所包含的空间面积,以节省能耗;②尽量减少伸入二次回路的铁磁体体积,特别是避免在焊接不同焊点时伸入体积有较大的变化,以减小焊接电流的波动,保证各点质量衡定(在使用工频交流时)。
1.双面单点焊所有的通用焊机均采用这个方案。
从焊件两侧馈电,适用于小型零件和大型零件周边各焊点的焊接。
2.单面单点焊当零件的一侧电极可达性很差或零件较大、二次回路过长时,可采用这个方案。
从焊件单侧馈电,需考虑另一侧加铜垫以减小分流并作为反作用力支点(图1d)。
图1c为一个特例。
3.单面双点焊从一侧馈电时尽可能同时焊两点以提高生产率。
单面馈电往往存在无效分流现象(图1f及g),浪费电能,当点距过小时将无法焊接。
在某些场合,如设计允许,在上板二点之间冲一窄长缺口(图1f)可使分流电流大幅下降。
4.双面双点焊图1b及j为双面双点的方案示意。
图2-12b方案虽可在通用焊机上实施,但两点间电流难以均匀分配,较难保证两点质量一致。
而图1j由于采用推挽式馈电方式,使分流和上下板不均匀加热现象大为改善,而且焊点可布置在任意位置。
其唯一不足之处是须制作二个变压器,分别置于焊件两侧,这种方案亦称推挽式点焊。
两变压器的通电需按极性进行。
5.多点焊当零件上焊点数较多,大规模生产时,常采用多点焊方案以提高生产率。
多点焊机均为专用设备,大部分采用单侧馈电方式见图1h、i,以i方式较灵活,二次回路不受焊件尺寸牵制,在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亦可采用推挽式点焊方案。
目前一般采用一组变压器同时焊二或四点(后者有二组二次回路)。
一台多点焊机可由多个变压器组成。
可采用同时加压同时通电、同时加压分组通电和分组加压分组通电三种方案。
可根据生产率、电网容量来选择合适方案。
二、点焊循环点焊过程由预压、焊接、维持和休止四个基本程序组成焊接循环,必要时可增附加程序,其基本参数为电流和电极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焊接技术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解析焊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对于焊接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焊接技术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焊接技术。
一、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焊接是通过加热和熔化金属材料,使其在熔融状态下连接在一起。
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弧、气体或者其他热源产生高温,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然后使其冷却形成牢固的连接。
二、常见的焊接方法1. 电弧焊接:电弧焊接是最常见的焊接方法之一,通过电流产生的电弧加热金属材料,使其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电弧焊接的优点是操作灵活,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
2. 气体焊接:气体焊接是利用氧、乙炔等气体产生的高温火焰,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并连接在一起。
气体焊接适用于铜、铝等低熔点金属的焊接。
3. 焊接技术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解析焊接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焊接设备的调试和操作、焊接过程的控制等。
准备工作:在进行焊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清洁焊接材料:焊接材料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会影响焊接质量,因此需要用刷子、砂纸等工具将其清洁干净。
2. 调整焊接设备: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调整焊接设备的电流、电压等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
3. 安全防护: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强光和高温,需要佩戴焊接面罩、手套等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焊接设备的调试和操作:在进行焊接之前,需要对焊接设备进行调试和操作:1. 调整电弧长度:电弧长度对焊接质量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电弧长度应保持在2-4毫米之间。
2. 控制电流和电压: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调整焊接设备的电流和电压,以确保焊接质量。
3. 控制焊接速度:焊接速度过快会导致焊缝不充分,速度过慢会导致焊缝过宽,因此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和要求,控制焊接速度。
焊接过程的控制:在进行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1. 焊接位置和姿势:保持合适的焊接位置和姿势,以便于操作和观察焊接过程。
第一章点焊方法和工艺一、点焊方法:点焊通常分为双面点焊和单面点焊两大类。
双面点焊时,电极由工件的两侧向焊接处馈电。
典型的双面点焊方式如图1所示。
图中1a是最常用的方式。
这时,工件的两侧均有电极压痕。
图中1b表示用大接触面积的导电板做下电极,这样可以消除或减轻下面工作的压痕,常用于装饰性面板的点焊。
图1c为,同时焊接两个或多个焊点的双面点焊,使用一个变压器而将各电极并联。
这时,所有电流通路的阻抗必须基本相等,而且每一焊接部位的表面状态,材料厚度、电极压力都必须相同,才能保证通过各个焊点的电流基本一致。
图中1d为采用多个变压器的双面多点点焊,这样可以避免1c的不足。
单面点焊时,电极由工件的同一侧向焊接处馈电。
典型的单面点焊方式如图2所示。
图中2a为单面单点点焊,不形成焊点的电极采用大直径和大接触面以减小电流密度。
图中2b为无分流的单面双点点焊,此时焊接电流全部流经焊接区。
图中2c 为有分流的单面双点点焊,流经上面工件的电流不经过焊接区,形成分流。
为了给焊接电流提供低电阻的通路,在工件下面垫有铜垫板。
图中2d为当两焊点的间距l很大,例如在进行骨架构件和复板的焊接时,为了避免不适当的加热引起复板翘曲和减小两电极间电阻,采用了特殊的铜桥A与电极同时压紧在工件上。
图1不同形式的双面点焊图2 不同形式的单面点焊采用铜芯棒的点焊是单面点焊的特殊形一个点,也可焊两个点。
这种形式特别适于点焊结构空间狭小,电极难于或根本不能接近的工件。
图3a中的芯棒实际是一块几毫米厚的铜板。
图3b、c是同类工件的两种结构,结构b不如结构c,因为前者通过工件2的分流,不经过两工件的接触面,会减少焊接区的产热,因而需要增大焊接电流,这样就会增加工件2与两电极间接触面的产热,并且可能使工件烧穿。
当芯棒断面较大时,为了节约铜料和制作方便,可以在夹布胶木或硬木制成的芯棒上包覆铜板或嵌入铜棒(图3d、e)。
由于芯棒与工件的接触面远大于电极与工件的接触面,熔核将偏向与电极接触的工件一侧。
点焊的操作技巧点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焊接方法,用于将电子元器件和导线连接到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
它是在焊料和基板之间产生高温,使焊料熔化并与基板产生金属结合的过程。
点焊操作需要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以下将详细介绍。
首先,要准备好点焊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常见的工具包括点焊机,焊锡丝,镊子等。
焊锡丝是用于点焊的焊料,需要选择适合的规格和合适的熔点。
而镊子则是用来夹取和定位焊料的工具。
开始点焊前,要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和整洁。
点焊时会产生火花和烟雾,因此需要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接下来,要对点焊机进行合理的设置。
点焊机应根据焊接材料的厚度和类型进行调整。
正常点焊机的焊接时间一般在数毫秒到十几毫秒之间,但具体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进行点焊之前,需要清洁焊接表面。
焊接表面应尽量保持干燥和洁净,以保证焊接质量。
可以使用酒精或棉球擦拭焊接表面,去除油污和灰尘。
进行点焊时,焊锡丝应与焊接材料接触。
焊锡丝应与所需焊接的导线或元器件相连接,并用镊子夹住,以保证定位准确。
在点焊过程中,焊锡丝应与焊点表面接触,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产生足够的热量。
点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焊接时间的控制。
太短的焊接时间可能导致焊点不牢固,太长的焊接时间则容易导致元器件损坏。
因此,需要通过实践和经验来掌握合理的焊接时间。
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点进行检查。
焊点应该均匀而牢固,没有松动或未焊透现象。
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焊点进行观察,以确保其质量。
最后,要对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
焊锡丝和焊接机头等工具应保持清洁,以防止焊接时产生杂质。
点焊机应定期清洗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长寿命。
综上所述,点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焊接方法,操作时需要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正确设置点焊机,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以及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焊接表面,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点焊。
此外,通过合理控制焊接时间,检查焊点的质量,并定期清洁和维护工具和设备,可以确保点焊的高效和可靠性。
电阻焊常用方法:点焊、缝焊、凸焊、对焊一、点焊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柱状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点焊主要用于薄板焊接。
点焊的工艺过程:1、预压,保证工件接触良好。
2、通电,使焊接处形成熔核及塑性环。
3、断电锻压,使熔核在压力继续作用下冷却结晶,形成组织致密、无缩孔、裂纹的焊点。
二、缝焊缝焊的过程与点焊相似,只是以旋转的圆盘状滚轮电极代替柱状电极,将焊件装配成搭接或对接接头,并置于两滚轮电极之间,滚轮加压焊件并转动,连续或断续送电,形成一条连续焊缝的电阻焊方法。
缝焊主要用于焊接焊缝较为规则、要求密封的结构,板厚一般在3mm以下。
三、对焊对焊是使焊件沿整个接触面焊合的电阻焊方法。
四、凸焊凸焊是点焊的一种变型形式;在一个工件上有预制的凸点,凸焊时,一次可在接头处形成一个或多个熔核。
1、电阻对焊电阻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对接接头,使其端面紧密接触,利用电阻热加热至塑性状态,然后断电并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电阻对焊主要用于截面简单、直径或边长小于20mm和强度要求不太高的焊件。
2、闪光对焊闪光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对接接头,接通电源,使其端面逐渐移近达到局部接触,利用电阻热加热这些接触点,在大电流作用下,产生闪光,使端面金属熔化,直至端部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达到预定温度时,断电并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焊接的方法。
闪光焊的接头质量比电阻焊好,焊缝力学性能与母材相当,而且焊前不需要清理接头的预焊表面。
闪光对焊常用于重要焊件的焊接。
可焊同种金属,也可焊异种金属;可焊0.01mm的金属丝,也可焊20000mm的金属棒和型材。
电阻焊接的品质是由以下4个要素决定的:1.电流,2.通电时间,3.加压力,4.电阻顶端直径。
电焊的焊接技术及操作技巧
电焊的焊接技术及操作技巧
电焊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焊接技术,应用范围很广,平时常见的有管子焊接、板材焊接等,在焊接技术及操作技巧上非常重要,下面,就针对这一点,来谈一谈电焊的焊接技术及操作技巧。
1 、焊接参数的选择
电焊焊接过程中,焊接参数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焊接参数可以保证焊接质量,选择不当又常常会导致焊接失败。
通常来说,在选择焊接参数的时候,选择的原则有:以焊接工艺要求为准,在选择参数上一般以焊缝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指导,确定焊接参数后再进行一些实际的调整,以保证焊接的质量。
2 、焊接钳头的选择
使用焊接钳头是很重要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焊接钳头,正确的钳头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恰当的焊接钳头也可以使焊接的质量大大提高。
3 、焊接时的控制
焊接时需要控制好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以保证焊接的质量,正确的控制才能保证焊接的质量。
熔接电流要适中,焊接速度一般应为200mm/min;如果焊接环境较差,可以慢一些,以减少气体的污染;如果焊接环境较好,可以加快焊接速度,缩短焊接所需的时间。
4 、焊接后的检查
最后,应该检查焊接是否完成,正确的把握焊接的质量,可以用
目测法或者其他绝缘性测试方法进行检查,以确保焊接的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电焊的焊接技术及操作技巧的介绍,希望以上内容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点焊工艺详解点焊是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点焊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薄板冲压件搭接,如汽车驾驶室、车厢、收割机鱼鳞筛片等。
2.薄板与型钢构槊和蒙皮结构,如车厢侧墙和顶棚、拖车厢板、联合收割机漏斗等。
3.筛网和空间构架及交叉钢筋等。
0 2.特点点焊时焊件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其主要特点如下:1 .点焊时对连接区的加热时间很短,焊接速度快。
2.点焊只消耗电能,不需要填充材料或焊剂、气体等。
3.点焊质量主要由点焊机保证。
操作简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率高。
4.劳动强度低,劳动条件好。
5.由于焊接通电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需要用大电流以及施加压力,所以过程的程序控制较复杂,焊机电容量大,设备的价格较高。
6 .对焊点进行无损探伤较困难0 3.操作过程焊接前要将工件表面清理干净,常用的清除疗法是酸洗清除,即先在加热的浓度为10%的硫酸中酸洗,然后在热水中洗净。
具体焊接过程如下:(1 )将工件接头送入点焊机的上、下电极之间并夹紧;(2)通电,使两个工件的接触表而受热,局部熔化,形成熔核;(3)断电后保持压力,使熔核在压力作用下冷却凝固,形成焊点;(4)去除压力,取出工件。
04.影响因素焊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电极压力及分流等。
1•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根据焊接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点焊可分为硬规范和软规范两种。
在较短时间内通以大电流的规范称为硬规范,它具有生产率高、电极寿命长、焊件变形小等优点,适合焊接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
在较长时间内通以较小电流的规范称为软规范,其生产率较低,适合焊接有淬硬倾向的金属。
2•电极压力点焊时,通过电极施加在焊件上的压力称为电极压力。
电极压力应选择适当,压力大时,可消除熔核凝固时可能产生的缩松、缩孔,但接制i 电阻和电流密度减小,导致焊件加热不足,焊点熔核直径减小,焊点强度下降。
电极压力的大小可根据下列因素选定:(1)焊件的材质。
点焊工艺是怎样的工艺点焊工艺是一种金属连接方式,通过在接合部位施加一定的压力和电流,使得两个金属零件在接触点产生高温,使金属材料熔化并形成焊点,从而实现金属零件的连接。
点焊工艺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焊接区域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气设备、家电、工业制造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点焊工艺的步骤、设备、参数以及应用。
点焊工艺的步骤包括准备工作、设备设置、执行焊接、检验焊接质量等几个主要环节。
准备工作:在进行点焊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洁金属零件表面、确认零件的接触面积、确认接触电极的位置等。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焊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设备设置:点焊设备包括焊接机、电极、焊接控制系统等。
在设置设备时,需要根据焊接材料、厚度和焊接零件的要求来确定电流、时间和压力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设定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和稳定性。
执行焊接:在点焊过程中,首先要将金属零件放置在焊接机的工作台上,并保持两个零件的接触面紧密贴合。
然后,电流会通过电极传导到接触点处,产生高温。
在一定的时间内,高温会使金属材料熔化并形成焊点。
最后,松开压力,焊接工作完成。
检验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点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检查焊点的外观、焊点的牢固性、焊接处的金属变色情况以及金属结构的状况等。
如果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重新焊接或修复。
点焊工艺的设备主要包括焊接机、电极和焊接控制系统等。
焊接机:焊接机是点焊工艺中最基本的设备,其作用是提供所需的电流和压力。
根据焊接需求的不同,焊接机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如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
电极:电极是点焊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传导电流和施加压力的作用。
电极分为主电极和副电极两种类型,其中主电极用于传导电流和产生焊接热量,副电极用于提供压力和稳定焊件位置。
焊接控制系统:焊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焊接机的工作方式、压力、时间等参数。
通过合理设置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焊接工艺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
点焊技巧和手法
点焊也叫做点状电阻焊,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
以下是一些点焊技巧和手法:
1. 选择合适的铁头和焊锡:铁头的大小应该根据被焊件的
大小来选择,而同时也需要选择适合的焊锡。
2. 控制焊接时间和温度:过长或者过短的焊接时间都会影
响焊缝的质量,而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也会对焊接产生不好的影响。
3. 保持稳定的焊接姿势:在操作的时候要确保焊枪在竖直
方向上和被焊件表面垂直,并且保持平稳姿态,这样可以确保焊缝质量。
4. 准备清洁表面:被焊件必须清洁干净,无油脂和杂物,
以确保产生的焊接质量良好,同时可以使用焊前清洗液进行清洗。
5. 保护好焊前和焊后的表面:在焊接之前,使用正确的磨
头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并采取措施避免在焊接时过热造成污染或者其它损伤。
6. 记录数据:在进行点焊操作时,应该记录一些相关的数据,如所使用的焊机、铁头大小和单次焊接时间等,以便于后续的日常维护和检查操作。
以上就是点焊基本技巧和手法的介绍,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对于提高点焊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点焊、焊接的方法和工艺(各种材质、厚度金属、型式的点焊方法、设计及工艺)
第二部分,共四部分
本部分:全面、详细介绍各种材质、厚度金属、型式
的点焊方法、设计及工艺。
供参考学习
第一部分:点焊方法
第二部分:点焊接头的设计
第三部分:常用金属的点焊(一)
第四部分:常用金属的点焊(二)
第二部分、点焊接头的设计
点焊通常采用搭接接头和折边接头(图11-9)接头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等厚度或不等厚度
的工件组成。
在设计点焊结构时,必须考虑电极的可达性,即电极必须能方便地抵达工件的焊接部位。
同时还应考虑诸如边距、搭接量、点距、装配间隙和焊点强度诸因素。
边距的最小值取决于被焊金属的种类,厚度和焊接条件。
对于屈服强度高的金属、薄件或采用强条件时可取较小值。
搭接量是边距的两倍,推荐的最小搭接量见表11-2。
金属的厚度、导电率,表面清洁度,以及熔核的直径有关。
表11-3为推荐的最小点距。
表11-3 焊点的最小点距(mm)3
用强条件和大的电极压力时,点距可以适当减小。
采用热膨胀监控或能够顺序改变各点电流的控
制器时,以及能有效地补偿分流影响的其他装置时,点距可以不受限制。
装配间隙必须尽可能小,因为靠压力消除间隙将消耗一部分电极压力,使实际的焊接压力降低。
间隙的不均匀性又将使焊接压力波动,从而引起各焊点强度的显著差异,过大的间隙还会引起严重飞溅,许用的间隙值取决于工件刚度和厚
度,刚度、厚度越大,许用间隙越小,通常为0.1-2mm。
单个焊点的抗剪强度取决于两板交界上熔
核的面积,为了保证接头强度,除熔核直径外,焊透率和压痕深度也应符合要求,焊透率的表达式为:η=h/δ-c×100%(参见图11-10)。
两板上的焊透率只允许介于20-80%之间。
镁合金的最大焊透率只允许至60%。
而钛合金则允许至90%。
焊接不同厚度工件时,每一工件上的最小焊透率可为接头中薄件厚度的20%,压痕深度不应超过板件厚度的15%,如果两工件厚度比大于2:1,或在不易接近的部位施焊,以及在工件一侧使用平头电极时,压痕深度可增大到20-25%。
图11-10示低倍磨片上的熔核尺寸。
点焊接头受垂直面板方向的拉伸载荷时的
强度,为正拉强度。
由于在熔核周围两板间形成的尖角可引起应力集中,而使熔核的实际强度降低,因而点焊接头一般不这样加载。
通常以正拉强度和抗剪强度之比作为判断接头延性的指标,此比值越大,则接头的延性越好。
多个焊点形成的接头强度还取决于点距和
焊点分布。
点距小时接头会因为分流而影响其强
度,大的点距又会限制可安排的焊点数量。
因此,必须兼顾点距和焊点数量,才能获得最大的接头强度,多列焊点最好交错排列而不要作矩形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