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理由自信
- 格式:docx
- 大小:15.99 KB
- 文档页数:3
国庆节演讲稿民族自信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发表演讲,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国庆节演讲稿民族自信”。
伟大的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留下了许多载入史册的伟大成就。
我们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引以为豪,也有理由自信。
然而,民族自信并不只是一种自然散发的情感,更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力量。
首先,民族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正因如此,我们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古国。
中华文化在家庭、教育、道德伦理等方面都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内心保持着自信、坚韧和谦逊。
其次,民族自信是对祖国的自信。
伟大的祖国是我们幸福的家园,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舞台。
无论是历史的发展进程,还是现代的高速发展,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世所罕见,中国崛起的姿态之大威世界。
大国崛起并不是偶然,而是几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我们应该为这个伟大的成就感到自豪,并且为能够在这样的时代生活而感到幸运。
此外,民族自信是对自我力量的自信。
我们看到,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有无数的英雄人物、先贤功臣。
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为了国家的强盛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和智慧。
他们的英勇和智慧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时刻保持对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无论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我们都有能力克服并取得成功。
而如何更好地培养和展现民族自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我们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感受它,学会欣赏它,并将它传承下去。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从中吸取智慧,学会正确理解和评价历史,避免相互误解和偏见。
最后,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要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心灵。
第八课第二框《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了解自信中国人的特点和自信的源泉。
能力目标:努力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及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教学难点:我们自信的源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袁隆平曾说到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另外一个梦想就是,我希望我的水稻亩产1000公斤梦早日实现。
想一想:袁隆平水稻亩产1000公斤梦已经实现,他的梦想是靠什么实现的呢?说说你的梦想。
教师总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二、新课讲授环节一:展示导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1、如何实现中国梦?2、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自信的中国人表现在哪些方面?4、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环节二:针对导学目标,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说说事先采访身边的人(父母、老师或邻居等)的“中国梦”。
想一想:他们实现梦想需要哪些条件?播放视频《共圆中国梦》,说说中国梦的内涵和已取得的成就。
并填写在第112页“探究与分享”栏内。
而后思考交流所有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呢?即:1、实现中国梦的途径:(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播放PPT,思考并回答P113的问题,懂得:把中国梦变成现实,需要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梦想只有在劳动者手中才能实现。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坚定“四个自信”
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来源于历史、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真理。
①要坚定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②要坚定理论自信,既不忘老祖宗、又要讲新话,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③要坚定制度自信,既不照抄照搬、又不故步自封,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生如何坚定四个自信
1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目标,生活目标,其中包括长期和短期
2学业方面,积极上进
3生活方面,自己更生
4社团活动,积极参与
5职业规划及培训,有目标有计划的锻炼自己
6社会责任,参加志愿活动,捐款,支教
7情感方面,认真对待,做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这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自觉实践者和积极促进者,就是对今天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最新阐释。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与时俱进的。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调整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首要的就是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正体现时代精神,代表时代的要求,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内在相关性作者:郑玉竹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9期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提出,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性。
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统一这三个角度来分析四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在内在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存在的基本前提。
道路的开辟和扩展,为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创新,为制度的设立和完善,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道路在具体实践中能否快速顺利的发展,成为了检验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制度的优越性和文化的生命力的关键指标,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都将失去现实根基,缺乏说服力和有力证明。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都离不开在理论中论述其存在的正确性和必要性,都离不开利用理论的科学性保证其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方向,都离不开通过理论提高人民实践道路、践行制度、发展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必要支撑。
“制度是刚性的,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和稳定性。
其优势就在于以固化的方式,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领域形成的经验、理论和道路固化下来。
四个自信心得体会【精选三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四个自信心得体会【精选三篇】篇一“全党务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总书记在7·26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讲话中又突出强调了“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曾在不同场合被多次提出,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就“道路自信”而言,选取一条正确且适宜的发展道路,对于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指向好处。
道路是党的生命,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
我们党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特色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指出:“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充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结果,凸显了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相结合,坚决反对一切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式的封闭僵化思维。
回望历史发展的征程,偏离马克思主义,往往会断送中国革命前程,阻碍中国建设发展。
解放思想永不止步,改革开放永不停步。
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和国家事业才能持续兴旺发达,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回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征程,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就能够充分说明这一点。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继续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经受检验、顺应潮流、贴合民心,是几代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是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追求,我们应当加倍珍惜和坚持,不断创新和发展。
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正是由于充满自信,我们的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奋斗与苦难而自强不息。
今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集中到一点,就是在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础上坚定中国自信。
回顾中国历史,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了许多优良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过的民族,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出现过繁荣的盛况;中华民族也是一个承受过艰难困苦但却始终不曾放弃梦想的民族,唯有真正伟大的民族才不会在苦难中沉沦,反而会从苦难中奋起。
现在,我们党经过90多年的长期实践,历经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各种代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提出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实践深刻表明,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因此,我们有理由自信。
现在这个时期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这就是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我们坚信这个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增强四个自信主题团课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最新(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机构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our organization.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the document is downloaded,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正文内容“四进四信”的主要内涵是“四进”为手段,“四进”为目标,即透过“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组织开展有形化,经常化的工作和活动,引导帮忙广大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信念,下面给家分享一些关于增强四个自信主题团课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增强四个自信主题团课心得体会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下面就一齐来看看学习四个自信资料心得体会吧。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个人都有人生绽放的梦想。
也许,许多的梦想都败给了细细碎碎的日常。
但总有一些对梦想持有恒久自信的人终会到达自己孜孜追求的彼岸世界。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阐述我们为什么“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的满意和支持,也迎来了国际社会人们的赞誉和关注。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就成为聚焦和需要回答的问题之一。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阐述我们为什么“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2历史唯物主义者们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人在其中可以积极主动,把握历史发展大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的把握,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实践活动的根本成就。
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决定“人类向何处去”,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所集中体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运动,决定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这两对关系的深刻把握,逐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课题,从而走出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形态。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开辟了发展的新境界,有力地回击了“历史终结论”者们观点,引发了人们对人类理想社会的再次思考和对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再次高度关注,使人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认识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真理性,也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带来的低谷,掀起了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它是植根于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符合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
中国最有理由自信
—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
2003年的冬天,我的父亲开着“东风”牌的机动三轮车,载着几个村民从集市置办年货回家,当时正值隆冬,天下起了大雪,走到回村的道路时,迎面碰到一个同样大小的机车,这条泥土路已经有些年头了,每逢下雨都会变得泥泞,为此村民们自发拉了石头,碎砖块铺到路中央的凹坑处,久而久之,路面中间区域越来越坚硬结实,但两旁的泥土却向下凹陷,砖渣路变得中间高两边低。
就在这时,父亲与对面的车相汇,互相往路边打方向,车子一边变向一边向下倾斜,随着车身越来越陡,终于失去平衡倾侧在路边,车后厢的年货,一股脑往下移动,掉在外面。
这样的事情,如今想来总让人忍俊不禁,但是那时的村子,不仅交通不方便,就连交通工具也很少,村民大都只能骑自行车来往集镇,谁家有了急事,只能借一辆拖拉机,拖着平板车出行。
但是这样的现象并未一直持续,在2005年,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各地方政府开始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简称“村村通”。
这项工程又称“五年千亿元”工程,该工程是指中国力争在5年时间实现所有村庄通沥青路或水泥路,以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解决9亿农民的出行难题。
路的历史就像村子的历史一样,记录着百姓的生活变化。
它的背上,走过光脚,走过草鞋;它唏嘘过逃荒村民的辛酸,也见证过革命者坚定的信念。
人们带着艰难和责任走出村庄,也带着思念和喜悦回归这里。
而如今,整齐平坦的水泥路一直通到家门口,通向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那时候,百姓们每年忙里忙外的,无非是家里的庄稼。
虽然地不多,但每年的麦忙和秋收都是大事,学校要放假二十天——老师要回家收秋,学生要回家帮忙。
从掰玉米开始,晒干,去皮,脱粒,还要捆扎玉米杆,拉回家垛起来,平时烧火做饭。
这些所有的劳作,都是人力,唯一的工具是平板的架子车,拖拉机只有等到耕种的时候才有机会借到。
而收割后的谷物,也并不是让人高枕无忧,一旦遇到连绵的雨,防止谷物发霉的问题也总是困扰人们。
而现在,每年的“麦忙”时间只需要两到三天时间,八亩见方的庄稼,也就收割机半个小时的工作量。
而
且直接脱粒,村民们直接开着拖拉机拉回家晒干即可,更有省力省心的在外务工人员,当天就拉到粮食交易市场出售。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现代化建设以及生产力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务工,并在建筑,机械,服装,销售行业立住跟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家人在城市定居,而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以往村子里破旧的木制电线杆,老化的电线线路,岌岌可危的茅草屋已经消失不见,以往的泥土路换成柏油路,崭新结实的水泥电线杆整齐划一,红黑二色的铝制电线贯穿至每家每户,房子也慢慢耸立起来,自行车变成小汽车,台式电话变成手机,电脑用户越来越多,烧火做饭也很少用玉米杆了,取而代之的是电磁炉和天然气。
越来越多的积极变化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2009年,是经济危机爆发后的第一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国际市场的萎缩,我国针对国内的情况积极开展相关政策。
而在我的家里就能充分感受到这一变化:凭借着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逐一添置了新的家具和一辆小汽车。
在当时,村里大都还是电瓶车,摩托车,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以及百姓生活条件的富裕,凭借着国内消费市场的稳定性,每年我国的GDP增长仍保持一定速率。
这也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蓬勃朝气和活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不仅在民生方面我们有了充足的发展,在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方面我们也有长足的进步: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2010年在上海举行世博会,这是上海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大大推进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也为推进中华文化的复兴、展示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
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这也足以说明中国在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诚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城乡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象。
但是正如狄更斯所说,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生活在最坏的时代。
高速发展的中国不仅带来了契机和富裕,也有发展带来的问题和缺点,但是作为充满活力的中国,以及年青才俊的我们,面对日益强大,高速发展的中国,我们也应该满怀信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