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小题精练 专题02 化学与STSE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6
绝密★启用前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化学(新课标Ⅱ卷精编版)试卷副标题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答案】C 【解析】A .糖类化合物符合通式C n (H 2O)m ,故称为碳水化合物,故A 正确;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 正确;C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 、H 、O 、N 四中元素,故仅由碳、氢、氧元素不正确,故C 错误;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故D 正确,故选C 。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0.1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A N B .2.4g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 C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D .0.1mol H 2和0.1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试卷第2页,总12页…………线……………………线…………【答案】D【解析】A、NH4+是弱碱阳离子,发生水解:NH4++H2O NH3·H2O+H+,因此NH4+数量小于0.1N A,故A错误;B、2.4gMg为0.1mol,与硫酸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2/24mol=0.2mol,因此转移电子数为为0.2N 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N2和O2都是气态分子,2.24L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N A,故C错误;D、H2+I22HI,反应前后系数之和相等,即反应后分子总物质的量仍为0.2mol,分子数为0.2N A,故D正确。
2017届高考小题精练(满分42分时间20分钟)姓名:班级:得分:1.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回收并合理处理废电池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D.富含重金属离子电镀废液直接排放【答案】D考点:考查环境保护做法的正误判断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都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铁活泼性强于铜,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B正确;C.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方法,故C错误;D.铁中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少,韧性越强,剂钢是铁与碳的合金,故D正确;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正误判断3.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在饲料中加入“瘦肉精”,人食用猪肉后能降低“高血脂”的发病率;②自备购物袋,不用塑料方便袋;③建立空调凝结水和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④大力发展、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⑤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⑥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⑦明矾可以用来净水,是利用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从而起到杀菌消毒功效;⑧Mg可由电解熔融的MgCl2制取,Al也可由电解熔融AlCl3制取.A.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⑥⑧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⑦【答案】A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正误判断4.化学与环境、生活、科研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其稀溶液可用于清洗伤口B.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互为同位素C.PM2.5颗粒(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D.自来水厂可使用Cl2和绿矾(FeSO4•7H2O)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故可用于消毒杀菌、清洗伤口,故A正确;B.14C和12C 属于碳元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即1.0×10﹣9~1.0×10﹣7m,PM2.5颗粒(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大于胶粒直径,故C错误;D.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对水进行消毒,又会将Fe2+氧化为Fe3+,Fe3+发生水解生成Fe(OH)3胶体,吸附悬浮物而净化水,故D正确,故选C。
2017年化学高考题分项版汇编题01-STSE-化学用语DB.大量CO2排放可导致酸雨的形成C.积极开发风力、太阳能发电,改善能源结构D.玛瑙、水晶、钻石、红宝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答案】C7.【辽沈阳市2017届第三次模拟】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用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Ⅰ叙述ⅡA 纳米铁粉有很好的吸附性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B 硅胶可以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 SO3有毒不能做食品防腐剂D 肥皂水显碱性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答案】D【解析】A、铁是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A错误;B、硅胶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有毒不能做食品防剂,与水不反应,B错误;C、SO2腐剂,C错误;D、肥皂水显碱性,可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D正确,答案选D。
8.【河石家庄市2017届冲刺模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胺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使用可增加肥效B.氢氟酸刻蚀水晶饰品体现其酸性C.电渗析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是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为清洁能源【答案】C【解析】A.氨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使用水解相互促进,会降低肥效,A错误;B.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的四氟化硅不是盐,不能体现酸性,B错误;C.电渗析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是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C正确;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化学变化可转为清洁能源,D错误,答案选C。
9.【宁德市2017届第三次质量检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的pH在5.6~7.0之间B.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C.硅太阳能电池与原电池的原理相同D.CO2和CH4均能引起温室效应【答案】D【解析】A.酸雨的pH小于5.6,故A错误;B.明矾是净水剂,能吸附悬浮物,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B错误;C.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而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均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CO2、CH4、N2O及氟氯代烷,故D正确,故答案为D。
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微生物或注意不当而患有疾病,消毒、治疗要使用一定的方法、或用一定的物质进行处理,这些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腈纶化学纤维等,棉花主要成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A.燃料燃烧产物是CO2,温室气体包括CO2、CH4等气体,A项正确;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产生大量CO2气体,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B项错误;C.液化石油气等物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所以以液化石【解析】的能力。
盐类水解在生活中涉及方方面面,如泡沫灭火器、明矾净水等等,泡沫灭火剂原理就是盐类水解,Al3++3HCO3-=Al(OH)3↓+3CO2↑,比较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利用金属性强的制取金属性弱的,如Fe+Cu2+=Fe2++Cu,说明Fe比Cu金属性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C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C【解析】A.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且没有毒,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A正确;B.P2O5是酸性氧化物吸水生成磷酸或偏硫酸,酸有腐蚀性,而偏磷酸有毒,因此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正确;C.氯化钙检验吸水性,而六水合氯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C错误;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没有毒,没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本题是有关盐的应用。
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与STSE汇编(2017.全国I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2017.全国I卷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2017.全国II卷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2017.全国III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2017.北京卷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2017.江苏卷1)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2017.天津卷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NH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4(2017.海南卷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2017.4.浙江卷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B.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
2017全国卷二理综--化学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称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8、阿伏伽德罗常数是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 0.1mol/L 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1N AB. 2.4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D. 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d>c>b>aB. 四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 c的氧化物水化物是强碱D. 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1、用电解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制工件为阳极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Al3++3e- == Al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0.1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H=1.2时,C(H2A)=C(HA-)B. lg[K2(H2A) ]= - 4.2C.PH=2.7时,C(HA-)>C(H2A)=C(A2-)D . PH=4.2时,C(HA-)=C(A2-)=C(H2A)二、非选择题:26.(14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2017 全国卷二理综--化学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 分)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称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8、阿伏伽德罗常数是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 0.1mol/L NH4Cl 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1N AB. 2.4g Mg 与H2SO4 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 2.24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D.0.1mol H2 和0.1mol I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9、a、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 b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d>c>b>aB. 四种元素中 b 的金属性最强C. c的氧化物水化物是强碱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1 、用电解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制工件为阳极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Al 3++3e- == Al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0.1mol L ·-1二元弱酸 H 2A 溶液的PH ,溶液中 H 2A 、HA -、A 2-的物质的量分数 δ(X ) 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δ(X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H=1.2 时,C (H 2A )=C (HA -)B. lg[K 2(H 2A ) ]= - 4.2C .PH=2.7 时, C (HA -)>C (H 2A )=C (A 2-)D . PH=4.2 时,C (HA -)=C (A 2-)=C (H 2A )26. (14 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全国II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是沿用下来的叫法,故A 正确;B.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 正确;C.蛋白质含有C 、H 、O 、N 、S 等元素,故C 错误;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脱发等,故D 正确; 【答案】C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L 0.1 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A N 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解析】A.NH 4+能够发生水解,故NH 4+的数量小于0.1N A ,故A 错误;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故B 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0.1N A ;D. H 2 + I 2 2HI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其分子总数为0.2N A ,故D 正确; 【答案】D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 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解析】a 、b 、c 、d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故a 为O ,d 与a 同族,故d 为S ,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故c 为Al ,则b 为Na 或Mg ; A.原子半径b >c >d >a ,故A 错误;B.4种元素种b 的失电子能力最强,故其金属性最强,故B 正确;C.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故C 错误;D.O 2的氧化性强于S ,故D 错误;【答案】B10【解析】A.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结论正确,故A 正确;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但钠反应更剧烈,故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活性不同,故B 错误;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楚,利用的是强酸制弱酸,故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C 错误;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含有HCl 能够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故D 错误; 【答案】A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全国II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A 。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是沿用下来的叫法,故A 正确;B 。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 正确;C 。
蛋白质含有C 、H 、O 、N 、S 等元素,故C 错误;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脱发等,故D 正确; 【答案】C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L 0。
1 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A N B .2。
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
2A ND .0。
1 mol H 2和0。
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
2A N【解析】A 。
NH 4+能够发生水解,故NH 4+的数量小于0.1N A ,故A 错误;B 。
2。
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
2N A ,故B 错误;C 。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0.1N A ; D. H 2 + I 2 错误! 2HI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其分子总数为0。
2N A ,故D 正确; 【答案】D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 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解析】a 、b 、c 、d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故a 为O ,d 与a 同族,故d 为S,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故c 为Al ,则b 为Na 或Mg ; A 。
1.【2017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名师点睛】考查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环境污染的来源与防治,其中绿色化学的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2.【2017北京卷】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答案】A【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答案选A。
【名师点睛】明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义以及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是针对无机物而言,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需要注意CO、CO2以及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由于其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更接近,一般归为无机物。
3.【2017天津卷】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NH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4【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从各种水处理技术方法等方面设计考核知识点,让考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正确地认识化学的价值和功能。
展现价值,灌输绿色化学思想。
4.【2017江苏卷】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答案】C【解析】A.设定温度很低时,空调会一直工作,浪费电能,A错误;B.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是浪费资源的行为,B错误;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属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应该提倡,C正确;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浪费资源,D不正确。
1.【2017新课标3卷】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要求从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燃煤中加入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名师点睛】考查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环境污染的与防治,其中绿色的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和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2.【2017北京卷】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答案】A【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答案选A。
【名师点睛】明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义以及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是以及碳酸盐等虽针对无机物而言,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合物,但需要注意O、O2然含有碳元素,由于其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更接近,一般归为无机物。
3.【2017天津卷】下列有关水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水中的悬浮物.用氯气处水中的2+、Hg+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含高浓度+NH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4【答案】【名师点睛】本题从各种水处技术方法等方面设计考核知识点,让考生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正确地认识的价值和功能。
展现价值,灌输绿色思想。
4.【2017江苏卷】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答案】【解析】A.设定温度很低时,空调会一直工作,浪费电能,A错误;B.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是浪费资的行为,B错误;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属于节约集约利用资,应该提倡,正确;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浪费资,D不正确。
【关键字】试题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2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数量为0.1B.2.4gMg与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C.标准状况下,2.24L和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D.0.1mol 和0.1mol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0.1二元弱酸溶液的pH,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H=1.2时,B.C.Ph=2.7时,D.pH=4.2时,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2017届高考小题精练(满分42分时间20分钟)姓名:班级:得分:1.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回收并合理处理废电池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D.富含重金属离子电镀废液直接排放【答案】D考点:考查环境保护做法的正误判断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都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铁活泼性强于铜,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B正确;C.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方法,故C错误;D.铁中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少,韧性越强,剂钢是铁与碳的合金,故D正确;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正误判断3.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在饲料中加入“瘦肉精”,人食用猪肉后能降低“高血脂”的发病率;②自备购物袋,不用塑料方便袋;③建立空调凝结水和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④大力发展、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⑤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⑥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⑦明矾可以用来净水,是利用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从而起到杀菌消毒功效;⑧Mg可由电解熔融的MgCl2制取,Al也可由电解熔融AlCl3制取.A.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⑥⑧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⑦【答案】A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正误判断4.化学与环境、生活、科研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其稀溶液可用于清洗伤口B.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互为同位素C.PM2.5颗粒(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D.自来水厂可使用Cl2和绿矾(FeSO4•7H2O)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故可用于消毒杀菌、清洗伤口,故A正确;B.14C和12C 属于碳元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即1.0×10﹣9~1.0×10﹣7m,PM2.5颗粒(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大于胶粒直径,故C错误;D.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对水进行消毒,又会将Fe2+氧化为Fe3+,Fe3+发生水解生成Fe(OH)3胶体,吸附悬浮物而净化水,故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正误判断5.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氟利昂(CCl2F2)因破坏大气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B.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C.废旧电池的回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而不是回收金属D.淀粉餐具被认为是有发展前景的一次性餐具,可有利于保护环境【答案】A考点:考查环境污染的有关判断6.从毒韭菜到炸鸡翅、从速溶茶到儿童奶粉,关于食品质量的报道中不断有①“致癌农药”、②“苏丹红”、③“碘元素”、④“亚硝酸盐”、⑤“三聚氰胺”等化学名词出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化学性污染正成为危急食品安全的一大“杀手”。
上述化学名词所提到的物质中,在某食品添加剂中允许含有但符合限量时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A.②③④ B.②③C.③④ D.只有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致癌农药、苏丹红、三聚氰胺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故错误;碘元素用于甲状腺激素合成,被称为“智力元素”,可以限量添加,如食盐中加碘,故正确;亚硝酸盐虽然致癌,但少量的亚硝酸盐用于食品防腐剂,故正确;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食品添加剂等知识。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B.“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C.将苦卤浓缩、氧化、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提取海水中的溴D.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铝的冶炼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A错误;B、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错误;C、溴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溴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Br-=Br2+2Cl-,溴具有挥发性,然后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提取海水中的溴,C正确;D、生石灰或硅酸属于干燥剂,不是抗氧化剂,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有关判断8.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酒中混有少量塑化剂,少量饮用对人体无害,可通过过滤方法除去B.“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SiCl4在战争中常用作烟雾弹,是因为它水解时生成白色烟雾D.“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无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可以处于过滤法分离,塑化剂和酒精互溶,所以不能通过过滤除去,且塑化剂有毒,故A错误;B、“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合金,而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C、SiCl4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蒸气生成原硅酸(H4SiO4)和HCl而产生白色烟雾,故C正确;D、雾霾天气与氮氧化物无关,为颗粒污染,对人体呼吸道有害,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与环境、材料以及生活的相关知识。
9.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催化转化机动车尾气为无害气体,能消除酸雨和雾霾的发生C.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D.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答案】B考点:考查化学与能源、环境。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中常用热的小苏打去污,利用了水解吸热的特点B.Mg可由电解MgCl2水溶液制取,Al可由电解熔融Al2O3制取C.少数商贩在蔬菜表面洒少许福尔马林,可延长保鲜时间D.SiO2可用来制作光导纤维,但SiO2本身不导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生活中常用热的苏打去污,利用苏打水解显碱性的性质,A错误;B、镁是活泼的金属,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冶炼金属镁,B错误;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甲醛有毒,不能保存食品,C错误;D、SiO2可用来制作光导纤维,但SiO2本身不导电,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有关判断1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大分子化合物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C.利用植物油的氧化反应可以获得人造脂肪D.干燥剂硅胶和硅橡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答案】A考点:考查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12.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某新型航天服材料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玛瑙饰品的主要成分与建筑材料砂子相同C.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净水作用,而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D.医用酒精是利用了乙醇的氧化性来杀菌消毒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碳纤维的微观结构类似人造石墨,是乱层石墨结构和氮化硅属于无机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B.玛瑙、沙子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故B正确;C.明矾净水时,铝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具有净水作用,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氢氧化铝不具有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故C正确;D.乙醇无强氧化性,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故D错误;答案为D。
考点:考查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相关的知识。
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西非国家曾爆发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C.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燃料脱硫,脱氮都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棉花、针叶木成分主要是纤维素,正确;B.乙醇消毒是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而不是氧化,错误;C.硅胶可以吸水,故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D.因SO2及氮氧化物都能造成酸雨,故燃料脱硫,脱氮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正确。
选B。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社会等。
14.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作物收获后,就地焚烧秸秆,增加土壤中钾肥含量B.用于新版人民币票面图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C.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杀死埃博拉病毒,其消毒原理与漂白粉消毒饮用水的原理不相同。
D.淘米水中含有淀粉可以直接检测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答案】B考点:考查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