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复习专题一古代亚非文明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23课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64.14 KB
- 文档页数:6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一模试卷(及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B处的文明古国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2.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
图一所示的古迹反映的是图二中ABCD中哪一处的文明A.A B.B C.C D.D3.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
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4.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5.在封建时代的欧洲,如果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有权处罚这些侵犯领主利益行为的机构是()A.国家法院B.庄园法庭C.元老院D.公民大会6.下边卡片归纳的知识对象是A.《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权利法案》7.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
这说明(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B.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D.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8.某中学九(1)班的元旦节目是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A.刹帝利对婆罗门非常恭敬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巡视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9.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到印度去旅游,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竟属于A.第一等级婆罗门B.第二等级刹帝利C.第三等级吠舍D.第四等级首陀罗10.下图中的“?"处应填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11.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下列有关的史前成就,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古代埃及文明:金字塔和象形文字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漠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C.古代中国文明:分封制度和青铜文明D.古代印度文明:种姓制度和《天方夜谭》12.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历史文物、遗址、遗迹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
下列选项中,能代表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成就的是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雕像B.《汉漠拉比法典》石柱C.雅典帕特农神庙D.罗马大竞技场2.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如图反映的是哪一内容的相关信息A.古代埃及奴隶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C.古代印度种姓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3.下边卡片归纳的知识对象是A.《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权利法案》4.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见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A.王权神授B.民主共和C.主权在民D.天赋人权5.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
这说明(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B.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D.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6.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巴比伦的是( )A.B.C.D.7.“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
”材料评述的是()A.“公历”的由来B.阿拉伯数字C.巴格达的“智慧官”D.计算机网络8.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据歌词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是《汉谟拉比法典》B.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法典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C.泥板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印度河流域9.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一、选择题1.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下列与古印度文明有关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
图一所示的古迹反映的是图二中ABCD中哪一处的文明A.A B.B C.C D.D3.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4.下边卡片归纳的知识对象是A.《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权利法案》5.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
这说明(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B.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D.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6.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A.古代印度文明B.古代巴比伦文明C.古代埃及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7.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
这说明当时的大学享有()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C.教育自主权D.信仰自由权8.四大文明古国均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下列大河流域文明成果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B.尼罗河流域——金字塔C.两河流域——太阳历D.黄河流域——甲骨文9.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据歌词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是《汉谟拉比法典》B.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法典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C.泥板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印度河流域10.某中学九(1)班的元旦节目是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专题一古代亚非文明一、选择题1.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的等级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首陀罗D.吠舍2.下图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至今仍屹立于A.黄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3.它是世界史上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实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法,它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罗马法》4.《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文明国度是A.古希腊B.古埃及C.古巴比伦D.古罗马5.《宗喀巴显密次第科颂》经文:“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多热从冷。
”据此判断,此经文应属于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6.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恒河——古埃及——金字塔C.尼罗河——古印度——佛教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7.下列文字中,属于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是()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小篆 D.楷书8.“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这是古代某一古国文明的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法典的内容B.它反映了古埃及时期的社会状况C.该内容出自迄今已知第一部成文法典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9.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的有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二、非选择题10.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反映的法典诞生于哪一文明古国?图2所反映的等级制度中,掌管祭祀的是哪个等级?(2)上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实质有什么共同之处?参考答案及解析1.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参考资料温馨提示:以下资料请同学们按照考点内容要求重点巩固(牢记)1、兴起:10世纪,西欧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商品经济发达,文化繁荣)2、西欧城市兴起:在古代西欧的城市非常发达,被称为“中世纪的花朵”,最先获得自治权的是法国琅城。
3、意义:为资产阶级的产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做了准备。
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1:公元646年。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作用:大化改新式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3世纪时(元世祖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访华,著《马可·波罗行记》(又名《东方见闻录》),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对东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考点:《神曲》,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第9课文艺复兴运动一、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2、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4、方式: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6、代表人物:(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它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意大利)——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
被称为欧洲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一、古代埃及文明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的___________流域,古埃及文明被称为“______________”。
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___________吞并,后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先后占领古埃及。
2.文明成果:(1)____________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______”。
最大的金字塔是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指西亚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____________首都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古巴比伦王国原是________________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王____________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________________》,该法典是迄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实质是维护_____________的利益。
三、古代印度文明1.古代印度文明兴起于___________流域。
公元前1500年左右,__________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___________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__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雅利安人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称为______________。
在该制度下,第一等级为_________,掌管__________;第二等级为___________,掌管_________________;第三等级为__________,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等级为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试卷九()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
每小题3分,共42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1、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重要的有①古代埃及文明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③古代中国文明④古代印度文明。
下列有关它们的文明成就,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①金字塔和象形文字B、②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C、③分封制度和青铜文明D、④种姓制度和《天方夜谭》2、东罗马帝国的都城是在A、君士坦丁堡B、迦太基C、克里特岛D、亚历山大3、“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4、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5、历史学家认为:地中海区域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风貌为孕育西方文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①爱琴文明发源于克里特岛②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形成③西欧城市的兴起④文艺复兴运动产生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
其中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A、荷马B、达·芬奇C、但丁D、莎士比亚7、1688年发生在英国的宫廷政变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其发动者主要是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B、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C、富裕商人和银行家D、苏格兰人民和议会军8、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A、英国殖民者的殖民压迫B、莱克星顿枪声C、北美13个殖民地宣告脱离英国独立D、萨拉托加战役9、表明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的事件是A、攻占巴士底狱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C、法国击退外国军队的进攻D、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10、拿破仑是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也是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
湖北省阳新县2018-2019学年度(上)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检测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曾被称为“土匪女王”的普兰·黛维因为在低种姓人群中颇有影响而曾当选议员。
普兰·黛维在竞选过程中会得到支持。
(C)①婆罗门②吠舍③刹帝利④首陀罗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一度湮没无闻。
这里提到的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指的是( A ) A.象形文字B.甲骨文C.楔形文字D.字母文字3.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你知道这部法典用什么文字“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上”(B)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腓尼基文字4. 在古代埃及,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
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
这主要反映了( B ) A.古代埃及推行种姓制度B.埃及法老具有无上的权威C.古代埃及吏治严酷D.王权逐渐衰落5.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C )A.文明名称B.出现时间C.著名人物D.文明类型6.下列关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D )A.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B.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C.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D.第八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7.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
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所体现的文化内涵,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
下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D )A.美元B.英镑C.欧元D.埃及镑8.下列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C )A.古巴比伦的自由民都拥有公民权B.有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一样高C.男子欠债时可以将妻子儿女送去抵债D.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可以不受处罚9.金字塔之谜从本质上反映了(C)A.当代学者对金字塔的研究严重滞后B.当今科学界缺乏对金字塔应有的重视C.古埃及人民高超的智慧D.当代科技与学术研究的落后10.下列对印度等级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B.低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C.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D.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11.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的是( A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C.真主安拉 D.亚当12.佛教教义中含有反对婆罗门特权的内容是( C )A.“忍耐顺从”B.消除欲望C.“众生平等”D.不反对奴隶制度13.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C)A.胡夫B.法老C.维尔西D.汉谟拉比14.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2)一、选择题1.古代亚非文明辉煌灿烂。
下列图片中用来考察古埃及文明的第一手史料是A.B.C.D.2.到古代印度去旅游时,看到当地的国王在关心百姓,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国王属于( )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3.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4.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如图反映的是哪一内容的相关信息A.古代埃及奴隶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C.古代印度种姓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5.如图:“这种文字被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速人和波斯等人接受,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做了一些修改,因此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流传,一度成为西亚地区外交上的通用文字,影响甚大。
”这种文字是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字母文字6.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A.金字塔B.佛教C.《汉谟拉比法典》D.井田制7.某中学九(1)班的元旦节目是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A.刹帝利对婆罗门非常恭敬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巡视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8.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它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9.“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10.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A. B.C.D.11.《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倘自由民打地位较高者之(脸)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鞭之六十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中国(自西向东)——大河流域文明
【思维导图】
第1课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二、金字塔
三、法老的统治
1,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便于航行,为古埃及的统一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不仅为干旱少雨的埃及带来了充沛的水利资源,而且由于它定期的泛滥,从上游带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非常有利于埃及农业的生产;古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泛滥,发现其规律,发展起天文学,如制定了太阳历。
2,尼罗河与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2)一、选择题1.如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A.文明名称B.文明类型C.出现时间D.著名人物2.某历史学家撰写了一本历史专著,封面图案如下图。
下列最适合作为该著作标题的是A.《种姓的国度》B.《尼罗河之光》C.《失落的古巴比伦》D.《中华文明起源》3.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巴比伦的是( )A.B.C.D.4.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
这说明当时的大学享有()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C.教育自主权D.信仰自由权5.如图:“这种文字被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速人和波斯等人接受,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做了一些修改,因此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流传,一度成为西亚地区外交上的通用文字,影响甚大。
”这种文字是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字母文字6.“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7.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
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该宗教是伊斯兰教B.它的经典是《古兰经》C.它创立于巴勒斯坦地区D.它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8.有学者认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B.建造金字塔C.建造巴黎圣母院D.建造麦加清真寺9.如果奴隶对其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则主人可以割掉奴隶的耳朵。
这样的法律条文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个文明古国?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印度D.古希腊10.“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一、选择题1.如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B处的文明古国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2.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根据种姓制度来划分,他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3.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
图一所示的古迹反映的是图二中ABCD中哪一处的文明A.A B.B C.C D.D4.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如图反映的是哪一内容的相关信息A.古代埃及奴隶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C.古代印度种姓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5.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成果的是( )A.B.C.D.6.以下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法典的国家位于A.①B.②C.③D.④7.“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材料中的“天梯”是指A.金字塔B.雅典卫城C.万神殿D.帕特农神庙8.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意思是()A.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C.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9.“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
/这些就是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
”“他”是指()A.尼罗河B.埃及法老C.金字塔D.象形文字10.“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A.注重法制建设B.注重经济建设C.维护全帝国人民的利益D.制定的这些法律没有缺陷11.有学者认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B.建造金字塔C.建造巴黎圣母院D.建造麦加清真寺12.与如图有关的一组概念是A.北非尼罗河古埃及B.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C.南亚印度河古印度D.东亚黄河中国13.“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专题一古代亚非文明
思维导图
知识点1:古代埃及
【要点回顾】
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据此能够判断该远古人类为()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答案】B
【解析】
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楔形文化圈”指的是古代巴比伦文明,包括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太阴历等文明,故B选项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政治文明,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甲骨文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代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所以本题应选B。
【技能点拨】
解答本题要用到世界古老文明的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并使知识系统化。
世界古老文明分为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狮身人面像)、古代巴比伦文明(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太阴历)、古代印度文明(阿拉伯数字、梵文、佛教、种姓制度)、古代中国文明(夏历、甲骨文等);海洋文明包括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古罗马文明(罗马建筑、《十二铜表法》、儒略历)。
知识系统化后便于理解记忆,并且记忆得比较长久。
【迁移训练】
1.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既寄托了古埃及人对死后重生的向往,又证明了新一代法老王权统治的神圣不可侵犯,充分显示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精湛的建筑艺术。
这一文明成果应该是()
A.帕特农神庙
B.金字塔
C.麦加清真寺
D.圆形竞技场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既寄托了古埃及人对死后重生的向往,又证明了新一代法老王权统治的神圣不可侵犯,充分显示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精湛的建筑艺术。
”可知与金字塔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
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在古希腊雅典,选项C在阿拉伯帝国;选项D在古罗马,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埃及文明时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 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两河流域,不符合题意;
选项 B. 基督教在1世纪时,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不符合题意;选项D.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不符合题意;所以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知识点2:古代两河流域
【要点回顾】
《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两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孕育的文明是古巴比伦文明,B项符合题意;古尼罗河流域孕育出古埃及文明,A项不符合题意;古印度河流域孕育出古印度文明,C项不符合题意;黄河,长江孕育出中国文明,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技能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古巴比伦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巴比伦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巴比伦文明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本题另外的考察角度还有古印度,古埃及和古中国文明的孕育形成的因素,这些也是学生必须识记的内容。
【迁移训练】
1.《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用下列哪种文字书写的()
A.拉丁字母
B.甲骨文字
C.象形文字
D.楔形文字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果。
因此《汉谟拉比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 拉丁字母,是西方文明的代表;选项B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选项C. 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文字;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巴黎罗浮宫博物馆收藏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石柱的两面都刻有一栏栏的长串文字,经专家研究,其上刻有“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等文字。
据此推断,该石柱应来自()A.尼罗河平原 B.印度河平原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D.黄河中下游平原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从法典内容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因此该石柱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C项正确;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排除A 项;“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与印度河流域无关,排除B项;“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描述的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与黄河中下游平原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知识点3:古代印度
【要点回顾】
我们在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的“0、1、2、3、4、5、6、7、8、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A.古埃及人 B.古阿拉伯人 C.古印度人 D.古希腊人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0、1、2、3、4、5、6、7、8、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所以,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题干无关;B项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者。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技能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认识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迁移训练】
1.在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A.禅让制度 B.种姓制度 C.元首制 D.采邑制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的地点是印度,依据“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阶级歧视”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具有明显的阶级歧视,B项符合题意;禅让制度是中国古代尧舜禹时期的制度,A项不符合题意;
元首制是屋大维开启的罗马帝国的制度,C项不符合题意;采邑制是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是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早期佛教的基本特点有()
①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
②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③一度成为印度国教
④宣扬“忍耐顺从”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不是印度的国教,①②④说法正确;③说法错误,排除ABC;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