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HC轧机板形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冷轧产品板型控制技术浅析文中就冷轧产品板型控制技术,分析了影响带钢板型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冷轧板型控制的主要方法,并对轧制过程中板型控制进行了讨论。
关健词:冷轧;板型控制板型是冷轧产品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
近年来,用户对产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饱和的钢材市场更加促使了各大钢厂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在冷轧板生产过程中,板型控制是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带钢平直度、凸度等指标的决定性因素。
1 影响板型的主要因素1.1 原材料来料为热轧卷,其主要缺陷多为带钢边部波浪和镰刀弯。
无论是边浪还是镰刀弯,经过冷轧工艺成型后,均会影响后续产品质量。
1.2 轧制壓下量压下量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带钢经轧制后沿纵向延伸量的均匀程度,若带钢中部压下量高于两边部,就会在产品中部生成鼓浪,当两边部压下量高于中部时,又会在带钢两边部产生边浪。
1.3 轧辊变形量在较高的轧制力作用下,轧辊会产生径向弹性变形,同时由于轧制过程产生的摩擦热和变形热,使得轧辊产生热变形,这两种变形量均会使得辊缝不匀,造成产品横向厚度分成不匀。
此外,轧辊本身质量问题(如辊面压痕、软点等)、轧辊磨损不匀等也会影响产品板型。
1.4 压扁量与金属横流动因素在轧制过程中,带钢两边部金属比中部更容易产生横向流动,使轧辊与边部带钢压扁量及带钢边部轧制力明显减小,增加了两边部的减薄量。
因此,部分带钢的边部厚度会实然变薄,即边部减薄现象。
为保产品质量,这种现象会使得切边量增加,成才率降低。
2 板型控制的主要方法之前,人们只重视冷轧产品板型在冷轧过程中的控制,主要包括轧制过程中轧辊磨损、设备的弹性变形、轧辊的轴向位移、乳化液辅助轧制效果、热凸度等方面。
其实除此之外,原材料质量、酸洗及轧制后的工序处理均与产品板型具有很大关系。
2.1 提高来料板型质量热轧时要合理控制钢坯来料温度及目标轧制温度,以有效控制终轧后钢带边部温度,从而确保边部组织晶粒成长均匀,改善热轧板的机械性能和板型。
板形控制的详细解析文章来源:钢铁E站通/dict/detail.php?id=388板形控制是冷轧板带加工的核心控制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板形控制技术不断涌现,并日臻完善,板形控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冷轧板带工业的装备进步和产业升级,生产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
板形的概念:板形的基本概念板形直观来说是指板带材的翘曲度,其实质是板带材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
只要板带材内部存在残余应力,即为板形不良。
如残余应力不足以引起板带翘曲,称为“潜在”的板形不良;如残余应力引起板带失稳,产生翘曲,则称为“表观”的板形不良。
板形的表示方法板形的表示方法有相对长度差表示法、波形表示法、张力差表示法和厚度相对变化量表示法等多种方式。
其中前两种方法在生产控制过程中较为常用。
常见的板形缺陷及分析常见的板形缺陷有边部波浪、中间波浪、单边波浪、二肋波浪和复合波浪等多种形式,主要是由于轧制过程中带材各部分延伸不均,产生了内部的应力所引起的。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轧制带材,必须随时调整轧辊的辊缝去适合来料的板凸度,并补偿各种因素对辊缝的影响。
对于不同宽度、厚度、合金的带材只有一种最佳的凸度,轧辊才能产生理想的目标板形。
因此,板形控制的实质就是对承载辊缝的控制,与厚度控制只需控制辊缝中点处的开口精度不同,板形控制必须对轧件宽度跨距内的全辊缝形状进行控制。
影响板形的主要因素:影响板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轧制力的变化;(2)来料板凸度的变化;(3)原始轧辊的凸度;(4)板宽度;(5)张力;(6)轧辊接触状态;(7)轧辊热凸度的变化。
板形控制先进技术:改善和提高板形控制水平,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设备配置方面,如采用先进的板形控制手段,增加轧机刚度等;二是从工艺配置方面,包括轧辊原始凸度的给定、变形量与道次分配等。
常规的板形控制手段主要有弯辊控制技术、倾辊控制技术和分段冷却控制技术等。
近年来,一些特殊的控制技术,如抽辊技术(HC轧机和UC系列轧机)、涨辊技术(VC轧机和IC轧机)、轧制力分布控制技术(DSR动态板形辊)和轧辊边部热喷淋技术等先进的板形控制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范本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是一个关键的工艺环节, 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板形控制的目标、过程、方法以及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板形控制的目标热轧带钢的板形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使得钢带的板形达到设计要求, 即保持带钢在轧机出口处的平直度和边部的整齐度, 同时减小带钢在轧机出口处的侧弯、扭曲和波浪板形等缺陷。
对于一些对称性较好的带钢产品, 还需保持带钢两端表面与轧机的同心度。
二、板形控制的过程热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前段控制、中段控制和后段控制三个阶段。
1.前段控制: 前段主要包括热轧连铸过程和热轧过程中的预弯矫直机、厚度控制等过程。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减小带钢的不均匀厚度分布, 控制带钢的凸度和波浪度, 为后续的板形控制打下基础。
2.中段控制: 中段主要包括轧制机组控制和冷却控制等过程。
通过控制轧机的速度、压下力以及冷却速度等参数, 调整带钢的板形。
在轧制机组控制上, 采用辊形调整、辊系控制等技术手段来改变带钢板形。
在冷却控制上, 通过改变冷却方式、喷水的位置和喷水量等参数来调整带钢的板形。
3.后段控制:后段主要包括带钢的拉直和切割等过程。
通过采用拉直机进行带钢的拉直,使得带钢在轧机出口处达到平直度的要求。
同时,通过切割机对带钢进行切割,保证带钢的两端表面与轧机的同心度。
三、板形控制的方法热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参数调整法、辊形调整法和辊系控制法。
1.参数调整法: 通过调整轧机的速度、压下力、冷却速度等参数来控制带钢的板形。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 但对于复杂的板形控制要求, 效果较差。
2.辊形调整法: 通过调整辊系的形状来改变带钢板形。
辊形调整主要包括辊筒调整和辊系调整两种方法, 通过改变辊系的形状, 调整辊系的凸度、侧弯等参数来控制带钢板形。
3.辊系控制法:辊系控制主要是通过辊系控制技术来改变辊系间的关系,从而改变带钢的板形。
辊系控制主要包括辊系窜凸控制、动力控制和形态控制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对辊系间的力学和几何关系进行控制,进而控制带钢的板形。
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是指通过有效的生产工艺和控制措施,使得热轧带钢的板形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其质量和使用性能。
板形是指热轧带钢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纵横向偏差,包括厚度不均匀、横向偏斜、波浪形状等。
合理的板形控制不仅能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平坦度和尺寸精度,还能减少废品率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板形控制的重要性、主要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板形控制的重要性热轧带钢的板形控制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具有以下重要性:1. 保证产品的平整度和尺寸精度。
合理的板形控制可以减少热轧带钢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纵横向偏差,从而提高产品的平整度和尺寸精度,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2. 改善产品的表面质量。
板形不均匀会导致带钢表面产生波浪、皱纹等缺陷,降低产品的表面质量。
通过有效的板形控制,可以减少这些缺陷的发生,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平坦度。
3. 减少废品率和提高生产效率。
不合格的板形会导致产品剪切不良、卷取不良等问题,增加废品率。
通过优化板形控制,可以减少废品率,提高产品的一次成型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
二、主要影响因素热轧带钢的板形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轧制工艺参数。
轧制工艺参数对板形的影响是最直接和关键的。
包括轧制温度、轧制速度、带材的展宽比、轧辊的形状等。
合理的调整和控制这些参数,可以有效地改善板形。
2. 带钢的翘曲性能。
带钢的翘曲性能取决于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内应力状态。
当带钢的翘曲性能较差时,易出现板形不佳的现象。
3. 轧机设备的状态。
轧机设备的磨损程度、轧辊的偏差和挠度等都会对板形产生影响。
定期检查和维护轧机设备,保持其正常状态,对于控制板形至关重要。
4. 轧机辊系布置。
轧机辊系布置的合理性会对板形产生直接影响。
轧机辊系的过柱、过程和反曲等布置方式,可以通过对带材的实际形变过程进行控制,达到改善板形的效果。
三、改善措施为了控制热轧带钢的板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调整和控制轧制工艺参数。
轧机测厚仪带钢轧机与板形控制技术研究对常见带钢轧机的类型进行讨论,对先进板形控制技术展开阐述。
关键词:轧机;自动厚度控制;板形控制目前,hc轧机已发展了多种机型。
我们所说的中间辊移动的hc 轧机,也称为hcm六辊轧机。
此外,还有工作辊移动的hcw四辊轧机,以及工作辊和中间辊都移动的hcwm六辊轧机。
hc轧机的主要特点是:(1)通过轧辊的轴向移动,消除了板宽以外辊身间的有害接触部分,提高了辊缝刚度;(2)由于工作辊一端是悬臂的,在弯辊力作用下,工作辊边部变形明显增加。
如果对弯控制板形能力的要求不变时,则在hc轧机上可选用较小的弯辊力,这就提高了工作辊轴承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轧机的作用载荷;(3)由于可通过弯辊力和轧辊轴向移动量两种手段进行调整,使轧机具有良好的板形控制能力;(4)能采用较小的工作辊直径,实现大压下轧制;(5)工作辊和支承辊都可采用圆柱形辊子,减小了磨辊工序,节约了能耗。
这种轧机典型应用如宝钢1550冷轧酸洗——连轧机组。
轧辊凸度边续可变轧机-cvc(continuouslyvariablecrown)轧机cvc轧机的基本特征是:(1)轧辊(工作辊)的原始辊型为s形曲线呈瓶状,上下轧辊互相错位1800布置;(2)带s形曲线的轧辊具有轧辊轴向抽动装置。
虽然cvc轧机与hc轧机一样有轧辊轴向抽动装置,但其目的和板形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不同的。
hc轧机是为了消除辊间的有害接触部分来提高辊缝刚度,以实现板形调整的,是刚性辊缝型。
cvc轧机则是通过轧辊轴向抽动装置来改变s形曲线形成的原始辊缝形状来实现板形控制的,是柔性辊缝型。
当上下轧辊对称布置时,辊缝各部分高度相同。
如果上轧辊向右移动,下轧辊以相同的移动量向左移动,则辊缝中部高度变小。
反之,上辊向左移动,下辊以相同的移动量向右移动,辊缝中部高度变大(如图1所示)。
cvc轧机的主要特点是:(1)通过一组s形曲线轧辊可代替多组原始辊型不同的轧辊,减少了轧辊备品量;(2)可以进行无级辊缝调整来适应不同产品规格的变化,以获得良好的板带平直度和表面质量;(3)辊缝调节范围大,与弯辊装置配合使用时,如1700mm板带轧机的辊缝调整量可达600μm。
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导言热轧带钢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一种重要材料,其生产质量直接关系到各领域的使用效果。
在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板形控制是保证带钢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方法及其关键环节。
热轧带钢的板形控制方法热轧带钢的板形控制是通过控制轧制力、温度、轧制参数、板形机构和辊系质量等一系列环节来实现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环节的作用和控制方法。
轧制力控制轧制力是热轧带钢生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着带钢的板形。
一般来说,轧制力越大,带钢的板形越难控制。
因此,正确控制轧制力是实现板形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控制轧制力的方法包括调整轧辊直径、倾斜角度和绕组角度等。
其中,减小轧辊直径可以减小轧制力;合理地调整倾斜角度和绕组角度可以使轧制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减少板形变形。
温度控制温度是热轧带钢生产中影响板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带钢的温度会影响其塑性变形,从而影响轧制力的大小和分布。
因此,正确控制带钢温度也是实现板形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控制带钢温度的方法包括合理设置加热炉的进出口和布置,对带钢进行预弯曲等。
其中,合理设置加热炉的进出口和布置可以控制带钢的温度分布,从而减少板形变形;预弯曲则可以在热轧压下后通过弹性复原抵消因轧辊形变引起的板形变形。
轧制参数控制轧制参数也是热轧带钢生产中影响板形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轧制速度、轧制行程、辊系间距等参数都会影响带钢的板形。
因此,在热轧带钢生产中必须通过控制这些参数来实现板形控制。
正确控制轧制参数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轧制参数和充分利用各项设备的功能来实现。
例如,通过预弯曲或者预拉伸来调整轧制参数,从而减小带钢的板形变形;通过调整辊系间距等参数,可以减少轧制力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而减少带钢的板形变形。
板形机构控制板形机构是热轧带钢生产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辊系的几何形状来实现带钢的板形控制。
板形机构在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机构的布置、调整机构的形状等来实现板形控制。
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重要性不可忽视。
板形是指带钢在加热、轧制、冷却等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板材几何形状的特征。
优秀的板形控制可以保证带钢的质量和性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板形控制主要涉及到工艺设计、机械设备、工艺参数和辅助控制手段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板形控制的相关内容。
首先,工艺设计是实现优秀板形控制的基础。
工艺设计要充分考虑加热炉、轧机和冷却设备等的配套性能和优化布置。
加热工艺设计要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和速度,避免板材表面烧伤和内部结构变形。
同时,轧机的选择和布置要符合板材的特性,保证板材的厚度均匀性、宽度偏差和形状控制的稳定性。
冷却设备的设计要满足板材的冷却速度和控制要求,避免板材的变形和缺陷。
其次,机械设备对板形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热炉要具备恒温、均匀加热的能力,避免板材局部温度差异引起的变形。
轧机要具备高质量的轧辊、轧制力控制等功能,确保板材的均匀变形和良好的表面质量。
冷却设备要有合理的布置和冷却参数,保证板材在冷却过程中的形状稳定。
第三,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对于板形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加热温度和速度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板材表面和内部温度梯度过大引起的变形。
轧制力、轧制速度和轧制间隙要根据板材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板材的均匀变形和形状稳定。
冷却温度和速度等参数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板材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形和缺陷。
最后,辅助控制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板形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例如,引入轧制力控制系统、辊形调整系统和垫板调整系统等,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轧机的工作状态,及时纠正板材的偏差和变形。
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对板形控制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板形控制的效果和精度。
总之,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优质的机械设备、合理的工艺参数和先进的辅助控制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优秀的板形控制,提高带钢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HC(High Crown) 轧机(轧辊轴向串动的圆柱辊轧机)日本日立公司于1972 年首创,现已发展成HC系列,其设计原理是利用圆柱形的中间辊或中间辊与工作辊的轴向移动进行板形控制,以得到良好板形。
HC系列轧机具有以下特点:(a) 具有良好的板凸度和板形控制能力,由于它有害接触区使轧辊弯曲的中间辊可以轴向移动,改变了工作辊和支撑辊的接触应力状态,消除了有害的接触应力,使工作辊弯曲减小,由于带材边部减薄量减少,减少了裂边和切边量,轧制成才率可提高1-2% ; (b) 可采用小直径工作辊、大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和连轧机机架数量;(c) 工作辊可不带原始凸度,以减少磨辊、换辊次数及备用辊的数量。
据统计,从1972 年到2000 年,共计供货359 台。
HC系列轧机主要有如下6 类:(1). HCM轧机在原四辊轧机的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增加一只中间辊,中间辊可以左右轴向串动,利用工作辊的正负液压弯辊和中间辊的轴向移动来控制带钢的平直度。
常用于热轧、冷轧和平整。
(2).HCW轧机工作辊可以轴向移动的四辊轧机,利用工作辊的正负液压弯辊和工作辊的轴向移动来控制带钢的平直度。
常用于热轧厚板材。
(3). HCMW 轧机HCMW轧机工作辊和中间辊均可轴向串动,利用工作辊的正负液压弯辊和工作辊、中间辊的轴向移动来控制带钢的平直度。
常用于热轧带钢。
(4). UCM轧机HCM轧机增加中间辊弯辊装置,就成为UCM轧机。
利用工作辊、中间辊的液压弯辊和中间辊的轴向移动来控制带钢的平直度。
轧制薄板或高硬度的材料,使用小直径工作辊是有利的。
但工作辊由于直径过小而刚性降低,也会出现带钢边部减薄,难以保证板形。
因此为抑制小直径工作辊的整体弯曲,对可移动的中间辊也增设弯辊装置,这便是UC 轧机。
UC轧机根据辊径DW和辊身长度L的比值,分为三类:(a)UC-1轧机,DW/L=0.4-0.2;(a)UC-2轧机,DW/L=0.2-0.1;(a)UC-3轧机,DW/L<0.1。
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热轧带钢是一种由连续轧机通过高温轧制过程中制造的带状钢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等。
然而,在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板形问题,即钢带在轧制过程中出现不平整、弯曲或起波等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带钢的质量和性能,还会给下道工序的加工带来困难和影响。
因此,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至关重要。
板形问题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将分析几个主要的因素,并介绍相应的控制措施。
1. 型辊和辊系的设计和调整:型辊是轧制过程中起着塑性变形和形状控制作用的关键元件。
首先,型辊的选择应根据带钢的要求和钢种的性质进行选择,以确保能够得到所需的板形公差。
其次,型辊和辊系的调整是关键,应确保辊系的轴线垂直于水平线,并且各辊之间的间隙和压力均匀,以避免板形问题的产生和扩大。
2. 加热温度的控制:加热温度是热轧带钢生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到钢材的塑性变形和板形控制。
在加热过程中,应控制好加热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温度过高或不均匀导致的板形问题。
此外,还应注意控制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以控制好板坯的温度梯度,避免板坯的不均匀热胀冷缩引起的板形问题。
3. 轧制工艺的优化:轧制工艺是实现板形控制的关键。
首先,应合理选择轧制规范,确定合适的轧制温度和轧制比例,以控制好板材的塑性变形和减小残余应力。
其次,应注意轧制过程中的控制,在控制好板材的进给速度和板坯的温度梯度的同时,要控制好辊系的磨损和辊承力等参数,以避免板形问题的产生。
4. 板形测量和反馈控制:板形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辊系和工艺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因此要及时发现和识别板形问题的存在和变化,就需要进行板形的测量和反馈控制。
目前,常用的板形测量方法主要有激光束法、光干涉法和摄像机法等,通过对板形的实时测量和分析,可以及时调整辊系和工艺参数,以达到板形控制的目的。
总之,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控制。
题目:浅谈板形控制技术单位攀钢钒热轧板厂岗位精轧甲班姓名吴铁军工号 0208591摘要本文概述了板形控制原理。
根据有载辊缝形状方程,分析了影响板形的诸项因素,综合介绍了板形控制技术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板形控制、板凸度、辊形技术。
.目录引言 (1)1.1板形概述 (4)1.2当前板型控制的新技术及典型轧机 (7)2板形控制原理 (8)3影响板形的因素 (5)3.1有载辊缝形状 (5)3.2轧辊变形对板形的影响 (5)3.3可控辊形对板形的影响 (5)3.4初始辊形对板形的影响 (5)3.5轧辊热膨胀对板形的影响 (5)3.6轧辊磨损对板形的影响 (5)3.7入口带钢凸度对板形的影响 (5)3.8平直度的定义及影响平直度的因素 (5)3.9凸度的定义及影响凸度的因素 (5)4板形控制技术 (5)4.1轧辊辊形技术 (5)4.2液压弯辊技术 (5)4.3轧辊横移和交叉技术 (5)5全文总结及展望 (5)5.1全文总结 (5)参考文献 (5)引言带材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材料,是钢铁工业的主干产品。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用户对钢铁产品质量、品种、性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板带材的性能、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是其主要质量指标,而板带的几何尺寸精度包括厚度和板形两项内容。
目前,板厚控制精度己经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厚度控制技术可以将板带的纵向厚差稳定地控制在成品厚度的±1%或±5μm甚至±2μm的范围内,而板形控制技术尚未达到稳定成熟的地步。
板形是影响板带轧制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工艺因素。
良好的板形不仅是带钢用户的永恒要求,也是生产过程中保证带钢在各条连续生产线上顺利通行的要求。
改善带钢产品的板形一直是板带生产的关注重点,板形理论和板形控制设备及技术的研究在近几十年来一直是本领域中的热点课题,并己经取得长足的进展。
目前,板形控制技术已成为热轧带钢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当前轧制技术研究开发的前沿和热点。
2024年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在带钢生产中,只有保证其良好的板形,才能确保生产顺利进行,才能使产品产量、质量不断提高。
当带钢内部残余应力足够大时,会使带钢翘曲,表现为侧弯、边浪、小边浪、小中浪。
在带钢钢种确定的情况下,产生翘曲与带钢的宽度、厚度有关。
带材越薄、越宽,生产中越易翘曲。
而目前市场对带材的需求是既宽且薄,因此,良好的板形控制非常重要。
一、生产中出现板形问题的主要原因1.带钢的不均匀受热或冷却带钢加热或冷却不均时会在内部产生应力,当其值超过极限就会出现板形问题。
在宽度方向上出现应力不均时会产生边浪或小边浪。
2.坯料尺寸不合如果坯料尺寸不合规格,断面厚薄不均,则会造成带材宽度方向延伸不均。
3.辊缝设置不合理如果辊缝设置不均匀,单边差较大,则会导致带材延伸不一致。
4.轧辊问题(1)在轧制过程中,轧辊因受较大轧制力、热凸度、磨损等影响,会出现一段有害变形区。
(2)由于轧辊材质或铸造问题,使用中会出现较大磨损;意外事故也会导致轧辊端部剥落,使带材受力严重不均,出现侧弯。
(3)轧辊导卫固定不牢,轧辊轴承座和机架窗口间隙大,也会引起轧辊横向窜动。
二、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加热制度,保证加热质量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加热制度、停轧降温制度。
要根据轧制节奏需要,合理控制各段炉温,保证开轧温度,并使坯料加热均匀。
2.保证坯料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装炉前要对坯料进行表面检查,及时清除表面缺陷,并保证尺寸精度。
3.合理设置辊缝根据轧制规程合理调整各道次压下量,轧制速度必须与压下量相适应。
轧制过程中精轧机组保持小套量微张力轧制,精、粗轧机组之间保持无张力微堆轧制。
粗轧单边差不大于05mm,精轧单边差不大于003mm。
4.正确选择轧辊材质,合理设计轧辊辊型根据轧制过程中出现的轧辊有害变形区大小,计算支撑辊的弯曲挠度,合理设计辊型。
在支撑辊两端改为阶梯形过度。
另外,应合理选择轧辊材质,减少轧辊表面磨损,并尽可能减少有害变形区。
浅谈热连轧板形控制及影响因素姓名:刘明单位:热轧板厂轧钢车间浅谈热连轧板形控制及影响因素【摘要】本文针对热轧板形的控制.简要分析了影响板形的主要因素的方法.简要提出工艺和设备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板形,.影响因素,控制方法【前言】板形是板带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激烈,用户对板形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单边浪,双边浪,楔形,凸度超标~~等等板形缺陷。
如何得到良好的板形的,影响板形的因素有那些..如何控制板形,自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板形的概念板形是横截面形状(Profile)和平直度(Flat-ness)的综合称谓.它决定于延伸率沿宽度方向是否相等.1.横截面形状是由凸度,楔形度,边部减薄各局部高点参数表示,以凸度为主要,平直度用相对延伸差和扰曲度表示.2.带钢中残余内应力的大小将影响板形的质量.3.板形控制的任务:使带钢的凸度和平直度达到用户的要求.根据金属流动的规律,影响凸度的因素有:(1)工作辊的负荷辊形,辊系形变.辊间接触方式等.(2)凸度控制就是负载辊缝控制,带钢的凸度与平自度之间存在耦合的关系,相互影响.因此,板形控制是前部机架控制带钢的绝对凸度,在后部机架控制带钢的比例凸度.板形—出口横向厚差—负载辊缝形状二.板形和横向厚差的关系及表示方法一)关系1. 横向厚差:指板带材沿宽度方向的厚度差,它决定于板带材的断面形状.1) 楔形的横向厚差2) 对称的凹形或凸性的横向厚差2.无论是否考虑板形的横向流动,板形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轧制前后的横向厚差.除了利用张力控制板形外,大部分控制方式都是通过控制辊缝形状,即控制出口横向厚差来实现的.二)表示方法1.来料和轧后的断面形状是对称的, 来料和轧后的横向厚差的表示2.对于比较复杂的断面形状,需要研究中部相对某一点的厚度差3.板形一般以宽度上最长的条和最短的条之间的相对长度差来度量,相对长度差一般以10-5作为一个单位,称为一个I 单位 .4.板形的表示方法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有以下三种:1)相对长度差表示方法2)波形表示法3)残余应力表示法5.定量表示带钢的平直度时,通常用到的五个参数:1)I 单位(I )2)波高(H )3)翘曲度或波浪度(S )4)伸长率5)平直度(f )三.板形的影响因素1.轧制力的变化轧制力越大,轧辊弯曲变形加大,带钢有出现边浪趋势,反之则出现中浪.2.来料板凸度当来料板凸度发生变化时,引起轧制状态改变,因而板形发生变化,与正常凸度相比,来料凸度减小时,边部金属受到相对大的压缩.金属纵向流动加剧,有出现边浪趋势.反之,则易出现中浪.3.轧辊热凸度轧辊的热凸度始终在不断的变化,轧辊的温度分布受所轧制带钢宽度,温度,热交换状态,轧辊更换等许多因素影响.改善方法:先通过烫辊使轧辊产生一定的初始热凸度,在轧制时采用先窄后宽的轧制策略.4.轧辊原始凸度合理选择轧辊原始凸度,可使板形变化被限制在轧机控制能力之内.设定时,应按辊役期为轧制最多的带钢宽选择在轧制力不变的情况下,板宽越大,凸度越小。
攀钢HC冷连轧机板形控制现状分析及优化
尹红国
【期刊名称】《四川冶金》
【年(卷),期】2011(033)006
【摘要】本文针对攀钢HC轧机出口板形质量控制情况以及影响该轧机出口板形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攀钢HC冷连轧机的板形控制系统及板形调控手段的构成与运行现状,围绕如何降低板形降组率,稳定保证产品板形质量,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改进措施.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尹红国
【作者单位】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冷轧厂,四川攀枝花617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35.55
【相关文献】
1.攀钢HC冷连轧机厚度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J], 曾国成
2.攀钢HC冷连轧机厚度控制分析 [J], 刘挺
3.攀钢HC冷连轧机组工艺特点及应用研究 [J], 赵永平;颜代昶
4.攀钢HC冷连轧机数学模型的应用优化 [J], 龚辉;衡毅;刘松
5.ABB板形仪在攀钢HC冷连轧机的应用分析 [J], 陈炎;田原;田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轧制板带的板形控制[我的钢铁] 2009-08-21 07:12:07热轧后的带钢经过层流冷却至室温,边部与中间部分的温度差有可能会造成双边浪,影响板形。
一个解决方法是:精轧机采用微中浪轧制,即在精轧机的出口处,通过板形控制机构的调整作用,使带钢发生一定程度的微中浪以抵消温差所造成的双边浪。
另一个方法是:对板带材采用边部温度控制技术,如边部加热技术和边部冷却水遮蔽技术,保证边部和中间部分温度一致,可以提高带钢的板形质量,保证横向组织和性能的均一性。
采用超快速冷却技术是保证板带材质均匀的重要措施,即采用连续、密布、具有一定压力的冷却水,喷射到钢板表面,排除钢板表面发生膜沸腾和过渡沸腾的可能,对钢板实行全面、均匀的超快速冷却。
这样做能够保持钢板的平直度,同时还能提高材料的性能。
辊式直接淬火技术采用高压喷嘴以一定角度喷射冷却水到钢板表面,扫除钢板和冷却水之间的气膜,可得到良好的钢板平直度,并能提高淬透性和均匀性。
一种被称为“Super-OLAC”技术,即“带高密度导管的吸入式喷水冷却”,近年来应用于新一代中厚板的控制冷却,可使冷却后的钢板表面温度分布均匀。
为了解决轧制负荷使轧辊挠曲从而造成钢板发生波浪边的板形不良和板宽方向的中凸等问题,三菱重工和新日铁联合开发了HC(highcrowncontrol)轧机和PC(paircross)轧机对板形进行控制。
所谓HC轧机,是在支撑辊和工作辊之间安装有可沿轴向移动的中间辊,由于轧辊横向刚性提高,轧出的钢板平直度好。
虽然工作辊直径较小,但能确保大的横向刚性,满足了控制钢板中凸和板形的要求。
工作辊的小直径化可以减少轧制负荷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所谓PC轧机,是使工作辊轴与支撑辊轴保持平衡,使上下辊群实行交叉轧制。
PC轧机对板形和中凸的控制能力要强于HC轧机。
PC轧机主要用作热轧串列式轧机,而HC轧机则被用作冷轧机板形控制。
鞍钢2150热带钢轧机在轧制高强度管线钢时,上游机架使用自主研发的LVC工作辊以及相应的窜辊和弯辊,下游机架采用常规工作辊,支撑辊全部采用变接触轧制技术,使得现场轧制高强度管线钢的板形控制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全长凸度控制合格率从原来的18.79%提高到96.27%。
浅析HC轧机板形控制
摘要:文章结合HC轧机的特点,分析了某钢企HC轧机生产过程中板形缺陷类型,并针对板形缺陷产生机理,总结了HC轧机板形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HC轧机;板形;ABB;板形控制系统
一、前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质量在竞争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提高冷轧带钢质量,获得优良的带钢平直度;同时降低HC轧机浪形的废次品率,文章结合HC轧机的特点,分析了某钢企HC轧机生产过程中板形缺陷类型,并针对板形缺陷产生机理,总结了HC轧机板形控制的措施。
二、HC轧机的特点
与普通四辊轧机相比,HC轧机在结构具有如下特点:辊系采用六辊结构,且工作辊径相对较小;采用了工作辊弯辊装置;采用了中间辊弯辊装置;采用了中间辊轴向移动装置。
(1)板型控制能力。
板型的控制功能主要表现在控制板型和板凸度的稳定性。
板型和板凸度的控制功能可调整中间辊轴向位移量以及扩大了液压反弯的效果两点来体现。
由于HC轧机去除了工作辊与中间辊的有害接触,使弯辊力控制板型的能力增强,这样也增大了HC轧机控制板型的能力。
板型的稳定性是指轧制压力波动时板型变化大小,一般四辊轧机轧制压力波动,带钢板型也波动,HC轧机当中间辊抽动量在最佳位置时,轧机横刚度系数大,轧制压力波动时,板型设有变化。
(2)控制带钢边部减薄的能力。
在带钢边部,由于工作辊弯曲、轧辊压扁和金属的宽展等,使边部产生减薄现象,HC轧机可以通过中间辊轴向移动减少工作辊弯曲和改变轧辊压扁状态,同时采用小工作辊径可以减少宽展,这些都可减少带钢边部减薄。
(3)增大压下量和减少轧制道次的功能。
一般来说,减小工作辊径,可以降低轧制压力和轧制力矩、增大道次压下量。
一般二辊轧机小工作辊径会使板型不易控制,故通常工作辊径为辊宽的35%~5O%。
HC轧机由于有优良的板型控制能力和良好的板型稳定性,故工作辊径可为辊宽的20%~25%,这样可增大压下量和减少轧制道次。
(4)可以使用平辊轧制。
HC轧机的轧辊全部采用平辊,这样不需要磨各
种原始辊凸度,轧辊备品数量可以减少,重磨的损耗也减少,使总辊耗不增加反而还有降低
(5)节能效果显著。
1)轧制功率降低。
由于使用小辊径与同类四辊轧机相比,轧制电耗降低l0%以上。
2)对较薄轧件可去除中间退火工序。
轧制轧件厚度小于0.5mm时,四辊轧机轧制压力大,边裂,要在0.5mm左右退火一次。
但采用HC轧机由于压下量大、板型好,抑制了裂边不需中间退火,一轧程轧至0.5mm以下。
三、某钢企HC轧机生产过程中板形缺陷类型
板形即板带材的平直度。
板形的好坏是指板带材横向各部位是否产生波浪或折皱,它取决于板带材沿宽度方向延伸是否均匀相等。
但板形的表现形式较多, 在该钢企HC轧机生产过程中板形的表现形式主要为下面几种: 单边浪、双边浪、中浪和肋浪(眼睛)板形严格来说又可分为“视在板形”和“潜在板形”两类。
所谓“视在板形”指轧后带钢表面出现可用肉眼辨别的板形;而“潜在板形”是指轧后不可用肉眼辨别,却在后工序加工中表现出来。
该钢企冷轧HC轧机作为中间工序,主要目标消除板带材的视在板形。
四、板形缺陷产生机理
一般认为板形缺陷来源于带钢横截面上各点沿轧制方向的延伸不相同,即沿宽度方向延伸不均匀,受外端的影响,延伸较大的部分被迫受压,而延伸较小的部分被迫受拉。
拉伸作用不会引起板形问题,但是当压缩应力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 该部分板材将产生不同形式的弯曲。
从而形成波浪状。
如果板带边部延伸大就会产生单边浪或双边浪;如果中部延伸大会出现中浪;如果延伸的部位位于带钢宽度方向的1/4处,则会在此处产生肋浪(眼睛)。
浪形产生的部位取决于带钢局部延伸偏大处。
浪形的严重程度则用板带材的平直度即板带的波形波长及波高的比值来表示: λ= h/l;其中h波高;l波长。
五、HC轧机板形控制分析
该钢企冷轧厂酸洗线与HC轧机线在2008年4月联机以前,板形的废次品率较高,2006年和2007年的浪形废次品率见表1。
表1. 2006年和2007年的浪形废次品统计
而酸轧联机后,利用联机的时间,通过对一些相关设备功能的完善、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使得HC轧机出口板带材的板形有了较大转变,板形的废次品率有了明显的降低。
(1)加大来料板形的控制
该钢企冷轧厂的原料由某钢1450mm热轧机组生产提供,原料的要求如下: 若带钢宽度小于1000mm,其板凸度应小于或等于0.08mm;当带钢宽度大于1000mm, 小于1500mm时, 其板凸度应小于或等于0.1mm;波浪度应小于2%。
而在实际来料
的板凸度及波浪度存在超差现象,在机组生产时导致带钢在入口处经常出现跑偏的现象。
针对此种情况,该钢企冷轧厂一方面及时反馈信息与热轧厂, 以便热轧厂改善来料的板形;另一方面,该钢企冷轧厂加大对拉矫机的设备功能的完善和维护,保证其能满足工艺要求,通过加大张力控制和压下深度,保证生产带钢延伸率在115~310%,从而有效减轻原料的板形缺陷。
(2)增大HC轧机的后张力
联机前HC轧机的生产为常规轧制,轧制的后张力靠开卷机的拖动来维护,后张力一般在2~5吨,在轧制时后张力不能过大,否则易出现松卷或跑偏现象;联机后,HC轧机前增加张力辊组控制系统,从而使得HC轧机后张力可以达到12吨,极大
减少HC轧机在生产过程中带钢跑偏的次数,同时可使带钢沿宽度方向上延伸变得均匀,达到改善带钢板形的目的。
(3)选择合适的目标曲线
该钢企四架6辊HC轧机出口有一板形辊对带钢的实际板形进行测量,与控制和机械执行机构构成ABB板形仪控制系统,对轧出的带钢板形进行在线的监控。
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其来料的状况及轧机的设备状态在一段时间相对处于一稳定状态,为获得良好的出口带钢板形,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曲线,利用ABB板形控制系统对带钢辊缝进行控制,达到较为理想的实际板形。
ABB板形控制系统的目标曲线函数:
Tar=[(tar-scal)/100](A0+ A2X +A4X+A8X)
式中Tar——目标曲线;tar-scal——百分比振幅系数;
A0、A2、A4、A8——分别是0、2、4、8 次系数;
X——带钢宽度因子, 取值范围为- 1~ + 1。
目标曲线的选取主要根据当前来料状况、生产工艺及出口带钢实际要求确定合适的A2、A4、A8。
(4)人工辅助监控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速度张力及设备状态的不稳定,直接影响辊缝的形状,从而导致HC轧机轧出的带钢出现各种视在板形缺陷;尽管有ABB 板形控制的在线监控,但是受设备相应的阶段影响和调节范围的限制,有时无法及时消除带钢视在板形缺陷,对此需要及时进行手工调节4#机架的正负弯辊、倾斜或中间辊,从而消除带钢的视在板形缺陷。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以自动监控
为主,人工监控为辅。
(5)喷吹冷却
自从HC轧机投产以来,该钢企曾多次对喷射梁的喷嘴角度、开口度、乳化液流量、压力和温度进行试验、调整,以满足冷却与润滑的工艺要求,同时达到调节辊型,控制辊缝,修正板形的目的。
现在HC轧机乳化液的压力为0.8MPa,温度为50~ 55°,喷射梁的喷嘴角度调整为45°。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 HC轧机应用于带钢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良好的板型控制能力,这主要表现在板型和板凸度控制,包括边部减薄和局部高点控制能力。
该钢企通过对工艺参数的调整、设备功能的完善、措施的实施,使得该钢HC轧机的带钢板形缺陷有了较大的改善,板形废次品率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赵家骏.冷轧带钢生产问答.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