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本草》——张说
- 格式:pdf
- 大小:347.55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中国“四大千古奇文”或为处事之至理,或为劝世之良言。
虽越千古,如今读来,仍是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实为不可多得的奇文。
一、《钱本草》作者:张说原文:钱,味甘,大热,有毒。
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
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
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
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
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
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译文:“钱,味道甘甜,属性热,有毒,却能延缓容貌的衰老,使人神色温和滋润。
用它来消除饥寒,帮助人们避开困境与灾祸,有立竿见影的奇效。
因此,在一方面,它有利于国家和百姓;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使原本贤达的人受到污染,尽管如此,它唯独以清正廉洁为天敌。
如果是一个人带着贪心服用它,均平得当则没有什么坏处;但如果过度服用,就会冷热不均,使人性情狂乱。
这味药不同于普通草药,并没有固定的采摘时节,但如果不遵循义理而采摘就会使人精神损伤。
钱物既然流转于世间,往往就会感召神灵护佑,因而沾染神鬼的气息。
如果只积攒不发散,就会带来水火盗贼等灾难。
但如果只发散不积攒,自己就会有饥寒困顿等祸患。
一积攒一发散平衡得当称为道,不把它当作珍宝而过度珍惜称为德,取得给予过程适宜称为义,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不过分贪求称为礼,慷慨地施舍以救济大众称为仁,不违背自己过去承诺称为信,得不伤己称为智。
用这七种方法精炼此药,服用时,钱的数量刚好有所亏欠,这样就可以使人长寿。
如果服用时不符合义理,就会使人沉湎其中,而导致志向衰弱精神损伤,一定要特别注意小心。
二、《寒窑赋》(又名《命运赋》)作者:吕蒙正原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张说与《钱本草》
杨洪立
【期刊名称】《中国人才》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钱本草》是一篇评说金钱的妙文,全文仅一百多字。
它喻金钱为中草药,褒贬兼具,剖析恰切,论述精当。
不仅将金钱的性质、利弊勾画得淋漓尽致,而且将它的积散之道,取舍之义,写得明明白白。
读后如醍醐灌顶,令人回味无穷。
【总页数】1页(P63)
【作者】杨洪立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67.1
【相关文献】
1.官本草——仿《钱本草》 [J], 韩德承
2.我国古代两篇谈钱的奇妙短文——鲁褒《钱神论》与张说《钱本草》 [J], 谢明;
3.以钱当药的《钱本草》 [J],
4.寓庄于谐警世奇文——介绍张说的《钱本草》 [J], 张君业
5.《钱本草》——张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包括吕蒙正的《寒窑赋》、张说的《钱本草》、诸葛亮的《诫子书》、张居正的《驭人经》。
这四篇文章都对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读完能够启迪智慧。
《寒窑赋》吕蒙正原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
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
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作者: 田水旺
作者机构: 中共山西闻喜县纪委
出版物刊名: 领导科学
页码: 46-46页
主题词: 《钱本草》;山西闻喜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违法违纪案;发展趋势;正负功能;领导干部;运作状态;处级以上;违纪案件
摘要: 为官常读《钱本草》田水旺唐代名臣张说的《钱本草》,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好记,想起来明白,嚼起来有味,对那些钻进钱眼里,做了钱的俘虏的人很有警示作用。
好在全文不长,照录如下:“钱,味甘,大热,有毒。
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
能利邦国、...。
古代两篇谈钱的奇妙短文:鲁褒《钱神论》与张说《钱本草》《钱神论》《钱神论》是西晋隐士鲁褒创作的一篇赋。
文章通过虚构的情节,推出司空公子和綦毋先生两个假设的人物,以二人在集市邂逅为纽带,以其问答诘难的框架结构成篇。
篇中主要描写钱的神通广大和无孔不入,写了钱在某些人心目中的神圣形象,写了钱在现实生活中的无边力量,并引用历史典故加以说明,征引《诗经》以为佐证,强化作者的观点。
全文在写法上以铺叙为主,层层展开,铺张扬厉,淋漓尽致,并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效果。
历史上有人把《钱神论》归类于寓讽刺鞭挞于嬉笑嘲谑的俳谐文,而该文谐中有庄,是很严肃的,它对金钱的描绘,对时风的讽刺、揭露都非常深刻。
原文: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
上智先觉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
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
大矣哉!钱之为体,有乾有坤。
内则其方,外则其圆。
其积如山,其流如川。
动静有时,行藏有节。
市井便易,不患耗损。
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
亲爱如兄,字曰“孔方”。
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
无翼而飞,无足而走。
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
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
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
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
《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岂是之谓乎?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
无远不往,无深不至。
京邑衣冠,疲劳讲肆;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
钱之所祐,吉无不利。
何必读书,然后富贵。
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空版至虚,而况有实;嬴二虽少,以致亲密。
由是论之,可谓神物。
无位而尊,无势而热。
排朱门,入紫闼;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是故忿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
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
学习辅助网
绝妙奇文《钱本草》2012-05-26 02:46:29.0立兄绝妙奇文《钱本草》钱本草224064光明文荟/enpproperty-->唐朝名臣张悦,洛阳人,武则天时应试,被选为太子校书,至玄宗时,升为中书令,封燕国公。
他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
张悦曾写一奇文,名曰《钱本草》,入木三分地揭示了钱既可治病,又可害人的双重作用。
原文曰:“钱,味甘,大热,有毒。
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了饥,解困厄之患立验。
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
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
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
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舍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
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
这篇短文,把钱的利弊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责任编辑:宫辞]
学习辅助网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中国“四大千古奇文”或为处事之至理,或为劝世之良言。
虽越千古,如今读来,仍是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实为不可多得的奇文。
一、《钱本草》作者:张说原文:钱,味甘,大热,有毒。
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
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
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
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
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
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译文:“钱,味道甘甜,属性热,有毒,却能延缓容貌的衰老,使人神色温和滋润。
用它来消除饥寒,帮助人们避开困境与灾祸,有立竿见影的奇效。
因此,在一方面,它有利于国家和百姓;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使原本贤达的人受到污染,尽管如此,它唯独以清正廉洁为天敌。
如果是一个人带着贪心服用它,均平得当则没有什么坏处;但如果过度服用,就会冷热不均,使人性情狂乱。
这味药不同于普通草药,并没有固定的采摘时节,但如果不遵循义理而采摘就会使人精神损伤。
钱物既然流转于世间,往往就会感召神灵护佑,因而沾染神鬼的气息。
如果只积攒不发散,就会带来水火盗贼等灾难。
但如果只发散不积攒,自己就会有饥寒困顿等祸患。
一积攒一发散平衡得当称为道,不把它当作珍宝而过度珍惜称为德,取得给予过程适宜称为义,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不过分贪求称为礼,慷慨地施舍以救济大众称为仁,不违背自己过去承诺称为信,得不伤己称为智。
用这七种方法精炼此药,服用时,钱的数量刚好有所亏欠,这样就可以使人长寿。
如果服用时不符合义理,就会使人沉湎其中,而导致志向衰弱精神损伤,一定要特别注意小心。
二、《寒窑赋》(又名《命运赋》)作者:吕蒙正原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读《钱本草》有感唐朝文学家张说曾经历仕四朝、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三十年,而且高作很多,其散文《钱本草》,文章不长,通俗易懂,但道尽钱的性质、利弊、积散之道。
“钱,味甘,大热,有毒。
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
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
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那么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那么伤神。
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
如积而不散,那么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那么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
假设服之非理,那么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现今社会,物质诱惑层出不穷,咱们每一个人都在经受着各类严峻的考验,其本源无一例外是一个“钱”字。
一个人可否坚决抗击各类侵蚀诱惑,关键在于自身素养和意志的修养、磨炼,金钱观和人一辈子观是不是端正。
其实,钱本无善恶,金钱的善恶,仍是出在人的身上,出自于人的金钱观上,出自于人关于金钱的获取和利用上。
《茶花女》中有一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
”是做金钱的主人,仍是做金钱的奴隶,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金钱观。
“钱,味甘”道尽了金钱的吸引力,“大热,有毒”又说明了金钱的危害性。
确实如此,金钱能给人们带来家居、美食、华服、彩舆,令人感到甘甜舒适。
也确实是说,人们尽力工作,付出劳动取得金钱,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可是对金钱的追求陷入贪婪,钱“大热、有毒”的药性就会发作。
金钱之“毒”源于人性对财富和金钱的过度贪婪。
这种贪欲不但令人头脑发烧,更令人不择手腕、不计后果,而使自己深受其害只知“钱”之味甘,而不知其有毒,一味地拜倒在孔方兄的门下,不择手腕地贪赃枉法,强取豪夺,结果反害了性命。
老百姓叹钱难赚,谓之为血汗钱,当思一分一厘来之不易,于是那种锱铢必较也在情应当中。
因为赚得是辛苦钱,自然舍不得把钱用到不合法的地址去。
寓庄于谐警世奇文——介绍张说的《钱本草》
张君业
【期刊名称】《写作:中》
【年(卷),期】1996(0)7
【摘要】张说为唐代名臣,曾任凤阁舍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封燕国公。
他擅长文辞,当时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苏颋(袭封许国公)并称“燕许大手笔”。
他的一篇《钱本草》,仅187字,即为十分难得之警世奇文。
首先,比喻新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说钱。
本草,中药药物之统称也。
据《汉书·郊祀志》记载,汉成帝建始二年曾设有药官。
【总页数】1页(P29-29)
【关键词】本草;张说;中书门下;中书令;汉成帝;中药;黄门;比喻;燕国;舍人
【作者】张君业
【作者单位】江苏丰县县委办公室干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寓庄于谐以谐促庄——谈幽默在教学中的运用 [J], 范世荣;
2.寓今于古,寓庄于谐--戏曲小品《开明塾师》浅谈 [J], 李建民
3.我国古代两篇谈钱的奇妙短文——鲁褒《钱神论》与张说《钱本草》 [J], 谢明;
4.幽默诙谐寓庄于谐——向小学生介绍一种简便实用的作文技巧 [J], 张坤
5.《钱本草》——张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文欣赏:千古奇文《钱本草》诊治时弊寓教深刻作者介绍张说(667年-731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开元十八年(730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
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钱本草》提要张说文笔锋健、才思敏捷,著作颇丰,堪称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
但他仕途坎坷,曾被流放和贬谪,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使得张说的诗文中充满着看破红尘的沧桑和直言时弊的辛辣,从散文《钱本草》中可见一斑。
《钱本草》系张说仿古传《神农本草经》体式与语调撰著的一篇奇文。
此文乃作者总结人生七十年之阅历,苦心孤诣而成,区区200余字便把钱的性质、利弊、积散之道描写得淋漓尽致,以钱喻药,诊治时弊,利害之论,颇富哲理,寓教深刻,堪称奇文。
《钱本草》原文“钱,味甘,大热,有毒。
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
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
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
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
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
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钱本草》译文“钱,味甜,性热有毒,却能预防衰老,驻容养颜。
可以治疗饥饿寒冷,解决困难,效果明显。
可以有利国家,可以污损贤达,只是害怕清廉。
贪婪之人服用以平为好,如果不平,则冷热不均,引发霍乱。
这味药,没有固定的采摘时节,无理采摘的使人精神损伤。
如果只积攒不发散,会有水火盗贼等灾难。
如果只发散不积攒,会有饥寒困顿等祸患。
一积攒一发散称为道,不把他当做珍宝称为德,取得给与适宜称为义,使用正当称为礼,接济大众称为仁,借还有期称为信,不用他伤害自己称为智,用这七种方法精练此药,才可以长久地服用他。
唐朝开元名相张说生平简介张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朝开元名相张说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张说生平简介张说,唐朝开元名相,生于公元667年,卒于公元730年,名说,字道济,也有人说他字“说之”,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人。
张说一生三次拜相,三次被贬,仕途可谓是坎坷崎岖,但和他仕途相反的是他在文坛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曾统治唐朝文坛三十年,死后被开元时期的读书人称为“文宗”。
年轻的张说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不俗的文学造诣,当时的他在科举考试之时做的策论,被认定为天下第一策论。
后来被任命为太子校书,后来和崔湜等人一起编修《三教珠英》。
唐长安三年,由于不肯和张易之同流合污陷害宰相魏元忠,被陷害流放钦州。
唐中宗复位之后,召回张说,任命他为兵部侍郎。
唐睿宗继位之后,张说因为审判中宗时期的李重福谋反一案有功,被任命为太子李隆基的侍读,成为太子的近臣。
唐睿宗二年,张说被封为宰相,期间,极力向皇帝推荐当时身为太子的李隆基。
第二年,李隆基继位为唐玄宗,刚刚继位的李隆基由于根基不稳,朝廷大事都由太平公主把握着,当时太平公主想让崔湜担任宰相,迫于太平公主的威势,李隆基只好罢掉张说的相位。
后来,唐玄宗灭掉太平公主之后,又启用张说,但是张说又在和姚崇夺权的时候,失败被罢。
这一次的张说可以说是遇到了政治上最大的失败,罢相之后的他被一贬再贬。
虽然,最后张说又被重新启用,但是此时的他年事已高,在开元十八年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张说虽然有才,但是他非常的贪财,而且为人脾气也比较暴躁,所以和同僚的关系都不太好,这也使得他的仕途非常的坎坷。
张说读音张说,唐玄宗开元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也是开元名相之一。
为人非常贪恋财富,而且脾气暴躁,所以在朝中的人缘非常之差,一生仕途坎坷。
张说的名字正确读音应该是“zhāngyuè”,后面的那个“说”字应该读第四声“yue”,同喜悦的“悦”字。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原文与译文、作者简介或为处事之至理,或为劝世之良言。
虽越千古,如今读来,仍是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实为不可多得的奇文。
《寒窑赋》吕蒙正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
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
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钱本草原文及翻译
钱本草
【作者】张说【朝代】唐代
钱,味甘,大热,有毒。
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
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
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
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
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
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译文注释
钱,味道甘甜,性热有毒。
却偏偏能预防衰老,驻容养颜,能治疗饥饿寒冷,解决困难,且效果显著。
可以有利于国家和百姓,可以污损贤达,最害怕清廉。
贪婪的人服用最好不要过量,如果过量,则会冷热不均,引发霍乱。
这味药,没有固定的采摘时节,无理采摘的使人精神损伤。
如果只积攒不发散,会有水火盗贼等灾难。
如果只发散不积攒,又会有饥寒困顿等祸患。
一积攒一发散称为道,不
把他当作珍宝称为德,取得给予适宜称为义,使用正当称为礼,接济大众称为仁,支出有度称为信,得不伤己称为智,用这七种方法精炼此药,才可以长久地服用。
可以使人长寿,如果不这么服用,则会智力减弱精神损伤,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作者介绍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字道济,一字说之。
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钱本草钱,味甘,大热,有毒。
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
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
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时无,采至非礼则伤神。
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
如积而不散,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困厄之患至。
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而不失期谓之信,入部妨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
若服之非理,则弱智伤神,切须忌之。
张说(667-730年),字道济,自武后时代起,历仕四朝,三任宰弼,尤其是长期主政于玄宗朝,对开元盛世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掌文学之任30年,对唐玄宗推行文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说一生著作颇丰,其中有《钱本草》一卷。
《钱本草》作于何时,有关史料无记载。
根据其内容及张说的个人经历来看,大约应撰于开元14年他被系狱免职后,复又被起用至患病时期,即作于其晚年。
《钱本草》全文仅180余字,文曰:“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
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
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
此即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
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钱本草》以钱喻药,生动形象而又富有哲理,寓教深刻。
首先,该文用精炼的数语定义钱这味灵丹妙药的性能:味甘美而发内热,虽含有不良的副作用,可使人中毒,但其功能强大,能令人青春长在,容光焕发,并能立即消除饥寒困窘之症。
这种药对国家非常有利,但却腐败贤达,惧怕清廉之士。
短短数语,说明张说对钱的本性的理解之深刻和对中医治病理论之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