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20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1答案43869
- 格式:rtf
- 大小:7.32 KB
- 文档页数:3
【奥鹏】大工19秋《工程抗震》在线作业1-辅导资料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第1题,根据地震时在地面上人的感觉、房屋震害程度、其他震害现象、水平向地面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等将地震烈度分为( )。
[A.]一度到十度
[B.]一度到十二度
[C.]一度到六度
[D.]一度到八度
正确的答案是:B
第2题,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 )。
[A.]震源深度
[B.]震源
[C.]震中距
[D.]震中
正确的答案是:D
第3题,一般情况下,覆盖层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 )m/s且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 )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A.]500,500
[B.]500,400
[C.]400,400
[D.]400,300
正确的答案是:A
第4题,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 )。
[A.]震源深度
[B.]震源
[C.]震中距
[D.]震中
正确的答案是:B
第5题,抗震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及以上的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A.]9
[B.]8
[C.]7
[D.]6
正确的答案是:D
第6题,目前常采用的地震动峰值是地面运动的最大( )值。
[A.]速度
[B.]变形。
大工20春《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
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
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
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二:地基液化指数计算。
某7层住宅楼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在地面下2m,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典型地层条件如下表所示,拟建场地地下水深度为1.00m。
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
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计算:
=6.0,判别深度为据4.3.3条,4.3.4条:第2层和第4层可判为不液化,N
15m。
Ncr=N0[0.9+1.0(ds-dw)]pc
/3。
大工20春《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 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
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处于8度地区(地震加速度为0.2g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 0.16α=),Ⅰ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g 0.25s T =),结构阻尼比0.05ξ=。
基本自振周期10.433s T =。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表如下所示。
要求: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多遇地震下作用在结构各楼层上的水平地震作用力。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表 ()g s T1g 1.4T T > 1g 1.4T T ≤ 0.35≤10.080.07T + 不考虑0.35~0.5510.080.01T + 0.55> 10.080.02T -题目二:地基液化指数计算。
某7层住宅楼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在地面下2m,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典型地层条件如下表所示,拟建场地地下水深度为1.00m。
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
题目三:什么是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方面?题目四:一般结构应进行哪些抗震验算?题目五:框架梁和柱的纵筋、箍筋配置分别有哪些要求?作业具体要求:1. 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 文件名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19春《⼯程抗震》⼤作业题⽬及要求⼤作业答案可直接上传⼤连理⼯⼤学《⼯程抗震》⼤作业学习中⼼: XXX姓名: XXX学号: XXXXX题⽬⼀:底部剪⼒法。
钢筋混凝⼟框架结构共7层,经质量集中后得到集中于各楼层的重⼒荷载代表值分别为:1900kN G =,23456700kN G G G G G =====,7600kN G =。
该结构每层层⾼均为3.5⽶,结构阻尼⽐0.05ξ=,⾃振周期为10.55s T =,Ⅰ1类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
按底部剪⼒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平地震作⽤及地震剪⼒。
解:由题⽬可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且⼯程有多遇地震的特点,查表可得:αmax=0.24。
由题⽬可知,设计地震分组为第⼀组,Ⅰ1类场地类别,查下表可得:Tg=0.25s 。
钢筋混凝⼟结构阻尼⽐题⽬已给出,为ξ=0.05,则:⽔平地震影响系数曲线衰减系数:γ=0.9+(0.05-ξ)/(0.3+6ξ)=0.9阻尼⽐调整系数:η2=1+(0.05-ξ)/(0.08+1.6ξ)=1则:α1=(Tg/T1)rη2αmax=(0.25/0.55)0.9×1.0×0.24≈0.12因为:T1=0.55s>1.4Tg=1.4×0.25=0.35s,Tg=0.25s≤0.35。
查下表可知,δn=0.08T1+0.07=0.08×0.55+0.07≈0.11总⽔平地震作⽤标准值:FEk=α1Geq=0.12×(900+700+700+700+700+700+600)×85%=510 KN △Fn =δn F EK = 0.11×510=56.1 KN各楼层⽔平地震作⽤标准值:Fi=GiHiFEk(1-δn)/∑GjHj (i=1,2,3,n)∑GjHj=900×3.5+700×7+700×10.5+700×14+700×17.5+700×21+600×24.5=66850KN?mF1k=[900×3.5×510×(1-0.11)]/66850=21.39KNF2k=[700×7×510×(1-0.11)]/66850=33.27KNF3k=[700×10.5×510×(1-0.11)]/66850=49.91KNF4k=[700×14×510×(1-0.11)]/66850=66.54KNF5k=[700×17.5×510×(1-0.11)]/66850=83.18KNF6k=[700×21×510×(1-0.11)]/66850=99.81KNF7k=[600×24.5×510×(1-0.11)]/66850=99.81KN题⽬三:简述建筑结构抗震计算应遵循的五个原则。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题目1:底部剪力法。
钢筋混凝土5层框架经质量集中后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层高均为3m ,集中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1500kN G =,2550kN G =,3580kN G =,4600kN G =,5450kN G =。
结构阻尼比0.05ξ=,自振周期为10.55s T =,Ⅰ1类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3580kN=2550kN =1500kN=(a )计算简图4600kN=5450kN=解: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1.4-1.2知,8度多遇地震,αmax=0.16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Ι类场地,取Tg=0.25s Tg=0.25<T1=0.55s <5Tg=1.25sα1=(Tg/T1)r η2αmax =(0.25/0.55)0.9×1.0×0.16=0.079≈0.08 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2.1知,T 1=0.55s >1.4Tg=1.4×0.25=0.35s 取δn=0.08 T1+0.07=0.08×0.55+0.07=0.11 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 =α1Geq=0.08×(500+550+580+600+450)×85%=182.2KN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i=G i H i F EK (1-δn)/∑G j H j (i=1,2,3…n)∑G j H j =500×3 +550×6+580×9+600×12+450 ×15=23970KN ·m F 1=[500×3×182.2×(1-0.11)]/23970=10.15KN F 2=[550×6×182.2×(1-0.11)]/23970=22.32KN F 3=[580×9×182.2×(1-0.11)]/23970=35.31KN F 4=[600×12×182.2×(1-0.11)]/23970=48.71KN F 5=[450×15×182.2×(1-0.11)]/23970=45.66KN 计算各楼层的层间地震剪力V 1= F 1+ F 2+ F 3+ F 4+ F 5=10.15+22.32+35.31+48.71+45.66=162.15KN V 2= F 2+ F 3+ F 4+ F 5=22.32+35.31+48.71+45.66=152KN V 3= F 3+ F 4+ F 5=35.31+48.71+45.66=129.68KN V 4= F 4+ F 5=48.71+45.66=94.37KN V 5=F 5=45.66KN题目3:怎样判断土的液化?如何确定土的液化严重程度,并简述抗液化措施。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
学习中心:
姓名:
学号: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
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处于8度地区(地震加速度为0.2g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 0.16α=),Ⅰ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g 0.25s T =),结构阻尼比0.05ξ=。
基本自振周期10.433s T =。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表如下所示。
要求: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多遇地震下作用在结构各楼层上的水平地震作用力。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表 ()
g s T
1g 1.4T T > 1g 1.4T T ≤ 0.35≤
10.080.07T + 不考虑
0.35~0.55
10.080.01T + 0.55> 10.080.02T - 解:(1)已知结构阻尼比0.05ξ=,第一振型自振周期10.433s T =,g 1g 5T T T <<,因此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0.90.9g 1max 10.250.160.09760.433T T αα⎛⎫⎛⎫==⨯= ⎪ ⎪⎝⎭⎝⎭
(2)计算结构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单选题)1: 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 )。
A: 震源
B: 震源深度
C: 震中
D: 震中距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我国采取()度起设防的方针。
A: 5
B: 6
C: 7
D: 8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 )。
A: 震源
B: 震源深度
C: 震中
D: 震中距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我国地震设防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A: 30%
B: 40%
C: 50%
D: 60%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一般来说,在近场内,基岩上的加速度峰值( )软土场地上的加速度峰值。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用以进行土的类型划分的参数fak为由荷载试验等方法得到的地基土()。
A: 静承载力标准值
B: 静承载力特征值
C: 动承载力标准值
D: 动承载力特征值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度不小于(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
A: 8。
工程抗震与防灾试卷及答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课程考试试卷工程抗震防灾(a卷)姓名:专业:年级:(本)科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一、多项选择题。
1、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2。
当你在家(建筑)时,你应该如何避免地震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3、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a、跑出教室B.听老师的命令C.蹲在地上D.冲到楼梯间4。
地震后,从高楼疏散时步行()。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5、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c、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由()发明的。
a、祖冲之b、张衡c、毕升d、蔡伦7、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止血,包扎,固定,处理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务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务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务人员8、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沉降地震D,人工地震9。
避免人身电击的不恰当方法是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坐在地上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c、睁开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和毒气。
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部,或将衣服和被子放在头上10.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a、靠近桥梁、河岸和其他开放区域b.不在狭窄的胡同、走廊、楼梯上停留c.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d.不在电线杆、高压线、大型广告牌下行走11、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时候。
a、尧舜时代B,商周时期C,秦朝D,汉朝12。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第一灾害组的是()。
a、洪水B,地震C,火灾D,瘟疫13、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
一般情况下,()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大工20秋《工程抗震》在线作业3-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题目】多层砌体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时,两端均有构造柱约束的承重墙体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 )。
A.0.9B.0.8C.0.75D.【题目】0正确的选择是:A【题目】地震烈度为8度时,多层砖砌体房屋圈梁箍筋最大间距为( )mm。
A.300B.250C.200D.150正确的选择是:C【题目】多层砌体房屋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 ),以考虑鞭梢效应。
A.3B.【题目】5C.2D.【题目】5正确的选择是:A【题目】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上部砌体结构的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
A.240×240mmB.180×180mmC.150×150mmD.100×100mm正确的选择是:A【题目】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
A.0.25%B.0.20%C.0.15%D.0.10%正确的选择是:B【题目】多层砌体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时,对于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其地震作用应乘以地震增大系数( ),以考虑鞭梢效应。
A.【题目】5B.3C.【题目】5D.2正确的选择是:B【题目】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框架柱的截面不应小于( )。
A.400mm×400mmB.350mm×350mmC.300mm×300mmD.250mm×250mm正确的选择是:A二、判断题 (共 13 道试题,共 65 分)【题目】砌体结构所受的水平地震作用对结构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正确的选择是:错误【题目】正常情况下,砌体结构的圈梁应闭合,但遇有洞口时,圈梁可以断开,也不需要进行搭接处理。
正确的选择是:错误【题目】砌体结构设置的圈梁可以有效地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正确的选择是:正确1【题目】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的墙肢的长度沿结构全高不宜有突变。
(单选题)1: 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 )。
A: 慢
B: 快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根据烈度概率分析,基本烈度比多遇烈度约高( )度。
A: 1
B: 1.3
C: 1.55
D: 1.75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一般来说,在近场内,基岩上的加速度峰值( )软土场地上的加速度峰值。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率( )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A: 我国取50年;5%
B: 我国取50年;10%
C: 我国取100年;5%
D: 我国取100年;10%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在确定土层覆盖层厚度时,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其上部各土层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该层及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 )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A: 300m/s
B: 400m/s
C: 500m/s
D: 600m/s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抗震规范》明确规定对于( )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
A: 有利
B: 一般
C: 不利
D: 危险
正确答案: D。
大工20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7 道试题,共35 分)
1.抗震墙结构中高宽比不小于( )的抗震墙,其破坏形态为弯剪破坏,设计时允许其在底部产生塑性铰。
A.5
B.4
C.3
D.2
答案:C
2.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代换按( )相等的原则进行换算。
A.钢筋受拉承载力
B.钢筋受压承载力
C.钢筋截面
D.钢筋长度
答案:A
3.满足结构布置要求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形式以层间( )变形为主。
A.弯曲
B.剪切
C.弯剪
D.以上三项都不对
答案:B
4.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层高不应超过( )m。
A.3.3
B.3.6
C.4.2
D.4.5
答案:D
5.砌体结构采用小型预制板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属于()。
A.刚性楼盖
B.柔性楼盖
C.中等刚性楼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6.四级框架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不宜大于( )。
A.200mm
B.250mm
C.300mm
D.350mm。
大工23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1-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7 道试题,共35 分)
1.根据液化指数的大小,可将液化地基划分为( )个等级。
A.二
B.三
C.四
D.五
答案:B
2.《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分为( )类。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D
3.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 )。
A.慢
B.快
C.相等
D.不能确定
答案:B
4.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 )。
A.震源
B.震源深度
C.震中
D.震中距
答案:C
5.《抗震规范》明确规定对于( )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
A.有利
B.一般
C.不利
D.危险
答案:D
6.工程抗震主要考虑对( )的抗震设防问题。
A.火山地震
B.陷落地震
C.构造地震
D.诱发地震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