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让童诗自由地飞翔——论林焕彰童诗的想象艺术
- 格式:pdf
- 大小:321.08 KB
- 文档页数:4
飞,我一直想飞作者:林焕彰来源:《文学少年(小学版)》2008年第11期飞,我一直想飞飞,我一直想飞看到鸟儿从窗前飞过我就想学着他们,把双手伸直冲向蓝天鸟儿都飞到树梢上栖息,我还在窗前发呆,平伸的双手,也忘不了收回来,像干枯的树枝,怕一放下就折断了!想飞,是一件很单纯的事,但我不是鸟儿,手不能变成翅膀,翅膀不能没有羽毛,羽毛要又丰又满!《延伸·阅读》飞,我一直想飞诗的动机:这首诗,我是想为即将迈进“少年”的小朋友写的;但也不否认,是为自己某个时候有着低落的心境而写;谁能说他没有苦闷呢?诗的方法:怎么想,就怎么写,也是诗的一种表现方法。
刻意地想用某种方法来表现诗,诗未必就能乖乖听你的话。
诗的欣赏:解读一首诗,我们不能只就字面的意义来看它。
诗是有所暗示的,也有所象征。
欣赏一首诗,如果你能从“暗示”和“象征”的某些联想,想象去发挥,你所获得的感受,必然比别人多。
猫和时间守着夜,看到孤独;守着黑,看到寂寞。
猫,把时间还给时间;他只喜欢自己。
《延伸·阅读》猫是一种很特别的动物:猫的酷,有他不理你的酷;猫的美,也有他不理你的美。
夜和黑都容易让人联想到孤独和寂寞;猫安静下来的时候,仿佛时间是和他无关的。
猫安静的时候,他是不是真的“只喜欢他自己”?不睡觉的小雨点儿滴哩哩,滴哩哩,小雨点儿,滴哩哩……下来就下来嘛,怎么有那么多话?滴哩哩,滴哩哩,整夜都在屋顶上,滴哩哩,滴哩哩,不停地说话,不停地弹上又跳下!滴哩哩,滴哩哩,好讨厌的不睡觉的小雨点儿!《延伸·阅读》倒着念的一首诗:《小雨点儿不睡觉》倒着念一首诗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诗可以倒着念?试试看:把前面那首诗倒着念,是不是很好玩?倒着念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发现? 你是我的猫你是猫,你是我的猫;你不理我,你可以不是我。
我的蓝色的猫,不转动的眼睛,不转动的夜晚,不转动的,我们的距离星子开始掉了!星子掉了几颗?星子掉了一大把,夜已深了!你的眼睛,蓝色的眼睛;刺伤我,刺伤我的心。
坐火车轰隆隆隆,轰隆隆隆,长长一列火车,正往远方行走。
车窗外面,飞过田野村庄,一路景色,一路诗。
火车向前走,带走了我的思念,留下回声,在山谷间回荡。
当当当,火车到站了,到了我的目的地。
这首诗是林焕彰的儿童诗,以坐火车的体验为题材,表现了火车行驶中的节奏和景色的变化。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首先,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描绘了火车行驶中的声音和景象。
诗中的“轰隆隆隆”形象地表现了火车行驶的声音,而“长长一列火车,正往远方行走”则描绘了火车远行的场景。
同时,“车窗外面,飞过田野村庄”则从车窗这一独特的视角展现出沿途的景色。
这些景色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火车之中,亲身感受着旅途的风景。
其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独特感受。
“一路景色,一路诗”,作者将景色与诗意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的热爱和赞美。
“火车向前走,带走了我的思念”,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留下回声,在山谷间回荡”,则表现了火车驶过山谷时留下的回声,同时也象征着作者的思绪在未来的时空里回荡。
最后,“当当当,火车到站了,到了我的目的地”,则表现了作者到达目的地的欣喜之情。
此外,这首诗在语言和韵律上也很有特点。
诗歌运用了明快的节奏和流畅的语言,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同时,诗歌的韵律也很有特色,如“轰隆隆隆”和“长长一列火车”等都表现出了鲜明的节奏感。
总的来说,林焕彰的这首儿童诗生动地表现了坐火车的体验和感受,通过描绘火车的声音、景色以及作者的思绪,让读者感受到了旅途的美好和向往。
同时,诗歌的语言和韵律也极具特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青年歌手林童简介
牧歌
【期刊名称】《民族音乐》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林童,一位美声唱法的女高音青年歌手。
198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现在云南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任教。
做为一名声乐讲师,林童的本职工作是搞教学。
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教师的责任也是重大的,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却要具备一桶水,要培养好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声乐艺术的理论和表现技能,这些都是林童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10多年的教学中,在师从余群副教
【总页数】1页(P34-34)
【作者】牧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76
【相关文献】
1.想象让童诗自由地飞翔——论林焕彰童诗的想象艺术 [J], 乔雪
2.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实验生态学研究(Ⅳ):土壤种子库在受损常绿阔叶林恢复初期中的作用 [J], 宋垚彬;张奇平;达良俊
3.全国最大童服基地——佛山市环市镇童服行业协会简介 [J], 李基海;贺佐情
4.青年歌手林英涛 [J],
5.童画童语,七彩世界——浙江省杭州市申花实验幼儿园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童诗擦亮童年的天空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这样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让诗意擦亮蓝天,让诗意洗净明月,让诗意晕染我们的心灵,让诗意点燃生命的火焰。
”诗意地栖居是如此妙不可言!诗是我们一生都不可缺失的精神营养品。
被诗滋养着的心灵,是柔软的、温暖的、敏感的、细腻的。
诗是灵魂的歌,它用从心灵中发掘出来的美,去陶冶美的心灵,诗是从心灵到心灵的艺术。
童诗教学,正是用诗意润泽每个儿童的心灵;童诗教学,正是让诗意擦亮童年的天空。
初恋中结下情缘记得我的孩子三岁时,曾经这样说:“天是云的家,云是雨的家,为什么会下雨,因为雨宝宝要出来玩玩!”我以为他背的是一首儿歌,问他是不是幼儿园的老师教的,他却告诉我是自己想的。
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童诗是离儿童最近的文学。
春天到了,我带着孩子在公园散步,杨柳依依,绿草如茵,春光明媚。
孩子和我都沉浸在这美好的春色中。
“妈妈,好大的雪呀!”孩子感叹着,我一时莫名其妙,春日的暖阳如此和煦,哪有什么雪呀?“妈妈,是绿色的雪,你看,柳树绿了,小草绿了……”此刻,我震惊于孩子那无比奇特却充满诗意的想象,好一场绿色的雪!那一年,孩子四岁。
正是从那一刻起,我不得不惊叹:“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天真、好奇、富于幻想……是儿童的天性,也是诗人的特质。
世间万物,对于儿童来说,总是那么新奇,他们以一颗充满好奇的心灵来感受大自然,月亮为何为变圆?白云会飘到哪里?为什么迎春花总是开得最早……儿童拥有一颗童真的心灵,他们天性淳朴,情感真挚。
儿童用清澈无邪的眼睛看世界。
正如冰心在诗歌《可爱的》中所写:“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和他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
抬起头来说笑,低下头去弄水……”诗歌是想象的艺术,想象是诗歌的翅膀。
而儿童所拥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是成人无法企及的。
在儿童的世界里,花会舞蹈,鸟会歌唱,大树是大地上绽放的绿色烟花……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最富想象力,他们创作童诗,甚至可以“无师自通”。
1、妹妹的红雨鞋妹妹的红雨鞋,是新买的。
下雨天,他最喜欢穿着到屋外去游戏,我喜欢躲在屋子里,隔着玻璃窗看它们游来游去,像鱼缸里的一对红金鱼。
2、妹妹的围巾雨停了,妹妹拉着我一直往外跑——手指着远远的一棵树,树上挂着的彩虹;她说:那是我的围巾,从我窗口飘出去的。
3、妹妹的话妈妈,你会给我洗脸,你会给我梳头发,你会给我换衣服,你会给我做很多很多的事,你是我的妈妈。
妈妈,我会给洋娃娃洗脸,我会给洋娃娃梳头发,我会给洋娃娃换衣服,我会给洋娃娃做很多很多的事,妈妈,你说我是不是洋娃娃的妈妈?4、童话(一)下雨了,走走走……走到爸爸的口袋里,变成一个小铜币;不会淋雨,又可以买东西。
5、童话(二)爸爸,天黑黑要下雨了,雨的脚很长,它会踩到我们的,我们赶快跑!6、我要到一个地方去夏天来了,我要到一个地方去,妈妈不知道,爸爸也不知道,那个地方。
那个地方,有盛开的花,有翠绿的草原;小花是各式各样的小伞,像着上了所有的颜色。
草原是茂密柔软的棉纱,织成了一条地毯。
那个地方,还有一条小河,还有很多的树;小河是弯弯曲曲的水袖,穿过一座小桥,又一座桥……树是疏疏密密的果园,树荫底下是蚂蚁的家,是蟋蟀的斗技场。
那个地方,只有爱穿花洋装的蝴蝶知道。
那个地方,只有爱穿绿色军服的蚱蜢知道。
那个地方,只有爱游泳的小鱼儿知道。
那个地方,只有爱唱歌的小鸟儿知道。
还有,我爱高飞的风筝也知道。
还有,我爱远航的小纸船也知道。
还有,很多很多小弟弟小妹妹也知道。
夏天,草原,河边,是我们游玩的好地方,无论清晨或傍晚,我都喜欢到那个地方;爸爸不知道,妈妈也不知道。
那个地方。
7、妈妈,请您给我妈妈,请你给我一个小娃娃,一个苹果脸的小娃娃;小娃娃的脸,是微笑的;她的眼,是明亮的;她的头发,是乌黑柔软的;像您又像我的,小小的娃娃。
妈妈,请你给我一个小喇叭,可以吹的,一个小小的喇叭;可以吹的,一个ㄉ一ㄉ一ㄉㄚㄉㄚ的小喇叭;小喇叭,可以吹的,小小的喇叭小小的嘴,可以吹的。
让童心在童诗中飞扬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大汾小学 陈 妃儿童天生就是诗人,一个孩子就是一首儿童诗,他们的想象就像童诗一样无拘无束,他们的言行就像童诗一样散发着诗意。
在儿童的情感世界里,前一分钟是伤心至极的号啕大哭,后一分钟可以是毫无掩饰地哈哈大笑,正如接受老师批评后,他一个转身就会亲切地喊一声:“老师,您好!”在他们眼里,太阳是公公,大树是爷爷,书包会说话,桌子会哭泣。
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所有事物都有不一样的故事,他们想了解为什么打雷要下雨,为什么冰淇淋那么好吃;他们还想知道为什么有太阳公公、雷公公、土地公公,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他们的公公……他们的内心充满着幻想,幻想里饱含着童心,童心里带着纯真的童趣。
儿童诗正是用这样的童真与童趣在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内心千奇百怪的幻想在儿童诗里找到了证实,他们是多么开心啊!孩子们不仅从内容上喜欢儿童诗,在形式上,儿童诗借助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奏抒写着童心之美,童诗不受字数、押韵等形式的限制。
教师要成为儿童和诗的桥梁,不仅要让儿童多读童诗,积累素材,还要引导孩子们学会写儿童诗,表达他们纯真的童趣,让儿童通往童诗创作的彼岸。
儿童诗不仅能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操、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还能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儿童诗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儿童创作儿童诗呢?亲近自然,亲近生活,是儿童诗写作的起点;学习语言,模仿写诗,是儿童诗写作的必经之路;放飞想象,诗情飞扬,让儿童诗写作走得更远。
一、亲近自然,亲近生活亲近自然,亲近生活,是儿童获取童诗素材的源泉,也是儿童诗写作的起点。
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儿童诗人,在大自然里生长着的花草树木、生活着的鸟兽虫鱼,在儿童的眼里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感情的,他们会流泪,他们会微笑。
如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会着急地哭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会很难过……我们要引导孩子亲近自然,在自然界里找到诗意的栖息地。
孩子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天真烂漫的,每个孩子的幻想世界都是一本异想天开的童诗集。
探索篇•课题荟萃让诗心飞扬———浅谈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写儿童诗张钰(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固城第二小学)儿童诗是针对儿童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更简短、浅显明白,更加清新、明快,接近孩子的生活。
指导学生创作儿童诗是让孩子从小受到诗的教育,也就是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让低年级的儿童写他自己的儿童诗,童笔书童心,去描绘他们自己的儿童世界。
低年级的学生是一片洁净的天空,对于他们,学什么都是新鲜的。
由于一切从零开始,教会他们写诗尤其要耐心,细致,一步一步来,不可操之过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变要他写为他要写,我分这样几步进行指导:一、美化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受美散文大师秦牧曾说过:“语言的宝库在当代人的口头上。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教师是运用语言的典范,因此,美化教学语言显得尤为重要,上课力求做到语言生动、形象、儿童化,表达流畅,给学生以美感,使教学语言化。
学生在美的语言环境中,心里种下了诗的种子。
二、营造诗情氛围,让学生发现美(一)赏诗、背诗谚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其言简意赅,内容广泛,富有情味。
一首首诗作,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民心灵。
其中有很多诗篇脍炙人口、易于成诵,能让小朋友感受诗歌语言之美。
因此,我每周教给学生一首适合儿童的诗,学生不仅能熟背理解,还能跟着录音磁带进行吟唱,让孩子们在背背唱唱中去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
(二)仿诗、接诗儿童诗就像孩子的心灵那样纯洁、美丽、人见人爱。
由于低年级儿童正处于各种心理素质的萌生、转折和发展时期,仿效性强,我就通过一些优秀的诗篇使他们潜移默化。
而现代儿童诗作家如:圣野、金波、任蓉蓉、李少白、樊发稼等的作品,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易懂易记易诵,为孩子们所喜爱。
通过老师充满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激情,并让学生读读背背学学,玩一玩接诗的游戏,从易到难,多易少难。
欣赏诗歌可以让小朋友的思维沉浸在想象、追求和探索的状态中,激活了孩子大脑中贮存的各种信息、图像,为创作儿童诗创造了条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童诗成为儿童驰骋想象力的舞台 作者:谢孔敏 来源:《师道》2018年第06期
儿童诗多以儿童为读者、基于儿童的立场和审美角度而创作,诗的语言充满童真、童趣、极富想象力,深受儿童欢迎。想象是创造的翅膀,也是发展儿童语言的重要途径。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不应将儿童诗仅仅作为朗读与识字的载体,还应让儿童诗成为驰骋儿童想象力、发展儿童语言的舞台。
一、创设情境,激活想象 在导入环节,创设充满童趣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大胆猜想,可直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诗歌学习打开想象之门。《四季》是人教版第一册的一首儿童诗,诗歌通过充满童趣的语言写了草芽、荷叶、谷穗和雪人的对话。有的老师教此课时往往忽视创设情境,而直接让学生朗读诗歌、圈出生字,使得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其实,导入环节可以这样来设计:“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听说四季王国正在举行选秀活动,每个季节都要评选出一个形象代言人,现在是秋天,大家猜一猜,会有哪些小伙伴们来参加秋天主会场的选秀呢?猜猜看最后谁得了第一名?(学生猜完后,老师从袋子里掏出几支谷穗)原来是谷穗小姐!说说看,谷穗长什么样子?为什么它的票数最高呢?如果说谷穗是秋天的使者,那么谁是春天、夏天和冬天的使者呢?让我们一起从诗歌里寻找答案。”通过语言来创设一个故事情境,为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对课文中提到的“谷穗”有了更亲密的接触,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最后很自然地引出“谁是春天、夏天和冬天的使者”,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与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 观察插图,充分联想 儿童诗常配有插图,图文并茂,可以培养小学生观察插图的习惯,发展他们由此事物联想彼事物的能力,这是培养想象力的基础。想象力和观察力有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入手,尤其要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例如从上到下或从近到远地观察,从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方面观察。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尽可能详细地说出观察到的内容,并通过插图充分联想。教学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从近往远看,课文插图画了些什么?你觉得雪地上的这些脚印像什么?这些脚印是谁画的呢?他们画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再如读了诗歌《小小的船》,如果学生仅仅知道弯弯的月儿像小船,其想象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我们不妨进一步问:“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想弯弯的月儿除了像小船还像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如“像香蕉”“像眉毛”“像热狗”“像秋千”“像弯弯的小桥”“被咬掉一大口的饼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去表达,永远不要以所谓的“标准答案”压制学生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
课程篇童心晶莹童诗飞扬———小学儿童诗创作教学初探韩友弟(福清玉屏中心小学,福建福州)儿童诗是以儿童为对象,选择单纯的主题,以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浅显的内容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无疑是最为自由的一种诗歌体裁,短短的,却又不乏童真和童趣,既有诗的共性,又有其独具的个性,适合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儿童诗以其闪烁着的智慧火花,释放着无穷魅力,吸引着孩子阅读,引起孩子共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引领孩子“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
”纵观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儿童诗在第一学段中占有近半的比例,可见儿童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大家所关注。
遗憾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无论在“写话”或“习作”教学目标中没有纳入儿童诗,致使孩子只享受儿童诗阅读之美,却难以体验儿童诗创作之乐。
记得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
儿童写下的是诗一样的美好生活。
诗写下的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
儿童诗意的栖居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要给孩子们一个有诗的童年,让孩子们用晶莹的童心写下最美的童诗!那么,怎样让孩子们既爱读诗,又能用诗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索,与大家探讨。
一、赏读童诗,体悟诗韵诗情画意是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尤其是儿童,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诗人的潜质,但真正让儿童学会写诗,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将平时所写的句子进行分行,而是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体悟用“诗”这种表达方式传递的诗韵。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注重良好氛围的营造,让孩子在日常的读诗、赏诗、积累诗的过程中揣摩诗语、领悟诗情、感悟诗韵,为诗歌创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堂阅读每天利用晨读午诵的时间,组织孩子赏读校本教材中金波、林焕彰、金子美铃、鲁兵等名家的童诗。
林焕彰最著名的诗林焕彰的儿童诗:
一、《古井》
夜晚的天空,
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我丢下去的白石子,
变成很多很多的小星星。
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
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二、《会歌唱的伞》
蝉的歌儿很好听,
可是它们要到夏天才唱;
它们喜欢赞美
金色的阳光。
蝉的歌儿很好听,
可是它们只爱在树上唱;
所以,一到了夏天
树都变成了
会歌唱的伞。
三、《影子》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影子是一个好朋友,
常常陪着我。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是一只小黑狗,
常常跟着我。
扩展资料
在儿童文学不景气的时代,林焕彰的儿童诗创作毫无疑问弥补了儿童文学世界的苍白。
他的儿童诗涉及题材非常广,表现对象的包罗万象,世界万物几乎无所不包。
而且即使相同题材却也能做到每一首有每一首的新意,绝不重复。
本文以林焕彰的儿童诗为研究文本,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其关于“物”的儿童诗表现上,通过分析其儿童诗所表现的主题和艺术特征探讨林焕彰儿童诗创作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