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的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4.35 KB
- 文档页数:3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滥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治疗效果逐渐下降,对人类的健康和医疗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而住院患者由于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往往面临更加严峻的感染风险,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于住院患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及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便更好地评估我国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对象主要是在当地多家公立医院住院的患者,时间跨度为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共21个问题,包括基本情况、疾病信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在调查完成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1. 住院患者基本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564份,其中男性占比54.3%,女性占比45.7%。
年龄分布方面,18岁以下的患者占比3.2%,18至40岁患者占比34.0%,41至60岁患者占比40.0%,60岁以上患者占比22.8%。
而另一方面,职业方面,学生占比11.2%,工人占比4.1%,公务员/职员占比10.8%,自由职业者占比15.2%,其他职业占比58.7%。
这些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2.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住院患者中有85.8%曾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抗菌治疗,其中男性占比54.7%,女性占比45.3%。
抗菌药物的种类则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其中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占比最高。
而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因方面,92.4%的住院患者表示医生开具了抗菌药物,只有7.6%的患者是自己要求使用抗菌药物的。
3.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疗程、频次及疗效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住院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时,常见的疗程为7天以下、7-14天、14天以上,分别占比23.0%、45.7%、31.3%。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统计数据包括根据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普遍较高。
根据数据,超过70%的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
这也意味着抗菌药物在医院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静脉用药是抗菌药物主要的给药途径。
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住院患者接受的抗菌药物是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给药。
这反映了在住院患者治疗中,静脉给药能够提供更迅速和准确的药物输送,从而更好地控制感染的扩散。
此外,广谱抗菌药物是首选。
数据显示,超过60%的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选择了广谱抗菌药物。
广谱抗菌药物具有对多种细菌有效的作用,可以应对不同种类的感染。
然而,广谱抗菌药物也容易导致耐药性的发展,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此外,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普遍过长。
根据数据,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时间为10天。
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前仍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这表明了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可以减少耐药性的发展,还可以降低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和治疗费用。
最后,抗菌药物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
数据显示,有一小部分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没有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而是根据临床经验进行了选择和使用。
这可能导致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从而加剧了耐药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普遍较高,主要通过静脉给药,广谱抗菌药物为主要选择,使用时间普遍过长,抗菌药物的选择存在问题。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防止耐药性的发展,医院应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管理,鼓励医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进行个体化的抗菌治疗。
另外,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住院病历抗菌药物调查近年来,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它们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恰当的应用,抗菌药物也引发了严重的问题,包括抗药性问题和不良反应等。
为了优化抗菌药物的应用,我们需要对患者住院过程中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细致的调查。
本文将对住院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医学实践提出合理建议。
一、分析方法我们选择100份随机抽样的住院病例进行调查,通过查看病历记录,收集以下信息:1.患者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
2.病情情况:包括疾病种类、疾病严重程度等。
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记录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剂量、用药时间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
4.诊断情况:记录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和效果等。
二、结果分析1.患者基本信息在我们的100份病历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年龄范围为15-80岁。
从住院时间来看,大多数患者留院时间在7天以内。
2.病情情况我们的病例中主要涉及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其中,肺炎是最为常见的疾病,占33%。
大部分患者的疾病情况较为严重,需要进行抗菌治疗。
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在我们的病例中,98%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
其中,第一代头孢菌素、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平均为7天,剂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匹配。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有14%的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腹泻、皮肤瘙痒等。
4.诊断情况在我们的病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大部分使用了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但也有少数患者需要更换抗菌药物,或者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后还需继续给予抗菌药物进行维持治疗。
三、讨论从以上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也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规范和控制。
为此,我们需要:1.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和剂量,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
2.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抗药性问题。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控制院内感染的感染率,防止发生爆发性感染。
方法于2013年4月15号8点至20点期间对我院所有518名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结果我院感染率为2.75%。
其中消化科2名,呼吸科6名,ICU3名,妇产科1名,骨科2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1%。
结论对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能够发现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标签: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抗菌药物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有着重要地位,其成败已成为医院综合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1]。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手段[2]。
为了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控制院内感染的感染率,此次我院于2013年4月15号8点至20点期间对我院所有518名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具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2013年4月15号8点至20点期间我院的518名住院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实际调查者510名,其中男308例,女202例,实查率为98.5%。
由医院感染科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协调。
1.2调查方法调查内容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方式为横断面调查。
根据医院科室进行分组,并且对各科室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了解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
培训内容为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调查表项目填写说明。
且每个科室分别配备1名专业调查人员进行指导。
采用医务人员床旁询问和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3]。
各组负责人审核调查表后统一上交医院感染科进行汇总。
1.3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的诊断参照2001 年卫生部颁布的试行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
1.4统计方法本实验所有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完成。
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一)【摘要】目的了解黄石市爱康医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方法抽取该院2006-09~12外科出院病历386份,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忆性分析。
结果我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15%;其中单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占60.80%,二联用药占34.40%,三联用药占4.80%,预防性应用占57.51%,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仅有4例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和药敏试验。
结论外科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偏高,疗程偏长,多凭经验用药,手术患者真正做到围手术期用药的很少。
应贯彻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以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调查分析我国是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较严重的国家之一〔1〕。
卫生部已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并将抗菌药物的使用列入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
但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仍较普遍,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响增多、细菌耐药性增加,以及治疗失败等,不仅给患者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浪费卫生资源,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为了解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笔者对我院2006-09~12的386例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忆性调查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益信息。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抽取2006-09~12我院外科出院病历386份,其中男性260例,女性126例,年龄1~87岁,平均年龄〔45.4±15.6〕岁,住院天数1~131d,平均住院天数〔11.4±8.2〕d。
疾病包括骨折50例,脑外伤47例,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35例,阑尾炎36例,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31例,烧伤16例,肾、尿道结石23例,甲状腺瘤8例,乳腺癌8例,其他132例。
1.2 调查方法采用回忆性调查方式,对每份病例逐项填写自行设计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其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体温、肝肾功能,手术情况、用药指征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种类、名称、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时间、疗程等。
浅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滥用,医院感染和药物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对住院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浅析。
一、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概述我院是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每年有数万名住院患者,其中部分患者需长期使用抗菌药物。
通过对患者用药记录的统计和分析发现,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存在以下问题:1.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根据统计数据,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60%以上。
2.使用种类单一:常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静脉注射药物,种类单一,仅使用了头孢类、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等少数几种。
3.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在用药期间,患者的治疗方案缺乏动态调整和适当评估,导致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过长。
4.抗菌药物的滥用:目前,普通感冒、高热、慢性咳嗽等病症的床位也存在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很多临床医生未能根据患者特定情况对使用药物加以限制和规范。
二、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1.加速细菌耐药:抗菌药物的滥用,容易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加速细菌耐药问题的恶化。
2.增加医疗费用:抗菌药物的价格高额,长期的使用会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造成经济压力。
3.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滥用抗菌药物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和正常细菌群落,增加进一步感染风险,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方法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在制定合理和科学的治疗方案。
应该根据需要进行微生物培养,以明确原因和使用药物。
2.对于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问题,应具体细化。
对于需要短程使用的药物,尽量使用口服药物,防止使用注射药物增加费用。
3.对于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需要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
应注意不同疾病和不同患者的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预防感染是关键。
要加强预防工作,要从医疗设备、药品、护理过程、手部卫生等方面入手,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调查及分析在二级医院中,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仅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还可能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对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于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方法为了了解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1.样本选择:我们在某二级医院随机选择了100名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2.问卷调查:针对选定的患者,我们设计了涵盖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存在耐药菌感染等方面的问卷。
3.数据收集:由专业人员对问卷进行收集和汇总,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经过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抗菌药物使用率:在我们调查的100名住院患者中,大约有60%的患者接受了抗菌药物的治疗。
2.常用抗菌药物:调查发现,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二级医院住院患者常用的抗菌药物。
3.耐药菌感染: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约有20%存在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分析与建议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对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提出以下分析和建议:1.合理使用: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应该坚持合理使用、定期评估疗效,并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发生。
2.加强宣传: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让患者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3.建立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使用评估机制,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4.加强监管:医院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行为。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引起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重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有效预防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朱启莲,熊顺发,赵德军*(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清镇 551400)摘要:目的 对某县级三级医院2014—2018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利用床旁调查和病历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对某县级三级医院2014—2018年每年8月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连续5年共调查2492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例次4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1.85%,感染例次率1.89%,以重症医学科、脑外科和骨外科高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多见,其次是手术部位和泌尿道,分别占34.78%、19.57%、17.39%。
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33.87 %,以一联用药为主,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89.45%。
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66.58%。
结论 该医院近5年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送检率在控制指标范围内,但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医院感染;监测;现患率;抗菌药物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1-8751(2020)02-0145-04Investigation on the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and Analysis of Antibacterial UseZhu Qi-lian ,Xiong Shun-fa ,Zhao De-jun(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zhen City, Qingzhen 551400)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providing scientifc basis for promoting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s and effectively preventing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to analyze the survey results of prevenlence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antibacterial use in a county-level tertiary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8.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inpatients in every August form 2014 to 2018, by combining bedside survey and medical record survey, and mad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Results In 5 years form 2014 to 2018, 2492 in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otal. 46 ca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47 cases of infections were reported. The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was 1.85% an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s was 1.89%. The incidence wsa high in the department of ICU, cerebral surgery and bone surgery, Mostly, infection site was lower respectively tract, which followed by surgical site and urinary tract, accounting for 34.78%, 19.57%, and 17.39%,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use rat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is 33.87%, mainly in combination, and the use of therapeutic antibacterial drugs accounts for 89.45%. The etiological examination rate of patients was 66.58%.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use of antibiotics and the rate of pathogens in the hospital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re within the control index, but the rationality of the use of antibiotics needs to be improved.Keywords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prevalence rate ;antibiotics收稿日期:2020-02-15作者简介:朱启莲,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及研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调查分析篇一: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调查表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调查表医院名称:_____子洲县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时间段:20xx.1.1—20xx.12.31调查日期:20xx 年1月__8___日调查对象:所有住院患者(除外日间)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实际开放床位数:_______198______2.全年门诊、出院病人数:(对比20xx年)3.抗菌药物使用的人数:____2893______(指所有出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的人数)4.出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_______30%_____(指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人数/出院人数)医院等级:___二级乙等5.特殊类抗生素使用人数:______0______6.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__30.7%______(预防用药包括:围术期预防用药、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109/l)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高危患者、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7.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_69.3%___________(治疗用药指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出院诊断中有感染,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与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之和为100%)二、微生物标本送检及耐药8.微生物标本送检的年标本量:____________送检的标本包括各类培养(细菌、真菌、结核),例如痰标本、尿标本、粪便标本、血液标本、体液标本(引流液、穿刺液、胸水、腹水等)。
包括。
但不包括涂片、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
9.血培养标本的次数:___________(所有的标本均按送检人次计算,即一位患者同一时间送检1瓶\2瓶\4瓶血培养标本,计数为1次血培养送检)10.血培养标本的瓶数:__________(送检血培养的瓶数总和)11.痰普通培养的次数:_________(送检痰普通培养的次数)12.痰真菌培养的次数:________(送检痰真菌培养的次数)13.阳性血培养标本的前6位病原体,按排序分别为______(血培养病原体构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念珠菌合并)14.阳性痰培养标本的前6位病原体,按排序分别为______(痰培养病原体构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念珠菌合并)15.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耐药率,痰、血中各自的耐药率)(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篇二:20xx年二季度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年度统计分析XXXXX医院20xx年二季度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年度统计分析20xx年二季度各科室药敏送检率构成比%39%31%4%妇产科12%20xx年2季度各科室使用抗菌素微生物送检率统计外一科外二科内一科内二科妇产科五官科儿科20xx年二季度住院病人限制、特殊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药敏送检率统计1、20xx年二季度院感办共抽查1003份病例,其中使用抗生素416例,使用抗生素药敏送检321例,药敏送检率为77.2%,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6.1%,达到了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2、对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的要求:本月我院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87.7%,超出指标33.2%。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住院患者中非常普遍。
然而,不适当的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增加医疗费用并延长住院时间。
因此,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非常重要,以便了解使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
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调查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因。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感染的治疗。
需要了解患者感染类型、感染严重程度以及是否经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抗生素的选择。
此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基本病情和免疫状况,以确定是否真正需要抗菌药物治疗。
其次,调查抗菌药物的种类和使用频率。
不同类型的感染可能需要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治疗。
需要统计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并对不同患者群体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
此外,需要了解是否存在过度或不足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第三,调查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长。
抗菌药物使用时长的过长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而过短的使用时长可能无法有效治疗感染。
因此,需要调查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长是否符合治疗指南的建议,并对不符合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改进。
第四,调查住院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了解和依从性。
了解患者对抗菌药物治疗的理解程度和依从性水平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如果发现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存在误解或依从性较低的情况,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依从性,从而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
最后,调查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调查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期间是否发生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在完成调查分析后,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
首先,加强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培训,提高他们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和意识。
其次,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流程来监督和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及干预措施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严重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
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由于多重耐药菌对常规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减弱,导致患者治疗难度加大,医疗费用增加,治疗效果不佳。
及早了解和控制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深入调查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状,分析已实施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探讨对策改进与优化的途径,以期为临床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状以及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改善患者治疗和预防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分布特点。
2.探讨常见的多重耐药菌种类及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程度。
3.评估现有干预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效果。
4.探讨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干预措施的改进和优化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和干预效果,旨在为提高住院患者感染控制水平,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该现象已经引起了医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因为多重耐药菌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对于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及干预措施效果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可以了解该群体受感染的具体情况,包括感染率、感染菌种、感染部位等,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通过对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当前临床治疗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为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感染传播提供依据。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一直以来都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和医疗管理的难点,它能真实的反映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医患纠纷、细菌耐药株增加已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上级监管处罚力度亦不容小觑。
为推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感控科尝试对2016.2月(总数93例)63例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旨在为进一步改善不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指导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一、资料统计1.一般资料:抽查2016.2月住院病历63份,女:27 人男: 36 人年龄:27~94岁,住院时间1-27天,使用抗菌药物时间1-21d,最多58剂次。
2.63例中有41例在住院期间使用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1%.3.单一用药26人(63.4%),12例(29.3%)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联用过2种抗菌药物,(7.3%)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联用过3种抗菌药物。
4.使用频率最高的前4个品种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呋辛钠。
5.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级用药42人次,限制使用级用药14人次,限制使用级用药1人次。
三、评价依据: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38号、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老年人用药标准、药品说明书。
2.医生的临床诊断;患者的检验项目、H-CRP;(能力有限有些病例看不明白)表1 不同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联合用药构成比(%)表2 不同医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每住院日使用率(%)表3、 抗菌药物应用分类及分级管理统计表 排序 药物类别 药物名称 例次 例次(%)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非限制使用级 限制使用级 特殊使用级1 喹诺酮 左氧氟沙星 15 36.6 √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 13 31.7 √ 3 头孢菌素二代 头孢呋辛钠 9 21.95 √ 4 三代 头孢曲松钠 9 21.95 √ 5 头孢哌酮 1 2.4 √ 6 四代头孢吡肟 1 2.4 √ 7 磷霉素 5 12.2 √ 8 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 2 4.88 √ 9 硝基咪唑类 替硝唑 1 2.4 √ 10甲硝唑√三、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大部分单用,且抗菌药物应用比例较去年呈下降趋势,但抗菌药物使用率仍比国家标准高,还有个别病例存在无适应科室 医生 调查例数 用药目的构成比使用率% 联合用药构成比细菌 培养 药敏试验 用药 不良反应治疗 预防治疗+预防 一联二联三联内科 张XX 13 8 2 10 83.3 9 1 0 0滕XX 10 5 0 5 50 2 3 0 0 高热 呼内 邹xx 16 11 1 12 75 7 4 1 0 0 发热、寒战陈谢谢 22 6 6 12 54.5 7 3 2 0 0 外科 王谢谢 1 0 1 1 100 1 0 0 张谢谢 1 1 0 1 100 1 0 0 合计6331104165.126123科室 医生 调查 例数 总 住院天数 抗菌药物 使用天数抗菌药物 使用剂次平均每住院日 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每住院日 抗菌药物剂次使用率%内科 张xx 13 133 52 81 52/133=39.1%81/133=60.10滕xx 10 121 53 93 43.8 76.9 呼内 邹xx 16 116 85 169 73.3 145.7 陈xx 22 244 116 184 47.5 75.4 外科 王xx 1 6 6 7 100 116.7 张xx 1 15 15 58 100 386.7 合计6363532759251.593.3症用药、用药起点偏高、疗程偏长、间隔时间长、联用不合理等问题,应加强干预管理。
我院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合理用药是医疗服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的用药现状和用药情况,本文对我院近期的住院患者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将采集到的问卷统计、整理,结合患者病历和医生的诊断意见进行分析。
二、样本特点本次调查样本包括我院住院患者50名。
其中,男性25人,女性25人;年龄分布范围在20岁至80岁之间;住院时间在7天至30天之间。
患者的病种涵盖了多个科室,主要疾病包括肺炎、胃肠炎、心脏病、糖尿病等。
三、用药情况1.患者用药类型根据调查结果,50名患者一共用药244种,平均每人用药4.88种。
其中,抗感染类药品使用率最高,占总用药数的31.97%;其次是心血管系统药品,占23.36%;再次是激素类药品,占18.85%;最后是其他类药品。
2.患者用药效果根据调查结果,我院患者用药效果总体良好。
244种药品中,有效率为91.8%,无效率为8.2%。
在有效药品中,完全缓解者占45.5%,明显好转者占44.3%,基本好转者占10.2%。
3.患者用药时间调查结果显示,28名患者用药时间超过规定时间。
其中,超时用药时间与病种类型有关。
比如,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延长用药时间是必要的,而对于其他疾病来说,则需要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时间。
4.患者用药剂量调查结果显示,15名患者用药剂量过大或过小。
这主要与医生的处方和患者整体体质有关。
比如,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药物的代谢率较低,需要减少用药剂量;对于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五、合理用药建议1.医生开具药品前应仔细询问病情,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用药。
2.医生开具药品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3.医生应在监测患者用药效果的同时,对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进行调整。
4.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按医嘱用药,不应随意增减用药剂量,也不应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