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乳腺疾病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5.69 KB
- 文档页数:1
妇女两癌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最近的调查数据,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情况呈现如下趋势:
1. 发病率: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而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对较低,但在一些地区仍然是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
2. 年龄分布: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尤其是40-50岁之间的女性。
而宫
颈癌的发病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妇女。
3. 影响因素:乳腺癌的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荷尔蒙水平等有关。
宫颈癌主要
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
4. 预防和筛查:对于乳腺癌,定期的乳腺自检和乳腺X射线检查是早期发现疾病的重
要手段。
而宫颈癌则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Pap测试)和HPV疫苗接种来预防。
5. 治疗方法: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宫颈癌主要
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来治疗。
总的来说,乳腺癌和宫颈癌对妇女的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提高认知、健康教育
和定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这两种癌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同时,公众也
应该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减少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因素,以降低妇女两癌的发病率。
康县农村妇女乳腺疾病普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康县农村妇女乳腺健康状况,增强女性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水平;方法:乳腺专科人员触诊检查与红外线扫描检测仪对康县1645例农村妇女乳腺进行普查,汇总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康县农村妇女30-40岁组乳腺发病率较高,且明显高于﹤30、﹥50岁组;乳腺疾病检查结果分布依次是乳腺增生(94.84%),乳腺纤维瘤(3.49%),乳头溢乳(0.56%),乳腺癌(0.14%),1例乳腺癌由术后病检证实,患者56岁。
结论:做好宣教,提高妇女的自查意识,提高乳腺癌的早诊率,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关键词】农村妇女;普查;乳腺疾病;患病率【中图分类号】r105.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02-0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乳腺疾病是广大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乳腺癌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农村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健康体检是预防乳腺疾病有效措施,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有乳腺癌的发病率已成我防治乳腺疾病的重要任务。
我站于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对5个乡镇1645例农村妇女乳腺疾病进行了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645例年龄20-68的农村妇女1.2 方法:通过询问病史、触诊、红外线扫描仪、b超检查。
2结果2.1 乳腺疾病患病率:表1 受检1645例妇女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的68岁,患各种乳腺疾病717例,患病率43.59%,可以看出30-40年龄组中妇女发病率高,而五十岁以上妇女患病率较低。
2.2 乳腺疾病患病情况见表2表2中乳腺增生680,人,患病率41.34%,占乳腺疾病的94.84%,乳腺纤维瘤25人,患病率1.52%,占乳腺疾病的3.94%,乳头溢液4人,患病率0.24%,占乳腺疾病的0.56%,乳腺癌1人,患病率0.06%,占乳腺疾病的0.14%。
健康体检人群乳腺疾病筛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河池市宜州片区健康体检女性人群乳腺疾病患病现状为乳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2020年我院参与健康体检的妇女采用乳腺B超检查,筛查乳腺异常并对报告结果进行分类。
结果2186名女性中,乳腺异常的检出率为34.63%。
35~49岁妇女的总异常检出率、囊性回声团/结节、低回声团/结节、囊肿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妇女(P<0.05)。
单侧乳腺检出异常者占49.41%,双侧乳腺均检出异常者占50.59%。
异常灶BI-RADS 1-3级占比显著高于4-6级(P<0.05),各年龄段间BI-RADS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宜州片区妇女乳腺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定期开展乳腺疾病筛查及对妇女的健康宣教很有必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乳腺疾病;筛查;乳腺囊肿;检出率2020年,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年龄愈发年轻化[1]。
乳腺超声是乳腺疾病筛查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收集2020年1-12月于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科进行乳腺B超检查人群的健康检查资料,分析乳腺异常的检出情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为乳腺疾病防治和女性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健康体检科2020年进行乳腺B超检查的河池市宜州片区女性共2186人,年龄16~87岁,平均年龄44.59±12.57岁。
入选标准:(1)女性;(2)自愿参加并能配合完成乳腺B超检查。
排除标准:(1)患严重慢性疾病或脏器功能不全;(2)既往有乳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病史。
1.2研究方法乳腺超声检查采用迈瑞DC-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变频探头,频率3-12MHz,检查均由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进行,患者取仰卧位,两臂自然上抬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及腋下,对乳腺各象限做纵横切扫查,首先用高频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侧方声影、有无声影、有无衰减、纵径/横径、彩色多普勒叠加在二维图像上观察肿块内部血流情况等,同时扫查双侧腋下,报告结论采用乳腺超声BI-RADS(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评估分类及处理建议。
乳腺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朱玲超声科[摘要] 目的:对危害妇女健康的乳腺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方法:从问卷调查到常规进行乳腺检查, 采用乳腺手诊、乳腺彩超和对发现乳腺疾病的患者转往上级医院进行乳腺X线钼靶检查等一系列方法,对望京社区医院辖区内北京市户籍1588例适龄妇女(35-64岁)进行了乳腺疾病筛查。
结果:在35岁-64岁的妇女中,乳腺疾病发生率较高,主要以乳腺增生为主,其中,乳腺增生1513例(检出率95.28%),乳腺结节51例(检出率3.21%,进一步检查均为良性结节),乳腺导管扩张12例(检出率0.76%)。
结论:乳腺疾病筛查是有益妇女健康的重要项目;乳腺增生在乳腺疾病中患病率最高;乳腺结节应予以长期随访与观察。
[关键词] 筛查;乳腺疾病;防治措施;随访我国近年来乳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加快,但是乳腺癌病死率却呈现下降趋势,原因就在于乳癌筛查使早期病例比例上升,利于开展治疗,早期乳腺癌已经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1]。
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逐步扩大妇女享有免费两癌筛查服务的范围,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们在2009-2011年和2012年国家农村妇女(35-59岁)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基础上,继续完成2013年度调整筛查年龄为35-64岁妇女的两癌筛查。
现对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朝阳区户籍适龄(35-64岁)妇女进行的乳腺筛查整理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朝阳区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朝阳区户籍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实施方案》开展工作。
以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登记在册的朝阳区户籍的适龄(35~64岁)妇女1588例为筛查对象,所有筛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筛查方法和流程1.2.1 问卷调查对所有参加免费检查的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填写《两癌筛查人员登记表》,发放《乳腺癌防治宣教手册》。
论著防保康复CHINESE COMMUNITY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5年第3卷第6期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特别是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生命,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为了解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女性乳腺疾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以便针对性开展妇女保健,做好乳腺癌“三早”预防。
2014年6月2-29日,该院对全镇3009例女性开展了乳腺疾病影响因素调查及超声检查,现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调查内容:调查年龄35~64岁的女性,并逐一询问其睡眠状况、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是否经常吵架、生气等。
检查仪器与方法:采用GE-LOGZQP5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 。
检查前无需准备,直接在乳房表面涂以耦合剂,检查乳腺内回声是否均匀、有无病灶,探查包括双腋下淋巴结。
超声检查注意事项:充分暴露,检查完全,不留死角,探头不宜加压,活动度大的包块与周围组织对比,结合触诊,机器调节到位,测量做到准确。
结果一般资料:2014年6月2-29日在该院调查、体检的35~64岁女性3009例,其中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的女性分别为322例、968例、1125例、594例,分别占总例数10.70%、32.18%、37.38%、19.74%。
相关因素与乳腺疾病的影响:经常失眠、被动吸烟、经常吵架与生气容易导致女性乳腺疾病发生。
经常失眠、被动吸烟、经常生气的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睡眠很好、无烟草干扰、很少生气的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0.93、25.32、92.38,P 均<0.01;)。
见表1~3。
乳腺疾病顺位:3009例女性乳腺体检后,乳腺疾病183例,发病率6.08%。
其中,乳腺增生164例,发病率5.45%;乳腺纤维瘤26例,发病率0.86%;乳腺癌3例,发病率0.10%;未检出乳腺炎及乳腺脓肿。
不同年龄组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30~50岁的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较高,>50岁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见表4。
乳腺疾病的发病现状与分析目的:检测当地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开展群体乳腺疾病普查的可行方法,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病妇女的生活质量。
方法:采用問卷调查和乳腺检查两种方法,调查和检测不同女性的乳腺发病情况。
对全县15 100名妇女进行了免费健康检查,利用红外线乳腺检查仪进行检查。
根据乳腺疾病普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统计学检验方法对各种乳腺疾病的检出率进行年龄分段分析。
结果:被检查的15 100名女性中,乳腺疾病患病率为56.94%,且集中在30~40岁年龄组。
其中乳腺增生8 432名,乳腺纤维瘤59 名,其他乳腺良性肿瘤56名,乳腺癌51 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疾病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特点、流产次数、初潮年龄等多因素有关。
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乳腺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加大乳腺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群体患病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local women,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disease, breast disease groups to explore the census carried out a feasible way to achieve early detection, early diagnosis, early treatment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of affected women.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breast-screening of two parts, on the conduct of county 15 100 women a free health checkup, and the use of infra-red breast-screening instrument was breast-screening. Breast diseas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ensus data, using statistical χ2 test a variety of breast disease detection rate of sub-analysis of the age. Results: checked 15 100 women, breast disease prevalence rate of 56.94%, and concentrated in 30 to 40-year-old age group. Of which 8 432 cases of breast hyperplasia, breast fibroma 59 cases, 56 cases of other benign breast tumor, breast cancer in 51 cases, after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reast disease and age, occupation, educatio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 number of abortions, age at menarche Multi-factors and other factors. Conclusion: Breast disease risk factors, should increase knowledge of breast health care propaganda, promoting a healthy lifestyle, reducing its prevalence.[Key words] Mammary gland disease;General survey;Mammary gland proliferation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乳腺实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与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既非炎症,亦非肿瘤。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5月第5卷第5期 W orld Hea lth DigestMedical Pe riodical
调研分析
妇女乳腺疾病调查分析
■吴静波
(黑龙江省饶河县妇幼保健站 155700)
【摘要】为了解妇女不同年龄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回顾分析200例妇女乳腺疾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病理资料。
结果在30~40岁间乳腺疾病的患病率最高,达43.9%,其中,乳腺增生、乳头溢液在30~40岁多发。
在50岁以上患乳腺纤维腺瘤、乳头溢液、乳腺癌则较少见。
不同的乳腺疾病好发于不同的年龄,积极开展妇女各年龄阶段乳腺疾病的普查至关重要,对恶性肿瘤可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乳腺疾病;高危人群;乳腺增生;乳头溢液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5-0151-1
近年来,乳腺疾病发生率明显上升,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呈上升趋势,并且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而根据乳腺疾病的发病年龄进行相应的检查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对500例妇女进行了乳腺检查,发现患乳腺疾病者100例,本文就不同年龄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千余例妇女行乳腺检查,发现有乳腺疾病者100例,其中<20岁10例;20~30岁25例;30~40岁49例;40~50岁11例;50~60岁5例。
所有受检者中,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头溢液和乳腺癌均有发生。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乳腺扪诊,然后用红外乳腺扫描检查仪、B超或X线钼靶检查等辅助检查;乳头溢液者行涂片检查;高度怀疑为恶性者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
2 结果
在受检的千余人群中,患乳腺疾病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65岁,平均37岁。
30~40岁乳腺疾病的患病率最高,达43.9%,50~60岁乳腺疾病的患病率最低,为12.6%。
患乳腺增生的人数最高达416例,占受检总数的28.9%,乳腺增生在30~40岁之间的发病率最高,而且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有所降低;乳头溢液在30~40岁多发。
在50岁以上受检者中,患乳腺纤维腺瘤、乳头溢液、乳腺癌则较少见。
3 讨论
3.1 乳腺增生在30~40岁之间患病率最高 它是一种生理增生,是复旧不全所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症。
对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一方面可以向患者讲清病情,消除其恐惧及顾虑,进行自我调节,缓解压力;另一方面可酌情给予内分泌治疗或中医中药舒肝调经、散结止痛的药物治疗。
如治疗不满意,可做局部切除。
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3岁,它是在雌激素的刺激下,作为乳腺发育过程的乳腺小叶支架的纤维组织在此期间增生过快,纤维细胞产生过度增生而形成肿瘤。
发生了纤维腺瘤,应及时手术,彻底切除。
乳头溢液患者好发于30~40岁,乳腺导管扩张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哺乳障碍、先天性畸形、炎症、内分泌失调及乳腺退行性变有关,可引起乳头周围导管引流不畅、阻塞、分泌物淤滞,致使乳管扩张。
5例乳头溢液患者有2例患者的乳头均溢出呈点滴状,淡黄色或乳白色浓稠分泌物,将分泌物涂片,为大量浆细胞浸润,高度怀疑乳腺导管扩张,经治疗有所好转。
还有4例乳头溢液呈暗红色血性分泌物或粉色分泌物,触之乳晕区可扪及单个边界不清,质地不均,约1c m ×1c m的肿物,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经手术治疗有效。
3.2 6例乳腺癌患者中,1例38岁,自检时发现肿物,近期有增大,检查后怀疑乳腺癌,经病检证实为乳腺癌 1例40岁妇女,自觉乳腺外侧不适,无明显肿物,但近期疼痛并有所加重,后经X光钼靶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
2例50岁妇女,已绝经2年,自觉乳房呈钝痛、牵涉痛,也无明显的肿块,就诊后发现腋下淋巴肿大,较硬,活动差,后经组织学确诊为N2期乳腺癌。
2例48岁妇女,经红外乳腺扫描检查,显示出Ⅲ度深灰影,灰影大小超过触及肿块大小,一支血管穿入肿块,血管由粗变细,血管与肿块形状呈蝌蚪状,又经B超、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
日常对40~50岁的妇女发现乳腺有肿块或不适者应引起重视。
3.3 30~40岁妇女最易患乳腺疾病,妇女们应学会自我调节,减轻压力,加强锻炼 要提倡妇女学会自检,在不同年龄段进行定期检查,有乳腺增生、高危年龄人群应进行半年一次的乳腺定期复查等,以上检查最好在月经后9~10d进行。
通过自检或定期检查,可达到乳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使妇女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祥德.乳腺疾病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4
[2]左文述,徐忠法,刘 奇.现代乳腺病[M].济南:山东科学
技术出版社,5
—
5
—
200199:219-224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