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氨液氨装车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格式:pptx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20
液氨的运输和紧急处理方案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液氨的运输和紧急处理方案氨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加压冷却可使之液化为液氨,临界温度为132.4℃,临界压力是11.3MPa,易溶于水、乙醚等,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爆炸极限15.7%~27.4%,操作间最高允许浓度30mg/m3。
一、液氨的运输罐车是液氨的运输工具,必须认真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原劳动部颁发的《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条款。
1.液氨罐车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使用。
(1)新制造的液氨罐车必须有材质分析、探伤检查、热处理、水压试验和气密试验等技术资料,并有合格证书,旧罐车应按期检查。
(2)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进出口阀、手动放空阀、压力表经过校验并有铅封。
(3)色别、标志必须清楚。
(4)静电接地装置要完好。
2.新安装或检修的液氨罐车首次使用,应用N2置换,主罐内氧气含量不大于3%,或抽真空,使罐内真空度不低于650mm汞柱后方可弃液氨。
3.罐车必须专用,不得混装。
4.罐车必须定期检验。
液氨罐车检验间隔是:每6年进行1次全面检验,每年进行1次年度检验。
5.罐车检验合格证书应随车携带。
6.使用过程中,在任何情况下,必须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重量0.5%第 2 页共 5 页或100kg的余量,且余压不低于0.1MPa。
7.液氨罐车的检修,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检修制度、安全动火制度以及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8.液氨罐车的装运,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要求:(1)充装操作工必须经过安全技术、防毒知识教育,能掌握防毒器具的性能,操作熟练并考核合格,否则禁止上岗操作。
(2)充装必须称重,充装后应复检充装量,严禁超装。
所用磅秤必须定期校验,保证计量准确。
(3)液氨罐车的充装系数不得超过0.52t/m/3,且不应超过车辆最大载重质量。
(4)充装过程中,罐车内的液氨或气氨不得向大气排放。
(5)充装所用软管,必须有合格证。
液氨运输和充装卸车注意事项液氨又称无水氨,呈无色液体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很高。
一、液氨运输1、槽车运输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
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2、运输工具上应备有灭火器材。
3、运输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罐槽内压力、温度等参数,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
4、罐车司机应经常对装卸液相软管、紧急切断装置、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进行检查是否合格。
5、汽车罐车必须配置防火帽、阻火器、呼吸阀,应配备导除静电装置,罐体内应配置防波挡板,以减少液体震荡产生的静电。
6、汽车罐车随车必带的文件和资料包括:液化气体罐车使用证、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车罐车准驾证、押运员证、准运证、汽车罐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液面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
7、夏季运输应有遮阳设施,避免曝晒;城市的繁华市区应避免白天运输;运输气瓶的车不得在繁华市区、重要机关附近停靠。
在其他地区停靠时,司机与押运人员不得同时离开。
二、液氨充装卸车1、充装卸车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熟悉液氨系统和操作规程。
2、充装卸车人员操作时,要穿防静电服装,戴橡胶手套,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卸车充装时必须由两人在现场操作。
4、对进入氨罐卸车充装作业区内人员的要求:(1)禁止随身携带火种,严禁吸烟(2)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和电子设备(3)穿着不带静电的衣服和不带铁钉的工作鞋5、罐车进入储罐区前,应停车提起导除静电装置;进入充装车位后,再接好导除静电装置。
6、液氨车辆来厂后,由值班负责人责检查《液化气体罐车使用证》、《危险品运输许可证》、《汽车罐车准驾证》、《驾驶证》、《押运证》《汽车罐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等有关证件是否齐全、合格,不合格者拒绝充装。
7、禁止未装防火帽的车辆进入装卸区,卸车过程中车辆必须熄火并切断总电源。
槽车装液氨操作规程(试行)编制:审核:审批:瓮福磷肥厂2012年6月21日一、岗位工作范围本操作由卸氨岗位人员执行,所属工作范围为站台工作范围。
二、岗位职责本操作为卸氨人员新增一操作任务,需遵守规章制度和职责与卸氨相同。
三、操作程序3.1 操作准备A、与罐区主控室核实具备装氨条件。
B、确认槽车相关安全措施到位(如:阻火器安装、静电接地带接地、电瓶罩完好且盖好、无携带火种进入界区等)C、槽车对位(汽车发动机熄火由驾驶员操作)。
D、站台消防设施完好,消防水压充足。
E、个人防护用品配戴好。
F、槽车气、液相球阀关闭,卸料口处盖子取下,排尽阀关闭(由火车押运员或驾驶员完成)。
G、核实火、汽车鹤管完好“O”型圈完好。
H、核实槽罐车液位计完好,指针指向零。
I、机泵人员核实输送泵进液氨总管两新增阀门HV-001、HV-002开启(接近液氨总管的阀门常开)。
输送泵出界区去生产B线手阀关闭。
J、主控核实液氨总管进A/B球罐阀门HV-101\ HV-105关闭3. 2 操作程序A、将鹤管的气、液相管分别与汽车气、液相卸料口相接。
B、若鹤管内无压力,可打开气、液相鹤管与卸车管线连接的阀门,给鹤管充压后关闭卸车管线上阀门。
C、缓慢微开鹤管球阀为接口试漏,确认气密性完好后关闭鹤管球阀。
D、核实汽车槽车手压泵油量充足,扳动卸压手柄(顺时针旋转),打开油路上截止阀,反复扳动手压泵手柄,使管路升压,当压力增至3MPa左右时,紧急切断阀的工作油缸将工作,切断阀中心的先导阀瓣打开,约半分钟后,阀内传出转微的响声,说明主阀瓣已自动开启。
部分槽车只需将拉杆外拉,紧急切断阀就打开(由驾驶员或押运员操作)。
E、缓慢打开槽车卸料口气、液相球阀,二次确认鹤管的气密性(由驾驶员或押运员操作)。
F、若汽车槽车内压力高于气氨总管压力PT102时,则打开气相鹤管上球阀和气相卸氨管上球阀,让槽车内气氨泄压。
当汽车槽车内压力与PT102相当,关闭气相鹤管上球阀和气相卸氨管上球阀,此时PT101压力高于PT102压力,开液相鹤管上球阀和液相装氨管上球阀,开始装氨。
液氨安全技术规范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液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铵根离子NH4+、氢氧根离子OH-,溶液呈碱性。
液氨多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且不能与乙醛、丙烯醛、硼等物质共存。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很高。
一、理化性质1.1英文名:Ammonia1.2分子式:NH31.3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
1.4熔点: -77.71.5沸点: -33.51.6相对密度(水=1):0.82/-79℃1.7相对密度(空气=1): 0.59711.8饱和蒸汽压(kPa):506.62/4.7℃1.9临界温度(℃): 132.41.10临界压力(MPa): 11.201.11燃烧热(kj/mol):无资料燃烧爆炸危险性:1.12燃烧性:易燃1.13建规火险分级:乙1.14闪点(℃):气体。
低于0℃下闪点不确定;有时难以点燃1.15自燃温度(℃):651℃1.16爆炸下限(V%):15.71.17爆炸上限(V%): 27.41.18水溶液pH值:11.71.19自燃点:651.11℃1.20爆炸极限:16%~25%1.21 CAS号:7664-41-71.22 RTECS号:B067500001.23 UN编号:1005(无水)1.24 危险货物编号:230031.25 IMDG规则页码:21041.26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27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1.28稳定性:稳定1.29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1.30聚合危害:不能出现1.31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易被压缩,加压可形成清澈无色的液体。
液氨注意事项和急救措施执行标准:GB536-1988.本标准适用氨.氮气再高温高压下直接催化合成制得液体无水氨。
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性质:液氨是压缩性液化有毒气体,在一定压力下为无色液体,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的特性。
熔点-77.7℃、沸点-33.5℃、自燃点651℃、爆炸极限15.7-27.4%,有强烈的特异刺激性臭气味.及催泪作用,溶于水。
用途:可用于制造硝酸及无机,有机化工产品,化学肥料的原料。
注意事项:1、运输方式:可用钢瓶.汽车.火车槽车运输,运输企业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危货运输物质.汽车.火车运输必须配备有资格的押运员。
2、存储方式:储藏置于阴凉的地方并尽量配备水淋装置。
注意什么?第一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检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
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配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紧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皮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静电工作服,戴橡胶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响应品种和数量的防火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度,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温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三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6.1氨车往氨槽灌氨操作步骤6.1.1以A罐为灌氨罐,充装前将1#槽与其他两个氨槽连通的相关阀门关闭。
6.1.2 1#氨槽卸压。
与调度联系准备向尿素碳氨液槽放空卸压,接调度令后,开启B阀,缓慢开启A阀和C 阀向碳氨液槽卸压。
卸压管线为新配25*3的无缝钢管。
卸压期间注意观察1#槽压力,联系精练关注加氨防断氨。
1#氨槽卸压至0.8-1.0MPa范围即可视为卸压工作完成,关闭A、C阀,关闭B 阀。
6.1.3开启D阀、E阀,与精练岗位联系系统加氨改为1#槽,并关闭F 阀6.1.4待氨槽车与D处法兰连接完毕,灌氨安全措施齐全(灌装人员防化服穿戴整齐,空气呼吸器,消防水带)后缓慢开启原卖液氨57*5无缝钢管相关阀门开始充氨。
6.1.5槽车充压开启H 阀之前要与调度联系,防止因驰放气量突然减少而影响三气锅炉的正常运行。
H 阀开启后,缓慢开启K阀(J41W25-20),充压时要与槽车押运员密切配合,保持槽车压力不大于1.6MPa.6.1.6当观察到法兰G处压力表波动,并参考槽车液位计指示为0.5%,可视为槽车内液氨已卸完,联系押运员关闭槽车出口阀,同时关闭充压阀K和H关闭充氨管线截止阀J41W25-50和球阀Q41F25-50,并卸压拆离与槽车相连的两根充氨金属软管。
6.1.7与事业部或调度联系,请示开弛放气连通阀向1#槽充压至2.2-2.3Mpa,正常使用6.2 氨往槽车里灌6.2.1按生产调度令望槽车里灌,槽车到位后,先停在指定位置,当班班长(或卫士)检查三证齐全。
6.2.2 做好自我防护,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接消防水带,并保证有水溢出,先将槽车卸压,再缓慢开阀门,控制槽车压力≤0.8MPa,充装量≤80%,留20%气相空间,并配好防毒面具,防止氨泄漏伤人。
灌装完毕,检查所有的阀门并恢复确认,重点阀门上锁,通知调度灌氨完毕。
6.3液氨罐装安全管理规定6.3.1基本要求·氨槽车进入厂区后,车速控制在15km/h以下,氨罐灌装处现场必须配备足够消防及个人防护器材,设施,保证通讯畅通。
液氨充装安全规程1.有熟悉汽车罐车充装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汽车罐车的充装安全技术工作,有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并相对固定。
2.必须进行充装前的检查。
3.有汽车罐车的充装作业管理制度。
4.有符合防火或防毒、防爆规定的专用场地,并有足够数量的氧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化衣、消火栓等。
5.充装设备和管线实施定期检验制度,充装管道有可靠的联接方式,充装软管的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装卸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4倍。
6.地磅秤必须经计量部门检验并出具合格证书或定期校验证书。
7.必须有专人负责充装前的检查和记录,并建立档案备查;8.现场配置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排放和自动报警以及消防等设施。
9.按指定位置停车,关闭汽车发动机并用手闸制动,滑动可能时,应加防滑块。
10.作业现场严禁烟火,且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11.作业前应接好安全地线,管道和管接头连接必须牢靠,应排尽空气。
12.汽车罐车充装作业时,操作人员、司机和押运员均不得离开现场,随时观察罐车及相关管道设备有无异常;在正常充装作业时,不得随意起动车辆;13.新制造的汽车罐车或检修后首先充装的汽车罐车,充装质前必须经抽真空处理,或充氮置换处理,要求真空不得低于650mm汞柱,或罐内气体含氧量不得大于____%,且必须由处理单位出具证明文件14.汽车罐车充装量不得超过允许的量大充装重量。
充装时必须以液面计、地磅计量。
充装完毕必须复查充装重量或液位,如有超装必须立即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出厂。
15.充装完毕应按规定填写充装记录,并妥善保存;16.汽车罐车不能兼作贮罐使用,不得直接向气瓶灌装。
17.充装作业完成后,应立即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关闭紧急切断阀和阀门;18.汽车罐车卸液不得把介质完全排净,必须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重量____%或100Kg的余量,且余压不低于0.1MPa;19.充装软管必须耐液氨的腐蚀。
液氨卸车操作规程:1、运送液氨和氨水的汽车槽车到达现场后,必须服从站台卸车人员的指挥,汽车押运员只负责车上软管的连接,不准操作卸车站台的设备、阀门和其它部件,罐区卸车人员负责管道的连接和阀门的开关操作。
2、卸料导管应支撑固定,卸料导管与阀门的联接要牢固,阀门应逐渐开启,若有泄漏,消除后才能恢复卸料。
3、卸车时应保留罐内有0.05MPa以上余压,但最高不得超过当时环境温度下介质的饱和压力。
4、液氨卸料时,应排尽管内残余气体,严禁用空气压料和用有可能引起罐体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进行卸料。
液氨罐车可用不高于45℃温水加热升温或用不大于设计压力的干燥的惰性气体压送。
5、液氨卸料时,押运员、罐区卸车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
6、液氨卸料速度不应太快,且要有静电导除设施。
7、当贮罐液位达到安全高度以后,禁止往贮罐强行卸料。
8、槽车内的物料必须卸净,然后关闭阀门,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
9、罐车卸料完毕后,关闭紧急切断阀,并将气液相阀门加上盲板,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
10、卸车结束后,押运员要将罐车所有配件及卸车记录随车返回。
11、卸料的设备管线应定期进行检查,装卸管线应选用相应压力等级的材料,并可靠连接。
12、卸料场所应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定的要求,并配备一定量的防毒面具等防护器材。
13、出现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易燃、有毒介质泄漏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时,禁止装卸料作业。
14、罐车不得兼作贮罐使用,也不得从罐车直接灌瓶或其它容器。
15、汽车罐车装卸料时,应按指定位置停车,发动机熄火,并采取有效制动措施;接好接地线;装卸过程中严禁启动车辆。
16、严禁在生产装置区、卸车站台清洗和处理剩余危险物料作业,也不应随意用装置区内的消防水、生产用水冲洗车辆;17、卸料完毕后、槽车应立即离开卸车站台。
18、液位计爆裂时,要带好防毒面具、胶皮手套,打开水喷头,迅速关闭液位计的上下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倒罐操作。
液氨卸车操作规程一、操作目的液氨作为液体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也是一种危险品。
液氨卸车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卸车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预防液氨泄漏、中毒和火灾等事故,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操作前准备1.确定卸车点的位置,并做好通风、排水和泄漏措施;2.准备好操作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防爆电筒、绝缘手套、氨气探测器等;3.对卸车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4.检查槽体和阀门等设备是否正常,是否有泄漏迹象;5.确保卸车区域内没有明火和易燃物品。
三、操作步骤1.确认卸车车辆到位后,与驾驶员确认车辆停稳并切断发动机;2.对槽体进行检查,确保槽体及其周围没有明显的损坏和泄漏;3.确认卸车点的阀门关闭状态,并确保周围没有明显的泄漏;4.进行防护措施,佩戴防护眼镜、防毒面具和防滑鞋等;5.使用氨气探测器对卸车区域进行检测,确保氨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6.打开卸车车辆的液开关和气开关,将压缩气体泵入槽体并增加槽体内的压力,以助于液体的卸出;7.缓慢打开卸车点的阀门,将液体氨卸出;8.观察卸出液体的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卸车并检查原因;9.卸车结束后,关闭卸车点的阀门,停止泄漏;10.关闭卸车车辆的液开关和气开关,停止气泵的工作;11.将卸车车辆驶离卸车区域,确保其安全离开。
四、注意事项1.在卸车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槽体周围是否有泄漏和异常现象,并及时报告;2.操作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迅速反应,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3.操作人员要熟悉液氨的性质和卸车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4.操作人员要定期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5.如发生液氨泄漏、中毒或火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警。
以上就是液氨卸车操作规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卸车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