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索)支护巷道要有防止破断的安全技术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12.99 KB
- 文档页数:9
文件编号:RHD-QB-K245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锚杆(索)支护巷道要有防止破断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锚杆(索)支护巷道要有防止破断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锚杆、锚索支护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采准巷道支护方式,在煤矿巷道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煤矿井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断锚、断索现象时有发生,对安全生产及人员生命构成威胁。
通过分析施工巷道断锚、断索原因,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如下。
一、工作面煤层情况概述1212综采工作面位于矿井井田西北部,北采区西翼。
采用倾向长壁综合机械化一次性采全高推进。
机采高度2.4-2.6m,煤层底板标高1150~1400m,煤层倾角平均12°,煤层结构简单,普氏硬度系数f=2.5~4,煤质较硬。
工作面平均煤厚2.39m,走向长183m,倾斜长1760m(初期未采前的可采长度),煤层顶板为稳定的石灰岩层,层厚6.75m ,局部地区有0.8-1.2米厚的泥岩层(伪顶),底板为2.2m厚的深灰色泥岩或炭质泥岩,较硬。
附:1212综采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二、巷道断面及支护参数设计1、1212工作面两顺槽均沿煤层掘进,断面形状为矩形,净宽4.0m,净高2.4m,净断面积9.6m2。
2、顶板采用锚索、锚杆、钢筋梯子托梁、局部采用金属网联合支护。
顶锚杆布置每排3根,排距1500mm,间距1500mm,规格为Φ20×2000mm左旋螺纹钢树脂锚杆,采用ZK2360树脂药卷锚固,锚固长度1200mm。
顶锚杆安设角度全部呈垂直角,且距离巷帮达300mm,锚索选择在顶板锚梁中间垂直布置。
钢筋梯子托梁采用Φ18mm圆钢制作,全宽50mm,长度3.6m。
防止顶板锚杆、锚索破断技术措施(标准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403防止顶板锚杆、锚索破断技术措施(标准版)一、断锚杆、锚索原因分析1、巷道掘进期间,顶板的淋水对锚杆、锚索产生了一定的腐蚀。
到工作面回采时,由于受到采动影响,巷道压力增大,煤层部分离层严重,当煤层与岩石顶板之间产生错位时,将使锚杆、锚索受到的剪切力明显增大,造成锚杆、锚索承受较大拉应力被剪切破断。
2、由于顶板岩层不平或锚杆、锚索的施工角度不合理造成在张拉过程中托盘不能垂直锚杆、锚索张拉,导致锚杆、锚索与托盘形成角度,在顶板压力较大时,顶部岩体发生位移,使托盘和锚杆、锚索角度增加,造成托盘对其施加了剪切力,导致其破断。
二、断锚杆、锚索防护措施1、对于人员流动比较大的锚网索巷道,及巷道内人行道顶板下沉严重地段顶板所有锚杆头、锚索头采用8#电镀锌丝在顶板网片上绑扎牢固、拧紧。
2、对于综采工作面上下端头顶板锚(杆)索外露部分全部采用8#铁丝绑扎到顶部金属网上。
3、井下现有的工钢梁锚索支护,发现有一头断开且没有补打锚索之前,必须用双股8#电镀锌丝将工钢梁在顶板网片上绑扎牢固。
4、施工锚杆、锚索时,要严格把关,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在张拉前,必须将托盘与顶板紧贴住,如顶板不平时要将顶板找平,使托盘在张拉后与锚杆、锚索基本垂直,避免受到托盘的剪切应力,保证使用强度。
5、加大巡检力度。
各施工区队所辖巷道,由单位跟班队长或技术人员负责对锚网索支护巷道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断锚杆、锚索及时汇报区队值班队长进行二次补强。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E3213两巷补打锚杆、锚索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年月日根据生产技术部2014-8-13业务联系书,E3213机巷416#-466#皮带机H架范围内,右帮(面向切眼)涨帮严重,出现锚杆、锚索破断现象,两巷其他局部地段也出现锚杆、锚索破断现象,需补打锚杆、锚索,为确保安全施工,特编制本措施。
一、施工位置:1、E3213机巷416#-466#皮带机H架范围内,右帮(面向切眼),从顶板开始向下,横向(平行巷道底板方向)补打锚杆,在第1排与第2排锚杆之间,第2排与第3排锚杆之间,间排距800×800mm,配合2.6m长KTM4钢带梁支护,锚杆规格为Φ20×2500mm右旋全螺纹钢锚杆支护。
顶板补打锚索,原先顶板锚索布置为2-1-2方式,即第一排2根锚索,第二排1根锚索,第三排3根锚索,补打布置方式为1-2-1,确保每排3根锚索,锚索规格为Φ17.8mm,L=6500mm锚索钢绞线,配合长×宽×厚=250×250×14mm碟形托盘。
2、机巷J15点至423#皮带机H架之间,顶板挂网补打锚杆,每排4根锚杆,使用Φ22mm,L=2400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间排距800×800mm,配合2.6m 长KTM4钢带梁支护。
3、机风巷局部锚杆、锚索破断处,在该锚杆、锚索500mm范围内重新补打锚杆、锚索,现场帮顶破碎处可适当放宽范围。
二、作业前准备:1、工具准备:准备好两台锚杆钻机和7根钻杆、一台风煤钻及3根麻花钻杆、注锚器、钎花、风管、水管、断线钳、扳手、秒表、扭力扳手、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14#铁丝5kg。
2、支护材料准备:顶板使用Φ22mm,L=2400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Φ17.8mm,L=6500mm锚索钢绞线、长×宽×厚=250×250×14mm碟形托盘,帮部使用Φ20mm,L=2500mm右旋全螺纹钢锚杆、长×宽×厚=150×150×10mm碟形托盘,2.6m长KTM4钢带梁,Z2370型中速树脂锚固剂、K2370型快速树脂锚固剂、木托盘(L×B×H=350×250×50mm)。
运输巷锚杆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背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为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输,需要采取一系列支护措施。
锚杆支护是其中一项常用方式,通过对巷道壁面进行钻孔并插入锚杆,再进行预应力张拉以增强巷道地质体强度,在运输巷内形成牢固的支护体系。
但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来保障锚杆支护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措施前期准备1.安全教育在进行锚杆支护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教育,加强对施工作业流程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要重点强调施工安全意识和正确操作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2.材料准备在锚杆支护施工前,需要充分检查各类施工材料是否满足要求,并确保每种材料的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同时要制定材料管理制度,明确材料的使用规范、存储要求和领用手续。
3.环境检查在施工现场进行环境检查,包括巷道的结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通风状况等方面的检查。
同时要注意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存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在进行锚杆支护施工前完成隐患整改。
施工操作1.安全防范进行锚杆支护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安全警戒,并采取现场防火、防爆、通风等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鞋、护目镜等,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
2.钻孔在进行锚杆支护施工过程中,对巷道壁面进行钻孔是关键步骤。
钻孔前,要确认钻孔位置和钻孔深度,避免出现钻孔偏差、漏孔、偏斜等各种问题。
并选用合适的钻杆和钻头进行施工,控制钻进速度、转速和钻松深度,以防止因钻进过程中引起巷道坍塌等安全事故。
3.锚杆钻长在进行锚杆钻长时,要检查钻孔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清孔和吹气处理。
在将锚杆插入钻孔后,要进行预应力张拉,控制预应力张拉速度和力度,以保证锚固力的稳定性。
在锚杆作业完成后,要进行质量检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和记录。
结论以运输巷锚杆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例,本文总结了采取安全教育、材料准备、环境检查、安全防范、钻孔、锚杆钻长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保障锚杆支护施工的安全性。
锚杆支护安全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锚杆支护安全措施一、概况:18002下分层回风顺槽工作面现已掘进566米,上分层18002工作面正在开采,工作面推进方式采取后退式,下分层顺槽正在掘进,掘进方向和上分层工作推进方向正好相反,顺槽采用工字钢棚支护。
上分层的开采造成的采动影响,使巷道围岩岩体破碎,而上分层的工作面还没有开采完毕,下分层巷道掘出后,受到上分层开采造成的采动影响,巷道变形、压力逐渐增大,经矿、科研究决定工作面采用锚杆、锚网、锚索、工钢联合支护,视情况更换压力大处支护,为保证施工期间安全作业,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1、由综掘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人员分工如下:各项工作人员分配花名表班次人员工种带班顶板看护工锚杆司机8栗福旺杨彦芳牛军郭天兵4王学武郝玉兵郝秀芳常永波0聂宝臻刘宏伟赵建虎常玉芳注:郭天兵锚杆司机,负责锚杆机维修。
2、巷道相对位置及回采情况:工作面位于3#下分层煤层,为方位角为32度,顶部是3#煤层上下分层的中间夹石,厚度7-8米。
为泥沙质页岩和炭质页岩,整体性和附着力差,极易垮落,底部为15#煤层(未开采),距15#煤层平均90m。
18002回风顺槽工作面位于18001(已采)工作面东侧,工作面东侧为未开采区域,南侧为三部皮带运输大巷,西侧为18001采空区,北侧为矿区边界。
18002上综采工作面已回采至310米处。
18002下回风顺槽会随着采动影响巷道来压。
工作面及巷道位置关系附图13、改变支护原因老顶周期来压,受此影响使巷道压力逐渐增大,巷道支护变形。
1.原有断面:呈梯形,采用矿用11#工字钢、木串第 2 页共 10 页杆、金属拉钩、金属网联合支护,0.6米棚距。
原断面:上净宽2.6m,下净宽3.4m,净高2.8m,净断面8.4㎡。
2.现有情况:巷道受压变形后,巷道挤压变形,底板鼓起、棚腿出现外蹬现象,腿挤扭变形,棚梁变形弯曲,部分梁卡在煤壁两端,腿脱出,断面呈倒梯形,在400--420米处最严重处上净宽2.6m下净宽2.8m,净高1.8m,净断面4.86㎡。
巷道锚杆支护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巷道锚杆支护是一种在煤矿、隧道等地下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其作用是通过固定锚杆和钢筋混凝土喷射材料,增强岩体的稳定性,防止岩体塌方和滑动。
为了确保巷道锚杆支护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2. 锚杆的选择和设计2.1 锚杆材料的选择在巷道锚杆支护中,一般采用的锚杆材料有钢、预应力钢筋等。
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延展性,能够满足锚杆在各种条件下的要求。
2.2 锚杆设计原则锚杆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原则:•承载能力满足工程要求;•确保锚杆与岩体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锚杆布置合理,保证整体支护的稳定性。
3. 锚杆支护的施工技术3.1 锚杆孔的钻探在巷道锚杆支护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锚杆孔的钻探,以便安装锚杆。
钻孔方法包括人工钻孔、机动钻孔和液压钻孔等。
3.2 锚杆的安装锚杆的安装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锚杆的长短、杆与杆之间的间距、锚杆与岩体之间的间距等。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保证锚杆的纵向和横向的精确度,保证整体支护的稳定性。
3.3 锚杆的固结锚杆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固结处理,以确保锚杆与岩体之间的摩擦力,增强岩体的稳定性。
固结处理一般采用灌浆、注胶等方法,将锚杆与岩体紧密连接。
4. 锚杆支护的监测和检测4.1 监测设备的选择与安装为了及时了解巷道锚杆支护的状况,需要安装监测设备。
常见的监测设备包括应力传感器、应变计、位移计等。
在选择和安装监测设备时,需要考虑其适应环境以及准确度。
4.2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监测设备获取的数据需要及时分析与处理,判断巷道锚杆支护的安全状况。
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可以进行预警和判断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安全措施。
5. 锚杆支护的维护与管理5.1 定期检查巷道锚杆支护需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锚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检查内容包括锚杆是否锈蚀、变形等,以及固结材料的状况。
5.2 维护和修复如果巷道锚杆支护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
锚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矿井主平硐、一提升巷、二提升巷,因巷道使用时间较长,巷道局部为裸巷未进行支护,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经矿委研究决定对该巷进行锚杆支护,为确保施工期间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施工组织为加强对矿井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整改领导小组。
组长:鲁道全(矿长)副组长:刘绍学、陈燕彬、陈中海、曾毅、成员:李建国、雷银章、邓德富、易以海、胡学华、雷德超、周长碧、姚正友、何红光、刘绍金、陈生云。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办公室24小时由小组成员轮流值班。
三、施工措施1、施工队要对施工地点及运输路线认真检查并处理一切不安全因素,并对施工作业地点附近20米进行的顶板帮壁进行叼放,打好临时支护后,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后施工。
2、施工前,施工队要将各类支护材料准备齐全,并保持原巷道正常通风,严防有害气体超限作业。
3、施工时,必须将施工地点及附近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将风、水管等设施保护好,以免损坏。
4、每循环施工作业结束后,施工队要将巷道内的碴块、杂物清理干净。
四、工程施工要求1、临时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戴帽作为临时支护,工作面10米临时支护柱距1.0米,,局部危岩采用点柱或点柱加挑梁加密支护。
先对顶板帮壁进行叼放后先打临时支护,然后打锚杆,待永久支护到位后取下临时支护,做到工作面不空顶。
2、永久支护永久支护采用锚杆支护,锚杆型号采用树脂锚杆,锚杆排间距为米1.2mm×1.2mm,巷道帮壁按照“三星”状布置锚杆支护,必须将锚杆眼布置在煤层夹矸中间,间距为1.5米;遇工作面顶、帮岩石破碎时必须加密支护。
顶板破碎时采用“工”字钢架箱支护, 箱梁上架木垛结顶, 木垛无空隙, “工”字钢两端必须加腿;每个箱架之间必须用撑稳固。
如架箱不能确保安全时,用条石砌碹支护,质量要求见《验收规范》。
3、支护材料树脂锚杆:ф18㎜×1700㎜的端头锚固式螺纹头锚杆。
巷道锚杆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依据我矿工作支配,打算对C8运输顺槽掘进巷道、C8回风顺槽掘进巷道和采区回风巷道进行锚杆喷浆支护。
特制定本平安技术措施。
一、锚杆机操作1、检修锚杆机时必需退至平安地点。
2、按规定数量、型号、周期注油换油;按规定进行油脂过滤;定期清洗液压系统过滤器;严禁用一般棉纱擦试液压元件。
3、打锚杆时,严禁将手放在钻臂防护板与顶板之间,严禁用钻杆或其他物品硬顶锚杆。
4、液压泵工作期间,两钻臂及工作范围内严禁有人;严禁在钻箱和钻臂上爬站。
5、两站摇摆时既不能碰撞两帮,也不能靠的太近,以免钻架相互碰撞。
6、锚杆机工作过程中遇到紧急状况时,必需马上停机。
7、施工中如遇顶板消失淋水或淋水加大、围岩层(节)理发育、突发性片帮掉碴、巷道不易成形、钻孔速度特别、放煤炮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增加显著等到状况,应马上停止作业,向有关领导及管理部门汇报,并实行加强支护措施,必要时应马上撤出人员。
二、锚杆安装1、卸下钻杆,安装带托盘及快速预紧力螺母的锚杆,操纵钻机给进阀杆,将锚杆升起使锚杆端头距钻孔口约一卷树脂固剂的长度。
2、按作业规程规定的规格、数量、挨次将锚固剂首尾相接装入钻孔。
3、操纵钻机给进阀杆推动锚杆,使锚杆端头顶住最终一卷锚固剂尾部,将锚固剂缓慢送入孔底。
4、旋转锚杆将其推到孔底位置,达到规定的搅拌时间后停止转动。
5、达到规定的等待时间后,操纵给进阀杆,上紧锚杆螺母达到规定的预紧力后,缩回钻臂。
三、喷射混凝土的预备和收尾1、检查井巷工程的掘进规格质量,并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巷道两帮基底的存矸必需清理洁净,并达到设计深度。
3、初喷前首先“敲帮问项”,撬掉活矸;初喷和复喷前,必需用风和水冲刷岩帮,当围岩不宜遇水时,可单独以压风吹净岩壁浮尘。
4、复喷前在拱顶、拱肩、拱基线等处每隔10m打点拉线,并在拱基线上挂垂线,严格拉线复喷,以保证喷层厚度和平整度。
5、对影响喷浆的障碍物必需清除,如不能拆除必需加以爱护。
锚杆支护巷道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巷道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确保锚杆支护巷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锚杆支护巷道的单位和个人。
三、管理责任1. 巷道管理单位负责巷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巷道的巡视和检查。
2. 所有使用巷道的人员应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的规定,确保巷道使用安全。
四、巷道维护与检修1. 建立巷道维护与检修计划,每月定期对巷道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巷道的安全性能。
2. 发现巷道存在问题时,应及时修复,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3. 巷道检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前需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确保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五、巷道使用1. 使用巷道前,必须了解并熟悉巷道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 使用巷道时,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严禁超员、超速、乱扔杂物等行为。
3. 巷道内严禁吸烟或进行明火作业,防止火源引发火灾。
4. 操作人员应随时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与外界的联系。
六、巷道安全监控1. 巷道设置安全监控装置,实时监测巷道内的情况。
2. 巷道安全监控应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发现故障要及时修复。
3. 定期对巷道安全监控装置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七、事故应急预案1. 制定巷道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责任人员。
2. 巷道事故发生时,应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救援措施,保证人员安全。
3. 巷道事故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巷道进行修复和改进。
八、培训和教育1. 对使用巷道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巷道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定期组织巷道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对新员工进行巷道安全操作培训,并进行考核。
九、制度执行1. 定期检查巷道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巷道管理制度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严肃追究责任。
3. 对巷道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以确保其适应实际需要。
煤矿预应力锚索破断原因分析及对策(共5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煤矿预应力锚索破断原因分析及对策石垚1,2,林健1,2,王正胜1,2,杨景贺1,2(1.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北京100013)摘要:针对复杂困难条件下煤矿巷道支护锚索普遍存在的破断问题,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巷道顶板煤岩层变形规律验证了锚索破断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井下锚索破断主要有2种形式:锚索锁具附近破断和锚索中部破断。
锚索锁具附近破断的原因主要是锚索工作过程中与巷道岩面垂线夹角过大造成锚索受到拉-弯-剪复合应力作用所致;锚索中部破断主要是由于顶板岩层强烈错动导致锚索在受到较大拉应力情况下受岩层弯曲错动剪切所致。
针对锚索的不同破坏形式,建议采取垂直岩面布置锚索、选择延伸率较大和屈强比较低的1×19股锚索、减小锚索长度、增加锚杆锚索预紧力的方法来解决锚索破断问题。
关键词:煤矿巷道;锚索;破断;原因分析;对策Crack cause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small aperture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s in coal mine roadwaySHI Yao1,2,LIN Jian1,2,WANG Zhengsheng1,2,YANG Jinghe1,2(1. Coal Mining and Designing Department, Tiand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100013,China;2. Coal Mining and Designing Branch,ChinaCoal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100013,China)Abstract: Aiming at the crack problem of the anchor cable under condition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oal mine roadway, laboratory tests and deformation laws of roadway roof were adopted to prove the crack cause of anchor cable and some solutions were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chor cable has two crack forms, one cracks near the anchor rigging another cracks at the central of cable. The main reason of cracking near the anchor cable rigging is that the combined tension-bend-shear stress caused by the large angle between cable axis and roadway surface normal act on anchor cable. The main reason of cracking at the central of cable is that tension-shear stress caused by roof strata sever dislocation act on anchor cable. To solve different cable crack issues, this paper propose to choose large elongation and yield ratio 1×19 type cable, reduce anchor cable length, increase cable prestress, the anchor cable axis should vertical roadway surface.Key words: coal mine roadway; anchor cable; crack; causes analysis; countermeasure锚杆锚索支护技术作为煤矿巷道支护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国内外煤矿巷道支护得到广泛应用。
锚杆索支护巷道要有防止破断的安全技术措施前言在煤矿等地下工程建设中,巷道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而巷道支护技术是保证工作场所安全和有效工作的关键。
其中锚杆索支护是常用的一种技术,但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锚杆索破断事故仍时有发生,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为保障巷道建设和工作安全,必须加强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和应用,尤其要注重研究和应用锚杆索破断预防技术。
本文将从巷道支护技术的必要性及现状出发,阐述锚杆索支护巷道中应采取的防止锚杆索破断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巷道支护技术的必要性及现状1. 巷道支护技术的重要性巷道作为重要的地下工程组成部分,需要提供合理的支护措施。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安全因素:巷道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设备的安全,尤其是煤矿等危险行业,一旦发生巷道塌方等事故,后果严重。
•经济因素:巷道支护是影响工程投入、生产成本和回报率等方面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巷道支护技术则可减少工程建设投入、扩大经济效益等。
•环境因素:巷道支护技术合理可以减少土石方量,降低扰动地下水、地热环境等因素,使得上、下部分生态环境的受损降到最低限度。
2. 现有巷道支护技术的特点现有的巷道支护技术主要包括木质支架、钢架与加固、锚杆、钢带、网片、混凝土支护等技术。
这些技术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煤矿、水电工程、地铁等领域。
其中,锚杆索支护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支护技术。
锚杆是一种形如钢筋的支撑材料,由钢筋和钢管组成,以一定的锚固长度在巷道内固定,具有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抗震等优点。
锚杆索支护巷道成功缓解了震动引起的巷壁松动等问题,但是破断事故也时有发生。
二、防止锚杆索破断的技术措施为了在锚杆索支护巷道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从源头上减少锚杆破断的事故发生,我们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 锚杆索质量的保证锚杆索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锚杆破断的一个因素。
因此在采购锚杆索时,要严格按照要求检测,遇到有缺陷的锚杆索及时淘汰。
锚杆(索)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类型及控制措施根据煤矿生产中锚杆(索)支护冒顶事故进行分析,对其分类总结,阐述其发生原因和特点,从而提出了预防冒顶事故的措施。
标签:锚杆(索)支护;冒顶事故;预防措施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支护工艺已很难满足现代煤矿的发展。
近年来煤炭技术水平、生产装备和管理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国与世界先进采矿业接轨,特引进了锚网(索)支护新工艺,并在全国各大煤矿推行。
锚网索支护是由以前的被动支护转化为主动支护,是由单独的支架支撑上层顶板压力转化为由顶板自身承担上层顶板压力,其优点远远是其他传统支护无法具有的。
根据实际生产使用效果来看均对其进行人可,他是我国自综采之后的第二次支护技术革命。
无论是从巷道断面利用率、掘进量、掘进速度、劳动强度以及节约支护成本而言,都远远逊色于架棚支护。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锚网巷道的推广遇到了一些困难,也发生了一些严重的顶板事故。
1 锚网支护巷道冒顶类型及原因分析近年来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对锚网巷道冒顶事故的统计,以按冒顶形式可划分大致可分为:掘进迎头区冒落型、大范围压垮型冒顶、局部漏垮型冒顶。
掘进迎头区冒落型,主要是因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巷道顶板结构复杂,岩性破碎节理发育明显等造成顶板完整性和强度低,自稳能力差。
巷道开挖下部煤岩后,上部煤岩失去下部煤岩的支撑力,当该岩块的下滑力大于四周原岩所施加的侧向摩擦力时,岩体就会发生下滑造成冒顶事故。
此类事故主要发生在顶板支护不及时的掘进迎头和整修头,冒顶后顶板呈:三角锥型、梯型、倒梯型、矩型等。
大范围压垮型冒顶。
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是支护设计不当,巷道顶板或围岩施加给锚杆(索)的压力超过锚索的破断载荷所致,锚杆(索)的支护参数选择不合理没有正真的将锚索固定在松动权以外的坚硬原岩中,导致锚索锚固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二是掘进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合理,原岩遭到人为破坏、施工工程质量把关不严、支护材料材质不合格;三是顶板监管不到位。
锚杆支护巷道管理制度
锚杆支护是一种常用的巷道支护技术,用于巷道的稳定和安全。
为了保证巷道的安全和有效管理,需要建立锚杆支护巷道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锚杆支护巷道管理制度中的内容:
1. 目的:明确锚杆支护巷道管理的目标,包括确保巷道的稳定和安全,减少事故风险等。
2. 适用范围:明确适用的巷道类型和锚杆支护需要。
3. 责任和权限:明确巷道管理责任的部门和人员,以及他们的权限和职责。
4. 巷道巡查和检测:规定巡查和检测巷道支护情况的频率和方法,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施。
5. 锚杆支护维护:规定锚杆支护的维护要求和方法,包括定期检查、保养、修复和更换等。
6. 工程施工管理:规定巷道施工的管理要求,包括施工计划、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等。
7. 事故应急处理:制定巷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应急设备、应急通讯等。
8. 人员培训:规定巷道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培训要求,包括锚杆支护技术、安全意识等。
9. 监督和检查:明确巷道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和问题的整改。
10. 文件管理:规定巷道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记录的保存和归档要求,包括巡查记录、维护记录、事故处理记录等。
以上是一些可能包含在锚杆支护巷道管理制度中的内容,具体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规定和完善。
巷道支护安全技术措施(1)巷道顶部采纳21.68200mm的锚索、两帮采纳202500mm长的全螺纹钢锚杆进行支护,锚索端部采纳长宽=300300mm的矿自制托盘进行锚固,锚杆端部采纳长宽=300300mm的短钢带协作自制锚盘进行锚固。
锚索每根运用4节K2335锚固剂进行锚固,帮锚杆每根运用3节K2335锚固剂进行锚固。
锚杆、锚索间排距均为800mm。
(2)铁丝网采纳5000XXX0mm的8#铁丝网,网搭接长度为XXXmm,搭接处必需用12#铁丝绑扎好,绑扎间距不大于200mm。
铁丝网必需紧帖岩面。
(3)锚杆(索)托板必需紧贴铁丝网,锚索安装长度为8.0m,外露长度为200mm;锚杆外露长度50mm,但必需出扣。
(4)除两帮底脚锚杆布置为俯角外,其余锚杆(索)角度必需垂直于巷道轮廓线。
(5)超前临时控顶支护开口2m地段顶板找形满意锚网支护时必需按时进行锚网支护,开口2m后采纳超前刹杆作为超前临时控顶支护,详细运用要求如下:a、超前刹杆采纳经加工后的2.0m长槽钢、8#铁丝网协作组成。
b、槽钢为3根,以靠原巷道中线的第一棵锚索开头布置,间距为1600mm,槽钢在较宽面沿中心线根据600mm的间距进行拉槽(槽宽为24mm,长为200300mm),运用时,槽钢凹口朝下,采纳锚具将槽钢固定在迎头往外第一排锚索外露端固定好。
(详细布置见附图)c、巷道顶板找形结束后,必需按时在巷道顶部采纳8#铁丝网(5000XXX0mm)联接在已返修巷道顶部铁丝网上,铁丝网采纳12#铁丝进行绑扎,绑扎间距不大于200mm。
d、铁丝网联接好后,按要求将槽钢安装固定在迎头往外第一排锚索外露端,并将铁丝网扑在槽钢上面。
e、槽钢必需采纳木楔加紧、加牢,确保槽钢紧贴巷道顶板,严禁显现松动现象。
f、进行支护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需将超前临时控顶支护移抵迎头,在超前刹杆的掩护下进行,严禁空顶作业,且作业人员必需处于永远支护完好地段进行。
锚杆锚索巷道掘进安全风险控制的关键措施锚杆锚索巷道掘进安全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永久支护。
采用锚杆锚索进行永久支护有很多优点,例如提高巷道稳定性、防止塌方等安全事故等。
然而,在实际掘进作业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以下是锚杆锚索巷道掘进安全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1.规范操作规程。
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在锚杆锚索安装和固定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步骤和程序,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2.设备检查和维护。
对使用的锚杆锚索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锚杆、锚索、螺母、垫板等部件,确保其完好无损,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地质条件评估。
在掘进前,对巷道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估,了解地质构造、岩石力学性质等因素,为选择合适的锚杆锚索直径、长度和布置方式提供依据。
4.锚杆锚索安装质量把控。
保证锚杆锚索安装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安装工艺和技术参数,确保锚杆锚索能够有效固定巷道围岩。
5.实时监测和检测。
在掘进过程中,对锚杆锚索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包括锚杆的拉伸试验、锚索的张拉试验等,确保锚杆锚索的工作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6.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掘进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锚杆锚索永久支护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7.应急处理。
熟悉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及其处理方法,如锚杆锚索断裂、脱落等,掌握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工具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
8.事故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生与锚杆锚索有关的安全事故,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对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为了确保锚杆锚索巷道掘进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规范操作规程、设备检查和维护、地质条件评估、锚杆锚索安装质量把控、实时监测和检测、培训和教育、应急处理以及事故报告和处理等。
只有全面掌握并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锚杆锚索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转。
井下巷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总则1.严格按照中线进行施工,确保巷道成型及方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2.巷道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每班人员进入工作面前,必须对巷道进行敲帮问顶工作,确认安全后,人员方可进入迎头工作,确保安全施工。
3.每循环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巷道内的浮煤清理干净,不得留于下一班,清理浮煤时人员必须与运行的皮带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严格按照各工艺程序进行施工,确保每一工艺操作都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4.班长在现场指挥施工,监督安全及协调施工,对施工人员的安排做到合理、明确,严禁违章指挥。
全面负责当班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责任不落实到位不生产。
5.工作面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汇报矿调度室及区队,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禁生产。
(二)起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当巷道需要人工进行起底作业时,起底采用风镐配合洋镐、铁锨进行施工作业,起底铲渣直接上溜子运出。
起底时应做好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提前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材料(如:风镐、洋镐、铁锨等),并认真检查其完好性,严禁使用有缺陷的工具材料。
2.开始施工前必须提前接好风水管路并检查其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并且风水管路吊挂必须平直,不得影响行人。
3.班组长或者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指挥施工,监督安全及协调施工,对当班的安全负责,对施工人员的安排做到合理、明确,严禁违章指挥,做到自保互保联保。
4.起底过程中注意皮带的运行,严禁在皮带下方穿过或跨越运行中的皮带,并且起底作业人员距离运转皮带的最近边缘不得少于200mm,防止皮带可能发生的跑偏伤人。
5.在给皮带上渣过程中,注意皮带的运行,防止矸石或煤块反弹出来伤人。
6.当班必须确保施工地点道路畅通,严禁杂物堆放,搞好文明生产,及时回收施工场所的杂物。
7.开工前要仔细查看施工地点附近巷道支护状况,发现巷道支护不良,或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问题时,应及时处理,严禁冒险作业。
8.起底作业人员在发现周围有人员、车辆通过时,必须提前停止作业,确保车辆和人员安全通过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
锚杆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一、锚杆施工质量与技术措施1、水泥药卷在运输及存放中,不得挤压,防止变形。
2、锚杆眼布置:眼距0.9m,排距0.9m,要横成排,竖成行,锚杆眼深度一般为1.7~1.75m,不得超深和过浅,在安设锚杆前做好测量,否则要重新充填或加深。
3、安装前先用捣实管测定锚杆眼的方位,并检查孔内是否有石碴挡,同时用高压风充洗钻眼。
4、锚杆安装、安装罗母、垫片及药卷,药卷外头垫片要松动,并检查两头罗母是否可转动。
5、浸泡药卷用手稍捻压,要掌握好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浸泡时间一般3~5秒以内(药卷在水中不出现大量冒泡时,立即停止浸水)。
6、安装锚杆时,用捣实管挤压捣实药卷,要用力均匀,力量要大。
7、视顶板岩层稳定情况,决定是否挂金属拉网和U型槽钢。
8、安装锚杆30分钟后,要及时安装托板并上紧螺母,使锚杆有一个预应力的作用。
9、锚杆锚固力要达到30KN以上。
二、安全措施1、要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本安全技术措施,熟知做法及工程质量要求,做到安全生产。
2、施工前必须保持风机正常运转,保证巷道正常通风,严禁无风作业。
3、严格敲帮问顶,每个工作人员首先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两帮及支架的安全情况,发现安全患隐必须及时处理,确认安全才能进行作业。
4、钻眼施工前,必须打上临时支架支护顶板。
巷道高需要搭平台架时,必须要搭稳、可靠,钻眼、安锚杆的作业人员要相互配合,并做好自保、互保安全。
5、在绞车道锚杆支护作业时,严禁绞车道拉车,行人要快速通过,并注意安全。
6、施工时,必须有工区长和值班干部在现场指挥,否则严禁作业。
7、本措施未提及部分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编号:AQ-JS-0372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锚杆(索)支护巷道要有防止破断的安全技术措施
Bolt (cable) support roadway should have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to prevent breaking
锚杆(索)支护巷道要有防止破断的安
全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锚杆、锚索支护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采准巷道支护方式,在煤矿巷道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煤矿井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断锚、断索现象时有发生,对安全生产及人员生命构成威胁。
通过分析施工巷道断锚、断索原因,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如下。
一、工作面煤层情况概述
1212综采工作面位于矿井井田西北部,北采区西翼。
采用倾向长壁综合机械化一次性采全高推进。
机采高度2.4-2.6m,煤层底板标高1150~1400m,煤层倾角平均12°,煤层结构简单,普氏硬度系数f=2.5~4,煤质较硬。
工作面平均煤厚2.39m,走向长183m,倾斜长1760m(初期未采前的可采长度),煤层顶板为稳定的石灰岩层,层厚6.75m,局部地区有0.8-1.2米厚的泥岩层(伪顶),底
板为2.2m厚的深灰色泥岩或炭质泥岩,较硬。
附:1212综采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二、巷道断面及支护参数设计
1、1212工作面两顺槽均沿煤层掘进,断面形状为矩形,净宽4.0m,净高2.4m,净断面积9.6m2。
2、顶板采用锚索、锚杆、钢筋梯子托梁、局部采用金属网联合支护。
顶锚杆布置每排3根,排距1500mm,间距1500mm,规格为Φ20×2000mm左旋螺纹钢树脂锚杆,采用ZK2360树脂药卷锚固,锚固长度1200mm。
顶锚杆安设角度全部呈垂直角,且距离巷帮达300mm,锚索选择在顶板锚梁中间垂直布置。
钢筋梯子托梁采用Φ18mm圆钢制作,全宽50mm,长度3.6m。
局部“小青顶地段”采用6mm钢筋焊接而成的方形钢筋网,长2.0m,宽1.0m (网孔为110×110mm)。
3、补强锚索在“小青顶地段”或构造带打设,每隔1.0m或小于1.0m布置一根,打在两排锚杆正中,与巷道两帮距离相符。
锚索规格为Φ17.8×6000mm或Φ17.8×4000mm,锚固方式为端头锚
固,采用二卷树脂药卷,分别为ZK2360一卷,CK2335一卷,锚固长度为1200mm。
4、煤帮锚杆支护:帮锚杆每组锚梁布置3根,排距900mm,间距1300mm,锚杆为玻璃钢锚杆Φ16×1500mm,靠近顶板的锚杆仰角为20度,其余与巷道垂直布置;钢筋托梁全宽78mm,长度3.0m,采用3000×2000mm双抗形护帮塑料网,(网孔为35×35mm)。
具体如下:
⑴煤帮坚硬时:选用Φ16×1500mm的玻璃钢锚杆;Φ14×3000mm的圆钢锚梁;3000×2000mm的双抗形塑料网进行支护。
锚杆眼沿巷道掘进方向平行三排眼布置,锚杆间距为1300mm,施工时锚梁横着安装。
上排锚梁距顶板300mm;上排锚梁距中部锚梁900mm;中部锚梁距下排锚梁900mm;下排锚梁距底板
200-400mm。
⑵遇地质构造带煤帮松软或巷道高度超过2.7m时:选用直径16mm、长2000mm的玻璃钢锚杆;在靠隔离煤柱的一帮必要时可选用Φ20mm、长度2000mm的等强度螺纹钢锚杆;Φ14mm、长
3000mm的圆钢锚梁;1000×2000mm的铁丝网进行支护。
锚杆眼采用平行4排眼布置,锚杆间距为900mm,锚梁排距700mm。
施工时锚梁竖着安装(特殊情况锚梁十字交叉),上部锚网与顶部锚网连接,锚梁贴顶。
⑶要求:网片必须铺平整,网与网之间必须压茬连接,压茬宽度为100mm,压茬每隔200mm用绑丝连接。
锚梁铺设必须横平竖直,锚杆锚固长度不小于0.6米,且必须紧贴煤帮压紧锚梁与网片。
(4)附图运输、回风顺槽锚杆、锚索布置图。
三、顶板锚杆、锚索断裂情况及原因分析
1、断裂情况分析
自2010年使用锚杆支护以来,主要发生在掘进后期(距掘进头500m以外)的煤帮,破断位置多处在巷帮下部距底板300-400mm 处,以锚杆尾端8cm-12cm处较多;而顶板锚杆、锚索未发现有破断现象。
2、破断原因分析
(1)地质因素:据北采区各工作面顺槽掘进情况看,区域内地
质条件较为复杂。
在断层、无炭柱构造附近煤质有氧化现象而较软,其余正常地段煤质较硬而稳定。
巷道沿煤层掘进成型后,地层应力重新分布,顶板由于石灰岩层结构致密、坚硬稳定,在锚杆、锚索的控制下形成坚固的岩梁,所以,从未发生过锚杆与锚索破断。
主要是巷道煤壁支护的玻璃钢锚杆有破断现象。
根据破断位置和断裂位置分析:多数在靠近采空区一侧的巷帮下部、断层松软地段的一帮。
由此可见,由于采动后巷道围岩应力不断重新分布,产生的压力大于锚杆承受压力,而产生破断。
(2)支护设计不合理
由于在同一采区内一翼采空区面积较大,1212工作面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不能及时对锚杆支护巷道中锚杆、锚索的长度、直径做出科学的设计,支护设计参数不合理,也是造成锚杆、锚索破断的一大因素。
(3)质量检验机制不完善
锚杆、锚索的质量合格与否也是影响支护质量的主要因素,必须完善检验机制,特别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杜绝使用不合格材
料。
(4)操作失误或不按规程操作也是影响锚杆支护质量的主要因素。
例如,帮部玻璃钢锚杆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用力过猛造成杆体破裂,而作业人员现场操作时为了省事,将就的将托盘、螺母拧上,严重影响锚杆支护质量,从而造成锚杆断裂。
四、防范措施
1、针对采区内局部巷道煤质松软、片帮易落、顶板压力增大地段等特殊地点、特殊情况,及时对煤层的变化进行研讨,并编制专项支护设计,确保锚杆、锚索支护的科学性。
2、加强对原支护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完善检验机构、检验流程,确保锚杆、锚索等支护材料安全可靠。
3、加大质量检查力度,在每个掘进面掘进时配置锚杆角度检测仪,安设球形阀,保证角锚杆支护的有效性。
4、加大巡检力度,对于巷道内发现的失效锚杆、锚索,全部进行二次补强,加密支护。
5、做好班前确认工作,对上一班施工的顶帮锚杆进行预紧力检
测,失效锚杆要及时补打,隐患未处理的严禁组织生产。
6、加强顶板离层仪的监管力度,对于工作面出现的顶板破碎、压力大的地点,及时进行架设木棚复合支护。
对巷道高冒区两端、中部及巷道扩宽处均采用双锚索配合槽钢加强支护。
7、加强锚索保护工作。
所有锚网支护的掘进工作面锚索全部采用10#铁丝顺工作面巷道方向将锚索头扭结,绑扎在顶部金属网上;对于综采工作面两顺槽超前支护段50m范围内锚索全部采用专制钢管护套进行了保护,锚索护套平行于巷道中线安装,采用绳卡紧固,并将挂钩挂在顶部金属网上,有效保护锚索,防止断裂时造成伤人事故。
8、及时改变支护技术参数。
对顺槽掘进时片帮、冒顶地段采取缩小锚杆、锚索支护间排距方式来增大支护强度,缩小冒顶范围;对靠采空区一侧的煤帮要用Φ20mm、长度2000mm的等强度螺纹钢锚杆补强支护;加大锚杆预紧力控制煤帮,保证巷道整体支护效果。
9、作好破断原因分析工作。
若工作面出现锚杆或锚索断裂时,
施工队必须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汇报生产科。
由生产科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分析,制定有效措施避免同一问题重复出现。
五、结论
1、综上所述,针对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等因素造成的锚杆、锚索断裂现象,通过制定以上针对性防范措施,有效杜绝了锚杆、锚索断裂发生。
2、作业过程中,因出现特殊情况本措施不能指导现场作业时,应及时汇报,现场勘查,采取相应措施审批、贯彻、学习后方可恢复作业。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