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显示电子钟实训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74.33 KB
- 文档页数:3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钟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科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选择了电子钟应用系统作为实训项目。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学习了电子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电子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掌握电子钟的元器件选用和电路设计;3. 学会使用电子钟的编程和调试技巧;4.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电子钟基本原理电子钟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显示时间的电子设备,主要由时钟芯片、电源、显示屏、按键等部分组成。
时钟芯片负责产生基准时间信号,通过分频、计数等过程,实现时间的测量和显示。
2. 电子钟元器件选用(1)时钟芯片:选用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的时钟芯片,如DS3231、PCF8563等。
(2)显示屏:选用LED数码管或LCD显示屏,具有较好的可视性和稳定性。
(3)电源:选用适合的稳压电源,保证电子钟的稳定工作。
(4)按键:选用轻触式按键,方便用户操作。
3. 电子钟电路设计(1)电路框图设计:根据电子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绘制电路框图,包括时钟芯片、显示屏、按键等部分。
(2)电路板设计:根据电路框图,进行电路板设计,包括元器件布局、走线等。
4. 电子钟编程与调试(1)编程:使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电子钟的程序,实现时间测量、显示、按键控制等功能。
(2)调试:通过调试工具对程序进行调试,确保电子钟的正常运行。
5. 电子钟应用系统设计(1)系统功能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电子钟的应用系统,如定时器、闹钟、计时器等。
(2)系统实现:将设计好的功能模块进行集成,实现电子钟应用系统。
四、实训过程1. 学习电子钟基本原理和元器件知识,掌握相关电路设计方法。
2. 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元器件,进行电路板设计。
3. 编写电子钟程序,实现时间测量、显示、按键控制等功能。
4. 进行程序调试,确保电子钟的正常运行。
一、实训目的本次数电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字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通过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时、分、秒显示功能的电子时钟,熟悉数字电路中的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等基本模块,并学会运用这些模块完成一个完整的电子系统设计。
二、实训内容1. 电子时钟设计(1)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具有时、分、秒显示功能的电子时钟,要求:1)采用CMOS集成电路设计,保证电路的稳定性;2)时钟显示采用7段数码管,可同时显示时、分、秒;3)时钟源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确保时钟的准确性;4)具有时钟校准功能,可调整时、分、秒的显示值;5)具有时钟复位功能,可恢复时钟到初始状态。
(2)设计原理电子时钟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1)时钟源: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标准时钟信号;2)分频器:将标准时钟信号分频,得到1Hz的秒脉冲信号;3)计数器:对秒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得到秒、分、时的计数值;4)译码器:将计数值转换为对应的7段数码管显示编码;5)显示器:采用7段数码管显示时、分、秒的计数值;6)校时电路:实现时钟校准功能;7)复位电路:实现时钟复位功能。
(3)电路设计1)时钟源:选用NE555定时器构成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标准时钟信号;2)分频器:选用CD4060计数器进行分频,得到1Hz的秒脉冲信号;3)计数器:选用CD4518BCD计数器,分别实现秒、分、时的计数;4)译码器:选用CD4511BCD至7段数码管译码器,将计数值转换为7段数码管显示编码;5)显示器:采用7段数码管,分别显示时、分、秒的计数值;6)校时电路:采用按钮开关实现时钟校准功能;7)复位电路:采用按钮开关实现时钟复位功能。
2. 电子时钟制作(1)元器件准备根据电路设计,准备以下元器件:1)NE555定时器1个;2)CD4060计数器1个;3)CD4518BCD计数器3个;4)CD4511BCD至7段数码管译码器3个;5)7段数码管3个;6)石英晶体振荡器1个;7)电阻、电容、二极管、导线等。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数字电子时钟,加深对数字电路基本原理、电子元器件性能及电路设计方法的理解。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制作、调试和故障排除等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习内容1. 数字电子钟电路设计(1)电路组成:数字电子钟主要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显示、报时电路和校时电路等部分组成。
(2)电路设计:采用555定时器构成振荡器产生1Hz的脉冲信号,通过分频器得到1Hz的秒脉冲信号。
计数器采用异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90,实现秒、分、时的计数。
译码显示采用共阳极LED数码管,显示当前时间。
报时电路由门电路和蜂鸣器构成,实现整点报时功能。
校时电路由按键和计数器构成,实现手动校时功能。
2. 元器件选型(1)振荡器:选用555定时器,其频率稳定,易于调整。
(2)分频器:选用CD4060,具有分频功能,可方便地实现秒、分、时的计数。
(3)计数器:选用74LS90,具有异步计数功能,可方便地实现秒、分、时的计数。
(4)译码显示:选用共阳极LED数码管,显示清晰,功耗低。
(5)报时电路:选用门电路和蜂鸣器,实现整点报时功能。
(6)校时电路:选用按键和计数器,实现手动校时功能。
3. 电路制作与调试(1)电路制作:根据电路原理图,焊接电路板,连接元器件。
(2)电路调试:首先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然后逐个模块进行调试。
调试过程中,注意观察数码管显示是否正常,报时是否准确,校时是否方便。
三、实习过程1. 设计电路原理图:根据数字电子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设计电路原理图。
2. 选择元器件:根据电路原理图,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3. 制作电路板:根据电路原理图,制作电路板。
4. 焊接元器件:将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
5. 电路调试:逐个模块进行调试,确保电路功能正常。
6. 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若出现故障,分析原因,进行修复。
四、实习结果1. 成功设计并制作了数字电子钟,实现了秒、分、时的计数,整点报时和手动校时等功能。
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电子钟因其精度高、体积小、功耗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计时工具。
为了提高自己的电子制作能力,加深对数字电路知识的理解,我参加了数字电子钟的组装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我不仅掌握了数字电子钟的组装方法,还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调试技巧。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数字电子钟的组装方法,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焊接技巧。
2. 理解数字电子钟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元器件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元器件:数字集成电路(如计数器、译码器等)、石英晶体振荡器、数码管、蜂鸣器、电阻、电容、导线等。
2. 电路设计:根据数字电子钟的工作原理,设计电路图,确定各个元器件的连接方式。
3. 元器件焊接: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注意焊接质量,避免短路或虚焊。
4. 电路调试:连接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5. 组装外壳:将调试好的电路板安装在外壳中,连接电源线和控制按钮。
四、实训过程1. 元器件准备: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认真学习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并准备了所需的元器件。
2. 电路设计: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数字电子钟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原理设计了电路图。
电路图包括计数器、译码器、石英晶体振荡器、数码管、蜂鸣器等部分。
3. 元器件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焊接前要确保电路板清洁,避免焊点氧化。
- 焊接时要保持温度稳定,避免烧坏元器件。
- 焊接完成后,要检查焊点是否牢固,避免虚焊或短路。
4. 电路调试:连接电源后,我们对电路进行了调试。
首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然后,观察数码管是否显示正确的时间;最后,测试报时功能是否正常。
5. 组装外壳:将调试好的电路板安装在外壳中,连接电源线和控制按钮,完成了数字电子钟的组装。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数字电子钟的组装实训,我收获颇丰:1. 掌握了数字电子钟的组装方法:从元器件准备、电路设计、焊接到调试,我全面了解了数字电子钟的组装过程。
一、摘要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数字时钟,加深对数字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数字钟的原理、电路设计、元件选择、焊接调试等技能。
最终,我们成功制作出了一个具有时、分、秒显示功能的数字时钟,并通过实际运行验证了其功能。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数字电子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2. 熟悉常用数字电路元件的功能和特性。
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数字钟原理数字钟是一种将时间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数码管显示的电子计时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通过计数器进行计数,并通过译码器和数码管显示时间。
2. 电路设计本次实训采用以下电路设计:(1)时钟信号产生:利用555定时器产生1Hz的时钟信号。
(2)秒计数器:采用CD4060计数器,实现秒的计数。
(3)分计数器:采用CD4518计数器,实现分的计数。
(4)时计数器:采用CD4518计数器,实现时的计数。
(5)译码器:采用CD4511译码器,将计数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数码管所需的信号。
(6)数码管显示:采用共阴极七段数码管,显示时、分、秒。
3. 元件选择本次实训选用的元件如下:(1)时钟信号产生:555定时器、电阻、电容。
(2)计数器:CD4060、CD4518。
(3)译码器:CD4511。
(4)数码管显示:共阴极七段数码管。
(5)其他元件:电阻、电容、电位器、晶体管、开关等。
4. 焊接调试(1)按照电路图进行元件焊接。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并进行初步调试。
(3)调整电位器,使数码管显示正确的时间。
(4)测试电路功能,确保时、分、秒显示准确。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数字电子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熟悉了常用数字电路元件的功能和特性。
2.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3. 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加强,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学习单片机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电子时钟系统。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熟悉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2. 掌握电子时钟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调试方法;3.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系统硬件设计(1)核心控制器:选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
(2)时钟芯片:使用DS1302实时时钟芯片,提供精确的时间信号。
(3)液晶显示屏:选用1602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时间、日期、温度等信息。
(4)按键模块:设计包含时间设置键、日期设置键、闹钟设置键等的按键模块。
(5)温度传感器:使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
(6)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2. 系统软件设计(1)主程序:负责系统初始化、时钟显示、闹钟提醒、温度检测等功能。
(2)中断程序:负责时钟中断、闹钟中断、温度中断等。
(3)显示程序:负责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更新。
(4)按键处理程序:负责按键扫描、按键消抖、按键功能处理等。
三、实训过程1. 硬件搭建(1)根据设计图纸,焊接电路板。
(2)连接单片机、时钟芯片、液晶显示屏、按键模块、温度传感器和电源模块。
(3)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系统硬件正常工作。
2. 软件编程(1)编写主程序、中断程序、显示程序和按键处理程序。
(2)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并利用Keil软件进行编译。
(3)将编译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
3. 调试与优化(1)在Proteus仿真软件中,对系统进行仿真调试。
(2)检查程序运行是否正常,优化程序代码。
(3)对硬件电路进行调整,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四、实训结果1. 系统功能实现(1)显示当前时间、日期和温度。
(2)设置闹钟时间,并在设定时间响起。
(3)计时器功能,可以记录时间。
(4)温度检测功能,实时显示环境温度。
2. 系统稳定性通过仿真和实际测试,系统稳定运行,满足设计要求。
武汉东湖学院实训报告实训名称:中夏牌ZX2042型数码显示下电子钟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一班学号:2012030341008姓名:陈祥东实训地点:科技大楼B103辅导老师:余华一、实训目的1、认识实验器材,了解器材性能,学会分析组装实验电路2、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3、学会分析检查电路,排除故障二、实训内容按照电路原理图焊接好印刷电路板,并根据说明书安装好外壳。
三、实训仪器电烙铁、焊锡丝、螺丝刀、镊子、钳子等必备工具、万用表中夏牌ZX2042型数码显示电子钟四、工作原理图电路原理图如上图所示。
电路原理图如图,LM8560是50/60HZ的时基24小时专用集成电路,有28只管脚,1-14脚是显示比划输出15脚为正电源段,20脚为负电源端,27脚是内部振荡器 RC输入端,16脚为报警输出.Tl 为降压变压器,经桥式整流及滤波后得到直流电,供主电路和显示屏工作。
当交流电源停电时备用电池通过VD5向电路供电。
当调好定时时间后,并按下开关K1,显示屏有下方有绿点指示,到定时时间有驱动信号经R3使VT1工作,即可定时报警从面板上从左到右,存在五个微动开关,分别是S4、S3、K1、S2、S1,S1调小时,S2调分钟,S3调时钟,S4调定时,K1定时报警开关调时钟时,需按下S3的同时按动S1,即可调小时数,按下S3的同时按动S2课调分钟数调定时报警时,需按下S4的同时按动S1调闹钟的小时数,按下S4同时按动S2可调实际上闹钟数五、安装调试过程电子装配图先检查元器件,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的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最后安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安装图如图所示。
安装排线时,先去塑料皮上锡后,一端按原理图的序号接LED的显示屏,另一端接电路板。
蜂鸣器安装时先在两端接红白导线,然后将导线接电路板上的BL+、BL-,另外还有6根跳线(J1-J4),用其他元件多余的铁线充当。
电子钟实训总结电子钟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实现时间显示和报时功能的钟表设备。
它不仅具备传统机械钟的功能,还具有更为精确的时间显示和报时功能。
本次电子钟实训课程,我学习了电子钟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和实际调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实训的第一阶段,我们学习了电子钟的工作原理。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例演示,我们了解到电子钟主要由振荡器、计数器、显示器和报时装置组成。
振荡器负责产生稳定的高频信号,计数器将高频信号转换为具体的时间单位,显示器用于显示时间,而报时装置则负责发出报时信号。
通过这个基本的工作原理,我对电子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实训的第二阶段,我们进行了电子钟的电路设计。
由于我对电路设计方面的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所以在这个阶段,我遇到了很多困难。
但是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的互相帮助,我成功完成了电子钟电路的设计。
同时,在电路设计的过程中,我也加深了对于电子元件的了解,例如时钟芯片、数码管等。
这让我对电子器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实训的第三阶段,我们进行了电子钟的实际调试。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设计好的电子钟电路焊接到电路板上,并通过对电路的调试,使电子钟能够正常工作。
在实际调试的过程中,我碰到了很多问题,例如电路焊接出现问题、电子元件失效等。
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我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完成了电子钟的调试工作。
通过这次电子钟实训,我不仅学到了电子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这让我更加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此外,这次实训还给我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将所学的电子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实际的电路设计和调试中,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训中,我和同学们共同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这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次电子钟实训让我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电子钟的认识和了解。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制作数字电子钟,使学生深入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1. 数字电子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 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和连接方法;3. 555定时器、计数器、译码器等集成电路的应用;4. 电路焊接、调试和故障排除的方法;5. 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
二、实训内容1. 数字电子钟的原理数字电子钟是一种利用数字电路实现计时功能的装置,主要由多谐振荡器、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等组成。
多谐振荡器产生周期性的脉冲信号,作为计数器的时钟信号。
计数器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并通过译码器将计数结果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最后由显示器显示时间。
2. 电路设计本次实训的数字电子钟采用以下电路设计:(1)多谐振荡器:采用555定时器构成1kHz多谐振荡器,输出矩形波脉冲信号。
(2)计数器:采用十进制计数器CD4518,对多谐振荡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3)译码器:采用七段译码器CD4511,将计数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
(4)显示器:采用七段数码管,显示时、分、秒。
3. 电路焊接与调试根据电路原理图,将各个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
焊接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1)元件焊接顺序:先焊接电源和地线,再焊接信号线,最后焊接元件引脚。
(2)焊接质量:焊接点应饱满、无虚焊,焊点之间不应短路。
焊接完成后,进行电路调试。
调试步骤如下:(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2)检查各个元件的焊接质量。
(3)检查计数器和译码器是否正常工作。
(4)观察显示器是否显示正确的时间。
三、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成功制作了一台数字电子钟,能够实现时、分、秒的计时功能,显示时间准确。
2. 实训分析(1)多谐振荡器是数字电子钟的核心部分,其频率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计时精度。
本次实训采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能够产生稳定的1kHz脉冲信号,满足计时需求。
武汉东湖学院实训报告实训名称:中夏牌ZX2042型数码显示下电子钟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一班学号:2012030341008姓名:陈祥东实训地点:科技大楼B103辅导老师:余华一、实训目的1、认识实验器材,了解器材性能,学会分析组装实验电路2、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3、学会分析检查电路,排除故障二、实训内容按照电路原理图焊接好印刷电路板,并根据说明书安装好外壳。
三、实训仪器电烙铁、焊锡丝、螺丝刀、镊子、钳子等必备工具、万用表中夏牌ZX2042型数码显示电子钟四、工作原理图电路原理图如上图所示。
电路原理图如图,LM8560是50/60HZ的时基24小时专用集成电路,有28只管脚,1-14脚是显示比划输出15脚为正电源段,20脚为负电源端,27脚是内部振荡器 RC输入端,16脚为报警输出.Tl 为降压变压器,经桥式整流及滤波后得到直流电,供主电路和显示屏工作。
当交流电源停电时备用电池通过VD5向电路供电。
当调好定时时间后,并按下开关K1,显示屏有下方有绿点指示,到定时时间有驱动信号经R3使VT1工作,即可定时报警从面板上从左到右,存在五个微动开关,分别是S4、S3、K1、S2、S1,S1调小时,S2调分钟,S3调时钟,S4调定时,K1定时报警开关调时钟时,需按下S3的同时按动S1,即可调小时数,按下S3的同时按动S2课调分钟数调定时报警时,需按下S4的同时按动S1调闹钟的小时数,按下S4同时按动S2可调实际上闹钟数五、安装调试过程电子装配图先检查元器件,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的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最后安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安装图如图所示。
安装排线时,先去塑料皮上锡后,一端按原理图的序号接LED的显示屏,另一端接电路板。
蜂鸣器安装时先在两端接红白导线,然后将导线接电路板上的BL+、BL-,另外还有6根跳线(J1-J4),用其他元件多余的铁线充当。
数字钟实验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数字钟实验报告数字钟实验报告班级:电气信息i类112班实验时间:实验地点:指导老师:目录一、实验目的-----------------3二、实验任务及要求--------3三、实验设计内容-----------3(一)、设计原理及思路3(二)、数字钟电路的设计--------------------------4(1)电路组成---------4(2)方案分析---------10(3)元器件清单------11四、电路制版与焊接---------11五、电路调试------------------12六、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13七、组员分工安排------------19一、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数码管,译码器,及一些中规模器件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学习和掌握数字钟的设计方法及工作原理。
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
3.了解pcb板的制作流程及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4.学习使用protel软件进行电子电路的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
5.初步学习手工焊接的方法以及电路的调试等。
使学生在学完了《数字电路》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后,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系统地进行电子电路的工程实践训练,学会检查电路的故障与排除故障的一般方法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任务及要求1.设计一个二十四小时制的数字钟,时、分、秒分别由二十四进制、六十进制、六十进制计数器来完成计时功能。
2.能够准确校时,可以分别对时、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到达标准时间。
3.能够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发光二极管显示秒。
4.根据经济原则选择元器件及参数;5..小组进行电路焊接、调试、测试电路性能,撰写整理设计说明书。
三、实验设计内容1、设计原理及思路 3.1数字钟的构成数字钟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较时电路、报时电路等部分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中应用最广的基本电路3.2原理分析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
实训报告一. 实训目的: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规格,质量参数及其意义.学习借助万用表鉴别其性能好坏的方法,学习通孔插装元器件的组装焊接技术,提高焊接水平.通过数字钟组状与调试学习,提高识图能力及实际操作技能.二. 实训内容:1.常用元器件识别及测试性能鉴别2.通孔插装元器件手工焊接及拆焊3.数字钟组装调试三. 实训步骤:1.常用元器件识别及测试性能鉴别1)三用表使用方法学习2)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符号、参数、万用表测试三极管及其E.B.C判别方法)2.通孔插装元器件手工焊接及拆焊1)常用工具使用方法学习钳子、镊子、起子、吸锡器、烙铁等2)焊料(焊锡丝)3)助焊剂4)手工焊接A.对焊点要求B.焊接要领(五步法)C.焊件表面处理:保持烙铁头清洁、焊锡、焊剂用量适中、焊件整形及固定、烙铁撤离方向等5)拆焊要求拆焊原则、拆焊工具、拆焊操作要点实训过程步骤一准备认准焊点位置, 准备好焊锡丝和烙铁, 处于随时可焊接的状态。
此时特别强调的施烙铁头部要保持干净, 即可以沾上焊锡(俗称吃锡)。
步骤二加热将烙铁头放在工件焊点处, 加热焊接点。
注意首先要保持烙铁加热焊件各部分, 例如印制板上引线和焊盘都使之受热, 其次要注意让烙铁头的扁平部分(较大部分)接触热容量较大的焊件, 烙铁头的侧面或边缘部分接触热容量较小的焊件,以保持焊件均匀受热。
步骤三送焊锡当焊件加热到能熔化焊料的温度后将焊丝置于焊点, 焊料开始熔化并润湿焊点。
步骤四去焊锡当熔化一定量的焊锡后将焊锡丝移开。
步骤五移烙铁当焊锡完全润湿焊点后移开烙铁, 注意移开烙铁的方向应该是大致45°的方向。
要保证焊点美观。
上述过程, 对一般焊点而言焊接时间大约2~3秒钟。
对于热容量较小的焊点, 例如印制电路板上的小焊盘, 有时用三步法概括操作方法, 即将上述步骤2, 3合为一步, 4, 5合为一步。
实际上细微区分还是五步, 所以五步法有普遍性, 是掌握手工烙铁焊接的基本方法。
一、实训目的本次单片机数码时钟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应用,掌握单片机数码时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训内容1. 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2)显示模块:采用4位数码管,实现时分秒的显示。
(3)时钟模块:采用12MHz晶振作为时钟源,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实现秒、分、时的计时。
(4)按键模块:设计启动/停止按钮、设置按钮、清零按钮等,实现对时钟的控制和设置。
(5)电源模块:采用5V电源适配器为系统供电。
2. 软件设计(1)主程序:初始化单片机,设置定时器/计数器,实现时分秒的计时。
(2)中断服务程序:实现按键控制、时间设置、清零等功能。
(3)显示程序:将计时的时分秒数据转换为数码管显示的格式。
三、实训过程1. 硬件搭建(1)按照电路图连接AT89C51单片机、数码管、晶振、按键等元件。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断路等现象。
2. 软件编写(1)编写主程序,初始化单片机,设置定时器/计数器,实现时分秒的计时。
(2)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实现按键控制、时间设置、清零等功能。
(3)编写显示程序,将计时的时分秒数据转换为数码管显示的格式。
3. 调试与测试(1)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
(2)打开电源,观察数码管显示的时分秒是否正确。
(3)测试按键控制功能,包括启动/停止、设置、清零等。
(4)测试时间设置功能,包括小时、分钟、秒的设置。
四、实训结果1. 硬件方面:成功搭建了单片机数码时钟的硬件电路,包括单片机、数码管、晶振、按键等元件。
2. 软件方面:成功编写了单片机数码时钟的程序,实现了时分秒的计时、按键控制、时间设置等功能。
3. 功能实现:数码时钟能够正常显示时分秒,并通过按键控制实现启动/停止、设置、清零等功能。
五、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了单片机数码时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实习目的本次电子钟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电子钟原理和结构的理解,掌握电子钟的组装、调试和维护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2023年3月30日,为期两周。
三、实习地点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实习内容1. 电子钟原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首先学习了电子钟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子钟的工作流程、电路组成、电子元件的功能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电子钟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电子钟组装在掌握电子钟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电子钟的组装。
实习指导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各个部件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按照指导老师的讲解,一步步完成了电子钟的组装。
3. 电子钟调试组装完成后,我们对电子钟进行调试。
调试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是否正常,如何调整电路参数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经过多次调试,电子钟终于能够正常运行。
4. 电子钟维护在实习后期,我们学习了电子钟的维护方法。
包括清洁、保养、更换损坏的电子元件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电子钟的日常维护技巧。
五、实习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电子钟的组装和调试方法,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动手能力在组装电子钟的过程中,我们不断遇到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我们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积极讨论、共同解决,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4. 安全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习过程的安全。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意识。
六、实习总结本次电子钟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为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时钟因其精确、方便、美观等特点,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电子时钟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电子时钟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
2. 掌握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电子时钟基本原理电子时钟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实现计时功能的设备。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晶振产生稳定频率的信号,经过计数器进行计数,最终由显示器显示时间。
2. 电子时钟电路组成电子时钟电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晶振:产生稳定频率的信号。
(2)计数器:对晶振信号进行计数。
(3)译码器:将计数器的输出转换为显示器可识别的信号。
(4)显示器:显示时间。
(5)复位电路:实现电子时钟的复位功能。
3. 电子时钟设计与制作(1)设计过程在设计电子时钟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所需的功能,如显示时分秒、闹钟等。
然后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和电路模块。
最后,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电路板的设计。
(2)制作过程在制作电子时钟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以下步骤:①元器件焊接:按照电路原理图,将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
②电路板制作:根据电路原理图,制作电路板。
③电路调试:将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进行调试,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④组装:将电路板、显示器、电池等部件组装在一起。
⑤测试:对组装好的电子时钟进行测试,确保其功能正常。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电子时钟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电子时钟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
2. 学会了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掌握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2. 注重细节:在制作电子时钟的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
我学会了如何注意电路板焊接、元器件安装等细节,确保电子时钟的正常工作。
LED数码显示电子钟的设计实习报告电子实习报告题目:LED数码显示电子钟的设计课程:电子实习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成绩:完成日期:2013年6月19日至2013年6月28日目录1. 电子钟总方案及原理图 (1)1.1原理图 (1)1.2总方案 (1)2.电路设计的目的、任务及时间安排 (3)2.1课程设计的目的 (3)2.2课程设计的任务 (3)2.3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4)2.4时间安排 (4)3.各部分器件工作原理 (5)3.1CD4060的工作原理 (5)3.2计数电路的工作原理 (7)3.3 LM8560、T1降压器的工作原理 (10)4.电路的焊接调试与组装 (11)4.1电路的焊接 (11)4.2调试 (12)4.3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5.电路的实验结果 (13)6. 实习总结 (15)7.元件清单 (16)8.参考文献 (18)1.电子钟总方案及原理图1.1原理图1.2总方案DS-2042型数码显示电子钟电路,采用一只PMOS大规模集成电路LM8560(TMS3450NL、SC8560、CD8560)和四维LED显示屏,通过驱动显示屏便能显示时、分。
震荡部分采用石英晶体做使基信号源,从而保证了走时的精度。
本电路还供有定式报警功能。
他定是调整方便,电路稳定可靠、能耗低,集成电路采用插座插装,制作成功率高.LM8650(IC1)是50/60HZ的时基24小时专用数字钟集成电路,有28只脚管,1-14脚是显示笔划输出,15脚为正电源端,27脚是内部振荡器RC输入端,16脚为报警输出。
T1为降压变压器,经桥式整流(VD6-VD9)即滤波(C3,C4)后得到直流电,供主电路和显示屏工作。
当交流电源停电时,备用电池通过VD5向电路供电。
IC2(CD4060),JT,R2,C2构成60HZ的时基电路,电路简洁,30720Hz的信号经分频后,得到60Hz的信号关到LM9560的25脚,经VT2,VT3驱动显示屏的各段笔划分两组轮流点亮当调好时间后,并按下开关K1,显示屏下方有绿点指示,到定时时间有驱动信号经R3使VT1工作,即可定时报警输出。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数码显示电子钟,加深对数字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并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实习内容1. 电子钟的设计与原理电子钟主要由时钟电路、计数电路、译码显示电路和复位电路组成。
时钟电路产生基准时钟信号,计数电路对时钟信号进行计数,译码显示电路将计数电路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数码管可显示的信号,复位电路用于将计数电路的输出信号清零。
2. 电子钟的元器件选择(1)晶振:选择频率为1MHz的晶振,作为电子钟的基准时钟源。
(2)计数器:选用4位二进制计数器CD4516,用于实现秒、分、时的计数。
(3)译码显示电路:选用CD4511译码器,将计数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数码管可显示的信号。
(4)数码管:选用共阴极数码管,用于显示时间。
(5)复位电路:选用CD4011与非门,实现计数电路的清零。
3. 电子钟的电路设计(1)时钟电路:将晶振接入时钟电路,产生基准时钟信号。
(2)计数电路:将CD4516计数器接入电路,实现秒、分、时的计数。
(3)译码显示电路:将CD4511译码器接入电路,将计数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数码管可显示的信号。
(4)复位电路:将CD4011与非门接入电路,实现计数电路的清零。
4. 电子钟的组装与调试(1)根据电路原理图,将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
(2)将组装好的电路板接入电源,观察数码管显示的时间是否正常。
(3)调整电路参数,确保数码管显示的时间准确。
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以下知识和技能:1. 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元器件功能。
2. 电子钟的设计方法,包括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和组装调试。
3. 电路焊接和调试技巧。
4.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设计不合理、元器件焊接错误等。
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下,我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之,本次实习让我对数字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数字时钟作为一种实用的电子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电子技术的理解,我们进行了数字时钟的实训。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数字时钟的功能及其实现过程。
#### 二、数字时钟的功能数字时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时间显示:数字时钟能够准确显示当前的时间,包括时、分、秒。
小时采用24小时制,分钟和秒采用60进制。
2. 日期显示:除了显示时间,数字时钟还能够显示日期,包括年、月、日。
3. 校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特定的按键对时钟进行校时,确保时钟显示的时间准确无误。
4. 闹钟功能:数字时钟具备闹钟功能,用户可以设定闹钟时间,当达到设定时间时,时钟会发出提示音。
5. 语音播报:部分数字时钟还具备语音播报功能,能够语音报时,为用户带来便捷。
6. 定时功能:数字时钟可以实现定时功能,如定时开关灯、定时开关空调等。
7. 时钟模式切换:数字时钟可以切换为不同模式,如12小时制、24小时制、AM/PM制等。
8. 低功耗设计:数字时钟采用低功耗设计,节能环保。
#### 三、数字时钟的实现数字时钟的实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1. 硬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时钟电路、显示电路、按键电路等。
- 电源电路:将220V交流电压转换为5V直流电压,为数字时钟提供稳定的电源。
- 时钟电路:采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1kHz的秒脉冲信号,驱动时钟电路运行。
- 显示电路:采用LED数码管或LCD显示屏,将时间、日期等信息以数字形式显示。
- 按键电路:包括校时按键、闹钟设定按键、定时按键等,用于控制时钟的功能。
2. 软件编程:利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时钟的计时、校时、闹钟、定时等功能。
- 计时程序:实现时钟的计时功能,包括秒、分、时的计数和进位。
- 校时程序:实现时钟的校时功能,包括时、分、秒的调整。
- 闹钟程序:实现闹钟的设定、启动和停止功能。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电子信息时代的重要基础,电子电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电子电工技术的理解,我们开展了数字钟的实训课程。
本文将对本次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数字钟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
2. 掌握数字钟的元件选择、焊接、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电子电工技术的认识和兴趣。
三、实训内容1. 数字钟电路原理讲解数字钟是一种电子计时设备,主要由石英晶体振荡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等组成。
本次实训所使用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稳定的频率信号;(2)计数器:对时间进行计数;(3)译码器:将计数器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显示器可显示的信号;(4)显示器:显示时间;(5)校时电路:对时间进行校准。
2. 元件选择与焊接根据电路原理图,选择合适的元件,如:石英晶体振荡器、计数器、译码器、数码管、电阻、电容等。
焊接时,注意焊接质量,确保电路连接可靠。
3. 电路调试连接好电路后,对数字钟进行调试。
首先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然后调整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使数字钟正常计时。
在调试过程中,注意观察各元件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故障排除在实训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如:计时不准确、显示不正常等。
针对这些问题,分析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
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如下:(1)计时不准确:检查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是否稳定,调整频率;(2)显示不正常:检查数码管是否损坏,更换新的数码管;(3)电路连接错误:仔细检查电路连接,确保连接正确。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了解了数字钟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掌握了数字钟的元件选择、焊接、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2.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中夏牌ZX2042型
数码显示电子钟套件装配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地点:科技大楼B104
指导老师:
2013年5月4日
目录
一、实训目的
1、认识实验器材,了解器材性能,学会分析组装实验电路
2、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
3、学会分析检查电路,排除故障
二、实训内容
按照电路原理图焊接好印刷电路板,并根据说明书安装好外壳。
三、实训仪器
万用电表、电烙铁
四、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电路原理图如图,LM8560是50/60HZ的时基24小时专用集成电路,有28只管脚,1-14脚是显示比划输出15脚为正电源段,20脚为负电源端,27脚是内部振荡器RC输入端,16脚为报警输出.
Tl 为降压变压器,经桥式整流及滤波后得到直流电,供主电路和显示屏工作。
当交流电源停电时备用电池通过VD5向电路供电。
当调好定时时间后,并按下开关K1,显示屏有下方有绿点指示,到定时时间有驱动信号经R3使VT1工作,即可定时报警
从面板上从左到右,存在五个微动开关,分别是S4、S3、K1、S2、S1,S1调小时,S2调分钟,S3调时钟,S4调定时,K1定时报警开关
调时钟时,需按下S3的同时按动S1,即可调小时数,按下S3的同时按动S2课调分钟数
调定时报警时,需按下S4的同时按动S1调闹钟的小时数,按下S4同时按动S2可调实际上闹钟数
五、安装调试过程
先检查元器件,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的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最后安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安装图如图所示。
安装排线时,先去塑料皮上锡后,一端按原理图的序号接LED的显示屏,另一端接电路板。
蜂鸣器安装时先在两端接红白导线,然后将导线接电路板上的BL+、BL-,另外还有6根跳线(J1-J4),用其他元件多余的铁线充当。
安装变压器时,先将热缩管套在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的导线上,然后与插头电源线焊接,移动热缩管至焊接处。
调试时,先认真检查有无焊错,焊漏,短路,在确保焊接正确的情况下,通电检查即可正确工作,时间显示并闪动,调整后就不闪动了。
六、实训总结
在整个课程设计完后,总的感觉是:有收获,比以前能更加熟练地组装及焊接。
以前上课都是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而现在却可以将以前学的东西做出有实际价值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确学得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如:如何利用现有的元件组装得到设计要求,如何找到错误的原因,怎样检测元件等等。
但也遇到了挫折,因为没有注意成品外壳与实验板的吻合,使得有些元件安装不合理,最终不能很好的组装。
在实验中的小问题在课堂上不可能犯,在动手的过程中却很有可能犯。
特别是在接电路时,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而且很不容易检查出来。
还有就是认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确实不够好,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还
是挺有成就感的,因为最终能将实验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