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2)特殊方法测电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90.50 KB
- 文档页数:5
17.3 电阻的测量(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我的教案:电阻的测量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测量原理,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电阻的测量原理,掌握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能熟练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操作方法。
难点: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理解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导线若干。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阻。
2. 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演示实验操作步骤,讲解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值下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分析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6. 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值。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操作方法。
活动难点: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理解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实验过程,学生掌握了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能够熟练使用多用电表。
但在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拓展延伸:邀请电机工程师进行讲座,介绍电阻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电阻测量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宇华教育集团初三年级物理新授课教案
备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 课时序 课题 《电阻的测量》 §17.3(2)特殊方法测电阻
一、设计缘由及目标:
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特殊方法测电阻这类题出现的频率较高,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将电路实物图的连接补充完整;2、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3、写出最后的表达式。
对于学生来说,总觉得此类题很难,不知从何入手。
具体的说:
1、不知线如何连;
2、不会补充实验步骤;
3、用字母表示最后的结果写出表达式学生更困难。
怎样攻克这一难关呢? 二、学生需要的知识准备:
在上这个专题之前,学生应该能够:1、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熟练解决二三步的电学计算题。
2、已经掌握了伏安法测电阻这一基本实验方法。
三、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从内容上共分五大部分,每一部分从设计思路上都是先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再变成用字母表示结果,在学生熟悉方法后再出示实物图,逐步加深,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四、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安阻法:
方法: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 实施步骤:
第一步:出示计算题
例: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2安,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1安,已知R 0的阻值为10欧,求R X 的阻值为多少欧?
解:U=I 1R 0=0.2A ×10Ω=2V
R X =U/I 2=2V/0.1A=20Ω
此例题学生很容易解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怎样求出R X 的阻值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解题思路。
第二步:例题变式,将已知由数字变成字母。
例: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1,电流表A 2的示数为I 2, R 0的阻值已知,求R X 的阻值.
图1
要求学生用字母写出综合解题的公式,即R
X=I
1 R
/ I
2
(其实这就是求R
X
的字
母表达式),有了第一步的铺垫,这一步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补充练习:
1、 2、
R
X
=__________________ R
X
=__________________
3、 4、
R0
R X
A
S2
S1
R
X
=__________________ R
X
=__________________上面四个补充练习与前面的例题类似,所以只要求学生口头答出即可,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安阻法的解题思路。
此题由两块电流表变成一块,并且增加了连线,逐步提高。
实物图
例:小华想利用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 x
的电阻值。
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并连
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
(1)请你添加两根导线
......帮助小华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当开关S
1
闭合、S
2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
开关S
1
、S
2
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请用I1、I2和
R
表示R X。
R X=________。
第二部分:伏阻法:
方法: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
例:如图所示R
X
和R
o
组成串联电路,S闭合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
X
和R
o
两端的电
压U
X
=3V和U
=5V
,
已知R
的阻值为10欧,求R
X
的阻值为多少欧?
像安阻法一样,先让学生计算,再说出解题思路,最后列出解题的综合表达式。
R0
R X
A1
A2
S
R0
R X
A
1
2
S
R 0R X V
S
S1
S2
例: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 1的示数为U 1,电压表V 2的示数为U 2,电阻R 0的阻值已知,则R X =________。
补充:(要求学生口头说出表达式)
1、 2、
R X =________ R X =________ 3、
R X =________
例:小兰想用两块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 0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小兰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压表V 1和V 2,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请你帮助小兰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电压表V 1的示数用U 1表示, 电压表V 2的示数用U 2表示, 请用U 1、U 2和R 0表示R X 。
R X = 。
第三部分:
1、电压表加滑动变阻器
例:如图所示电路,把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阻值最小端, 电压表示数U, 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阻值最大端(右),电压表示数U 1, 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0,求R X 的阻值。
2、电流表加滑动变阻器
例:如图所示电路,把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阻值最小端(左), 电
流表示数为0.3A, 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阻值最大端(右),电流表示数为0.1A, 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欧,求R
X
的阻值。
思路:先画出不同状态的电路图,再利用U一定列方程,然后公式变形求出R
X
,
此题不能再用间接求电压或电流的方法求R
X
第四部分:
1、电流表加局部短路(此题与上一题思路相同,都是U一定列方程法)
例:如图所示,把开关S和S
1闭合时,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
X
的电流I
1
=0.3A,把
开关S闭合S
1断开,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
o
和R
X
的电流I
2
=0.1A,已知R
o
=10Ω则R
X
的阻值为多少欧?
2、电压表加局部短路
例:如图所示电路,把开关S和S
1闭合,电压表示数U=6V,再把开关S闭合S
1
断
开,电压表示数U
o =2V,已知R
o
的阻值为2欧,求R
X
的阻值为多少欧?
例:请你利用如图19所示的实验器材,电阻R
的阻值已知,满足实验要求的电
源,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
两只开关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1
,只有开关S闭
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2请用U
1
、U
2
和R
表示R
X。
R
X
=。
第五部分利用电阻箱测电阻
R 0R
X
A 1
A 2S
1、等效替代法 例: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Rx 阻值未知,R 为电阻箱 ,s 为单刀双掷开关,R 。
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1、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把开关S 接a 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1A ,把开关S 接b 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1A, .读出电阻箱的示数为47Ω.则Rx 阻值为 Ω。
2、加倍法测电阻
例:只闭合开关S 1,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 。
再闭合开关S 2,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变为2I 。
.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就是R 的值。
3、减半法
例:把电阻箱调为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 ,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变为1/2I 。
.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就是R X 的值。
例: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1,电流表A 2的示数为I 2,R 0的 阻值已知,求R X 的阻值.
要求学生用字母写出综合解题的公式,即R X= I 1R 0/ I 2(其实这就是求R X 的字母表达式),有了第一步的铺垫,这一步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