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魏的官制

北魏的官制

北魏的官制
北魏的官制

本文是对俞鹿年先生《北魏职官制度考》的摘抄概括版,着重于北魏前期(孝文帝改制之前),后期略有涉猎。总结比较仓促,后半篇属官未能补全,在地方管制,尤其军镇方面,因耐心耗尽,故而极为简单。

北魏官制

对北魏的简单介绍

北魏是承“十六国”之后,拓跋族所建立的一个王朝。拓跋族为鲜卑一支,起源于今黑龙江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在今嫩江流域。(1980年7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发现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太武帝派中书郎李敞来此祭祖,与史书相合,基本可以确定。)在此地区生活约一百年。

至东汉末年,又南迁到匈奴故地阴山一代,与内蒙古草原各部落相结合,成为部落结合体,发展程度达到奴隶制阶段。

西晋时期,拓跋结合体的统治区域,南部已经到达山西北部。拓跋力微与晋和好。拓跋力微之孙拓跋猗卢曾受封“代王”。“为代王,置官署,食代、常山二郡。”两郡大致在今河北地区。

代国后为前秦所灭。前秦败亡后,什翼犍之孙拓跋珪,

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春天,趁机恢复了代国。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建元登国。396年七月即皇帝位,改元皇始。八月,初建台省,置百官,正式建立了北魏政权。

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定都平城;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一般以建都平城时期并上溯到北魏立国之初,为北魏前期,迁都洛阳之后为北魏后期。

对北魏官制的总体介绍

而职官制度,也大致能以前后期划分为例,而分为两种时期。

皇始至孝文帝改革,职官制度中依旧保留了很多部落时期的残余,特征为胡汉杂糅,而未定型。

孝文帝亲政的太和十五年至太和之末,是官制改革时期。主要是汉化程度已经较深,且同一了北方,经济也逐渐以封建经济为主,民族隔阂也逐渐泯灭,职官制度改革的条件成熟。从世宗宣武帝承明初到孝武帝永熙末,可视为后期,特征为完全汉化,且已定型化。

北魏改革之后的官制,基本为北齐所继承(是否有所损益,我也没有查这方面的资料)。不过据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可知,北魏、北齐一脉的官制,为唐朝

官制制定的重要来源。

关于如何定位北魏的官制改革的来源,陈寅恪先生亦有论述。“所谓(北)魏、(北)齐之源者,凡江左承袭汉、魏、西晋之礼乐政刑典章文物,自东晋至南齐间所发展变迁,而为北魏孝文帝及其子孙模仿採用,传至北齐成一大结集者是也。其在旧史往往以‘汉魏’制度目之,实则其流变所及,不只限于汉魏,而东晋南朝前半期具包括在内。旧史又或以‘山东’目之者,则以山东之地指北齐而言,凡北齐承袭元魏所采用东晋南朝前半期之文物制度皆属于此范围也。又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至北魏取凉州,而河西文化遂输入于魏,其后北魏孝文、宣两代所制定之典章制度遂深受其影响,故此(北)魏、(北)齐之源其中亦有河西之一支派,斯则前人所未深措意,而今日不可不详论者也。”

拓跋族早期国家的形成及其设官制度

如之前所提,拓跋先祖在大兴安岭期间,组成联盟的部落氏族,有北魏先祖“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的传说。唐长孺先生以为,此处所说的国与姓,与《官氏志》所记载的诸姓不尽相符合,很多很可能全然不相干,此处可肯定,拓跋族发展到拓跋毛是成为了部落联盟世系大酋长的职位。

之后经过几次大迁徙,在第二次大迁徙之后,也就是在蒙古草原上,与各部落结合,形成新的拓跋结合体,此时出现了核心的八族,有称八部或把氏。加上两个亲族,合称十族或十姓。

《官氏志》中,十族都以献帝“兄”、“次兄”、“弟”、“次弟”等称呼,像是一个部落的家支或氏族。但据黄烈先生所论者,八姓十氏之间并无血缘关系。比如纥骨氏,出于铁勒。这个统治集团是“七分国人”的结果,在拓跋核心部落的内部被破坏后,拓跋邻以其兄弟关系为基础,结成了十族统治集团。这是拓跋族由氏族向国家迈出的第一步。

此处新的拓跋结合体形成,才是《官氏志》所记载的75姓,和四方35姓。此时是拓跋力微时期。此时期的统帅关系的前提,是武力征服。从拓跋力微到什翼犍间150余年,基本上维持了一系相承的统治局面。

此种拓跋结合体中,存在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斗争。比如拓跋力微之子沙漠汗,因在西晋

此时期比较重要的几个表现是:

有了相对稳定的政治中心。最初在长川(五原一带),后迁于定襄之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有“四部大人坐王庭决辞讼”,是萌芽状态的法权形式。

诸大人的长子作为质子居于都城。

拓跋力微到什翼犍之间,所设官职分两种类型。

一为部落习惯和需要而设置,例如之前所提的四部大人,还有部落大人(其中国部大人,指拓跋部落的酋长;外部大人,指外族的酋长)。此外还有文书吏为比德真;通事人为乞万真;杀人者为契害真;等等,可见于《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

二是,偶有仿照晋朝设置的官职:比如国太子;辅相;信义将军;折冲将军等。这些都见于《魏书》的纪传中,所占比例极少,《官氏志》中未有提及。

什翼犍建立的官职:

到什翼犍建国二年(公元339),“始置百官,分掌众职”,为拓跋族早期国家的组织形式。

什翼犍时期建立的官职:

一、依照晋制设置代王府官左右长史与国官郎中令。按照晋朝制度,长史掌府事,郎中令应为三卿(郎中令、中尉、大农)之一,但实质上两者在拓跋政权中,仅有咨议作用。

二、设立内侍诸官。如果与忽必烈的怯薛军相比较,

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直接听命于掌权者。但也有不同之处,内侍诸官在小规模战争中,是扈从卫队;在大规模战争中是直接的军官团。

三、沿用部落酋长——大人。有南部大人和北部大人,后来发展为八部大人。

此时的南部大人和北部大人,是直接设置的官吏,而非部落联盟酋长形式。两大人来管理除了本部族之外的前来投奔者。

与辽时期的南北面官制全然不同,此时北魏只是分民而治,并没有“因俗而治”,也没有建立相对健全的体系和制度。

拓跋珪继任代王至称帝之前(386—396)

除沿袭什翼犍所设官职之外,又增加了新的官职,所增加官职,多与汉晋不同,举几个比较特别的例子。

都统长:武职内侍官,此后内侍官逐渐向文武分职方向发展。

行人:《周礼》秋官之属有大行人、小行人。负责迎送接待宾客。春秋战国时,各国行人负责朝觐聘问;秦到西汉初年,有行人令,为典课属官。十六国亦有辞官,北魏时期也设立行人。

凫鸭、白鹭:皆以鸟名官。是道武帝(拓跋珪)欲“法古”,不用周汉旧名,而仿效更古老的时期。殷的先祖少昊就曾以鸟名官。

凫鸭:是指诸曹走使,也就是奔走差遣或递送文书的人。凫鸭,取义在于它飞得很快。

白鹭:指侦伺刺探情况的候官。取义在于白鹭能伸长脖子远望。

此外还有左右司马、外朝大人、侍中、中散等诸官。

北魏前期的中央职官

(一)大人官

1.八部大夫

与前文的部落酋长制度关系密切。在迁都平城之后,离散部落,分土而居,新设八部大夫以管理国人所居的畿内,亦称为八国。

魏书的《官氏志》与《食货志》所说不同,八部大夫在畿内:

“其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

("八座"本非胡制。据《晋书·职官志》载,其制始于东汉,以尚书令、仆射及六曹尚书合称"八座",魏晋南朝因之。北魏前期似有沿袭八座制度之意,故此才有"置八部大夫……,所以有文章称,八座是拓跋珪的最终构想,不过因为胡汉杂糅的现状,到孝文帝时期才实现,个人以为不可信,因为拖得时间太久了···)

此处有些争议:有说八部大夫似乎在畿外:

“天兴初,制定京邑,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内之田;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帅以监之,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

此处关于八部帅是否与八部大夫是一回事情有争议,这也直接关系到八国在畿内还是畿外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现在亦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八部大人的职责是“劝课农耕,量较收入”,同时也有同“尚书八座”的身份,参议国政。这是在拓跋部部落离散的危机(强大的独孤部、贺兰部离散之后,许多后归附的部落也纷纷离散,投奔西燕、后燕等国)之下,试图通过使得八部定居,也侧面促进了汉化进程。

2.八大人

是集决策权与行政权为一的集体宰相。

八大人官与八部大夫是有区别的。八部大夫的本职是拓跋部的部落帅,只能由拓跋贵族担任;而八大人官则包括汉族上层人士,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朝廷中枢。八大人官(八公)的称谓显然渊源于拓跋部古老的八部大人制;但八公之号又是沿袭魏晋旧制。

3.六部大人

六部大人是在南北大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道武帝之后,归附民族逐渐增多,使得不得不增加管理人员。它是北魏加强对内附民族管理的表现,胡汉之人都可为此官,他们与所统部落没有关系,之是君主所派的管理官吏。作为部落管理者参议国事,地位比“八大人低”,只有对所在部落的监护权。

《官氏志》:泰常二年夏,置六部大人官,有天部,地部,东、西、南、北部,皆以诸公为之。大人置三属官。

东、西、南、北,四大人管理的方位比较明显。

其中天部大人管辖范围,是在东西南北之外,有必要设部统率的地方。

另有一“方面大人”一称呼,见于《魏书》卷三〇《刘尼传》,并没有说明他管理的地域,之说对太祖有功。有猜测他为东西南北部大人之一。

此处“六部”的意思猜测:《官氏志》所记部族,有本身部族、东方诸部、南方诸部、次南诸部、西方诸部、北方诸部,故而称六部大人,也有六部民之说。

六部大人在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就不存在了。有四部之说,疑为对“六部”的缩减。

4.三左辅三右弼

为拓跋焘作为太子监国时期的辅佐,是有六部大人演变而来。以奚斤为例,原为天部大人,后为左辅。

(二)三都大官

三都大官指内都大官、中都大官、外都大官。全称是三都坐大官。是北魏前期特设的司法职官。

三都大官只存在于北魏前期,是拓跋氏部落制度的残

留。原先是部落大酋长与部落首领一起解决成员纠纷问题。建立国家之后,仍有此制度。元人胡三省认为,此处的“都坐”是“朝堂”的意思。此处三都大官是旧时部落大人的象征。

之所以有内、中、外三职,是因为管理的范畴不同。内都大官管理兄弟诸族的帝氏十姓;中都大官管理神元时期,内附诸姓;外都大官管理东、西、南、北四方诸姓。

(三)内侍官

北魏建国到孝文改制之前,内侍官都存在,参议朝政,统率宿卫禁旅。道武帝时期,内侍官出现文武分职。太武帝时期,内侍官又出现了新的发展。

1.道武、明元时期的内侍官:

文:

内侍长:内侍官首领,参议朝政,有时也掌管畜牧事务。

内侍左右:

内官:比侍中、常侍。

侍官:“出纳诏命,取八国良家,代郡、上谷、广宁、雁门四郡民中年长有器望者充之。”(一方面是官员储备力量,另一方面把“八国良家子”作为内侍,表达了上位者的荣宠,同时也是留其子弟作为质子。)孝文帝时期,也有侍

官,不过那时候侍官隶书门下省。

骐驎官:(骐驎的意思,有麒麟,有良马。前者见于《战国策·齐策四》;后者见于《战国策·赵策四》。)“永兴元年(明元帝)十一月,置骐驎官四十人,宿直殿省(殿省:宫廷与台省),比常侍、侍郎。”

此时的内侍官,由于他们出纳诏令,成了中枢机要之官。

武:

道武帝时期设立了殿中尚书,领殿内之兵,取代了原来的都统长,都统长可能已经被废除。武职内侍设立了:内都幢将

三郎幢将:统领内三郎以供宿卫。

内三郎:皇帝左右侍从武官,多从鲜卑贵族子弟中选年少勇健善骑射者充任,平时侍卫君主,君主亲征则为武装扈从。

内细射:以鲜卑贵族子弟中年少善骑射者充任,平时在皇帝身边侍从护卫,也随同皇帝外出征伐。

2.太武帝至孝文帝改革以前的内侍诸曹

内侍官的新发展:一是分曹治事,二是内侍机构中有宦官参加,甚至有以宦官出任内侍长官——内行长或内行令的。三是内侍武官新增内大将军、内将军、内侍校尉等职。

分曹治事,使得官员职权进一步明确。。

1)内行曹

由皇帝扈从官组成。扈从官长官由内侍长,改名为内行长、内行令。

内行长、内行令、内者令,职责有:“主顾问,拾遗应对”、“察举百僚”、“摄行祭祀”、“典长内库”、“典领诸曹”。

内行阿干(鲜卑语,阿哥)、内行长者(可能后者是前者的意译):侍从皇帝,陪侍皇帝出猎、征伐。

内小与内行内小:《周礼》中,内小臣为天官之属。《国语·晋语》中有小臣,郑玄、韦昭分别有注,都为记载阴事阴令,为阉人。北魏此官也由此而来,但并非阉人。“内小”侍从后宫,但不是宦官。内行内小为皇帝左右侍从官。

内典监:由宦官充任,典领宫禁事物。

内博士:掌在宫内讲授经书。

大羽真、内大羽真与内行大羽真:羽真为侍从皇帝左右的近臣。掌职不详。

内给事与内行给事:均为给事内廷之官,由士人担任。

内行尚书:此官职存在争议,有说不是一个专门官名,而是供职于内廷的某一尚书的代称或若干尚书的泛称。

2)宿卫曹

掌宫禁宿卫。

内大将军、内将军:皇帝左右的高级武官,掌宫禁警卫,常由皇室成员充任。

内都幢将、内幢将:掌宫禁警卫,有时也统兵出征。

内侍校尉:掌宫禁侍卫。

内三郎、内细射与之前同。

3)内秘书曹

内秘书令:为内秘书曹长官,掌管禁中文事和诏令的起草等事。

内秘书中散:内秘书曹属官,由中散官充任。

内秘书侍御中散:为内秘书曹的属官,由中散官充任。

内主书:在宫内负责文书诏命的抄写。

4)候官曹

北魏初年曾仿汉制设置过御史台——兰台。道武帝天兴四年废兰台,改设候官以司监察百官之职。候官人数很多。在孝文帝时期已经达到1000多人。因为候官监察严酷,甚至吹毛求疵,故而候官之弊在孝文帝时期已经非常严重。

5)监曹

掌理章奏的收受。

监曹奏事令。

6)中曹与侍御曹

中曹

为侍奉君主生活起居的机构。由宦官充任。

中曹监,为中曹的主官。下属中曹侍御、中曹给事中(内廷派驻中曹的官员,佐理曹务,兼负监察之责)、中曹吏。

侍御曹

侍御为天子、王侯的侍从近臣,战国时期已经存在。见《史记·乐毅传》北魏的侍御曹,掌统皇帝武职侍从,主要由士人充任。

侍御长为侍御曹主官,多选用功臣子弟。属官很多,不一一列举。代表性的:

侍御中散,一般是功臣子弟的起家之官,与汉代光禄勋所属的郎官相似,作用是储备人才。

侍御主文中散,为任职于侍御曹的主文中散,多选用有才学的士人,也有由中书学生迁任的。

中曹与侍御曹的官吏,因直接侍奉皇帝,出入禁中,因而得以参与机密,有“枢要”之称。

7)监御曹

太武帝设监御曹令,后罢废,后孝文帝又重新设置。掌理皇帝生活起居事物。

监御曹令为监御曹主官。下有监御曹给事、监御中散。

8)内藏曹

掌宫内库藏,常由宦官管领。

9)宜官曹

职掌不详,多为他官兼领。

此外,有御食曹、羽猎曹、鹰师曹、龙牧曹、御厩曹(宦官)与内厩曹(士人)、内乘黄曹,分别管理皇帝的膳食、出猎、牲畜牧养、宫廷用马、宫廷用车。

10)中散曹

掌供奉朝廷,随侍君主左右,参与机密,从驾护驾,出使巡察,并分典内外诸曹,在政治是协助君主,并保卫君主。中散诸官爷是中书学生、官僚贵族子弟的起家官之一,阉官也有担任的也多。其地位略似汉代郎官。

中散令:为中散曹主官,统领中散。

中散:中散曹属官,职务为随侍君主左右、参掌机密、

从驾出行、出使巡察。

中散庶长:地位高于中散。

北魏中期以后,分化出了主文中散、奏事中散。

11)给事曹

掌供奉内廷,分典内外诸曹。设给事中、给事、中给事诸官。派驻内侍诸曹、东宫和尚书诸曹等机构,一般是一人一曹,以佐理政务,兼负监察之责。

给事中:意思是在内廷服务。秦代始置,为加官称号。汉承秦制,用以加于大夫、博士等官。有次加官的人,不论本官高低,均可备皇帝顾问。北魏前期为内廷官。

北魏前期内侍官与外朝官虽然属于两个不同体系,但是两者在人员上是可以互相迁转,不分彼此的。到孝文帝进行官制改革,才把士人与宦官相混的内侍官加以厘正,取消了士人充任内职的制度。

(四)诸公官与诸大夫

晋以相国、丞相与八公为诸公官。八公指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又以骠骑、车骑、卫将军,诸大将军与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之开府者

为从公。北魏沿袭晋制,诸公由八公、准公及临时加置的丞相、柱国大将军等掌握实权的公职组成。

诸公官

1)八公

为三师、二大、三公的合称。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师”“保”在西周时为辅弼之臣。太傅为春秋时晋国设置,为辅弼之官,位在太师之上。

二大:大司马、大将军。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八公在北魏时期,仅为大官加衔,并无实职。孝文帝《职员令》中,八公的品阶都很高,三师与二大都为正一品上,三公为正一品中。

2)准公

北魏前期的准公有仪同三司、特进、诸开府。

仪同三司:汉制,唯三公得开府置官属。东汉末年开府权力范围扩大。非三公,而加“仪同三司”之号,其仪制待遇即同于三公。正一品下。

特进:亦为加官。正一品下。

开府:北魏置仪同三司,亦称开府仪同三司。另有开

府一官,正一品下。

3)掌握实权的公职

有临时设置的丞相、柱国大将军等。

自汉末曹操任丞相,魏晋相沿至南朝,已经成为位置权臣的职位,非寻常人臣之职,不常置。北魏亦不常置,但有临时。“山阳侯奚斤、元城公屈行曾为明元帝左右丞相。”

相国:北魏有时亦尊丞相为相国,常由皇子任。

柱国大将军: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始设。太武帝时临时设立,不久罢废。

2.诸大夫

诸大夫是地位仅次于诸公官的散官,有时亦参政议政。按孝文帝之前的现状,排地位:紫金光禄大夫、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

(五)尚书省

孝文帝改制之前,尚书省经历创立、废止、重建的过程。孝文帝改制之后,尚书省才得以定型。

1.道武帝皇始初建台省时,就建立了尚书省。

尚书在汉代就实行分曹理事。晋分为34曹,后增设一曹,为35曹。北魏从晋制,分为36曹,各曹设立郎中、令

史等人,均由汉人充任。但可考的只有5曹。晋制尚书亦分六曹,而北魏尚书只分四曹:南部、北部、吏部、左民。

1)尚书令:昭成皇帝第三子之子拓跋仪曾为尚书令,从其相关记载推测:尚书令只是拓跋仪的名誉头衔,他还随同太祖作战。此时期的尚书令,并不主持尚书省的政务。

同样,尚书左仆射、尚书左右丞皆为荣誉头衔。

录三十六曹、通署三十六曹:道武帝时期,实际主持尚书省事务的官名。录三十六曹第一任官崔逞,任期只有数十天,后被诛;崔玄伯曾以吏部尚书的身份通署三十六曹。

2)吏部尚书

北魏吏部尚书,并没有明确记载证明它有选举百官之权利。《崔玄伯传》记载:“撰朝仪,协音乐,定律令,申科禁”。

3)左民尚书

4)南部尚书

道武帝设置,管理南部州郡。

5)北部尚书

道武帝设置,管理北边州郡。

高中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各个王朝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选官制度

公元前2070(禅让制) 禹死后,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公元前1046 地方的统治。但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公元前221 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6郡,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汉: 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魏晋南北朝

唐朝: 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政府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贞观增加了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深远 宋朝: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 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之权。 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清清朝官职制度与现代官职对比

清清朝官职制度与现代官职对比 一、清朝宗室爵位 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等镇国将军、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一等辅国将军、二等辅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一等奉国将军、二等奉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奉恩将军。笔亲王至公均为超品,镇国将军为正一品,辅国将军为正二品,奉国将军为正三品,奉恩将军为正四品。 “和硕”、“多罗”、“固山”都是满语转音。“固山”就是“旗”,“多罗”指一角,“和硕”指一方,都是指所担当方面范围的大小,以“和硕”为最大。封爵分功封与恩封。功封是因功而封,可以“世袭罔替”——辈辈长子承袭爵位不降级。满族人入关后,有睿、礼、郑、豫、肃、庄、克勤、顺承八家功封的和硕亲王是“世袭罔替”的,俗称八家铁帽子王,后又增加恭亲王,怡亲王、醇亲王、庆亲王。恩封的爵位则是长子承袭时,辈辈经父亲下降—级爵位。但是亲王之子孙降到镇国公为止,不再下降;郡王的子孙降到辅国公为止;贝勒的子孙降到不入八分镇国公为止;贝子的子孙降到不入八分辅国公为止;镇国公子孙降到镇国将军为止;辅国公子孙降到辅国将军为止。亲王年俸白银1万两、郡王5000两、贝勒2500两、贝子1300两、镇国公600两、辅国公300两。

二、清朝官员等级 清朝入关后,清朝官职有九品,每一品又分正和从。称为“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下是未入流。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 正一品:【正国级】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正国级减】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 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

中国古代官职沿革

古代官职沿革 官职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原始社会没有官,当时民族和部落的首领,和现在官是不同的概念。随着阶级的出现、国家的形成、官职制度也随之产生。 中国官职雏形是夏商时期的王、史、巫和臣、宰、尹。周朝开始,才有现在意义上的官职。《周礼》提出了”惟王建国、辨方正位、设官分职、以为民极”的设官目的,官职名正言顺,官位有职有权。 西周时期国家君主称王和天子,王位继承人称太子或东宫,王妻称后。诸候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中央官制主要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六卿(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三公是天子的顾问,坐而议政。三孤为常任官,系有德之人担任。六卿分掌管国事、民政教育、礼乐祭祀、军事征伐、刑法狱讼、百工土木。官员的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这就是”三公九卿”。地方官制是在王城之外划分出”乡”和”遂”,乡即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遂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分别设长。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候势力增强,各国均有一套官制。通常国君之下设相和将军,又设司徒、司马、马空、司寇等众卿,分掌民政、军事、土建、刑狱。战国时期各国在地方大多确立了郡、县两级制,郡的长官为郡守,下设郡尉,管理军务。郡下设县,长官为县令,下设县丞、县尉,分管财政和军务。 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官职制度中央采取”三公九卿”制,地方继续实行郡县制。确定”皇帝”为新的国君称号,一直沿袭。并采取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丞相管理全国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司监察掌文书。中央部门开始由家臣组织发展为国家机构,分为九卿: 奉常(太常)管宗庙礼仪;郎中令(光禄勋)管宫庭掖门;卫尉管警卫奏章;太仆管皇车马政;廷尉(大理)管刑罚讼狱;典客(太鸿胪)管少数民族、藩属国来朝;宗正管皇族事务;治粟内史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支出;少府即皇廷总管。

中国的选官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的选官制度 篇一: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 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隋朝兴起:隋文帝废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其中比较有影响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世袭制、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1、世袭制 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对后世政权的好处: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2、军功授爵制 军功爵制是在春秋战国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逐渐产生和确立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的军政制度。如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可见,军功的大小是用人的标准,军功大的授给的爵位就高。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因此这种制度摧毁了奴隶制的上层建筑,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但豪强地主由此产生,经西汉的恢复,到东汉发展到高峰,成为东汉的显著政治特点。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发展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和士族制度的形成,使封建政治更加腐败、黑暗。 3、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4、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高三同学在复习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时候,首先应该掌握各部分重要知识点的内容,再由点到面,有个整体的把握。今天大家和小编一起,先来回顾一下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内容,加深一下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官制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王位 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2.夏商 时期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3.西周的宗法制:(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其特点):第一,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3)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影响:①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②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 唯亲”“宗派主义”。4.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①建立:从秦朝开始,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也都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②特征:秦始皇首创的皇

清 代 的 官 制(八)

清代的官制(八) 八、关于武官 武官的出身,有世职、武科、廕生的分别。世职是公以下,恩骑尉以上,可以按品授职;武科举也同文科举一样,有武进士和武举人,可以授为侍卫或副将、参将、守备、千总等官。此外由兵士升为武官的叫行伍出身,由参赞军机而获官的叫军功出身。光绪后期,还有兵备学堂毕业而任官的。最初也有捐纳,实行不久就废止了。武官的品级见前,但世爵公、侯、伯,是列入超品的。 武官有四种缺: 旗缺——侍卫处和八旗在京各营,各省驻防旗营等。 营缺——在京巡捕营和各省督、抚、提、镇等统辖的绿营。 卫缺——某几省设置的卫所官。因为这一类的武官是负责保护漕运的,所以叫做“卫”。 门缺——门千总。门,指防守城门的武官。 各省旗营由将军统辖,如杭州将军、福州将军、荆州将军等。绿营兵由总督统辖的叫督标,巡抚统辖的叫做抚标,提督统辖的叫做提标,总兵统辖的叫做镇标等。各标的统兵官叫做中军。督标中军由副将充任,抚标中军由参将充任。标下为协,协下为营,营下为汎。标有中、前、后、左、右营,营有中、前、后、左、右哨。营官通常

有都司、游击充任;哨官通常由守备、千总充任。哨官统辖百人,就是百长;百长以下有什长。 满清统治者为了镇压起义农民和少数民族,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财力,除原有的苛捐杂税外,还采取捐纳的方法;人力,就以武爵来引诱人们为它拼命。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一役,就有以军功而记名的提督达八千人之多,总兵、副将等更不计其数。全国的实缺提督不过十余人,总兵只有几十人,副将只有一百多人;既然没有这些位置来安插,当然这些武官就永无补缺之望。于是后来盛行“借缺补署”,就是以高级武官的品味,来做低级武官的职务,而且还不容易得到实缺。光绪年间,记名的提督、总兵,最多只能当个营官,至于守备、千总一类的武官,能够得到一个什长,已经很不容易了。 武官的任免奖惩和文官大同小异,不再述。

中国官阶制度

中国官阶(国部厅处科) 在中国,国务委员和副总理在行政级别上是平级的,国务委员也是副总理级别. 国务委员的产生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那个时候刚刚开始复兴的中国从表面上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可是在国家政治内部其实各派斗争是很激烈的,虽然说不上是阶级斗争和文化大革命那么急风暴雨,但是在各个派系争夺权利的问题上也绝对不亚于其他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共和国最激烈的时期,当时的带头人邓小平为了医治文革后留下来的百孔千疮的国民经济,快速的使国家富强起来动了不少脑筋,当时,他在党内的威信还达不到毛泽东那样的高度,改革开放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他不得不在国家机构上做了些变通,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和在国务院设置了国务委员这样的职务,顾问委员会其实就是让那些已经超龄的老革命还保留一定的权利,从正面讲是把年轻的领导者“扶上马送一程”,从负面讲就是要制约激进的改革派不要走的太远。而国务委员的设立则是因为,在原来出现众多副总理的情况下,几乎每个副总理都有可能登上总理位置的可能,容易给人一种类似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争嫡”的印象,在新一代领导人接班后,为了澄清这样的现象,国务院不再设立过多的副总理,而代之以国务委员的设置,这样,担任国务委员的人就基本上没有可能去竞争下届总理的机会了,而副总理则是下届总理的当然候选人之一。因为这样的设置,历届担任国务委员的同志都是年龄偏大、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极强的人。 总之,国务委员只是级别和副总理一样,但是终归不如副总理的,一般情况国务委员在下一届政府都要下去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军队上的国务委员比如曹刚川不会退的。 1、国务委员是省部级。排名高于各部部长。 2、介绍领导职务一般按职务高低介绍,同等职务先党、后人大、政府、政协。 3、国务委员产生是由总理提名,人大选举产生的。 一位总理(即政府首脑),一位常务副总理(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三位副总理(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现任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回良玉、张德江、王岐山 五位国务委员:刘延东、梁光烈、马凯、孟建柱、戴秉国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

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

清代的官制九

清代的官制(九) 九官员的考绩——京察和大计 官员的考绩,每三年举行一次。京官的考绩叫做京察,外官的考绩叫做大计。 京察有列题引荐、会核;大计有考题、会服:这些都是对官阶不同的官员定出不同的办法。京察由各官署长官考察所属的成绩,列等送吏部,依守、才、政、年四格而分为一、二、三等。一等为称职,二等为勤职,三等为供职: 一等——守清,才长,政勤,年或青、或壮、或健。 二等——守谨,才长,政平(或政勤,才平),年或青、或壮、或健。 三等——守遏,才平,政平(或才长,政勤,守平)。 督、抚虽在外官之列,因为是地方最高长官,所以也列入京察列题之内。 大计由州、县官上至府、道、司,层层考察属员,再汇送督、抚作最后考核,然后送到吏部。大计最好的考语为“卓异”。 京察一等,经引荐皇帝后记名,再交本官署长官复加考语,再引荐一次,就有“外放”实缺的优先权。大计卓异予以注册,经引见得旨,就加一级回任侯升。 此外还有六法的规定。六法是:一,不谨;二,罢软无为;三,

浮躁;四,才力不及;五,年老;六,有疾。当京察或大计时,对不谨和罢软无为的革职;浮躁的降三级调用;才不及力的降二级调用(无级可降就革职);年老和有疾的休致。——休致就是免去职务,但仍可保留官衔。至于贪酷的官员,随时可以参劾,是不在六法之列的。 平时对官员的奖惩有处分和议叙。处分:一,罚俸一个月到两年;二,降级,有降级留用(降一级到三级)和降级调用(降一级到五级);三,革职,有革职和革职留任两种。议叙:一,纪录(一次到三次);二,加级(一级到三级)。纪录三次以上,就可以加一级。加级升衔的,照所升的官衔,换给顶戴。加级、纪录是可以抵冲降级、罚俸的。 另外还有开复的规定,凡是降级留任的,三年无过就开复——就是复任原官。革职留任的,四年无过就开复。降级革职留任之后而又立有功劳的,也可以提前开复。 武官的考绩五年一次,叫做军政,有兵部主持。 这一切规定虽然很严格,实际却还是靠人情和贿赂来决定的。

中国的选官制度

中国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 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 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誓愫闷,科举制形成。 <2>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

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 古代官职指的是古代的从政人员的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下面就是整理的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史:商代设置,原为驻外武官,后成为王左右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 马:商代设置,负责征讨和射猎。 戍:商代设置,督率“族”、“众”,从事守边和征伐。 小史:周代掌管邦国之志和贵族世系。 小臣:商和西周时朝廷官员,亦称少臣,常奉王命从事占卜、祭祀、田猎和征伐。 卿士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设置,其长官称为卿士,执掌国家政务。 太史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始置,其长官称为太史,掌国王的册命及祭典等。西周以后的太史掌管起草文书、册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掌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太史仅管天文历法。 三事大夫:西周设置,指常伯、常任、准人。常伯为掌管民事的地方官,也称牧;常任官员的选拔,也称任人;

准人掌管司法,又称准夫。 司徒:西周始置,又称司土,掌管国家土地、民众,负责籍田、管理山泽、征发徭役等。下设林、虞、牧等官职。 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后世作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西周始置,掌管工程,后世作为工部尚书的别称。 司寇:西周始置,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宗伯:西周始置,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后世作为礼部尚书的别称。 太师、太傅、太保:西周始置,合称“三公”,为国君辅弼之官,辅导太子。太傅地位在太师之下,太保又次之。明清以后以朝臣兼任,成为虚衔。 少师、少傅、少保:周代始置,为国君辅弼之官,合称“三少”,辅导太子。地位分别次于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周代的三公有二说:一说是司马、司徒、司空,一说是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称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唐宋仍沿此称,但已无实际职务。明清虽亦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只是最高荣衔。 宰:商代始置,掌管家务和家奴,西周沿置,掌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苏东坡说:“三代以上 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话,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 发展阶段。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 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在奴 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 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 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 入鼎盛时期。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 密结合。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 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 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 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 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客”, 据史家解释,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仍以秦国最为典型。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 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吏道即由“吏”(狭义的“吏”,指官府的低级公务人员如“佐”、“史”之类)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 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

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知识点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文综历史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知识点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文综历史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知识点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高考历史知识点2.夏商时期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 ●高考历史知识点3.西周的宗法制:(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其特点):第一,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3)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影响:①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②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 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 ●高考历史知识点4.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①建立:从秦朝开始,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也都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②特征: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 1

中国古代官职制度

中国古代官职制度 中国古代一些制度,如科举考试制度、赋税制度、礼仪宗法制度等都是是经常会涉及到考题的内容。所以本篇文章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s://www.doczj.com/doc/049742190.html,)专家将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的职官制度和关于职官制度的相关考题。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在历朝历代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既有整个官僚体系的改变,也有部分官职称谓不同或是分工的变化,还有后人作品中沿用的古称的问题。这里只是择其大要情况,略做说明如下: 中央官职 1、秦始皇一统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汉朝承袭秦朝的政治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秦汉时期,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管行政、统率百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和秘书工作)、太尉(管理军事),称为三公,同为宰相。 2、魏晋以后,逐渐形成三省,逐渐向三省六部制过渡。到隋朝,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此后历朝沿用,名变实不变,一直沿用到清末。 3、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中央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掌管全国政令,草拟诏书,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书,签署奏章,是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总领六部,是执行机构。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分割旧时宰相的权利,是隋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尚书省下设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六的分工是: 吏部:主管中下级文职官员的任免、考核、勋封等。 礼部:主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等。(注:科举考试是礼部主管,而非吏部) 户部:主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 兵部:主管中下级武官的选用、练兵、军械和驿站等。 刑部:主管全国司法行政。 工部:主管土木建设、屯田、水利、交通等。 4、元朝时期,元世祖健全了统治机构。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此外,元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5、明朝废丞相制度,皇帝直辖六部。这样,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6、清朝时期,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真题示例:

最新复习提纲: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制度发展史

1816.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制度发展史 一.中央制度发展 1)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下设“九卿”。 2)隋文帝首创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3)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4)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5)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负责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6)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主管外交、通商及其它洋务事宜,地位高于六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二.地方行政制度发展 1)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2)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 3)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4)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郡国并行”之制名存实亡,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 5)隋朝时期,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管理。唐朝时期合并州县。 6)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7)清朝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三.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1)特点: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2)作用: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治安秩序和巩固边疆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

中国古代官职名称

中国古代官职名称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浅清朝官吏管理制度

清朝官吏管理制度 清朝的官吏制度沿用明朝制度,有“官”和“吏”之分。官者,由吏部或兵部量才而任命者叫官员,分九品十八级。不需两部任命的各衙办事人叫吏员,例如内阁和各部、院的经承、书吏、典吏等,没有品级,也叫未入流。 一、官吏来源 朝廷文官的来源有“正途”和“异途”之分。经过科考选拔的官员为正途,其他为异途。(武官类似) 1、科举(参看本网清朝科举制度简介)经过塾学堂读书的童生,通过童试,进入官学堂上学的读书人,叫生员,就是俗说秀才,就算走上仕途了。 在官学堂(有县学堂、州学堂、府学堂)学习的优秀生员,有机会被学政选拔为贡生,可到国子监进修。县学堂三年内,经过遴选优秀的,可以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过关的叫举人。举人有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进京参加会试,高中的就是进士。进士还要上殿通过殿试,由皇帝亲点翰林(面试)。点了翰林,就留翰林院进修,叫庶吉士。只有点过翰林的官员今后才能担任吏部、礼部尚书、大学士,登上仕途的顶峰。经过国子监培训的贡生(叫监生)、经过两次会试不中的举人、未点翰林的进士、翰林院散馆(毕业)的庶吉士,都取得做官资格,只是资历不同,在吏部有登记。吏部可以根据资历建议任免职务。2、承阴保荐清朝高级官员过世、战死,他们的子弟皇帝可以恩准他们做官。凡是在地方办理河工、军工、边防事务中有功者,地方主官可以保荐他们做官。明保由藩、臬、学三司参加共议,密保由巡抚决定。 3、纳捐清朝在经济困难时还准许捐官。但级别有限制,前程只捐到监生。京官以郎中为限,外官以道员为限。捐官必先捐得贡生或监生的前程,再捐小官,后捐大官。个别花大价钱,也能捐到大于郎中的官。以上是官员的来源。 二、官吏任用不论是科举还是承阴保荐、纳捐的,只是取得了做官资格,吏部按资历报告皇帝,任命了才是官员。对官员任命有以下方式。 1、授予。任命实官用授予,例如授予六部主事、授予知县等。 2、补。任命时没有官缺,命为候补官员用补,也叫候补。例如候补知县。也算任命了,与实官同等,有的可以担负临时工作,有的就等待实缺。任职后,改变职务有下面方式。 1、转。在同一衙门,转任品级相同,位高一点的官员。例如右侍郎转左侍郎。 2、改。由一衙门,改任另一个衙门品级相同,位也相同的官员。吏部侍郎改礼部侍郎。 3、调。由一种官职改换为另一种品级相当官职。一般指地方官与京官互调相当职位(因为京官位高于地方同级官,调京会降一品任职。相反,会升一品任职)。 4、升。任命高一级的官缺,例巡抚升任总督。 三、任官其他型式有时官员被任用在某一位置,并非实职,可以有八种方式。

中国古代官职等级(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中国古代官职等级 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

中国政府官员级别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