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中心2#4#地块钢结构制安吊装监理细则
- 格式:docx
- 大小:41.21 KB
- 文档页数: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笔记Part1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定性、定位、定量。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规划方法上采用的是一种规则营造的规划方法,其特点是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引导和控制,规划依托于理性的分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P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管理提供依据(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规划层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般有两种编制形式:第一种是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种是单独进行的专项规划城市规划的五个阶段:1.城市规划纲要——定向示意性图纸2.城市总体规划——定性 1:5000~1:250003.分区规划——定量 1:50004.控制性详细规划——定位 1:1000~1:20005.修建性详细规划——定形 1:500~1:2000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分区(期)规划城市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现代城市的5个基本因素:人口规模、人口密集、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产业结构、城市设施Part2著名的规划思想和理论:以城市结构优化为导向的理想绿地模式以环境与生物保护为导向的生态绿地模式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分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的建立19世纪下半叶,欧洲、北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称之为“公园运动”。
公共卫生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城市美化运动这三者贯穿西方城市化的全过程,深刻地影响了近代城市规划的起源。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区绿地作为居民日常休闲、娱乐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好的居住区绿地设计,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居住区绿地设计的规范。
一、绿地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设计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使用习惯,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绿地空间。
例如,设置足够的休憩设施,如长椅、亭子等,方便居民休息;规划合理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满足居民的运动需求。
2、生态优先注重保护和利用原有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选择本土植物进行绿化,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成活率,降低养护成本。
同时,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群落,增加生物多样性。
3、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绿地不仅要美观,还要具备一定的功能。
如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区、老年活动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如地形塑造、水景营造、植物搭配等,提升绿地的美观度。
4、整体性与协调性绿地设计应与居住区的整体规划相协调,包括建筑风格、色彩、布局等。
同时,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绿地布局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居住区内,应设置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作为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
同时,在各个组团或楼间,分散布置小型绿地,方便居民就近使用。
2、均匀分布绿地应在居住区内均匀分布,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在较短的距离内到达绿地。
这样可以提高绿地的使用率,让更多的居民受益。
3、与公共设施相结合将绿地与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如幼儿园、学校、社区中心等相结合,既可以为公共设施提供良好的环境,又能方便居民在使用公共设施的同时享受绿地带来的舒适。
三、植物配置1、多样性选择多种植物进行配置,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形成丰富的植物层次。
不同植物的花期、叶色、形态等各不相同,可以营造出四季有景的效果。
道路绿地的分类
一、道路绿地按功能分类
1.交通绿地:设置在道路交叉口和交通节点处,为驾驶员和行人提供清晰的交通指示,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2.景观绿地:强调道路绿地的景观效果,提供美丽的绿化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3.生态绿地: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目的,通过植被的种植和养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生态服务。
二、道路绿地按形式分类
1.开放式绿地:绿地对外开放,允许市民自由进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2.封闭式绿地:绿地被围栏或建筑等设施封闭,仅允许特定人员进入,通常用于道路两侧的绿化。
三、道路绿地按绿带设置分类
1.分车绿带:设置在道路中间,用于分隔不同方向的车流。
2.行道树绿带:设置在道路两侧,以种植行道树为主,为道路提供遮荫。
3.路侧绿带:设置在道路一侧或两侧,作为道路与建筑的过渡,提供景观和生态服务。
四、道路绿地按位置分类
1.中心线绿带:设置在道路中心线附近,为道路提供视觉引导和交通安全保障。
2.边缘绿带:设置在道路边缘,作为道路与外界的缓冲区,减少外界因素对道路的影响。
五、道路绿地按道路级别分类
1.主干道绿地:设置在主干道两侧,提供遮荫、减少噪音、美化城市等功能。
2.次干道绿地:设置在次干道两侧,以提供景观和生态服务为主。
3.支路绿地:设置在支路两侧,通常较为简单,以满足基本的绿化需求为主。
六、道路绿地按配植分类
1.乔木绿带:以种植乔木为主,提供遮荫、美化景观等功能。
2.灌木绿带:以种植灌木为主,提供绿化覆盖、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北京绿地系统规划汇报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八个局部:1、规划背景2、指导思想3、规划内容4、绿地系统分类规划5、规划指标6、植物规划7、近期建立规划8、实施规划的措施下面简要汇报如下一、规划背景(一)绿地现状近年来,随着北京市城市绿化的全面推进,特别是隔离地区绿化、万米大绿地建立、城市道路、水系绿化等多项工程的实施,市区绿化有很大开展。
年城市绿化普查的数据显示,市区建成区绿地到达21,15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512公顷,分别比"八五"末增加了4,575公顷和1,446公顷;人均绿地面积为33.3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68平方米,绿地率为37.2%,绿化覆盖率为36.34%。
目前,北京城市绿化水平在19个“国家园林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位于第十,绿化覆盖率低于平均水平。
主要问题是:1.绿地布局不科学,绿地系统不完善;2.城市中心区绿地少,热岛效应突出;3.公共绿地分布不均,公园容量超负荷。
(二)规划范围与市区总体规划范围根本一致,面积为1097平方公里,为便于从整体上说明本规划,对于与市区绿化系统有密切关系的市域范围绿化有所涉及。
(三)规划年限与目标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限一致,规划至年。
具体目标是:1.年,进入国家园林城市的先进展列,使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到达国内大城市领先水平。
2.年,全面完成奥林匹克公园和与奥运有关的绿化建立,实现“绿色奥运”目标。
3.年,全面实施本规划,以市区外围青山碧野为依托,根本建成城郊一体的科学系统,形成环状与放射状结合的框架构造,使各类绿地总量明显增长,布局趋于完善;发挥系统整体效益,实现建立"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一流园林城市目标。
二、规划指导思想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三大功能(生态、景观、休闲康乐),实现:(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城乡一体、完善系统;(二)美化城市、文化建园;(三)发挥绿地多种功能,创立最正确人居环境。
绿地恢复方案
恢复绿地的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植树造林: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增加绿地的面积和植被覆盖率。
可以选择适宜的树种,如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以满足不同地区和环境的需要。
2. 关注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水源涵养功能,通过植物根系的固土和水源调节,减少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
同时,建立合适的生态廊道,提供野生动物和昆虫的栖息地。
3. 提升绿地品质:改善绿地环境质量,增加人们参与绿地活动的欲望和动力。
可以在绿地中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休闲广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绿地管理与维护: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绿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定期修剪草坪,清理垃圾,及时修复和更新设施,使绿地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5. 激励和培育社区参与:加强社区居民对绿地的关注和参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通过举办绿地志愿者活动、开展环保教育宣传等方式,引导和激发人们对绿地的关注。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逐步恢复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一)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以绿地边界距宅间道路、组团道路和小区道路边缘1米为准,小区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缘;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临建筑物时算到距建筑物墙脚1.5米,1。
5米范围内的绿地按其面积的60%计算为公共绿地。
(二)居住区公共绿地以外的其他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算到道路边缘;临建筑物时算到距建筑物墙脚1.5米,1.5米范围内的绿地按其面积的60%计算为绿地;绿地边界对其他围墙、院墙算到其墙脚。
(三)居住区公共绿地内的园林设施(包括亭、台、楼、阁、廊、喷泉、雕塑、假山石、游泳池、硬覆盖地活动场等)占地面积小于该块绿地面积30%的部分,计算为居住区公共绿地;大于30%的部分,不计算为居住区公共绿地.(四)地下建筑顶板至室外自然地面,或半地下建筑高出自然地面1米以内,且采用自然山势隐蔽式绿化布置、覆土厚度不小于0。
6米的,按其面积的2/3计算为绿地。
(五)独立人工造景水域按其面积的1/3计算为绿地。
(六)零星乔木每株按1平方米计算绿地面积。
(七)行道树的株距不大于8米时,按照其种植长度乘以1米计算为绿地。
(八)空心砖种植草坪的,按其面积的25%计算为绿地。
(九)屋顶和地上架空层的人工绿地覆土厚度不小于0.6米的,按其面积的25%计算为绿地.建筑物天面(屋顶)上的绿化(可上人),当覆土层厚度大于60厘米时可分别情况折算绿地:三层以下(含三层),乔灌木覆盖率大于40%,可按绿化覆盖面积的50%折算绿地面积;四层至六层(含六层)的,可按绿化覆盖面积的40% 折算绿地面积;六层以上即距地面16米[含16米]以上的天面(屋顶)绿化按10%计入绿地面积。
如覆土大于120cm,乔灌木覆盖率大于40%的全地下、半地下屋顶绿化,,可全部计入绿地面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 年版)8 道路8。
0。
1 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8。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5):218~221Jour nal of Northwe st Fore st ry U nive rsity大学新校区绿地景观二次规划设计杜建会1, 魏兴琥2(1.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2.佛山大学,广东佛山528000)摘 要: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校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国内大学新校区、大学城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大学新校园的绿地规划建设也成为高校管理者和城市规划设计者关注的热点。
针对大学新校区绿地规划滞后于校区整体建设的现象,分析了新校区绿地景观建设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对新校区二次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园林化、生态化、人性化及特色化的建设方向和在绿地系统布置方面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大学;新校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S7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7461(2008)0520218204Design and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Landscape of t he New U niversit y CampusD U J ian 2hui 1,WEI X ing 2hu 2(1.J i an gnan Uni vers it y ,Wuxi ,J i angsu 214122,Chi na;2.Foshan Universit y ,F os han,Guang dong 528000,Chi na )Abstract :New campus const ruction of domest ic uni versit y ha s been developed rapidl y wi t h t he increase of i nvest ment begi n from 1990s.More a nd more urban pl anner and manager of uni ve rsit y campus pay at t en 2t ion to t he pl anni ng and const r uct ion of green l and in new campus.The constr uction feat ures and present problem s of green land landscape i n some new uni ve rsit y campuses were a nal yse d ,accordi ng t o t he present problem s and develop tendency of design and const ruction of camp us gree n l and i n t he f ut ure ,i t was t he desi gn shoul d be focused on gardeni ng ,ecology ,and humanit y nat ure ,and distingui shi ng feat ure sho uld beco me t he basi s const ruction p ri nciple of green l and l andscape i n t he p rese nt domestic univer si t y ca mpus.K ey w or ds :uni ve rsi t y ;new ca mp us ;green landscape ;plan and design 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大学新校区、大学城建设紧跟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如雨后春笋在中华大地上拔地而起。
绿地率计算法则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绿地率审核验收管理,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计算规则。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绿地率是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三条:绿地面积是指水平投影面积,不得按山坡地的表面积计算。
在绿化植物重叠的,不得重复计算面积。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镇(乡)村绿地分类标准》)第四条:本规定所指的建设项目用地与范围,是指建设项目总用地中扣除有建设项目方代征的区外道路、公共对外道路用地(即净用地面积)。
(《铜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网上下载资料)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等各类城市规划绿地,建设用地内的游泳池、消防水池,以及城市规划控制的自然溪河等水体和被保护的古树、城市人行道路上的绿地均不参与计算绿地率。
(《铜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六条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地面绿化覆土深度不应低于米,不宜低于米。
且应实行草皮绿化全覆盖;无覆土或只覆土无覆盖的规划验收时不计入绿地面积。
(《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1,《铜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七条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各类绿地包括以下类型绿地:(一)地面绿化用地:覆盖各类生长机质,上部无建筑物、构筑物遮挡,适于栽植各类植物的用地。
覆土无露土部分,按投影面积的100%计算。
(《铜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网上下载资料)(二)悬空建筑(阳台、雨棚等)下绿地用地:悬空建筑高度大于或等于的,按投影面积的100%计算。
高度小于米大于1米的,按投影面积的50%计算,高度小于1米的,绿地面积不予计算。
1.0.1 为促进上海市绿化建设,加强园林行业管理,提高绿地养护质量,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标准。
l.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市公共绿地,在其它专类标准尚未制订的情况下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绿地暂可参照。
l.0.3 各类绿地的分类分级,除应按本标准执行外,还应遵守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园林绿地的分类2.0 根据绿化性质和功能,园林绿化可分为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及行道树。
2.1 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公园、街道绿地及高架道路地面绿化。
2.l.l 公园:指常年开放供休息游览、进行科普教育、开展科学文化活动、有较好的植物配置,有一定设施和艺术布局的绿地,包括综合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儿童公园、文物、纪念性陵园等。
2.1.2 街道绿地:指沿道路、河湖、海岸和城墙等处设有一定游憩设施或者起装饰作用的绿化用地。
2.1.3 高架道路地面绿化:指高架道路两侧悬挂绿化及高架桥投影下的地面绿地。
2.2 行道树:指沿车行道边或人行道边种植相对规则的乔木。
2.3 单位附属绿地:指工厂、机关、学校、医院、部队等单位以及公用设施附设的绿化用地。
2.4 居住区绿地:指居住区内除公园以外的所有绿化用地。
2.5 生产绿地:指生产各种绿化植物材料的用地。
2.6 防护绿地:指用于隔离、卫生和安全目的的林带及绿地。
2.7 风景名胜区:指城市范围内具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游览区域。
3、公园的分级3.0 根据公园规模、服务半径、功能性质、设施及内容,可分为三级。
3.l 一级公园的标准:凡符合以下条件为一级公园。
3.1.1 面积10公顷以上,或年游人量200万人次以上。
3.1.2 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具有多种功能的设备设施或特色功能,为全市、全区服务。
3.1.3 绿化面貌优良,绿地率不小于70%。
中心绿地日照要求
1、幼儿园活动室的居住空间大寒日日照不低于2小时。
居住空间是指卧室、起居室(厅)、书房、餐厅。
2、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含)四个时,其中应有二个获得日照。
3、相邻住宅原日照时数已经不满足本规定所要求的情况下,其相应的居住空间原大寒日日照不低于2小时的,拟建建筑不应使其低于大寒日日照2小时。
反之,拟建建筑不得减少其居住空间原日照时数。
4、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标准。
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同的日照标准。
该宿舍指居住用地内的建筑设计图,大、中、小学校技术规程。
5、居住用地内的公寓,应能获得同宿舍相同的日照标准,非居住用地内的公寓、宿舍不作日照要求。
6、老年人居住用房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宜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7、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应能获得冬至日日照不少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8、园林景观应保证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连续3小时。
室外游戏场地应保证有一半以上的活动场地面积冬至日日照不少于连
续2小时。
园林绿化分级标准一、公园的分级根据公园的性质、服务半径、功能要求、设施及内容,可分为三级。
1、一级公园的划分标准:凡符合以下条件的为一级公园。
①面积10公顷以上或年游客量50万人次以上。
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具有多功能的设备设施,或特色功能,为全市服务。
③绿化面积优良,绿地率不少于70%。
④公园内的树林、花坛、草地得到了精心养护,养护水平高。
⑤专类公园(儿童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游乐公园、雕塑公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均归属一级公园范畴(专类公园不受面积和游客量的限制)。
2、二级公园的划分标准:凡符合以下条件为二级公园。
①面积3~9.9公顷,或年游客量30万人次以上。
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具有较好的服务与游乐设施,功能比较齐全,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
③绿化面貌良好、整洁,绿地率不少于70%。
④公园内树木、花坛、草地得到良好的养护管理,绿化效果好。
3、三级公园的划分标准:凡符合以下条件为三级公园。
①面积在2.9公顷以下或年游客量29万人次以下。
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尚有一定的服务设施和常规的儿童活动器械,一般为附近居民区内的服务。
③绿化面貌较好,绿地率不少于70%。
④公园内树木、花坛、草地养护管理一般,绿化效果尚好。
二、街道绿地的分级根据街道绿地所处区域,服务半径、功能,可分为三级。
1、一级街道绿地的标准:①一级街道绿地范围:位于市区快速路、主干道(含道路两侧)、车站、码头、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及市级政治、文化、游览、商务中心四周的绿地和小游园。
②绿化面貌优良,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建筑小品、雕塑、喷泉、山石等,具有景观特色。
③花卉植物(含装饰性的色叶植物)种植面积一般不低于总面积的8%。
2、二级街道绿地的标准:①二级街道绿地范围:位于市区次干道两侧绿地,区级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旁的绿地。
②绿化面貌良好,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小品。
③花卉植物(含装饰性色叶植物)种植面积一般不低于总面积的5%。
编号:宁波绿地中心项目(桃渡路2#、4#地块)监理实施细则(钢结构制安及吊装)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期: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专业工程概况及特点--------------------03二、编制依据------------------------------06三、监理工作程序--------------------------07四、钢结构工程监理控制措施及目标值--------08五、监理的工作方法与措施------------------17六、质量验收表格--------------------------21七、旁站要点及区域------------------------21宁波绿地中心主体钢结构钢结构制作安装监理细则一、专业工程概况及特点1.专业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人民路以西、大庆南路以东、车站路以北,北与绿地中心工程1#、3#地块相连;建筑面积约21.8万平方米。
分为2#地块(4号楼)、4#地块(5号楼)两个结构单体。
4号楼位于本工程西部区域,主要由一栋地上32层,结构标高138.55米的框架-核心筒超高层办公楼和附属5层商业裙房组成。
5号楼位于本工程东部区域,主要由一栋48层的框架-核心筒超高层办公楼和附属5层商业裙房组成,结构大屋面标高220米。
地下室为整体地下三层形式与1#、3#地块为一整体。
本工程钢结构体系主要为5号楼,4号楼仅有少量预埋墙内工字钢柱及楼顶附属结构为钢结构。
2.钢结构工程特点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大跨度、高空间的特点。
目前,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钢结构在施工焊接中,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存在,对疲劳较敏感以及钢结构易锈蚀、防火性能差,安装要求高,高层钢结构的制作、安装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多,积累的误差大,既受光照、风力、气候等外界的影响,还受仪器、设备和机械附着建筑物的影响等特点,导致其建设牵扯面广,施工技术难度大。
本工程采用塔楼型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柱采用型钢(钢管)混凝土柱;梁均为型钢梁(焊接H型钢)或混凝土梁(主要为4层以下),型钢梁-梁连接、梁-柱连接、梁-墙连接采用铰接或固接;核心筒外楼板基本采用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框架梁下翼缘设置隅撑。
框架柱内钢骨、框架钢梁:采用Q345B 等级的优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钢柱分为十字型、丁字形及工字形三种截面形式;柱脚连接方式为预埋螺栓形式;柱内钢骨由地下三层至地上二十二层,采用是十字型截面,二十二层以上采用丁字形或工字型截面。
核心筒内钢结构为剪力墙内预埋钢骨柱。
其他采用钢结构形式的有钢连廊、27层环带桁架、塔冠及钢楼梯等;主要钢结构形式见下表:本工程主要钢结构形式:3、钢结构工程技术难点⑴本工程钢结构施工部署的重点在于科学利用有限的空间来布置其中设备和拼装场地,合理选择起重设备,以减低对周边环境的要求。
⑴本工程钢结构制作安装的重点在于将结构合理地划分单元和正确的施工顺序,既保证安装效率,又能尽量避免使用过大的起重机械,并在这两点上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⑴与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配合和衔接。
⑴与玻璃幕墙施工的配合和衔接。
⑴钢结构的加工精度、梁板柱安装的控制精度(垂直度、平整度、角度控制等)测量控制要求高。
4、工程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绿地控股集团设计单位: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总包单位:北京建工集团钢结构制作单位:钢结构安装单位: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钢结构检测单位:二、监理工作依据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2、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4、《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5、《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 24 :90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普通碳素钢》GB/T7008、《碳钢焊条》GB/T51179、《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511810、《熔化焊用钢丝》GB/T1497511、《圆柱头焊钉》GB/T10433的规定12、《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13、《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01(04)SG51914、《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03SG519-115、《钢与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构造》05SG52216、《型钢混凝土钢筋排布及构造详图》12SG904-117、《型钢混凝土》04SG52318、《钢管混凝土》06SG52419、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20、合同、招投标文件21、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文件三、监理工作程序四、钢结构工程监理控制措施及目标值㈠、图纸会审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开工前总监组织项目部内专业监理工程师熟悉图纸。
对图纸中强制性标准执行要求以及图纸表达不清楚,或错误之处等提出审核意见。
在业主、施工、设计及监理共同参与的设计交底及图审会议上讨论、解决。
并最终形成会议记要,盖章后生效,执行。
审核钢结构施工单位的深化设计图,须经设计同意盖章后执行。
㈡、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审核(制作安装)审查专项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本专业施工方案,审查重点:a.本方案能否满足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条文的要求;b.施工程序及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并与本工程现场实际是否相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c.施工工艺是否合理、先进,能指导现场施工。
特殊部位有否专项措施、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d.安全、生产、环保季节性施工措施。
特别是安全有否有应急预案;e.现场劳力、施工机械的投入能否满足工期要求等等。
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及技术负责人签名,加盖公章后报监理。
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和总监审批后,方可施工。
监理将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施工方案督促检查和验收。
㈢、钢结构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加强材料、设备进场时的检查、验收工作:凡进场的主材(含构、配件)及设备,均应在施工方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报验。
报验时应提供:产品出厂合格证、质保书、有关设备技术参数的资料、相关的出厂性能检测报告(或型检报告)、中文说明书、商检证(进口商品)等质保资料以及材料设备报审单(附:材料、设备清单一份)监理当场对其品种、规格、数量、拟用部位、包装、外观等进行检查和确认。
须按相关规定应进行复试的,则应当场随机抽样。
送有关检测机构进行复试,待复试结论出来后确定是否进场使用。
1、钢材a、钢材、刚铸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b、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检,其复检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及设计要求。
(1)、国外进口钢材;(2)、钢材混批;(3)、板厚大于或等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5)、设计有复检要求的钢材;(6)、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钢材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每批应由同一厂家的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组成。
每批钢材重量不超过150t。
2、焊接材料a、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b、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3、连接件a、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b、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B的规定检验其扭矩系数,其检验结果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见附录B。
检验方法:检查复验报告。
4、压型钢板a、金属压型板及制造金属压型板所采用的原材料,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b、压型金属泛水板、包角板和零配件的品种、规格以及防水密封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5、涂装材料a、钢结构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b、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品种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过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㈣、钢结构制作(补充中。
)㈤、钢结构安装1、组织保障及人员要求⑴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及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的资质及上岗证等。
开工报告批复前,施工单位应提供至少下列资料:a.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留存);b.施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留存);c.本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d.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和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原件)及复印件;e.办理质检、安检等手续的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f.设计图纸通过专业审核的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审查注意事项:a.上述各证件的时间有效性;b.本工程钢结构工程专业应具备相应专业资质。
必须提供资质证明资料。
否则,不具备承包本工程资格;c.本工程施工单位为业主直接发包(或由总承包单位再分包),除必须严格审查上述资料外,还应督促分包单位与总承包单位签订分包配合协议,方可进场。
⑴审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安保体系是否健全:a.质保、安保体系的组织机构落实情况;b.质保、安保体系的主要规章制度及相应的有关资料。
(如:应急预案、安全文明措施费用计划等)⑴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⑴审查专项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本专业施工方案。
2、钢结构安装的测量控制措施3、钢构件现场安装质量控制4、安全监督1.根据《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中谁施工谁负责安全的基本原则,监理在施工阶段对现场安全工作进行认真监督和检查。
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保系统并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