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州大学物理学院c++复习大纲

扬州大学物理学院c++复习大纲

扬州大学物理学院c++复习大纲
扬州大学物理学院c++复习大纲

1.名字空间:namespace XXX;

作用域运算符::

using namespace XXX;

#include

等同于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2.new和delete

普通变量

p=new int;

*p=5;

等价于

p=new int(5);

数组

#include

void main()

{int *p;

p=new int[5];

for(int i=0;i<5;i++)p[i]=i*i;

for(i=0;i<5;i++)cout<

cout<

delete []p;

}

结果:0 1 4 9 16

3运算符

::x可以作为全局变量

4.引用运算、取地址

#include

void main()

{int a;

int &m=a;

int *b=&m;

a=5;

cout<<"m="<

}

test::test(int n, float f)

{ num=0;

f=1.2;

cout<<"n="<

}

void main()

{ test x;

test y(10, 21.5);

}

结果:Default

n=10,f=21.5

拷贝构造函数

class cat

{private:

int age;

public:

cat();

cat(cat &);};

cat::cat(cat &other)

{age=other.age;

}

拷贝构造函数

拷贝构造函数的功能是用一个已有的对象来初始化一个被创建的同类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函数,具有一般构造函数的所有特性,当创建一个新对象时系统自动调用它;其形参是本类对象的引用,它的特殊功能是将参数代表的对象逐域拷贝到新创建的对象中。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问题的需要定义特定的拷贝构造函数,以实现同类对象之间数据成员的传递。如果用户没有声明类的拷贝构造函数,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个缺省拷贝构造函数,这个缺省拷贝构造函数的功能是把初始对象的每个数据成员的值都复制到新建立的对象中。

自动调用的4种情况

1、用类的一个对象去初始化另一个对象

2、用类的一个对象去初始化另一个对象时的另外一种形式

3、对象作为函数参数传递时,调用拷贝构造函数。

4、如果函数的返回值是类的对象,函数调用返回时,调用拷贝构造函数。

拷贝构造函数分为两种,深拷贝和浅拷贝构造函数。由C++提供的默认拷贝构造函数是浅拷贝复制(逐个成员依次拷贝),即只复制对象空间而不复制资源。数组是可以用浅拷贝的.

如果对象的数据成员包括指向堆空间的指针,就不能使用浅拷贝方式。深拷贝需要同时复制对象的空间和资源。

12.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类类型

class A

{public:

A();

A(int);

};

f(A a) // f函数的定义;f函数的形参为A类的对象

f(1); /*f函数的调用;进行f函数调用时先构造一个A类对象,调用A::A(int)

类类型向基本型转换

#include

class RMB

{public:

RMB(double value = 0.0);

operator double()

{return yuan + jf / 100.0;}

void display()

{cout << (yuan + jf / 100.0) << endl; } protected:

unsigned int y uan;

unsigned int jf;

};

RMB::RMB(double value)

{yuan = value;

jf = ( value - yuan ) * 100 + 0.5;}

void main()

{RMB d1(2.0), d2(1.5), d3;

d3 = ((double)d1 + (double)d2);

d3.display();

d3 = d1 + d2;

d3.display();

}

13.析构函数

#include

#include

class Student

{public:

Student(char* pName="no name")

{strncpy(name,pName,40);

name[39]= '\0';

cout <

Student(Student& s)

{cout <<"copy of "<

strcpy(name, "copy of ");

strcat(name,https://www.doczj.com/doc/048532935.html,);}

~Student()

{cout <<"~student " <

char name[40];};

void fn(Student s)

{cout <<"fn()\n";}

void main()

{Student randy("Randy");

Student wang("wang");

cout <<"Calling fn\n";

fn(randy);

cout <<"Returned from fn()\n";

}

结果:Randy

wang

Calling fn

copy of Randy

fn()

~student copy of Randy

Returned from fn()

~student wang

~student Randy

通过结果看析构函数和构造函数的调用顺序

14.对象成员

构造函数先客人后自己

析构函数先自己后客人

15.静态数据成员

#include

class T

{static int i;

public:

T(){i++;}

int list(){return i;}

};

int T::i=0;

void main()

{T a,b;

cout<

}

结果: 2 2

静态数据成员被存放在内存的某一单元内。即使没有创建任何一个该类对象,类的静态成员在存储空间中也是存在的,可以通过类名::或对象名. 访问(如果静态数据成员是public的,否则用成员函数访问)。

含有静态数据成员的类在创建对象时不为静态数据成员分配存储空间,可以将静态数据成员看成是一个全局变量,将其封装在某个类中通常有两个目的:

(1) 限制该变量的作用范围。例如将其放在类的私有部分声明,则它只能由该类对象的函数成员直接访问。

(2) 将意义相关的全局变量和相关的操作物理地放在一起,可以增加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初始化在类体外进行。其格式如下:

<数据类型><类名>::<静态数据成员名>=(初始值);

16.静态成员函数

(1) 函数也可以声明为static的。静态成员函数无this指针,它是同类的所有对象共享的资源,只有一个共用的副本,它不能直接访问非静态的数据成员,必须要通过某个该类对象才能访问。

(2) 在静态成员函数中访问的一般是静态数据成员或全局变量。

(3)由于静态成员函数属于类独占的成员函数,因此访问静态成员函数的消息接收者不是类对象,而是类自身。在调用静态成员函数的前面,必须缀上对象名或类名,经常用类名。

(4) 一个类的静态成员函数不需要创建任何该类的对象就可以被调用。但一般不这么做。

(5) 静态成员函数不能是虚函数,若非静态成员函数和静态成员函数具有相同的名字和参数类型将是非法的17.友元函数

#include

class myclass

{ int x,y;char *string;

public:

myclass(int x1,int y1);

friend int sum(myclass c);

friend void print(myclass c);};

myclass::myclass(int x1,int y1)

{x=x1;y=y1;}

int sum(myclass c)

{return c.x+c.y;}

void print(myclass c)

{ cout<<"x="<

print(c);

}

结果:the sum is:20

x=10 y=10

友元函数是一种说明在类定义体内的非成员函数:friend 〈返回值类型〉〈函数名〉(〈参数表〉);

(1)友元函数是在类中说明的一个函数,它不是该类的成员函数,但允许访问该类的所有成员。它是独立于任何类的一般的外界函数。友元并不在类的范围中,它们也不用成员选择符(.或->)调用,除非它们是其它类的成员。

(2)友元没有this指针,访问该类的对象的成员时,必须使用对象名,而不能直接使用类的成员名。

(3)虽然友元函数是在类中说明的,但其名字的作用域在类外,作用域的开始点在说明点,结束点和类名相同。

(4)如果在说明友元时给出了该函数的函数体代码,则它是内联的。

(5)在类外定义友元函数时去掉friend关键字。

友元成员

#include

#include

class P;

class add

{int x,y,z;

public:

add(int a,int b,int c){x=a;y=b;z=c;}

void show(P&);};

class P

{int n;

public:

P(int m){cout<<"a+b+c=";n=m;};

friend void add::show(P&);

};

void add::show(P& m)

{cout<

void main()

{ P aa(12);

add bb(10,20,15);

bb.show(aa);

}

结果:a+b+c=45

m=12

另一个类的成员函数可以作为某个类的友元,只是在声明友元函数时要加上成员函数所在的类名,称为友元成员。声明如下:friend 函数返回值类型类名∷成员函数名(形参列表);

friend授权该函数可以访问宣布其为友元的类中的所有成员。

友元类

#include

class P

{int n;

friend class add;

public:

P(int m){cout<<"a+b+c=";n=m;};

};

class add

{int x,y,z;

public:

add(int a,int b,int c){x=a;y=b;z=c;}

void show(P&);};

void add::show(P& m)

{cout<

void main()

{ P aa(12);

add bb(10,20,15);

bb.show(aa);

}

结果:a+b+c=45

m=12

某一个类可以是另一个类的友元,这样作为友元的类中的所有成员函数都可以访问另一个类中的私有成员。友元类的说明方式如下:

friend class 〈类名〉;

18.继承、派生新类过程

派生类具有如下特点:

(1) 新的类可在基类的基础上包含新的成员;

(2) 在新的类中可隐藏基类的成员函数;

(3) 可为新类重新定义成员函数。

基类与派生类的关系如下:

(1) 派生类是基类的具体化。

(2) 派生类是基类定义的延续。

(3) 派生类是基类的组合。

派生类定义:

class 派生类名:继承方式基类名

1)吸收基类成员

(2)改造基类成员

一是依靠派生类的继承方式来控制基类成员的访问。

二是对基类数据成员或成员函数的屏蔽(覆盖),即在派生类中定义一个和基类数据成员或成员函数同名的成员。但是基类的成员并不是被替换了,如果想调用可以使用::运算。

(3)添加新的成员

#include

class A

{private:

int m;

public:

A(int a,int b)

{m=a+b;}

int R()

{return m;}

};

class B:public A

{int n;

public:

B(int a,int b,int m=0):A(a,b)

{n=m;}

int R()

{return A::R();}

int R2() {return m;} //private,protected需要加这句话

};

void main()

{B ss(10,15,12);

cout<

}

19.派生类的构造函数

#include

class data

{int x;

public:

data(int x)

{cout<<"class data\n";}

};

class a

{data d1;

public:

a(int x):d1(x)

{cout<<"class a\n";}

};

class b:public a

{data d2;

public:

b(int x):a(x),d2(x)

{cout<<"class b\n";}

};

class c:public b

{public:

c(int x):b(x)

{cout<<"class c\n";}

};

void main()

{c ss(5);}

结果:class data

class a

class data

class b

class c

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必须定义派生类的构造函数:

1 派生类本身需要构造函数;

2 在定义派生类对象时,其相应的基类对象需调用带有参数的构造函数。

派生类构造函数(参数表):基类构造函数(参数表),对象成员1 (参数表)……,对象成员n (参数表)

{派生类新增成员的初始化语句;}

在定义派生类对象时构造函数的执行顺序是先祖先(基类,调用顺序按照它们继承时说明的顺序),再客人(对象成员,调用顺序按照它们在类中说明的顺序),后自己(派生类本身)。

20.赋值兼容规则

所谓赋值兼容规则就是在公有派生的情况下,一个派生类的对象可以作为基类的对象来使用的地方(在公有派生的情况下,每一个派生类的对象都是基类的一个对象,它继承了基类的所有成员并没有改变其访问权

具体的说,有三种情况可以把一个公有派生类的对象作为基类对象来使用:

(1) 派生类对象可以赋给基类的对象。

如:(约定类derived是从类base公有派生而来的)

derived d;

base b(d);

(2) 派生类对象可以初始化基类的引用。如:

derived d;

base &br=d;

(3) 派生类对象的地址可以赋给指向基类的指针。如:

derived d;

base *pb=&d;

21.多继承的概念

class<派生类名>:[继承方式]基类名1,[继承方式]基类名2, ...,[继承方式]基类名n

{// 定义派生类自己的成员;};

重继承可以看作是单一继承的扩展,单继承可以看作是多继承的一个最简单的特例。

22.虚基类概念

当在多条继承路径上有一个公共的基类,会产生二义性,使用关键字virtual将基类说明成虚基类解决这个问题

23运算符重载

#include

class P

{public:

P(int a,int b){x=a;y=b;};

P operator+(P&);

P& operator++();

void OUT(){cout<<"x="<

protected:

int x,y;

};

P P::operator+(P& a)

{int n=x-a.x;

int m=y-a.y;

P l(n,m);

return l;}

P& P::operator++()

{int i,j=x;

for(i=0;i

return *this;}

void main()

{P a(5,25);

P b(2,30);

c=a+b;

++c;

c.OUT();

}

结果:x=27,y=-5

把+变成-,++变成阶乘

即x=(5-2)^(5-2)=27

Y=25-30=-5

1. 运算符重载定义

运算符重载是对已有的运算符赋予多重含义,同一个运算符作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对象)导致不同类型的行为。

2. 运算符重载的规则

(1)不能重载的运算符是:

(1) 成员访问运算符. (2)作用域运算符∷(3)条件运算符?:

(4) 成员指针运算符* (5) 编译预处理命令的开始符号#

(2)只能重载c++原有的运算符,重载之后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都不变。

(3)重载功能不改变原运算符所需操作数的个数

前自增和后自增运算符++的重载

前自增运算符++和后自增运算符++重载的语法

<函数类型>operator++(); //前

<函数类型>operator++(int); //后

24.虚函数

#include

class A

{ public:

A()

{cout<<"class A"<

f();

}

virtual void f()

{cout<<"A::f()"<

void g()

{cout<<"A::g()"<

void h()

{ cout<<"A::h()"<

f(); g();

}};

class B: public A

{public:

void f()

{cout<<"B::f()"<

void g()

{cout<<"B::g()"<

{ A a;

B b;

A *p=&b;

p->f();

p->g();

p->h();

a.f();

a.g();

a.h();

b.f();

b.g();

b.h();

}

结果:

class A // A a;的运行结果

A::f()

class A // B b;

A::f()

B::f() // p->f();

A::g() // p->g();

A::h() // p->h();

B::f()

A::g()

A::f() // a.f();

A::g() // a.g();

A::h() // a.h();

A::f()

A::g()

B::f() // b.f();

B::g() // b.g();

A::h() // b.h();

B::f()

A::g()

指向基类对象的指针都可以指向它的公有派生类对象(不能指向私有派生类对象)。不能将指向派生类对象的指针指向其基类对象。

1.虚函数的定义

在上例中如果想让指针指向基类对象就调用基类的who(),指向派生类对象就调用派生类的who()(不要强制类型转换)。在基类中将who()函数声明为虚函数即可。

虚函数是一种非静态的成员函数,说明虚函数的方法如下:

virtual 〈类型〉〈函数名〉(〈参数表〉)

(1) 虚函数是在基类和派生类中声明相同而定义不同的成员函数,在派生类中重新定义基类中的虚函数时,

可以不加virtual,因为虚特性可以下传。

(2) 析构函数可以是的虚函数,但构造函数则不能是虚函数。

(3) 在类体系中访问一个虚函数时,应使用指向基类的指针或对基类的引用,以满足运行时多态性的要求。也可以像调用普通成员函数那样利用对象名来调用一个虚函数。

(4) 在派生类中重新定义虚函数时,必须保证派生类中该函数的返回值和参数与基类中的说明完全一致,否则就属于重载,丢失虚特性。

(5) 若在派生类中没有重新定义虚函数,则派生类的对象将使用其基类中的虚函数代码。

(6) 虚函数必须是类的一个成员函数(不能是友元或静态成员函数)。

(7) 通过指向基类对象的指针调用虚函数时,C++系统对该调用进行动态绑定,而使用普通函数则是静态绑定。

(8) 若派生类中没有再定义基类中已有的虚函数,则指向该类对象的指针或引用名引用虚函数时总是引用距离其最近的一个基类中的虚函数。虚函数派生类有就用派生类的,没有就用基类的。

(9) 若在基类的构造(析构)函数中也引用虚函数,则所引用的只能是本类的虚函数。

25.纯虚函数

如果基类只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并不与具体的对象相联系,但它又必须为它的派生类提供一个公共的界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基类中的虚函数定义成纯虚函数。纯虚函数是一种没有具体实现的特殊的虚函数。

纯虚函数的定义格式如下:

virtual 〈类型〉(函数名)((参数表))=0;

抽象类

如果一个类至少有一个纯虚函数,那么就称该类为抽象类。

抽象类不能建立对象。

能够建立对象的类称为具体类,也就是不含纯虚函数的类。

抽象类的主要作用是为其所组织的继承层次结构提供一个公共的基类,它刻划了公有行为的特征,其它类可以从它这里继承和实现接口,纯虚函数的实现由其具体的派生类来提供。

#include

class M

{public:

virtual int L()=0;

};

class A:public M

{protected:

int x,y;

public:

A(int a,int n)

{x=a;y=n;}

int L()

{int i,j=x;

for(i=0;i

return x;}

};

void main()

{M *s;

s=new A(2,10);

cout<L()<

}

结果:1024

26.cout<<和cin>>

a、cout是ostream的对象,<<是运算符重载,函数原型:

ostream& operator<<(int n);

ostream& operator<<(float f);

ostream& operator<<(const char*psz);

b、cin是istream的对象,>>是运算符重载,函数原型:

istream& operator>>(float &f);

istream& operator>>(int &n);

istream& operator>>(char*psz);

27.异常处理概念

C++语言异常处理用3个保留字实现:throw、try和catch。含义如下:

(1) try:标识程序中异常语句块的开始。

(2) throw:用来创建用户自定义类型的异常。

(3) catch:标识异常处理模块的开始。

try

{// try语句块,其中包括throw语句抛出异常}

catch(类型1 参数1)

{// 针对类型1的异常处理}

catch (类型n 参数n)

{// 针对类型n的异常处理}

28.windows编程概念

Windows系统

多个应用程序同时执行。

多窗口(图形界面)同时活动。

运行机制是“消息传递,事件驱动”

29.API和MFC

Windows API是Windows系统和应用程序间的标准接口,为应用程序提供Windows支持的函数定义、参数定义和消息格式等。

Windows API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英文缩写。它是大量函数加上数字常量、宏、结构、类型以及其它相关项的集合。在Windows应用程序中,调用API函数的方法同调用C库函数的方法相同,重要区别是C库函数的目标代码直接放到程序目标代码中,而API函数的目标代码则位于程序之外的某个动态链接库(DLL)中。

Windows API是包含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另外还有单独的驱动程序开发包(DDK),用来开发Windows驱动程序。因为Windows API函数本身是用C语言编写的。

MFC类库包括用来开发C++应用程序和Windows应用程序的一组类,这些类用来表示窗口、对话框、设备上下文、公共GDI对象如画笔、调色板、控制框和其它标准的Windows部件,封装了大部分的Windows API函数

?MFC类库作为C++与Windows的接口,建立在Win32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之上,封装了大多数

的API函数,主要是API中与程序结构相关的部分和最常用的部分。

?MFC定义了应用程序的轮廓,并提供了用户接口的标准实现方法,程序员所要做的就是通过预定

义的接口把具体应用程序特有的东西填入这个轮廓。

?MFC编程最好的办法是使用MFC的应用程序向导AppWizard。AppWizard为程序员提供了一种快

捷方便的工具来定制生成基于MFC的应用程序框架,程序员只需以此为基础,添加与修改程序代码来实现所需功能。

(word完整版)江南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两份题),推荐文档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 A. ΔU=Q V B. W=nRTln(p 2/p 1) C. ΔU=dT C m ,V T T 21? D. ΔH=ΔU+p ΔV (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 )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 )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 )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 ) 9.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 ·dm -3的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HAc)为 A. 0.3569S ·m 2 ·mol -1 B. 0.0003569S ·m 2 ·mol -1 C. 356.9S ·m 2 ·mol -1 D. 0.01428S ·m 2 ·mol -1 ( ) 10. 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时,关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溶液表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表面张力升高,正吸附 B. 表面张力降低,正吸附 C. 表面张力升高,负吸附 D. 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正吸附 ( ) 11. 一体积的氢气在0℃,101.3kPa 下等温膨胀至原来体积的3倍,其内能变化是多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大题及答案

三、计算 1、测得300C时某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252KPa。求 (1)该溶液中蔗糖的质量摩尔浓度; (2)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3)在大气压力下,该溶液的沸点升高值已知Kf =1.86K mol–1Kg–1 , Kb =0.513K mol–1Kg–1 ,△vapH0m=40662J mol–1 2、有理想气体反应2H2(g)+O2(g)=H2O(g),在2000K时,已知K0=1.55×107

1、计算H2 和O2分压各为1.00×10 4 Pa, 水蒸气分压为1.00×105 Pa的混合气体中,进行上述反应的△rGm,并判断反应自发进 行的方向。 2、当H2和O2分压仍然分别为1.00×10 4 Pa 时。欲使反应不能正向自发进行,水蒸气分 压最少需多大? △rGm=-1.6﹡105Jmol–1;正向自发;P (H2O)=1.24﹡107Pa。 装 订 线

在真空的容器中放入固态的NH4HS,于250C 下分解为NH3(g)与H2S(g), 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为66.6kPa 。 (1)当放入NH4HS时容器中已有39.99kPa 的 H2S(g),求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2)容器中已有6.666kPa的NH3(g),问需加多大压力的H2S(g),才能形成NH4HS 固体。 1)77.7kPa 2)P(H2S)大于166kPa。

4、已知250C时φ0(Fe3+/ Fe) =-0.036V,φ0(Fe3+/ Fe2+) =-0.770V 求250C时电极Fe2+|Fe的标准电极电势φ0(Fe2+/ Fe)。 答案: φ0(Fe2+/ Fe)= -0.439V 5、0.01mol dm-3醋酸水溶液在250C时的摩尔电导率为1.62×10-3S m2 mol–1,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为39.07×10-3S m2 mol–1 计算(1)醋酸水溶液在250C,0.01mol dm-3

扬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 行)

扬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基本原则 1、转专业工作本着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进行,相关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与程序。 2、每个专业转出人数不得超过该专业人数的20%。如申请转出人数超过该专业人数20%,按申请转出学生所修课程累计平均学分绩点排名确定。 3、各专业接受转入学生的人数,原则上按本专业一年级人数10%的比例确定,转入单独代码招生专业可不受此限制;对就业率低和教学资源不足的专业控制转入人数。 4、考核要求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如拟转入人数少于公布计划数可只安排面试)。笔试的考核重点放在考核学生专业基础素质上。面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察学生对拟转入专业领域的涉猎和了解、专业基础和综合素质及已修课程学习情况等。 第二条申请资格 1、全校在籍全日制一年级本一、本二批次本科生。 2、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记录。 3、身体条件符合转入专业招生的要求。 4、对所转专业有一定的志向和爱好。单独代码招生和对口单独招生的学生分别只能在单独代码专业和单招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其它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全校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 第三条实施办法 1、每学年春学期第4周前,各学院将本院各专业可接纳转专业的人数及考核要求报教务处。上报材料必须经分管教学院长审核签字。教务处审核后于春学期第5周公布各学院各专业可以接受学生的名额与考核要求。 2、符合上述申请资格的学生于每学年春学期第6周,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扬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申请表》。学

生所在学院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初审,于第7周初统一填报《申请转专业学生汇总表》并经分管教学院长审批后报教务处。 3、教务处对申请转专业学生的资格进行复审后,按转入专业汇总申请转专业学生名单,于第7周末发给接收学院,由转入学院进行考核。 4、考核工作在春学期第9-10周内完成。笔试的命题与考核工作由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试、阅卷及成绩登录由学院专人负责,考核的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计算;面试应由学院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负责人、至少两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纪检员等组成的考核组组织实施。面试结果分合格、不合格。 5、学院转专业工作小组根据考核结果(学生面试结果必须合格)与各专业接收计划,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并于春学期第12周将相关材料报教务处审核。 6、教务处审核后确定拟转专业学生名单报校主管领导审定,审定结果将在学校网页上公示。第14周正式公布转专业名单。 第四条后续事宜 1、获准转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原专业的期末考试。若出现考试作弊、旷考,以及违反校纪等情况,将取消其转专业资格,并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2、获准转专业的学生,由教务处统一办理学籍异动手续,一律从转入专业的二年级开始学习。 3、转专业的学生按转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习,学校按转入专业的要求审核其毕业与学位申请资格。 4、学生转入新专业前已经修读的学分,凡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及学分,经转入学院与有关任课教师确认后予以承认,凡不符合转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及学分,可作为公共选修课记录。凡需要补修的课程,按照重修的要求办理。 5、学生转专业后,不得再转其它专业,并按新专业学费标准交费。 第五条本办法自2009级学生起开始实行,广陵学院参照此办法在本学院内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原《扬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试行)》终止执行。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1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2页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一、单 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3、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m=RT+αP (α<0),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将(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 应为( )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0 D. 不能确定 5、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 A 、ΔS 体>0 ΔS 环>0 B 、ΔS 体<0 ΔS 环<0 C 、ΔS 体>0 ΔS 环<0 D 、ΔS 体>0 ΔS 环=0 6、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 无关( ) (A ). S 、G 、F 、C V (B) U 、H 、P 、C V (C) G 、F 、H 、U (D) S 、U 、H 、G 7、在N 个独立可别粒子组成体系中,最可几分布的微观状态数t m 与配分函数q 之间的关系为 ( ) (A) t m = 1/N ! ·q N (B) t m = 1/N ! ·q N ·e U /kT (C) t m = q N ·e U /kT (D) t m = N ! q N ·e U /kT 8、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可能升高或降低 9、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水分倒流 D 、肥料不足 10、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 、B 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 和c B (c A > c B ),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 (A) A 杯盐的浓度降低,B 杯盐的浓度增加 ; (B) A 杯液体量减少,B 杯液体量增加 ; (C) A 杯盐的浓度增加,B 杯盐的浓度降低 ; (D) A 、B 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 11、298K 、101.325kPa 下,将50ml 与100ml 浓度均为1mol·dm -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 (B) μ = μ1 + 2μ2 ; (C) μ = μ1 = μ2 ; (D) μ = ?μ1 + ?μ2 。 12、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3、A 与B 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A 与B 的体系 可以形成几种低共熔混合物(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14、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 ) (A) K p $=1 (B) K p $=K c (C) K p $>K c (D) K p $ <K c 15、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指: 。 2、熵与热力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补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C P= (?S/?T)P 4、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定压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与定容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之比为: 5、化学势的表示式中,是偏摩尔量。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 7、反应NH4HS(s)=NH3(g)+H2S(g),在298K时测得分解压为66.66Pa,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 pΘ= ;K p= 。 8、1atm压力下水和乙醇系统的最低恒沸混合物含乙醇质量分数为0.9557,现将含乙醇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馏,最终得到的物质为。 9、水在101.3kPa时沸点为373K,汽化热为40.67 kJ/mol(设汽化热不随温度变化);毕节学院的大气压约为85.5 kPa,则在毕节学院水的沸点为K。 10、反应NH4HS(s)=NH3(g)+H2S(g)已达平衡;保持总压不变,往系统中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移动方向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的是() (A)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 (C)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D)反应机理 2、下列关于热力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热力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适用于分子的个体行为 (B)热力学可以解决某条件下怎样把一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 (C)经典热力学详细讨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D)经典热力学常需计算一个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A) S (B) (?G/?p)T(C) (?U/?V)T(D) C V 4、一定量的纯理想气体,下列哪组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T (B)V (C)T、U (D)T、p

大学物理化学下_期末考试试卷

,反应 1 的关系为 212 = 1212121 2

A

?C2H2(g) + H2(g)是一级反应,在1073.2 K时,反应经10 h有三. 乙烯热分解反应:C2H4(g)?→ 转化率为50%的乙烯分解。已知上述反应的活化能为250.8 kJ?mol-1。欲使10 s内有转化率为60%的乙烯分解,问温度应控制在多少?(12分) 四.镉-甘汞电池反应式为Cd+ Hg2Cl2(s) === Cd2++2Cl-+2Hg,如果各物质均处在标准状态下,其原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E/ V = 0.67-1.02×10-4(T/K-298) -2.4×10-6(T/K-298)2 (1)写出原电池简式; (2)计算上述电池反应在40℃时的?r G,?r H和?r S各为多少?(12分) 五.反应C2H6+ H2?→ ?2CH4 的反应机理如下: C2H62CH3·; CH3·+ H2k1 ?CH4 + H·; ?→ H·+ C2H6k2 ?→ ?CH4+CH3·。 设第一个反应为快速平衡,平衡常数为K;设H·处于稳定态,试建立CH4生成速率的动力学方程式。 (12分) 六. 电池Zn|ZnCl2(b=0.555 mol·kg-1)|AgCl(s)|Ag,测得25℃时电动势E=1.015V。已知:E(Zn2+|Zn) =-0.763V,E(Cl-|AgCl|Ag) = 0.2223 V。 (1)写出电池反应(得失电子数为2); (2)求上述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3)求溶液ZnCl2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系数)γ±。 (12分)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下)— ( A 卷) 一. 选择题答案 : (12分,每题2分) BACDBC 二. 填空题答案 : (40分,每空2分) 1. 0.9 mol ·kg - 1 2. 变大 变小 3. 小 小 4. (γ + 2·γ - 3)15 10815 (γ + 2 ·γ -3) 15(m /b ) 5. > 6. {[Al(OH)3]m n OH -·(n -x )Na +}x -·x Na + 负 7. mol 1-α·dm 3(α-1)·s -1 11y c t m c t k m c d d d d Y A A A =-=?α 8. < < < 9. 散射 大于 10. e r v t ln ln ln ln ln q q q q q +++= 或=q e r v t q q q q 11. 1 12. △p =4γ / r 三. 解:反应为一级,则 k T (.).../1073206930693 1000693121K h h = ==- =1.925×10-5 s -1 (2分) k T t x ()ln =-11 1A =1s 0916.060.011ln s 101-=?? ? ??- (3分) 由阿仑尼乌斯方程: ()()ln ..k T k E R T a 10732110732 1K K ??????? ?=-?? ??? (3分) 代入k (1073.2K),k (T )及E =250.8×103 J ?mol -1 得: T =1535.9 K (4分) 四. 解: (1)Cd ?Cd 2+(a =1) ?? Cl -(a =1) ?Hg 2Cl 2(s)?Hg(l) (3分)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电 导:( )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14、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 A B ;B + D k 2 ? →?Z 则 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 d B c t 是:( )。

2014扬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专业代码:081004)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应用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综合应用的基本技能,以建筑物为对象,以智能建筑、智能小区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为特色;侧重加强电气学科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同时注重建筑设备知识培养;注重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能在建筑行业中的设计院、安装公司、智能化设备安装公司、监理公司和装璜公司等从事电气和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监理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电气、建筑环境设备、建筑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建筑设备和智能化技术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控制、计算机技术及建筑设备等方面的基础训练,既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面广,适应性强,又具有建筑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调试、安装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 2.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建筑供配电技术、建筑设备技术等。 3. 具有建筑智能化方面的专业知识,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 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工程与设备的主要规范与标准和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以与建筑弱电工程、智能建筑技术研究、建

大学物理化学下_期末考试试卷..doc

B.表明了它是双分子反应 D.表明它为基元反应 衣泓理工槌考试试题纸(A 卷)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下)专业班级 备注: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1. 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 如图:,在毛细管中装入水,如果在左端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将() A. 保持不变 B.向左移动 C.来回移动 D.向右移动 2. 将2滴K 2[Fe(CN)4]水溶液滴入过量的CuCl 2水溶液中形成亚铁氤化铜正溶液,下列三种电解质聚沉值 最大的是 A. KBr B. K 2SO 4 C. K 4[Fe(CN)6] D. Na 3PO 4 1 H t 3. 298K 时,电池反应H 2(g)+- 02(g) ===H 2O(1)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 ,反应 2 2 &0⑴===2 H 2(g) + 02(g)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E : Ej e '和E 2e '的关系为 A. E?. = -2 Ep ' B ?E : =2 E? ' C. E 2° '= - E? ' D. ' 4. 在统计热力学中,若按组成子能否被分辨来对系统分类,那么 A. 气体与晶体均属定域子系统 B.气体与晶体均属离域子系统 C.气体属定域子系统,而晶体属离域子系统 D.气体属离域子系统,而晶体属定域子系统 5. 一定量纯理想气体等温变压时,在分子运动的各配分函数中与压力有关的是: A.电子运动的配分函数 B.平动配分函数 C.转动配分函数 D.振动配分函数 6. 对于任意给定的化学反应A + B — 2Y,则在动力学研究中:( ) A.表明它为二级反应 C.表明了反应物与产物分子间的计量关系

最新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 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 电导:( )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26分,每空2分) 1.已知水在25~100℃之间平均恒压摩尔热容为75.48 J·K -1·mol -1,则在101.3kPa 下,将1kg 水从25℃加热至100℃所需的热为 。 2.某一温度下,反应C(s) + O 2 (g) == CO 2 (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1,反应 CO (g) + 1/2O 2 (g) == CO 2 ( 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2,则同样温度下反应 2C (s) + O 2 (g ) == 2CO (g) 的标准平衡常数K 3与K 1和K 2的关系是K 3=??????????。 3.450 ?C 时,将NH 3(g)与N 2(g)混合,由于NH 3(g)的分解,最终得到NH 3(g)、N 2(g)和H 2(g)平衡共存的系统,求该系统的组分数C = ,自由数F =______。 4.克劳修斯不等式的形式是 ;其大于号适用于 过程。 5.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S /?p )T = ;对理想气体,(?S /?p )T = 。 6.Cd(s)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lg(p /Pa) =5693K /T -6.439,Cd(l)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lg(p /Pa) = 5218K /T -5.772,则Cd 的三相点的温度为 ,压力为_______Pa 。 7.如果在溶剂A 中加入少量非挥发性溶质B 组成溶液,溶液凝固时析出的固体A 中也溶解有B ,则该液态溶液的蒸气压将比纯A 液体的蒸气压_________,沸点 ,凝固点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二、选择填空题(30分,每题2分) 1.反应PCl 5(g) == PCl 3(g) + Cl 2(g)在473 K 时的离解度为48.5%,而573 K 时的离解度为97 %,则可判断为 A.平衡常数K =2 B.两温度的平衡常数K 相等 C.反应是放热的 D.反应是吸热的 3.由A 及B 双组分构成的α和β两相系统,则在一定T ,p 下物质A 由α相自发向β相转移的条件为 A.β A A μμα > B.β A A μμα< C.βα μμA A = D. β αμμB A = 3.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过程的 A.Q > 0 B.?U < 0 C.W < 0 D.?H = 0 4.对于只作膨胀功的封闭系统(?A /?T )V 的值是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 5.在温度为T 时,纯液体组分A 和B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A *和p B *,且p B *=3 p A *,若组分A 和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气液两相平衡时,气相中组分A 和B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组分A 和B 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各应是 p ) = NH p p p ) = NO ) + p p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与标准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 (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 A 和 B 可构成固溶体,在 A 中,若加入 B 可使 A 的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 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 (A) 4 (B) 0.5 (C) 2 K (D) 1 * $p(2) = [K $p(1)]= (0.25)= 2 11. 若 298 K 时,反应 N2O4(g) = 2NO2(g) 的 K $p= 0.1132,则: (1) 当 p (N2O4) = 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 B )_____; (2) 当 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 A )____ 。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题[完整]

海南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2学期试卷 科目:《物理化学C 》试题(A 卷) 适用于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 专业 姓名: 学 号: 学院: 专业班级: 阅卷教师: 年 月 日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计算器 。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得在括号里打“√”,错得打“×”) 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得理想气体进行可逆膨胀过程,其对外做最大功. ( ) 2、功与热都就是途径函数,对应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 ) 3、H 2与O 2经绝热恒容反应,此过程得ΔU 、ΔH 、ΔA 、ΔG 均不为0。 ( ) 4、基于热力学第二、三定律,某气体得规定熵Sm 〉 0。 ( ) 5、标准平衡常数 K θ得数值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平衡系统得总压及组成无关。 ( ) 6、在110℃及1 01、325kPa 下,水得化学势大于水蒸汽得化学势。 ( ) 7、阿伦尼乌斯方程式主要就是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得影响. ( ) 8、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得〉0,所以要选用合适得催化剂,使反应得以进行。 ( ) 9、溶胶系统就是高度分散得多相系统,就是热力学得不稳定系统。 ( ) 10、胶体系统产生丁铎尔现象得原因就是胶粒带电所引起得。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选择正确答案得编号,填在各题前得括号内) ′=0得条件下,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得温度上升,体积变大,则此过程得ΔH( );ΔU( )。选择填入: A、〉 0? B 、= 0? C 、< 0? ? D 、无法确定

2、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大液滴分散成小液滴后,其饱与蒸气压将( ) A、变小?? B 、不变 C、变大 ?D 、无法判断 3、0℃ 5个大气压下,H 2O(S)→H 2O (1)其体系熵变( ) A 、ΔS 体>0 ?B 、ΔS 体<0? ?C 、ΔS 体=0 4、合成氨反应N 2(g)+3H 2(g) == 2NH 3(g ),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且保持体系温度,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 ) A 、平衡向右移动 B 、平衡向左移动 C 、平衡不受影响 5、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得物质,就是指当其加入少量后就能 得物质。 A 、增加溶液得表面张力 ???B 、改变溶液得导电能力 C、显著降低溶液得表面张力? ?D 、使溶液表面发生负吸附 6、某反应得总得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得速率常数有如下关系:k=k 2(k 1/k 3)1/2,则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得活化能关系为 ( ) A 、E a =E 2+E 1- E 3 B 、E a = E 2 +( E1- 2E 3)1/2 C 、E a = E 2 +(E 1- E 3) 7、两反应均为一级得平行反应 A ,B为所需产物,而C 为副产物,已知两反应得指前因子A 1=A 2,Ea1=100KJ ·mo l—1,E a2=70K J·m ol -1,今欲加快反应(1)得反应速度,应 。 A 、提高反应温度? ? ? B 、降低反应温度 C 、升高压力? ?? ??D 、降低压力 8、胶体系统得电泳现象表明 . A 、分散介质不带电 ? ? B 、胶体粒子处于等电状态 C 、胶团带电?? ??D 、胶体粒子带有大量得电荷 9、在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一定量得表面活性物质,如烷基苯磺酸盐,其主要目得就是 . A 、增加农药得杀虫药性 B 、消除药液得泡沫 C 、防止农药挥发???? D 、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得润湿能力 10、在化学动力学中,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 A 、反应级数为正整数得反应???B 、基元反应 C 、?恒温恒容反应 ?? D 、理想气体反应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在以下各小题中画有___ ____处填上答案. 1律得数学表达式就是 ,其实质上就是 。 2、拉乌尔定律得数学表达式为 ,亨利定律得数学表达式

武汉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题题库剖析

一、选择题 ( 共 3题 15分 ) 1. 5 分 (3611) 3611 H 2S 2O 8可由电解法制取,阳极反应为:2H 2SO 4 → H 2S 2O 8 + 2H + + 2e - ,阳极副反应为O 2的析出。阴极析氢效率为100%,已知电解产生H 2,O 2的气体体积分别为9.0 L 和2.24 L (标准态下),则生成H 2S 2O 8的物质的量为: ( ) (A) 0.1 mol (B) 0.2 mol (C) 0.3 mol (D) 0.4 mol 2. 5 分 (7149) 7149 试由管孝男速率方程式 d θ /d t = k a p θ -μ -k d θ γ 导出弗伦德利希吸附等温式 V =k p 1/ n 式中 n =μ+γ 3. 5 分 (7150) 7150 试由叶洛维奇速率方程式 d θ /d t =k a p e - g θ -k d e h θ 导出 乔姆金吸附等温式 θ =1/α ln(A 0p ) 式中 α =g +h , A 0=k a /k d 二、填空题 ( 共 7题 35分 ) 4. 5 分 (4453) 4453 可将反应 Ag ++ Cl -─→ AgCl(s) 设计成电池为 。 已知 25℃时电池的 E ?= 0.576 V ,则电池反应的 ?r G m $ (298.15 K) = , AgCl(s) 的活度积 K sp = ,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动势 E 等于 ______ 。 5. 5 分 (5841) 5841 反应 A + 2B → P 的反应机理如下∶ A + B 11 k k - C , C + B 2k ??→P 其中 A ,B 为反应物,P 为产物,C 为高活性中间物,则: d c p /d t = ,在 ______________ 条件下,总反应表现为二级。 6. 5 分 (7652) 7652 用渗透压法测大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属于 _____ 均摩尔质量;用光散射法得到的 摩尔质量属于 ____ 均摩尔质量;沉降速度法得到 _____ 均摩尔质量;粘度法测得的 称为粘均摩尔质量,一般近似地认为它属于 ____ 均摩尔质量。 请填:(A) 质均 (B) 数均 (C) Z均 或 (D) 平均 7. 5 分 (4860) 4860

扬州大学文学院介绍及专业介绍

文学院前身是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一代词曲学大师任中敏(半塘)先生开创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审定地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文秘方向)、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文学院建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扬州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梯队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文学概论》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同时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省级一类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教材《文学理论》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院姚文放教授指导地博士论文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在文学院办学历史上,涌现了一批学养深厚、诲人不倦地知名教授,如任中敏、徐沁君、李廷先、蒋逸雪、谭佛雏、王善业、李人鉴、江树峰、孙龙父、顾黄初、曾华鹏等,他们薪火相传、泽被后学,为文学院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文学院地师资队伍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人,教授余人,副教授人.他们教书育人,砥砺学问,奋力开拓出文学院广阔地学术天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近年来,文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出版论著余部,具有代表性地获奖成果数十项,其中项成果获得部、省级以上奖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以及港台、日本、越南、韩国学术刊物,曾多次推介我院地重要学术成果和学术带头人地业绩.我院学者与美国、加拿大、瑞典、挪威、韩国、越南、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地学者保持经常性地学术交流.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余项,其中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余项部、省级科研项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多年来,文学院培养了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其中既有蜚声中外地专家学者,又有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地毕飞宇等著名作家和评论家,更有众多奋斗在高等教育和中学教学第一线地辛勤地园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文学院重视本科生地培养,通过实施“新生引航工程”、“英才助推工程”、“师生交融工程”、“优质就业工程”为学生成为杰出人才提供全程全方位地支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