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124
物理实验方法标题:探索传热实验方法的应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引言:传热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传热实验方法的应用,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传热实验方法的正确应用对于各个行业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产品的质量,还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一、热传导实验方法:1. 热传导实验仪器介绍:热传导实验一般采用热电偶作为传感器,热电偶可以测量温度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此外,热传导实验装置还包括恒温水槽、绝热容器等设备。
2. 热传导实验的步骤:a.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的安装和校准等。
b. 实验室内外温度监测,记录数据准确性的保证。
c. 实验样品的制备,样品的形状和材料对传热过程有重要影响。
d. 样品的温度监测,可使用热电偶测量样品内部的温度。
e.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利用热传导方程进行数据分析。
3. 热传导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a. 建筑材料的传热特性研究,可以通过热传导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绝热性能,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b. 电子产品散热性能研究,可以通过热传导实验获得散热器、散热背板等附件的传热特性,以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c. 医疗器械的温度控制,可以通过热传导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散热性能,以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效果。
二、辐射传热实验方法:1. 辐射传热实验仪器介绍:辐射传热实验一般采用红外线测温仪作为传感器,红外线测温仪可以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
此外,辐射传热实验装置还包括遮光器、辐射源等设备。
2. 辐射传热实验的步骤:a.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的安装和校准等。
b. 实验室内外温度监测,记录数据准确性的保证。
c. 实验样品的制备,样品表面的性质对辐射传热有重要影响。
d. 实验样品的辐射和吸收特性测量,可以通过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样品表面的温度。
e.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利用辐射传热方程进行数据分析。
3. 辐射传热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a. 太阳能利用研究,可以通过辐射传热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吸收和辐射特性,以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物理实验的方法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
进行物理实验时,正确的实验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将介绍一些
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
首先,实验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要对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要对实验
步骤和要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在实验
过程中出现困惑和迷茫。
其次,实验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要
尽量保持实验条件的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测量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问题。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要严格遵
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仪器,做好防护措施,
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同时,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确保实
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最后,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的来说,物理实验的方法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注意安全问题以及实验后的结果分析和总结。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物理实验的顺利进行,取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达到教学和科研的目的。
希望大家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能够严格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进行,做好实验工作,取得好的实验成果。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目的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2.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
3.实验器材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在光滑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方案三利用等大小球做平抛运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斜槽、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球两个、重垂线、白纸、复写纸、天平、刻度尺、圆规、三角板。
4.实验步骤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所示。
(3)测速度: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二在光滑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如图所示.(3)碰撞: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错误!算出速度.(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三利用等大小球做平抛运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先用天平测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质量m1、m2(m1>m2)。
(2)安装:按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切线水平,调节实验装置使两小球碰撞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碰撞瞬间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以确保两小球正碰后的速度方向水平。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2.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合作探究】演示量筒1.量筒是以什么为单位标度的?答:单位 mL.2.此量筒的量程是多少?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答:量程为50 mL,分度值为1 mL.3.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请指出如图甲、乙读书方法会造成什么错误?答:若俯视,读数会偏高,若仰视,读数偏低. 知识点二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合作探究】1.用天平和量筒如何测量盐水密度?(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足量盐水. (2)原理是:ρ= mV .(3)方法步骤:①用天平测烧杯和适量盐水的总质量 m 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盐水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m 2. ④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 m = m 1- m 2. ⑤求出盐水的密度ρ= m 1- m 2m 1- m 2V.2.用天平和量筒如何测小石块的密度?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 (2)方法步骤: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为 m.②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为V 1.③将石块用细线系住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 2. ④石块的密度ρ= mV 2-V 1.注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因用刻度尺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排水法进行测量.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知识拓展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教师点拨】1.如果石块吸水,则V2的测量值偏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2.量筒不能放在天平上进行测量.3.测量时尽量通过合理的实验顺序来减小实验数据的误差.【跟进训练】在用天平、量筒测一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1)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26.8g,金属块的体积是 10 cm3,金属块的密度是2.68×103kg/ m3.(2)若从金属块上取下一部分,再测其密度,在不考虑实验误差的条件下,测量结果和原来相比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完成本课对应训练.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A.相等B.铝球的比铁球大C.铝球的比铁球小D.浮力都等于重力2.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的首选材料,这些优点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硬度C.良好的导热性D.较好的延展性3.有一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和GPS导航功能备受人们的青睐。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如图1所示)图1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
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图2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如图2所示)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
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后它们相碰。
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三: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如图3所示)图3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整体运动。
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ΔxΔt算出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四: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4所示)图4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安装:按照图4所示安装实验装置。
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
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
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
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
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
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理论,巩固知识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正确的实验方法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物理学习者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直接使用仪器对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方法。
在进行直接测量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仪器,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比如要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
此外,还需要注意实验环境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在实验中进行相应的修正。
其次,我们介绍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量和计算来得到所需物理量的方法。
在进行间接测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公式,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以确保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避免测量误差的产生,同时还需要注意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
对比实验法是指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实验组的实验结果来得到结论的方法。
在进行对比实验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对照实验组和实验组,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之,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的实验方法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能够对广大物理学习者有所帮助。
物理系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研究生课程简介
533 AFM工作模式
534 AFM实验过程
5.3.5 AFM 应用
5.4其它的扫描探针技术
5.4.1激光力显微镜
5.4.2摩擦力显微镜
5.4.3磁力显微镜
5.4.4热力显微镜
5.4.5弹道电子显微镜
5.4.6近场光学显微镜
第六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之能谱技术
6.1能谱技术的发展
6.2能谱技术原理
6.3红外光谱技术
6.4紫外光谱技术
6.5光电子能谱技术
6.6厄歇电子能谱技术
第七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之磁性测量技术7.1物质的磁性
7.2磁性测量原理
7.3振动样品磁强计
7.4提拉样品磁强计
7.5超导量子干涉仪
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之磁共振技术8.1磁共振技术发展
8.2核磁共振技术
8.3铁磁共振技术
8.4顺磁共振技术
8.5光磁共振技术
8.6穆斯堡尔谱技术
第九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之其它测量技术
9.1质谱技术
9.2光谱技术
9.3中子衍射技术
9.4正电子湮没技术
9.5中子散射技术
9.6低能电子衍射技术
教材:
常铁军祁欣《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主要参考书:
<<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测量及研究方法>>.谭延昌主编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正确的实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进行物理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实验器材和仪器。
这些器材和仪器的选择应当符合实验的要求,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实验器材和仪器时,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安全。
其次,进行物理实验时,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在进行实验前,要对实验步骤有清晰的认识,了解每一步的操作内容和意义。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而记录实验数据则是为了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依据。
在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得随意篡改或遗漏数据。
另外,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环境的控制。
实验环境的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控制,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要尽量将这些因素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在进行物理实验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物理规律,而总结实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实验中避免类似的错误。
在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时,要客观、全面地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不得主观臆断或武断结论。
总之,正确的物理实验方法对于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最新8篇)密度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本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应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实验应当测量的物理量以及选择的仪器,并进而明确实验的原理。
本节实验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实验设计能力上,因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实验所选择的仪器以及实验要测定的对象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自己设计实验表格,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个测定性实验,通过这一实验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并通过实验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仪器进行实验设计、进行表格设计、以及动手操作。
本节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较多,通过本节课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用2课时。
二、学情分析: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会使用天平和量筒;具有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比较习惯老师给什么记什么。
缺乏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活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差。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悉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
2.会用天平天平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通过对物质密度的测定,学生对间接测量有感性的认识。
4.学生知道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明白实验步骤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
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所拓展。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学生乐于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现象中的规律。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测量和应用;比值定义法的实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亲自动手、合作获得多种物质的多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密度的概念。
五、学习情境设计:故事情境引入,问题情境引导思考进入探究、合作学习之中。
六、教学媒体资源的设计: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采用PPT课件;多组实物的天平、量筒、木、铁;实验表格。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1. 实验方法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平衡仪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先调整平衡仪使其保持水平状态,并将物体挂在平衡仪的一端。
然后,移动滑块或者加减砝码使得平衡仪达到平衡状态,记录滑块或砝码的位置或数量。
根据滑块或砝码的质量单位得到待测物体的质量。
2. 实验方法二:测量摩擦力
将一个小物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施加在物块上的力。
然后,逐渐增加弹簧测力计的力,使物块开始运动,并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再逐渐减小施加在物块上的力,使物块停下,记录下此时的示数。
分析示数的变化,得到物块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时的摩擦力。
3. 实验方法三: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将一个小弹簧固定在垂直挂放的杆上,将重锤可以自由滑动地绕其中心点旋转的轴上。
使重锤下落一定高度,然后与弹簧发生碰撞,并再次上升一定高度。
利用重锤高度的变化和弹簧变形的程度来判断能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4. 实验方法四:测量电阻
将一个待测电阻连接在电路中,通过调节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测量范围,记录下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示数。
根据欧姆定律,将电源电压除以电流,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5. 实验方法五:测量声音传播速度
在一条直线上,选择一个距离较远的地方设立一个发送声音的
源和一个接收声音的仪器。
通过控制发送声音源的时间来测量声音从发送到接收所经过的时间间隔。
再根据声音传播的距离和时间间隔,计算出声音传播的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探究题专训(含答案)1.小强想测量一个底面积为10cm2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
他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高,如图甲所示,则木块高cm。
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调节天平时,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
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质量为g,密度为kg/m3。
答:2.50 中央的刻度线14 0.56×1032.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g.又测出48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g。
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kg/m3.答:小151 1.2×1033.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mL。
答:404.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
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____mL,该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答:0-100 105.小汪在实验室测一矿石样品的密度:①小汪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天平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边调。
②小汪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样品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添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样品的质量是_________g;③将矿石样品放入装有60cm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的位置如图,则该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答:右62.4 3.126.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测量原理是________.图甲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___.由图甲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答:ρ=m/V acb 71.4 5.37×103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0刻度线上,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移动;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g;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cm3;利用密度计算公式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g/cm3.答:右78.4 10 7.848.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石块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