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工程施工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81.93 MB
- 文档页数:66
海上风电220kV、35kV海缆敷设施工技术摘要:海缆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实现目标,全体参建人员应牢固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把本工程建成优质工程的重要性。
本文以江苏东台某海上风电项目为背景,论述了220kV、35kV海缆敷设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要点,进攻与同仁交流。
关键词:海上风电项目;海缆敷设;施工技术1.工程概述江苏东台2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南沿海,具体位置为东台市川水港的东侧,东沙东南江家坞东洋海域。
风电场拟建于规划的东台C1-1#风场区,其中心位置离岸约36km,场区整体呈“┫”形状。
220kV海底电缆路由区域泥面高程3m~-12m(85高程,下同),35kV海底电缆区域泥面高程1m~-8m,深浅不一,局部有潮沟,其东北侧与陈家坞槽-10m以深水道连通。
风电场设置8回35kV集电线路,各联合单元由1回35kV集电线路接至220kV海上升压站,35kV海底电缆路由长约49.6km。
在东台C1-1#风电场中间偏西侧43#、44#风机间设置一座220kV海上升压站,所有风电机组所发电能经220kV海上升压站升压后以1回共三根1×500220kV单芯XLPE海底电缆接入海缆登陆点,220kV海底电缆路由长约31.8km。
工程海底电缆采用海底埋深敷设方式,设计埋深2-3米,其中220kV登陆点外1km路径范围内及35kV风机间集电海底电缆铠装外缘至海底泥面的埋置深度>2m,220kV其余段路径范围内海底电缆铠装外缘至海底泥面的埋置深度>3m。
2.工艺介绍因本工程水深较浅,滩涂距离较长,故拟采用无动力平底方驳建缆1号作为海底电缆施工船,该施工船可根据高潮位冲滩施工,最大可能增加电缆的机械埋深的长度,确保电缆的安全。
采用的施工工艺为,慢速绞锚牵引式敷埋施工。
电缆敷埋采用高压水力射水埋设机进行敷埋施工,敷、埋同步进行,最大埋设深度达到3.5米。
海上风电项目中导管架基础施工技术易万剑发布时间:2021-11-02T02:00:46.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3期作者:易万剑[导读] 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越来越多中国电建四川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58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越来越多。
已建和在建海上风电项目中,单桩基础和高桩承台基础是主要基础结构形式,最近几年开始使用导管架基础。
随着海上风电建设向深水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导管架基础将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文中分析海上风电项目深水导管架基础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海上风电;导管架;调平;沉桩;水下灌浆引言随着全球对能源类型的要求不断升级,风电作为新型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先后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开发的重点领域。
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先后发展了风电能源。
风电能源包括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发展早于海上风电。
虽然海上风电发展较晚,但其发展迅速。
从1990年第1台风力发电机在瑞典建成并投入运营开始,经过30年的发展,海上风电建设已初具规模,成为了风电建设领域的重要板块之一。
海上风电基础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在开发不同海域风场中,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基条件,使风机安全稳定地运行,发展了不同基础形式,主要包括导管架基础、单桩基础、吸力桶基础和高桩承台基础。
1导管架的起吊安装及调平1)导管架运输船自航至机位附近。
2)测量人员在导管架运输船上测量导管架中心位置,根据实际机位中心坐标指导运输船就位,使导管架中心与实际机位中心基本重合;在导管架平台上设置2个GPS测点,法兰面布置1台测倾仪。
3)待运输船精确就位后,起重船进行挂钩,保持吊带处于即将受力的状态。
施工人员拆除工装,同时布置的2根缆风绳将导管架与起重船锚机连接。
4)在导管架起吊后,GPS实时测量导管架位置,实时反馈导管架3个支腿的平面位置及标高。
5)根据导管架与钢管桩的相对位置数据,缓慢调整导管架位置,直至导管架最长支腿插尖对准钢管桩,落钩使最长支腿缓缓插入钢管桩,继续调整使其余2根支腿插入钢管桩,安装结束并及时测量导管架的法兰水平度。
海上风力发电的关键技术1、概述随着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推进,一些关键技术左右了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施工周期,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就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海上风电场的建设。
海上风电涉及诸多关键技术,以及开发运营、环境和市场潜力。
海上风能项目评估,涉及环境评估、风能评估等。
2、关键技术(1)基础结构由于风电机组的基础往往会承受水动力、空气动力双重载荷作用,因此,需要综合考虑风及波浪载荷、支撑结构和风电机组机头的动力学特性以及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响应等因素。
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与维护成本远远高于陆上风电机组,这就对其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风电机组的基础是决定风电机组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基础是否稳定对于海上风电机组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基础形式有:①单桩固定式基础;②三脚架固定式基础;③重力固定式基础;④漂浮式基础等。
其中,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依赖漂浮式基础,由于能够较大程度地利用深海的风能资源,成为深海风能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建立或者正在规划建设漂浮式海上风电场。
相对固定式风电机组,漂浮式风电机组增加了浮式基础和锚泊系统,其外界载荷条件比固定式风电机组复杂,除了受通常的风浪载荷以外,还因漂浮式风电机组本身由于基础漂浮不固定,其漂浮特性对风电机组发电性能也有较大影响,需要考虑漂浮特性对风电机组的影响,如低频响下的漂浮式风电机组塔架的动态响应,漂浮式风电机组叶片和塔架的长周期极限载荷,漂浮式基础的波浪载荷计算和锚泊系统建模,并通过建立漂浮式风电机组的性能分析模型,研究漂浮特性对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漂浮特性对风电机组的发电性能影响较大,需要针对漂浮式风电机组进行改进设计。
下表所示为某5MW漂浮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主要技术参数。
5MW漂浮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主要技术参数(2)场址选择场址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①风资源情况;②项目建设许可;③获得的场址海域使用权;④附近电网基本情况,包括陆地变电站位置、电压等级、可接入的最大容量以及电网规划等;⑤场址基本情况,包括范围、水深、风能资源以及海底地质条件;⑥环境制约,包括当地旅游业、水中生物、鸟类、航道、渔业和海防等负面影响等。
用户■施工CONSUMERS & CONSTRUCTIONA海上风电扬工程钻机单桩施工技木■王海波平煤建工集团彳寺殊凿井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16摘要:针对海上风力发电单粧基础施工,采用工程钴机施工。
工程钻机在海底中硬岩中钻进中高效快速,能够适应变直径钢管粧, 改变了传统海上风电基础施工工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海上风力发电、工程钻机、单桩施工1引言多年来,国外大扭矩高性能海上风电嵌岩桩钻机凭借 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在全球市场一直垄断地位。
国外 海上风电嵌岩单桩钻机价格昂贵,采购成本高,为了改变 这一现状,自主研发此类钻机已经势在必行。
Z D Z D-100 型多用重型工程钻机是平煤特凿公司,总结国内大口径工 程钻机和大型矿山竖井钻机技术和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研 制的迄今国内作业能力最强的一款多用途工程钻机。
2017 年1月,该机在国内首根海上风电嵌岩单桩试桩成功,填 补了国产海上风电大型钻机的空白。
2工程概况龙源莆田南日岛400M W海上风电场工程位于莆田市 南日岛东北侧海域,规划布罝100台单机容量4.0M W的风 力发电机组,风电场分A、B两个场区。
如图1所示。
图1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貌该工程有三大特点:一是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根据钻 孔揭露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埋藏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区浅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海积层 淤泥混粗砂、淤泥质粉质粘土,中部为粉质粘土、粉砂等,下部为坡积层粘性土夹砂,下伏基岩岩性为燕山期花岗岩。
中风化花岗岩最大饱和抗压强度为130MPa (—般仅为80 ~120MPa) 〇二是工程的难点大。
风电场海域内岛屿、岛礁分布较多,水深范围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石强度高(抗压强度 130M P a以上),钻孔难度大;莆田地处福建沿海中部,为 台风多发地区,施工作业受台风(7 ~ 10月份台风高发期)、季风影响严重。
三是使用的单桩种类多。
海上风电工程施工工艺一、海上风电工程施工的整体流程海上风电工程的施工过程通常包括准备工作、基础施工、风机组装、电气接线和调试等环节。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将工程安全放在第一位,并按照设计方案和工程进度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包括确定施工队伍、调配设备、制定施工计划等。
在确定施工队伍时,要考虑队伍的规模、技术水平和经验等因素,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调配设备包括吊装设备、运输设备、船只等,要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设备。
制定施工计划是为了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工作内容、工期和责任,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2.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海上风电工程的重要环节,包括基础桩的打桩、基础台的浇筑等工作。
在打桩工作中,要选用合适的桩机和钻头,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的深度和直径,并保证打桩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基础台的浇筑工作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保证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3. 风机组装风机组装是海上风电工程的重点环节,包括风机塔架的安装、风机叶片的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在风机塔架的安装中,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个部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保证塔架的稳固和安全。
风机叶片的安装要注意叶片的位置和倾角,确保叶片的对称和平衡。
4. 电气接线电气接线是海上风电工程的关键环节,包括电缆的敷设、电池组的连接、变流器的调试等工作。
在电缆的敷设中,要考虑海上环境的恶劣条件,选择耐腐蚀、耐高温的电缆,保证电缆的安全和可靠性。
电池组的连接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电池组的正常运行。
变流器的调试是为了保证风机的输出电能符合标准,要进行细致的调试和检测工作。
5. 调试调试是海上风电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机组调试、电气调试和系统调试等工作。
在机组调试中,要调整风机的转速和叶片的角度,确保风机的性能和效率。
在电气调试中,要检测电缆的接线是否正确、电流是否稳定,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系统调试是为了保证整个风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调整工作。
海上风电项目的施工与安装技术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海上风电行业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正逐步崭露头角。
海上风电项目的施工与安装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海上风电项目的施工与安装技术。
海上风电项目的施工与安装是一个复杂而挑战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海洋条件、技术可行性等。
以下是几个关键步骤:1. 地质勘测与预备工作: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确定风电场的地理环境和海洋地质条件。
这有助于确定安装设备的最佳位置,并制定相应的工程方案。
预备工作包括海上基础设施建设、船只和设备的准备等。
2. 基础设施的建设:海上风电项目的基础设施需要在海底建立,其中最常见的是喷射埋设、振动锤和桩锤等技术。
这些设备可以将基础设施牢固地固定在海底,以抵御风浪和海潮的力量。
3. 风机塔筒的安装:一旦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接下来是安装风机塔筒。
这一步骤需要使用高大的起重设备和专用船只。
塔筒的安装通常包括将塔筒组装在船上,然后用起重设备将其转移到基础设施上。
安装完成后,塔筒需要与基础设施进行牢固连接。
4. 风机叶片和机舱的安装:一旦塔筒安装完成,下一步是安装风机叶片和机舱。
这一步骤需要精确的操作和高度的安全意识。
叶片的安装可以使用起重设备或机械臂等工具,而机舱则需要由专门的船只搬运。
5. 功率线路的安装: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功率线路的安装。
这包括将风机塔筒与陸上电网连接,以便将产生的电力输送到消费者。
这一步骤需要优化布线方案,确保电力传输的高效和稳定。
总体而言,海上风电项目的施工与安装技术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因为海上环境的特殊性,不小心造成的事故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或经济损失。
因此,在项目的施工和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安全与环保意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和环保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海上风电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海上风电工程是指在海洋中安装风力发电机组,利用海上风能发电。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海上风电成为了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
海上风电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充分考虑风、海流、水深等因素以及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本方案针对一座新建的海上风电场进行施工,风电场位于距离海岸线20公里处,水深30米,总装机容量为300兆瓦。
二、施工前期准备1. 项目测量:首先进行海上风电场相关海洋测量和地形测量,包括水深测量、海床地质勘探、地形图测绘等。
2. 环境评估:对施工区域的风速、海流、气象条件等进行评估,综合考虑海上环境因素和气象条件,确定施工方案。
3. 设备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各种设备,包括挖掘机、起重机、钻机、船只等。
确保设备齐全、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4.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5. 施工方案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时间节点、人员配备、安全保障措施等,确保施工有条不紊。
6. 安全保障计划:制定安全保障计划,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急救援预案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三、施工工程实施1. 场地准备:在海上风电场建设区域进行场地平整和脱水处理,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2. 基础施工:进行海上风电场各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施工,包括桩基设施安装、基础模板浇筑、钢筋加固等。
3. 设备架设:通过起重机等设备将风电机组主体设备吊装至基础平台,完成风力发电机组的设备架设。
4. 电缆敷设:进行电缆敷设工作,确保风力发电机组与陆地电网的连通和电力输送。
5. 测试调试:进行风电机组的测试调试工作,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6. 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安全保障计划,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四、施工后期验收和维护1. 竣工验收:完成海上风电场施工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风电场的安全、合格。
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方法一、概述海上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较于陆上风力发电,海上风力发电具有更大的风能资源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然而,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更高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简要介绍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施工准备1. 项目筹备阶段,应充分调研海上风电资源,评估项目可行性,确保工程符合国家政策和规划要求。
2. 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海上恶劣环境条件,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3. 施工前,应办理相关手续,取得海域使用权、施工许可等必备手续。
4. 组建专业的施工团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
5. 准备施工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方法1. 基础施工(1)海底地质勘察:了解海底地质状况,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2)桩基施工:采用打桩船进行桩基施工,注意控制桩的位置、垂直度和完整性。
(3)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稳定可靠。
2.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1)风力发电机组运输:将风力发电机组分段运输至施工现场。
(2)风力发电机组组装:在施工现场进行风力发电机组的组装,确保组装质量。
(3)风力发电机组安装:采用浮吊船将组装好的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至基础平台上,注意调整发电机组的位置和姿态。
3. 电气设备安装(1)电气设备运输:将电气设备运输至施工现场。
(2)电气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包括电缆敷设、变压器安装等。
4. 调试与验收(1)单机调试: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完成后,进行单机调试,确保发电机组正常运行。
(2)系统调试:完成电气设备安装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发电系统稳定运行。
(3)验收:项目完成后,组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四、注意事项1. 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 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中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海上风电升压站导管架施工工法海上风电升压站导管架施工工法一、前言海上风电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清洁能源产业,而海上风电升压站作为风能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起到了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输送到岸上的重要作用。
其中,导管架作为升压站的重要部件,承担着支撑和导向电缆的作用,对于升压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着关键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海上风电升压站导管架施工工法,详细阐述其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海上风电升压站导管架施工工法具有如下特点:1. 适用范围广:可以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水深环境,并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安装方式,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2.施工效率高: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工厂化生产,现场施工仅需要简单的装配和连接,减少了施工周期和人力投入。
3. 质量可靠:采用优质材料和先进的焊接工艺,保证了导管架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了升压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维护便捷:导管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和维护周期。
5. 环保节能:导管架的制造过程中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具有良好的回收利用性和环境友好性。
三、适应范围海上风电升压站导管架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水深的海域,可以承载不同规格和长度的导管和电缆,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
同时,该工法还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定制,满足项目的具体要求。
四、工艺原理海上风电升压站导管架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实际工程的需求和工程环境条件,确定导管架的尺寸、形式和安装方式,确保导管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设计软件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导管架的模块化设计和工厂化生产,减少施工工期和人力投入。
五、施工工艺海上风电升压站导管架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海床上进行导管基础的施工,包括挖掘、浇筑混凝土、固定基础等。
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能源供应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为了使工业发展焕发出新生机,国家加大可再生能源研发力度。
海上风电能源作为一种较具代表性的新能源受到国家的重视。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大量的风力发电设备,但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在基础工作方面仍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基础性工作质量控制有待加强。
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展开探讨,旨在推动其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风电机组;基础施工;质量控制引言: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资源的占用也在不断增加。
海上风能被广泛应用于国内有关行业,但和其他能源相比较,海上风能开发工艺较为复杂,施工效率受到较大影响。
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存在缺陷,不仅造成海上风资源使用困难,还导致风电场附加成本不断上升,这预示着海上风电场的质量控制水平亟需提升。
一、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建设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现阶段环境问题越发严峻,发展海上风电场已成为必然趋势。
我国风电建设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但以西北内陆地区居多,海上风电的发展还不够完善。
海上风力发电比陆上风力发电更难建设,我国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与技巧,有关的研究成果亦较少。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并加以总结,以便为今后的海上风电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海上风电在欧洲的使用最为普遍,研究最多。
随着风机容量增加和安装技术提高,海上风电发展迅猛,多用单桩基础,因海域特点的不同而稍有不同。
在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分布着淤泥质和砂质海底以及软黏土地基上建设风电场。
许多国家风力发电机位于拉伸区内,使得在波浪作用下风机周围会形成一个很大的旋涡。
例如英国风力发电机,其深度达45米,德国风力发电机距离海岸有40余公里。
二、影响海上风电场机组基础施工的主要因素一是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项目经理素质问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
工作人员的态度与质量理念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最终成果,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施工管理。
青海水力发电2/202061 工程概况中水电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潮间带)100MW 示范项目Ⅱ期80MW 风电机组土建及安装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位于如东县洋口渔港凌洋外滩,处于黄海海域潮间带,场址沿海岸线方向直线距离长约7km,垂直海岸线方向(离岸)宽约3.7km。
场地范围总面积约16.1km 2。
场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2.5m ~4.0m 之间。
本工程将布置32台单机容量为2.5MW 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80MW,其中11#、12#、14#、18#~35#共21台风机基础型式采用低桩高台柱基础,基础承台为圆柱体,基础底面直径为20m,承台高度1.1m,台柱直径5.8m。
根据台柱高度的不同,低桩高台柱基础分为D 型和E 型,其中E 型基础风机为:21#、25#~35#共12台,台柱高度5.8m,剩余9台为D 型基础,台柱高度4.3m。
2 施工工艺2.1 施工程序工程施工工序如下:基础开挖→C20垫层混凝土施工及填芯混凝土→承台钢筋、接地、预埋件及模板安装→承台混凝土浇筑→台柱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强→拆模、质量检查→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填缝处理→混凝土防腐处理→基础回填。
2.2 施工方法2.2.1 基础开挖(1)PHC 桩施工完成15d 后,采用反铲对基坑进行开挖施工,开挖时水位应位于基地以下0.5m,开挖深度距地面1.3m,开挖开口直径27.6m,形成1∶2的坡比,开挖后底部直径为22.4m,开挖距建基面40cm 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开挖。
(2)基础开挖完成后,经质检员预验收合格后,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基坑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2.2 垫层混凝土及填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时应从中心向四周扩散,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拖平振实,混凝土随浇筑用平杠尺和抹子压平。
2.2.3 钢筋安装(1)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数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建材标准要求。
1 工程概况中水电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潮间带)100MW 示范项目Ⅱ期80MW风电机组土建及安装工程位于如东县洋口渔港凌洋外滩,处于黄海海域潮间带,场址沿海岸线方向直线距离长约7km,垂直海岸线方向(离岸)宽约3.7km。
场地范围总面积约16.1km2。
场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2.5~4.0m之间。
本期工程布置32台单机容量为2.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其中11#、12#、14#、18#~35#共21个机位采用低桩高台柱基础,塔筒及风机设备安装采用全地面风机设备吊装工艺进行安装施工。
风电机组采用西门子电气SWT-2.5-108 S机型2.5MW机组,设备总重:312.033t(单台风机整体吊装重量),最长件为风机叶片(长52.5m);最重件为机舱(82t);风机安装起吊的最大高度约为89.29m。
2 风机机组吊装具体施工方法2.1 安装现场要求(1)安装前用水平仪校验基础面情况,基础面与塔筒接触面的水平度不超过2mm,以满足风机安装后塔筒与水平面的垂直度要求。
(2)到达风电场的零部件质量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并且有验收报告/合格证。
(3)吊装过程中风速不应超过以下要求:下段、中段塔筒吊装时平均风速不超过10m/s或阵风不超过12m/s;上段塔筒、机舱、叶轮吊装时平均风速不超过8m/s或阵风不超过10m/s。
遇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停止露天高处作业,在雨天进行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2.2 安装风机的要求(1)风机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必要的清洗;(2)组装后的部、组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到现场安装;(3)组装后的部、组件运到安装现场后,应进行详细检查,防止在运输中碰伤、变形、构件脱落、松动等现象,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安装。
2.3 安装人员要求(1)现场安装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安装经验。
(2)吊装、焊接及焊接检验等关键工序的工作人员应持有合格的上岗证方可上岗。
(3)安装人员都需接受风机厂家技术人员的安装培训,且在风机安装现场需服从风机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
海洋工程海上风电场施工技术规程一、前言海上风电场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能源供应方式。
海洋工程的施工技术规程对于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和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海洋工程海上风电场施工技术规程的介绍,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促进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
二、海上风电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环境调查海上风电场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环境调查,了解周边海域的地质、水文及气象状况,以及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情况,以便确定建设方案。
2. 设计方案根据环境调查结果制定设计方案,包括风电机组的选型、布局设计和电缆敷设等方面。
3. 材料准备施工前需要准备好各种材料和设备,包括风电机组、电缆、锚链和锚具等。
4. 人员培训施工前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安全知识、施工技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以确保人员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三、海上风电场施工中的技术要点1. 海底地质勘查在敷设电缆前需要进行海底地质勘查,确定海底的地质情况,以便确定电缆的敷设方案。
2. 风电机组的安装风电机组的安装需要在海上进行。
首先需要确定安装的位置,并进行水下打桩作业。
然后将风电机组吊装到支架上,并进行电气连接和调试。
3. 电缆敷设在敷设电缆时需要注意电缆的长度和直径,以及敷设的深度和速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注意电缆的保护和修复,以确保电缆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4. 锚链和锚具的安装在海上风电场施工中,需要使用锚链和锚具来固定风电机组和电缆。
安装时需要注意锚链和锚具的长度和重量,以及安装的深度和位置等因素。
5. 安全措施海上风电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
工作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帽、安全绳、救生衣等安全装备,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如不在风力发电机组半径内工作等。
四、海上风电场施工后的检验和维护1. 施工后的检验施工完成后需要对风电机组和电缆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2. 维护和保养海上风电场的维护和保养包括机组的日常检查和维修、电缆的保护和修复、锚链和锚具的检查和更换等。
第1篇盐城作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盐城风电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为确保风电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施工,盐城风电工程施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海上风电工程施工1. 工程准备阶段:在海上风电工程开工前,首先要进行详细的海域勘察,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确保施工安全。
同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进度安排、质量要求等。
2. 基础施工:海上风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主要包括单桩基础、重力基础和混合基础。
其中,单桩基础是最常用的基础形式。
施工时,采用大型起重船将桩基吊装至预定位置,然后进行桩基的打桩和混凝土浇筑。
3. 风机安装:风机安装是海上风电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
首先,将风机组件(如叶片、塔筒、发电机等)运至现场,然后采用起重船将风机组件吊装至基础顶面。
安装完成后,进行风机调试和试运行。
4. 输电线路施工:海上风电场的输电线路施工主要包括海底电缆敷设和陆上线路架设。
海底电缆敷设采用专用电缆船进行,陆上线路架设则采用高空作业车等设备进行。
二、陆上风电工程施工1. 工程准备阶段:与海上风电工程类似,陆上风电工程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勘察,明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
2. 基础施工:陆上风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主要包括桩基和支架基础。
桩基施工采用钻机钻孔,然后浇筑混凝土;支架基础则采用预制混凝土支架,现场组装。
3. 风机安装:陆上风电工程的风机安装与海上风电工程类似,采用起重车等设备将风机组件吊装至基础顶面。
4. 输电线路施工:陆上风电场的输电线路施工主要包括线路架设和电缆敷设。
线路架设采用高空作业车等设备进行,电缆敷设则采用专用电缆车进行。
三、施工管理1. 施工组织:成立专门的施工团队,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 施工安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海上风电叶轮组合吊装施工工法海上风电叶轮组合吊装施工工法一、前言海上风电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海上风电项目中,安装风力发电机组的叶轮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海上风电叶轮组合吊装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叶轮安装方法。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海上风电叶轮组合吊装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快速:该工法通过使用专业的吊装设备,可以实现叶轮的快速组合和吊装,提高工程进度。
2. 安全可靠: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项安全措施,保证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3. 适应性强:该工法适应性广泛,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海上风电项目,包括深水、浅水和中水区域。
4. 质量可控: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了叶轮组合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了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三、适应范围海上风电叶轮组合吊装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海上风电项目,具体包括:1. 浅水区域:浅水海域通常水深小于30米,适宜采用该工法进行叶轮组合吊装施工。
2. 深水区域:深水海域水深大于30米,通过选用合适的吊装设备,也可以实现叶轮的组合吊装。
3. 中水区域:中水区域水深为30~60米,这类海域的施工具备一定的技术难度,但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和设备选用,同样可以实施该工法。
四、工艺原理海上风电叶轮组合吊装施工工法的实际工程与工艺原理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吊装设备选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吊装设备,包括起重机、吊车和专用吊装船等。
2. 叶轮组合方法:根据叶轮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组合叶片和轮毂,确保叶轮的结构强度和动力性能。
3. 吊装方案设计:根据叶轮的尺寸、重量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吊装方案,保证吊装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4. 吊装过程控制:通过调整起重机的位置和角度,控制叶轮的吊装高度和水平度,保证叶轮的准确定位和安全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