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制作蜜丸药的心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15.36 KB
- 文档页数:3
药厂丸剂工作总结
在药厂丸剂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想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经验和收获。
在丸剂生产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但通过努力和不断学习,我取得了一些成绩。
首先,在丸剂生产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原料的配方和配比。
不同的药物
需要不同的原料和比例,这需要我们根据药方进行精准的配比,确保每一批丸剂的质量和药效。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我逐渐掌握了这项技能。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操作丸剂生产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混合机、压片机、包衣机等,每一台设备都需要熟练的操作和维护。
我通过认真学习设备操作手册,结合实际操作,逐渐掌握了这些设备的使用技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外,丸剂生产工作中,我也学会了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
每一批丸剂都
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质量抽样、检验方法和标准,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合格率。
在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比如,原料的供应不稳定、设备故障、生产环境不佳等问题,这些都给生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但通过团队的合作和努力,我们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总的来说,丸剂生产工作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不断学
习和提高的工作。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为药厂的丸剂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收获。
手工制作中药蜜丸中药蜜丸免除了煎煮的繁琐过程,服用、携带都很方便,又规避了汤药的苦涩口感,更适宜于大众接受。
丸剂通过消化道吸收,有效成分释放相对较慢,可以延长作用时间,药效更持久。
中药蜜丸适合慢性病的长期治疗,或经汤药治疗后的收尾巩固。
蜜丸制作第一步:处方蜜丸处方的规模比较自由,在满足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下,可根据体质或特定症状有的放矢进行组方。
因在制作时需要将中药打细粉,所以部分无法打粉的中药则不宜使用。
第二步:打粉药粉越细,药与蜜的混合越均匀,消化吸收越好。
个人建议100目左右。
第三步:炼蜜蜂蜜加入锅中,小火加热,直至达到“滴水成珠”的效果。
第四步:和药在药粉中徐徐加入炼好的蜂蜜,一边加入一边顺时针搅拌,待药粉与蜂蜜混合成块后,可进行搓揉操作。
如和面一般反复搓揉、敲打,直至药团均匀,粘性降低,充满韧劲儿。
制好后得药团可以静止10-20分钟,达到类似“醒面”的目的,使药丸更具韧性。
第五步:制丸如有蜜丸工具,可以依法制作。
因我手边没有工具,只好手工搓丸。
(便便要是这样成条就很健康)先将药团制成直径约2.5cm的药条,再将药条切成小块,然后将小块搓成药丸。
为保障药丸的相对均匀,我对每颗药丸逐一称重,确保其质量为10±0.5g。
(质量相近的药丸,大小尺寸也相近)搓好的药丸可以在药粉中轻轻滚动,沾上一层药衣,如此可以防止药丸粘连,还可隔离空气,延长药丸的保质期。
(这把刀不错吧~)沾好药衣后,用蜡纸包裹,也可以用蜡丸壳进行封装。
制作好的蜜丸置于通风、干燥处保存即可,无需放入冰箱。
蜜丸的保质期通常为一年左右。
总结来说,蜜丸的制作并不难,需要的只是一份耐心和细致,大家在不想喝汤药时,也可以选择制作蜜丸(当然,也可以请人加工)。
中药蜜丸制作,你学废了吗?。
中药制作:蜜丸制作工艺的诀窍蜜丸是将药物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
为我国古老的传统药物剂型之一。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目前在中成药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它应用广泛,尤其在农村和老年患者中深受欢迎。
据初步统计蜜丸的需用量约占中成药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蜜丸同别种剂型比较起来具有独特的优点。
由于蜂蜜含有大量的糖、有机酸及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滋补作用;味甜能矫味;同时,蜂蜜具有镇咳、缓下、润燥、解毒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蜂蜜有“除众病、和百药”的功能。
蜂蜜含有大量还原糖,能防止药材中易氧化的成分变质。
且蜂蜜与药粉混合后,丸块表面不易硬化,具有柔软感,制成的丸粒光滑、滋润、崩解缓慢,作用持久。
因此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需要滋补的疾病。
然而现在某些厂家生产的蜜丸,外观粗糙,大小不一,硬如坚石,既剂量大,又服用困难。
著者在制作蜜丸过程中,把一部分药材按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再炼蜜为丸。
这样,既缩小了体积,又增加了疗效,在服用、携带及贮存等方面大大方便于患者。
现将蜜丸制法几点体会介绍如下:蜜丸的制法主要分为:炼蜜、和药、制丸、包装等几个步骤。
第一炼蜜1.蜂蜜的选择这是保证蜜丸质量的关键之一。
一般以乳白色或淡黄色,无异臭,无杂质,稠似凝脂的蜂蜜为好。
2.炼蜜的方法是为了除去部分水分、杀死微生物,并适当地加强其粘合力。
小量生产可用铜锅、铝锅或搪瓷盆直火加热(禁止铁锅)。
待蜂蜜融化后,随时捞出漂浮的杂质及泡沫,再用筛网过滤,置锅中继续加热至沸。
一般以炼至没有明显的蒸气:中间翻腾起黄色泡沫为度。
根据制剂要求,蜂蜜熬炼的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嫩蜜:将蜜加热沸腾,温度约控制在105-108℃之间,蜜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只稍带粘性。
多用于含有糖分、油脂、胶质或树脂类成分多的药物。
②炼蜜:蜜经加热沸腾后,继续加热,使水分大部分蒸发,温度约控制在109-112℃之间,其颜色变为浅红棕色,浮起的泡沫带有光泽,用手拈之有粘性,但两指离开时无白丝。
临床上有一类病变,病程较长,辨证较明确,使用汤剂可以控制症状,但不易巩固,症状易反复。
这种情况的出现,多因正气轻微受损,不能主持于内。
治疗宜取丸剂缓中取效+候其正气来复,疾病自可痊愈。
病例:杨某某.女,5O岁,农民。
咳嗽6月余,夜间及早上痉咳明显,痰稀色黄白。
咽喉部检查及胸部透视未见明显异常。
前服方药,或侧重于清化痰热,或侧重于温肺化痰,或侧重于肃肺止咳,皆不效。
审其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弦细。
投以血府逐瘀汤加姜、辛、味法,服后咳止,停药数日,咳嗽又发。
再服咳又止,但终不能愈。
复予杏苏二陈汤合姜、辛、味法,每服皆有效,但都不能彻底治愈。
“日咳三焦火,夜咳肺家寒”,此例夜咳明显,结合舌质淡紫、苔薄白润,口中和,脉沉弦细,本病当属肺脾不足,风痰留滞,肺失宣降,脉络不畅。
投以复方轻剂丸服,调补肺脾,复使其气机升降,血脉流畅。
处方:党参20g,白术30g,茯苓20g,姜半夏30g,陈皮30g,炒苏子20g ,款冬花30g,紫菀30g,百部30g,炒杏仁40g,干姜20g,细辛10g,五味子20g,白前20g,葶苈子30g,桑白皮30g,浙贝母30g,僵蚕20g,黄芩20g,桔梗20g,丹参40 g,当归40g,桂枝10g,炙麻黄10g。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g,早晚各服1丸。
服药lO余天后,咳嗽即止,嘱其服完。
1年后患者以它病就诊,问及未再复发。
2 发作性病症,取丸以控制发作性病症,如癫痫、癔病等,发作时症状典型,不发时如常人。
方书多谓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但标本有时极难分开,且患者就诊多在不发作时。
或由于正虚邪实,病久而病机复杂,投以汤药常愈此而彼起,症状纷出。
或由于疗效不易在短时间内显出,容易引起医者易方,患者易医。
取中药蜜丸效缓而持久,且为患者易于接受,易于坚持服用。
病例:郭某某,女,35岁,农民。
发作性全身软瘫8年余,视为怪病,经中、西药物多方治疗,未效。
初发时数天、十数天1次,以后发作次数渐多,近1月来每天发作2次。
中药蜜丸临床应用体会中药蜜丸是一种将中药药材制成颗粒状,加入蜂蜜等粘合剂制成的中药制剂。
因其口感好、易于嚼服,深受患者喜爱,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本文基于我在临床实践中对中药蜜丸的应用体会,谈谈它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特点。
首先,中药蜜丸具有制剂稳定性好、易于服用的特点。
由于采用了粘合剂蜂蜜,中药蜜丸在制作过程中给药成分能够均匀地吸附在药丸表面,并形成保持机体活性的药物包膜,从而保证了药物的稳定性。
此外,中药蜜丸口感好,易于嚼碎,便于患者吞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吞咽困难的患者。
其次,中药蜜丸具有调味作用,增加患者的用药舒适度。
中药蜜丸采用了蜂蜜作为粘合剂,使得药丸具有一定的甜味,能够改善中药苦涩的口感,增加患者的用药舒适度,尤其对于儿童和不喜欢中药味道的患者更加有吸引力。
再次,中药蜜丸在中药疗效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中药蜜丸所用的中药药材都是经过粉碎后制成颗粒状,这样的制剂形式使得中药药材在体内释放更加均匀,药效更持久。
另外,中药蜜丸由于在蜂蜜中制成,使得药物配伍更加灵活,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调剂,提高了疗效。
例如,对于经络阻滞引起的病症,可以选用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药材制成中药蜜丸,能够加强药物在经络中的活性,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中药蜜丸具有较强的药物保护作用。
中药蜜丸制作过程中加入蜂蜜等粘合剂,使得药丸表面形成保持药物活性的包膜,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了药物在制剂过程中的氧化、水解和挥发等不利因素。
同时,蜜丸内外的粘合层还能够起到控制释放药物的作用,延缓药效,提高药物在肠道的吸收率。
总结起来,中药蜜丸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制剂稳定性好、易于服用,调味作用好,疗效独特,药物保护效果好等特点使得其成为中医临床中的重要辅助药物,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吞咽困难的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药蜜丸时还应结合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合理选药和调剂,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手工制蜜丸,中药炮制者的匠人精神人如本草,都是独特的个体其生活环境、先天体质各有不同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望、闻、问、切之后,方可开方一人一方,都是私人订制给药方法又各不相同或是丸、散、膏、丹或是煎服汤药丸,又称药丸。
与汤药相比携带服用都较方便中药蜜丸在中医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丸剂多用在大病后体虚需要调理的病人,或者是治疗一些慢性疾病。
我们熟知的医书经典《黄帝内经》中便有记载道:“蜜丸如鸡子黄大”。
但制作药丸常常要花费半天的功夫在中药房取了药,要打成粉有了专业的打粉机粉末确实精细了许多但是,这样的粉还不够细腻经过0.15毫米滤网筛过一遍无法通过筛孔的粗粉要重新打过直到全部过筛,才算完成半点都舍不得浪费过完筛称粉、量蜜都是需要精准的数字才能一气呵成炼蜜可是门传统手艺就在这一腾一沸之间掌勺之人如掌乾坤观之火候、色泽、粘性、气泡“滴水成珠”、“手拉成丝”皆有讲究炼好的蜜调和于药粉之中如野马分鬃,一调一和隐藏于其中的力量一点点渗透进手下的药粉最终会化成丸药的能量愈病,疗心香油、传统手工搓丸板一切准备就绪搓条、压板、搓丸在这一动一静之中一颗颗小小的丸子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再循坏进行第二遍继续摇动搓条、压板、搓丸药丸便又圆滚了一圈溜进了我们的器皿之中如此反复开始搓丸便不能停下一旦停了,药粉冷却了就成不了丸这就像一股连续的气虽无所见却在空气中不断传递融入药中如若手工搓丸便首先将条状的分节用香油沾入手心将它滚制如玉珠般温润、圆滑人生不就像一颗丸子一样吗?原本棱角分明经过坎坎坷坷生活、社会总会给予你各种调料将自己不断的打磨成一颗拥有独特个性温润如玉、不浓不烈的蜜丸长时间的站立劳作落下了肩颈腰椎问题但工艺的传承从不曾停歇每一份药丸的制作早已不是单纯的任务是履行一个关于健康的诺言只为交到客户手中的是安心。
制丸车间个人工作总结在制丸车间工作一段时间以来,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我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和操作技巧,也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准确地操作制丸设备,掌握了制丸的各个环节和关键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我能够熟练地控制设备的运行和调整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我逐渐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细致的操作习惯。
在制丸过程中,我始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力求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确保产品的标准化和稳定性。
另外,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同事团队协作,积极参与工作中的交流与协作。
通过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配合,我们能够更好地协同完成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在工作中,我还主动学习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制丸车间的工作为我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和学习机会,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为企业的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制丸车间个人工作总结在制丸车间工作期间,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性。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如何独立作业,更学会了团队合作,与同事协作解决问题,并积极地参与团队活动和交流,这带给了我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首先,我学会了团队意识。
在与同事之间的合作中,我发现只有与团队一起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因此,我养成了与他人共享信息和资源的习惯,这不仅加快了工作进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我也学会了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
在工作中,我发现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在自己能够做到的范围内,我会尽量帮助同事解决问题,共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同时,我也能够主动向同事请教,学习他们擅长的技能和经验,这不仅帮助了自己,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另外,我在团队中也经常参与各种活动,比如团队建设、技能培训等,这些活动增进了同事间的感情,也促进了团队的和谐发展。
岗位制丸的个人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岗位制丸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一些展望和计划。
首先,我在岗位制丸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通过参加培训和学习,我不仅对岗位制丸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掌握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使得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升。
同时,我也不断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变化,保持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感度,为自己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其次,我在岗位制丸的工作中,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
在团队中,我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与同事们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在工作中,我也不断与其他部门和岗位的同事进行沟通和协作,保持信息的畅通和工作的协调。
通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我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最后,我在岗位制丸的工作中,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
在日常工作中,我不满足于现状,而是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寻求创新和改进。
在工作中,我也不断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团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我不仅为自己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还为团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一些积极的贡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也将继续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与同事们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同时,我也将继续追求创新和突破,为团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
药厂丸剂工作总结:经验分享与实践探索(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述职报告、辞职报告、调研报告、工作报告、自查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总结、思想汇报、心得体会、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research reports, work reports, self-examination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work summaries, ideological reports, reflec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药厂丸剂工作总结:经验分享与实践探索药厂丸剂工作总结:经验分享与实践探索工作总结导语,大家所阅览的本篇文章共,由君许超仔细纠正之后发布。
第一次制作蜜丸药的心得体会第一次制作蜜丸药的心得体会制作密丸,是为了给母亲治疗股骨头坏死。
虽然我们这里的药店也可以代制,二十元一斤。
但我担心他们使用的蜂蜜不纯正,于是索性自己找资料自己制。
首先考虑到的困难有二:第一是怎样把药碾成粉末;第二是哪里找到真蜂蜜。
(一)开始我准备找熟人借一个碾药槽,因为我小时候看人家做药都是用这个弄的,感觉的确困难不小,后来有热心网友介绍有专门的中药粉碎机买,而且家用的只要一两百元。
马上在淘宝网上拍了一个250克容量的中药材粉碎机。
在等待粉碎机的这几天里刚好天天大晴天,于是乘机在药店点了中药并天天在阳台上晒药材。
等粉碎机运到时,药材也晒好了。
(二)至于蜂蜜,刚好有弟妹娘家给弟弟家里送了几瓶蜂蜜,这是弟妹的父亲在山上剧木时,树洞里发现的蜂巢,从里面弄出来的蜂蜜,绝对是真正原生态绿色无污染的,只是里面还有一些剧木屑。
所有前提条件都解决了,接下面开始动手制作了。
1、首先是粉碎药材:因为药材总量是两个月的,有860克。
我只将药材晒干,没有在锅里炒。
晒干重量可能减轻了一点,具体是多少当时忘记称一下了,但体积还是蛮大一堆,所以分了几次才粉碎完。
粉碎过程开始能听到粉碎槽里药材颗粒激烈撞击的巨大声响,粉碎槽都有点烫手了。
每次中间让粉碎机多休息几分钟。
前后大约花了半个小时药材粉碎完了,药粉打得很细,比碾药槽碾的应该要好很多。
接下来我把药粉充分地搅拌了一下,因为是分几次粉的',这样可以让各种药材混合均匀。
2、再次是炼蜜: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经验的关键一环,蜜熬得太老了,药丸容易相互粘连,蜜熬得太嫩了,又会缺乏黏性,药丸不易成型。
幸好有老妈给我把关,她以前看别人做过丸药。
先用一个大不锈钢盆盛蜂蜜,蜂蜜总共大约有两斤多一点,药材与蜂蜜的重量比例是1:1.2,因为蜂蜜里有一些杂质和剧木屑,我先用细钢丝网将蜂蜜过滤了一下,滤出杂质。
再在蜂蜜里加了约一两百克冷开水,据说加适量的水可以预防蜜炼得太老。
在家学会古法炼蜜,自制「中药蜜丸」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蜂蜜可以滋补脾胃,又能调和药性,功效类似于甘草。
蜂蜜还能防止中药氧化变性。
用蜂蜜制作中药丸,不仅是因为蜂蜜有黏性,方便药丸成形,且有甜味,能调和中药的苦味,更在于它有缓和药性和保护脾胃的作用。
传统上,很多中成药丸都用蜂蜜来调制,这是大有道理的。
有的人不喜欢传统的大蜜丸,觉得嚼起来有药味,喜欢选择小粒的水丸,不需要嚼,直接用水吞服。
其实,你买药的时候,如果发现同一种药有蜜丸和水丸两种形式,我建议选择蜜丸,比水丸效果好。
尤其是吃滋补类的中成药丸,比如说补中益气丸、归脾丸、乌鸡白凤丸等,更是要选择传统的蜜丸。
蜂蜜可以滋补脾胃,又能调和药性,功效类似于甘草。
蜂蜜还能防止中药氧化变性。
用蜂蜜制作中药丸,不仅是因为蜂蜜有黏性,方便药丸成形,且有甜味,能调和中药的苦味,更在于它有缓和药性和保护脾胃的作用。
中医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因人施治,大夫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生活习惯等综合情况开出个性化的药方,针对性特别强,还能根据身体的情况和季节随时做调整,所以吃汤药往往比吃中成药效果要好得多。
只是吃中药汤方实在不太方便。
在家熬中药比较麻烦,就算请中药行代煎好了,一包包的药液,出门也不好随身携带。
如果你需要长期吃中药来调理慢性病或者补养身体,可以把它制作成蜜丸服用。
这样就方便多了。
可以自己在家制作这种中药蜜丸。
自制中药蜜丸原料:中药粉、蜂蜜、香油。
做法:按医生处方,把从中药行抓回来的中药打成粉。
把蜂蜜放锅里,放一点清水,用小火加热,这叫作炼蜜。
炼制到蜂蜜冒出大量黄色的泡沫时,马上关火。
把药粉倒进锅里,搅拌均匀。
凉到不烫手的时候,将双手抹上芝麻香油,然后像揉面那样,把拌好蜂蜜的药粉揉成面团状,搓成一个个的长条,用刀切成一个个小丸子,搓圆。
把做好的中药蜜丸放在电子锅里,开「保温」功能,烘6个小时。
然后,装在不透光的瓶子里保存就可以了。
药粉和蜂蜜的比例,大约是500公克药粉配600公克蜂蜜,你可以根据中药的不同和蜂蜜的黏稠度适当调整。
蜜丸的制备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塑制法制备蜜丸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2、熟悉蜂蜜的选择、炼制与使用。
药料的处理原则。
二、实验指导
1、蜜丸系药物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
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传统中药丸剂之一。
2、塑制法适用于制备蜜丸、浓缩丸、糊丸、蜡丸等。
其制备工艺流程为:原辅料的准备与处理→制丸块(合药)→搓丸条→分粒、搓圆→干燥→质检→包装。
3.用塑制法制备蜜丸,应选用优质蜂蜜,根据处方中药物的性质将蜂蜜炼成适宜程度的嫩蜜、中蜜和老蜜备用。
合药时注意药粉与炼密的用量比例与密温,丸块应软硬适宜、滋润、不散不粘为宜。
4.搓丸条与分丸粒操作速度应适宜。
丸条粗细均匀,表面光滑无裂缝,内部充实无裂隙,以使分粒和搓圆。
制丸时应在上下搓板沟槽中均匀涂布少量润滑剂,以防粘连,并使丸粒表面光滑。
成丸后立即分装,不须干燥。
5、蜜丸极易染菌应采取恰当措施和方法,防止微生物污染。
根据药物的性质采用适宜的灭菌方法。
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
设备器皿:制丸机、瓷盆、方盘、铝锅、烧杯、药筛、温度计、电炉、天平等。
药品与材料:山楂、六神曲、麦芽、蜂蜜、包装纸、塑料袋等。
制剂车间微丸新手学习心得
态度决定一切,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员工更是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在和师傅们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值得我深刻的学习,我也从他们身上认识到了很多白己缺少的东西。
在工作中需要通过师傅的教导和自己实际操作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多动脑筋,地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减少工作所需时间。
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才是一个新手应该做的。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蜜丸的制作过程及原理。
2. 掌握蜜丸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提高对中药制剂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蜜丸是将药材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可塑性的固体药剂。
蜂蜜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补中缓急、润燥解毒等作用,与药材相辅相成,增进疗效。
蜜丸质软可塑,易于吞服,适用于治疗慢性病和需要滋补的疾病。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1)药材:根据配方准备药材,如人参、黄芪、白术等。
(2)蜂蜜:选用优质炼制蜂蜜。
(3)蒸馏水:用于炼制蜂蜜。
2. 仪器:(1)打粉机(2)电子天平(3)炼蜜锅(4)丸模(5)消毒盆(6)温度计(7)筛子四、实验步骤1. 配方与打粉:根据配方,将药材细火烘焙或暴晒干燥后,用打粉机打成细粉,装入消毒盆内备用。
2. 配蜜:以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克药粉,配备1200~1500克蜂蜜;若药料中含糖质、胶质或淀粉较多的,则以11~1.2的比例配备即可)。
3. 炼蜜:将蜂蜜倒入炼蜜锅中,加入蒸馏水,用武火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熬。
观察蜂蜜颜色,当发现蜂蜜泛黄沫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
炼制过程中,不断搅拌,去除杂质,破坏酵素,杀灭细菌。
4. 合药:将炼制好的蜂蜜与药粉混合均匀,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药材有效成分。
5. 制丸:将混合好的药蜜倒入丸模中,轻轻压实,用筛子筛去多余的药蜜。
将丸模从筛子上取下,丸粒自然脱落。
6. 包装:将制好的蜜丸进行包装,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用法用量等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蜜丸外观:丸粒圆整、光洁、滋润,色泽均匀。
2. 蜜丸口感:口感细腻,甜而不腻。
3. 蜜丸质量:丸粒饱满,无破损,无杂质。
4. 蜜丸崩解度:在37℃水中浸泡30分钟,丸粒基本崩解。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蜜丸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了对中药制剂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2. 蜜丸具有口感好、崩解度好、易于吞服等优点,适用于治疗慢性病和需要滋补的疾病。
蜜丸是中药丸剂中最主要和临床广泛应用的剂型,从古至今,仍占重要地位。
许多慢性病、癌症病人,最合适宜。
由于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糖、有机酸、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滋补、镇咳、缓下、润燥、解毒等作用,同时含有大量的还原糖,可防止中药易氧化的成分变性,且炼蜜粘合力强,与药粉混合后丸剂不易硬化,有较大的可塑性,制成的丸粒光洁、滋润、崩解缓慢、药力持久,是一种很好的粘合剂。
但是,蜜丸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蜂蜜的选择和炼制不当,可直接影响丸剂的成型、吸潮、霉变或坚硬,达不到成品卫生学指数的规定,影响药品疗效。
现将其心得归纳如下。
1.蜂蜜的选择和炼制蜂蜜随着蜜源植物的种类不同,其质量差异较大,为保证蜜丸柔软,较长时间贮存不变质,加工蜜丸的蜜蜂以乳白色或淡黄色膏状稠厚液体,香气浓,味纯甜而不发酸,清洁而无杂质,鲜品时呈半透明,放置稍久有糖的结晶析出,比重在15℃时为1.4-1.45为宜。
如果呈糖浆状液体或底层有结块,稠厚色较深,味酸涩,苦麻者,切忌人药,不得用于蜜丸加工原料。
蜂蜜往往含有水份和杂质,应用前必须经熬炼和过滤,以杀灭微生物,降低含水量,增强其粘合力。
中药细粉的质地和加工丸剂季节不同,炼蜜时应严格掌握加热时间、温度、炼蜜色泽等。
炼蜜可嫩蜜、中蜜、老蜜3种。
其炼制方法不当,就会造成成品贮存期出现皱皮、发霉、干硬等不良现象。
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为确保蜜丸光亮、滋润、柔软、软硬适中,当炼蜜符合组方药物所要求的程度,即将出蜜时,连续加入两次冷开水,每加一次待沸腾时,再加一次。
即加入水量为每千克加15 m1左右为宜,这样的炼蜜可减少药物与工具的粘连和粘手的现象,亦可避免药物的损失和减少润滑剂的用量。
2.用蜜量与合药时炼蜜的程度蜜丸制作中,中药精细粉与蜂蜜混合时的温度,是关系到成品质量和操作难易的关键。
应根据组方药物的性质而定。
一般药粉可用热蜜,若组方中含有挥发油、胶质、树脂和粘合性较强的药物成分,合药时宜用冷蜜。
用蜜量与药物性质和气候关系密切.一般是指根茎类,质润的细粉药物用蜜量为1:1,花草类、纤维类、矿物类药物的细粉用老蜜,其用蜜量为1:1.5左右,夏季用蜜量一般较少,冬季用蜜量较多。
中药做蜜丸的方法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最近可算是对中药做蜜丸的方法有了一番深刻的体验。
这事儿啊,还得从我爷爷的身体说起。
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一直不太好,老是咳嗽,看了好多医生,吃了不少药,可效果都不太理想。
后来,有个老中医给爷爷开了个中药方子,说可以做成蜜丸试试,说不定效果会不错呢。
我一听,嘿,这有意思啊,就决定跟着爷爷一起捣鼓捣鼓,看看这蜜丸到底是怎么个做法。
首先呢,得去准备药材。
我们拿着药方子,跑了好几家中药店,才把所有的药材都买齐了。
这买药的过程可不容易啊,我就像个小跟班似的,跟在爷爷后面,听他和药店的师傅们讨价还价,还学到了不少挑药材的小窍门呢。
比如说,那枸杞啊,得选颜色鲜艳、颗粒饱满的,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这样的才新鲜,药效也好。
还有那党参,要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根条粗壮的才好呢。
我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默默记着,感觉自己都快成半个小中医了。
药材买回家后,就得开始处理啦。
第一步是要把药材清洗干净。
这可不像洗水果那么简单哦,得小心翼翼的,把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根茎都洗得干干净净的,不能有一点杂质。
我蹲在水池边,拿着小刷子,认真地刷着那些药材,就像在给它们洗澡一样。
爷爷在旁边看着,还时不时地提醒我:“轻点,轻点,别把药材弄坏了。
” 我嘴里应着,心里却想:“这药材可真金贵啊,比我小时候的玩具还宝贝呢。
”洗好药材后,接下来就是要把它们晾干。
我们找了个大竹匾,把药材均匀地铺在上面,然后放在阳台上晒太阳。
这时候,我就像个小卫士一样,守在旁边,看着那些药材。
一会儿担心风把它们吹跑了,一会儿又怕太阳太大把它们晒坏了。
爷爷看我那紧张的样子,笑着说:“没事的,孩子,就让它们好好晒晒太阳,把水分都晒干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存药效呢。
” 我听了,点了点头,心里却还是有点不放心,时不时地过去翻一翻那些药材,看看它们有没有晒干。
等药材都晾干了,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粉碎药材啦。
我们把药材拿到附近的一个小药店里,那里有专门的粉碎机。
第一次制作蜜丸药的心得体会
首先考虑到的困难有二:第一是怎样把药碾成粉末;第二是里找到真蜂蜜
(一)开始我准备找熟人借一个碾药槽因为我小时候看人家做药都是用这个弄的感觉的确困难不小后来有热心网友介绍有专门的中药粉碎机买而且家用的只要一两百元马上在淘宝网上拍了一个250克容量的中药材粉碎机
在等待粉碎机的这几天里刚好天天大晴天于是乘机在药店点了中药并天天在阳台上晒药材等粉碎机运到时药材也晒好了
(二)至于蜂蜜刚好有弟妹娘家给弟弟家里送了几瓶蜂蜜这是弟妹的父亲在山上剧木时树洞里发现的蜂巢从里面弄出来的蜂蜜绝对是真正原生态绿色无污染的只是里面还有一些剧木屑
所有前提条件都解决了接下面开始动手制作了
1、首先是粉碎药材:
因为药材总量是两个月的有860克我只将药材晒干没有在锅里炒晒干重量可能减轻了一点具体是多少当时忘记称一下了但体积还是蛮大一堆所以分了几次才粉碎完粉碎过程开始能听到粉碎槽里药材颗粒激烈撞击的巨大声响粉碎槽都有点烫手了每次中间让粉碎机多休息几分钟前后大约花了半个小时药材粉碎完了药粉打得很细比碾药槽碾的应该要好很多接下来我把药粉充分地搅拌了一下因为是分几次粉的这样可以让各种药材混合均匀
2、再次是炼蜜: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经验的关键一环蜜熬得太老了药丸容易相互粘连蜜熬得太嫩了又会缺乏黏性药丸不易成型幸好有老妈给我把关她以前看别人做过丸药先用一个大不锈钢盆盛蜂蜜蜂蜜总共大约有两斤多一点药材与蜂蜜的重量比例是1:1.2因为蜂蜜里有一些杂质和剧木屑我先用细钢丝网将蜂蜜过滤了一下滤出杂质再在蜂蜜里加了约一两百克冷开水据说加适量的水可以预防蜜炼得太老接下来将盛了蜂蜜的平底的不锈钢盆放到电磁炉上先用武火熬开后面再改小火熬我前后大约用了四五十分钟的时间
炼蜜有老中嫩之分我准备炼中蜜这里介绍一下本人的心得体会:炼蜜时刚刚把蜜煮开起泡沫时会有很多水蒸汽这时可以改小火继续熬当水蒸汽逐渐减少蜂蜜表面有大面积的泡沫泛黄色盆边的泡沫成红色(因为盆边温度高)这时注意多搅拌别让盆边的蜜熬得太老甚至熬焦当整个盆内的泡沫颜色变成介于黄色与红色之间的颜色时就表示中蜜已经熬成了这时用木筷沾起蜂蜜蜜滴下滑时沾滞感增强滴到冷水中象根根丝带、不溶散用手捏蜜感觉有较强粘性但不起白丝这里我强烈推荐使用电磁炉因为容易控制火力大小而且还没有油烟浸入蜂蜜中另外熬蜜的容器也推荐用浅色的不锈钢盆因为便于炼蜜过程中观察蜂蜜的颜色
3、接下来是合药揉药:
炼好蜂蜜后关火待蜜蜂冷却到不烫手时先把盆里的蜂蜜倒出一部分用别的容器存放备用再将药粉加入到盆中充分搅拌揉捏就象揉面一样只要药粉刚好能沾到一起就行了千万不要弄得太稀了太稀了就
不好制丸如果确实太干了可将开始留存备用的蜂蜜加入一点再揉合揉药前在手上抹点芝麻油可防止沾手揉成团后可静置一会让药粉与蜂蜜充分浸润
4、最后是出丸:
根据总量和每天服用的剂量制丸我的药制成蜜丸后称重是1340克一天吃两丸吃两个月共分成120丸每个丸重约11克把药团揉成长条形再用菜刀切成等分的小段再揉成小丸可先用戥子称一下做一个样本揉丸时手里也可抹点油这样制出的药丸表面光滑圆润制好后可放在盆里阴干再收进玻璃罐里放入冰箱冷藏以备服用
整个过程主要是我一个人只有炼蜜和出丸有老妈帮忙我看了一下时间总共花了约两个半小时看到做出来的丸药光滑润泽软硬适中药香扑鼻感觉蛮有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