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公务员法》对聘任制的新规定教学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24
公务员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2、使学生掌握公务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3、帮助学生理解公务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培训等环节的机制和要求。
4、引导学生思考公务员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2)公务员的选拔任用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
2、难点(1)如何理解公务员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
(2)分析公务员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公务员制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法律法规,使学生对公务员制度有系统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务员制度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和实践。
3、讨论法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比较法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公务员制度,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加深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公务员这个职业有什么了解?为什么很多人都想成为公务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务员制度。
(二)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概念1、定义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特点(1)政治性:代表国家行使权力,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
(2)公共性:服务于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3)稳定性:职业相对稳定,有一定的保障机制。
(三)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1、古代官制简单介绍我国古代官制的发展,如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等。
2、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四)公务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1、职责(1)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2)履行本职工作,完成工作任务。
(3)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权利(1)获得工作条件和报酬的权利。
公务员法中的公务员录用和职务任免公务员是各个国家政府部门中承担行政职能的人员,他们在维护国家法律和秩序、推动公共服务和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公务员的选拔和管理符合法律规定和职业要求,各国都相应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中国,公务员录用和职务任免的相关制度被具体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
一、公务员录用公务员录用是指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通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和标准来选聘合格人员从事政府机关的工作。
公务员录用旨在确保公务员队伍的质量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能和水平。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的录用应当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务员的录用工作由公务员主管机关负责组织实施。
这意味着公务员职位的空缺应当公开发布,任何符合条件的人员均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并且最终录用的人员应当是综合素质最好的人选。
在公务员录用程序中,通常包括报名、资格初审、笔试、面试和体检等环节。
报名阶段,拟录用的公务员岗位会公开发布,有意向报考的人员需按要求提交个人信息和相关证明文件。
资格初审阶段,主要对报考人员的基本条件进行审核,排除不符合条件或不具备基本资格的人员。
笔试、面试和体检环节主要通过对报考人员的知识、能力和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最终录用人选。
公务员录用的程序和标准的确立,既有利于确保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又有利于增加录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二、职务任免职务任免是指对公务员的职务进行调整的过程,包括职位晋升、职位降级、职位调整等情况。
职务任免的目的是根据公务员的绩效和素质,合理分配人员,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效能。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职务任免应当遵循秩序井然、公正公平、依法任免的原则。
任免工作由公务员主管机关负责组织实施,经批准或者决定后方可生效。
这意味着职务任免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随意操纵或违反法规。
在职务任免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公务员的个人表现和能力。
第五章职务任免与升降一、基本概念1、公务员的职务任免:是指任免机关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和任职条件,在其权限范围内,通过法定程序任用或免去公务员担任某一职务。
公务员任免包括公务员任职和免职。
2、选任制:就是按照法律和有关章程规定由法定选举人投票,经多数来确定公务员任职或者免职的任免方式。
3、委任制:就是由任免机关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直接委派其辅助人员或是执行人员担任一定公务员职务或是免去其现任的职务的用人方式。
4、聘任制:是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通过聘用合同任用与管理工作人员的方式。
5、职务聘任:就是机关与所聘公务员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聘任合同,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种任用方式。
6、人事争议仲裁:是指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申请仲裁的人事争议案,依法进行调解和裁决的活动。
7、职务晋升制度:是指机关依据法定的条件、方式、程序,使得公务员得到职务晋升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8、任职前公示制:就是将党委(党组)集体讨论研究确定拟提拔或调整的公务员的有关情况,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进行公布,广泛听取群众的反映和意见,再正式实施对公务员的任职的人事管理制度。
9、任职试用期制:是指对已经通过任用程序确定了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实行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胜任者正式任职,不胜任者解除试任职务的人事管理制度。
10、降职制度:是机关依据法定条件、方法、程序,使公务员职务降低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二、重点与难点问题解析(一)公务员职务任免主要有哪几种类型?按照我国现行的任用制度,公务员职务任免主要包括有三种类型:委任制、选任制和聘任制。
(1)选任制。
就是按照法律和有关章程规定由法定选举人投票,经多数来确定公务员任职或者免职的任免方式。
(2)委任制。
就是由任免机关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直接委派其辅助人员或是执行人员担任一定公务员职务或是免去其现任的职务的用人方式。
(3)聘任制。
是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通过聘用合同任用与管理工作人员的方式。
公务员聘任制与任期制宋世明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这一讲它的题目叫《职位聘任与任期制》,这一讲的主要内容,它的大背景实际上属于公务员的更新机制。
我们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更新机制由录用、职务任免、培训、交流、辞职辞退、退休、职位聘任管理环节构成。
优化更新机制的关键,大家都知道,还是严格进口,畅通出口。
如何严格进口?由老师给大家结合录用考试制度已经给大家讲过,我这一讲侧重的是如何畅通出口。
中国公务员的更新机制,由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个环节构成。
这次公务员法当中变化最大的是两点,这两点一是创设了职位聘任,二是明确了领导成员职务实行任期制,这两点创新是中国公务员更新机制的两大创新。
公务员队伍必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应该吐故纳新,新陈代谢,这样整个公务员队伍才有生机和活力。
一、我国公务员更新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简要给大家介绍我国公务员制度更新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进口不严,出口不畅的问题继续存在。
第二,专业化不够与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并存。
专业化不够,是指的社会需求的公务员的专业化水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还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还不足以满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灵活性不足,也就是在操作方面在具体操作的层次上还是有些灵活不够,僵化有余。
这是两大问题,下面我简要做一点解释。
今天职位聘任与任期制主要侧重于探出口上,主要集中在出口上。
出口不畅,不仅是中国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一个难题,出口不畅实际上也是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老大难的问题。
西方国家它是如何结果出口不畅的问题呢?我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进口不严,出口不畅的问题继续存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西方国家大规模的行政改革,西方国家为了解决出口不畅的问题,采取了一个办法——越来越多采取聘任制公务员的方式畅通出口。
各位,大家都清楚,公务员制度在西方的确立有两大标志:第一,职务常任;第二,凡进必考。
职务常任,我们通常说就是常任制公务员,常任制公务员在管理实践当中给人带来的感觉就是稳定有余,灵活不足。
浅谈公事员聘用制纲要:目前,我国在实行公事员聘用制方面获得了明显的收效,也累积了必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本文在商讨公事员聘用制实行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了吉林省推行公事员聘用制设计的初衷以及现行实行思路,提出进一步推动公事员聘任制实行的对策,以期对吉林省推行公事员聘用制有所裨益。
重点词:公事员;聘用制;任制改革作者简介:张贝尔,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工商学院旅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宋宛泽,女,吉林松原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汽车运用工程;李东鹏,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地方税务局直属局副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李汝鹏,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
公事员是我国社会治理中特别重要的人力资源,担负着详细履行公共权益和执行政府职能的使命。
2006年我国实行的《公事员法》明确规定了选任制、任命制和聘用制,是公职获得的三种基本种类。
从法律出台开始,聘用制就惹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寄望这一制度能够为公事员队伍带来更好的流动性,更多的活力和更宽泛的人材吸纳功能。
[1]实质上,公事员聘用制是发达国家公事员任用的通行做法。
自 2006年我国《公事员法》推行以来,国内近20个地方政府先后试行了这一制度。
本文以吉林省为切入点,对公事员聘用制实行的意义和吉林省在新一轮聘用制改革中实行公事员聘用制做进一步商讨。
一、公事员聘用制实行的意义所谓公事员聘用制,也称公事员聘用制、公事员聘用合同制,是政府机关依据职位的需要,经过签署聘用合同,选拔、任用、管理公事员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我国公事员制度的更新体制由录取、职务任免、培训、沟通、离职解雇、退休、职位聘用管理环节构成。
[2]公事员职位聘用和公事员职务任期制,是我国公事员更新体制的两大创新。
我国《公事员法》用特意的章节规定了公事员聘用制,这既是该制度的完美,也是该制度的 [ 来自 .l5u.] 创新,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聘任制公务员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聘任制公务员是指在公务员队伍中,通过聘任方式录用的公务员,其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是:A. 行政关系B. 劳动关系C. 雇佣关系D. 合同关系答案:D2. 聘任制公务员的聘任合同期限通常为:A. 1年B. 3年C. 5年D. 10年答案:B3. 聘任制公务员在聘期内,如果违反合同规定,单位可以:A. 立即解除合同B. 给予警告C. 罚款D. 降级答案:A4. 聘任制公务员在聘任期间,享有以下哪项权利?A. 参与单位内部决策B. 获得固定工资C. 享有公务员身份D. 无条件解除合同答案:B5. 聘任制公务员在聘任期满后,如果表现优秀,可以:A. 自动续聘B. 转为终身制公务员C. 重新参加聘任D. 无条件晋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聘任制公务员的选拔方式包括:A. 公开考试B. 面试C. 推荐D. 考察答案:ABCD7. 聘任制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A. 工作业绩B. 工作态度C. 专业能力D. 道德品质答案:ABCD8. 聘任制公务员的福利待遇通常包括:A. 基本工资B. 奖金C. 社会保险D. 住房补贴答案:ABCD三、判断题9. 聘任制公务员在聘任期间,可以随意解除合同。
(错误)10. 聘任制公务员在聘任期间,享有与正式公务员相同的晋升机会。
(错误)四、简答题11. 简述聘任制公务员与正式公务员的主要区别。
答案:聘任制公务员与正式公务员的主要区别在于录用方式、合同期限、晋升机制等方面。
聘任制公务员通过聘任方式录用,有明确的合同期限,晋升机制相对灵活,而正式公务员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享有终身职位保障。
五、案例分析题12. 某单位聘任了一名公务员,合同期限为3年。
在聘任期间,该公务员因工作失误导致单位损失严重。
请问该单位应如何处理?答案:该单位应首先依据聘任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对该公务员进行调查和评估。
如果确认其工作失误属于严重违反合同规定,单位有权立即解除合同,并根据损失情况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