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高二竞赛班全套物理讲义(答案解析)高二竞赛班第7讲 动力学II.建立微分方程.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823.50 KB
- 文档页数:12
1.牛顿定律是讨论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论,所以本讲的难点在于处理力矢量与运动矢量的关系。
2.由于初中与高考范围内对力学的教学很容易导致一些思维定势,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要检讨以前在静力学中看起来很自然的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到了新情景中是否还成立。
3.“力可以传递”不是个很靠谱的理论,希望同学们学习本章不要满足于知道了某些题怎么做就成,一定要想明白每一步的严格理由。
第一部分 牛顿定律知识点睛 一.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所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质点动力学的出发点。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计算平衡态物体力的一个标准,那就是合力为零。
在中学的教学中,由于对矢量运算格式要求不严格,所以经常把一对平衡力书写成“F 1=F 2”(严格的方程应该是F 1+F 2=0),老师们形象的就把这个等式解释为“相抵”,所以大家现在应该了解所谓“力可以相抵”实际是相反的力在求和过程中的形象理解而已,而不是从奥特曼冲击波与怪兽冲击波对冲现象中归纳出来牛顿定律补充。
二.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做变速运动,其加速度跟所受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外力的方向相同数学表达式:maF mF a ==∑∑或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是典型的矢量方程,所以有很多的数学变换,这里就不做推导,这里直接给出数学本讲导学知识模块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讲述高端的,真正的物理学2高一·物理竞赛秋季班·第3讲·学生版表达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合外力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且揭示了加速度方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的矢量关系。
大家注意等式应该理解为“提供”,而不要把ma 当成一个实际的力与其他力去“相抵”了。
2)公式中的F 可以指某个力,那么等式右边的a 为此力题产生的加速度,实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各个力提供加速度矢量合。
第一部分是关联的处理。
两套思路:第一套是矢量力学,写加速度关联,写对每个物理写牛顿第二定律,然后暴力解方程。
第二套思路是分析力学,写几何约束,写能量表达式,求一次导数得答案。
具体可能遇到各种细节问题,例如转动的问题,曲率半径的问题等等。
第二部分是复习惯性力。
先给几个简单例子,然后给了一个科里奥利力的简单计算,希望大家不要再对这一项惯性力感到玄妙。
例题精讲第一部分 关联的处理【例1】 如图有两根长度为l 的轻杆铰接在一起,在顶点和中点处镶上五个质量为m 的质点。
地面光滑,某时刻左右两个物体速度大小为v ,分别向左向右,角度为30θ=︒。
求此时五个物体的加速度。
注意比较用加速度关联的做法和用能量求导数的办法。
为什么现在加速度大小和速度有关了?本讲导学第6讲动力学I 关联和惯性力θmmmm m【例2】如图一根横梁上有两个定点,间距为3l,找到一个轻绳,长度为3l。
套一个质量为m的小环,初始状态质点在A点正下方,绳子拉直,从静止释放。
求当m走到AB的中垂线的位置的时候,m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绳子拉力,忽略一切摩擦。
将题设改为B点固定,A点变成一个无质量的小环,套在横梁上,m在任意点的时候,绳子的拉力。
A Bmm【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三角劈,倾角为 ,在其顶点固定一个小滑轮,忽略摩擦。
质量为m 的一个物块以绳子连接,绳子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物块m则放在劈上。
问系统自由释放加速运动,到达速度为v时,三角劈的加速度为多少?注意比较加速度关联和能量求导出的做法。
【例4】27届第三题。
注意如何表达约束。
第二部分复习惯性力【例5】如图所示,一平台在水平面内绕竖直中心轴以角速度ω匀速运动,在平台内沿半径方向开两个沟槽,质量为m A的小球置入一个两者间摩擦因数为μ的沟槽A内,质量为m B的小球放在一个光滑的沟槽B内。
用长l的细线绕过平台中心轴两端与A、B两球相连。
设平台中心是半径可忽略的细轴且光滑。
A球位置可以用它到中心点O的距离x表示。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39)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39)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高二物理竞赛选拔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10=30分)1、有一辆用链条传动的变速自行车,中轴(踏脚转轴)有两个齿轮盘,其齿数各为48、38,后轴飞轮上有三个齿轮盘,其齿数分别为14、17、24,若人以相同的转速带动踏脚,则用不同的齿轮盘组合,能使白行车得到的最大行进速度与最小行进速度比值约为:()A、2.27B、2.17C、1.36D、1.262、如图所示,F 1、F2为有一定夹角的两个力,L为过O点的一条直线,当L取什么方向时,F1、F2在L上分力之和为最大: ()A、F1、F2合力的方向B、F1、F2中较大力的方向C、F1、F2中较小力的方向D、以上说法都不止确3、如图所示,物体A、B与水平桌面间动摩擦因数相等,用轻弹簧连接当用水平力F 拉A使A、B共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将力F突然撒去的瞬间:()A、A、B加速度均变为零B、A做减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C、A做减速运动,B加速度为零D、A、B均做减速运动4、图A-D是表示电量q与电势差U的关系图。
哪一张图正确表示出使一定质量的油滴静止在水平放置的两平行板之间,油滴所带的电量q与两平行板的电势差U之间的关系:()5、有一直角V形长槽,固定地放在水平面上,槽的两侧壁与水平面夹角均为45º,有一质量为M的正方形木块与槽二侧璧面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分别为μ1、μ2(μ1>μ2)。
现水平推动木块使之沿槽运动,则木块所受摩擦力为:()A、mgμ1B、mgμ2C、(μ1+μ2)mg/2D、(μ1+μ2)mg/26、一台用非铁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包括天平盘),可认为它不受磁力影响。
左盘中央放一铁块A;其上方不远处有一固定在支架上的电磁铁B(支架也放在左盘上)。
未通电时,天平平衡;给B通电后,在铁块A被吸起离开天平盘但未碰到B的上升过程中,天平的状态为: ()A、右盘下降B、仍保持平衡C、左盘下降D、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白炽灯L1和L2串联接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中,若L1的灯丝断了,经搭丝后与L 2串联,重新接在原电路中,则此时L l的亮度与灯丝末断时比较:()A、不变B、变亮C、变暗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沿闭合螺线管的轴线方向穿过螺线管,水平地面光滑,条形磁铁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不计,则整个运动过程中:()A、条形磁铁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B、上述系统动能和动量都不守恒C、上述系统动能不守恒,动量守恒D、条形磁铁,螺线管及小车组成的系统动能、动量都守恒9、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均匀细玻璃管,管内有两部分相同的理想气体A和B,中间用一小段水银柱隔开。
河南高二高中物理竞赛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C.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β粒子就是原子的核外电子D.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2.下列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3.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需要增大光电子到达阳极时的速度,可采用哪种方法()A.增加光照时间B.增大入射光的波长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D.增大入射光频率5.船和人的总质量为M,原来静止在水面上,质量为m的人从船头水平跳出后,船获得的反冲速度为V,则人跳出去时的速度为()A.MV/m B.(m-M)V/m C.MV/(M-m)D.mV/(M+m)6.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M,它两端各有弹性挡板P和Q,车内表面动摩擦因数为μ。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车上,在极短时间内给物体施加向右的冲量I,物体与Q作弹性碰撞,后又返回,再与P做弹性碰撞,这样物体在车内来回与P和Q碰撞若干次后,最终物体的速度为()A.0B.I/m C.I/(M+m)D.无法确定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量同时变大,同时变小C.爱因斯坦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提出了能量子的观点D.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中发现光具有波动性8.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石、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3)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3)二、知识体系 (3)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4)第一讲力的处理 (4)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6)第三讲习题课 (6)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0)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2)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2)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2)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19)第三部分运动学 (2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0)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1)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24)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2)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2)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4)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45)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4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5)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8)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7)第七部分热学 (57)一、分子动理论 (57)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59)三、理想气体 (60)四、相变 (66)五、固体和液体 (70)第八部分静电场 (7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7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73)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8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2)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86)第十部分磁场 (9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4)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97)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02)第一讲、基本定律 (102)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05)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08)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11)第一节黑体辐射 (111)第二节光电效应 (113)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19)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22)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上讲代表的是动力学里的最基本的套路,好好练习。
这讲处理的如何建立微分方程。
竞赛中用微分方程处理的问题,一定都可以绕过微分方程解决。
然而不论是用什么方法,建立方程的过程必然是一样的。
1、 步找出多少个独立变量,通过常见的各种约束,表达系统的变量。
2、 方程的来源可以是牛顿第二定律/角动量定理,也可以是XX 守恒,本质上是相通的。
写方程的时候如果发现要算的变量在积分上下限的位置,或者在积分变量的位置,说明不应当对整个过程写方程,而是应当对某一小段过程写方程(即把积分方程化成微分方程)。
3、 消去无关的变量。
例如要干掉v 而算出x ,t 关系的时候,v 显然应当为dxdt,或者通过加减将,v dv 等一起消掉。
例题精讲上讲复习-关联【例1】 在光滑的固定的,倾斜角度为θ的水平面上,有一个半径为r 的薄壁圆筒,外面饶了一圈绳子,绳子一端接在天花板上。
初始状态圆筒被挡板挡住,露出的绳子长度为l ,然后突然撤掉挡板(1) 求刚撤掉挡板的时候,圆筒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
(2) 求这个瞬间绳子上与圆筒接触的点的加速度与圆筒上与绳子接触的点的加速度。
上讲复习-曲率半径【例2】 半径R 的大圆内,取半径4Rr =,小圆对应的滚轮线,求线上最大曲率半径max ρ, 本讲导学第7讲动力学II 建立微分方程解:内滚轮线又称内旋轮线内摆线设匀速纯滚动,小圆自转角速 角速度记为ϕω,小圆圆心弦转角速度记为θω,旋转速度记为v 则有,()R rr v R r rϕθϕθωωωω-==-⇒=内滚轮线max ρ在园中P 处,有 22()p v v R r θω==-p a u u v方向向上,大小为222()=(2)p R ra r R r R r rϕθθωωω- =--=-…… p a u u v即为a u u v 心,得2max p 4()===(2)p v r R r a R r ρρ--心将4Rr =代入,即得 max 32R ρ=上讲复习-惯性力【例3】 在竖直平面上,设置图示的水平X 轴和数值向下的y 轴,t=0时刻位于x=0,y=0处的小水桶从静止出发,以匀加速0a ,沿X 轴运动。
高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篇一】1.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A.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B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C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2.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A.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用飞机野蛮地对南联盟发电厂进行轰炸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赞成电厂停电。
这种炸弹的破坏方式主要是:()A.炸塌厂房B炸毁发电机C使设备短路D切断输电线4.小刚家中的几盏电灯突然全部熄灭了,检查保险丝发现并未烧断,用测电笔测试各处电路时,氖管都发光。
他对故障作了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灯泡全部都烧坏B进户零线断路C室内线路发生短路D进户火线断路5.下列物体都能导热,其中导热本领的是:()A.铁管B铝管C铜管D热管6.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
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用都是省力杠杆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7.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执行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B像一定是虚像C像一定是倒立的D像一定是放大的8.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
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的是:()A.凹型镜面B凸型镜面C平面镜面D乳白平面9.小强在北京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条形磁铁用一条线悬挂起来,使它平衡并呈水平状态,悬线系住磁体的位置应在:()A.磁体的重心处B磁体的某一磁极处C磁体重心的北侧D磁体重心的南侧10.小红家的家庭电路进户开关上安装着漏电保护器,上面写着下表中的一些数据,在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漏电电流大于30mA,保护器会在0.1秒之内切断电源B.漏电持续时间超过0.1秒时保护器才能动作C.当漏电电流达到15mA时就能起到可靠的保护作用D.只有当进户电压大于220V或用电电流大于20A时,才能起保护作用11.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
高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核反应堆中,是靠熔化的钠来传递核燃烧产生的热量的。
抽动液态钠的“泵”有传动部分不允许和钠接触,因此常使用一种称为“电磁泵”的机械。
如图所示为这种泵的结构,N、S为磁铁的两极,C为在磁场中的耐热导管,熔融的钠从其中流过,v为钠的流动方向,要使钠液加速,加在导管中钠液的电流方向应为()[3分]A由下流向上B由上流向下C逆着v的方向D顺着v的方向参考答案:A2.如图所示,一倾斜的金属框架上放着一根金属棒,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金属棒在没有磁场时处于静止状态,从t0时刻开始,给框架区域加一个垂直框架平面斜向上的逐渐增强的匀强磁场,到时刻t时,棒开始运动,在t0到t这段时间内,金属棒所受的摩擦力()[3分]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参考答案:C3.地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要使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则地球的转速应为原来的()[3分]ABCD参考答案:B4.三个相同的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已知V1表有示数为8V,V3表有示数为5V,那么,V2表有示数应为()[3分]A5VB3VC8VD大于3V而小于5V参考答案:B5.一个实心球由两种不同的均匀物质构成,各占一半体积,其密度分别为如图所示。
如果实心球完全浸没入密度为的静水中能保持加速度等于零,则下面哪种情况是正确的()[3分]ABCD参考答案:D6.甲、乙两容器形状不同,容积却相同,如图所示。
现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用细线系着,分别浸没入同样深度,这时两容器水面平齐,如果将金属块匀速提出水面,则()[3分]A从甲容器中把金属块提出水面时拉力做功多些B从乙容器中把金属块提出水面时拉力做功多些从甲、乙容器中把金属块提出水面时拉力做功相同D做功多少无法比较参考答案:A7.如图所示,是某一电场中一根弯曲的电场线,A、B是电场线上的两点,一个正点电荷原来静止在A点,释放后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分]A电荷可能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B电荷可能沿其他路径运动到B点C电荷不可能通过B点D电荷是否通过B点无法判断参考答案:C8.用两根长度相等的绝缘细线系住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A和B,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3|qB|,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保持平衡状态,能正确表示系统平衡状态的图是()[3分]参考答案:C9.有一弹簧座垫,宽为22.7cm,它的弹簧成对地如图所示排列,所有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 =10N/m,有一重为100N的物体放在座垫上,座垫的表面将下降10cm,假定当物体放上时,弹簧的长度都相同,则此座垫有多少个弹簧?()[3分]A400B200C100D80参考答案:A10.粗细相同的同种电阻丝制成的两个半径之比为2:1的圆环置于同一匀强磁场之中,其环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现以相同速度将两环分别沿垂直于磁场方向匀速拉出磁场,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大小两环中发热量之比是()[3分]A8:1B4:1C2:1D1:1参考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4)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4)二、知识体系 (4)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5)第一讲力的处理 (5)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7)第三讲习题课 (7)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1)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3)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3)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3)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0)第三部分运动学 (2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1)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2)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2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3)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46)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46)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6)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9)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8)第七部分热学 (58)一、分子动理论 (58)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0)三、理想气体 (61)四、相变 (67)五、固体和液体 (71)第八部分静电场 (7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7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7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8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3)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87)第十部分磁场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98)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03)第一讲、基本定律 (103)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06)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09)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12)第一节黑体辐射 (112)第二节光电效应 (114)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20)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23)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物理竞赛答案1、答案:D2、答案:C解析:从正方形线框下边开始进入到下边完全进入过程中,线框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逐渐增大,所以感应电流也逐渐拉增大,A 项错误;从正方形线框下边完全进入至下边刚穿出磁场边界时,切割磁感线有效长度不变,故感应电流不变,B 项错;当正方形线框下边离开磁场,上边未进入磁场的过程比正方形线框上边进入磁场过程中,磁通量减少的稍慢,故这两个过程中感应电动势不相等,感应电流也不相等,D 项错,故正确选项为C 。
3、答案:A解析:在x =R 左侧,设导体棒与圆的交点和圆心的连线与x 轴正方向成θ角,则导体棒切割有效长度L =2R sin θ,电动势与有效长度成正比,故在x =R 左侧,电动势与x 的关系为正弦图像关系,由对称性可知在x =R 右侧与左侧的图像对称。
4、答案:AD解析:考查自感现象。
电键K 闭合时,电感L 1和L 2的电流均等于三个灯泡的电流,断开电键K 的瞬间,电感上的电流i 突然减小,三个灯泡均处于回路中,故b 、c 灯泡由电流i 逐渐减小,B 、C 均错,D 对;原来每个电感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均加载于灯泡a 上,故灯泡a 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A 对。
本题涉及到自感现象中的“亮一下”现象,平时要注意透彻理解。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有关的知识,本题为中等难度题目。
条形磁铁从线圈正上方等高快速经过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先增加后又减小。
当通过线圈磁通量增加时,为阻碍其增加,在竖直方向上线圈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线圈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其重力,在水平方向上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当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时,为阻碍其减小,在竖直方向上线圈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所以线圈受到的支持力小于其重力,在水平方向上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综上所述,线圈所受到的支持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运动趋势总是向右。
6、答案:AC解析:在释放的瞬间,速度为零,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只受到重力,A 对。
由右手定则可得,电流的方向从b 到a ,B 错。
《高中物理竞赛》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2)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3)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一)振动和波1. 振动教学要求:掌握描述简谐振动的各物理量(特别是相位)及各量间的关系。
掌握旋转矢量法。
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能建立一维简谐振动微分方程。
能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写出一维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了解简谐振动的能量。
理解同方向、同频率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规律。
了解拍的现象及方向相互垂直简谐振动的合成。
重点:简谐运动的特征及规律;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简谐运动各物理量的意义;运用旋转矢量法、振动曲线法讨论和计算简谐运动的有关问题;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简谐运动合成的方法和结论。
难点:相位的三种计算方法:解析法、简谐振动曲线法、旋转矢量法;初相位的计算。
2. 机械波教学要求: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了解波阵面,波线,横波和纵波。
掌握描述简谐波的各物理量(特别是相位)及各量间的关系。
掌握由已知质点的简谐振动方程得出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波动方程)的方法及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理解波形图线。
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概念。
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
了解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
理解波的相干条件,能应用相位差和波程差分析、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
理解驻波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建立半波损失的概念。
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
高二物理第七讲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二物理第七讲主要涉及了力学方面的知识,包括牛顿第三定律、质点系的平衡、竖直面内的斜面上的物体、细绳的加速度、一维弹性碰撞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意味着受力对象和施力对象之间的作用力相互对称。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动量守恒和动量定理等重要的力学定律。
2. 质点系的平衡质点系平衡要求合外力合成为零,合力矩合成为零。
在求解质点系平衡问题时,可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平衡条件来建立方程组,进而解得未知量。
3. 竖直面内的斜面上的物体当物体静止或匀速滑动在斜面上时,我们可以利用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并根据物体在竖直方向和平行方向的平衡条件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对于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斜面的倾角、物体的质量、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等因素都会对物体的状态产生影响。
4. 细绳的加速度当两个物体通过细绳相连时,在平行于细绳的方向上受到的拉力相等,而在垂直于细绳的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则为零。
通过施加不同的力来改变细绳的拉力,就可以实现物体间的运动状态改变。
5. 一维弹性碰撞一维弹性碰撞是指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发生碰撞后继续运动,并且在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
在求解一维弹性碰撞问题时,可以利用冲量和动量守恒原理来分析物体在碰撞前后的速度和动量变化。
以上是高二物理第七讲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这些知识点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我们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高二物理奥赛培训资料讲义】一、物理问题的解题技巧一、整体法和隔离法一般地说,对于不要求讨论系统内部情况的,首选整体法,解题过程简明、快捷;要讨论系统内部情况的,必须运用隔离法.实际应用中,隔离法和整体法往往同时交替使用.二、等效法等效法在物理解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有:物理模型的等效替代;物理过程的等效替代;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三、对称法一般情况下对称表现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上的对称性、物理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对称性、物理量在分布上的对称性及作用效果的对称性等.例1(物理模型的变换等效)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和内电阻r已知,定值电阻R 已知,求:电阻R 调至多大时, R 上获得的电功率最大,其最大值为多少?电源在什么条件下输出功率最大?命题意图: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及运用已学知识 灵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错解分析:考生往往借助常规思路,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直流电路特点,写出R 的功率表达式,讨论求解,繁杂易错,思维缺乏灵活性.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用隔离法分析比较巧妙,设沿虚线将电路隔离成左、右两部分,左边部分可以看作一个新的电源,对(甲)图电路来说,新电源的电动势为E ′=E ,而内电阻r ′=r +R 0,对(乙)图来说,新电源的电动势为E ′=00R r R +E ,而r ′=00R r rR +,如图2所示.虚线右边部分即为新电源的外电阻R .这种新电源又叫做等效电源.这样原来的甲乙电路就简化成了由等效电源(E ′,r ′)与电阻R 连成的最简单电路.由电源的输出功率(即外电路上R 获得的电功率)与外电阻R 的关系知,在(甲)图中当R =r ′=r +R 0时,R 上获得的电功率最大,其最大功率为P m ='2'4r E =)(402R r E +。
对(乙)图中当R =r ′=00R r rR +时R 上获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 P m ='2'4r E =002004)(R r rR E R r R +∙+=)(4020R r r E R + 图2 图1例2、如图5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木块B 相连,木块A 放在木块B 上,两木块质量均为m ,在木块A 上施有竖直向下的力F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1)突然将力F 撤去,若运动中A 、B 不分离,则A 、B 共同运动到最高点时,B 对A 的弹力有多大?(2)要使A 、B 不分离,力F 应满足什么条件?【点拨解疑】 力F 撤去后,系统作简谐运动,该运动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该题利用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对称性来求解,会简单的多.(1)最高点与最低点有相同大小的回复力,只有方向相反,这里回复力是合外力.在最低点,即原来平衡的系统在撤去力F 的瞬间,受到的合外力应为F /2,方向竖直向上;当到达最高点时,A 受到的合外力也为F /2,但方向向下,考虑到重力的存在,所以B 对A 的弹力为2F mg -. (2)力F 越大越容易分离,讨论临界情况,也利用最高点与最低点回复力的对称性.最高点时,A 、B 间虽接触但无弹力,A 只受重力,故此时恢复力向下,大小位mg .那么,在最低点时,即刚撤去力F 时,A 受的回复力也应等于m g ,但根据前一小题的分析,此时回复力为F /2,这就是说F /2=mg .则F =2mg .因此,使A 、B 不分离的条件是F ≤2mg .针对训练1.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18),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 B )A .N 不变,T 变大B .N 不变,T 变小C .N 变大,T 变大D .N 变大,T 变小2.如图8所示,一块均匀的半圆形薄电阻合金片,现将它按图甲方式接在电极A 、B 之间,测得其电阻为R ,如果按图乙方式接在电极A 、B 之间,则其电阻值为 4R 。
上讲代表的是动力学里的最基本的套路,好好练习。
这讲处理的如何建立微分方程。
竞赛中用微分方程处理的问题,一定都可以绕过微分方程解决。
然而不论是用什么方法,建立方程的过程必然是一样的。
1、 步找出多少个独立变量,通过常见的各种约束,表达系统的变量。
2、 方程的来源可以是牛顿第二定律/角动量定理,也可以是XX 守恒,本质上是相通的。
写方程的时候如果发现要算的变量在积分上下限的位置,或者在积分变量的位置,说明不应当对整个过程写方程,而是应当对某一小段过程写方程(即把积分方程化成微分方程)。
3、 消去无关的变量。
例如要干掉v 而算出x ,t 关系的时候,v 显然应当为dxdt,或者通过加减将,v dv 等一起消掉。
例题精讲上讲复习-关联【例1】 在光滑的固定的,倾斜角度为θ的水平面上,有一个半径为r 的薄壁圆筒,外面饶了一圈绳子,绳子一端接在天花板上。
初始状态圆筒被挡板挡住,露出的绳子长度为l ,然后突然撤掉挡板 (1) 求刚撤掉挡板的时候,圆筒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
(2) 求这个瞬间绳子上与圆筒接触的点的加速度与圆筒上与绳子接触的点的加速度。
上讲复习-曲率半径【例2】 半径R 的大圆内,取半径4Rr =,小圆对应的滚轮线,求线上最大曲率半径max ρ, 本讲导学第7讲动力学II 建立微分方程解:内滚轮线又称内旋轮线内摆线设匀速纯滚动,小圆自转角速 角速度记为ϕω,小圆圆心弦转角速度记为θω,旋转速度记为v 则有,()R rr v R r rϕθϕθωωωω-==-⇒=内滚轮线max ρ在园中P 处,有 22()p v v R r θω==-p a 方向向上,大小为222()=(2)p R ra r R r R r rϕθθωωω- =--=-…… p a 即为a 心,得2max p 4()===(2)p v r R r a R r ρρ--心将4Rr =代入,即得 max 32R ρ=上讲复习-惯性力【例3】 在竖直平面上,设置图示的水平X 轴和数值向下的y 轴,t=0时刻位于x=0,y=0处的小水桶从静止出发,以匀加速0a ,沿X 轴运动。
过程中桶底小孔向下漏水,单位时间漏水质量为0m 常量。
略去漏水相对水桶的初速度,在任意00t >时刻,试求: (1)漏水迹线方程;(2)漏水迹线中的质量线速度λ随y 坐标的分布函数。
ag 1.yxt=0解(1)0t 之前,于t 时刻从桶底漏出的谁,在0t 时刻的x ,y 坐标分别为2222000000000111()222x a t a t t t a t a tt at a t a tt =+-=+-=-+ =2222200000000011111()22222a t a t a tt a t a t a t t -+-=-- 201()2y g t t =-得漏水迹线方程为:200012a x a t y g=- 迹线如图1所示。
或者改去水桶参考系'''O x y -,该系中每一滴漏水都沿题解图2所示0a a g =-+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轨迹即为漏水迹线。
0t 时刻漏水迹线如题解图中虚线所示,方程为:0'=-'a x y g ,因2001'2x x a t =-,'y y =,得200012a x a t y g =-(2)如前所述,0t 之前于t 时刻才能够桶底漏出的水在0t 时刻的x 、y 坐标分别为22000011()()22x t a t a t t =--,201()()2y t g t t =-0t 之前,于t at +时刻从桶底漏出水在0t 时刻的x ,y 坐标分别为()()x t dt y t dt + , +dt 时间内质量为0dm m dt =的漏水,在0t 时刻的x 迹线中占据的dx dy ,的长度dl 为: 000(0,()dx a t t dt dy g t t dt =-=--,22220()dl dx dy a g t t dt =+=+-其中dy 为负,是因为()()y t y t dt >+,如题解图所示,迹线中()y t 处质量线度为0220()()m dmt dl a g t t λ==+- 即02yt t g-=代入,即得0t 时刻迹线中质量迹线中质量线密度λ随y 坐标的分布式:0222()m y y ga g λ=+ 12gt 02漏水迹线12a 0t 02t 0a 0题解图1.yx0'y'x'12gt 02漏水迹线12a 0t2t 0a 0题解图2.yxx(t+dt)x(t)t+dtty(t)o12gt 02题解图312a 0t 02y(t+dt)yx【例4】 如图两个质量为m 的方块,边长分别为l 和/2l 。
方块上下面摩擦系数均为μ。
初始时刻,上面的小方块速度为0v 向右。
要求最后小方块能停在大方块上,而不发生以下事情,求各参数应当满足的关系。
A 上面的方块不翻动B 下面的方块不滑动C 上面的方块不掉下来D 下面的方块不反翻如何建立微分方程【例5】 原题出自更高更妙的物理如图一卷水管立在地上。
铺开之后每层水管厚度为d ,水管卷的总半径为R d >>。
开始的时候踢一脚,让水管卷滚起来,初态速度为0v gR >>。
在水管滚开的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求整个卷摊平需要多长时间。
【例6】 第29届模拟题第6套第二题按照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加速运动的物体会引起引力场的变化,从而激发引力波,向外辐射能量。
引力波的探测一直以来是非常困难的。
一种判定引力波存在的证据是观察大质量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或者中子星的脉冲)。
我们把模型作如下简化:两个质量为m 的星体绕着其质心作圆周运动。
初始时刻两个星体之间距离为l 。
,当星体的加速度为a 时,其引力波辐射功率为2P ka =,其中k 是一个很小的常数。
(万有引力常数为G ,双星之间的引力作用可以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计算) (1) 双星体系的周期变化0.01%需要经过多长时间。
(2) 按照这个理论双星越来越近,最后几乎相撞。
估算相撞需要的时间。
【例7】 一根轻绳跨过具有光滑水平轴的定滑轮(质量可忽略),两个质量为1m 和2m 的人各抓住绳的一端开始时,两人与水平轴之间的高度差分别为1h 和2h ,他们同时从绳上开始向上爬,并同时到达该滑轮水平轴处,试求所需时间t 。
解法1.假设两人相对底面都是匀加速向上爬111T m g m a ==,222T m g m a -=,T :绳中张力21112h a t =,22212h a t =1122212()()m h m h t m m g -⇒=- 解法2:按题目,不设匀加速上爬,从各人初位置出发,分别建立数值向上的12y y ,轴21112()d y T m g m dt -=,22222()d y T m g m dt -=22111222()()d m m g m y m y dt⇒-=-引入1122Z m y m y =-,得21()dZm m g dt=-且|0t o Z == 021210()()Ztd Z m m gdt Z m m gt ⇒=-⇒=-⎰⎰v22121001()()2Z t dZ m m gtdt Z m m gt ⇒=-⇒=-⎰⎰两人同时爬到滑轮水平轴处,有21122211()2m h m h Z m m gt -==-得1122212()()m h m h t m m g-=-【例8】 27届复赛题第3题 三、(25分)在人造卫星绕星球运行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其对称转轴稳定在规定指向,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卫星在其运行过程中同时绕自身的对称轴转,但有时为了改变卫星的指向,又要求减慢或者消除卫星的旋转,减慢或者消除卫星旋转的一种方法就是所谓消旋法,其原理如图所示。
一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薄壁圆筒,,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O 是圆筒的对称轴,两条足够长的不可伸长的结实的长度相等的轻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圆筒表面上的Q 、Q ′(位于圆筒直径两端)处,另一端各拴有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正常情况下,绳绕在圆筒外表面上,两小球用插销分别锁定在圆筒表面上的P 0、P 0′处,与卫星形成一体,绕卫星的对称轴旋转,卫星自转的角速度为ω0。
若要使卫星减慢或者停止旋转(消旋),可瞬间撤去插销释放小球,让小球从圆筒表面甩开,在甩开的整个过程中,从绳与圆筒表面相切点到小球的那段绳都是拉直的。
当卫星转速逐渐减小到零时,立即使绳与卫星脱离,解除小球与卫星的联系,于是卫星转动停止。
已知此时绳与圆筒的相切点刚好在Q 、Q ′处。
1、 求当卫星角速度减至ω时绳拉直部分的长度l ;2、 求绳的总长度L ;3、 求卫星从ω0到停转所经历的时间t 。
参考解答:解法一1. 设在时刻t ,小球和圆筒的运动状态如图1所示,小球位于P 点,绳与圆筒的切点为T ,P 到T 的距离即绳的拉直部分的长度为l ,圆筒的角速度为ω,小球的速度为v .小球的速度可以分解成沿着绳子方向的速度1v 和垂直于绳子方向的速度2v 两个分量.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有()()()()22222001211112222M R m R M R m ωωω+=++v v (1) 2220012+=++MR mR MR mR ml ωωωv v (2)因为绳子不可伸长,1v 与切点T 的速度相等,即ωR =1v (3) 解(1)、(2)、(3)式得()()02222ωωml R m M ml R m M ++-+= (4)()()022222ωmlR m M lR m M +++=v (5) 由(4)式可得00M m l Rm ωωωω-+=+ (6)这便是在卫星角速度减至ω时绳的拉直部分的长度l .2.由(6)式,当0=ω得2vv图1TOP1v+=M mL Rm(7) 这便是绳的总长度L .3.如图2所示,从时刻t 到t t +∆,切点T 跟随圆筒转过一角度1t ωθ∆=∆,由于绳子的拉直部分的长度增加了l ∆,切点相对圆筒又转过一角度2lRθ∆=∆,到达T '处,所以在t ∆时间内,切点转过的角度 12lt Rθθωθ∆∆=∆=+∆+∆ (8) 切点从T 变到T '也使切线方向改变了一个同样的角度θ∆,而切线方向的改变是小球具有垂直于绳子方向的速度2v 引起的,故有2tlθ∆∆=v (9) 由(1)、(2)、(3)式可得()20l ωω=+v (10) 由(8)、(9)、(10)三式得0l R t ω∆=∆ (11) (11)式表示l 随t 均匀增加,故l 由0增加到L 所需的时间为 001s L M mt R mωω+== (12)解法二T 'T1θ∆()2t v ll l +∆图2O2θ∆2m2mOQ 'QωT Rl r0P图10P '1.撤去插销后两个小球的运动情况相同,故可取一个小球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先研究任何时刻小球的速度.在t 时刻,相对卫星系统质心参考系小球运动状态如图1所示,绳子的拉直部分与圆筒面的切点为T ,小球到切点T 的距离即绳的拉直部分的长度为l ,小球到转轴O 的距离为r ,圆筒的角速度为ω.由于圆筒的转动和小球相对圆筒的运动,绳将展开,切点位置和绳的拉直部分的长度都要改变.首先考察小球相对于圆筒的运动.在t 时刻,OT 与固定在圆筒上的半径0OP 的夹角为φ,如图2所示.由于小球相对圆筒的运动,经过时间t ∆,切点从圆筒上的T 点移到T '点,OT '与0OP 的夹角变为φφ+∆,绳的拉直部分的长度由l 变为l ',小球由P 运动到P ',PP '便是小球相对圆筒的位移.当t ∆很小时l l '≈,故PP l l φφ''=∆≈∆于是小球相对圆筒的速度大小为ll tφφφω∆==∆v (1) 方向垂直于TP .φω是切点相对圆筒转动的角速度.再考察圆筒相对质心参考系的转动,即与圆筒固连在一起的转动参考系相对质心参考系的运动.当圆O图20Pφ φ∆ TT 'l ' P 'P lφTPrlφv2ωv 1ωvωvv图32φω+v v OR0P筒的角速度为ω时,位于转动参考系中的P 点(小球所在处)相对质心系的速度r ωω=v (2) 方向垂直于OP .可以把ωv 分解成沿着TP 方向的分量1ωv 和垂直TP 方向的分量2ωv ,如图3所示,即1R ωω=v (3)2l ωω=v (4)小球相对质心系的速度v 是小球相对圆筒的速度和圆筒参考系中的P 点相对质心系速度的合成,由图3可得v 的大小()2212ωωφ=++v v v v (5)因l R φ= (6) 故有()222R φωωωφ=++v (7)因为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故系统的动能和角动量守恒,故有()()222220011112222M R mR M R m ωωω+=+v (8) ()2220012MR mR MR mR ml ωωφωωω+=+++v v v (9)由(7)、(8)两式有()22220m M mφωωωωφ=+++ (10)由(1)、(3)、(4)、(6)、(9)各式得()20mM mφωωφωω=+++ (11)由(10)、(11)两式得φωωωω+=+0故有0ωωφ= (12)上式说明绳子与圆筒的切点相对圆筒转动的角速度等于卫星的初始角速度,是一个恒量,将(12)式代入(11)式得00M m m ωωφωω⎛⎫+-=⎪+⎝⎭(13) 由(6)、(13)两式得00M m l R m ωωωω⎛⎫+-= ⎪+⎝⎭(14)这便是在卫星角速度减至ω时绳的拉直部分的长度l .2.由(14)式,当0=ω得绳总长度, 即M m L R m+= (15) 3.因φω是一个恒量,φ随时间的t 的变化规律为t 0ωφ= (16)当0=ω时,由(13)式可得卫星停旋时的φs M m mφ+= (17) 设卫星停转所用的时间为s t ,由(16)、(17)式得001s s t M m mφωω==+ (18) 评分标准:本题25分.解法一 第1问12分.(1)、(2)式各3分,(3)式2分,(6)式4分.第2问3分.(7)式3分.第3问10分.(8)、(9)式各3分,(10)式2分,(11)、(12)式各1分.解法二第1问18分.(1)式3分,(2)式2分,(7)式2分,(8)式3分,(9)式3分,(12)式2分,(14)式3分,第2问3分.(15)式3分.第3问4分.(16)式2分,(17)式1分,(18)式1分.物理世界想象中的夸克星我们正常看到的天体是原子构成的,如果压强再大一些,原子的结构被压垮,星体由中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