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小结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小结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小结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小结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小结

成本核算方法并不仅仅只有传统的一种,还有源自美国的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以及源自德国的弹性边际成本法(德文Grenzplankostenrechnung英文Flexible Standard Costing),更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把成本会计推向更高更完善层次的资源消耗会计(Resource Consumption Accounting)。由此可见成本会计是一门与时俱进,生气盎然的实用型学科。经过一学期对传统成本法的细致学习,加上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实践操作,本人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传统成本法的应用,但同时也体会到了它的局限性,并对作业成本法等新兴核算方法产生了兴趣。因而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针对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进行比较和浅析,同时对本次实习做一简单总结。

1. 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1.1 传统成本法

1.1.1 传统成本法的原理

传统成本法指企业支持成本分摊的方法,所谓支持成本指支持产品或服务完成的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的成本费用。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一般分为三部分,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再根据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原则,对所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中去。

1.1.2 传统成本法的局限性

传统成本核算系统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它运用了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动因,而企业以不同数量、规格和不同复杂程度生产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时,这样的分配比率将导致不准确的产品成本。而如今,许多企业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技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小批量,并能快速、高质量地生产出个性化强、品种多、批量小的产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生产状态由“多人操作一台机器”转变为“一人操作多台机器”。因而,固定制造费用占有的产品制造成本比例大幅度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管理者对制造费用的核算作革命性变革,要求把成本核算的重点从直接人工转移到制造费用的合理分配上,以便提高产品成本计

算的正确性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1.2 作业成本法

1.2.1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

作业成本法(ABC)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在ABC下,作业成本可分为四个层次的产品单位成本。即①与生产单位产品有关的直接耗费,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等。该层次的作业成本与产量成正比例关系。②生产批次成本。即与生产批别和包装批别有关的资源耗费,包括生产某批次所需要的生产准备成本、清洁成本、质量成本等。该层次的作业成本取决于生产批次的多少。③产品维持成木。即与产品种类有关的资源耗费,包括获得某种产品的生产许可、包装设计等方面的成本。该层次的作业成本取决于产品的范围及复杂程度。④工厂级成本。即与维持作业生产能力有关的资源耗费,包括折旧、安全检查成本、保险等。该层次的作业成本取决于组织规模和结构。

1.2.2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成本。将能够直观地确定为某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成本划为直接成本,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或服务成本,其余部分则列为作业成本。

(2)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作业。作业是指为提供服务或产品而耗用企业资源的相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如订单处理、产品设计、员工培训、材料处理、机器调试、质量检查、包装、销售、一般管理等。

(3)计量作业成本。根据资源耗用方式的不同将间接资源成本分配给相关作业,计算出各项作业的成本,即作业成本。

(4)选择成本动因,即选择驱动成本发生的因素。一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往往不只一个,应选择与实耗资源相关程度罗高且易于量化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作业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有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机器准备次数、产品批数、收料次数、物料搬运量、订单份数、检验次数、流程改变次数等。

(5)汇集成本库。即将相同成本动因的有关作业成本合并汇入“同质成本库”,如动力与维护费用可归入一个成本库。

(6)作业成本分配。其计算公式为:

分摊成本=某作业成本(库)分配率/被某产品耗用成本动因数量。

(7)计算产品成本。将分配某产品的各作业成本(库) 分摊成本和直接成本(直接人工及

直接材料)合并汇总,计算该产品的总成本,再将总成本与产品数量相比,计算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1.3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比较

1.3.1 间接费用界限的差异

在传统成本法下,间接费用指制造成本,就经济内容来看,只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间接有关的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全厂生产、销售产品和筹集生产资金的支出作为期间费用。在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则是完全成本,所有费用只要合理有效,都是对最终企业价值有益的支出,都应计入生产成本。它强调的是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而不论其是否与生产直接、间接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期间费用归集的是所有不合理的、无效的支出。

1.3.2 信息准确性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目的是把辅助部门归集的制造费用以一种平均线性方式的分配到各产品,没有考虑实际生产中产品消耗与费用的配比问题,只能是一种“绝对不准确”(absolute inaccuracy)的信息。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信息可视为一种相对准确(relative accuracy)的信息。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着眼于费用、成本的来源,将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起来。在分配间接费用时,选择多样化的分配标准(成本动因),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并将按人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比重降到最低限度,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把产品的成本视为靶心,作业成本法虽然不能每次都击中这靶心,但是却能始终如一地击中靶的外环和中环。

1.3.3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方式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下的管理生产系统是一种由前向后推的生产系统。即生产从原材料开始进入第一生产工序,第一工序完工后的半成品转入到第二生产工序,依次类推按部就班,直至最终形成完工产品,从而传统的成本质量管理一般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半成品和完工产品的质量检测上,出现问题,及时修补或剔除。

而作业成本法下的生产管理系统一般为适时生产系统,它与传统生产不同,是由后向前拉的一种逆推似的生产系统,企业的生产程序环环相扣,衔接非常紧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收益,也使得企业减少了存货带来的费用。作业成本法下的质量管理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Control,简称TQC),要求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人把好自我生产关口,实现自我质量监督,发现废次品,立刻在本生产工序中纠正。

1.3.4 分配基准特性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主要采用单一的人工工时等财务变量为分配基准,而忽略了一套良好的非财务变量,因而丧失了一些改善公司管理的有利机会。作业成本法的分配基础是多元的,不但强调如人工工时、机械工时、生产批量、产品的零部件数量等财务变量,也强调如工艺变更指令、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等非财务变量。采用多元分配基准,提高了产品与其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使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以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增加“顾客价值”。

1.3.5 适用条件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适用于产品结构单一、制造费用的数额相对较小,且其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有事实上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业成本法一般适用于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产品品种繁多、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较好地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当局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度不满意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

1.4 结论

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相比较,分配基础(成本动因)不仅发生了量变,而且发生了质变,它不再仅限于传统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它不仅局限于多元分配基准,而且融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并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产品的零部件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质量检测时间等)。这种量变和质变、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相结合的分配基础,由于提高了其与产品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能使作业成本能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然而,作业成本法并不满足管理对成本信息需要的万灵妙药,与现行方法相似,它的价值也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需要牢记的是:作业成本法提供仍然是历史成本信息,仅间接地与管理决策相关,所以要想发挥决策方面的作用必须要有附加条件。此外,作业成本法虽然大大减少了现行方法在产品成本计算上的主观分配,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它们,也就是说,由于作业成本法的基础资料未分配任意性的影响,另外,就作业成本法的最核心内容成本归集库和成本动因的选择而言,作业成本法也无法做到完美无缺。综上所述,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运用到实务操作中不一定可以完全避免一些成本共性问题,以致不可避免地带有人为分配的色彩,这是作业成本法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之处。

2. 弹性边际成本法

2.1 弹性边际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德国的“弹性边际成本法”(Grenzplankostenrechnung,英文简称GPK)是一种以广设成本中心为责任中心,以贯彻责任制为特色的融成本预算、核算、控制和责任考评于一体的成本会计系统。该成本系统由满足外部需要的实际成本核算系统和满足内部成本控制需要的成本核算系统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2.1.1 成本中心的设置。

GPK设置的成本中心称之为广设成本中心,它由同质的作业构成,与我们传统的责任中心设置不同,传统责任中心是按职能部门设置的,如:分厂、车间、班组为传统的责任中心。广设成本中心是按同质的作业设置的,不同质的作业不能设为一个成本中心,必须将不同质的作业分开单独设置成本中心。

2.1.2 成本性态的分析

在该方法下,也要将成本按其性态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指随该成本中心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才是变动成本;辅助成本中心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按照因果关系的原则分别向基本生产成本中心分配。基本生产成本中心的产品成本由本身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加上从辅助成本中心分配过来的“变动成本”构成。这样计算出来的成本,便于向经理人员提供做战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2.1.

3. 成本的控制与分析

各成本中心负责核算和控制该中心发生的全部费用。各成本中心可以以成本预算和成本标准,如工时消耗标准、实物消耗标准、费用标准等作为成本控制标准,借助于现代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方法对成本进行实时的控制。在控制过程中,成本中心要对出现的不利差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将其分为自然差异和人为差异,而只有人为差异才是管理不善造成的,这应由造成该差异的成本中心负责。

2.1.4. 成本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

在GPK下,企业一般都建立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组织层次的成本管理责任。如:德国铁路公司负责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分为4级,自上而下分别是:控股公司——股份公司(5个)——铁路地区(7个)——成本中心,成本心按地区加功能的不同来划分,整个德国铁路公司共有7 000个功能,划分为50 000个成本中心。在德国的企业中,每一个成本中心就是一个基层的组织单位,也是一个成本控制的责任单位。

3. 实习内容回顾及总结

3.1 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根据实训内容,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和“职工福利费用分配表”,分别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和“职工福利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在原设置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及制造费用明细账中进行登记。

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基础部分,它对以后几章内容有很大作用。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习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几方面进行了练习,经过实习我基本上能够对这些费用进行分配。这些章节中难度不大,只要掌握了一些方法,在加耐心做题训练,就能熟练掌握了。可以说这些章的内容不难,学好这些,以后的部分学习起来就容易了。

在材料费用方面,分配费用比较简单,比如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如按实际产量分配,从而计入各产品成本;人工费用方面,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如实际工时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费用方面,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运用直接分配法分配,比较简单;制造费用的分配方面,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如工时比例,分配计入个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是成本核算的最后一项内容,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在实习中我们主要用约当产量法。

3.2 各种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简化分批法、分步法)的综合训练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是讲了品种法,分批法,简化分批法和分步法。其中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好多企业都用这种方法,基础而实用;而分批法是按批别作为计算对象,是一种订单生产,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考虑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分配问题;分步法是以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分步法是最难计算最复杂的的,尤其是成本还原。

4. 实习感想及建议

虽然对新兴的核算方法感兴趣,但是实践操作还需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成本核算最需要耐心和细心,这也是对我这个急性子和爱嫌麻烦的家伙的一个巨大挑战。刚开始几天毛毛躁躁纰漏百出,但是渐渐的就静下心来,能够一丝不苟的登记,计算,而且速度也大

大提高。

我认为课程设计对加固我们对成本会计的掌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几点小建议:

可否考虑更改实习时间,以免和考试冲突影响实习效果;

可否考虑加入对新兴核算方法的实践,我认为诸如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很重要也很实用;

可否考虑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因为在实习过程中大量时间都花在按计算器上,而且错的几率比较大,若实现电算化,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并节省了时间,可以操作更多的方法。

成本会计实训心得体会3篇

成本会计实训心得体会3篇 成本会计实训心得体会一: 经过几周漫长的实训,让我个人认为会计对与男生而言真的有种苦不堪言的味道。从一开始的做会计分录,到登记凭证。然后再到登记帐簿,再是结帐,对帐,编制报表,装订等一系列烦琐由几个人的工作由一个人来完成,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了,才真真正正了解到什么是会计。原来会计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么清闲。 还记得,在刚开始做会计分录时,自己由于在电台要准备节目,所以周一到周三的那段时间一直忙于那些工作。于是准备在周四完成会计分录的工作。可是偏偏党老师周五的课换到了周四下午,顿时让我一脸茫然。虽说自己在上学期基会学的是相当不错,给一个题目,2秒钟分录立马脱口而出,可是让我在很快的时间完成40多道分录,还要手写,不太现实。于是干脆等老师讲完自己直接边编分录边编制凭证。于是2个阶段的工作,李晔在一个阶段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登记帐簿了,如果说前一阶段的工作还是我的强项的话,这一阶段顿时让我傻了眼,不是自己不会,而是那些烦琐的工作,实在让人着急。要根据凭证一笔一笔登记不同的帐簿,什么总帐、明细分类帐、三栏式等等一系列帐,真是着急。看着这么一厚搭凭证。。。苦的还在后边,尤其在写数字时,写错一个,都要用刀片去刮,稍微用力,纸就破了。这不仅是考验我们的耐心,更是需要我们的细心。

另外,做这些帐,首先要分清哪些业务该登那些帐簿,稍微疏忽,一帐帐页就报废了。还有,最后结帐时要一笔一笔计算每个类型的结果,一大堆数字加加减减,真是做的头大! 成本会计 后来,编制会计报表就简单了许多,由于前期大量的工作,后期只要根据帐簿将会计报表一一编制就行了,当然还是离不开我们的细心。 最后的任务就是将会计的帐页分类装订,凭证等一系列材料整理归类,基本任务就初步完成了! 成本会计实训心得体会二: 一、实训目的: 《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会计方面的实训,学生对七种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模拟操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使学生对教学中较深的财务会计理论内容有一个较好的掌握,达到会计相关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安排了这次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训,从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从编制凭证开始到登记帐簿直到编制会计报表这一会计核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高职学生的重实践,强技能的特色。 二、实训步骤 1、熟悉资料,设置各种帐簿,登记起初余额。 2、根据经济业务,填制记帐凭证。 3、根据凭证登记帐簿。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小结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小结 成本核算方法并不仅仅只有传统的一种,还有源自美国的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以及源自德国的弹性边际成本法(德文Grenzplankostenrechnung英文Flexible Standard Costing),更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把成本会计推向更高更完善层次的资源消耗会计(Resource Consumption Accounting)。由此可见成本会计是一门与时俱进,生气盎然的实用型学科。经过一学期对传统成本法的细致学习,加上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实践操作,本人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传统成本法的应用,但同时也体会到了它的局限性,并对作业成本法等新兴核算方法产生了兴趣。因而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针对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进行比较和浅析,同时对本次实习做一简单总结。 1. 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1.1 传统成本法 1.1.1 传统成本法的原理 传统成本法指企业支持成本分摊的方法,所谓支持成本指支持产品或服务完成的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的成本费用。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一般分为三部分,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再根据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原则,对所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中去。 1.1.2 传统成本法的局限性 传统成本核算系统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它运用了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动因,而企业以不同数量、规格和不同复杂程度生产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时,这样的分配比率将导致不准确的产品成本。而如今,许多企业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技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小批量,并能快速、高质量地生产出个性化强、品种多、批量小的产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生产状态由“多人操作一台机器”转变为“一人操作多台机器”。因而,固定制造费用占有的产品制造成本比例大幅度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管理者对制造费用的核算作革命性变革,要求把成本核算的重点从直接人工转移到制造费用的合理分配上,以便提高产品成本计

成本会计心得体会3篇

成本会计心得体会3篇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两周的实践时间就过了,在过去的两周内我在廊坊市卓越检测公司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践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切身实践,不但使我体会到了将会计理论实际应用于会计实务操作中的重要性,更令我学会了一些如何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道理。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经过这次自身的切身实践,我才深切地理会到了“走出课堂,投身实践”的必要性。平时,我们只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纸上谈兵,思维的认识基本上只是局限于课本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我们对会计知识认识的片面性,使得我们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这些都是十分有害的,其极大地限制了我们会计知识水平的提高。虽然我们已经历了会计模拟实验的磨砺,但那毕竟只是个虚拟的业务处理程序,其与实际的业务操作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是会计模拟实验所替代不了的,是要我们“走出去”才能学到的。 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是为我们的实际执业注明框架、指明方向、提供相应的方法论,真正的执业技巧是要我们从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慢慢汲取的。而针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的问题,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不可纯粹地“以本为本”,而应在遵从《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地加以修改。这就将从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原则性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如课本上及会计模拟实验中都要求将记帐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帐凭证三类凭证,但我所在的卓越公司就根据自身业务相对简单的特点考虑,而将三类记帐凭证都统一为一种类型的记帐凭证。 更重要的是,我在此次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与便捷性。由于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电算化理论的普及,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已采用电算化记帐。这就要求我们能将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很好地相结合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会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成本会计 课程代码:3301A122(会计电算化)、3302B122(会计与审计) 所属院系:财经学院制定时间:2010.11.02 制定人:黄燕批准人: 二、基本信息 学分:4 课程类型: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专业课 学时:72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 授课对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专业 后续课程:财务管理、审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它的主要能力是掌握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其中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基础,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而完工产品的成本主要是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构成,这样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核算就形成了课程的分能力,要掌握这种能力就需要有若干的知识点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应会能力标准。本课程就是根据主要能力推出应会能力,再由应会能力推出应知能力,从而进行能力构建的。 (1)知识教学目标 ①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熟练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③熟悉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定额法; ④熟悉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成本分析。 (2)能力教学目标 ①通过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的学习,训练学生的综合核算能力; ②通过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③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综合模拟训练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团结协作、计算机操作等能力,提高学生严谨务实、诚实守信等综合素质。 (3)素质教育目标 ①具有热爱所学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②具有胜任会计工作的良好业务素质和健康的身心; ③具有较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和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全 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教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与在产品之间的 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成本分析。教学总学 时为72学时,扣除考试及复习占用学时,知识模块与对应学时为: 教学模块名称任务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分学时合计 模块一成本和成本会 计 任务一成本会计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2 2 任务二成本会计的对象; 任务三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任务四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任务三 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有 关账务处理 模块三要素费用的归 集和分配 任务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2 16 任务二材料费用的核算 2 任务三工资薪酬费用的核算 2 任务四其他费用的核算 2 任务五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4 任务六制造费用的核算 2 任务七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2 模块四生产费用在完 工产品与在产 品之间的分配 任务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2 10 任务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8 模块五 产品成本计 算方法概述 任务一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 算的影响 2 2 任务二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任务三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模块六 产品成本计 算的基本方法 任务一品种法 4 16 任务二分批法 6 任务三分步法 6 模块七产品成本计任务一分类法 4 8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工程项目成本指标分析 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年级2011级 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基于收集到的工程项目概预算书,分析某项目的成本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建议。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掌握成本管理的理论知识,并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任务: 从房地产公司、施工单位、咨询公司或从网上下载完成的招投标文书,每个同学的工程项目不同,需要从建设单位角度和施工单位角度制定该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案。 设计成果: 1、网络上下载的估算报告或概预算书原文(电子版和纸板); 2、成本指标分析课程设计文本(内容详见附表)。 主要要求: 1、课程设计要求每人独立完成,设计的结果由设计人员每人单独提交。 2、课程设计方案的深度:各种管理建议要落实到可以操作的层面上,比如某 一具体的措施能够明确到某个人或部门能够执行;至少要完成附表中的相关指标分析。 3、严格按照学校课程设计要求进行。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成本规划与成本控制的理论; ●设计和施工阶段各成本控制要点;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分析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分析成本各子项控制与项目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目前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 1、《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任宏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2、《工程项目管理》(丛培经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设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 4、课程设计任务书; 5、工程管理相关网站; 6、其它相关资料。 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 1、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0.5天; 2、设计任务计划的制定,0.5天; 3、完成项目成本控制方案并提交成果,5天。 任务下达日期 2013 年 12 月 19 日完成日期 2013 年 12 月 27 日

成本管理会计作业

单位:元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 A 、B 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两种 一、练习材料费用的分配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A 、B 两种原材料。甲产品投产 200 件,原材料 单件消耗定额为:A 材料 8 公斤,B 材料 6 公斤;乙产品投产 100 件,原材料 单件消耗定额为:A 材料 2 公斤,B 材料 4 公斤。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A 材 料 1 元,B 材料 2 元。材料成本差异率均为-1%。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 A 材料 1836 公斤,B 材料 1568 公斤。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二、练习材料费用的归 集与分配 某企 业 2012 年 5 月材料耗用汇总情况如下: 材 料领用汇总表 产品的产量资料及定额资料如下:A 产品产量 600 件,材料单位耗用定额 7.5 千克;B 产品产量 500 件,材料单位耗用定额 6 千克。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2、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领用部门直接耗用共同耗用金额

三、练习存货发出计价 方法的核算 1、资料:某工业 企 业2000年12月3 1日以前对发出存货 计价采用先进先 出法,2001年1月1日起改为后进先出法。该企业2001年1月1日存货的账 面余额为112500元,结存数量为1250;1月6日购入2000吨,每吨单价92元;1月14日发出3000吨存货;1月20日又购入1300吨存货,单价93元。该企业采用永续盘存制。 2、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1年1月31日存货的账面余额。 (2)比较由于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后对期末存货价值的影响。 四、资料: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 两种产品的单位燃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 A产品500件,B产品300件。 要求: ①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②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 成本明细账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不专设“燃料“总账。 燃料费用分配表

成本会计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通过一个多星期在东利公司、东马公司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以前没有在工业企业工作的经验,接触到成本会计还是在书本中,那时在校时总是觉得成本会计是最难的,因为涉及很多个步骤、方法,每个步骤或方法下面还有很多细的步骤和方法,真是复杂。比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分为基本的和辅助的,基本方法下面还分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分步法又分为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逐步结转下还有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书本中介绍的那么复杂,但在有的方面比书本中的内容还要细很多,比如科目的设置,实际“产成品”下的次级科目要比书本中更细、更多。还有就是要完全做好成本核算,还必须与其他部门做好配合,与车间、库房的产品分类方法、分类顺序相一致,这样才能与财务的核算相衔接,工作起来才得心应手,还便于与他们相核对,找出差异。 东利公司与东马公司的车间产品流转过程是一样的,车间都分为编织车间和成衣车间,他们的流转过程如下: 1、编织车间:原材料购入纱库领用编织车间加工为毛坯入检验室转入成衣车间 2、成衣车间:毛坯领用成衣车间加工为成衣包装车间包装产品入库房 这两个公司在成本核算方法和要素分配归集方面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核算细节和科目设置方面有差异。总体核算方法如下:

1、成本核算基本方法:分步法,分为半成品即衣坯、产成品两步;分步法下的逐步结转分步法即为计算半成品成本法,计算出衣坯的成本;计算半成品成本后再转入下一个步骤时使用分项结转,即把半成品的成本分成四项费用结转到成衣成间的成本核算中。 2、成本核算辅助方法:分类法。编织车间的原材料由车间按类型报出用量按实际分配,成衣车间用的缝合纱按实际产量进行摊销;其他三项费用按折合系数进行分配。 3、原材料的分配和归集:编织车间的原材料由车间按类型报出实际用量,财务据此做成本,无需进行分配,但要根据定额消耗量的比例,把每一类型的产品原材料费用再分配到不同的工艺号产品中;成衣车间使用的缝合纱按实际完工产量进行平均分配。 4、人工费用分配和归集:人工费用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发生额分别记入人工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再依据不同类型产品的实际产量乘以折合系数(折合系数每个月由车间提供且每个月的折合系数是不相同的)得出折合产量,把人工成本按折合产量的比例分配到不同类型的产品中。 5、燃动力的分配和归集: 燃料及动力的费用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发生额分别记入编织车间燃动力成本、成衣车间燃动力成本和期间费用中。依据不同类型产品的实际产量乘以折合系数(折合系数每个月由车间提供且每个月的折合系数是不相同的)得出折合产量, 把燃动力成本按折合产量的比例分配到不同类型的产品中。 6、制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把发生的折旧、领用的低耗品等车间费

淮工成本管理课程设计答案

淮工成本管理课程 设计答案

4.已知A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连续三年销量均为1000件,而这三年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和8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件;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费用,这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为9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 0元。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销售税金,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

年税前利润。(2)根据计算结果,简单分析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损益计算的影响。 2、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和的有关资料如表2一3所示。 表2一3 要求: (1)用完全成本法为该公司编制这两年的比较利润表,并说明为什么销售增加50%,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 (2)用变动成本法根据相同的资料编制比较利润表,并将它同(1)中的比较利润表进行比较,指出哪一种成本法比较重视生产,哪一种比较重视销售。 2、解: (1)采用完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和的比较利润表,如表2-9所示。 表2一9 之因此会出现销售增加50%,营业利润反而降低89%的结果,完全是由于生产量高于生产量,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相应地更低,导致销售的产品所负担的单

位固定成本也比低。因此,出现了销售量虽然大幅度上升,可是由于生产量降低,最终的营业净利反而降低的结果。 (2)采用变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和的比较利润表,如表2--10所示。 表2一10 比较两表计算结果可知,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增加产量能够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在销量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利润,因而企业会重视生产环节;相反,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固定成本被视为期间成本,只有增加销量才能增加贡献毛益,从而增加利润,因此企业会相对重视销售环节。 5.某企业(无期初存货)生产A产品30000件,单位变动制造成本5元全年固定制造费用1 0元,固定性营业及管理费用60000元。以每件10元出售A产品18000件。要求: 1.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该企业的销售成本 2.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该企业的税前利润 3.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该企业的销售成本 4.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该企业的税前利润 单位:万元 1.完全成本法销售成本= (5*3+12)/3*1.8= 16.2 2.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1.8*10-16.2-6= - 4.2 3.变动成本法销售成本=1.8*5=9

成本会计心得体会

《成本会计》心得体会 学习成本会计已近一学期,在这半年的学习中,不仅对成本会计有了比较系统和科学的认识,并且学到实用的技巧去处理相关方面的问题。本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有关成本会计的知识,对会计的基础知识进行初步接触。通过对这些章节的学习,对会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改正了过往的一些错误认识,改变了对会计的态度。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企业会计通过其反映职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各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其次,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成果、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再则,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就有责任按照其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考核和评价。正是由于其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把会计学好,学透成为从事财经方面学习的人的不可逃避的任务。 关于成本会计,我们学习了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各种成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等: 一、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基础部分,是中心环节,它对以后几章内容有很大作用,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包括:1、材料费用方面2、人工费用方面 3、辅助生产费用 4、制造费用的分配 5、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二、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是第二项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是讲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经营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计算方法。其中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三、第三项内容是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成本会计关注的是成本而不是费用。 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混合物,是计算及提供成本信息的会计方法。 财务会计要依据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而成本的形成、归集和结转程序也要纳入以复式记账法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总框架中,因此,成本数据往往被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用于对企业管理当局业绩的评价,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同样,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成本数据,往往被企业管理当局作为决策的依据或用于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在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责任心=人生价值的诠释 虽说学习的过程会有点累,但是真的希望学校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会计专业,毕竟会计吃的是经验饭,只有多做帐,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游刃有余。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报告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报告 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成本会计是以成本为对象的一种专业会计。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的微观经济管理课程。本课程在系统地阐述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验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有关成本会计的会计信息处理工作。 二、本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锻炼) 通过本实验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加深对成本会计中的重要概念、相关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了解。 2.初步掌握有关计算机技术的概念和方法。 3.了解并熟悉一些常用的开发技术、方法和工具,根据给定的企业经济活动场景,提 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有关成本会计的会计信息处理工作。 三、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实验课程需要先行修读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和更全面地认识并应用这些专业课程中涉及的相关理论和相关方法。 四.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1、理论教学设计思想。 对“成本会计”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对理论的把握体现了“必要、充分和可能”的课程设置原则。 “必要”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安排应兼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专业技能的要求,以必要为限。 “充分”是指专业技能课的安排,必须充分满足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不打折扣。“可能”是指教学内容、课时按排以及教学方法必须切实可行,充分考率学生状况,不搞花架子。 2、实践教学设计思想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注重成本会计理论与成本会计实践相结合,在立足于成本会计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企业成本资料作为案例,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企业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充分利用目前最先进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和“学生为中心”、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成本会计实践操作的能力,使其能够融会贯通,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 五、课程性质:

成本管理会计_第一、二、三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成本管理会计》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15题,总分值15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 C )。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核算 D、成本分析 2.生产经营费用按费用的( B )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A、经济内容 B、经济性质 C、经济用途 D、经济作用 3.下列项目中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 )。 A、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B、企业支付的动力费用 C、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 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4.一般来说,产品成本汇总表的编制依据是( A )。 A、产品成本明细账 B、费用明细账 C、科目汇总表 D、半成品明细账 5.车间维修人员的工资应计入( C )。 A、“应付账款”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6.甲、乙两种产品的重量不同、材料单位消耗量基本相同、企业没有制定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材料领用时未能区分每种材料的消耗量,则对甲、乙产品共同消耗的材料费用,可以用作为分配标准的是( B )。 A、完工产品的重量 B、完工产品的数量 C、每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D、每种产品的实际材料消耗量 7.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归集制造费用15000元,本月该车间生产了A、B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200件和300件。本月该车间为生产A、B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8000小时。其中A产品3000小时,B产品5000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率为( D )。 A、30 B、5 C、3 D、1.875

成本会计实训心得体会.doc

成本会计实训心得体会 篇一:2015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2015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第1篇: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目的: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也更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了解成本核算在实际工作的重要性,成本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综训希望我们都能够对会计有一个更新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具有实际的动手能力,更能懂得会计作账的基本流程。 二、实训内容及其大概过程: l实训内容 1、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本次实训的重头戏,是中心环节。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训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七个板块进行了练习。 a、材料费用方面。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成本”项目,但有时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

b、人工费用方面。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 c、辅助生产费用。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在本次实训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这里用的方法相对来说难度比前面的大,不过最重要的是求分配率。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 (1)交互分配:以(总费用/总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分配。 (2)对外分配:以[(总费用+转入-转出)/对外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d、制造费用的分配。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直接材料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 e、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时成本核算的最后一项内容,企业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数量变化大小、各项费用变化大小和定额管理的基础的好坏,选择使当地分配方法。在本次实训中,我们采用的时约当产量法,将在产品折合成产成品数量后,按比例分配,计算出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2、各种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综合训练。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时第二项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经营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计算方法。其中品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设计和模拟运行实训 一、实训目的 会计模拟实训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会计模拟实训巩固所学会计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设计和模拟运行实训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训,真正掌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能编制出真实、可靠、实用的全面预算,起到预算的规划和控制作用,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二、实训基础 这是一项操作较为复杂的模拟实训,学生应该在实训前掌握关于全面预算的基本概念以及全面预算的构成内容,熟悉企业全面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 三、实训内容 根据给定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的信息,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基于所设定的决策目标,在已有的会计学(尤其是管理会计学)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应按照指导老师提供的实训报告的基本格式,完成下列工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框架设计、编制销售预算表、生产预算表、采购预算表、费用预算表、产品成本预算表、现金收支预算表、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撰写模拟实训心得体会,充分体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四、实训资料 杰力有限责任公司是张力和方凯共同出资兴办的,成立于1993年初,注册资金为50万元,在上海注册。该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6%。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婴幼儿的睡袋和提袋。发展至今,公司目前100多名员工和8名高级管理人员,方凯任董事长,张力任总经理。设有销售部、采购生产部(含采购、睡袋车间、提袋车间),厂部办公室(含财务、人事、运输)等管理部门。王晋主管销售,张力主管采购和车间生产,方凯主管财务和办公室。王晋的监督工作由张力和方凯共同负责。 2003年7月1日,张力和方凯在公司管理例会上布置了准备编制2004年度财务预算工作的任务,要求各部门负责人仔细考虑一下自己部门下一年度业务收支情况,并通知下周例会是进行编制工作的讨论。2003年7月8日,专门召开的预算编制工作讨论会激烈的进行

福师《成本管理会计》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分为( ) A. 综合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 B. 平行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C. 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D. 实际成本结转法和计划成本结转法 2. 混合成本的成本模型为y=a+bx,其中a表示( ) A. 固定成本部分 B. 总成本额 C. 单位变动成本 D. 变动成本部分 3. 若销售利润率为20%,变动成本率为40%,则安全边际率应为( ) A. 33.33% B. 35% C. 12% D. 18% 4. 区别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最主要标志是( ) A. 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B. 产品成本计算期 C.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D.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 由于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创利额的资料,因此它有利于正确地进行( ) A. 价格决策 B. 长期决策

C. 有关短期决策 D. 长、短期决策 6. 在影响利润变动的各因素中,一般情况下,以下列哪种的敏感性最大( ) A. 单位变动成本 B. 销量 C. 单价 D. 固定成本总额 7. 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支付)的手续费等,应借记( ) A. “制造费用”科目 B. “财务费用”科目 C. “管理费用”科目 D. “销售费用”科目 8. 作业成本计算法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 A. 契约的集合 B. 作业的集合 C. 产品的集合 D. 生产线的集合 9. 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就是按照下列哪种计算产品成本( ) A. 订单 B. 品种 C. 车间 D. 生产工艺过程 10. 以下哪个是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 ) A. 作业中心

成本会计实训心得体会

成本会计实验心得体会 一、实验目的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趋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作为一名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实训内容的衔接可以有助于促进我们对会计知识形成整体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所学的本会计课程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系统的模拟操作,深刻理解掌握会计核算基本知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于是学校给我们创造一次实训的机会,以检验自己的会计知识掌握程度和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接触社会,接触现实会计职业,为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二、实验内容 在实训中我们从会计的基本理论入手,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以会计核算为主线来进行实训,这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训,以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培养我们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培养职业技能的要求。在实训中我总结步骤如下:1、熟悉资料,设置各种帐簿,登记起初余额。 2、根据经济业务,填制记帐凭证。 3、根据凭证登记帐簿。 4、结帐、对帐、编制会计报表。 5、装订、整理实训资料,上交实训作业。 首先我们在在老师的入门式的讲解下完成了50道分录。接下来,就是登记帐簿了,如果说前一阶段的工作还是我的强项的话,这一阶段顿时让我傻了眼,不是自己不会,而是那些烦琐的工作,实在让人着急。要根据凭证一笔一笔登记不同的帐簿,练习做会计凭证,根据会计凭证登总帐,明细帐,科目汇总表,现金出纳日记帐,银行存款(借款)日记帐,总帐余额试算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这些什么总帐、明细分类帐、三栏式等等一系列帐,真是着急。看着这么一厚搭凭证,苦的还在后边,尤其在写数字时,写错一个,就要整张纸作废,于是我先用铅笔填写。这不仅是考验我们的耐心,更是需要我们的细心。另外,做这些帐,首先要分清哪些业务该登那些帐簿,稍微疏忽,一帐帐页就报废了。还有,最后结帐时要一笔一笔计算每个类型的结果,一大堆数字加加减减,真是做的头大! 后来,编制会计报表就简单了许多,由于前期大量的工作,后期只要根据帐簿将会计报表一一编制就行了,当然还是离不开我们的细心。 最后的任务就是将会计的帐页分类装订,凭证等一系列材料整理归类,基本任务就初步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组织各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中,不仅需要有所侧重,而且需要相互衔接,基础的和重要的实训内容适当重复,其中基础会计学的实训是基本和关键。完成原始凭证的简单分析和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简单认识,使我们对会计实务的基本流程形成一个较系统的框架。实训内容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财务会计的实训内容突出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和会计报表的编制,成本会计则突出成本计算方法的训练,我们根据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搓桂电孑科弑火旨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案例2:政府医疗健康服务的成本形态 案例4:多种 成本分配基础下的成本计量 案例8:相关成本分析 案例11: 编号: 案例13:有关间接费用的预算 12 案例1: 成本变效应及所得税效应 10 11

案例1:成本变效应及所得税效应 一、本量利分析概念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一产量(或销售量)一一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也称为CVP 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CVP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VCP分析)。它着重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管理会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应明确认识下列基本关系: a -------- 1.在销售总成本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售价的高低。单位售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售价越低,盈亏临界点越高。 2.在销售收入己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越高,或单位变动成本越高,则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3.在盈亏临界点不变的前提下,销售量越大,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4.在销售量不变的前提下,盈亏临界点越低,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O 二、什么是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 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景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混合成本可以用直线方程y=a+bx模拟,其中bx表示() A.固定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C.单位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总额 2.在相关范围内,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将() A.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B.在各种业务员凉水平下保持不变 C.随业务量变动而成反比例变动D.在各种业务员凉水平下各不相同 3.当经营杠杆系数为1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固定成本为零B.贡献毛益为零C.固定成本和费用为零D.变动成本为零 4.关于敏感系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数值变动百分比 B.敏感系数越小,说明利润对参数值的变化越不敏感 C.敏感系数值越大,说明利润对参数值的变化越敏感 D.敏感系数为负值,表明因素的变动方向和目标值的变动方向相反 5.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期末存货中不含固定制造费用B.最符合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C.税前利润随生产量同方向变动D.税前利润随销售量同方向变动6.下列预算中只反映实物量,不反映现金收支内容的是() A.销售预算B.生产预算C.制造费用预算D.直接材料预算7.只衡量其货币投入量,而不衡量其货币产出量这是()的特点。A.成本中心B.利润中心C.投资中心D.责任中心 8.当企业拥有剩余生产能力,而且短期内又无法移作他用或市场销售量急剧萎缩,一般采用()定价方法。 A.成本加成定价法B.贡献式定价法C.保本定价法D.保利定价法9.在联产品深加工与否决策中需要考虑的成本是() A.可分成本B.联合成本C.不可延续成本D.不可避免成本

成本会计心得

成本会计学习心得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学习了成本会计学,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对成本会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段时间,对成本会计的学习采用了边学边做账的方法,使我们对每一种方法都能很好的运用,也更好的了解做账的过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了我们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了对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以及核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对成本会计资料的演练和操作、熟悉成本会计核算实务的整个流程,包括了解实习案例单位的基本情况、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编制原始凭证、登记明细账簿等,使我们掌握较全面的成本会计核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除此之外,通过模拟案例练习,可以使理论课上学到成本会计的知识应用到实务中,使我们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检验我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为我们上岗和从事与会计相关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关于成本会计,我们学习了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各种成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等: 一、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基础部分,是中心环节,它对以后几章内容有很大作用,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习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进行了练习。 1、材料费用方面,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但有时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 2、人工费用方面,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应划清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计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的界限,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 3、辅助生产费用,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 (1)交互分配:以(总费用/总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分配。 (2)对外分配:以[(总费用+转入-转出)/对外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基于微课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探讨

基于微课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探讨 : 基于微课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探讨 一、微课概述 微课最早出现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和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但现阶段广泛讨论的微课概念却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在我国,微课的概念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于2010年提出来的,随后并不断地深入研究、完善和加快微课平台的建设。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近些年来,由于研究和实践的不断增多,微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也渐渐得到了各种层次办学机构的广泛认可和追捧。微课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并没有形成标准而统一的定义,微课的创始人胡铁生老师所给的定义,即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微课具有碎片化、微型化和主题化的特点,且形式新颖,不仅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还因其具有明确的主题,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的掌握关键知识点。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相对于传统授课方式所具有的优势与传统的以黑板板书、单一教学课件和教学计划为主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以其新颖的教学方式,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明确的教学主题等特点,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长较短,学生思想易于集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节课为45分钟, 老师在一堂课上会讲解很多的内容,而学生一般难以在整节课的时间 内都注意力高度集中,往往因走神而漏听关键知识点。微课时间则较短,一般在10分钟以内,学生则可以在短暂的几分钟内专注精神,抓 住课堂重点。因此,微课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以较短的时间达到较 理想的教学效果。 2.主题明确,学习重点易于掌握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课堂主要以老 师的讲解为主,教师需要完成大量的、复杂的教学内容。而学生在大 量的知识点中常常会迷失,因为找不到重点,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 微课因其时长较短,一般一个微课只会解决某一个知识点,而这些知 识点大多数是学科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 进行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不仅如此,微课的教学目标也比 较单一,主题更加明确,师生都可以用全部的精力来完成这个知识点 的学习。 3.形式新颖,学生不易产生厌倦感教育教学以黑板板书、单一教学课 件和教学计划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在长达45分钟的时间中,很容易 使人产生厌倦感。而以相关视频为主,各种移动通信设备为辅的微课 教学方法,形式新颖,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由于微课主要以微视频为载体,能够在课堂上事物构建较为真实的学 习情境。在这种具体的、案例化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成绩,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还有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反馈及时,易于解答学生困惑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课堂由老师主宰,学生大部分情况下只是被动和忠实的听众,因为课堂教学的连贯性,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得不到及时解决,使不懂的问题越积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