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在糖类电解质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成分: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应包含铬、铜、铁、锰、钼、硒、
锌、氟和碘等微量元素。
具体成分和剂量可能因品牌和产品而
异,但应满足成人每天对这些微量元素的基本和中等需要。
2.性状: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应为几乎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3.pH值:注射液的pH值应在一定范围内,如2.0~2.63。
4.渗透压:注射液应具有适当的渗透压,如约1900 mOsm/kg。
5.细菌内毒素:每1瓶中含细菌内毒素不得过100EU。
6.用法用量:一般为每日一支(10ml),加入500ml复方氨基酸
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时间6~8小时。
输注速率不宜
过快,每分钟不超过1ml。
7.注意事项:微量元素代谢障碍和胆道功能明显减退,以及肾功
能障碍者慎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用药需谨慎,并遵循医生建议。
此外,不得直接添加其他药物,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沉淀。
微量元素在养殖中的作用
微量元素在养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动物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疾病预防和改善饲料利用率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这些元素直接或间接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满足机休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以下是一些微量元素在养殖中的具体作用:
1.维持动物的生长发育:微量元素是动物体内许多酶活性的组成部分,参与了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的代谢过程,对于维持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生产性能有着重要作用。
2.调节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微量元素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3.维持代谢反应的平衡:微量元素在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维持代谢反应的平衡和防止代谢紊乱具有重要作用。
4.提高生长性能:一些微量元素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5.改善生殖性能:一些微量元素可以影响动物的生殖激素分泌,改善生殖性能,对于提高繁殖效率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6.维持肌肉和骨骼的正常发育:一些微量元素对于维持肌肉和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添加微量元素,以满足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添加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负面影响。
微量元素在糖类电解质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目的稳定糖类电解质注射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方法根据微量元素的特性,控制投放温度,溶液pH值,及活性炭的投放比例,稳定注射液中微量元素含量。
结果在通过不同的温度、pH值及活性炭投放量的对比,找出合适的在控制范围,稳定了微量元素的含量。
结论通过采用合适的投放温度、pH值及活性炭的投放比例,可以有效的稳定微量元素在糖类电解质注射液中的含量。
标签:pH值;温度;活性炭;硫酸锌微量元素是糖类电解质注射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性能决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1],但由于其含量低,又决定了操作的不易性。
以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海能(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为例,其中锌含量仅为1.0×10-6 g/mL,可见其操作的精确性和难度性。
所以本文以新海能为例,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pH值及活性炭炭的投放比例等方案,来稳定其中的锌含量。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是以正常生产条件下配置的丰海能注射液为载体,以其中锌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在上述配置液中,通过控制锌元素在不同的投放温度、pH值及活性炭投放量情况下,在搅拌15 min后,迅速降温至50℃,检测对比其中的锌含量,每个品种做10瓶,检测结果取平均值。
1.3 检测方法锌含量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使用SP-38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中和测通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组内、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同pH值、活性炭比例,不同温度值的样品间做偏差处理(以温度60℃为对照组差异显著)。
将同温度、活性炭比例值,不同pH值的样品间做偏差处理[以pH值(6.0)为对照组,差异显著]。
将同pH值、温度,不同活性炭比例值的样品间做偏差处理(以活性炭比例1.0*10-6为对照组差异显著)。
2 结果(表1)3 讨论锌的化学性质活泼,自然界中多以各类化合物的形态存在,本文以硫酸锌的作为锌元素的投料原料,硫酸锌无色或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无气味,味涩,易溶于水。
大输液生产中如何加强微粒控制2005/4/14/15:30 来源:衡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作者:袁婷微粒是一种存在于输液成品中肉眼不可见的、不溶性异物,它的存在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输液中的微粒随着血液进入主要受害部位肺,形成肉芽肿,直接干扰重要器官的机能,微粒还可被滞留在微细血管中形成血栓,导致细胞损害或组织坏死,甚至引起静脉炎。
如果输入了含有微粒异物的液体,将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性,甚至引起生命危险。
所以加强输液生产中微粒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微粒主要来源于原辅料、容器、配液、过滤、灌封的过程中,下面我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控制方法有关国家药典和法规对大输液微粒的标准见表1。
表1 有关国家药典和法规对大输液微粒的标准大输液配制中微粒控制的方法原辅料要求:(1) 注射用水:输液的配制应该用新鲜注射用水。
(2) 原料:质量较差的葡萄糖,常含有少量钙盐、铁盐、蛋白质、胶体物质及水解不完全的糊精物质,它们在灭菌后因受热的作用拆出胶体絮状物而影响溶液澄明。
因此选用优质规格的原料可以减少输液成品中的微粒杂质。
(3) 活性炭:应采用国产一级外用炭(767型),活性炭在酸性溶液中吸附力最强,在碱性溶液中会出现胶溶或脱吸作用,使溶液微粒杂质增加。
活性炭用量用溶液总量的0.02%~ 1%,吸附时间在20~30′以上。
正确使用活性炭可以减少成品微粒发生率。
容器的质量要求及处理:(1) 输液瓶:洗涤输液瓶最佳碱浓度为0. 1%~0.3%Na2CO3,当碱浓度超过1%时,碱对瓶子的腐蚀作用增加,受损的瓶壁在药液、热和机械力的作用下,可拆出其中组分,产生微粒。
此外,在较浓的碱液中,有时因瓶子受热不匀,形成碱渍,不易刷洗干净,导致成品中的白点。
(2) 橡胶塞:橡胶塞的质量对输液的澄明度影响很大。
橡胶含的不溶性物质如硫磺、氧化锌、表面粘附的填料如CaCO3等杂质脱落进入药液,会使溶液出现不溶性微粒。
我们可以先用 0.5%~1.0% NaOH煮沸,再用1%HCl煮沸,洗去这些杂质,降低成品微粒发生率。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关于【果糖注射液】、【混合糖注射液】篇一: 关于、关于、临床使用的质疑比来,做了一次外科手术。
一出院,医生就给我输果糖注射液。
对此我一无所知。
我设想中的果糖,就是用水果制成的注射液。
虽然我患糖尿病18年,没有截至水果的食用,但究竟�结果是少许的、限量的。
如斯大量输液,使我大吃一惊。
不暂又给我输混合糖注射液。
据大夫说,500毫升加了四个单元胰岛素。
我记得曩昔输葡糖糖250毫升一瓶都加4单位。
目前500毫升加四单位行吗?实践效果,是不可的。
后来不能不休止。
出院后,我在网上汇集了一些有关资料,供糖友们参考。
此中有一点可以一定,不管是果糖,仍是混合糖,其代价要比葡萄糖超出跨越十几倍,糖尿病人如确切病情需要,到场胰岛素,也是可以输葡萄糖的。
不知为什么,而今又出了新花腔。
1个了局是大大删加了患者的经济承当。
现把有关资料附后供参阅:2010年11月26日于病榻果糖注射液别号左旋糖,果糖外文名Fructose规格针剂:由右旋糖酐收酵母液经精制后配成的无色或带微黄色的液体,味甜。
除含果糖中,尚露少许的葡萄糖及小份子左旋糖酐.12.5g,25g,50g.左旋糖果糖1.注射剂的密释剂。
2.用于烧伤术后熏染等胰岛素反抗形态下或不宜使用葡萄糖时需补充水分或能源的患者的体液补充治疗。
迟缓静脉滴注,普通逐日5-10%果糖打针液500-1000毫降。
剂量凭据根据病人的春秋体重和临床症状调解。
1.轮回和吸吸系统:过量输入可引起水肿,包孕四周水肿和肺水肿。
2.内分泌和代谢:滴带过快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高尿酸血症以及脂代谢非常。
3.电解质混乱:稀释性低钾血症。
4.胃肠道反映,偶有上腹部不适痛苦悲伤或痉挛性痛苦悲伤。
5.奇有发烧荨麻疹。
6.部分不良反应包罗注射部位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等。
遗传果糖不耐受症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禁用。
正告:使用时应小心本品过量使用有可能引起危及生命的乳酸性中毒,未诊断的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患者使用本品时可能有致命的危险。
糖电解质类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抗氧化应用及分析费思勇;张少如【摘要】目的提高糖电解质类注射液质量.方法采用通过控制外部条件,如使用惰性气体置换、使用抗氧化剂等,降低氧对注射液的影响的方法.结果在使用惰性气体置换的情况下,氧化产物5- 羟甲基糠醛浓度明显降低;在使用抗氧化剂后,制剂中没有氧化产物5- 羟甲基糠醛产生.结论通过控制良好的外部条件,有效提高了抗氧化效率,提高糖电解质类注射液质量.【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2(002)009【总页数】2页(P82-83)【关键词】氧;惰性气体;抗氧化剂;5-羟甲基糠醛【作者】费思勇;张少如【作者单位】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输液制剂二车间,江苏南京,224100;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输液制剂二车间,江苏南京,22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1氧是影响糖电解质类注射液稳定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糖电解质药物氧化分解,往往使药物有效成分失效、颜色变深、形成沉淀或产生有毒物质。
而有些注射剂其中药物虽仅极少一部分氧化,但颜色变深,以致可能成为废品。
笔者在正常生产的条件下,采用通过控制外部条件,如使用惰性气体置换、添加抗氧化剂等,将药物置于“无氧”条件下与“有氧”进行生产对比,有效提高了抗氧化效率,提高糖电解质类注射液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正常生产条件下配置的糖电解质类注射液为对象。
在生产条件下,注射液不可避免的与空气接触,造成制剂中含氧量变化及部分药剂成分氧化,形成5-羟甲基糠醛(5-HMF)。
所以本资料以控制制剂中含氧量及5-HMF含量为标准,降低氧化程度。
1.2 研究方法通过控制外部条件,如使用惰性气体置换是将药物生产置于“无氧”与“有氧”条件下进行对比,或在药物制剂中添加相同浓度的抗氧化剂进行对比。
详细方案如下:(1)将正常生产条件下配置糖电解质类注射液,与通入惰性气体进行置换情况下配置糖电解质类注射液,在静止4 h后对比测定制剂中的含氧量与5-HMF含量。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处方工艺研究盛照志;刘小娟【摘要】目的通过科学方法筛选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对影响制备工艺的关键控制点药用炭用量、pH值及灭菌参数进行研究,并以药物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科学合理评价筛选出了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结论所筛选出的制备工艺能够制备出质量完全符合标准的产品.【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4(033)001【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处方工艺;制备【作者】盛照志;刘小娟【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4.11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商品名为新海能,于2006年批准上市。
其主要用于不能口服给药或口服给药不能充分摄取时,补充和维持水分及电解质,并补给能量。
本品种的临床应用方面及质量标准研究文献较多[1~7]。
制剂学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影响本产品制备的工艺控制点进行了研究,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1.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岛津20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TAS-98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901)、电子天平(XS-205DU AB204-S;XS205)、智能微粒检测仪(GWJ-8)、渗透压检测仪(OM815)。
1.2 试药 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33-200904)、果糖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231-200904)、木糖醇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463-200401)、醋酸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735-200401)、葡萄糖(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21219)、果糖(四川科伦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30401)、木糖醇(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082009)、氯化钙(河北华晨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0203)、氯化钠(山东肥城精制盐厂,批号:201212006)、氯化镁(北京燕京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0852)、磷酸氢二钾(天津金曜氨基酸有限公司,批号:LQ11100211)、硫酸锌(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10201)、醋酸钠(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10501)、亚硫酸氢钠(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10401)、枸橼酸(湖南尔康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20802)、药用炭(上海兴长药用炭有限公司,批号:1201087)。
大输液生产过程影响澄明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大输液是指由静脉大剂量输入体内的灭菌注射制剂。
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大输液生产中,澄明度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澄明度不合格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可引起肺肉芽肿、肺动脉瓣闭锁不全、脑血栓,或粘附在组织中形成病变,甚至造成死亡。
《中国药典》1985年起对大输液澄明度检查合格后进行不溶性微粒检查,并对微粒的大小及数量进行严格控制,以策安全。
而且随着医药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药品质量要求更加严格,标准越来越高。
《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输液中可见异物有了新的规定,这对我们如何控制输液中的可见异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研究实验认为应对以下六方面进行控制和解决。
1生产工艺用水注射用水是用来溶解原料的物质,其品质优劣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澄明度的好坏,它是影响输液澄明度的最基本因素。
如果水质不符合药典要求,如混有颗粒杂质,pH值不合格等,那么其它方面做得再好再合格,也无济于事,故水是影响大输液澄明度的最基本因素。
控制办法:依据《中国药典》,对注射用水进行全项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原、辅物料原料是形成成品的物质,辅料是帮助成品形成的物质,如果原料、辅料、材料不符合规定,如发霉、潮解变质、其他杂质超标,质量不符合规定,那也将严重影响着输液的澄明度。
因而认真选择原辅材料是控制输液中可见异物的又一要素。
例如葡萄糖是用玉米淀粉水解糖化而制得,原料中带有淀粉的某些杂质,如蛋白质类、脂肪类,也可能含有未完全糖化的糊精,或在制备过程中,原料或器械上混杂的无机杂质,由于盐析作用灭菌后,可析出肢体絮状沉淀,而影响溶液的澄明度。
在弱碱性溶液中,葡萄糖易脱水形成5一羟甲基糠醛,造成溶液颜色发黄,并继续分解为蚁酸、乙酸、丙酸和有色物质而影响澄明度。
所以原料的有些项目必须重点控制,如葡萄糖中的糊精和铵盐;氯化钠原料中的有机杂质及铁、钙、镁等阳离子和硫酸根阴离子;注射用水中的铵盐检查应为阴性,pH值应为 5.0~7.0之间。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注射高活性心钠素后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的…
张利朝;赵三纯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3(018)004
【摘要】将一种高活性心钠素(haANP)应用于31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观察了血和尿中钠、钾、氯水平变化。
结果证实,haANP具有明显排钠、氯作用,而对钾的影响不明显。
haANP可消除组织间隙钠水潴留,妊高征水肿的消除可能与此有关。
本研究发现,应用haANP后可导致母体血清锌、铜水平升高,Cu/Zn比值轻度下降,血清铁水平变化不明显。
锌、铜的升高和Cu/Zn比值减低可能对宫内胎儿的生长发育、营养和免疫保护具有一定价值。
【总页数】3页(P261-263)
【作者】张利朝;赵三纯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46
【相关文献】
1.高活性心钠素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J], 唐晓娣;孙秀风
2.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注射α—干扰素后2—5A活性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安萍;秦绍明
3.微量元素在糖类电解质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J], 沈满红;费思勇;胡卫红
4.高活性心钠素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J], 唐晓娣;孙秀风
5.克山病人血浆心钠素和头发微量元素硒相关性分析 [J], 张晨光;于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0 引言大容量注射剂也称大输液,属于临床上很常见的药物制剂,药物利用静脉滴注进入患者血液,因为过程中没有吸收作用,因此具有显著的效果。
然而假如静脉输液中夹杂了不溶性微粒等其他一些杂质,这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微粒的控制是输液质量控制的关键构成要素,在大输液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被特别的注意[1] 。
1不溶性微粒的构成以及危害性大多数的不溶性微粒通常是一些无法代谢物质,一旦其直径在60um 之下,肉眼很难发现,即便是一些合格的产品中或多或少都会被微粒污染。
微粒的主要是由碳酸钙,氧化锌,以及玻璃屑等其他一些类似的物质构成。
因此其对于输液会产生一些不利反应,譬如热原反应,过敏反应以及其他静脉炎等相关的病症。
2输液生产中导致微粒污染的因素具体来看,其污染的主要因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入手分析:首先是不合适的过滤装置以及操作措施,滤膜比较薄的情况,一旦滤膜两边的压力出现巨变的话,很容易使得滤膜出现破裂,降低过滤的成功率;其次是容器的因素,使用一些老旧的输液瓶以及容器没有清洗干净的话,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微粒污染。
另外胶塞的质量对于输液微粒的质量也有显著的影响。
尽管目前塑料输液袋主要由聚氯乙烯膜制作的,但是其中含有大量的增塑剂以及稳定剂,同时塑料具有透水性的特点,因此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多的不利因素;最后是生产环境,灌装机上同药液相接触的容器,关键不干净,灌装间空气蕴含大量的尘粒,在一定程度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2] 。
3大输液中微粒的控制措施和手段具体可以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控制:首先选择优良的原材料同时经过科学的处理,输液瓶在使用之前,必须使用一定的洗涤剂进行清洗,同时使用过滤膜将过滤的水对其进行清洗。
胶塞对于输液的微粒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在胶塞的选择上,应该选择一些化学稳定性强的卤化丁基胶塞。
现多为氯化或溴化丁基胶塞,在使用之前进行相关的处理。
一般用注射用水漂洗,在漂洗时防止过度清洗。
第18卷第2期2008年6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Vol 118No 12J un .2008收稿日期:2008-01-12作者简介:闫晓前(1969-),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药物制剂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维生素C 注射液质量控制因素探讨闫晓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热能化工系,陕西西安 710302)摘 要:目的:探讨影响维生素C 注射液质量控制的因素;方法:从原料、辅料、金属离子、活性炭、p H 、残留余氧量、温度、投料次序这八个因素进行讨论;结果:每个因素都直接影响维生素C 注射液的质量;结论:维生素C 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关键是生产时要对各个因素的控制。
关键词:维生素C 注射液;质量;因素中图分类号:TQ466/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490-(2008)02-0018-02 维生素C 注射液为维生素类药,能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帮助酶将胆固醇转化为胆酸排泄,因而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机体抵抗能力,用于防治坏血病,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的辅助治疗。
但由于维生素C 注射液特别易氧化分解变色,常出现药液颜色发黄、PH 不稳定、含量下降等质量问题,所以在生产及贮存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及考察,以达到有效提高制剂稳定性的目的。
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生产实际情况,参考部分文献资料,将维生素C 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因素进行探讨,分述如下: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C 缺乏而致的各种坏血病。
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1 原料维生素C 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分子具有烯二醇结构,水溶液呈强酸性,自身产生的酸又可能引起维生素C 氧化水解生成糠醛,或原料生产中带入产品的杂质糠醛,糠醛在空气中继续被氧化聚合而呈黄色[1]。
维生素C 注射液变黄是由于这些降解产物聚合所致。
饲料中常用微量元素添加剂的生产与质量控制黄逸强(长沙兴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1)微量元素是动物必需的营养素,在动物生命活动(代谢、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酶活性中心的重要辅助因子以及维持酶结构与遗传信息传递的稳定。
动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来自于外源摄入。
在现代养殖模式下,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不仅仅是看数量,更为关键的是微量元素的品质,而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工艺的选择和有害杂质的控制。
选择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是质量保障的前提,在保证有效成分含量达到要求的同时,加强对产品中有害杂质的控制,如重金属(Pb、As、Cd、Hg 等),使之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
本文就常用微量元素的生产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希望给饲料行业同仁在选择使用原料时有所帮助。
1 铜源添加剂主要产品有五水硫酸铜和碱式氯化铜。
1.1 五水硫酸铜1.1.1 以紫杂铜(废铜)为原料的生产工艺(1)备料铜原料为紫杂铜: 丝、片、块、粉等,铜料要分检,剔出铁、铝等可见金属,一般Cu≥93% 工业级硫酸和水(Cl-含量≤30 mg/L)。
(2)焚烧工序裸铜线不需焚烧,漆包线经焚烧后方可使用。
(3)溶铜工序溶铜前液由母液、水、浓硫酸配制,溶铜在微泡中和槽中进行,溶铜温度83℃左右。
溶铜后液(铜180g/L左右,比重1.38~1.42)排入沉降器。
(4)沉降除杂微泡中和槽自备有气浮排污部件及旋流固液分离部件,去除杂质后的溶液汇入母液池。
(5)结晶工序经过沉降工序的清洁溶液进入结晶工序。
硫酸铜的结晶在回转式强制结晶机中完成。
经结晶工序后硫酸铜产品以1~2毫米颗粒状从溶液中析出,晶浆(母液+晶体)温度可降到接近室温,结晶率一般70%左右。
晶浆排入稠厚器进行初步固液分离,母液回到母液池,晶体积累到一定量后进入洗涤干燥工序。
(6)洗涤干燥工序晶浆由稠厚器底阀放入离心过滤机,经脱液—水洗涤—甩干后过磅装包即为硫酸铜原料,干燥后得到饲料级五水硫酸铜产品。
微量元素在糖类电解质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摘要]目的稳定糖类电解质注射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方法根据微量元素的特性,控制投放温度,溶液ph值,及活性炭的投放比例,稳定注射液中微量元素含量。
结果在通过不同的温度、ph值及活性炭投放量的对比,找出合适的在控制范围,稳定了微量元素的含量。
结论通过采用合适的投放温度、ph值及活性炭的投放比例,可以有效的稳定微量元素在糖类电解质注射液中的含量。
[关键词] ph值;温度;活性炭;硫酸锌
[中图分类号] r9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8-69-02
微量元素是糖类电解质注射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性能决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1],但由于其含量低,又决定了操作的不易性。
以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海能(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为例,其中锌含量仅为1.0×10-6 g/ml,可见其操作的精确性和难度性。
所以本文以新海能为例,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ph值及活性炭炭的投放比例等方案,来稳定其中的锌含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以正常生产条件下配置的丰海能注射液为载体,以其中锌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在上述配置液中,通过控制锌元素在不同的投放温度、ph值及活
性炭投放量情况下,在搅拌15 min后,迅速降温至50℃,检测对比其中的锌含量,每个品种做10瓶,检测结果取平均值。
1.3 检测方法
锌含量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使用sp-38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中和测通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组内、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同ph值、活性炭比例,不同温度值的样品间做偏差处理(以温度60℃为对照组差异显著)。
将同温度、活性炭比例值,不同ph值的样品间做偏差处理[以ph值(6.0)为对照组,差异显著]。
将同ph值、温度,不同活性炭比例值的样品间做偏差处理(以活性炭比例1.0*10-6为对照组差异显著)。
2 结果(表1)
3 讨论
锌的化学性质活泼,自然界中多以各类化合物的形态存在,本文以硫酸锌的作为锌元素的投料原料,硫酸锌无色或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无气味,味涩,易溶于水。
但在不同
的温度下溶解度不同,100℃:60.5 g/ml;80℃: 67.2 g/ml;60℃:74.8 g/ml;40℃:70.4 g/ml;其中以在60℃为最佳溶解度最高,所以在投放硫酸锌时理论上讲是以60℃为最佳投料温度,但由于投料量远远小于溶解度,所以在本文中各温度阶段溶解度未有明显偏差。
但温度对其溶解度的影响不可忽略,虽然大多数
固体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越大,如陈爱良研究表明在同na2o 浓度下,温度越高,nazn(oh)3的溶解度越高[2]等。
也有物质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如陆海燕研究表明硫酸亚铁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先升后降[3],还有基本不受温度影响的,如氯化钠等,所以选择合适的溶解温度对于微量元素的配置至关重要。
硫酸锌属于微酸性物质,水溶液ph=6.0左右,所以从理论上讲水溶液越靠近中性越容易促进其溶解度。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ph5.2与6.0时锌含量差异并不明显,但在ph7.2时锌含量大幅降低,差异性明显,分析原因znso4+2naoh = zn(oh)2↓ + na2so4,形成沉淀后,被活性炭吸附,从而造成注射液中锌元素的损失。
所以在上述试验中说明不同ph值对锌元素含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是由其本身的化学性质决定的,如硫酸锌在高ph值时,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沉淀,从而使得锌含量大幅降低,张廷安等在碱添加量对金属离子的分布和ph变化的影响一文中表明,随着碱浓度的增加锌元素会不断的产生沉淀,直至全部析出[4]。
另一方面当锌元素形成新的化合物后,溶解度会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变化,李二平等[5]在研究表明zns溶解度随着ph值的增加,溶解度先减少后增加,当ph8.36时溶解度是最低的。
所以微量元素的配置时,需根据元素本身的化学性质,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决定。
活性炭在输液制剂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吸附热源、脱色、助滤等作用,但正是其优越的吸附作用,往往会对溶液中的微量元素产生
极大地影响,在本文中活性炭的比例越大,锌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性明显。
张丽坤等[6]研究表明不同浓度活性炭对药物的吸附不同,卢生[7]研究表明不同的活性炭对锌的吸附作用也有不同。
所以对于活性炭与不同药液制剂生产的微量元素的最佳比例及品种
仍有待研究。
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设备的老化,造成设备内表面金属元素的释放等,造成原料污染等异常情况造成部分微量金属元素过高等,则需用在生产前使用金属络合剂对设备内表面进行处理等。
[参考文献]
[1] 杨琳.浅谈微量元素与儿童的生长发育[j].求医问药,2012,10(2):104.
[2] 陈爱良,徐冬,陈星宇,等. 25~100℃下zno在naoh溶液中溶解度测定[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2012,22(6):1513-1514.
[3] 陆燕海.浅析七水硫酸亚铁溶解度引出的困惑[j].化学教学,2011,5:75-76.
[4] 张廷安,郑大录,金创石,等.碱添加量对金属离子的分布和ph变化的影响[j].材料与冶金学报,2012,11(2):88-92. [5] 李二平,闵小波,舒余德,等. zn2+-s2--h2o系热力学平衡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3):4-5.
[6] 张丽坤,于海瑞.活性炭和氮气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生产中色氨酸含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09,22(6):840-841.
[7] 卢生.两种类型的活性炭对zn(ⅱ)的吸附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4):91-93.
(收稿日期: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