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师《建筑工程评估基础》知识点:空间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工程评估基础
建筑工程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物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其安全性、可靠性及性能水平。
建筑工程评估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结构评估:通过对建筑物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这包括对建筑的承重墙、柱、梁和基础等主要构件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承受正常使用和极端荷载下的力学作用。
2. 建筑物功能评估:评估建筑物的功能性能,包括建筑物内部空间布局、通风与采光、消防安全等方面。
通过对建筑的功能进行综合评估,可以确定其是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 建筑设备评估:对建筑物的主要设备和系统进行评估,包括电气系统、供排水系统、空调系统等。
通过对这些设备和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其是否运行正常、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和能源浪费等问题。
4. 建筑使用寿命评估:通过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老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这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可持续使用和维护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维修成本过高的风险。
5. 技术经济评估:对建筑工程的投资与回报进行评估,包括建筑物的建设成本、使用成本和增值潜力等。
通过这种评估,可
以为建筑建设者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确保他们能够在经济效益与建筑质量之间取得平衡。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评估的基础包括建筑结构、功能、设备、使用寿命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评估。
这些评估能够为建筑物的设计、建设和使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确保建筑物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水平。
2016资产评估师《建筑工程评估》知识点:基础的分类及构造知识点:基础的分类及构造
一、按外形分类
1、条形基础(带形基础)
适用条件:墙基础
使用材料:砖、灰土、混凝土材料
2、独立基础
适用条件:独立柱下的基础
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有平台式、坡面式
预制:钢筋混凝土杯形基础,基础有个杯口,预制柱插入杯口进行安装
3、筏形基础
井格式基础下又用钢筋混凝土板连成一片,大大增加了建筑物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亦即,单位面积地基土承受的荷载减少了。
适合于软弱地基和上部荷载比较大的建筑物。
(考点)
4、箱形基础
由于基础自身呈箱形,具有很大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当地基不均匀下沉时,建筑物不会引起较大的变形裂缝。
该基础施工难度大,造价高。
多用于高层建筑,另外可兼做地下室。
适合于软弱地基和上部荷载较大的建筑物。
(考点)
5、桩基础
(1)组成:承台和桩群。
(2)适合于上部结构荷载很大,地基软弱土层较厚,对沉降量限制要求较严,几乎不允许出现裂缝的建筑物。
(考点)
(3)优点:桩基础可以节省基础材料,减少土方工程量,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期。
二、按传力分
1、摩擦桩是通过桩表面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和桩尖的阻力将上部荷载传给地基,它适用于软弱土层较厚,而坚硬土层距地表很深的地基情况。
2、端承桩是通过桩端将上部荷载传给较深的坚硬土层,它适用于表层软弱土层不太厚,而下部为坚硬土层的地基情况。
资产评估师《建筑工程评估基础》知识点:空间结构知识点:空间结构1.空间结构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体系平面承重结构体系:竖向和水平荷载通过在一个平面内的构件组成的承重体系传递给基础。
空间受力结构体系:①刚性空间结构;②柔性空间结构。
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1)刚性空间结构①网架结构:优点:能较好地承受集中荷载、动力荷载和非对称荷载,抗震性能好。
局部杆件坏了,不影响整体,依然具有抗荷载的能力。
受力特点:主要承受轴力。
②薄壳结构:优点:受力合理、跨越能力大、刚度好、材料省。
受力特点:承受任意方向轴力(拉力和压力)、剪力。
(2)柔性空间结构①悬索结构:优点:受力合理、跨度大、施工方便、获得良好的物理性(声学)。
受力特点:轴心受拉,抗弯刚度几乎等于零。
②弦支结构:优点:跨度更大。
③索膜结构受力特点: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
(3)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框架体系——承担竖向荷载,水平荷载的抗侧力结构。
纯框架抗侧力不够,越是高层、超高层建筑,抗侧力是主要的。
因此,在框架的基础上加支撑、内筒、外筒、筒中筒、束筒。
框架——支撑体系:支撑框架承担水平力,抗侧力。
框架——内筒体系、外筒体系:外筒承担全部水平剪力的抗侧力结构,内筒仅承担竖向荷载。
2.空间钢结构建筑形式(1)钢结构的特点:结构性能好:强度高、质量轻、抗震性能好、质量好、连接性能好、节能环保(复合墙板)。
经济性能好:自重轻、减小结构设计内力,降低造价;强度高、施工快(工业化程度高)、运输方便等。
缺点:耐火性差、维护成本高(防锈)、造价高。
(2)钢结构的应用(跨度大、高层)大跨度(体育馆);重型工业厂房;高层;轻钢结构(厂房);高耸建筑。
1、平面结构:(1)分类:梁式结构、拱式结构、索式结构。
(2)特点:承重构件采用平行布置方式,以承受平面内的荷载为主,具有二维受力特性,而平面外的荷载主要由附加的支撑体系承受。
2、空间结构:指其承重构件或杆件布置呈空间状,并在荷载作用下具有三维受力特性的结构。
(1)特点:内力分布比较均匀,呈三维受力特点,具有受力合理、重量轻的优点,不但经济性好,而且整体刚度大,抗震性能也好,另外形式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个性鲜明;(2)适用范围:在民用建筑中主要用于体育馆、展览馆、大会堂、候车厅、航空港等大型公共建筑,但对中小型民用建筑也适用;在工业建筑中则主要用于飞机装配车间、飞机库等建筑中;(3)分类:刚性结构(折板、薄壳、网架、网壳)、柔性结构(悬索、膜)、杂交结构(索—膜、索拱—膜);(4)组成:屋盖结构、支承结构、基础。
屋盖结构为直接承担屋面荷载的结构,是空间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支承结构不仅直接承受和传递屋盖结构荷载,还是屋盖结构能可靠工作的重要保证。
基础是埋于地下并保证上部结构全部荷载传至地基的结构部分。
3、杂交结构:通过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的有机组合获得,也可通过变更传统结构的特性得到。
4、(1)我国的第一个网架结构:1964年建成的上海师范学院球类房屋盖(31.5m×40.5m)。
(2)世界上最大的单层网壳:1966年建成的日本名古屋穹顶,直径229.6m。
(3)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悬索结构:1953年建成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雷里体育馆屋盖,直径91.5m。
(4)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索网结构:1983年建成的加拿大卡尔加里滑冰馆。
(5)我国第一座现代悬索结构:1961年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馆,直径94m。
(6)世界上最早的大跨度膜结构:1970年日本大阪万国博览会美国馆采用的气承式膜结构。
(7)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膜结构:英国伦敦千年穹顶,直径320m。
5、作用:指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等)的各种原因的总称。
关于建筑空间与空间结构的分析摘要:本文大致分析了建筑空间中几种重要的空间结构,以及它建筑空间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为例,分析了钢架结构与膜结构,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空间结构,分析出其中与空间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空间围隔功能要求限定空间结构体系钢架结构膜结构正文:建筑空间,都是人们凭借着一定的物质材料从自然界中围隔出来的,但一经围隔之后,这种空间就改变了性质———由原来的自然空间而变为人造空间。
人们在围隔空间的同时也要服从于两点重要要求,首先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满足人的功能使用要求,其二,还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
就前一种而言,就是符合于功能的规定性,具体的讲所围隔的空间必须具有确定的量、确定的形和确定的质(能避风雨、御寒署,具有适当的采光通风条件)。
然而要想达到上述两方面的目的就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
建筑的空间结构就是诸多手段的主体。
人民呢建造房屋使用各种材料,并巧妙地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出材料的力学性能,使之具有合理的荷载传递方式,整体与各个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刚性并符合静力平衡条件,这就形成了建筑的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在一般情况下是为各项提供技术支持的,很多时候也能够反客为主,成为表现的主要来源。
在古代,功能、形式美、结构三者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
可是到了现代情况就不同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程结构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并从建筑学中分离了出来从而形成为相对独立的专业。
现代的建筑史必须和结构工程师相配合,在空间与结构的结合中寻求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满足作为空间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通常将符合功能要求的空间称之为适用空间,将符合材料性能和力学规律的空间称之为结构空间。
三者由于形成的依据不同,各自收到的条件制约和所遵循的法则也不同。
单在建筑中它们是合而为一的。
我们从事建筑设计就是要将三者统一为一个整体。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体系不仅对空间的为何、分割及限定起着决定的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空间的量、形、质等三方面的因素。
空间结构是指在大厅式平面组合中,对面积和体积都很大的厅室,例如剧院的观众厅、体育馆的比赛大厅等,它的覆盖和围护问题是大厅式平面组合结构布置的关键,新型空间结构的迅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大跨度建筑空间的覆盖问题,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象。
空间结构系统有各种形状的折板结构、壳体结构、网架壳体结构以及悬索结构等。
另外,空间结构也可以指三维空间中,由点、线、面、体等元素所构成的结构,具有三个方向的自由度。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于描述物理空间中的物体、构造、现象等。
在建筑工程领域,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对象是长度远大于宽度和高度的大跨度空间,主要解决大跨度空间的覆盖问题。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大跨度空间的建筑,如体育场馆、展览馆、机场航站楼等。
总之,空间结构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根据具体领域和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名词解释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指的是由物体、建筑、场所等所构成的空间形态、组合与结构关系。
它包括了空间的组织方式、排列形式、分区方式、尺度比例、功能分配、视觉效果等方面,并且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可塑性。
空间结构是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专业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营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结构可以被理解为建筑空间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空间的尺寸、高度、形状、布局、开合等方面。
在城市规划中,空间结构则表现为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结构组织,如街道、公园、广场等空间形态。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结构,则是指景观中各个景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如景点的分布、连接、展示等方面。
总的来说,空间结构是一种组织和规划空间的手段,它决定了空间的形态、使用功能和审美效果,是实现空间设计目标的基础和关键。
- 1 -。
资产评估师《建筑工程评估基础》知识点:空间结构知识点:空间结构
1.空间结构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体系
平面承重结构体系:竖向和水平荷载通过在一个平面内的构件组成的承重体系传递给基础。
空间受力结构体系:
①刚性空间结构;
②柔性空间结构。
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1)刚性空间结构
①网架结构:优点:能较好地承受集中荷载、动力荷载和非对称荷载,抗震性能好。
局部杆件坏了,不影响整体,依然具有抗荷载的能力。
受力特点:主要承受轴力。
②薄壳结构:优点:受力合理、跨越能力大、刚度好、材料省。
受力特点:承受任意方向轴力(拉力和压力)、剪力。
(2)柔性空间结构
①悬索结构:优点:受力合理、跨度大、施工方便、获得良好的物理性(声学)。
受力特点:轴心受拉,抗弯刚度几乎等于零。
②弦支结构:优点:跨度更大。
③索膜结构
受力特点: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
(3)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框架体系——承担竖向荷载,水平荷载的抗侧力结构。
纯框架抗侧力不够,越是高层、超高层建筑,抗侧力是主要的。
因此,在框架的基础上加支撑、内筒、外筒、筒中筒、束筒。
框架——支撑体系:支撑框架承担水平力,抗侧力。
框架——内筒体系、外筒体系:外筒承担全部水平剪力的抗侧力结构,内筒仅承担竖向荷载。
2.空间钢结构建筑形式
(1)钢结构的特点:
结构性能好:强度高、质量轻、抗震性能好、质量好、连接性能好、节能环保(复合墙板)。
经济性能好:自重轻、减小结构设计内力,降低造价;强度高、施工快(工业化程度高)、运输方便等。
缺点:耐火性差、维护成本高(防锈)、造价高。
(2)钢结构的应用(跨度大、高层)
大跨度(体育馆);
重型工业厂房;
高层;
轻钢结构(厂房);
高耸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