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作业2 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医古文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2.B 3.C 4. 5.A6.B 7. 8.C 9.D 10.A11.B 12. 13.A 14. 15.二、1. 2. 3.A B C D E 4.A B C D 5.A B C D E6. 7.A B E 8. 9.A B C D E 10.B C D三、1. 东南之竹箭梁百尺之观2. 侍中奉车都尉有《方技略》3. 持至贵之重器神明消灭4. 勿约而幽明斯契验之事不忒5. 视而可识察而见义四、1. 国:都城治穰:举办祛邪除恶的祭祀2.3. 向:以前一:专心地4. 夜分:夜半低迷:精神昏沉5. 痒:刺激幽关:内心6.7. 固:通“故”,于是一:认为……一样8. 凌:驾乘薄:止息9. 相与:共同梓:刊印10.。
五、今译题( 每小题4 分,共20 分。
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
酌情扣分)1. “医”是“意”的含义。
人体的形体机能非常地精妙,要依随经气的情况而使用巧妙的针刺技术;进行针刺的时候,一点细微的不同就会造成错误。
2. 学成后治疗疾病,判断生死,验证是加重还是痊愈,就好象用蜡烛照明,用龟甲占卜,没有差错的情况。
3. 病情正在发展,则不去治疗非常强劲的病势,牢固地守护病人的元气,这就象是使敌方军队衰惫的方法;病情正在衰减,就一定彻底地治疗减退的病邪,更增加一些药效强大的药物,这就象是捣毁敌方巢穴的方法。
4. 这样以后文章的条理就能分明,大纲细目都得到列举,隐晦暗藏的内容就显现彰明,大大小小的内容都能融会贯通,不一致的地方全部得到解决,一打开书卷就如同一扇扇门都打开一样,所有的内容都清清楚楚。
5. 假若驱逐宾客而帮助了敌国,损失民力而使敌人加了益处,就会在国内使自己国力空虚,而在国外诸侯间树下怨仇,这样想要求得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达到的。
六1. 要:关键是:这种情况战栗:通“战忄栗”,颤抖2. 主:主掌斯:这样顾:难道七、标点题( 第1 小题12 分,第2 小题13 分,共25 分。
医古文课后练习题及部分课外练习题答案一、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尸厥者也以爲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溫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爲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爲診之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矯摩太子遂得復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甚之之辭也(漢·劉向《說苑·辨物》)要求:1.給上文標點2.注釋文中加點號的詞語3.今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讚揚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義是什麼?②趙王所稱“糞土之息”與“犬馬”指什麼?反映古人稱謂上的什麼現象?③“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與全文是什麼關係?参考答案:1.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人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鵲曰:“不能。
”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
医古文基础知识试卷答案2医古文基础知识试卷一、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5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
1 •“但將升岱嶽,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是強調的重要作用。
2•“危若冰谷,至於是也”中的“冰谷”比喻3•“其何裨之與有”的止常語序是其与有何裨之。
二、注釋句屮劃線的詞(本大題共40個劃線詞,每個劃線的詞0.5 分,共20分)1.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
自非(假如不是)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道理要旨)哉!2.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
迄(到)孝武世,書(文字)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感慨的样子)而稱口:“朕甚閔(忧虑)焉!”於是建(建立)藏書之策(府策),置寫(滕写)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
3.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爲之。
召桑田巫,示而殺之。
將食,張(胀),如廁,陷而卒。
小臣有(又)晨夢負公以登天,及(至IJ )日中,負晉侯出諸(于)廁。
遂以爲殉。
4.先牛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牛也;不能若是,而欲牛之,曾(简直)不可以告咳嬰(刚会笑的婴儿)之兒!5.佗曰:“案(考察)脈,胎未去也。
”將軍以爲不然。
佗舍去,婦稍(逐渐)小(稍)差。
百餘日復動,更呼佗。
佗口:“此脈故事(按照惯例)有胎。
6•翁聞其言,渙焉(消散的样子)無少凝滯於胸臆。
居無何(不久), 盡得其學以(而)歸。
7.奈何今之業醫者,亦置《靈》《素》於罔聞,??此其故,正以(因为)經文奧衍,研閱誠(确实)難。
其()於至道未明,而欲冀(希望)夫通神運微,仰大聖上智於千古之邈(遥远),斷乎不能矣。
&老君曰:“人行陽德,人自報之;人行陰德,鬼神報之。
人行陽惡,人口報人行陰惡,鬼神害Z。
”尋(探求)此貳途,陰陽報施,豈誣(欺骗)也哉?9.冰弱齡(弱冠之年)慕道,夙(平素)好養生,幸遇眞經,式(用)爲龜鏡(喻借鉴)。
10.而進(进身为官)不能愛人知(照管)人,退(隐居为民)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値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S (愚蠢)若游魂。
2021年自考《医古文(一)》习题及答案(卷二)《串雅》序一、单项选择1.“今之游权门、食厚奉者”中的“食”义为()。
A.食用B.享受C.接受D.俸禄E.供养2.以下哪个词不能替换“胥能识证、知脉、辨药”中的“胥”?()A皆 B.悉 C.咸 D.但E.尽3.“俨然踞高座、侈功德矣”中的“侈”义为()。
A.奢侈B.夸大C.放纵D.占据E.表现4.“以故欲宏览而无由”中“无由”义为()。
A.无门径B.无原因C.无奈D.无办法E.无来历“殆亦柏云所心许焉”中“殆”可解释为()。
A.语道助词B.料想C.几乎D.大概E.接近6.下列句中没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是()。
A.货药吮舐,迹类丐B.世所谓走方是也。
人每贱薄之。
C.为问今之乘华轩、繁徒卫者D.俨然峨高冠、窃虚誉矣E.俨然踞高座、侈功德矣7.“败草毒剂,悉曰仙遗”中“遗”义为()。
A.遗留B.赠送C.发放D.派遣E.制作8.“有得,辄钞撮忘倦”中“钞撮”义为()。
A.记录B.撰写C.摘抄D.撮合E.整理9.“昔欧阳子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传方于下走。
”此两件事说明作者对走方医的态度是()A.感叹其鲜为人知B.批评其乃小道C.揶揄只能止痢疗嗽D.赞扬其也有可取之处E.欣赏其勇气可嘉10.“部居别白,都成一编”中,“部”义为()。
A.种类B.部分C.按种类D.分种类E.一部部11.“远近震其名,今且老矣”中,“今且”义为A.如今快要B.如果快要C.今天尚且D.犹今夫。
如今E.可能已经12.“厥后巫彭制药丸”中,句中“厥”可以用下列哪个词代替?()A.乃B.病C.晕D.其E.热13.下列词语注释错误的是()。
A.“人每贱薄之”中,“贱薄”义为鄙视B.“货药吮舐”,指卖药并用舌头当众辨药C.“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为放任自得的样子D.“剽窃医绪,倡为诡异”中,“医绪”指零星的医学知识E.“沉痼之疾,乌能起废”中,“乌”义为怎么14.下列词语注释错误的是()。
(单选题)1: 在“至于遁天倍情,悬解先觉”中,“倍”之义为:A: 倍数B: 违背C: 敬佩D: 回避E: 失去正确答案: B(单选题)2: 在“治家刑国,由近兼远”中,“刑”之义为:A: 杀头B: 用刑C: 刑罚D: 治理E: 统帅正确答案: D(单选题)3: 在“则圣人不合启金縢,贤者曷为条玉版”中,“则” 之义为:A: 原则B: 可是C: 如果D: 那么E: 于是正确答案: C(单选题)4: 在“斯言之玷,窃为吾子羞之”中,“玷”之义为:A: 美玉B: 污玉C: 错误D: 玉言E: 空洞正确答案: C(单选题)5: “窃为吾子羞之”中,“吾子”之义为:A: 我和你B: 我的先生C: 我的儿子D: 亲热的称呼,您E: 轻蔑的称呼,尔正确答案: D(单选题)6: 在“虽百医守疾,众药聚门,适足多疑”中,“适”之义为:A: 正当B: 前往C: 适好D: 恰逢E: 只是正确答案: E(单选题)7: 在“张、王、李等数先生继入,皆钦风请益”中,“请益”之义为:A: 请求增加B: 谋求得益C: 向人请教D: 请求帮助E: 向人求助正确答案: C(单选题)8: 在“今并缮缉,而能事毕矣”中,“缮缉”之义为:A: 抄写增补B: 整理编辑C: 缮写编辑D: 整理修订E: 删削增补正确答案: A(单选题)9: 在“若乃分天地之至数”中,“若乃”之义为:A: 若是B: 如果C: 即是D: 至于E: 或者正确答案: D(单选题)10: 在“不诬方将,请俟来哲”中,“方将”之义为:A: 方才B: 正要C: 将要进行D: 指正要学医的人E: 指有才学修养的人正确答案: D(单选题)11: 在“岁在执徐,月之哉生明者也”中,“哉”之义为:A: 已B: 戴C: 载D: 啊E: 才正确答案: E(单选题)12: 在“取舍则论甘忌苦”中,“论甘忌苦”之义为:A: 求甘畏苦B: 酸甜苦辣C: 畏惧辛苦D: 自得其乐E: 费心费力正确答案: C(单选题)13: 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吮舐”之义为A: 吸脓舔疮B: 吮砵舔盆C: 吮痈舔痔D: 吮舔肛门E: 吮脓舔血正确答案: C(单选题)14: 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之义为:A: 洋洋得意B: 任意驱使C: 贪得无厌D: 胡作非为E: 欲壑难填正确答案: D(单选题)15: 在“予幼嗜岐黄家言”中,“岐黄家言”之义为:A: 岐伯黄帝的言论B: 岐伯黄帝的著作C: 汤头歌诀D: 医药学的言论E: 医药学家的著作正确答案: E(单选题)16: 在“作者谓圣,述者谓明”(《温病条辨叙》)中,此“作者”是指:A: 华佗B: 张仲景C: 王叔和D: 孙思邈E: 成无己正确答案: B(单选题)17: 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亡如”之义为:A: 好像B: 不如C: 不像D: 不要E: 无奈正确答案: E(单选题)18: 在“生民之祸亟矣”中,“亟”之义为:A: 急切B: 频繁C: 极点D: 危急E: 严重正确答案: B(单选题)19: 以下可喻“能担当大事,不怕艰危”的坚强人物的是:A: 幽室一灯B: 圯桥杰竖C: 中流一柱D: 泰山一壤E: 河海一流正确答案: C(单选题)20: 以下表“按照事物的名称,求取事物的内容”之义的是A: 按图索骥B: 当名辨物C: 格物致知D: 穷源竟委E: 登堂入室正确答案: B(单选题)21: 在“壮月既望”中,“壮月”是指农历的:A: 七月B: 八月C: 九月D: 十月E: 十一月正确答案: B(单选题)22: 在“闻子敬时愦闷动作”中,“动作”之义为:A: 活动B: 行为C: 发生D: 发现E: 发作正确答案: E(单选题)23: 在“北山之木,虽离奇液瞒”中,“离奇”之义为:A: 超乎平常B: 不可想象C: 无法理解D: 特别古怪E: 弯曲盘扭正确答案: E(单选题)24: 在“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中,“较”之义为:A: 比较B: 清楚C: 车前铜柱D: 通“校”E: 通“效”正确答案: B(单选题)25: 在“壮士之怒,赫然殊观”中,“赫然”之义为:A: 显赫的样子B: 盛怒的样子C: 可怕的样子D: 脸红的样子E: 壮观的样子正确答案: B(单选题)26: 在“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中,“蠲”之义为:A: 消除B: 罢黜C: 排出D: 忘掉E: 抑制正确答案: A(单选题)27: 在“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中,“蕞尔”之义为:A: 大貌B: 小貌C: 肥貌D: 瘦貌E: 虚貌正确答案: B(单选题)28: 在“或益之以畎浍”中,“畎浍”本指:A: 溪流B: 井水C: 大河D: 田间水沟E: 海水所归之处正确答案: D(单选题)29: 在“而泄之以尾闾”中,“尾闾”之喻义为:A: 多B: 少C: 小D: 弱E: 强正确答案: A(单选题)30: 在“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中,“悁悁”之义为:A: 哀叹貌B: 气忿貌C: 悲哀貌D: 忧闷貌E: 心痛貌正确答案: D(单选题)31: 在“子之大夫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中,“大父”是指:A: 祖父B: 伯父C: 父亲D: 外祖父E: 曾祖父正确答案: A(单选题)32: 在“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中,“躬行”之义为:A: 弯腰去做B: 遵守礼仪C: 亲自实践D: 自己行走E: 努力不怠正确答案: C(单选题)33: 在“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中,“素位”之义为:A: 不居官位B: 素居官位C: 在位廉洁D: 白占官位E: 身处官位正确答案: A(单选题)34: 在“阳明勋业烂然,胡世宁笑其多一讲学”中,“多”之义为:A: 不少B: 多了C: 只是D: 称赞E: 足够正确答案: C(单选题)35: 在“布衣挟相公以自尊”中,“挟”之义为:A: 挟持B: 倚仗C: 夹住D: 拽住E: 攀附正确答案: B(单选题)36: 在“燕哙、子之何尝不托尧舜以鸣高”中,“鸣高”之义为:A: 名声高雅B: 高声喊叫C: 表示清高D: 大声歌唱E: 故意炫耀正确答案: C(单选题)37: 在“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中,“刀圭”本指量取药末的工具,此当“药物”讲,这A: 比喻B: 委婉C: 借代D: 避复E: 割裂正确答案: C(单选题)38: 在“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中,“村儒”是指:A: 乡村塾师B: 家庭教师C: 农村书生D: 无聊的文人E: 才疏学浅的文人正确答案: E(单选题)39: 在“村儒举目皆是”中,“举目”之义为:A: 抬眼B: 仰望C: 极目D: 满目E: 随处正确答案: D(单选题)40: 在“即或衰年无俚,有此附会”中,“无俚”之义为:A: 无理B: 无聊C: 无趣D: 无事E: 无方正确答案: B(单选题)41: 在“有时而幸中,有时而不中”中,“幸”之义为:A: 侥幸B: 幸运C: 幸福D: 幸亏E: 幸好正确答案: A(单选题)42: 在“渠亦不自省其过”中,“渠”之义为:A: 水渠B: 此辈C: 你们D: 此人E: 他们正确答案: E(单选题)43: 在“唯庸工误人最深,如鲧堙洪水,不知五行之道”中,“鲧堙洪水”在此比喻:A: 筑堤防水,违背规律B: 水来土堙,只是蛮干C: 拘泥固执,方法简单D: 庸医滥补,越补越坏E: 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正确答案: D(单选题)44: 在“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中,“诸”之义为:A: 之B: 于C: 之于D: 之乎E: 者也正确答案: B(单选题)45: 以下句中加点号的词与“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中“颇”同A: 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B: (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C: (一)拔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D: 由是遍索两经,先求难易,反复更秋,(稍)得其绪E: 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
扁鹊传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胍为名耳”这几句话?因为作者难以理解扁鹊以胍测病的高超医技,便以扁鹊具有“视见垣一方人”的特异功能来加以解释。
2.扁鹊认为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样的医学观?医学能使疾病好转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
这是唯物的医学观。
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後世有何影响?“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骄恣不论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会阳并,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
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医”反映医学科学摆脱巫术迷信的束缚而得到独立,由经验学朝着理论医学昇华,奠定中医学术理论基础的《素问》、《九卷》(即《灵柩》),就是在医巫分道扬镳的前提下,总结了先秦以来医学的实践经经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样理解扁鹊行医“随俗为燮”?扁鹊运用全面的医疗技术,根据各地的民俗,改燮行医的科别,尽心尽力地为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1.“兼通数经”舆“合汤不过数种”的“数”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为“多部”,表示多;後者意为“几”,表示少。
2.怎样理解“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东汉时期儒舆医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习儒出身,“兼通数经”;华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厌食事”,更不愿“专视”曹操。
3.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华佗是“人命所县”的人?一是华佗医术全面而高超,从傅文所载多则医案可见;二是曹操所患头风,每次发作,华佗针刺即愈,而华佗被杀後,曹操“豆风未除”;三是曹操爱子仓舒病危,而华佗已被杀,遂至死於非命。
4.华佗因何原因被曹操杀害?因华佗家乡在安徽亳县,而到河南许昌“专视”曹操,“久远家思归”,便告假回家探视,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任凭曹操“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华佗“犹不上道”。
後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杀害。
丹溪翁传1.“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意思是什么?惟知悌爲什么对朱震亨提出这个要求?意爲完全抛弃你过去学习的内容,因爲那些是不正确的。
《医古文》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
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具有“病愈”义的词是( )A.瘵B.瘳C.疢D.疴2.“息”的本义是 ( )A.呼吸 B.休息 C.停止 D.熄灭3.“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的“遇”义为()A 迎合B 遇到C 对付D 接待4.以下形符类属不能相通的是 ( )A.攴与文 B.冫与氵 C.禾与米 D.骨与肉5.“巨细通融,歧贰毕彻”中“毕”的同义词是 ( )A.巨 B.细 C.通 D.融6.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是 ( )A.《尔雅》 B.《康熙字典》 C.《说文解字》 D.《中华大字典》7.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 ( )A.《七略》 B.《汉书·艺文志》 C.《说文解字》 D.《中国医籍考》8.“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中“命世”的意思是()A命名于世B闻名于世 C 命世人闻名D使世人闻名9.“颇”的本义是 ( )A.不正 B.稍微 C.相当 D.头偏10.以下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 )A.支,肢 B.匡,眶 C.苔,胎 D.然,燃11.“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中“盍”的意思为 ( )A.通"何" B.何不 C.为何 D.通"合"12.“汉兴,改秦之败”中的“败”义为: ( )A.衰败 B.失败 C.败坏 D.弊政13.“去圣寖远,其学难精”中“寖”的意思是()A浸润B久远C逐渐D虽然14.“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 ( )A.凋枯 B.萌芽 C.生长 D.发现15.“至于败坏,嫁谤自文”一句中,“谤”是 ( )A.指责 B.毁谤 C.夸奖 D.讥讽16.“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治”的意思是( )A.举行 B.治理 C.研究 D.正常17.“多所全济”一句中,主语是 ( )A.多 B.所全济 C.全济 D.多所18.“必先诊侯以审之”中“候”义为 ( )A.等侯 B.诊察 C.问侯 D.脉象19.“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中“怵惕”义为 ( )A.忧虑 B警惕 C.恐惧 D.痛苦20.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中的“痛痒”是 ( )A.又痛又痒 B.义偏在“痒” C.义偏在“痛” D.非常痒21.在下列各词的演变中,属于词义转移的一组是 ( )A.脚、走 B.牙、菜 C.删、瓦 D.金、祥22.“假若天机迅发”中“天机迅发”意指 ( )A.天机发展 B.上天资助 C.天资聪慧 D.灵感忽来23.“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中“经略”义为()A 经营策略 B谋取 C经济谋略 D 计算24.“明堂阙庭,尽不见察”中的“见”义为( )A.看见 B.相当于“被” C.见解 D.同“现”,显示25.“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 ( )A.表谦副词 B.大德 C.洪大 D.语首助词26.“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此句意谓( )A.医方难精B.医方易学C.古今方不同D.治病应灵活27.“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一句中,“经权”是()A.权变,变通 B.经营权术 C.追求权力 D.钱财和权力28.在“颈处险而瘿”中,“险”是 ( )A.通假字 B.古字 C.异体字 D.繁体字29.“既或衰年无俚,有此附会”中的“衰年无俚”指 ( )A.老年无家 B.老年无聊 C.老年不俗 D.老年无伴30.以下句中治为“学习”、“研究”义的是()A.稍长,从乡先生治经。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篇一:医古文基础知识答案】本章内容要点1 .简答①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的作用是什么?所谓工具书,是指按一定的排检次序将有关知识、资料或事实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
它具有解释疑难、辅助自学、指示门径、提供线索、搜集资料的作用②使用部首检字法,应注意哪些问题?了解各种字(词)典的部首差异;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哪一个偏旁是形符;熟悉部首的变体;有些字本身就是部首,不要拆开查找;不容易看出部首的难查字,可以查找“难查字表”或“检字表”。
③以《康熙字典》为例,说明汗字部首的位置。
汉字绝大多数为合体字,合体字中表示意义的部分称为写形符。
《康熙字典》以形符为部首。
其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药、芹、岑、宫,部首在上;然、焚、惫、裳,部首在下;涨、衫、辅、挞,部首在左;放、形、歉、割,部首在右;问、圑、舆、向,部首在内;固、围、闾、阎,部首在外。
④工具书的编排方法最常见的有哪几种?最常见的有部首编排法、笔划编排法、音序编排法、主题事类编排法。
⑤下列各字分别在《康熙字典》、新《辞海》、新《辞源》、《汗语大字典》的哪一部首?闻:《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耳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门部:衢:《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行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彳部;瓣:《康熙字典》、新《辞源》在瓜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辛部;衷:《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衣部,新《辞海》在亠部;慕:《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心部,新《辞海》在艹部;肥:《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肓:《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在亡部,《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近:《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辵部,新《辞海》在辶部:陡:《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阜部,新《辞海》在“阝(左)”部;苗:《康熙字典》、新《辞源》、《漠语大字典》在艹部,新《辞海》在艹部。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四要?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内守D. 劳逸结合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医学家的主张?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望”指的是?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闻病人的气味C. 询问病人的病史D. 切诊,即诊脉4. “五味”指的是?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涩C. 酸、甜、苦、咸、淡D. 酸、甜、苦、辣、淡5. 下列哪项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贡献?A. 创立了中医基础理论B. 系统论述了伤寒病的治疗C. 首次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原则D. 制定了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6.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其中“四气”指的是?A. 春、夏、秋、冬B. 风、寒、暑、湿C. 喜、怒、忧、思D. 酸、苦、甘、辛7.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A. 人体的三个主要脏器B. 人体的三个主要能量系统C. 人体的三个主要排泄系统D. 人体的三个主要防御系统8.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是?A.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描述人体结构C. 指导药物的配伍D. 描述人体的生理功能9. “六淫”指的是?A. 风、寒、暑、湿、燥、火B. 酸、甜、苦、辣、咸、淡C. 喜、怒、忧、思、悲、恐D. 春、夏、秋、冬、长夏、短夏10. “七情”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A. 七种基本情绪B. 七种基本病因C. 七种基本治疗方法D. 七种基本药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______两部分。
2.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木生______,火克金。
3.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正气”和“邪气”的平衡有关,其中“正气”指的是______。
扁鹊传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見五藏癥结,特以诊胍為名耳”這幾句話?因為作者難以理解扁鹊以胍测病的高超醫技,便以扁鹊具有“视見垣一方人”的特異功能來加以解释。
2.扁鹊認為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樣的醫學觀?醫學能使疾病好轉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
這是唯物的醫學觀。
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體内容是什么?它對後世有何影響?“六不治”的具體内容是:“驕恣不論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適”,“會陽並,藏氣不定”,“形羸不能服藥”,“信巫不信醫”。
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醫”反映醫學科學摆脱巫術迷信的束缚而得到獨立,由經驗學朝着理論醫學昇華,奠定中醫學術理論基礎的《素問》、《九卷》(即《靈柩》),就是在醫巫分道揚镳的前提下,總结了先秦以來醫學的實践经經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樣理解扁鹊行醫“随俗為燮”?扁鹊運用全面的醫療技術,根據各地的民俗,改燮行醫的科别,盡心盡力地為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1.“兼通數經”舆“合湯不過數種”的“數”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為“多部”,表示多;後者意為“幾”,表示少。
2.怎樣理解“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東漢時期儒舆醫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習儒出身,“兼通數经”;華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厭食事”,更不願“專視”曹操。
3.本文從哪幾個方面說明華佗是“人命所縣”的人?一是華佗醫術全面而高超,從傅文所载多则醫案可見;二是曹操所患頭風,每次發作,華佗针刺即愈,而華佗被殺後,曹操“豆風未除”;三是曹操爱子倉舒病危,而華佗已被殺,遂至死於非命。
4.華佗因何原因被曹操殺害?因華佗家鄉在安徽亳縣,而到河南許昌“專视”曹操,“久遠家思歸”,便告假回家探视,並“辭以妻病,數乞期不反”,任憑曹操“累書呼,又敕郡縣發遣”,華佗“猶不上道”。
後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殺害。
丹溪翁传1.“盡去而舊學,非是也”的意思是什么?惟知悌爲什么對朱震亨提出這個要求?意爲完全抛棄你過去學習的内容,因爲那些是不正確的。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医古文课后答案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
为曹公所怒。
荀文若请曰。
佗术实工。
人命系焉。
宜议能以宥①。
曹公曰。
忧天下无此鼠辈邪②。
遂考竟佗。
至仓舒病且③死。
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
嗟乎。
以操之明略见几。
然犹轻杀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犹不能返其恚。
执柄者之恚。
真可畏诸。
亦可慎诸。
原④夫史氏之书于册也。
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贤者之谕⑤。
而惩暴者之轻杀。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
后之惑者。
复用是为口实⑥。
悲哉。
夫贤能不能无过。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请。
彼壬人⑦皆曰。
忧天下无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叹。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生之不可再⑧也。
可不谓大哀乎。
【加点号的词语】:工:高明。
①宥:宽舒。
②邪:同“耶”,语气助词,吗。
③且:副词,将要。
生:试活命。
④原:推究的本意。
⑤谕:劝戒;告诫。
轻:轻率。
⑥口实:借口;凭据。
苟:如果。
⑦壬人:奸佞之人。
曾:竟然。
⑧再:重复,第二次。
【加横线的句子】:唉!以曹操的聪明大略、能够洞察入微的才干,尚且如此轻率地杀戮能士;以荀彧(文若)的智慧、地位和声望,又用实在的道理进行规劝,尚且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有所缓和而宽恕华佗,那么执掌大权之人的愤怒,就真的是令人畏惧啊!也是令人必须慎重对待的啊!《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
學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臘。
遂直以爲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相率以爲《局方》之學。
閒有讀者,又以濟其方技,漫不之省。
醫道隱晦,職此之由。
可歎也!震亨三十歲時,因母之患脾疼,衆工束手,由是有志於醫。
遂取素問讀之,三年似有所得。
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藥而安。
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伯考之瞀悶,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積痰,一皆歿於藥之誤也。
心膽摧裂,痛不可追,然猶慮學之未明。
医古文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咸不之信,讵日未昃,而气绝矣”中的“昃”义为( D )A.天亮B.天黑C.太阳落山D.太阳西斜2.“视见垣一方人”中“垣”义为( D )A.东面B.北面C.屏风D.矮墙3.“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中“坟”义为( B )A.洲中坟墓B.水中高地C.上古典籍D.山崖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中“庸”义为( B )A.担忧B.使用C.庸俗D.庸医5.“其论皆经理识本,非徒诊病而已”中“经理”义为( A )A.研究原理B.研究整理C.经典理论D.经过整理6.“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中的“尚”义为( B )A.选择B.久远C.高深D.犹且7.“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中“望”义为( C )A.远远地B.希望C.远远地看见D.想起8.“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中“结草”义为( C )A.结打草绳B.捆扎草木C.报恩D.报仇9.“愿乞一言,以托不朽”中“愿”义为( D )A.愿望B.愿意C.请求D.希望10.“人于父子昆弟之恩犹或薄焉”中“昆弟”义为( A )A.兄弟B.长兄C.长弟D.堂弟11.“一齐之傅几何,众楚之咻易乱”一句出自( B )A.《与薛寿鱼书》B.《不失人情论》C.《病家两要说》D.《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12.《良方自序》的作者是( B )A.赵学敏B.沈括C.王世贞D.宋濂13.《用药如用兵论》选自( D )A.《儒门事亲》B.《医宗必读》C.《景岳全书》D.《医学源流论》14.下列句子中“当”义为“在”的是( D )A.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B.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C.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D.今子当始弱之时,有荼毒之祸15.下列句子中“以”为顺接连词的是( C )A.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B.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C.循其两股,以至于阴D.其窃滑以夷,其肌廉以微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可作句中语气助词的是( .A B C D E )A.之B.于C.其D.言E.云2.下列汉字在结构上属于同一类的是( B C D )A.马B.上C.末D.亦E.寒3.针对《尔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 E )A.它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专书B.它是我国第一部字典C.它大约成书于南北朝D. 全书共分三卷,十九篇E.它解释词语的方式是同义互训4.下列句子中含有“疾病”义词语的是( A B D )A.必欲去大病大瘵,非汗吐下莫由也矣B.大约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C.挟技劫病,贪利恣睢D.徒为美疒火之囊橐耳E.病者亦但知膏肓难挽,而不悟药石杀人5.下列各句中含偏义复词的是( A B C E )A.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B.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C.补者,以谷肉果菜养口体者也D.甚至薰莸不辨,妄肆品评E.所传异同,咸悉载录6.下列句子属判断句的是( A C )A.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B.异日进和药,乃复初C.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D.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四、词语解释题1.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候无阙。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医学古文作为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考试。
下面是一些医学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考试题一:阅读下面这段医学古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黄帝内经》曰:“十二经脉者,盖诸精气之枢。
”请简要解释这段话的含义。
答案:这段文字出自《黄帝内经》,其中描绘了人体的十二经脉是精气运行的关键部位。
经脉是人体内部的网络系统,精气通过经脉的运行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十二经脉是连接人体各个部位的重要通道,精气通过这些经脉来调节身体的机能。
考试题二:请根据下面的古文,简要概括其内容。
《伤寒论》曰:“寒热熟而烦躁者,是阳明也。
”请简要概括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答案:这段文字出自《伤寒论》,它提到了一种“寒热熟而烦躁”的症状,指出这是阳明经出现问题的表现。
阳明经是人体脉络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脉,当这条经脉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人们出现寒热交替以及情绪烦躁的症状。
考试题三:请根据下面的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黄帝内经》曰:“身有十二节,脾为之使。
”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并简要说明脾的作用。
答案: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它描述了人体身体的结构由十二个节构成,其中脾脏起到调节这些节的作用。
脾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脾脏的作用包括转化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调节体液的代谢,以及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等。
考试题四: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分别是什么?答案: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的关系如下:1. 心对应火元素;2. 肺对应金元素;3. 肝对应木元素;4. 脾对应土元素;5. 肾对应水元素。
考试题五:请简要说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
答案: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是指宇宙万事万物中的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力量。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最基本的理念之一,无论是人体内部的生理过程还是自然界的变化,都可以归纳为阴阳的相互作用。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免费医古文,即医学古文献,是研究古代医学文献的学科,它涵盖了古代医学理论、诊疗方法、药物学等多方面内容。
学习医古文对于理解中医的发展历程和深化医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医古文试题及答案的样例,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医学著作被誉为“医家之圣”,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答案:A2.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A. 四季养生B. 五脏六腑C. 经络学说D. 病因病机答案:A3.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风、寒、暑、湿、燥D. 酸、苦、甘、辛、咸答案:A4.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重要思想,最早见于哪部著作?A. 《黄帝内经》B. 《难经》C. 《伤寒杂病论》D. 《神农本草经》答案:A5. 以下哪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孙思邈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黄帝内经》中的“三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焦、中焦、下焦7.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______。
答案:切8. “五味”在中医中指的是酸、苦、甘、辛、______。
答案:咸9.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体质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痰湿。
答案:气虚、阳虚、阴虚、湿热10.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包括表里、寒热、虚实、______。
答案:阴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
答案:《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它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预防医学理念。
12. 解释“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您本学期选择了学习“医古文B”。
说明:本次作业是针对课件中1--4内容的,总分为53分,您的得分为49分A型题:1. 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中,“耳目”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委婉C.互文D.举隅E.借代2. 在“谦父曰:亦传道耳”中,“亦”之义为:A.或许B.大概C.可能D.因为E.只是3. 在“朋侪颇疾之”中,“疾”之义为:A.憎恨B.厌恶C.责备D.嫉妒E.不满B型题:A.动词,担心B.名词,疾病C.动词,怨恨D.形容词,病重E.动词,患……病4. “人之所病,病疾多”中“病”的用法是:ABCDE5. “太子何病”中“病”的用法是:ABCDEA.动词,完成B.动词,死C.副词,终于D.副词,最终E.通“猝”,副词,突然6. “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中“卒”的用法是:ABCDE7. “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中“卒”的用法是:ABCDEA.动词,阻止B.副词,只C.动词,居住D.语气词,无义E.动词,到……去8. “精神不能止邪气”中“止”的用法是:ABCDE9. “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用法是:ABCDEA.介词,给B.动词,给C.介词,跟D.通“欤”,语气词,呢E.连词,和10. “尽与扁鹊”中“与”的用法是:ABCDE11. “閒与语曰”中“与”的用法是:错误:正确答案为:CABCDE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12. “不汗出”的特殊语序是:ABCDE13. “亲中人有病如成者”的特殊语序是:ABCDE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14. “而何怪”的特殊语序是:ABCDE15. “中庶子喜方者”的特殊语序是:ABCDEA.动词,增加B.副词,逐渐C.副词,更加D.形容词,有益的E.动词,满出16. “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益”的用法是:ABCDE17. “直谅多闻之益友”中“益”的用法是:ABCDE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代词作宾语前置E.“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18. “翁穷昼夜是习”的特殊语序是:ABCDE19. “去本而末是务”的特殊语序是:ABCDEA.副词,特地B.名词,原因C.因果连词,所以D.形容词,原来的E.名词,原先的状况,指健康20. “桓侯使人问其故”中“故”的用法是:ABCDE21. “已故到谯”中“故”的用法是:ABCDE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动词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22. “使人手摸知所在”中“手”的活用类型是:ABCDE23. “便饮其麻沸散”中“饮”的活用类型是:错误:正确答案为:CABCDEA.副词,又B.副词,交替C.副词,互相D.动词,经过E.动词,改变24. “更熨两胁下”中“更”的用法是:ABCDE25. “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中“更”的用法是:ABCDE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名词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26. “太祖累书呼”中“书”的活用类型是:ABCDE27. “今所患勿药可愈”中“药”的活用类型是:ABCDEA.副词,私下B.动词,痊愈C.名词,一会儿D.形容词,空闲E.名词,在……之间28. “不出三日必閒”中“閒”的用法是:ABCDE29. “君有疾在肠胃閒”中“閒”的用法是:ABCDEA.动词,举行B.形容词,正常C.动词,研读D.动词,治理E.动词,治疗30. “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中“治”的用法是:ABCDE31. “操古方以治今病”中“治”的用法是:ABCDEA.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用作动词32. “始皆心服口誉”中“心、口”的活用类型是:ABCDE33. “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活用类型是:ABCDE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34. “太子何病”的特殊语序是:ABCDE35. “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的特殊语序是:ABCDE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36. “又当消息而用之”中的“消息”属于:ABCDE37. “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的“利害”属于:错误:正确答案为:CABCDEA.兼词,于此B.词尾,……的样子C.语气词,无义D.代词,之E.语气词,呢38. “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焉”的用法是:ABCDE39. “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中“焉”的用法是:ABCDE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40. “辟如滴水之器”中的“辟”属于:ABCDE41. “罗遇翁亦甚懽”中的“懽”属于:ABCDE42.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的“穰”属于:ABCDE43. “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中的“齐”属于:ABCDE44. “因五藏之输”中的“输”属于:ABCDE45. “苦四支烦”中的“支”属于:ABCDE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46.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中的“非常”属于:ABCDE47. “邪气畜积而不得泄”中的“畜积”属于:ABCDE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48. “佗令温汤近热”中的“温汤”属于:ABCDE49. “断肠湔洗”中的“湔洗”属于:ABCDEA.名词,部位B.名词,住处C.动词,赞赏D.动词,赞成E.副词,左右,表约数50. “当引某许,若至,语人”中“许”的用法是:ABCDE51. “食顷,吐出三升许虫”中“许”的用法是:ABCDEA.动词,离开B.动词,除去C.同“弆”,动词,储藏D.动词,到……去E.形容词,过去了的52. “成得药去”中“去”的用法是:ABCDE53. “何忍无急去药”中“去”的用法是:错误:正确答案为:CABCDE【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作目标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五十三一、断句(略)二、摘引原文扼要填空。
本案正确的诊断是伏暑证,作者分析其病机是伏暑淫邪朦蔽清阳,三焦气化失宣,前医误诊为伤寒热结阳明,后医误诊为出斑。
作者效法叶天士,用香薷、豆蔻、厚朴等开达膜原,葛根升提阳明方法治疗。
三、简答:1、本案“一死两命”是因丈夫被误治而死,妻子客居外地生活无着,绝望自尽。
2、作者撰写本案的目的:一是指出大便秘结并不都是伤寒阳明腑实证,尚有各种不同的证型,须仔细分辨。
二是告戒医生应精究医理,切悟草菅人命。
五十四一、断句(略)二、简答:1、张氏据以辨证的依据是:素体劳倦伤脾、脾胃阳虚;误用寒凉药物使病情加重。
2、作者与时名者对本案病机判断的不同之处是:作者认为脾胃阳虚,不能摄血;时名者认为火盛迫血妄行。
3、本案辨治的重要经验是:注意病人体质与病史。
五十七一、断句(略)二、简答:1.此案属气虚脱证。
辩证的主要依据是忽失声仆地,痰潮如锯,眼合遗尿,六脉洪大。
治疗效法河间、东垣,泻肝火,温补脾。
2、、作者认为地域对体质有影响。
一般来说,北人气实,南人气虚,但北人居南日久,亦会致气虚。
3、撰写本案的目的是说明卒中证重在辨明虚实真假,是脱证还是闭证。
六一、断句(略)二、据文意扼要填空:何梦瑶早年以诗文显名,继而以善政著称,曾于义宁。
阳朔。
岑溪。
思恩、辽阳等地任县令、州牧之职。
因治辽阳民王洪风病事,医名渐渐显于世。
三、简答:1、“夫易……气耳”一段说明不能用《易》经之理死套医理,人体阴阳二气无尊卑善恶之分,不可偏颇。
2、“牵东补西”是批评用损阴的方法来扶阳。
3、“西池之医之著于天下也所系固不少矣”,目的是强调《医碥》刊行面世的必要。
4、文中“医言阴阳俱气耳……距邪闲正吾能已乎”一段体现了何氏的学术思想。
何氏主张阴阳平调,亦即“正虚无论阴阳均当扶,邪胜无论寒热均当抑”;补泻也没有一定之规,凡能达到平衡阴阳的方法就是补,亦即“补泻初无定名,盖视病之寒热以为去留”。
反对不问何证,概用温补。
医古文B第2次作业及答案您本学期选择了学习“医古文B”。
说明:本次作业是针对课件中1--4内容的,总分为53分,您的得分为49分A型题:1. 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中,“耳目”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委婉C.互文D.举隅E.借代2. 在“谦父曰:亦传道耳”中,“亦”之义为:A.或许B.大概C.可能D.因为E.只是3. 在“朋侪颇疾之”中,“疾”之义为:A.憎恨B.厌恶C.责备D.嫉妒E.不满B型题:A.动词,担心B.名词,疾病C.动词,怨恨D.形容词,病重E.动词,患……病4. “人之所病,病疾多”中“病”的用法是:ABCDE5. “太子何病”中“病”的用法是:ABCDEA.动词,完成B.动词,死C.副词,终于D.副词,最终E.通“猝”,副词,突然6. “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中“卒”的用法是:ABCDE7. “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中“卒”的用法是:ABCDEA.动词,阻止B.副词,只C.动词,居住D.语气词,无义E.动词,到……去8. “精神不能止邪气”中“止”的用法是:ABCDE9. “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用法是:ABCDEA.介词,给B.动词,给C.介词,跟D.通“欤”,语气词,呢E.连词,和10. “尽与扁鹊”中“与”的用法是:ABCDE11. “閒与语曰”中“与”的用法是:错误:正确答案为:CABCDE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12. “不汗出”的特殊语序是:ABCDE13. “亲中人有病如成者”的特殊语序是:ABCDE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14. “而何怪”的特殊语序是:ABCDE15. “中庶子喜方者”的特殊语序是:ABCDEA.动词,增加B.副词,逐渐C.副词,更加D.形容词,有益的E.动词,满出16. “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益”的用法是:ABCDE17. “直谅多闻之益友”中“益”的用法是:ABCDE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代词作宾语前置E.“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18. “翁穷昼夜是习”的特殊语序是:ABCDE19. “去本而末是务”的特殊语序是:ABCDEA.副词,特地B.名词,原因C.因果连词,所以D.形容词,原来的E.名词,原先的状况,指健康20. “桓侯使人问其故”中“故”的用法是:ABCDE21. “已故到谯”中“故”的用法是:ABCDE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动词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22. “使人手摸知所在”中“手”的活用类型是:ABCDE23. “便饮其麻沸散”中“饮”的活用类型是:错误:正确答案为:CABCDEA.副词,又B.副词,交替C.副词,互相D.动词,经过E.动词,改变24. “更熨两胁下”中“更”的用法是:ABCDE25. “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中“更”的用法是:ABCDE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名词使动用法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意动用法26. “太祖累书呼”中“书”的活用类型是:ABCDE27. “今所患勿药可愈”中“药”的活用类型是:ABCDEA.副词,私下B.动词,痊愈C.名词,一会儿D.形容词,空闲E.名词,在……之间28. “不出三日必閒”中“閒”的用法是:ABCDE29. “君有疾在肠胃閒”中“閒”的用法是:ABCDEA.动词,举行B.形容词,正常C.动词,研读D.动词,治理E.动词,治疗30. “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中“治”的用法是:ABCDE31. “操古方以治今病”中“治”的用法是:ABCDEA.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意动用法E.形容词用作动词32. “始皆心服口誉”中“心、口”的活用类型是:ABCDE33. “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活用类型是:ABCDE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介词宾语前置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E.否定句宾语前置34. “太子何病”的特殊语序是:ABCDE35. “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的特殊语序是:ABCDE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36. “又当消息而用之”中的“消息”属于:ABCDE37. “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的“利害”属于:错误:正确答案为:CABCDEA.兼词,于此B.词尾,……的样子C.语气词,无义D.代词,之E.语气词,呢38. “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焉”的用法是:ABCDE39. “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中“焉”的用法是:ABCDE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讹字E.避讳字40. “辟如滴水之器”中的“辟”属于:ABCDE41. “罗遇翁亦甚懽”中的“懽”属于:ABCDE42.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的“穰”属于:ABCDE43. “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中的“齐”属于:ABCDE44. “因五藏之输”中的“输”属于:ABCDE45. “苦四支烦”中的“支”属于:ABCDE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46.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中的“非常”属于:ABCDE47. “邪气畜积而不得泄”中的“畜积”属于:ABCDEA.同形词语B.同义复词C.偏义复词D.叠音词E.连绵词48. “佗令温汤近热”中的“温汤”属于:ABCDE49. “断肠湔洗”中的“湔洗”属于:ABCDEA.名词,部位B.名词,住处C.动词,赞赏D.动词,赞成E.副词,左右,表约数50. “当引某许,若至,语人”中“许”的用法是:ABCDE51. “食顷,吐出三升许虫”中“许”的用法是:ABCDEA.动词,离开B.动词,除去C.同“弆”,动词,储藏D.动词,到……去E.形容词,过去了的52. “成得药去”中“去”的用法是:ABCDE53. “何忍无急去药”中“去”的用法是:错误:正确答案为:CABCDE。
医古文作业2 答案
A型题:
1. 在“谦父曰:亦传道耳”中,“亦”之义为:E.只是
2. 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中,“耳目”的修辞手法是:E.借代
3. 在“朋侪颇疾之”中,“疾”之义为:D.嫉妒
B型题:
4. “桓侯使人问其故”中“故”的用法是:B.名词,原因
5. “已故到谯”中“故”的用法是:A.副词,特地
6. “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中“卒”的用法是:E.通“猝”,副词,突然
7. “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中“卒”的用法是:B.动词,死
8. “成得药去”中“去”的用法是:A.动词,离开
9. “何忍无急去药”中“去”的用法是:C.同“弆”,动词,储藏
10. “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益”的用法是:B.副词,逐渐
11. “直谅多闻之益友”中“益”的用法是:D.形容词,有益的
12. “人之所病,病疾多”中“病”的用法是:A.动词,担心
13. “太子何病”中“病”的用法是:E.动词,患……病
14. “当引某许,若至,语人”中“许”的用法是:A.名词,部位
15. “食顷,吐出三升许虫”中“许”的用法是:E.副词,左右,表约数
16. “又当消息而用之”中的“ 消息”属于:A.同形词语
17. “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的“利害”属于:C.偏义复词
18. “不出三日必閒”中“閒”的用法是:B.动词,痊愈
19. “君有疾在肠胃閒”中“閒”的用法是:E.名词,在……之间
20. “精神不能止邪气”中“止”的用法是:A.动词,阻止
21. “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用法是:D.语气词,无义
22. “佗令温汤近热”中的“ 温汤”属于:A.同形词语
23. “断肠湔洗”中的“湔洗”属于:B.同义复词
24. “翁穷昼夜是习”的特殊语序是:D.代词作宾语前置
25. “去本而末是务”的特殊语序是:E.“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26. “而何怪”的特殊语序是: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7. “中庶子喜方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
28. “辟如滴水之器”中的“辟”属于:A.通假字
29. “罗遇翁亦甚懽”中的“懽”属于:C.异体字
30.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的“穰”属于:A.通假字
31. “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中的“齐”属于:B.古今字
32. “因五藏之输”中的“输”属于:B.古今字
33. “苦四支烦”中的“支”属于:B.古今字
34.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中的“非常”属于:A.同形词语
35. “邪气畜积而不得泄”中的“畜积”属于:B.同义复词
36. “太子何病”的特殊语序是: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7. “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
38. “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焉”的用法是:A.兼词,于此
39. “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中“焉”的用法是:D.代词,之
40. “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中“治”的用法是:C.动词,研读
41. “操古方以治今病”中“治”的用法是:E.动词,治疗
42. “不汗出”的特殊语序是:E.否定句宾语前置
43. “亲中人有病如成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
44. “更熨两胁下”中“更”的用法是:B.副词,交替
45. “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中“更”的用法是:A.副词,又
46. “尽与扁鹊”中“与”的用法是:B.动词,给
47. “閒与语曰”中“与”的用法是:C.介词,跟
48. “始皆心服口誉”中“心、口”的活用类型是:C.名词用作状语
49. “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活用类型是:E.形容词用作动词
50. “太祖累书呼”中“书”的活用类型是:B.名词用作状语
51. “今所患勿药可愈”中“药”的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作动词
52. “使人手摸知所在”中“手”的活用类型是:B.名词用作状语
53. “便饮其麻沸散”中“饮”的活用类型是:C.动词使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