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经典必读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7
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
在准备人类学考研的过程中,必读书目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值得考虑阅读的人类学书目:
1.《文化人类学》(作者:埃伦·巴特尔斯):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文化人类学教科书,涵盖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人类学的基本概念》(作者:罗伯特·哈斯基尔):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概述,涵盖了人类学的主题和理论。
3.《人类学导论》(作者:布莱恩·帕金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来理解人类学的概念和方法。
4.《人类学的范围》(作者:马里昂·博伊德和菲利普·瑞伊斯曼):这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类学范畴的经典著作,涵盖了文化、语言、生物和考古学等多个方面。
5.《文化的象征性》(作者:克劳德·利维-斯特劳斯):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文化人类学著作,探讨了文化象征和意义的重要性。
6.《考古学》(作者:科林·伦诺克斯):这本书提供了关于考古学的全面介绍,介绍了考古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7.《人类学中的性别》(作者:艾琳·卡伦):这本书探讨了性别在人类学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性别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以上这些书都是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你的考试成绩。
- 1 -。
5本人类学好书不得不读1.《末世太阳——一个墨西哥印第安城镇的变迁、动荡与抗争》:抗争的500年,这是一个关于少数人的故事印第安人500年来的历史命运,以及他们与世界的关系中文写的第一部关于墨西哥的民族志,中国人类学的海外拓荒的新标志印第安人终于活到了今天,走出了被人遗忘的历史。
如果说在这500周年之际我们要庆祝什么的话,那就让我们庆祝他们终于活到了今天吧!——【阿根廷】恩里克·杜塞如果说我们哪一次准确地使用了种族屠杀这个词汇,那么就是在这个例子上。
我认为,无论从相对意义还是绝对意义上来说,那都是一次创纪录的行为:90%以上的、绝对数字达到7000万的人口遭到灭绝。
20世纪的任何一场大屠杀都无法与此“大灾难”相比。
——【保加利亚】茨维坦·托多罗夫《征服美洲与“他人”问题》如今,印第安人最集中的地区在安第斯山海拔四五千米的纵深,在亚马逊流域蚊虫肆虐的腹地,在墨西哥恰帕斯道路艰险的密林。
——索飒书中插图:正在用餐的学生作者与自治社区的民众共同生活了8个多月,对当代墨西哥印第安人的生活境遇、文化传承与政治斗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
《末世太阳》的作者表现了对被调查民众一方的相当程度的“善意”。
从第一次在印第安人家吃难以下咽的黑豆饭,到下定决心喝下那碗赢来信任的文化仪式上的“田鼠汤”,他相信“只要尊重,就能得到理解”。
书中插图:弗洛雷亚(中)和邻居们在聊天喝了这碗田鼠汤,你就是策尔塔尔人“那是给你的,小巴勃罗(Pablito),那是祭台上最尊贵的食物,一般的时候都是留给村里的声望好的长者,我曾经吃过很多次。
你来自遥远的中国,是我们策尔塔尔人最尊贵的客人。
早上的时候,阿尔弗雷多跟我说你要来找我调查的时候,我就嘱咐他了。
让他把鼠汤留下来,给您这位最尊贵的客人。
”书中插图:坟墓里欢聚的一家人听了戈麦斯的话,我如鲠在喉。
脑海里萦绕着“田鼠汤”三个大字,以及那略微看起来有些恶心的汤碗。
在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念头,他们并不知道我的真名,也不知道我是哪个学校的。
生态人类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互动的学科,以下是一些优秀的生态人类学书籍,供您参考:1. 《生态人类学概论》:这是一本基础性的生态人类学入门读物,介绍了生态人类学的学科背景、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
2. 《环境、文化与人类学》:本书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环境问题,强调了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
3. 《生态与文化的交叉点》:本书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文化、社会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了人类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4. 《文化、生态与可持续性》:本书从文化、生态和可持续性的角度探讨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了人类在生态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
5. 《人与自然:生态人类学研究》:本书是一本深入的生态人类学研究著作,探讨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环境。
6. 《生境》:本书以东亚地区的生态与文化为背景,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 《生物圈保护区的人类学》:本书从人类学的角度,对生物圈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圈保护区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 《全球化、本土性与生物多样性》:本书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问题,强调了本土性和文化认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
9. 《草原社区与环境》:本书以草原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环境,对于理解草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0. 《民族志:环境、健康与地方性知识》:本书以民族志的方式,深入探讨了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地方性知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生态人类学著作也值得一读,如《生计、资源管理与社会变迁》、《文化、技术与环境》、《生态人类学方法论》等。
这些书籍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了解生态人类学的发展和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类学参考书目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社会人类学导论》,(英)陆一士著,黄宣卫、容贵译,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85年。
《人的创始纪——文化人类学的源流》,猛等编著,人民,1987年。
《当代人类学》,(美)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人民,1987年。
《文化和社会人类学》,(美)莫菲著,吴玫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P·K·博克著,童奇志译,人民,1988年。
《文化人类学》,马文·哈里斯著,,1988年。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庄锡昌、志民编著,人民,1988年。
《人类学史》,哈登著,廖泗友译,人民,1988年。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美)C·恩伯和(美)M·恩伯著,杜杉杉译,人民,1988年。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美)墨菲著,王卓君、吕辿基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文化人类学历史导引》,王海龙、何勇著,学林,1992年。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黄淑娉、龚佩华著,高等教育,1996年。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
《社会文化人类学演讲集》,周星、王铭铭,天津人民,1997年。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美)马尔库斯和费彻尔,王铭铭、蓝达居译,三联书店,1998年。
《社会人类学概论》,,(美)克拉克斯勒著,钟兆麟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年。
《本土化:人类学的大趋势》,许杰舜主编,广西民族,2001年。
《文化人类学调查》,汪宁生著,文物,2002年。
《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教育,2002年。
《社会人类学》,朱炳祥著,大学,2004年。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英)奈杰尔·拉波特和(英)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亚辉等译,华夏,2005年。
24本人类学经典推荐人类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人类历史的“还原”、文化原理和社会运行规律的发现、对人类行为的理解、种族偏见的消灭、文化宽容观的养成……人类学的目的不止这五种,不过只此五种也可证明人类学使命的重大了。
1.《金枝》深刻而有趣地溯源巫术和原始习俗现代人类学奠基之作英国民族学家、宗教史学家权威论著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金枝》是人类学领域的鸿篇巨著,也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
作者以十分丰富的资料,对古代习俗和信仰作了翔实的集录,用历史的比较的方法论证他本人的观点和思想体系,得到了世界各国学术界的普遍赞赏和称誉,至今仍有着很高的学术和参考价值。
2.《人文类型》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的导论性著作探讨民族与文化的成长之路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本书阐述了人类社会学的主要原则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
论述决定种族群体发展的地理的和历史的因素;表明文化是如何成为自然环境的派生物;描述了各种社会是怎样解决它们所面临的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以及性的种种问题的。
3.《原始分类》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联手探索揭示人类分类观念的集体起源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采取分类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人们又是在哪儿发现分类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的?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涂尔干和莫斯从澳洲和中国等地出现的图腾等原始的分类模式入手,并从分类的几种原初形式揭示了人类现今分类观念的集体之起源、社会之起源。
4.《萨摩亚人的成年》风靡美国的原始人类青年心理研究引发人类学界论争的“萨摩亚人成长纪实”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本书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学术奠基之作。
根据她的研究,生活在一个相对和谐和同质的文化里,萨摩亚的青春期少女在个人选择和社会期待两者之间不存在紧张与冲突。
在过渡到成年的过程中,她们往往得到来自社会的许多关注。
15本人类学经典著作推荐1、《忧郁的热带》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经典著作之一。
这本书也是作者克洛德·列维的游记和回忆录。
这个活了100岁的老人,几乎走遍了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努力去寻找保持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
最终,在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类部落后,他认为不论是西方文明,还是土著部落文明,其实都是人类的不同社会形态。
人类的这些社会文明形态没有高低贵贱,更没有好坏优劣之分。
2、《天真的人类学家》人类学家的田野考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天真的人类学家》这本书的作者,进入非洲的多瓦悠人居住地,做了长达一年的田野考察。
考察期间他不仅遇到了语言困难,食物严重匮乏,后来又因车祸坠崖牙齿脱落,后来镶假牙的时候被针头感染了肝炎,几乎一命呜呼。
吃不惯、睡不好,语言不通,还差点命丧异乡,肉体和心灵都遭遇重大的挑战。
3、作为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经典,《江村经济》并没有一般学术论文的苦涩乏味。
相反,书中到处是我们触手可及的传统习俗,只是这些习俗根源于落后的乡村经济。
1938年,费孝通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从此把靠桑蚕为生的中国小乡村,成为了国际学术界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首选之地。
《江村经济》也把费孝通的命运和这座普通的江南水乡、和历经沧桑的中国农村工业紧紧连在了一起。
4、《初访美国》:每一个认真为中国文化求出路的人,每一个认真要在现代世界里做人的中国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费孝通以其流畅隽永的文字描述了1943-1944年他在美期间美国社会及日常的方方面面,以及他对美国的各种政治制度安排和宗教信仰的思考、美国与欧洲的对比,等等。
5、《未开的脸与文明的脸》:日本著名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费先生提出著名的“差序格局”原理,而中根先生提出日本社会是一“纵式社会”虽然中根先生和费老相差20岁,但因为共同受过同一老师弗思、同一学校伦敦政洽经济学院的培养,两人在学术研究上有很多的共同特点,如他们都强调社会结构研究的重要性,强调比较研究和田野调查是社会人类学的基础。
人类学参考书目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社会人类学导论》,(英)陆一士著,黄宣卫、容贵译,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85年。
《人的创始纪——文化人类学的源流》,猛等编著,人民,1987年。
《当代人类学》,(美)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人民,1987年。
《文化和社会人类学》,(美)莫菲著,吴玫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P·K·博克著,童奇志译,人民,1988年。
《文化人类学》,马文·哈里斯著,,1988年。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庄锡昌、志民编著,人民,1988年。
《人类学史》,哈登著,廖泗友译,人民,1988年。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美)C·恩伯和(美)M·恩伯著,杜杉杉译,人民,1988年。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美)墨菲著,王卓君、吕辿基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文化人类学历史导引》,王海龙、何勇著,学林,1992年。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黄淑娉、龚佩华著,高等教育,1996年。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
《社会文化人类学演讲集》,周星、王铭铭,天津人民,1997年。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美)马尔库斯和费彻尔,王铭铭、蓝达居译,三联书店,1998年。
《社会人类学概论》,,(美)克拉克斯勒著,钟兆麟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年。
《本土化:人类学的大趋势》,许杰舜主编,广西民族,2001年。
《文化人类学调查》,汪宁生著,文物,2002年。
《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教育,2002年。
《社会人类学》,朱炳祥著,大学,2004年。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英)奈杰尔·拉波特和(英)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亚辉等译,华夏,2005年。
《生育制度》《魔鬼经济学》《人类学的邀请》《天真的人类学家》民族学、人类学推荐书目:摩尔根:《古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
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弗雷泽:《金枝》(上下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1985年。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
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怀特:《文化的科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罗维:《初民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塞维斯:《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布卢明顿:印第安大学出版社,1975年。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方法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王铭铭:《想象的异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马尔库斯、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中国人类学经典书目1. 《中华民族古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中华民族古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一本经典著作。
该书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深入研究,探讨了中华民族古代社会的人类学特点和演变规律。
2. 《中国人类学史》《中国人类学史》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阶段和学派的演变。
3. 《中国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人类学的研究方向、方法论和基本理论框架。
4. 《中国人类学的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人类学的现代化问题研究》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关注中国人类学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如何推进中国人类学的现代化建设。
5. 《中国社会人类学》《中国社会人类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交叉视角,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变迁和文化特征,对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中国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实践》《中国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实践》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一本经典著作。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访谈、观察等,为人类学研究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参考。
7. 《中国古代人类学研究》《中国古代人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考古、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古代人类学的价值和意义。
8. 《中国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国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一本经典著作。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研究中国民俗和文化的学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9. 《中国农村人类学研究》《中国农村人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学科,也是考研中常见的专业之一。
如果你想在考研中顺利通过人类学专业的考试,以下是一些必读的书目推荐。
1. 《人类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by James Peoples and Garrick Bailey:这本书是人类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它全面介绍了人类学的各个分支、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是入门学习人类学的必备读物。
2.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by Serena Nanda and Richard L. Warms: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文化人类学的教科书,内容涵盖了文化的概念、构建、传播和变迁等方面。
它也介绍了人类学家如何研究文化现象,以及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 by Adam Kuper:这本书是一本介绍社会人类学的教科书,它详细讲解了社会结构、家庭、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它也介绍了人类学家如何研究社会现象,以及社会对人类行为和文化的影响。
4. 《人类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Anthropology) byH. Russell Bernard:这本书介绍了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设计研究问题、如何进行野外调查和如何分析数据等。
这对于考研和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都非常有用。
5. 《生态人类学:环境、文化、经济》(Ecological Anthropology: Environment, Culture, Economy) by Roy Ellen, Peter Parkes andAlan Bicker:这本书介绍了人类学家如何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包括文化、经济和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它也讨论了环境变化对人类行为和文化的影响。
以上这些书目是人类学考研必读的书目,它们涵盖了人类学的各个方面,帮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门学科,从而更好地准备考试。
人类学经典必读书目第一阶段:1902~1945年《巫术的一般理论》(1902)马塞尔•莫斯著 1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 by Marcel Mauss《土著如何思考》(1910)吕西安•列维-布留尔著 11How Natives Think by Lucien Lévy-Bruhl《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爱弥尔•涂尔干著 18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by Emile Durkheim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1919)马歇尔•葛兰言著 29Fetes et Chansons Anciennes de la Chine by Marcel Granet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 39 Aro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by Bronislaw Malinowski 《安达曼岛人》(1922)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著 47 The Andaman Islanders by Alfred Radcliffe-Brown《人与文化》(1923)克拉克•威斯勒著 53Man and Culture by Clark Wissler《礼物》(1925)马塞尔•莫斯著 61The Gift by Marcel Mauss《两性社会学》(1927)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 70Sex and Repression in Savage Society by Bronislaw Malinowski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弗朗兹•博厄斯著 79Anthropology and Modern Life by Franz Boas《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玛格丽特•米德著 87Coming of Age in Samoa by Margaret Mead《人类史》(1931)格拉弗顿•埃利奥特•史密斯著 94Human History by Grafton Elliot Smith《文化模式》(1934)鲁思•本尼迪克特著 102Patterns of Culture by Ruth Benedict《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1937)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著 112Witchcraft,Oracles and Magic among the Azande by E.E.Evans-Pritchard《文化论》(1940)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 128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by Bronislaw Malinowski 《努尔人》(1940)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著 133The Nuer by E.E.Evans-Pritchard《大转型》(1944)卡尔•波兰尼著 138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y Karl Polanyi《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1945)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 151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 by Claude Lévi-Strauss 《自由与文明》(1947)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 157 Freedom and Civilization by Bronislaw Malinowski第二阶段:1949~1973年《文化的科学》(1949)莱斯利•怀特著 164The Science of Culture by Leslie White《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著 174Stucture and Function in Primitive Society by Alfred Radcliffe-Brown《上缅甸诸政治体制》(1954)埃德蒙•利奇著 180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by Edmund Leach《原始人的法》(1954)亚当森•霍贝尔著 191The Law of Primitive Man by E. Adamson Hoebel《文化树》(1955)拉尔夫•林顿著 199The Tree of Culture by Ralph Linton《忧郁的热带》(1955)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 207Tristes Tropiques by Claude Lévi-Strauss《东非酋长》(1956)奥德丽•艾•理查兹著 215East African Chiefs by Audrey I. Richards《结构人类学》(1958,1973)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 230 Structual Anthropology by Claude Lévi-Strauss《社会人类学》(1962)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著 236Social Anthropology and Other Essays by E. E. Evans-Pritchard《野性的思维》(1962)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 243The Savage Mind by Claude Lévi-Strauss《部落社会的政治、法律与仪式》(1965)马克斯•格拉克曼著 252 Politics, Law and Ritual in Tribal Society by Max Gluckman 《等级人》(1966)路易•杜蒙著 261Homo Hierarchicus by Louis Dumont《洁净与危险》(1966)玛丽•道格拉斯著 268Purity and Danger by Mary Douglas(豆瓣无)《号角即将吹响》(1968)彼得•沃斯利著 277The Trumpet Shall Sound by Peter Worsley《仪式过程》(1969)维克多•特纳著 286The Ritual Process by Victor Turner《自然象征》(1970)玛丽•道格拉斯著 294Natural Symbols by Mary Douglas《文化的解释》(1973)克利福德•格尔兹著 299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by Clifford Geertz第三阶段:1976~1996年《文化与实践理性》(1976)马歇尔•萨林斯著 308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 by Marshall Sahlins《嫉妒的制陶女》(1978)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 316The Jealous Potter by Claude Lévi-Strauss《南美洲的魔鬼与商品拜物教》(1980)迈克•陶西格著 326The Devil and Commodity Fetishism in South America by MichaelTaussig《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1981)马歇尔•萨林斯著 338 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 by Marshall Sahlins《尼加拉》(1982)克利福德•格尔兹著 345Negara by Clifford Geertz《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1982)埃里克•沃尔夫著 352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by Eric Wolf《想象的共同体》(1983)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 361Imagined Communities by Benedict Anderson《地方性知识》(1983)克利福德•格尔兹著 368Local Knowledge by Clifford Geertz《时间与他者》(1983)约翰内斯•费边著 374Time and the Other by Johannes Fabian《论个体主义》(1983)路易•杜蒙著 382Essays on Individualism by Louis Dumont(豆瓣无)《亲属制度研究批判》(1984)大卫•施奈德著 388A Critique of the Study of Kinship by David Schneider《物的社会生命》(1986)阿尔君•阿帕杜莱主编 393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ed. Arjun Appadurai(豆瓣无)《从祝福到暴力》(1986)莫里斯•布洛克著 404From Blessing to Violence by Maurice Bloch《制度如何思考》(1986)玛丽•道格拉斯著 414How Institutions Think by Mary Douglas《形成中的宇宙观》(1987)弗雷德里克•巴斯著 420 Cosmologies in the Making by Fredrik Barth(豆瓣无)《人民的传说,国家的神话》(1988)布鲁斯•卡培法勒著437Legends of People,Myths of State by Bruce Kapferer(豆瓣无)《礼物的性别》(1988)玛丽琳•斯特雷森著 446The Gender of the Gifts by Marilyn Strathern《作品与生活》(1988)克利福德•格尔兹著 454Works and Lives by Clifford Geertz《恶的人类学》(1989)大卫•帕金主编 470The Anthropology of Evil ed. David Parkin《穿越时间的文化》(1990)大贯惠美子主编 475Culture through Time ed. Emiko Ohnuki-Tierney《殖民情景》(1991)乔治•斯托金主编 486Colonial Situations ed. George Stocking《甜蜜的悲哀》(1996)马歇尔•萨林斯著 498The Sadness of Sweetness by Marshall Sahl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