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定位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夹具设计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623.50 KB
- 文档页数:18
机械制造夹具设计说明书范本1. 引言本文档为机械制造夹具设计的说明书范本,用于规范夹具设计过程,并提供相关设计要求和标准,以确保夹具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本说明书适用于机械制造行业中夹具设计师、工程师和制造人员。
2. 夹具设计流程夹具设计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以确保夹具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提高制造效率。
以下是夹具设计的基本流程:1.确定夹具需求:明确夹具的使用目的、工件特点和生产要求,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并收集必要的信息。
2.规划夹具设计:根据夹具需求,制定夹具设计方案,确定夹具的结构、材料和配件。
3.进行夹具绘图: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夹具的三维模型,并生成夹具的工程图纸。
4.检查和修正设计:对绘制的夹具模型和图纸进行检查,确保夹具的尺寸、形状和功能符合要求。
5.制造和装配夹具:根据夹具的工程图纸,制造夹具的各个零部件,并进行装配和调试。
6.夹具测试和验证:对制造完成的夹具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夹具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设计要求。
7.完善夹具设计:根据夹具测试结果,对夹具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改进,以优化夹具的性能和精度。
8.文件归档和备份:将夹具设计相关文件进行归档和备份,方便后续维护和改进。
3. 夹具设计要求夹具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和标准,以确保夹具能够满足制造要求并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夹具设计的主要要求:•结构合理性:夹具的结构应合理设计,能够稳定地夹持工件并适应生产环境的工作要求。
•尺寸精度:夹具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夹具与工件的配合精度和定位精度。
•操作简便性:夹具的操作应简单、灵活,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夹具的调整和使用。
•安全性:夹具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能够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并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可维护性:夹具的设计应考虑到维护和保养的方便性,便于检修和更换零部件。
•经济性:夹具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成本,提高制造效率,降低维护和使用成本。
4. 夹具设计标准夹具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标准,以确保夹具的质量和可靠性。
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2)二、前言 (4)三、零件的分析 (5)四、工艺规程的设计 (5)(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二)基准的选择 (5)(三)工艺路线的拟定 (6)(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五、机械加工余量 (8)六、毛胚图 (9)七、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0)八、设计总结………………………………………………………………………九、主要参考文献…………………………………………………………………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任务书(五)设计题目设计“二联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小批量)设计内容 1产品零件图一张2产品毛坯图一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份4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班级:机电091设计者:林晓新指导老师:陈学文2011年 6月 21日前言本次设计目的经典零部件制造与检验(二)实训是在学习了本课程,进行了金工实习及下厂参观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的先修课程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经典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和部分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是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及有关课程(机械制图、公共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的知识,结合个相关的实习中获得的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有关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正确地解决机械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加工余量及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做到既能保证加工质量,又能满足加工成本合理的要求。
3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
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说明书中难免有不当和欠妥之处,敬请老师不吝批评指正。
前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如纺织机械设计、矿山机械设计、农业机械设计、船舶设计、汽车设计、机床设计、压缩机设计、内燃机设计、汽轮机设计、泵设计等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分支学科。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
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利用机床夹具,可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例如在卧式车床刀架处安装镗孔夹具,可对箱体孔进行镗孔加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
其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尽管已有一定的基础,规模也不小,实力较其它发展中国家雄厚。
但毕竟技术基础薄弱,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我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制造强国,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础地之一。
1.3零件工艺分析本次课设是要为此图1-1-3中的端盖设计一个钻3-φ9孔的夹具,最终实现将工件定位,更加精确和方便的完成钻孔工作,并保证能夹紧工件,夹紧力要适中,不要使工件变形,又能保证工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 : 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机设131姓名:李晓勇学号:20130303172075指导老师:宋超老师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机设 131姓名:李晓勇学号:20130303172075一、设计题目 (附图 )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二、设计条件:l、零件图;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1、零件图分析: l)、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技术条件分析);2)、绘制零件图;2、毛坯选择:1)、毛坯类型;2)、余量确定;3)、毛坯图。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 2)、基准的选择; 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4、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 2)、利用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 3)、基准不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每道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7、工艺文件制订: 1)、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2)、填写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8、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 1)、工序图分析; 2)、定位方案确定; 3)、定位误差计算;4)、夹具总装图绘制。
9、刀具、量具没计。
(绘制刀具量具工作图)10、某工序数控编程程序设计。
四、资料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2、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3、夹具总装图一张(打印图纸);零件图两张以上(A4 图纸);目录前言 ..............................................................................第一章工艺设计说明书..............................................................1.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1.1 零件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1.2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1.3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2. 毛坯的选择....................................................................2.1 毛坯类型 .................................................................2.2 毛坯余量确定 .............................................................2.3 毛坯 - 零件合图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3.1 加工方法的确定3.2 加工顺序的安排................................................................................................................................................................................4.设备的确定....................................................................5.1 机床及夹具的选用.........................................................6. 切削用量的确定................................................................6.1 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6.2 切削用量的选取方法.......................................................6.3 选择切削用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二章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1. 工序尺寸精度分析..............................................................2. 定位误差分析..................................................................3. 夹紧方案及元件确定............................................................4. 夹具总装草图..................................................................第六章毕业设计体会................................................................参考文献 ............................................................................第一章工艺设计说明书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图2.3 )如图 2.3 所示零件图,其生产规模为中批量生产,试根据零件图分析其加工工艺。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密封圈定位套”钻孔夹具设计*名:***学号:**********班级:机械电子2班级别:2009级指导教师:***2012 年12月22日前言夹具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运用已学过的机床夹具设计及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及生产实习中所获得的实际只是,根据被加工零件的要求,设计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2. 培养结构设计能力,掌握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学会使用各种手册、图册、设计表格,规范等各种标准技术资料,能够做到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加工基准的选择、定位、夹紧、加工方法选择以及合理安排工艺路线,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4. 进一步培养机械制图、分析计算、结构设计、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对我而言,此次课程设计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性环节,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又一次更系统更全面的应用、巩固与深化。
从中锻炼着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对于机械制造方向的学生,为了更好的接触真正的生产加工,步入社会,这次设计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编者2012-10-9目录一.设计课题及任务要求 (4)二.密封圈定位套的分析 (4)1. 零件分析 (4)1-1 零件的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5)2. 确定毛坯类型和毛坯尺寸 (5)2-1 选择毛坯 (5)2-2 确定毛坯的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5)3. 工艺规程设计 (6)3-1定位基准的选择 (6)3-2拟定工艺路线 (6)3-3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8)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9)3-5切削用量的计算 (11)3-6时间定额的计算 (11)三、夹具设计 (11)1.方案的选择 (11)2. 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12)3. 钻套、衬套及夹具体零件的选择 (12)4.夹具体中夹紧零件的选择 (14)四、定位误差分析 (14)五、公差配合的选用 (16)六、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16)七、设计小结 (17)四.参考文献 (17)五. 附件 (17)一.设计课题及任务要求:密封圈定位套钻孔3×ø13夹具设计图1定位套工序图二.密封圈定位套的分析:1. 零件分析:1-1.零件的作用:密封圈定位套是机械密封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零件,它的外圈有凹凸结构,内圈端面凸出一部分保证轴向定位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号:姓名:目录设计任务书 (3)序言 (4)一、零件的分析 (5)二、工艺规程设计 (7)(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7)(二)基面的选择 (7)(三)制定工艺路线 (8)(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10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3)三、总结 (23)参考文献 (24)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密封件定位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序的设计计算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1张;2、产品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份;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张(一道工序);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3千字,A4);6、装袋(桂林航院课程设计专用袋、不用档案袋)设计时间:两周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密封件定位套,其构造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有选择地定向一密封件。
该组件包括一膨胀器结构,通过转动或其它方式移动到与密封结构的预定部分强制接合和脱开这样的强制接合,该膨胀器结构可设置在一密封件打开或密封件关闭定向。
当密封件定位组件用于实施腹腔镜或类似手术中的套管针组件时,密封件打开定向设置密封结构脱开与通过其间的器械的接合,并可便于充入的气体从充气的体腔内快速地排出。
一偏置组件可连接到密封结构,以在器械不设置在密封结构内的情形下,偏置密封结构到一通常的关闭位置。
构造来打开和关闭一密封结构的密封件定位组件,所述密封件定位组件包括:a)一包括一膨胀器结构的定位装置,膨胀器结构设置成与密封结构保持连通的关系。
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号:姓名:目录设计任务书 (3)序言 (4)一、零件的分析 (5)二、工艺规程设计 (7)(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7)(二)基面的选择 (7)(三)制定工艺路线 (8)(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10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3)三、总结 (23)参考文献 (24)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密封件定位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序的设计计算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1张;2、产品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份;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张(一道工序);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3千字,A4);6、装袋(桂林航院课程设计专用袋、不用档案袋)设计时间:两周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密封件定位套,其构造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有选择地定向一密封件。
该组件包括一膨胀器结构,通过转动或其它方式移动到与密封结构的预定部分强制接合和脱开这样的强制接合,该膨胀器结构可设置在一密封件打开或密封件关闭定向。
当密封件定位组件用于实施腹腔镜或类似手术中的套管针组件时,密封件打开定向设置密封结构脱开与通过其间的器械的接合,并可便于充入的气体从充气的体腔内快速地排出。
一偏置组件可连接到密封结构,以在器械不设置在密封结构内的情形下,偏置密封结构到一通常的关闭位置。
构造来打开和关闭一密封结构的密封件定位组件,所述密封件定位组件包括:a)一包括一膨胀器结构的定位装置,膨胀器结构设置成与密封结构保持连通的关系。
前言本课程设计主要将学生学到的理论与实际醒结合,突出模具设计基础的结合运用,以提供更准确,实用,方便的计算方法,正确掌握并运用冲压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综合应用,提高自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的综合应用。
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研究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模具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提高模具技术水平。
塑料工业是新兴的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
目前塑料制件几乎已经进入一切工业部门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塑料工业又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工业领域。
世界塑料工业从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研制到目前的塑料产品系列化,生产工艺自动化,连续化以及不断开拓功能塑料新领域。
它经历了初创阶段(30年代以前),发展阶段(30年代),飞跃发展阶段(50至60年代)和稳定增长阶段(70年代至今)等这样几个阶段。
塑料作为一种新的工程材料,其不断被开发与应用,加之成型工艺的不断成熟,完善与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塑料成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和塑料成型模具的开发与制造。
随着工业塑料制件和日用塑料制件的品种和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料具有可塑性,可以利用模具将其成型为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塑料制件。
塑料制件之所以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由于它们本身具有的一系列特殊优点所决定的。
塑料谜底小,质量轻。
这就是“以塑代钢”的明显优点所在。
塑料的比强度高,绝缘性能好,介电损耗低,所以塑料是现代电工行业和电器行业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塑料的化学稳定性最高,减磨耐磨性能好。
此外,塑料的减振和隔音性能也很好。
许多塑料还具有透光性能和绝热性能以及防水,防透气和防辐射等特殊性能。
因此,塑料已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材料。
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这些产品的更新换代的周期愈来愈短。
因此对塑料的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从而充分体现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实际生产的应用。
因此,本课程设计说明说具有以下的优点:一、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结合了塑料模具图册的若干图列,并突出性和实用性的对每一幅模具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与学习,然后再结合相应的实践知识进行的设计计算。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班级材料061学号*********学生姓名章阿多指导教师叶岳松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第一部分设计任务1.设计课题:导杆支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铣槽5用专用夹具设计2.生产纲领:大批量生产设计要求:(1)零件毛坯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若干张(4)定位方案图1张(5)夹具装配图1张(6)夹具零件图1张(7)设计说明书1份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等主要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是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训练。
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巩固、扩大和强化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设计计算、制图、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并在设计中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1.零件的分析Φ圆柱孔,通过两个纵向螺栓孔将底面与其(1)功用:导杆支座主要工作面为40Φ和槽5用于调节导杆与圆他部件联接,实现定位。
而上方的横向螺栓孔9Φ的配合状态。
该加零件可视为简单易加工零件。
柱孔40(2) 工艺要求:①40Φ圆柱孔:尺寸112.005.040++Φ,中心线与底面A 的平行度公差为0.05,位置尺寸为1.070±;②加工底面粗糙度2.3a R ,并保证台厚25;③左右端面间距60,左端面粗糙度3.6a R ,右端面粗糙度2.3a R ; ④三个9Φ螺栓孔,保证粗糙度为3.6a R ; ⑤铣槽5,粗糙度为3.6a R ;⑥螺孔表面刮平。
(2) 零件材料零件材料为ZG200-400(旧牌号为ZG15),一般工程用碳素铸钢,是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以及焊接性能,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高韧性的零件。
摘要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全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是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的设计,也为以后进行一次预备训练。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1)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
(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此次是对一种大批量生产的拨叉类零件进行铣槽。
所设计的夹具必须保证这个通槽的各种尺寸精度,并且以最经济、最省时省力的方法来设计此套夹具。
通过对定位误差的分析,确定出采用大端面小心轴定位,夹紧装置采用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夹具设计、制图、机械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零件的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零件的工艺和精度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定位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夹具设计说明书
夹具是一种用于夹紧和固定工件的工装,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
它可以保证工件的稳定性和精度,提高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夹具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加工成本和产品质量,因此设计夹具需
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夹具的选材要合理。
夹具材料应该有足够强度和刚度,同
时具备一定的韧性和耐磨性,以保证夹具能够承受加工过程中的压力
和力矩,不因加工过程中的变形而影响加工质量和精度。
第二,夹具的结构要简洁、易于操作。
夹具的结构应该尽量简洁,减少不必要的部件,从而降低加工成本和维修成本。
同时,夹具的操
作应该方便易行,夹持工件的过程应该简便,夹持力度和固定度应该
可调控。
第三,夹具的精度要高。
夹具本身的精度要高,以保证夹紧后的
工件的精度,并减少加工误差。
夹具夹紧工件时要保证夹紧力的均匀
分配和稳定性,夹紧力不能过大或过小,否则会影响加工质量和精度。
第四,夹具的适用性要强。
夹具应该在不同加工工艺和产品的加
工中都能够适用,并可根据加工需要更换夹具,在保证夹具精度的前
提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
在夹具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工艺的细节,充分考虑现场环境和现
场操作过程。
夹具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加工对象,根据加工工艺和产品
特点确定夹具的结构和材料。
通过不断优化夹具的设计,提高夹具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达到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密封圈定位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密封圈定位套是一种机械零件,用于给机械设备提供密封功能,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密封圈定位套的机械加工工艺是保证其精度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密封圈定位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一、检查材料在进行密封圈定位套机械加工之前,要首先检查其材料。
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生产规范,检查应检查材料的热处理状态、硬度、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是否合格。
只有满足相关规格标准的材料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二、加工工艺流程1、加工前的准备工作(1)密封圈定位套的工艺要求和零件图纸应明确。
(2)准确的确定零件的加工尺寸,偏差要求和功能要求。
(3)根据零件图纸制作合适的加工工装或夹具。
(4)选择合适的机床,确保机床精度和加工效率。
2、车削(1)车削顺序:外圆、内孔、端面。
(2)选择合适刀具进行车削。
(3)检查工件与夹具的压力是否合理,避免工件在车削过程中移动或变形。
3、磨削(1)检查工件的尺寸和质量,确定磨削方式和磨削量。
(2)选择合适的磨具,磨削工件的内径、外径和端面。
(3)磨削后要做好清洗工作,避免磨削残留物损害工件表面。
4、加工后的检查(1)使用测量工具对工件进行尺寸测量和形状检查。
(2)检查密封圈定位套的加工尺寸和偏差是否满足要求,尺寸测量应使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3)检查计算密封圈定位套光洁度的Rz值和表面粗糙度等指标是否合格。
(4)检验零件装配情况,确保密封圈定位套与其它零件配合良好。
三、注意事项(1)在加工过程中,检查机床、刀具等设备的状态。
(2)做好安全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在加工前对夹具、刀具等进行检查和调整。
(4)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加工。
综上所述,密封圈定位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加工质量和工件的精度。
只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认真的加工操作,才能得到优质、安全的密封圈定位套。
机械制造夹具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机械制造夹具的设计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夹具是一种用于固定工件并提供加工几何参考的工具。
该说明书将涵盖夹具的设计要求、夹具类型、材料选择、夹具结构和装配、夹具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
2. 设计要求2.1 功能要求夹具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夹具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能够固定工件并确保工件位置的精确控制;•提供充足的刚性和稳定性以抵抗加工过程中的力和振动;•能够方便地调整夹具尺寸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耐久性。
2.2 安全要求夹具设计还需要考虑工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以下安全要求需要被满足:•夹具结构应设计合理,避免尖锐边缘和突出物;•夹具中的机械和电气元件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部分可能产生高温或高压的区域需要适当的保护措施。
2.3 适应性要求夹具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工件和生产需求。
因此,夹具需要具备以下适应性要求:•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大小和材料的工件;•能够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下使用;•能够快速更换夹具以适应不同的产品需求。
3. 夹具类型3.1 定位夹具定位夹具用于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固定位置。
它通常由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和固定元件组成。
3.2 夹持夹具夹持夹具用于固定和夹持工件,以防止其在加工过程中移动或变形。
它通常由夹持元件、夹紧元件和支撑元件组成。
3.3 组合夹具组合夹具结合了定位夹具和夹持夹具的功能。
它通常由多个夹具组件组成,以满足多种加工需求。
4. 材料选择4.1 夹具基体材料夹具基体的选择应基于夹具的使用环境和工件材料的特性。
常见的夹具基体材料包括钢、铝合金和复合材料。
4.2 夹具表面涂层材料夹具的表面涂层可以提供更好的耐磨、防腐和减少摩擦的效果。
常见的夹具表面涂层材料包括硬质合金涂层、陶瓷涂层和氮化层。
5. 夹具结构和装配5.1 夹具零件设计夹具的零件设计需要考虑结构强度、刚性和装配的便捷性。
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一、概述本夹具设计说明书旨在为专用夹具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全面的指导。
夹具是一种重要的工艺装备,用于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夹紧,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专用夹具的设计思路、结构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设计思路1. 定位准确:夹具应能准确定位工件,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位置稳定,提高加工精度。
2. 夹紧力适中:夹具应能在保证工件稳定的前提下,施加适中的夹紧力,避免工件变形或损坏。
3. 结构简单:夹具结构应简单明了,便于制造、安装和调试,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4. 操作方便:夹具应便于操作,能够快速完成工件的定位和夹紧,提高生产效率。
三、结构特点1. 定位元件:根据工件的具体形状和加工要求,选用合适的定位元件,如平面定位块、V型块等,确保工件准确定位。
2. 夹紧机构:采用可靠的夹紧机构,如气动夹紧、液压夹紧等,实现快速、稳定、适中的夹紧力。
3. 导向元件:为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可设置导向元件,如导轨、滑块等,减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和误差。
4. 辅助元件:根据实际需要,可添加一些辅助元件,如定位销、限位开关等,提高夹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使用方法1. 安装调试:按照说明书要求,将夹具安装到机床上,并进行必要的调试,确保夹具定位准确、夹紧力适中。
2. 工件定位:将工件放置在夹具的定位元件上,确保工件稳定可靠。
3. 工件夹紧:操作夹具的夹紧机构,对工件施加适中的夹紧力,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4. 加工操作:启动机床进行加工操作,注意观察工件加工质量和夹具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5. 拆卸工件:加工完成后,松开夹紧机构,将工件从夹具上拆卸下来,清理现场。
五、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夹具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夹具应妥善保管,避免磕碰和损坏。
3.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夹具的定位元件、夹紧机构等关键部件的磨损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零件机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设计者班级组别指导教师机电建工学院机械系年月日一、引言或前言主要写课题来源与目的意义,结合技术应用设计实践过程与设计任务书的背景与要求来写好这一部分内容。
二、设计任务分析在深刻理解任务书中任务与要求、给定条件的基础上,明确本设计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分清主次,认定关键问题或难点问题,并提出评价标准的大致要求。
因此,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表述分析思考过程,展示问题与问题解决的评价标准等。
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四、机床夹具设计本夹具是工序14,铣燕尾槽,保证尺寸E面到Φ22孔的定位销的距离为65±0.02,燕尾槽精度为Ra0.8。
所设计的夹具装配图如附图(一)定位方案分析1.确定要限制的自由度、选择定位基面及定位元件1)确定要限制的自由度分析工序加工要求需要限制的自由度,用A 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了3个自由度,用B 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了2个自由度,用Φ22J7孔的定位销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1个自由度。
即实现完全定位。
(二)计算定位误差槽宽尺寸由铣刀保证,槽侧面与C,D 面之间的距离尺寸6mm 与12mm ,槽与A,B 两面的平行度要求0.01mm ,精度为Ra0.08.其它要求为未注公差尺寸。
由于右端面E 是主要定位基准,那么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0=∆jb ,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是受菱形销及其A ,C 面的影响;在E 面方向移动的定位误差由C 面确定。
绕端面E 的垂直线旋转方向的定位误差由Φ22J7菱形销确定,φ22J7孔的尺寸为mm 180.022 ±φ,菱形销为121.0131.022--φmm ,mm jw 311.0131.018.02=+=∆。
由上述得mm jw jw jw 311.0311.0021=+=∆+∆=∆,由三角函数关系换算成mm 435.014±尺寸方向得mm jw 173.0=∆。
夹具设计说明书1 夹具方案的论证本专用钻模用于钻杠杆臂的钻削以及另一垂直方向13孔的钻加工。
由于加工精度不高,属于单工步工序应采用固定钻套。
由于与分布在小同表而且相互垂直,加工时由手工操作连同工件起翻,所以以应采用翻转式钻模。
此种钻模在设计制造时应注意安装位置的平稳性及切屑的排出等问题。
本工序(孔的钻、扩、铰)之前已加工完各平面且内孔,提供了本工序的加工定位基准。
为此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定位方案为完伞定位。
夹紧机构采用螺旋夹紧机构,简甲可靠。
本工序采用立钻Z5025机床,刀具为标准麻花钻。
机床与刀具均为通用型号,故夹具设计应使其适应机床与刀具,由于是中小批量生产,夹具的结构力求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
2夹具的结构及特点2.1夹具的结构本钻模属翻转钻模(适合重不大于10kg小件)加工时翻转使用,在工作台上不安装,本夹具主要由钻模体、上模板、定位轴、辅助支撑等组成。
2.2夹具的特点铸造钻模体钻模板还可分为固定式钻模板、铰链式钻模板、可卸式钻模板和悬挂式钻模板。
本夹具根据结构特点,以及13加工皆采用固定模板。
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中心距精度,用两对角线布置的定位锥销来定位,再由两对角线布置的螺钉紧。
本夹具有辅助支撑:3.定位:3.1定位与定位原理本夹具在钻模中采用完全定位,即六点定位,用适当分布的六个约束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3.2定位方式本钻模定位属于组合定位:22圆柱孔用于短销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端平面(42-22环形面)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形成了短销加宽环形平血组合,共限制五个自由度。
另用一个防转定位销定位,限制一个定位度。
防转定位销定在工件的另一端厚10mm,lO的侧面(见左视图)位置,可防止工件转动。
对于一孔一端面的定位基准我们设计了定位柱。
定位柱的结构分三段:安装部分:42下端面往下16安装柱,安装螺纹M12。
(加垫圈、锁紧螺母)是用来定位柱安装在钻模体上的。
定位部分:42上端面加上往上22定位颈。
一、 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作用密封件定位套位于传动轴的端部。
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和定位传动轴,及密封作用。
2.零件图样分析与技术要求1) φ16510.015.0--mm 中心线对φ130045.0015.0++mm 基准孔中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5mm 。
2) φ180中心线对φ130045.0015.0++mm 基准孔中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5mm 。
3) φ130045.0015.0++mm 右端面对其轴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3mm 。
4) 铸件人工时效处理。
5) 尖角倒钝,材料HT200。
6) 材料不能都疏松、夹渣等缺陷。
3. 零件的工艺分析1)定位套孔壁较薄,在各道工序加工时应注意选用合理的夹紧力,以防工件变形。
2)定位套内、外圆有同轴度要求,为保证加工精度,工艺安排应粗、精加工分开。
3)在精磨φ130045.0015.0++mm 时,同时靠磨φ136mm 右端面,以保证φ130045.0015.0++mm 右端面对其轴心线的垂直度公差0.03mm 。
4)密封件定位套零件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如下:内孔φ130和退刀槽端面粗糙度值较小为Ra1.6um 。
φ180﹑φ160与φ130的同轴度的要求为0.025,固定位要求高。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内孔φ130﹑外圆φ180﹑φ165及退刀槽端面。
次要加工表面是其它外圆及径向孔加工。
5)该密封件定位套因为是铸件,采用先铸造出中心孔,以减少加工余量。
6)定位套螺纹孔宽,大径、小径尺寸及等分精度的检查,采用符合量规进行检查。
二、 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毛坯成形方法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零件的质量、使用性能、成本和生产率;零件的材料选定以后,其毛坯成形方法也大致确定了。
机械零件毛坯选择的原则是既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又使零件在制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以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
零件材料为HT200。
密封件定位套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有多个通孔,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等批量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密封圈定位套”钻孔夹具设计姓名:刘玉强学号:0911116030班级:机械电子2班级别:2009级指导教师:刘晓梅2012 年12月22日前言夹具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运用已学过的机床夹具设计及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及生产实习中所获得的实际只是,根据被加工零件的要求,设计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2. 培养结构设计能力,掌握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学会使用各种手册、图册、设计表格,规范等各种标准技术资料,能够做到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加工基准的选择、定位、夹紧、加工方法选择以及合理安排工艺路线,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4. 进一步培养机械制图、分析计算、结构设计、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对我而言,此次课程设计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性环节,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又一次更系统更全面的应用、巩固与深化。
从中锻炼着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对于机械制造方向的学生,为了更好的接触真正的生产加工,步入社会,这次设计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编者2012-10-9目录一.设计课题及任务要求 (4)二.密封圈定位套的分析 (4)1. 零件分析 (4)1-1 零件的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5)2. 确定毛坯类型和毛坯尺寸 (5)2-1 选择毛坯 (5)2-2 确定毛坯的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5)3. 工艺规程设计 (6)3-1定位基准的选择 (6)3-2拟定工艺路线 (6)3-3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8)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9)3-5切削用量的计算 (11)3-6时间定额的计算 (11)三、夹具设计 (11)1.方案的选择 (11)2. 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12)3. 钻套、衬套及夹具体零件的选择 (12)4.夹具体中夹紧零件的选择 (14)四、定位误差分析 (14)五、公差配合的选用 (16)六、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16)七、设计小结 (17)四.参考文献 (17)五. 附件 (17)一.设计课题及任务要求:密封圈定位套钻孔3×ø13夹具设计图1定位套工序图二.密封圈定位套的分析:1. 零件分析:1-1.零件的作用:密封圈定位套是机械密封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零件,它的外圈有凹凸结构,内圈端面凸出一部分保证轴向定位要求。
两者都可以作为密封圈的辅助元件达到定位密封圈,保证密封工作稳定的要求。
1-2.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
该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震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为内孔和外圆周面。
同时与其他零件有配合要求。
因此价格精度较高。
直径为180mm的外圆面形状较复杂呈凹凸结构,与直径为160mm 的结果类似,它们都有同轴度要求,且都为0.025mm。
该处直接影响零件的密封性能。
因此加工时,凹凸部分同时加工。
直径为130mm和90mm的孔因为与其它零件也有配合要求,同时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精度较高的机床加工。
其余表明加工精度要求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车或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
1-3. 确定零件的的生产类型:根据所给已知条件,零件按中等批量到大批量生产的情况设计工艺过程。
2. 确定毛坯类型和毛坯尺寸:2-1. 选择毛坯:根据零件材料HT200确定毛坯为铸件。
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造型。
又由于箱体零件的内孔需铸出,故还应该安放型芯。
此外根据要求材料不能有疏松、夹渣等缺陷。
为了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
2-2. 确定毛坯尺寸和加工余量。
在工艺过程设计时,确定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表面各工序加工总余量确定;另一种是直接根据毛坯的类型和加工方法确定。
这里用第二种方法。
1)铸件尺寸公差等级:有手册表2.7(GB/T 6414-1999)查得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0级,选用铸件错箱为1.0mm。
2)铸件机械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由精到粗分为A.B.C.E.F.G.H.J和K共10级,对成批和大量生产的铸件加工余量由资料表2.8查得为G级。
查资料各表面的总余量见下表1。
加工表面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加工余量数值定位套左端面220 G 5直径260mm右断面20 G 3.5直径180mm右端面40 H 3.5直径165mm左端面40 H 3.5定位套右端面220 G 5直径260mm外圆周222 G 4直径180mm外圆周180 G 4直径160mm外圆周160 G 3直径165mm外圆周165 G 4直径90mm内孔表面90 G 2.5直径130mm内孔表面130 G 33. 工艺规程设计:3-1.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
1)精基准的选择:密封圈定位套ø130的轴线是凹凸部分的设计基准,左端面是左边凹凸部分及内孔退刀槽的设计基准。
选用定位套ø130的轴线及左端面作为左半部分加工面的精基准。
选用ø130的轴线及定位套右端面作为右半部分加工面的精基准,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
保证了被加工面的同轴度要求。
2)粗基准的选择:选择定位套的ø260的外圆面和右端面作粗基准。
采用ø260的外圆面定位加工内孔可保证孔的壁厚均匀,采用定位套右端面作粗基准加工左端面,可以为后续工序准备好精基准。
3-2拟定工艺路线:工艺路线的的拟定是制订工艺规程的总体布局,包括确定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决定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加工顺序的安排以及热处理、检验及其他辅助工序(去毛刺、倒角等)。
它不但影响加工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影响工人的劳动强度、设备投资、车间面积、生产成本等。
因此,拟订工艺路线是制订工艺规程的关键性一步,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工艺方案,并加以分析比较,最终确定一个最经济合理的方案。
1)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根据零件图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查资料表2.25平面加工方案的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查表2.24圆周加工方案的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表2和表3所示:加工表面尺寸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加工方案备注定位套右端面IT12 Ra12.5 铣削定位套左端面IT12 Ra12.5 铣削ø260圆周面IT13 Ra12.5 粗车3xø13孔IT12 Ra12.5 钻孔ø180和ø165表面IT7 Ra0.8 粗车-精车-磨削ø130孔面IT8 Ra1.6 粗镗-精镗ø90孔面IT12 Ra12.5 粗镗ø136端面IT8 Ra1.6 粗车-精车3xM8孔IT12 Ra12.5 钻3xM8螺纹底孔,空口倒角C1,攻螺纹3xM8表3 密封圈定位套各表面加工方案2加工表面尺寸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加工方案备注定位套右端面IT12 Ra12.5 粗车定位套左端面IT12 Ra12.5 粗车ø260圆周面IT13 Ra12.5 粗车3xø13孔IT12 Ra12.5 钻ø180和ø165表面IT7 Ra0.8 粗车-精车-磨削ø130孔面IT8 Ra1.6 粗车-精车ø90孔面IT12 Ra12.5 粗车ø136端面IT8 Ra1.6 粗车-精车3xM8孔IT12 Ra12.5 钻3xM8螺纹底孔,空口倒角C1,攻螺纹3xM8上述两种方案都遵循了工艺路线拟定的一般原则,但方案2中的某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讨论。
如粗车定位套左右端面,因工件和夹具的尺寸较大,在卧式车床上加工时,他们的惯性较大,平衡较困难;又由于左右端面不是连续的圆环面,车削中出现断续切削,容易引起工艺系统的振动,故改用铣削加工,因而采用方案1。
2)加工阶段的划分:密封圈定位套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几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左端面、ø130打孔)准备好,使后续工序都可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然后粗铣右端面、外圆周面。
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完成外圆周面、内孔面的车削、镗削和磨削。
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选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密封圈定位套的加工工序。
该定位套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同时ø180和ø160的外圆周面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
故它们的加工宜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即分别在一次装夹下将两面或两孔同时加工出来,以保证其位置精度。
4)加工顺序的安排:根据“先面后孔”、“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和“先粗加工、后精加工”的原则,将左右端面及孔的粗加工放在前面,精加工放在后面,3xM8 螺纹孔等次要表面放在最后加工。
5)拟定加工路线如下表4序号工序内容定位基准简要说明铸造时效消除内应力涂底漆防止生锈1 粗铣左端面右端面、ø260外圆面先加工基准面2 粗铣右端面左端面、ø260外圆面工序集中3 粗镗ø130内孔,孔口倒角C2左端面、ø260外圆面加工基准面4 粗镗ø90内孔面孔ø130、右端面工序集中5 粗车ø260右端面、4xø174端面孔ø130、左端面先加工面6 粗车4xø159端面孔ø130、右端面工序集中7 粗车ø180外圆周面、ø160外圆周面、ø136槽孔ø130、左端面工序集中8 粗车ø165外圆周面孔ø130、右端面工序集中9 钻孔3xø13孔ø130、右端面后加工孔粗加工结束10 精镗ø130孔面孔ø130、左端面精加工开始提高工艺基准精度11 精车ø180外圆周面、ø136右端面孔ø130、左端面为后续加工作准备12 精车ø165外圆周面孔ø130、右端面提高表面粗糙度13 磨削ø180外圆周面孔ø130、左端面提高表面粗糙度14 磨削ø165外圆周面孔ø130、右端面提高表面粗糙度15 钻3xM8螺纹底孔,空口倒角C1,攻螺纹3xM8 孔ø130、左端面次要表面在后面加工16 检验17 入库3-3确定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加工设备宜以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