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失真理论
- 格式:pdf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5
率失真理论及经典的码率控制算法一、视频编码的率失真思想率失真理论研究的是限失真编码问题:能使限失真条件下比特数最小的编码为最佳编码。
设信源为},...,,{21m m a a a A =,经过编码后,信宿为},...,,{21n n b b b B =,定义信源、信宿概率空间分别为)}(),...,(),({Q )}(),...,(),({2121n m b Q b Q b Q a P a P a P P 、。
定义平均失真函数)(Q D 如下: ∑∑∑∑======m j j k j nk k j m j k j n k k j a b Q a P b a d b a P b a d Q D 1111)|()(),(),(),()(其中,),(k j b a d 为失真度,度量准则可是均方误差MSE 、绝对差分和SAD 或差分平方和SSD 等。
若信源概率分布)(j a P 已知,则平均失真仅仅取决于条件概率)|(j k a b Q ,从而必然存在这样一个条件概率)|(j k a b Q 使得D Q D ≤)(,即:))((D Q D Q Q D ≤=即D Q 为保证平均失真)(Q D 在允许范围D 内的条件概率集合。
进一步,定义),(Y X I 为接收端获取的平均信息量:)()|(log)|()(),(1k j k m j j k j b Q a b Q a b Q a P Y X I ∑==同样,在给定的)(j a P 前提下,),(Y X I 的大小也只取决于。
现在率失真函数)(D R 定义为在D Q 范围内寻找最起码的信息量,即:),()(min Y X I D R DQ Q ∈=该公式的含义:在允许的失真度为D 的条件下,信源编码给出的平均信息量的下界,也就是数据压缩的极限数码率。
当数码率R 小于率失真函数)(D R 时,无论采用什么编码方式,其平均失真必大于D 。
视频压缩是典型的限失真编码,率失真理论同样适应于视频编码。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定
义
所谓信息率失真,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造成的原本可以正常识别的信息被破坏而无法被正确识别的现象。
它通常由某种外部的影响,如噪声、干扰或错误编码等因素造成。
具体来说,信息率失真函数是一种度量从输入到输出信号中信息率“差异”的函数。
它定义为信号输出中比原始信号(输入)中丢失的信息的分数。
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信息率失真:
I_R=1-D_R
其中,I_R是信息率失真,D_R是失真率,它定义为输出信号(受失真影响的信号)比输入信号(未受失真影响信号)失真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单位是%。
题目:率失真函数和失真率函数的关系近年来,在通信领域,通过研究率失真函数和失真率函数的关系,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率失真函数是描述信息传输中准确性和效率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函数,而失真率函数是描述信号传输中失真率和其他参数之间的数学函数。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对于理解信息传输的特性和优化通信系统十分重要。
在本文中,将对率失真函数和失真率函数的概念和关系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力求清晰地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也将探讨它们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对通信领域的意义。
一、率失真函数的概念率失真函数是用来描述在信息编码中,由于传输媒介或通信环境的影响,导致信息传输中产生误码的概率和编码效率之间的关系。
当信息传输中存在噪声或其他干扰时,数据经过编码传输后会产生一定的失真,而率失真函数就是描述了在不同编码效率下,产生误码的概率。
以二进制对称信道为例,信道中每个比特会以一定的概率发生翻转,从而导致信息传输的失真。
率失真函数就是描述了在不同编码效率下,翻转比特的概率。
通过研究率失真函数,可以找到一种最优的编码策略,以最小化传输中的失真。
二、失真率函数的概念失真率函数是用来描述信号传输中,失真率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函数。
在通信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信号的传输会产生一定的失真,失真率函数就是描述了在不同参数设定下,信号传输中的失真率。
失真率函数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不同条件下信号传输的失真情况,为优化通信系统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率失真函数和失真率函数的关系率失真函数和失真率函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信息传输中,信息编码的效率会直接影响到传输中的失真率,而失真率会受到编码效率的影响。
率失真函数和失真率函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输中的特性和规律。
通过对率失真函数和失真率函数的研究,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最优的编码策略,使得在保证一定的编码效率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失真率。
率失真函数
信号率失真函数,又称抽样失真函数,是一种用于表示或检测带
宽信号和脉冲信号的时间域失真分析方法。
它是基于结果衍生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用采样频率相关的指标去度量在抽样时发生的信号失真。
信号率失真函数主要反映了在数字系统中信号对原始信号失真程度。
它主要就是检测数字系统传输信号抖动和时延失真,它反映的就是信
号被采样后的成像,失真时的差异。
由于存在采样的差异,当信号进行采样时,很可能会造成传输信
号的失真,因此利用信号率失真函数便于对采样抖动以及时延失真进
行可靠的检测。
为了更有效地检测采样抖动和时延失真,需要在采样
系统中引入信号率失真函数,其目的就是把信号进行离散采样,并找
出采样的抖动和时延失真的程度。
信号率失真函数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常用于数据传输质量的测量,它能够显示信号的边带失真和脉冲失真的程度,用于检测过采样和超
采样的问题,常用于电子信号的检测和定位失真。
此外,信号率失真
函数也可以用于衡量编码后信号的传输质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信号
是否满足传输所需要的质量标准。
信号率失真函数可帮助完成传输过程中的模拟信号的时间域质量
的检测,测量传输信号的时间域失真程度,从而帮助改善系统的设计
和性能。
由此可见,信号率失真函数在数字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能从系统设计和性能等方面帮助改善系统,而且可以作为时域失
真检测和评估方法,来考量某个系统失真程度如何。
率失真理论及经典的码率控制算法一、视频编码的率失真思想率失真理论研究的是限失真编码问题:能使限失真条件下比特数最小的编码为最佳编码。
设信源为},...,,{21m m a a a A =,经过编码后,信宿为},...,,{21n n b b b B =,定义信源、信宿概率空间分别为)}(),...,(),({Q )}(),...,(),({2121n m b Q b Q b Q a P a P a P P 、。
定义平均失真函数)(Q D 如下: ∑∑∑∑======m j j k j nk k j m j k j n k k j a b Q a P b a d b a P b a d Q D 1111)|()(),(),(),()(其中,),(k j b a d 为失真度,度量准则可是均方误差MSE 、绝对差分和SAD 或差分平方和SSD 等。
若信源概率分布)(j a P 已知,则平均失真仅仅取决于条件概率)|(j k a b Q ,从而必然存在这样一个条件概率)|(j k a b Q 使得D Q D ≤)(,即:))((D Q D Q Q D ≤=即D Q 为保证平均失真)(Q D 在允许范围D 内的条件概率集合。
进一步,定义),(Y X I 为接收端获取的平均信息量:)()|(log)|()(),(1k j k m j j k j b Q a b Q a b Q a P Y X I ∑==同样,在给定的)(j a P 前提下,),(Y X I 的大小也只取决于。
现在率失真函数)(D R 定义为在D Q 范围内寻找最起码的信息量,即:),()(min Y X I D R DQ Q ∈=该公式的含义:在允许的失真度为D 的条件下,信源编码给出的平均信息量的下界,也就是数据压缩的极限数码率。
当数码率R 小于率失真函数)(D R 时,无论采用什么编码方式,其平均失真必大于D 。
视频压缩是典型的限失真编码,率失真理论同样适应于视频编码。
HEVCH.265理论知识(10)——率失真优化这一章很重要一、率失真优化的目标就是:1、在一定的码率(码率也表现为数据压缩的程度,码率越低,数据压缩的越厉害)限制下,减少视频的失真(减少失真就会提高视频的主观质量,看的人就会喜欢o(*≧▽≦)ツ)!2、在允许一定的失真下,把视频压缩到最小!二、编码器的率失真优化的工作主要是按照某种策略选取最优的编码参数,以实现最优的编码性能三、率失真函数RD 是在假定信源在给定的情况下,在用户可以容忍的失真度内再现数据消息所必需获得的最小平均互信信息,直白一点说,就是在允许的失真内,数据可以压缩的极限!我们对数据的压缩不能超过这个极限,否则,数据在解码端就不能再现了!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不超过这个极限的前提下,尽量使数据压缩得更小!四、在多种候选编码参数中选择最优的编码参数!1、视频失真的度量:ssd、sad、mse、psnr都可以度量失真度!2、使用一组特定的编码参数对视频进行编码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该编码参数的条件下的码率和失真,即率失真性能(R,D)3、遍历所有可行的编码参数组合就可以得到所有的(R,D),在满足一定的码率限制(R)的情况下,找到是的失真(D)最小的一组参数!即最优的参数4、拉格朗日方法就是率失真优化中最常用的优化工具5、根据目标码率,先确定量化参数QP,然后根据QP确定出拉格朗日参数λ!然后根据λ和一组编码参数计算失真五、率失真优化在编码器中不同层次(CTU级、CU级、PU级、TU级等)的运用。
附:CTU可以划分成为CU、CU在预测的时候被划分成为PU、CU在变换量化的时候被划分成为TU1、在CTU级的应用。
在总比特数R受限的情况下选择一个CU (CU从8x8到64x64)的划分模式,使得一个CTU的总失真D最小。
2、在CU级的应用。
在总比特数R受限的情况下,适当的选择选择PU划分模式和TU(TU从4x4到32x32)划分模式,使得一个CU 的总失真D最小。
信息论与编码第6章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
张建国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主要内容
本章目录6.1 引言6.1 引言
前两章分别讨论了无失真信源编码和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总的来说,
6.1 引言
然而,什么是允许的失真?如何对失真进行描述?在允许一定程度失6.2 失真度与平均失真度失真测度是信息率失真理论的基础。
6.2 失真度与平均失真度失真矩阵6.2 失真度与平均失真度
例6.1,当编码器的输出符号与输入符号相同时,认
6.2 失真度与平均失真度
例6.2 删除信源个。
若输出符号6.2 失真度与平均失真度
例6.3 平方误差失真,当编码器的输出符号
6.2 失真度与平均失真度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6.2 失真度与平均失真度
对所有可能编码符号组合求平均,即为信源在该编码器下的平均失真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6.3.1 保真度准则与D失真许可的试验信道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把所有表示,即: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将上述满足保真度准则时信源所必须传输的最小平均互信息量称为信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信息率失真函数与信道容量的比较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信道容量表示信道的最大传输能力,反映的是信道本身的特性,应该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6.3.3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显然,若选择试验信道使得对每一个符号平均编码失真达到最小,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实际的允许失真度是否能达到零,与单个符号的失真函数有关。
只有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例6.4,失真矩阵为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例6.501
12
⎤
⎥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联合概率矩阵1⎡⎤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2) 和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S R ⎧⎫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2. 率失真函数是允许失真度的下凸函数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3. 率失真函数是严格递减的连续函数
6.3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R 6.4 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
定理(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设离散无记忆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
0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