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数列求和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课题巧妙求和年级四年级授课对象编写人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等差数列各部分名称2、等差数列求和3、已知首项、末项、公差、项数其中任意三个量,求另一个量。
学习重点、难点已知首项、末项、公差、项数其中任意三个量,求另一个量。
教学过程T (测试)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2,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3,已知等差数列11,16,21,26,…,10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S (归纳)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首项公式: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例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分析与解答:容易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6,首项是4,末项是52,要求项数,可直接带入项数公式进行计算。
项数=(52-4)÷6+1=9,即这个数列共有9项。
例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E (典例)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4,项数是100。
要求第100项,可根据“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进行计算。
第100项=3+4×(100-1)=399例3:有这样一个数列:1,2,3,4,…,99,100。
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分析与解答:如果我们把1,2,3,4,…,99,100与列100,99,…,3,2,1相加,则得到(1+100)+(2+99)+(3+98)+…+(99+2)+(100+1),其中每个小括号内的两个数的和都是101,一共有100个101相加,所得的和就是所求数列的和的2倍,再除以2,就是所求数列的和。
1+2+3+…+99+100=(1+100)×100÷2=5050上面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经研究发现,所有的等差数列都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求和:等差数列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这个公式也叫做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求和例1、有一个数列:3、6、9、12、……480,这个数列共有几项?其中48是第几项?练1、有一个数列:13、21、29、37、……85,这个数列共有几项?练2、有一个数列:113、108、103、98、……48,这个数列共有几项?练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6,末项是126,公差是5,其中121是第几项?练4、已知等差数列5、7、9、11……这个数列的第20项和第92项分别是什么?练5、已知等差数列500、497、494、491……这个数列的第20项和第92项分别是什么?例2、计算1+2+3+4+5+6+7+8+9+10练、计算1+2+3+4+5+……+99+100 1+2+3+4+……+500计算1+2+3+4+……+133 1+2+3+4+……+311例3、计算5+8+11+14+17……+38练、计算16+19+22+25……+100 5+7+9+11+……+47计算41+46+51+……306 6+16+26……+666计算999+997+995+……+101 777+769+761+753……+401例4、有一个等差数列:1、5、9、13……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前100项的和是多少?练1、有一个等差数列:1、5、9、13……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前50项的和是多少?练2、有一个等差数列:9、11、13、15……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前65项的和是多少?练3、有一个等差数列:300、297、294……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前55项的和是多少?练4、有一个等差数列a1=18,d=5,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前99项的和是多少?例5、计算(1+3+5+……+2019)-(2+4+6+……2018)练1、计算(2+4+6+...+100)-(1+3+5+ (99)练2、计算1000-1-2-3-……-20练3、计算2000-3-6-9-……-51-54练4、计算1+2+3+......+9+10+20+30+......+90+100+200+300+ (1000)请认真完成作业~·~1、有一个数列:10、13、16、19……124,这个数列共有几项?其中28是第几项?2、计算1+2+3+4+……199 1+2+3+4……+3333、计算80+81+82+83……+150 332+331+330+……+1004、计算1+3+5+7+9……+99 8+10+12+14+……+1885、计算23+26+29+……119 222+118+114+……+986、有一个等差数列,a1=13,d=4,求前40项的和。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作者:————————————————————————————————日期:计算(三)等差数列求和知识精讲一、定义:一个数列的前n 项的和为这个数列的和。
二、表达方式:常用n S 来表示 。
三: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1()2n n s a a n =+⨯÷。
对于这个公式的得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思路1)1239899100++++++11002993985051=++++++++共50个101()()()() 101505050=⨯= (思路2)这道题目,还可以这样理解:23498991001009998973212101101101101101101101+++++++=+++++++=+++++++和=1+和倍和 即,和 (1001)100 2 10150 5050=+⨯÷=⨯=。
四、中项定理: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平均数,也等于首项与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
譬如:① 48123236436922091800+++++=+⨯÷=⨯=(),题中的等差数列有9项,中间一项即第5项的值是20,而和恰等于209⨯;② 65636153116533233331089++++++=+⨯÷=⨯=(),题中的等差数列有33项,中间一项即第17项的值是33,而和恰等于3333⨯。
例题精讲:例1:求和:(1)1+2+3+4+5+6 = (2)1+4+7+11+13=(3)1+4+7+11+13+ (85)分析:弄清楚一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从而先根据项数公式求项数,再根据求和公式求和。
例如(3)式项数=(85-1)÷3+1=29和=(1+85)×29÷2=1247答案:(1)21 (2)36 (3)1247例2:求下列各等差数列的和。
计算(三)等差数列求和知识精讲一、定义:一个数列的前n 项的和为这个数列的和。
二、表达方式:常用n S 来表示 。
三: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1()2n n s a a n =+⨯÷。
对于这个公式的得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思路1)1239899100++++++11002993985051=++++++++共50个101()()()() 101505050=⨯= (思路2)这道题目,还可以这样理解:23498991001009998973212101101101101101101101+++++++=+++++++=+++++++和=1+和倍和即,和 (1001)100 2 10150 5050=+⨯÷=⨯=。
四、中项定理: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平均数,也等于首项与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
譬如:① 48123236436922091800+++++=+⨯÷=⨯=(),题中的等差数列有9项,中间一项即第5项的值是20,而和恰等于209⨯; ② 65636153116533233331089++++++=+⨯÷=⨯=(),题中的等差数列有33项,中间一项即第17项的值是33,而和恰等于3333⨯。
例题精讲:例1:求和:(1)1+2+3+4+5+6 = (2)1+4+7+11+13=(3)1+4+7+11+13+ (85)分析:弄清楚一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从而先根据项数公式求项数,再根据求和公式求和。
例如(3)式项数=(85-1)÷3+1=29和=(1+85)×29÷2=1247答案:(1)21 (2)36 (3)1247例2:求下列各等差数列的和。
(1)1+2+3+4+…+199(2)2+4+6+…+78(3)3+7+11+15+…+207分析:弄清楚一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从而先根据项数公式求项数,再根据求和公式求和。
数列求和与公式技巧等差数列最常用的几个公式1. 通项公式:第n项=第1项+(n-1)⨯公差;推导公式:n=(第n项-第1项)÷公差+1。
2.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推导公式:和=中间项⨯项数(等差数列是奇数项)。
【例1】计算:1+2+3+…+24+25【拓展1】计算: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 【拓展2】如下图所示的表中有55个数,它们的和是多少?【例2】在等差数列6,13,20,27,…中,从左向右数,第个数是1994。
【拓展】自1开始,每隔3个数一数,得到数列1,4,7,10,…,问第100个数是多少?【例3】在11-45这35个数中,所有不能被3整除的数的和是。
【拓展】从401到1000的所有整数中,被8除余数为1的数有个。
【例4】节日期间在一个八层楼房上安装彩灯,共安装彩灯888盏,已知从第二层开始,每一层都比下一层少安装6盏,那么最上面一层安装多少盏灯?【拓展】小玲练习写毛笔字,她星期一写了6个字,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相同数量的字,到这个星期六,她共写了66个字。
问小玲每天比前一天多写几个毛笔字?【例5】小刚进行加法珠算练习,用1+2+3+4+…,当加到某个数时,和是2010。
在验算时发现重复加了一个数,这个数是。
【拓展】黑板上写有从1开始的一些连续奇数:1,3,5,7,9,…,擦去其中一个奇数以后,剩下的所有奇数的和是2008,那么擦去的奇数是。
〖答案〗【例1】325 【拓展1】340 【拓展2】1815 【例2】285 【拓展】298 【例3】638 【拓展】75 【例4】90 【拓展】2【例5】57 【拓展】17。
第五讲数列求和专题解析:0,1,2,3......像这样的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数叫做数列,数列不一定从小到大,也不一定从大到小,但是每个位置的数都是确定的,数列会帮助我们理解位置与位置上所对应的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像学校中每个座位所对应坐的小朋友一样。
本章我们就要来学习等差数列,以及等差数列的和知识回顾之数列求和:重点知识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与植树问题的相似之处,如何利用植树问题所学的知识求等差数列的某一项等【经典例题】【例题1】有四个数列如下:●1,2,4,8,16,32,64●1,1,2,3,5,8,13,21●2,4,6,8,10,12,14,16,18●21,18,15,12,9,6,3●1,5,1,5,1,5,1,5,1,5请问以上哪个数列是等差数列,不是等差数列的你能找找其中的规律吗?思维点拨:等差数列之要求相邻两项的差一样,但一定要按顺序作差随堂演练:(1)请任意说出三个有五项的等差数列(2)若公差为5,第一项是3,数列是逐渐增大的,请写出数列的前十项【例题2】求等差数列1,6,11,16......的第二十项是多少,第35项是多少?251是这个数列的第几项?思维点拨:每一个数可以代表一棵树,而数的大小可以代表树与0的距离,第几项可表示第几棵数随堂演练:1.已知数列2,5,8,11,14......,请问47是其中的第几项2.已知数列96,91,86,81......,请问第10项是多少,第16项呢?3.如果一个数列的第一项是3,最后一项是219,公差是4,请问这个数列一共有多少项?如果一等差数列的第4项为21,第6项为33,求它的第8项思维点拨:间距不变,公差也不变随堂演练:1.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4,末项为280,数列共25项,这个数列的首项是多少?这个数列的第16项是多少?2.小剧场共有40排座位,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两个座位,最后一排有120个座位,那第一排有多少个座位?第25排有多少个座位?【例题4】数列的求和推论有自然数列1,2,3,4,5,6......99,100,求数列1+2+3+......+99+100的和。
五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二五年级奥数 - 等差数列求和二简介本文档将探讨五年级奥数中的等差数列求和问题。
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由一系列数字组成的序列,其中每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的差固定。
例如,2,4,6,8,10 是一个等差数列,每个数字之间的差为2。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解等差数列的和可以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对于等差数列a1, a2, a3, ..., an,它们的和 Sn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n = (a1 + an) * n / 2其中,a1 是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字,an 是等差数列的最后一个数字,n 是等差数列中数字的个数。
解题步骤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解等差数列的和的步骤如下:1. 确定等差数列的首项 a1 和公差 d(即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字的差)。
2. 确定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Sn 的计算公式。
3. 将 a1、d 和 n 的值代入求和公式,计算得到 Sn。
例子假设有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 = 2,公差为 d = 3,要求计算该等差数列的前 5 项和 Sn。
根据求和公式,可以得到:Sn = (a1 + a5) * n / 2将 a1、d 和 n 的值代入公式,得到:Sn = (2 + (2 + (5-1)*3)) * 5 / 2计算结果为:Sn = (2 + 14) * 5 / 2 = 16 * 5 / 2 = 80 / 2 = 40所以,该等差数列的前 5 项和为 40。
总结等差数列求和是五年级奥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快速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以上是关于等差数列求和问题的简要介绍和解题方法。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联系我。
小学奥数知识点总结之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an,d,n,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基本公式:通项公式:an=a1+(n-1)d;
通项=首项+(项数一1)公差;
数列和公式:sn,=(a1+an)n2;
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公式:n=(an+a1)d+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差公式:d=(an-a1))(n-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关键问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
第3讲简单数列求和知识点、重点、难点当一列数的规律是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固定的数,这样的数列就称为等差数列.其中固定的差用d表示,和用S表示,项数用n表示,其中第n项用a n表示.等差数列有以下几个通项公式:S=(a1+a n)×n÷2,n=(a n-a1)÷d+1(当a1<a n),a n=a1+(n-1)×d.例题精讲例1 1+2+3+4+5+6+7+8+9解原式=(1+9)×9÷2=10×9÷2=45例2 (1)1+5+9+13+…+2001解项数=(2001+1)÷4+1=501S=(1+2001)×501÷2=1001×501=501501(2)4000-(50+48+46+ (2)解原式=4000-(50+2)×25÷2=4000-26×25=3350例3 在1949、1950、1951…1997、1998这五十个正整数中,所有双数之和比所有单数之和大多少?解 (1950+1952+1954+...+1998)-(1949+1951+1953+ (1997)=(1950+1998)×25÷2-(1949+1997)×25÷2=(1950+1998-1949-1997)×25÷2=2×25÷2=25例 4 在1~200这二百个数中能被9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分析:在1~200这二百个数中能被9整除的数构成了一个以9为首项,公差为9的等差数列:9,18,27,36,…,189,198.解项数=(198-9)÷2+1=22.S=(9+198)×22÷2==207×22÷2=2277.例 5 39个连续单数的和是1989,其中最大的一个单数是多少?分析:39个连续单数之和为1989,所以中间一个数是这39个数的平均数,然后再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单数.解 1989÷39=51,51+19×2=89.例 6 有一列数:1,1993,1992,1,1991,1990,1,...,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中大数减小数的差,从第1个到第1993个数这些数多的和是多少?分析:仔细观察这一数列,如果把1拿出,正好成为一个等差数列:1993,1992,1991,1990,...,在原数列中三个数一组出现一个1.1993÷3=664...1,可分为664组一个1,即665个1,其余是1993到666,共664×2=1328个数.解 1×665+(666+1993)×1328÷2=665+2659×1328÷2=665+1765576=1766241.水平测试 3A 卷一、填空题1.1+2+3+4+5+6+7=________2.2+4+6++8+10=_________3.1+3+5+7+9+11+13+15+17=__________4.25+27+29+31+33=________5.2002+2004+2006+2008+2010+2012=________6.15+20+25+30+35+40=_________7.11-12+13-14+15-16+17-18+19=_________8.(2003+2001+1999+...+3+1)-(2002+2000+1998+...+4+2)=_________9.27+31+35+39+43+47=_________10.121+134+127+130+133+136+139=_________11.101+103+105+...+139=_________二、解答题12.计算:10+13+16+19+...+295+298.13.求200以内的双数之和.14.等差数列7、10、13...的第20项数是几?15.肖肖从七月一日开始写毛笔字,第一天写了6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相同数量的毛笔字,结果全月共写了1116个毛笔字,肖肖每天比前一天多写了几个毛笔字?B 卷一、填空题1.57+67+77+...+217+227=________2.11+12-13-14+15+16-17-18+...+31+32-33-34+35+36=_______3.1+3++5+7+...+151+153+155=_________4.96+97+98+...+293+294+295=________5.从37到111的所有单数之和是________6.所有三位数的和为_________7.1+4+7+10+...+292+295+298=_________8.1+2+3+...+59+60+59+...+3+2+1=________二、解答题9.计算:(2+4+6+...+100)-(1+2+3+...+50).10.把一堆苹果分给8个小朋友,要使每个小朋友都能拿到苹果,而且每个人拿到苹果个数都不同的话,这堆苹果至少应该有多少个?11.小红读一本书,第一天读30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必须比前一天多4页,最后一天读了70页刚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几页?12.小文从5岁开始存钱,5岁时他有了30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存10元,那么到他18岁时他共存了多少钱?13.求100以内所有7的倍数之和.C 卷一、填空题1.25个连续的正整数之和是750,则第13个数是_______,第一个数是_______2.一串钥匙30把,对应30把锁,若不小心搞乱了,那么至多需要试_______次.3.若在第2题中只要找出8把锁所对应的钥匙,那么至多需要试______次4.1+4+5+8+9+12+...+48+49+52=________5.321+320+319+...+124+123+124+...+319+320+321=________6.所有三位数中被26除余5的数之和是________7.学校礼堂共有30排座位,已知第一排是15个座位,以后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那么共有______个座位.8.1+3+7+13+15+19+25+27+31+...+121+123+127=________二、解答题9.小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3页,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看的页数相同.第20天看了79页,刚好看完,问这本书共多少页?每天比前一天多看多少页?10.求两位数中所有含有数字5的数之和.11.如图,每个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一根火柴棒,问最大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整个图形由几根火柴棒摆成?12.有10个盒子,44只乒乓球.把这44只乒乓球放到盒子中,能不能使每个盒中的球数都不相同(每个盒子中至少要放一个球)?13.已知数列2,7,5,5,3,2,7,5,5,3,2,7,5,5,3,...,这个数列的第40项是哪个数字?前36项之和是多少?简单数列求和答案:A 卷1.28 原式=(1+7)×7÷2=282.30 原式=(2+10)×5÷2=303.81 原式=(1+17)×9÷2=814.145 原式=(25+33)×5÷2=1455.12042 原式=(2002+2012)×6÷2=120426.165 原式=(15+40)×6÷2=1657.15 原式=11+(13-12)+(15-14)+(17-16)+(19-18)=15.8.1002 原式=(2003-2002)+(2001-2000)+...+(3-2)+1=10021001对9.222 原式=(27+47)×6÷2=22210.910 原式=(121+139)×7÷2=91011.2400 原式=(101+139)×[(139-101)÷2+1]÷2=240012.14938 原式=(10+298)×[(298-10)÷3+1]÷2=308×(96+1)÷2=154×97=1493813.200以内所有双数之和等于10100 2+4+6+...+198+200=(2+200)×100÷2=1010014.64 a n=a1+(n-1)×d=7+(20-1)×3=6415.最后一天写了1116×2÷31-6=66(个),(66-6)÷(31-1)=2(个)B 卷1.2556 由于共有(227-57)÷10+1=18项,原式=(57+227)×18÷2=25562.47 原式=(36-34)+(35-33)+(32-30)+(31-29)+...+(16-14)+(15-13)+11+12=24+23=47. 其中每个括号内两项之差为2,所以除11,12外所有和等于项数,即36-13+1=24.3.6084 原式=(1+155)×78÷2=6084,其中项数78=(155-1)÷2+1.4.39100.项数为(295-96)÷1+1=200,原式=(96+295)×200÷2=39100.5.2812.项数为(111-37)÷2+1=38,原式=(37+111)×38÷2=2812.6.494550 100+101+102+103+...+999=(100+999)×900÷2=4945507.14950.项数为(298-1)÷3+1=100,原式=(1+298)×100÷2=14950.8.3600. 原式=(1+59)×59÷2×2+60=3600.9.原式=(2-1)+(4-2)+(6-3)+...+(100-50)=1+2+3+...+50=(1+50)×50÷2=1275.10.36个 1+2+3+4+5+6+7+8=(1+8)×8÷2=36(个).11.550页. 先求小红看了几天,(70-30)÷4+1=11(天).再求这本书的总页数,(30+70)×11÷2=550(页).12.当他18岁时,他共存了1330元.(30+10×(18-5)+30)×(18-5+1)÷2=(30+130+30)×(14÷2)=190×7=1330(元).13.100以内所有7的倍数之和为735.7+14+21+...+98=7×(1+14)×14÷2=735.C 卷1.30,18第13项是中间项,对等差数列中间项等于数列平均数,即750÷25=30;第一个数为30-(13-1)×1=182.464第一把最多试30次,第二把锁最多试29次,...第29把最多试2次,所以共30+29+...+2=(30+2)×29÷2=464(次)3.212第一把锁最多试了30次,第二把锁最多试29次,...第八把最多试23次,所以最多须试30+29+...+23=(30+23)×8÷2=212(次).4.689原式=(1+5+9+...+49)+(4+8+12+...+52)=(1+49)×((49-1)÷4+1)÷2+4×(1+2+...+13)=50×13÷2+4×(1+13)×13÷2=325+364=689.5.88233.原式=(321+124)×((321-124)+1)÷2×2+123=445×198+123=88233.6.19285.原式=26×4+5+26×5+5+...+26×38+5=26×(4+5+...+38)+5×(38-4+1)=19285.7.1320.最后一排座位数为15+2×(30-1)=73,由(15+73)×30÷2=1320(个).8.2101.原式=(1+13+25+...+121)+(3+15+27+...+123)+(7+19+31+...+127)=(1+121)×11÷2+(3+123)×11÷2+(7+127)×11÷2=2101.9.全书共有820页,小华每天比前一天多看4页.(3+79)×20÷2=820(页),(79-3)÷(20-1)=4(页).10.两位数中所有含数字5的数之和为985.(15+25+...+95)+(50+51+...59)-55=(15+95)×9÷2+(50+59)×10÷2-55=495+545-55=985.11.45平方厘米,45根.每层小三角形个数分别是1.3.5.7.9.所以面积是(1+9)×9÷2=45(平方厘米).每层火柴棒根数分别是3.6.9.12.15,所以总根数是(3+15)×5÷2=45(根).12.不能.每个盒子中的乒乓球个数都不相同,所以球的个数有1+2+...+10=55(个).44个乒乓球是不能这样放的.13.这个数列第40项的数字是3,前36项之和为156.由于这个数列每5个重复一次,而40÷5=8,所以第40项就等于前5项中最后一项,即数字为3.由于36÷5=7...1,所以前36之和为(2+7+5+5+3)×7+2=156.。
四年级奥数(2)简单的数列求和教学内容:简单的数列问题(一)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高斯(1777年?1855年),幼年时代聪明过人。
上小学时,有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全班同学计算:1 +2 +3 + 4+,??+ 99 + 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地说出了正确答案5050。
那些正忙着把这100 个数一个一个相加求和的同学大吃一惊!小高斯有什么窍门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1?100这一串数中,1+ 100 = 2 + 99= 3+ 98=-= 49+ 52= 50+ 51= 101 。
即:与这串数首末两端距离相等的每两个数的和,都等于首末两数的和,这样的和为101的数共有100+ 2 = 50对。
于是小高斯就把这道题巧算为:1+ 2+ 3+-+ 99+ 100=(1 + 100)X 100 + 2= 5050像1,2,3,-,99,100 这样的一串数我们称为“等差数列” ,下面介绍有关等差数列的概念。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
从第一项开始,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数列中数的个数称为项数。
例如:(1)5,6,7,8,-,100;(2)1,3,5,7,9,-,99;(3)4,12,20,28,-,804;(4)1,4,8,16,-,256。
其中( 1)是首项为5,末项为100,公差为1 的等差数列;( 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3)是首项为4,末项为804,公差为8 的等差数列;( 4)中前后两项的差都不相等,它不是等差数列。
从高斯的故事我们知道,要想求出像1 ,2,3,-,99,100 这一等差数列的和,只要用第一个数 1 与最后一个数100 相加求和,再乘以这串数的个数100,最后除以2。
由此,我们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数列和=(首项+末项)X项数十2[例1]计算1+ 2+ 3+-+ 1999[分析与解]这串加数组成的数列1,2,3,-,1999 是等差数列,公差是1,首项是1,末项是1999,项数是1999。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问题练习三年级奥数第五讲:等差数列求和
例题1:计算2+5+8+11+17+20+23.
练:计算1+2+3+5+7+9+11+13+15+17+19.
例题2:计算8+10+12+14+16+18+20.
练:计算3+6+9+12+15+18+21.
例题3:计算5+6+7+8+9+10+9+8+7+6+5.
练:20+17+14+11+8+5+2.
例题4:计算9+11+13+15+17+19+22.
练:计算5+7+9+11+13+15+17+19+21+25.
例题5:计算8+9+10+11+12+13+15+17+19+21+23.
练:计算12+13+14+15+16+18+20+22+24+26.
例题6:XXX为了买课外书自己存钱,2003年元月存一
元钱,以后每月都比前一个月多存1元钱,那么2003年这一
年里一共可以存多少钱?
练:一辆双层公共汽车空车出发,第一站上一位乘客,第二站上两位,第三站上三位,以此类推,到第11站之后,公
汽上的作为刚好坐满。
求这两公汽共有多少个座位?
例题7:三年级数学培优班第1小组由8名同学,开学时,老师要求该组每人都握一次手,问共握多少次手?。
教学内容:简单的数列问题(一)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高斯(1777年〜1855年),幼年时代聪明过人。
上小学时,有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全班同学计算:1 +2 +3 + 4+,・・+ 99 + 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地说出了正确答案5050。
那些正忙着把这100 个数一个一个相加求和的同学大吃一惊!小高斯有什么窍门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1〜100这一串数中,1+ 100 = 2 + 99= 3+ 98=-= 49+ 52= 50+ 51= 101 。
即:与这串数首末两端距离相等的每两个数的和,都等于首末两数的和,这样的和为101的数共有100+ 2 = 50对。
于是小高斯就把这道题巧算为:1+ 2+ 3+-+ 99+ 100=(1 + 100)X 100 + 2= 5050像1,2,3,-,99,100 这样的一串数我们称为“等差数列” ,下面介绍有关等差数列的概念。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
从第一项开始,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数列中数的个数称为项数。
例如:(1)5,6,7,8,-,100;(2)1,3,5,7,9,-,99;(3)4,12,20,28,-,804;(4)1,4,8,16,-,256。
其中( 1)是首项为5,末项为100,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3)是首项为4,末项为804,公差为8 的等差数列;( 4)中前后两项的差都不相等,它不是等差数列。
从高斯的故事我们知道,要想求出像 1 ,2,3,-,99,100 这一等差数列的和,只要用第一个数 1 与最后一个数100 相加求和,再乘以这串数的个数100,最后除以2。
由此,我们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数列和=(首项+末项)X项数十2[例1]计算1+ 2+ 3+-+ 1999[分析与解]这串加数组成的数列1,2,3,-,1999 是等差数列,公差是1,首项是1,末项是1999,项数是1999。
等差数列求和知识精讲一、定义:一个数列的前〃项的和为这个数列的和.二、表达方式:常用S.来表示.三: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X项数+2, = (%+%)x/? + 2.对于这个公式的得到可以从两个方而入手:(思路1) 1 + 2+3 +…+98 + 99 + 100= (14-100)+(2 + 99)+(3 + 98) + ... + (50 + 51) =101x50 = 5050共50个1.1(思路2)这道题目,还可以这样理解:和=1 + 2 + 3 + 4 +・・・+ 98 + 99 +100+ 和=ioo+ 99 + 98 + 97+…+ 3 + 2+12 倍和=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即,和=(100 + 1)x100 + 2=101x50=5050.四、中项定理: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平均数,也等于首项与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譬如:① 4+8 + 12+…+ 32 + 36 = (4 + 36)x9 + 2 = 20x9 = 1800,题中的等差数列有9项,中间一项即第5项的值是20,而和恰等于20x9;②65 + 63 + 61+…+5 + 3 + 1 = (1 + 65)x33 + 2 = 33x33=1089,题中的等差数列有33项,中间一项即第17项的值是33,而和恰等于33x33 o例题精讲:例1:求和:(1) 1+2+3+4+5+6 = (2) 1+4+7+11+13=(3) 1+4+7+11+13+-+85=分析:弄清楚一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从而先根据项数公式求项数,再根据求和公式求和.例如(3)式项数二(85-1) 4-3+1=29和二(1+85) X294-2=1247答案:(1) 21 (2) 36 (3) 1247例2:求以下各等差数列的和.(1)1+2+3+4+…+199(2)2+4+6+…+78(3)3+7+11+15+…+207分析:弄清楚一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从而先根据项数公式求项数,再根据求和公式求和.例如⑴式二(1+199) X 1994-2=19900答案:(1) 19900 (2) 1160 (3) 5355例3: 一个等差数列2, 4, 6, 8, 10, 12, 14,这个数列的和是多少?分析:根据中项定理,这个数列一共有7项,各项的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即为:8x7 = 56答案:56例4:求1+5+9+13+17……+401该数列的和是多少.分析:这个数列的首项是1,末项是401,项数是(401-1) =4+1=101,所以根据求和公式, 可有:和二(1+401) X101-? 2=20301答案:20301例5:有一串自然数2、5、8、11、……,问这一串自然数中前61个数的和是多少?分析:即求首项是2,公差是3,项数是61的等差数列的和,根据末项公式:末项=2+ (61-1) X3=182根据求和公式:和二(2+182) X614-2=5612例6:把自然数依次排成“三角形阵",如图.第一排1个数;第二排3个数:第三排5个数:…求:1(1)第十二排第一个数是几?最后一个数是几? 2 3 4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2) 207排在第几排第几个数?...................(3)第13排各数的和是多少?分析:整体看就是自然数列,每排的个数的规律是1,3, 5, 7...即为奇数数列假设排数为n(n>2de自然数),那么这排之前的数共有(n-1) (n-1)个.(1)第十二排共有23个数.前而共有(1+21) Xll+2=121个数,所以第十二排的第一个数为122,最后一个数为122+ (23-1) X 1=144(2)前十四排共有196个数,前十五排共有225个数,所以207在第十五排,第十五排的第一个数是197,所以207是第(207-197=10)个数(3)前十二排共有144个数,所以第十三排的第一个数是145,而第十三排共有25 个数,所以最后一个数是145+ (25-1) X 1=169,所以和二(145+169) X25^-2=3925答案:(1) 122; 144 (2)第十五排第10个数(3) 3925例7: 1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995,其中最大的奇数是多少?分析:由中项定理,中间的数即第8个数为:1995 - 15 = 133,所以这个数列最大的奇数即第15个数是:133 + 2x(15-8) = 147 0答案:147.例8:把210拆成7个自然数的和,使这7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5,那么,第1个数与第6个数分别是多少?分析:由题可知:由210拆成的7个数必构成等差数列,那么中间一个数为210 + 7=30,所以, 这7 个数分别是15、20、25、30、35、40、45.即第1个数是15,第6个数是40.答案:第1个数:15:第6个数:40.例9:等差数列15, 19, 23,……443,求这个数列的奇数项之和与偶数项之和的差是多少?分析:公差二19T5=4项数二(443-15) 4-4+1=108倒数第二项=443-4=439奇数项组成的数列为:15, 23, 31……439,公差为8,和为(15+439) X 544-2=12258 偶数项组成的数列为:19, 27, 35……443,公差为8,和为(19+443) X544-2=12474 差为12474-12258=216答案:216例10:在1〜100这一百个自然数中,所有能被9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分析:每9个连续数中必有一个数是9的倍数,在1〜100中,我们很容易知道能被9整除的最小的数是9 = 9x1,最大的数是99 = 9x11,这些数构成公差为9的等差数列,这个数列一共有:11 — 1 + 1 = 11 项,所以,所求数的和是:9 + 18 + 27 +…+99 = (9 +99)x11+2 = 594. 也可以从找规律角度分析.答案:594例11: 一串数按下面的规律排列:1、2、3、2、3、4、3、4、5、4、5、6……问:从左面第一个数起,前105个数的和是多少?分析:这些数字直接看没有什么规律,但是如果3个一组,会发现这样一个数列:6, 9,12, 15 ............即求首项是6,公差是3,项数是105+3=35的和末项末+3* (35-1) =108和二(6+108) *35+2=1995例12:在下而12个方框中各填入一个数,使这12个数从左到右构成等差数列,其中10、16 已经填好,这12个数的和为.□ □□ □□画□□画□□□分析:由题意知: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又由题目给出的两个数10和16知:公差为2, 那么第一个方格填26 ,最后一个方格是4 ,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知和为:(4 + 26)x12 + 2 = 180.答案:180.本讲小结:L 一个数列的前〃项的和为这个数列的和,我们称为.2.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x项数+2 , = (% + %)x〃 +2.3.对于任意一个奇数项的等差数列,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练习:1.求和:(1) 1+3+5+7+9= (2) 1+2+3+4+・・・+21 二(3) 1+3+5+7+94-- + 39=分析:弄清楚一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从而先根据项数公式求项数,再根据求和公式求和. 答案:(1) 25 (2) 231 (3) 4002.求以下各等差数列的和.(1)1+2+3+…+100(2)3+6+9+…+39分析:弄清楚一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从而先根据项数公式求项数,再根据求和公式求和. 答案:(1) 5050 (2) 2733. 一个等差数列4, 8, 12,16, 20, 24, 28, 32, 36这个数列的和是多少?分析:根据中项定理,这个数列一共有9项,各项的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即为:20X9=180答案:1804.所有两位单数的和是多少?分析:即求首项是11,末项是99的奇数数列的和为多少.和二(11+99) X 45+2=2475答案:24755.数列1、5、9、13、……,这串数列中,前91个数和是多少?分析:首项是1,公差是4,项数是91,根据重要公式,可得:末项= 1+ (91-1) X4=361和二(1+361) X914-2=16471答案:164716.如图,把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叠成“金字塔形〞图,其中黑白相间染色,如果最底层有15个正方形,问:“金字塔〞中有多少个染白色的正方形,有多少个染黑色的正方于分析:由题意可知,从上到下每层的正方形个数组成等差数列, 厂其中4=1, 〞 = 2,?=15,所以〃 = (15-D+2 + l=8,所以,白色方格数是:1 + 2 + 3 +…+ 8=(l + 8)x8 + 2 = 36黑色方格数是:1 + 2 + 3 +…+7=(l + 7)x7 + 2 = 28.答案:287. (2005 + 2006 + 2007 + 2021 + 2021 + 2021 + 2021^ 2021 =.分析:根据中项定理知:2005 + 2006 + 2007 + 2021 + 2021 + 2021 + 2021=2021 x 7,所以原式= 2021x7^2021 = 7 o答案:7.8.把248分成8个连续偶数的和,其中最大的那个数是多少?分析:公差为2的递增等差数列.平均数:248 ・ 8=31,第4 个数:31-1=30:首项:30-6=24:末项:24+ (8-1) X2=38O即:最大的数为38.答案:389.求从1到2000的自然数中,所有偶数之和与所有奇数之和的差.分析:解法1:可以看出,2, 4, 6, 2000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1, 3, 5,…,1999也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项数均为1000.所以:原式二(2+2000)X10004-2- (1+1999) X1000-?2=1000解法2:注意到这两个等差数列的项数相等,公差相等,且对应项差1,所以1000项就差了1000个1,即原式二1000X1=100010.在1~ 100这一百个自然数中,所有不能被9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分析:先计算1~ 100的自然数和,再减去能被9整除的自然数和,就是所有不能被9整除的自然数和了^ 1 + 2 +…+100 = (1 + 100)x100 +2 = 5050 ,9 + 18 + 27 +…+99 = (9 + 99)x11+2 = 594 ,所有不能被9整除的自然数和:5050-594 = 4456.如果直接计算不能被9整除的自然数和,是很麻烦的,所以先计算所有1~100的自然数和,再排除掉能被9整除的自然数和,这样计算过程变得简便多了.答案:59411.一个建筑工地旁,堆着一些钢管(如图),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出这堆钢管一共有多少根吗?分析:观察发现,这堆钢管的排列就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3,公差是1 ,末项是10, 项数是8根据求和公式,和二(3+10)根+2=52 (根)所以这堆钢管共有52根.答案:52根.12.求100以内除以3余2的所有数的和.解析:100以内除以3余2的数为2、5、8、11、……98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首先求出一共有多少项,(98-2)+3+1 = 33 ,再利用公式求和(2+98)x 33 + 2 = 1650 0。
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 n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 ,a n, d, n,s 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基本公式:通项公式:a n = a1+(n-1)d;
通项=首项+(项数一1)×公差;
数列和公式:s n,= (a1+ a n)×n÷2;
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公式:n= (a n+ a1)÷d+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差公式:d =(a n-a1))÷(n-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关键问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