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野外生存常识与技巧运用(二)
- 格式:ppt
- 大小:414.50 KB
- 文档页数:16
野外生存的求生技能一、必备物品1、山地丛林:(1)医疗包:里面应包括:纱布、脱脂棉、感冒伤寒药等各种应急药品,同时应带好治疗蛇毒的药品(如果是夏天的话)以便应急所需。
(2)工具刀:在野,一把多功能的工具刀用处极大。
它除了集成常规的小刀、起子、剪刀以外,还有锯、螺丝刀、锉刀等,甚至还带有一个放大镜!可用于砍削工具、切割食物、防身等。
(3)针线包:针线可以缝补撕破的衣服保暖,也可以挑刺,还可以弯成鱼钩,改善伙食,甚至是救命。
(4)火柴、打火机:或可以取暖,防野兽,烘烤煮食物用等。
可以说,火是野外生存必不可少的物品。
(5)指南针:即便现代科技发达,有些原始的指南针还是必不可少的。
在野外,谁都无法保证先进的设备不出问题,这时,小小的指北针可以帮你指明方向。
(6)盒:选择一个铝制或不锈钢制的饭盒(最好是带把手的)。
可以用来加热、提水或者化雪,都能发挥作用。
同时,饭盒的金可以当作反光镜使用,关键时刻可以发出求救信号。
(7)铝箔:铝箔能反光,当迷路时可用作求救用。
2、海洋:(1)、足够淡水:在没有食物情况下,人可以生存一周以致更久,然而如果没有水却最多只能生存3天左右,所以航海时,淡水至关重要。
(2)、望远镜:海上事业不是很开阔,望远镜可以帮助你看到远处的情况,以便及时发出急救信号。
(3)、钓鱼线、鱼钩:在海上出现事故时,如果食物短缺,可用于获取食物。
(4)、指南针:用于找到正确的方向。
(5)、药品包:一些急救药品应用一个药品包放在一起。
3、沙漠荒原(1)、水:生存必须。
(2)、足够食物。
(3)帐篷:防风沙、睡觉。
(4)指南针(5)药品包。
二、生存技巧有了必备的野外生存物品、装备,还必须得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那样,你在野外才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1)、找水:在野外,我们不可能带上我们必须的全部水,当缺水时,还得学会寻找水源。
a找水源首选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区,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干涸河床沙石地带往往会挖到泉眼。
野外生存实用技巧野外生存是一项需要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挑战性活动。
在野外环境中,我们要面对自然的各种挑战,如寻找食物和水源、建立临时住所、导航等。
下面我会针对每一点进行详细介绍:第一部分:基本准备在进行野外生存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基本的准备工作。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方面:一. 了解野外环境:了解野外环境对于户外探险活动和野外生存至关重要。
正确了解野外环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变化、找到安全的路线、识别植物和动物、寻找食物和水源等。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帮助我们正确了解野外环境。
首先,了解地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户外活动之前,了解目的地的地形、海拔、气候、季节以及潜在的危险区域等方面的信息是十分关键的。
可以查阅相关地图、气象数据和旅游指南。
此外,与有经验的户外人士交流,可以获得宝贵的实地经验和建议。
其次,学习基本的导航技巧也很重要。
学会使用指南针、地图和GPS设备,能够帮助我们在未知的地点进行方向辨识和定位。
了解如何读取地形图、标记地点以及使用导航工具,可以避免迷失和走入危险区域。
第三,认识植物和动物也是必要的。
了解当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食物和水源的可靠性,以及避免接触有毒植物和攻击性动物。
可以使用植物和动物识别指南,参加野外生态学课程或与专业人士交流来增加自己的知识。
第四,学习天气观测和预测技巧是非常有用的。
了解云形状、风向、气温和大气压力等天气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
同时,还可以通过收听天气预报、使用气象应用程序或与当地居民交流,获取准确的天气信息。
第五,了解基本的急救技能和安全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会基本的急救技术,例如包扎伤口、处理骨折和咬伤等,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救助。
此外,了解野外安全知识,例如避雷、防蛇、防蚊虫叮咬等,可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最后,团队合作和分享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与其他户外爱好者或专业导游一起探索野外环境,可以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
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对于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和自给自足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
1. 寻找食物和水源:了解野生植物的可食性,学会寻找野生水源并净化水源以确保饮用安全。
2. 搭建庇护所:学会搭建简易的庇护所以抵御恶劣天气,包括使用树枝、树叶、帆布或其他现有材料来搭建遮蔽物。
3. 火种和火控: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打火石、镜子、摩擦等)制造火种,并学会控制和维持火焰,以提供温暖、烹饪食物和驱赶野兽。
4. 导航和信号:学会使用指南针、地图和自然迹象来导航,同时学会发出求救信号以获取救援。
5. 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包括处理伤口、止血、复苏术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6. 垂钓和狩猎: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垂钓和狩猎,以获取食物。
7. 心理素质:保持镇定、乐观和执着的心态,这对于在野外生存中至关重要。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对于喜爱户外活动的人来说,掌握这些技能可以大大增加在户外环境中的安全性和自给自足能力。
野外生存技能2生火技术火可以遏制死亡,增添生机。
它不仅可以将食物煮熟,而且有更广泛的用途:火苗释放热量产生暖意,会节省体内热量散失;可以烘干衣服;薰过的肉食可以较长时间保鲜;火可以吓跑危险的野兽;烟雾可以驱走害虫,另外还可锻烧金属打制工具,削尖木棍。
因此必须学会在任何条件下、任何地方生火。
正常情况下,打火机和火柴是最重要的点火工具。
出发前在火柴上滴蜡,防止火柴变潮。
火柴万一潮湿,将它放在头发里面磨擦一番,头发产生静电可使其干燥,另外,要记住:一只小蜡烛只损耗最小的能量就可以维持很长时间,而且蜡烛是良好的助燃剂。
使用凸镜:强烈的阳光通过凸镜聚集后可以产生足够的热量点燃火种。
放大镜、望远镜或照相机凸镜都可以代替凸镜为您服务。
电池生火:用导线连接车辆、手电筒或收音机中电池的正负极时发出的火花可用来点火钻木取火:这是一种简易的生火技术,但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
用一块坚硬的纺棰状木头在一块软木底座上磨擦钻孔,起初会落下细碎的木屑,尔后磨擦处会变热,为便于钻木,往往将硬的纺棰状木头缠在自制木弓上,加快转动速度,尽快引燃火种。
如何寻找水源、收集水?生命离不开水,没有食物正常人可以活三周,但没有水,三天都活不了,所以水要优先考虑:山区寻找水源首选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区,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干涸河床沙石地带往往会挖到泉眼。
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水线以上挖坑,很可能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沉滤水浮在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上。
饮用凹地积水处的水时,必须做到先消毒、沉淀后煮沸饮用。
收集雨水:在地上挖个洞,铺上一层塑料,四周用粘土围住,可以有效地收集雨水。
凝结水:在一段树叶浓密的嫩枝上套一只塑料袋,叶面蒸腾作用会产生凝结水。
跟踪动物、鸟类、昆虫、或人类踪迹可以找到水源。
植物中取水:竹类等中空植物的节间常存有水,藤本植物往往有可饮用的汁液,棕榈类、仙人掌类植物的果实和茎干都含有丰富的水分。
日光蒸馏器:在干旱沙漠地区利用下述方法能较好地收集到水:在相对潮湿的地面挖一大约宽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底部中央放一集水器,坑面悬一条拉成弧形的塑料膜。
野外生存,即人在住宿无着的山野丛林中求生。
深入敌后的特种部队、侦察兵和空降兵、海军陆战队,以及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系的战士和失事的空勤人员,在孤立无援的敌后或生疏的荒野丛林和孤岛上,在仪器断绝的情况下,更需要野外自下而上的本领。
下面就介绍一些简单的野外生存常识。
一、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军人在没有地形图和指北针等制式器材的情况下,要掌握一些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的方法。
利用太阳判定方位非常简单可以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后,当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
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就是东西方向。
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
利用指针式手表对太阳的方法判定方向。
方法是:手表水平放置将时针指示的(24小时制)时间数减半后的位置朝向太阳,表盘上12点时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
假如现在时间是16时,则手表8时的刻度指向太阳,12时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
夜间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
寻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大熊星座(即我们人称的北斗星)。
该星座由七颗星组成,开头就像一把勺子一样。
当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勺边A、B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5倍处一颗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
北极星指示的方向就是北方。
还可以利用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
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形状像W。
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利用地物特征判定方位是一种补助方法。
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独立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
树桩上的年轮线通常是南面稀、北面密。
农村的房屋门窗和庙宇的正门通常朝南开。
建筑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积雪通常是南面融化的快,北面融化的慢。
大岩石、土堆、大树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则易生青苔。
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切勿惊慌失措,而是要立即停下来,总冷静地回忆一下所走过的道路,想办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标志重新制定方向,然后再寻找道路。
野外生存常识技巧野外生存常识技巧第一:水的净化雨水质浑浊,水源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河塘水的浑浊度极高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净化。
一般把水放在桶、缸和盆中。
然后将压碎的明矾装入加矾筒(用竹筒一根,在筒底竹节处钻20-30个小孔,打通中间竹节)内;或用纱布包好,绑在木棍上,放入水中,按一定的方向搅动,先快后慢,搅3—5分钟,等出现有絮状的东西后静置半小时,让絮状物沉淀,水即澄清。
亦可将明矾粉直接加入水中,剂量多少看水的浑浊情况而定,一般每担水加1钱左右。
然后按一定方向搅动数分钟,等出现絮状物后静置澄清。
还有一个获得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就是绿色植物。
有些植物自身的结构就适于贮存水分,像竹类中空的节间或香蕉树家族植物叶茎的基部都可能贮有水。
植物的蒸腾作用也能为你提供水分,用一个透明塑料袋套在枝叶浓密、生长旺盛的嫩枝条上,袋口朝上扎紧,则树木根须从地下若干米处汲取的水分就能源源不断地通过叶面蒸发并冷凝在你的袋中供你享用。
如果你有充分的植物学知识并能辨别的话,了可通过信用它们来补充水分。
第二:宿营地的选择宿营地的选择有几个最重要的原则,一是安全,二是方便,第三才是考虑舒适性。
理想的宿营地应背风、向阳,而且附近有可得用的充足水源。
不要选择山顶的开阔地,这里风会很大,山谷底会聚集下沉的冷空气,潮气很重。
山腰的平地是接纳雨水的好地方,但很潮湿,不宜先做营地。
在山崖下宿营要防备落石与雪崩,如果不能保证万全,最好另择其地。
营地安扎在距水源太近的地方,易受蚊虫和前来饮水的猛兽骚扰。
在河流或小溪边扎营,尽量选择高一点的地势,流水声或许对你的睡眠没什么影响,但会掩盖周围环境里的异常响动,而且突降的大雨项刻间会让溪流或河水暴涨,你不会想在沉睡中开始漂流吧!河流的上游如有水库,同样需要防备。
因为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引起的河水上涨更是毫无征兆的。
最后,察看一下周围有没有蜂巢,如果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宿营,还要注营地不要选在野生动物饮水的必经之路上。
野外生存基础知识(2)野外生存的技术要点补充能量1、水:生命离不开水。
所有生物都依赖于水,所有的生物也都含有水。
没有食物,正常人平均能活三周,但没有水三天也活不了。
正常人平均每天耗水2-3升。
呼吸、工作强度加大、气温升高和出汗等都会促使人体失去水分。
必须不断补充水分以维持正常水分平衡。
所以水需要优先考虑。
流动的水源是最理想的。
维持体液平衡:为了使水分消耗最低程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多休息,少运动。
b不要抽烟。
c呆在阴凉场所。
如果找不到,可搭一凉棚。
d不要躺在热腾腾的地上。
e不要进食或尽可能少进食。
如果身体得不到水分,体液会从要害器官转移以便消化食物,这会加速脱水。
脂肪很难消化,需要大量水分。
f不要饮酒,那样会使器官消耗大量水分。
g不要谈话——不要用嘴呼吸。
2、盐:盐是人体必需品。
正常饮食条件下,每天每人需要摄入10克盐。
如果排出量大于摄入量,人体就会出麻烦。
排汗和撒尿都会带走盐分,所以气候越温暖,盐分损失也就越多。
体力劳动会增加耗盐量。
缺盐的首要症状是肌肉痉挛、头晕目眩、恶心和易于疲惫乏力。
补盐方法可以是一品脱水加一小撮盐溶解后饮下。
盐片需捣碎后加适量水溶解。
不要整片吞服——这样会导致胃部难受,也有损肾脏。
如果没有盐怎么办?位于海岸边或海上时可从海水中得到充足的盐分——一品脱海水里含大约15毫克的盐。
但千万不能直接饮用海水,应先用淡水将它们很好稀释。
蒸发海水时可以得到盐块结晶。
身处内陆,必须解决盐分问题。
在牧区,你能找到被牛舐过的盐渍地——不过那时你也抵近文明之境了,不太可能会继续缺盐。
所有哺乳动物都需要盐,注意观察它们的行踪可以找到盐。
有些植物也含盐。
在北美洲,最好的是核桃树根;在东南亚,可利用夏柏榈的根。
将树根烧烤至所有水分都被蒸发,便会析出黑色的盐晶。
如果直接找到盐有困难,可以尝试间接方法。
动物血液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随便抛弃,因为它是矿物质元素的有用来源。
危机应对当灾难降临时,如果只是一味浪费时间顾影自怜直到身心崩溃,那很容易。
一、野外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我们可以找取植物果实来补充适当的水份,包括植物的根茎,可以利用自带的水货,或矿泉水瓶制作简易的过滤器,(方法:在瓶子内内依次铺上布条,沙石,细沙布条然后把需要过滤的水放在过滤器内即可)通过该过滤器可以过滤简单的水质,另外雨水有时候可以少量直接饮用,避免脱水。
二、接下来就是睡眠问题,人类不像动物有厚实的皮毛,所以我们要在野外找到适合自己暂时休眠的空间来。
在沙漠或者极地等气候和各方面条件都异常恶劣的地区,帐篷和睡袋必不可少。
如果做好了准备和考察工作,能够顺利地利用当地素材则最好,你就可以制造出一个可以防止太阳暴晒和风沙侵袭的避身所,比如沙漠中可以利用骆驼可以挡住大量风沙,让骆驼围在帐篷周围就能够对抗沙尘暴。
废弃的汽车等关键时候也能用来避身,不要放过任何一点可以利用的资源。
如果是在山区,可以找一个小山洞来,洞口在休息时用石块堵上。
三、吃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干粮断的情况下我们就要选择性的找寻可以食用的动植物。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可食用植物,动物,或者植物的根茎甚至树叶暂时维持人体能量的需要。
这其中火种和盐分的储备又尤其重要,熟食利于消化而且不容易感染疾病,缺乏盐分人体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所以到野外探险一定要经可能的携带预定行程日期两倍以上的食用盐量和火种.四、在野外,生火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把望远镜的凸透镜卸下,在阳光明媚的郊外,可以用它轻易地点燃报纸,野外用的生火工具主要还是火柴或打火石.五、对于自然灾害和野外的危险怎么来躲避这是一个问题:躲避危险:如果你抱着消极的心态,千万不要去野外,因为这是勇敢者的游戏,只有对生命充满希望的人,才能享受这游戏的乐趣。
我们在野外遇到危险的几率要比城市环境中高得多,因为野外是没有被人类全面改造的属于自然的环境,所以它是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准备的,而不是为“人”这一特定的种群准备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规避这些风险的方法,减少在野外探险中受到生命威胁的机率。
野外生存知识迷向与迷路迷失方向和迷失路径是两口事迷失方向(迷向):不知该怎样确定行进方向或辨认不清地磁方位(即分不看东南西北)。
迷失道路(迷路调不知该走哪条路或找不到原来的路径。
迷路会导致迷向,而迷向不一定就会迷路。
如何正确地辨认方向,基本方法如下:1.罗盘(指北针)一个优质的罗盘是野外旅游的必备品。
但要记住:罗盘指针指向"北"或"N",这个方向是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有一个偏差角度,应计算出磁偏角的数差,以取得准确的罗盒方向。
2.带指针的手表用于将手表托平,表盘向上,转动手表,将表盒上的时针指向太阳。
这时,表的时针与表盘上的12点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长线方向就是南方。
3.北极星北极星是最好的指北针,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向。
4.北斗七星也就是大熊星座,像一个巨大的勺子,在晴朗的夜空是很容易找到的,从勺边的两颗星的延长线方向看去,约间隔其5倍处,有一颗较亮的星星就是北极星,即正北方。
5.立竿见影在晴朗的白天,用一根直扦,使其与地面垂直,插在地上,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一个阴影。
把一块石子放在影子的顶点处,约15分钟后,直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另一处时,再放一块石子,然后将两个石子连成一条直线,向太阳的一面是南方,相反的方向是北方,直扦越高、越细、越垂直于地面,影子移动的距离越长,测出的方向就越准。
6.树木、苔藓树冠茂密的一面应是南方,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苔藓的道理与之相间。
另外,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也可判明方向。
年轮纹路疏的一面朝南方,纹路密的一面朝北方。
7.积雪的融化积雪融化的地方定是朝南方的。
8.迷途知返在深山密林中,不仅会迷失方向,同时也会迷失路径。
更多的时候,走在毫无人烟的林间密径,又没留下任伺路标,自己还不断地欣赏着"无限风光在险峰"和"山到绝处我为峰"的豪情,当自己开始意识到不对时,己是身处险境,不知原有的路径在伺处。
第四章野外生存知识简介野外实习不仅是一次学习知识的机会,也是到野外去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体验人与大自然交融的乐趣的很好机会。
对于没有经历过野外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来说,野外生活对他们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又具有莫名的恐惧感,因为他们对野外是陌生的,他们不知道去野外应该准备什么?注意什么?也不知道遇到困难或意外事件时该怎么处理?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往往会一筹莫展,不知所措。
但如果能够在出行前了解和掌握一些野外活动常识和野外生存技能,将会有助于你顺利的完成野外实习,并使你在野外的生活变得更愉快。
野外实习虽然不需要特别的技巧,但如果有适当的训练和准备将有助于应付大自然多端的变化,以及减少意外发生的机会。
第一节野外基本常识本节将为同学们介绍野外生活的基本常识,并就在野外实习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困难、问题提供了安全指引和紧急事故应变措施。
在我们还未到野外之前,要尽可能地想象将会面临的各种环境,以便准备相应的技能和装备。
我们一切准备都是为了安全、顺利地完成野外实习计划,而不是旅游观光或者度假,这应该成为最基本的意识。
你与你的小组在出发前所作的准备工作和你对此次野外实习的认识程度,以及安全防范意识程度可能已经决定了你会成功或失败。
你要确定自己胜任计划中安排的一切。
你的状态越好,完成计划就会越容易,也能更使自己的心情舒畅。
一、出发前的准备实习前,带队老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制定出完整的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天数、实习内容、不同专业间的实习期转换以及不同专业的指导老师搭配等;确定实习学生人数,依学生人数安排指导老师和配备实习器材;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制订活动纪律,确定班级、小组负责人。
出发前,带队老师需考察好实习地的基本状况,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涉及实习地范围的信息资料,熟悉该地区的环境类型、地形地貌、生物类群和实习范围内主要的交通路线,要对将进行实习的每条线路计划有详细的行程安排,并制定实习中途遇到意外后的应急方案及下撤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