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分享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3.27 MB
- 文档页数:32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4、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祁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
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
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
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它的艺术主要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
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属于历史演义。
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