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荀子》简介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 几段的节录。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 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 ,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
三 、 解题
“劝”是“劝勉”的意思,文章中作者勉励 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 ,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反映了先秦儒家在 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 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五、深入研读
第(1)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第(2)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
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1)段 段意概括:提__出__中__心_论__点__—__—__学__不_可__以__已__。_____
六、重点总结之通假字
1.以为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同“又” )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同“智”,见识 )
4.君子生非异也( 同“性”,天性 )
六、重点总结之一词多义
1.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动词,向远处看)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 (名词,声望 )
第四段小结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正面设喻
分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论 点 三: 学 习 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反面设喻 对比
学习的方法: 积累、坚持、专心
方 法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