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32.11 KB
- 文档页数:12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36~37页内容。
二、学情分析:此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整百整十数加法和三位数加三位数加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知识,然后小组交流互帮互教进行学习。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学习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进位(不连续进位)算理,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3、学生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4、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进位算理,掌握万以内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美丽湿地和物种
1、播放湿地和物种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动物世界里各种动物的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我国美丽的湿地孕育着丰富的物种,同学们,你知道那里的动物的种类都有哪些吗?请看大屏幕。
2、出示我国湿地物种统计表 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
类群 种数
鸟类 271
爬行类 122
哺乳类 31
(二)让学生根据“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表”的数据提一加法问题
师: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一个加法问题吗?
学生可能回答:
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3、我国湿地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出示: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师:孩子们,这两个问题能解决吗?(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2、估算结果
师:这两个加法的结果会算吗?大家先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种?
(三)、学生自学新知
1、让学生看书自学,思考三位数加法如何计算。
出示自学指导:请认真看书第37页的例1、例2,重点理解对话框里的内容。
2、学生板演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列竖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
3、引导学生一起说计算过程。(让学生再次学习计算方法,加深理解和记忆)
4、同桌交流算法(互相说说计算过程)。 师:刚才我们这两个同学把他们的计算过程讲得很清楚,孩子们你们都像这样说一说吗?
师:请和同桌互相说说计算过程。
5、点名让后进生进行说一说,老师要注意鼓励和加以引导。
(四)尝试练习
师:象这样的三位数加法你们都会算吗?
师:很好,那么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看书就能就能学懂知识。
1、考考你——列竖式计算(为花朵找绿叶)
319+252= 276+52= 93+545= 375+802=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典型错解,为后面教学做好准备,同时点名让让四位学生到讲台板演,完成后鼓励学生上黑板纠正。
(2)同桌互说。(如有错误,让学生互相指出的错误和说说改正方法,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并避免再次出错)
(3)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大屏幕出示:思考:三位数加三位数(或两位数)怎样计算?
师:通过以上的考考你,大家都为花朵找到了绿叶,说明大家都很成功,祝贺大家。那么我们再一起来说说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算法:相同的数位对齐地列出竖式,然后从个位加起,相加的时候哪一数位相加满十就住前一位进1。
(4)让学生小组交流计算法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五)巩固知识
下面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 3 5 4 2 7
+ 6 9 改正: + 5 4 3 改正:
8 2 5 9 6 0
(六)当堂训练。(挑战自己的智慧,训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买1个电饭锅和1台洗衣机需要多少钱?
(2)请你根据以上商品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在环保周活动期间,三年级的同学共搜集旧矿泉水瓶159个,四年级的同学共搜集旧矿泉水瓶211个。
(1)两个年级的同学共搜集旧矿泉水瓶多少个?
(2)如果每200矿泉水瓶装一大袋,装完这些矿泉水瓶共需要多少个大袋子?
八、课堂总结: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前面我们曾学习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今天大家又学会了三位数加三位数,大家真了不起,学的东西可不少,那么请大家回家继续想想如果是四位数加四位数怎样算,五位数加五位数呢?
九、板出设计:
加法
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
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71+122 271+31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水果卡片、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过关游戏,想玩吗?(想)我们首先进入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下面这些题你会填吗?(多媒体呈现)
( )×4=12 2×( )=6
( )×5=10 ( )×2=12 3×( )=18 ( )×4=20
( )×6=24 5×( )=15
( )×4=8 ( )×7=14
4×( )=16 ( )×6=12
师:(多媒体呈现)下面这个更厉害啦,谁能说出图中表示几个几,并求出图中有多少个水果?
师:求几个几相加,用什么方法计算?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创设情境——感知“倍” 进入第二关:小嘴巴,说一说。
师:小兔子最爱出萝卜。(出示图片)
图中有几个圆萝卜?
胡萝卜有几个,是怎么摆的?3个2
我们说胡萝卜的根数是圆萝卜的3倍。
圈一圈:白萝卜有( )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圆萝卜的( )倍。(用图片表示)
(板书:白萝卜的根数是圆萝卜的( 2 )倍)
(2)自主探索——理解“倍” 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新朋友。
师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扫地的有7人,擦桌子的是扫地的2倍,擦桌子的有多少人?
练习:1.看图说一说。
2.摆一摆
3.画一画
(3)实际应用——巩固“倍”: 第三关:小脑袋,想一想。 师:看来第二关也难不了同学们!有信心闯第三关吗?第三关:小脑袋,想一想。
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倍”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第四关里,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把它转化成求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用乘法计算。
三、生活应用,拓展新知。
完成书上练习十一部分题目。
四、全课小结,情感交流。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你们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倍”的知识,希望大家不断观察,然后把观察到的结果用今天学的“倍”说句话,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对“几分之一”意义的认识。
教学关键: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挂图
学生准备:纸片及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冲突
1.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谈话: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月饼。
(课件出示4个月饼,两个小朋友)
(1)提问:如果把4个月饼分给2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合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什么?(板书:平均分)
梳理: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一起说(2个.同时课件出示:每人分2个。)
(2)如果只有2个月饼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个呢?(课件出示:每人分1个。)
(3)如果只有1个月饼也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该分多少?(一半)
一半该怎样表示?能不能用一个符号或一个数来表示一半呢?谁知道?
揭示课题:其实,象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若生说出1/2,则直接揭示课题;若生不能说,师则介绍说:一半可以用这样“1/2”的数表示,象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2.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半正好是两份中的一份,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师边说边指月饼图)
提问:左边一份是这个月饼的 1/2,右边一份呢?(也是1/2)。
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2)一起读一读。师:如果把这句话藏起来,你还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吗?先让生默看一遍,然后课件隐去这句话。谁能说?指名说。(同时教师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3)1/2怎么写呢?请孩子们认真观察。
示范:先写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然后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短横线下面,最后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