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指导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4.17 MB
- 文档页数:44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写作辅导与范文第三单元习作:学习描写景物写作实践要求:一、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
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二、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圆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精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学生课本上写作指导学习描写景物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影,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象,美不胜收。
在你的记忆中,哪些景物让你印象深刻?你能把它们描写出来吗?描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
如《春》中对雨的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如《紫藤萝瀑布》对花的描写:“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里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如《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让人感受到三峡多样的美。
其中春冬季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写景还要注意融人情感。
相同的景物在不同人笔下往往是不同的,而同一人笔下的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境下,也会发生改变。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三《学习描写景物》写作指导及名著范文写作指导一、什么是景物描写?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二、写作引导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以写想象虚景。
三、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示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第一、定点观察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这样,观景的点各有变化,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各有不同,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第二、移步换景例如《社戏》写“我”得到家长的同意之后,跟小伙伴们乘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沿途所见夜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展现。
写返程时所见景物,有清晰之景各不相同,各呈异彩,细读之后会生出无穷的美感。
第三、动用多种感官例如《春》中的这段描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一段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等不同的感官,描绘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春花,表现其繁花似锦,给人一种互不谦让、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感觉。
第四、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对景物描写常常使用修辞方法,这样描写出的景物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第五、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例如《安塞腰鼓》:“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学习主题此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阐述,在语言的形式上契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表述的内容上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
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此单元的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境界;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所选诗文都以写景为主,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
阅读这类作品,可以感受自然山水之美,体悟作者的情怀,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此单元可以根据课文的共同特点,抓住写景抒情这条主线,结合“语文主题学习”设计理念来组织教学。
通过学习多个文本,引导学生充分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学习写景的方法,感受作者在山水中寄托的情感。
三、单元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他们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和知识积累,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在诵读层面上,他们能基本做到正确和顺畅,但在节奏把握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语感欠佳。
对于文言文翻译,他们能初步把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和使用方法,但对于“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标准还不能完全把握。
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还存在一些抵触心理,老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可感的图片、音乐,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单元学习目标1.从古人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中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仔细品味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怀。
3.提高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设计说明此单元写作主题是“学习描写景物”。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指导《学习描写景物》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实践活动:一、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
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二、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圆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精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辅导】写“校园一景”片段:要选择校园景物中能留给自己最深印象的一个来写,要抓住这个景物的特征,采用合理的描写顺序,调动多种感官生动具体地描绘。
不仅仅写景,还需要写人的活动。
写景的文章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写景来表达习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
写“窗外”作文:写窗外发生的人事物景,并以此来表达主题。
习作的开头和结尾需要扣住“窗外”以切题;习作主体部分可以通过叙述和描写的文字来照应“窗外”。
写“我爱__季”作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
可以写写喜欢产生的缘由,喜欢的具体内容,以及在这个季节的景物,发生的人和事等。
(崔进原创)【优秀习作】习作一:校园一景走进花园般的校园,各种颜色的花常年开放,五彩斑斓,人们都会驻足于此,却忘了在一片楼房的背后,却有别样的风采。
那天急急忙忙去交作业,回来时不经意间便看到了它。
它被修筑得四四方方,像从一块空地里直接陷下去的一样,整整齐齐。
老师以前好像讲过它叫什么名字,只是当时没怎么注意,现在反倒忘记了。
它是一个小小的池塘。
在这个有花陪伴的校园里,它并不是十分吸引人注意,而它的地理位置也不好,正好被两栋楼挡住。
但它依然在那儿,无论春夏秋冬,它都在那儿。
等了好一会儿,在青绿色的水上竟冒出了小小的泡泡,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挨着一个,密密的排开,又一个一个的挤碎。
【情窦初开】(导入新课)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宽广的大海,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
如何才能作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呢?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我们所见过的最美的景描绘出来。
【立竿见影】(教学目标)自主探究法、问答探讨法、交流合作法、任务驱动法1.了解景物描写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序地观察景物。
2.抓住特征写景,调动各种感官,借助多种手法,多角度写景。
3.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第一节作文指导课【开门见山】(例文剖析)一、《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评析: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评析:(一)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形:高大、肥胖、臃肿、小球声:长吟、低唱、弹琴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鸣蝉。
秋景:蟋蟀的叫(二)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再由高到低写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菜畦、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写作_学习描写景物》导学案《写作_进修描写景物》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描写景物的重要性和技巧。
2. 掌握描写景物的常用词汇和句型。
3. 提高写作能力,使文章更具生动感和吸引力。
二、进修内容:1. 描写景物的意义和作用。
2. 描写景物的常用词汇和句型。
3. 实践描写景物的写作练习。
三、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片或播放一段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让学生对描写景物产生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描写景物的重要性,如何通过描写景物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同时,讲解描写景物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如形容词、比喻、拟人等手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要求他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描写,可以是家乡的风景、校园的一角或者梦想中的遥方。
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4. 作业:安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景物的热爱和感悟。
四、评判方式:1. 评分标准:评分主要从内容丰富度、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判。
2. 评判方式:可以采用同砚互评、教师点评和教室展示等方式进行评判,鼓励学生互相进修,共同进步。
五、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描写景物的优秀作品,进修他人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2. 组织学生进行描写景物的比赛或朗诵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作潜力。
3. 鼓励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以便更好地描写景物。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描写景物的技巧,写出更加生动、传神的文章,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希望同砚们在写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愿同砚们在描写景物的道路上越走越遥,不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成为优秀的文学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