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群落色彩构成量化分析的植物配置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10.90 KB
- 文档页数:1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植物群落是指具有相似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的一群植物在确定地点生长的特定区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特征、植物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等,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实验将进行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一定区域内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和稀有种,以及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
下面将从实验设计、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设计:1.确定调查区域:选择一个相对封闭、不受外界干扰的区域作为调查区域,如一个森林、草原或湿地等。
2.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可行性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时间、样方设置和数据收集等。
3.标定样方:在调查区域内确定若干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相同,并记录下样方的位置和编号,以便后续的调查。
4.进行调查:在每个样方内进行植物的物种调查,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物种清单、标本采集或摄影等方式记录数据。
5.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以了解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调查方法:1.物种清单法:在样方内对所有出现的物种进行记录,包括植物名称、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直接观察、标本采集或图像比对等方式记录物种信息。
2.采样法:在样方内随机选择若干个固定面积的小区域进行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分类。
通过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出现频率来了解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3.调查工具:可以使用手提式GPS仪、量角器、采样网、标本工具和数字相机等工具进行调查和记录。
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显微镜、显微摄影仪和物种鉴定手册等。
结果分析:1.物种组成: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丰富度指数,得出每个样方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2. 物种多样性:计算每个样方内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从而了解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
花境植物配置的设计与思考徐学敏(穆棱市园林服务中心,黑龙江穆棱157500)摘要:花境以其缤纷的色彩组合、群体间不同株型的视觉对比、自由多变的组合方式为人们展示了一种充满活力、自由奔放的全新园林视觉空间,满足了久居现代都市的人们对自然花园的原始渴望,被广泛运用在绿化工程、公园建设及现代观光农业中,在居住区和私人庭园中也较常见。
花境这一表现形式需要设计者首先了解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
本研究从花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入手,着重论述花境的植物配置规律,探索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人文特色的花境景观。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花境;植物配置;设计与思考1花境的发展概况及景观价值评价1.1花境的概念花境是以生态学、园艺学和美学为基础,通过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
花境一般以树群、树丛、绿篱、矮墙或园林构筑物等作背景,以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观赏植物为主要材料[1],近带状自然式布置或混合种植以斑块状布置,以模拟自然界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园林绿化事业蒸蒸日上,尤其是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生态建设理念指引下的美丽中国建设,对园林绿化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研究对近年来群众喜闻乐见的“花境”这一园林表现形式进行初步探讨,论述其植物配置内容,旨在探索符合当地地方特色的花境建设之路。
当注重最小化色彩数量,同时区分主调和配调,以达到最佳效果。
色彩组合要讲究协调和平衡,不能顾此失彼,否则会影响整体效果。
3.3色叶树的应用以体现季相美大自然中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的生长阶段,植物的叶片、花朵、果实和枝条所呈现的色彩美感也随之变化。
植物之美在于其叶色,四季更替,其色度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差异,色调也呈现出明暗、偏色等多种变化。
例如垂柳初发时从黄绿到浅绿,夏、秋两季则以冠大荫密的绿色为主要特征。
乌桕、银杏树种春天的叶子呈绿色,秋天的银杏叶呈金黄色,乌桕的叶子呈红色。
2018年第5期现代园艺浅谈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的配置兰长春(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分院,安徽安庆246000)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园林景观景色的欣赏水平也日益提高,这就对从事园林事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加专业性的要求,这其中包括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的配置。
本文主要阐述了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配置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科学配置植物色彩的要点,以期促进园林绿化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色彩;配置从心理学角度看,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红色会让人的脉搏加快,情绪兴奋冲动;蓝色会让人情绪沉静......所以,专业的园林设计师在配置景观植物色彩时,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考虑,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1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配置的重要性在当今绿化潮流中,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已从单纯的“绿起来”变成“美起来”,且追求更加富有内涵的多视角景观。
近年来,我国城市景观植物不仅品种变得更具多样性,而且在色彩配置上也变得更加讲究,以迎合人们对城市发展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
2科学配置植物色彩要点分析2.1充分考虑植物周边的环境如何才能使植物更好地融入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以来都深受城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充分考虑植物周边的环境尤为重要,且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2.1.1处理好植物色彩和周边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以北京为例,引进的欧美彩叶树种国王枫,主要颜色是紫红色,将其种植于庄严的建筑物或庄重场所附近,可以衬托主景、烘托气氛。
又如,挪威枫叶色比较淡雅,春夏季节,将其与园林中的常绿树、色彩艳丽的秋色叶树搭配栽植,显得更加清雅脱俗。
2.1.2植物色彩与四周环境相协调。
比如,春夏季节,将水杉作行道树,呈现出一片葱绿的城市道路景象;秋冬季节,种植水杉,其红色叶片既能充分体现季节的变化,又能形成变化丰富的道路景观。
2.2增强人们心情的愉悦感植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景致,很多时候,植物色彩会对人们的心情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杭州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其园林植物配置不仅是美学和文化的展现,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原理。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植物群落的功能、种类组成以及具体的案例分析。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内在规律,为未来的园林设计和生态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概述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整体情况,包括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植物群落的功能,包括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
我们还将详细分析西湖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组成,包括各类植物的分布、数量以及它们对园林景观的贡献。
案例分析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将选择西湖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配置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效果。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精髓和特色。
我们将总结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杭州西湖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群落功能研究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群落不仅丰富了景区的视觉效果,更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植物群落作为西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改善和调节功能显著。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助于调节局部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植物群落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维护土壤的健康状态。
植物群落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群落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包括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
这些生物与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植物种群与群落结构动态量化分析方法研究植物种群与群落结构动态量化分析方法是研究动态变化的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采用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或者遥感技术来获取数据,然后使用统计学、生态学或者遥感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常见的植物种群与群落结构动态量化分析方法有:
1.基于野外观测的方法,如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样
方法等。
2.基于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如DNA分析法、蛋白质分析法
、代谢物分析法等。
3.基于遥感技术的方法,如卫星遥感法、航空遥感法、地
面遥感法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研究动态变化的植物种
群和群落结构,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原因,并为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在使用这些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
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2.要注意样本的取样方式和样本数量,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3.要注意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要注意数据的分析方法和结果的解释,确保结果的可靠
性。
园林植物群落调查评价和配置设计群落一:悬铃木+日本晚樱+桂树——狗牙根环境特征:该群落位于较平坦的地势上,远处有建筑物,光照充足。
分析与评价:樱花作为主景树,成行状种植于群落中,从而与周围的桂树相互映衬,因此群落的季相丰富,但远处的高大建筑却给整个群落带来不和谐感,所以最好种植高大乔木将外围的建筑与群落隔绝开来,而且也可作为晚樱的背景树,丰富空间层次感。
底层的狗牙根与上层搭配协调,整个群落景观效果较好。
群落二:池杉+水杉+乌桕+樟树+柳树——狗牙根环境特征:该群落沿岸线种植于河边,种植面积很大,阳光充足,水分充足。
评价与分析:池杉和水杉作为主景树,相互间植于河边,颜色既有变化又很协调,蓝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面加强了这种视觉冲击,下层点缀少许的乌桕、樟树和柳树,丰富了群落的季相和层次感,底层的狗牙根更加烘托出了上层景色,整个群落搭配合理,景观效果强烈。
群落三:悬铃木+棕榈——狗牙根环境特征:该群落种植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光照充足。
分析与评价:悬铃木在较温暖地点叶子在秋冬季也不会凋落,而且叶子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此群落将悬铃木片植,不仅将群落与外界环境隔绝开来,而且其自身也形成了一种壮观景象,令人叹服。
下层的棕榈种植密度恰当,与悬铃木既形成了对比要和谐的统一起来了,使得整个群落层次清楚,变化丰富。
底层的狗牙根选用较合适,也丰富了群落的变化感。
整个群落景观效果很好。
群落四:雪松+银杏+桂树+侧柏+水杉——狗牙根环境特征:此群落位于公园边缘,地势平坦,种植面积较大,光照充裕。
分析与评价:桂树、侧柏和雪松等常绿树种不仅作为背景树,更将周边环境与群落隔绝开来,最外围的银杏和水杉进一步隔绝了外面高大的建筑也增加了群落的季相变化,丰富了群落的层次感,但由于外围环境过大,因此公园外的建筑还是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群落的整体的景观效果。
底层的狗牙根选用较为合理,与上层搭配协调,但缺乏人工管理,有部分积水,中间草坪空旷,很适合游人休憩。
基于植物群落色彩构成量化分析的植物配置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植物群落色彩构成量化分析的植物配置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具体探讨了色彩在植物群落中的重要性、分析方法、植物配置对色彩构成的影响、以及植物配置与群落结构的关系。
同时也总结了色彩构成量化分析的最新进展。
结论部分强调了植物配置对群落色彩构成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探讨植物配置与群落色彩构成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植物群落、色彩构成、量化分析、植物配置、群落结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色彩重要性、分析方法、影响、关系、进展、未来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植物配置对植物群落色彩构成的研究,是植物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植物群落中的色彩构成对于植物种类的丰富度、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分析植物群落中的色彩构成,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在群落中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而揭示出植物配置与群落色彩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植物配置的研究,探讨植物群落中色彩构成的影响因素和规律,为进一步了解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基础。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植物配置调控群落色彩构成的潜在机制,为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基于植物群落色彩构成的量化分析方法,从而揭示植物配置对群落色彩构成的影响规律。
通过研究植物配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所呈现的色彩组合特征,可以为生态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借助色彩构成量化分析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和环境适应能力,为生态保护和景观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植物配置与群落结构的关系,可以揭示植物间相互作用和生态位分化对群落色彩构成的影响,有助于探讨植物物种组合的生态学意义。
李巍巍Li Weiwei韩国又石大学造景学院 韩国 全州 55338 Woosuk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Jeonju South Korea 55338摘 要:园林景观具有改善生态、美化环境的作用,可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场所。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需要选择符合园林景观整体特点的植物种类,同时也要做好色彩搭配。
植物色彩可以给人带来直观的视觉感受,通过色彩搭配可以增加植物景观的美感,也能给人带来不同的观赏体验。
在植物景观色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植物学、心理学、设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确保色彩配置符合审美需求,提升园林景观整体观赏性,给游客带来身心舒适的感受,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色彩配置Abstract: Garden landscape can improve the ecology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nd can provide a place for residents to rest. In garden design, plants are a very important part. It is necessary to choose plant species that conform to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rden landscape, and at the same time, do a good job of color matching. The color of plants can bring people an intuitive visual experience. Through color matching, the beauty of the plant landscape can be increased, and it can also bring people a different viewing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color configuration of plant landscap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knowledge of botany, psychology, design and other disciplines to ensure that the color configuration meets the aesthetic needs, enhance the overall viewing of the garden landscape, and bring tourists a feeling of physical and mental comfort. This article In this regard, the relevant elaboration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Keywords:garden;plant landscape;color configuration眼睛是人感受外界事物的主要感官,通过眼睛可以获取各种事物信息,包括事物明暗、外形、色彩等等。
2020年12月錄I科故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23期厦门环岛路区域彩化植物的配置与应用研究陈俊晖,林弁(厦门市翔安区林政资源事务中心,福建厦门361000)摘要:通过采集厦门环岛路区域植物群落中植物叶色、花色的数据,统计了花期、群落组合方式及色彩构成 分析,为厦门市重要节假日筛选花化彩化及景观提升植物提供参考依据。
结果表明:环岛路区域植物叶 色、花色丰富,叶色分布在14个色彩区间53个色调,花色分布在9个色彩区间34个色调。
群落中植物种 类统计共94种,分布在49个科83个属,其中灌木种类最为丰富,有45种,其次是草本、乔木。
其中具有观 花价值的植物有46种,花期分布在6〜8月份夏季开花的植物最多。
环岛路区域植物配置的色彩构成上较 为合理,注重类似色、邻近色的衔接过渡,同时又注重对比色、互补色的对比增强,使得色彩构成上对立统 一,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道路绿化;园林植物;花化彩化中图分类号:T 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23-0033-081引言“花化、彩化”,即通过种植开花乔木、花灌木、带花 地被和各类型色叶植物,形成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绿 化景观节点及绿化带。
环岛路花化彩化工程,通过景观 节点的点缀,沿线飘带的舒展,呈现出一幅缤纷多彩的 亮丽画面[1]。
通过实地调查厦门环岛路区域植物群落 中植物叶色及花色,统计花期、群落的组合方式,分析群 落配置及色彩构成,筛选出花期长、拥有独特观赏价值 (观花、观叶)价值的植物、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配置方 式,给予厦门市重要节假日筛选花化彩化及景观提升植 物参考依据。
2调查地区概况和调查方法2.1调查区地理气候概况厦门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东经118°04'04"、北纬 24°26'46"。
属南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 °C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第49卷第1期 林 业 调 查 规 划Vol.49 No.1 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1.017基于色彩要素量化分析的郑州市龙子湖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杨爽,张旭光,刘洋,郭楠,李永华(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色彩丰富的季相植物景观能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以郑州市龙子湖滨水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季节性色彩量化分析,采用AHP法与SBE法对选定的20个植物群落进行植物景观色彩评价,分析影响植物景观色彩质量的主要因子。
结果表明,样地植物种类多样,色彩丰富度较高,对比度较低,景观整体色相值偏低,饱和度及明度适中,色彩特征鲜明;AHP法与SBE 法虽侧重点不同但二者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可共同应用于景观评价中;根据评价模型可知色彩数量C1、明度指数C8是影响植物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子。
本次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及景观塑造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龙子湖城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季节性;色彩量化;色彩评价;郑州市中图分类号:TU986.52;S718.54;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24)01-0089-9引文格式:杨爽,张旭光,刘洋,等.基于色彩要素量化分析的郑州市龙子湖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24,49(1):89-97,119.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1.017YANG Shuang,ZHANG Xuguang,LIU Yang,et ndscape Evaluation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Longzi Lake Waterfront Park of Zhengzhou City Based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olor Elements[J].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2024,49(1):89-97,119.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1.017Landscape Evaluation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Longzi Lake Waterfront Parkof Zhengzhou City Based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olor ElementsYANG Shuang,ZHANG Xuguang,LIU Yang,GUO Nan,LI Yonghua(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rt,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Abstract:Colorful seasonal plant landscape can provide rich visual experience for the public and creat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Taking Longzi Lake Waterfront Park of Zhengzhou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based on seasonal color quantitative analysis,this paper us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nd scenic beauty rstimation method(SBE)to evaluate the color of20selected plant communities,and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lor quality of plant landscap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mple plot had a variety of plant spe⁃cies,rich color,low contrast ratio,low overall color phase value,moderate saturation and brightness,and distinct color characteristics;although the AHP and SBE method were different,the two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and could be used in landscape evaluation;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model,the number of colors C1 and brightness index C8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beauty of the plant landscape.The results of this收稿日期:2022-08-23.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110185、21A220002).第一作者:杨爽(1997-),女,河南三门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植物资源应用.Email:1059128361@责任作者:郭楠(1983-),女,湖南常德人,博士.研究方向为植物景观与规划设计.Email:61024817@study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election of urban landscape plants and landscape modeling. Key words:Longzi Lake Waterfront Park;plant community;seasonal;color quantification;color evalu⁃ation;Zhengzhou City 植物群落是城市绿化中最具生命力和代表性的组成单元,不仅对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改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护城市生态系统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还拥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规划与设计gui hua yu she ji81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思路分析◎乐小晶摘要:随着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园林绿化配置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
因此为响应国家号召,本文针对植物配置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以期可以为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植物配置;风景园林设计;应用在生态理念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通过将植物配置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仅能够有效防治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加强绿化建设力度,该点对我国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一、植物配置的实际应用将植物配置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相关原则,不可改变园林绿化理念。
工作人员不仅应确保此类植物配置能够实现园林绿化,而且还要充分发挥该种植物配置的药用价值。
通过实际调查与分析资料可以发现,植物配置具有多样性特征,其能够组成多样化景观群落。
不同群落所具有的视觉效果与意境均存在明显差异,若将不同功效的植物配置进行组合,其应用价值及效果将显著提升。
针对生态系统而言,其多样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结构丰富等多方面,在复杂性较强的生态系统中能够建设出具备良好稳定性的植物配置景观群落。
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群落的植物配置均存在不同(如表1所示)。
表1 植物配置环境植物配置湿地千屈菜、二月兰以及芦苇等阴生环境三七、麦冬以及人参等阳生环境虞美人、矮牵牛以及蒲公英等(一)芳香植物配置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自古即利用草药香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西方国家存在利用薰衣草香气治疗头疼等现象的案例;目前,日本等国家仍存在利用药用植物配置香气进行治疗的医院。
针对该点,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应充分吸收国外经验,并将芳香化视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目标。
现今,我国园林实现芳香化园林建设的主要手段有植物配置保健绿地等形式。
在该种手段的作用下,植物配置的香气将通过皮肤等系统进入人体,以此达到为人类身心健康提供保障的目的。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探讨王雯雯1摘要: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同时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共存,最终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环境。
生态园林对植物的需求较高,对植物使用和配置的方式也存在很高要求,针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具有较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一、植物配置的重要性1.1因地制宜,即充分了解这个区域的自然条件与各种植物的属性(光照强度、开花期、气候特征等),不同环境种植不同植物。
对于植物配置这一环节不单单是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植物,其中还包括植物的育种、施肥、灌溉、美化等过程,进而选用植物的各个方面融入该环境。
1.2建设节约型园林。
在景观配置中要尽可能简约化、自然化。
城市绿化的自然与节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做到摒弃奢华,以绿为主,才能回归自然和质朴。
城市绿化在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自身也需要财力投入和资源消耗。
只有树立了自然、庄重、简朴、节约的城市绿化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和资源,形成资金资源投入和良好环境产出之间比值的最优化,才能体现城市绿化回归自然和实现节约。
1.3植物同周围环境的协调搭配。
在水景植物的配置中,在符合水质环境的前提下,应该选用色彩鲜艳、能够净化水质的灌木,在种植与修剪过程中,应注意其形态与周围环境相匹配,进而展现其优美的姿态。
种植路旁的植物时应该注意道路视野的开阔,每株植物的行距不应太小,并且不应将路旁植物种类设计得过于单一,应将两种到三种乔木按规律种植,根据乔木高度的不同设计出层次感。
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空气质量逐渐下降,个别破坏、污染严重的城市已经深受雾霾等环境问题的侵害。
鉴于此,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首先要遵循生态原则。
例如,针对草皮的种植,应注意草本植物种类的选择,以保证植物适应当地环境,达到美化、绿化目的;应注意草皮形状的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外观魅力,另一方面要考虑雨水收集功能,如采用中间低、两边高的设计,雨水会流向地势低的地方,进而滞留、收集雨水,这将使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摘要 对校园绿地进行调查其选用的绿化植物种类、种植形式、观赏特性等。
关键词校园绿地,植物种类,种植形式,观赏特性正文1. 前言此次调研是本学期植物造景最后一次调研,虽然临近期末事情很多,但我们组员都分外积极的参与了这次调研。
在拍照收集资料的同时,也会现场讨论每种植物配置形式的巧妙或者缺漏之处,让我深深感觉到这门课给大家带来的激情。
虽然植物种类不多,归纳的时候我以个体开始介绍,林林总总的列了出来,关于植物观赏特性方面也加进了自己的理解,如果有错误之处希望老师包涵。
2. 植物配置指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3.调查绿地植物种类校园绿地调查报告第四块绿地调研学号:n111001462|姓名:高晓莉|指导老师:徐新洲2.1龙柏(柏科,圆柏属)3.1.1形态特征树冠圆柱状或柱状塔形;枝条向上直展,常有扭转上升之势,小枝密、在枝端成几相等长之密簇;鳞叶排列紧密,幼嫩时淡黄绿色,后呈翠绿色;球果蓝色,微被白粉。
周围环境:土壤湿润,水分充足3.2.2种植方式:孤植3.2.3观赏特性树干挺直,树形呈狭圆柱形,小枝扭曲上伸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
龙柏树形优美,枝叶碧绿青翠,公园篱笆绿化首选苗木,多被种植于庭园作美化用途。
应用于公园、庭园、绿墙和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
龙柏移栽成活率高,恢复速度快,是园林绿化中使用最多的灌木,其本身清脆油亮,生长健康旺盛,观赏价值高2.2黄杨3.2.1形态特征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侧脉明显周围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性较好3.2.2种植方式:列植3.2.3观赏特性叶四季常青。
黄杨在园林中常作绿篱、大型花坛镶边,修剪成球形或其他整形栽培,点缀山石或制作盆景。
木材坚硬细密,是雕刻工艺的上等材料。
基于SBE法和植物组合色彩量化分析的公园植物配置研究赵秋月;刘健;余坤勇;艾婧文;上官莎逸;项佳;林月彬【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3)005【摘要】通过对福州市西湖公园园林植物景观实地调查,采用美景度评价(SBE)法对选定的60个样地的植物组合进行景观评价,分析影响公园植物组合色彩的主要因子,建立公园植物组合美景度模型,探讨主要色彩要素对公园植物组合景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美景度值为-0.781 9~0.965 9,均值为0.017 1,受欢迎的植物组合各色彩指标具有趋同性,其图片编号分别是2、3.、6、21、38、43,可得植物最佳配置模式;2)植物组合色彩层次感、主色彩布局、与周围环境色彩对比程度、鲜艳感以及色彩数量对景观美景度的贡献较大,总体贡献率达到68.1%;3)植物组合绿色比为41%~58%,色彩数量4~5种,主色比56%~66%时,美景度值较高.研究结果为福州公园及街旁绿地等植物色彩配置及物种选择提供合理建议.【总页数】7页(P245-251)【作者】赵秋月;刘健;余坤勇;艾婧文;上官莎逸;项佳;林月彬【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8【相关文献】1.用SBE法进行福州市公园植物配置研究 [J], 陈灿;林勇明;林晗;洪滔;刘尚智2.用SBE法进行广州市公园植物配置研究 [J], 翁殊斐;陈锡沐;黄少伟3.用SBE法进行漳州市公园植物配置研究 [J], 卞阿娜4.基于SBE法对漳州市公园植物配置研究 [J], 陈凯;杨龙5.基于植物群落色彩构成量化分析的植物配置研究 [J], 陈嘉婧; 刘保国; 李睿; 刘洋; 李永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组合分析植物组合分析是一种对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物种组合和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植物组合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一、植物组合的定义植物组合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同植物物种之间的相对分布和关系。
植物组合的形成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光照强度、水分和养分供应等。
植物组合的研究可以从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从而揭示植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二、植物组合分析方法1. 分类法植物组合可以根据植物的生命周期、叶片形态、功能类型等特征进行分类。
通过对植物组合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位的分配情况。
这有助于我们从宏观角度认识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2. 聚类法聚类法是一种将相似物种聚集在一起的方法。
通过对植物组合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相似的植物组合归并为一类,从而揭示不同植物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一步理解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生态功能。
3. 应用模型应用模型是一种通过建立模型来预测植物组合的方法。
根据植物群落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从而预测植物组合的变化趋势和演化过程。
这对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植物组合分析的价值和应用通过植物组合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植物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适应机制,从而揭示植物群落的结构和演变规律。
这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恢复植物组合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退化生态系统中植物物种的组成和功能,从而选择适合的植物组合进行生态修复。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组合,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原能力,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2. 生态研究植物组合分析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植物物种的分布格局和相互作用方式。
这对于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深入了解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能量传递过程。
基于植物群落色彩构成量化分析的植物配置研究
植物群落的色彩构成是实现植物配置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植物群落的色彩构
成进行量化分析,可以更好地研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功能。
要进行植物群落色彩构成的量化分析,首先需要对植物群落进行野外调查和样点设置。
通过在不同地理环境和生境条件下选择代表性的样点,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群落的色彩构成。
在样点调查中,需要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以及颜色等信息。
对植物的颜色进行量化分析时,可以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通过拍摄样点中的植物
照片,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照片转换为数字图像,可以得到植物的颜色信息。
可以利用
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工具对植物的颜色进行分析,如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可
以更准确地提取植物的颜色信息。
在对植物的颜色进行量化分析时,可以采用颜色空间模型来描述植物的颜色。
常用的
颜色空间模型有RGB颜色模型、HSV颜色模型和Lab颜色模型。
通过将植物的颜色信息转换为相应的颜色空间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植物的颜色特征。
在得到植物的颜色信息后,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可以计算不同颜色
的植物的数量和比例,从而了解不同颜色的植物对整个植物群落的贡献和影响。
还可以计
算植物的颜色多样性指数和颜色均匀度指数,从而量化植物群落的色彩构成和生物多样
性。
通过对植物群落色彩构成的量化分析,可以更好地研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态功能。
在生态学方面,可以通过研究不同颜色的植物在植物群落中的分布格局和相互作用关系,来探讨植物群落的竞争和协同机制。
在景观生态学方面,可以利用植物群落的色彩构
成来描述和评估景观的景色特征和生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