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7
网络优化中的QoS配置与优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要求越来越高。
QoS是指在网络中提供稳定、快速且可靠的服务的能力。
在网络优化中,QoS的配置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网络优化中的QoS配置与优化的原则、方法和技术。
一、QoS配置的原则QoS配置的目标是确保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在进行QoS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理解用户需求:网络优化的首要任务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在进行QoS配置之前,需要深入了解用户对网络服务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配置要求。
2.分类和优先级别:不同类型的网络流量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在进行QoS配置时,应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划分不同的流量分类,并为每个分类设置相应的优先级。
3.资源分配策略:根据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合理分配带宽和网络资源。
可以采用带宽限制、队列调度等技术手段,确保关键业务的带宽占用和资源分配。
4.弹性调整:网络负载和用户需求会发生变化,QoS配置也需要具备弹性调整的能力。
监测网络状态,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调整,以保持网络质量的稳定性。
二、QoS配置的方法QoS配置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网络结构和需求选取适合的方法很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QoS配置方法:1.差异化服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s,DiffServ):DiffServ致力于为不同流量分类提供不同的服务,通过对IP包进行标记和分类,根据优先级进行优先级别和控制。
DiffServ适用于大型网络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2.整流预测(IntServ):IntServ是一个为特定应用程序提供保证服务质量的方法,它通过建立端到端的资源保留和流程建立来提供服务。
IntServ适用于实时音视频传输等敏感应用。
3.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MPLS通过在网络中引入标签来优化数据包的转发效率和质量。
如何设置网络QoS: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带宽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网络中各种不同应用和服务的存在,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始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了最大化地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网络的Quality of Service(QoS)来实现。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置网络QoS,以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
1. 确定优先级在设置网络QoS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优先级,即确定哪些网络应用或服务应该优先获得带宽资源。
在大多数情况下,视频和音频流应该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因为它们对带宽的要求更高,稍有延迟就会导致用户体验受到影响。
相比之下,电子邮件和Web浏览等应用则可以具有较低的优先级。
2. 分配带宽一旦确定了优先级,我们可以开始分配带宽。
在设置网络QoS时,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应用或服务类型,为其分配相应的带宽。
例如,我们可以保证视频流获得20%的带宽,音频流获得10%的带宽,而低优先级的应用则获得剩余的带宽。
3. 限制带宽除了分配带宽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限制带宽来控制特定应用或服务的带宽使用量。
例如,对于一些消耗大量带宽的应用,如文件下载或P2P共享,我们可以设置带宽限制,确保它们不会占用过多的网络资源,从而影响其他应用的正常使用。
4. 基于协议的QoS在设置网络QoS时,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协议类型来优化带宽利用率。
例如,对于实时流量(如VoIP和视频会议),我们可以使用DiffServ协议来确保其优先级,从而降低通话中的延迟和丢包率。
对于非实时流量(如电子邮件和Web浏览),我们可以使用TCP或UDP协议来控制其传输速率,以防止其占用过多的带宽。
5. 流量整形和调度为了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我们还可以使用流量整形和调度的技术。
流量整形可以控制特定应用或服务的传输速率,使其在网络中的发送速率与接收速率匹配,从而防止网络拥塞。
而流量调度则可以优化带宽分配,确保网络中的各种流量能够公平共享带宽资源。
如何设置网络QoS: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一个拥挤的网络环境中,如何提升网络带宽的利用率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网络QoS(Quality of Service)是一种通过管理网络流量、优化资源分配,以提高网络性能的技术手段。
在本文中,将探讨如何设置网络QoS,以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一、了解网络负载状况在设置网络QoS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网络的负载状况。
通过网络监控工具,我们可以获取网络中不同应用程序的带宽占用情况和流量分布情况。
这些信息可以指导我们合理设置QoS策略,以达到优化带宽利用率的目的。
二、制定QoS策略根据网络的实际需求和性能目标,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QoS策略。
QoS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先级设置:根据应用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我们可以为不同的应用程序设置不同的优先级,确保关键应用的带宽优先级高于普通应用。
2.带宽限制:对于带宽要求较高的应用,我们可以设置带宽限制,以控制其占用的带宽。
这样可以保证其它应用的正常运行,并避免网络拥堵。
3.流量控制:通过设置流量控制策略,可以限制特定应用程序的流量峰值,避免网络流量的激增和突发。
4.带宽分配:根据不同应用的带宽需求,我们可以合理分配网络带宽,以最大化利用带宽资源。
5.不同服务类型的差异化处理:根据应用的特点,我们可以为不同的服务类型设置不同的处理策略,以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实施和监控在制定QoS策略后,我们需要将其实施到网络中,并进行监控。
在实施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设备的QoS功能进行设置。
在监控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期检查网络负载情况,以判断QoS策略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如果发现QoS策略不符合实际需求,我们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持续改进网络QoS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优化。
通过持续改进,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瓶颈问题,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性能。
网络Qos策略优化与调整方案制定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网络速度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网络QoS(Quality of Service)策略的优化与调整成为了网络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就网络QoS策略的优化与调整方案进行探讨。
一、识别流量分类在制定网络QoS策略之前,首先需要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分类识别。
常见的流量分类包括实时流量、敏感流量和普通流量。
实时流量包括视频通话、语音传输等具有较高时延敏感性的流量,敏感流量包括在线游戏和远程桌面等对延迟敏感的流量,而普通流量则是指普通网页浏览和文件下载等不太敏感的流量。
二、制定网络QoS策略1. 保证实时流量的传输质量实时流量对于网络传输的时延和带宽要求较高。
为了保证其传输质量,可采用以下策略:- 提高带宽分配:给予实时流量较高的带宽分配,确保其优先传输。
- 降低传输延迟:采用流量整形技术,限制实时流量的延迟,并减少丢包率。
- 减少网络拥堵:通过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技术手段,合理调整网络中的流量分配,降低拥堵现象的发生。
2. 控制敏感流量的传输延迟敏感流量较为敏感于传输延迟,为了保证其传输延迟在可接受范围内,可采取以下策略:- 提高带宽利用率:通过合理的带宽控制策略,减少带宽资源的浪费,以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 优化网络拓扑:合理规划网络拓扑结构,减少传输路径的长度和中间节点的数量,从而降低传输延迟。
- 采用缓存技术:将常用的敏感流量数据进行缓存,减少网络传输的数据量,从而降低传输延迟。
3. 合理处理普通流量普通流量对于网络负载影响较小,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优化:- 服务质量分类:将普通流量分为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采用差异化的服务质量策略进行处理,优先保障高优先级流量的传输。
- 流量控制:通过流量控制算法,限制普通流量的传输速度,避免其对网络负载造成过大压力。
- 数据压缩与合并:对于普通流量中的冗余数据进行压缩和合并,从而减少网络传输的数据量,提高带宽利用率。
如何设置网络QoS: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引言: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往往不尽人意,导致网速缓慢、连接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设置网络QoS(Quality of Service)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如何设置网络QoS,以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
一、理解网络QoS网络QoS是一种网络管理技术,可以在网络中为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通过合理设置网络QoS参数,可以优化网络性能,提高带宽利用率。
网络QoS通常包括带宽分配、流量控制、优先级调度等功能。
二、带宽分配在网络中,带宽是有限的资源。
合理的带宽分配是提高带宽利用率的关键。
首先,需要根据网络的需求和使用情况,确定不同应用或用户的带宽需求。
在设置带宽分配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带宽按照不同应用或用户进行划分,确保每个应用或用户得到足够的带宽资源。
其次,可以采用带宽限制的方式,对应用或用户进行限速,防止带宽被单个应用或用户占用过多。
通过合理的带宽分配,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
三、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是一种有效的网络QoS技术,可以避免过多的数据流拥塞网络,导致带宽浪费。
一种常见的流量控制方式是使用队列管理算法,如先进先出(FIFO)或最小二乘尺寸(MBS)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不同数据流的优先级和需求,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流量管理,确保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稳定流畅。
此外,也可以利用流量控制技术在网络边界进行流量过滤和限制,减少无关流量的传输,提高带宽利用率。
四、优先级调度在网络中,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有不同的优先级和重要性。
通过设置优先级调度,可以确保重要数据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传输,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和带宽利用率。
一种常见的优先级调度方式是使用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s)模型。
该模型将数据流划分为多个类别,每个类别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并为其分配相应的带宽资源。
QOS策略设计在新建后XXX省级应急平台网络中,将不断增加和完善新的网络应用,网络中将可能存在多种的应用系统,这些应用根据对时延的要求可以分为时间敏感型应用和非时间敏感型应用,其中时间敏感型应用对网络带宽、传输延迟、传输可靠性要求较高,这类应用还可能包括VoIP语音及视频服务等,非时间敏感型应用对延迟的要求并不高,这类应用又可分为关键业务应用和非关键业务应用,关键业务应用包括部业务如数据库访问等,这种类型业务要求有绝对的带宽保证和绝对的可靠性,非关键业务应用指与部业务关系不大的网络应用。
我们主要对链路上的流量控制、数据优先级控制及拥塞控制等容进行设计,以保证时间敏感型和关键业务应用数据流的服务质量。
1、流量整型通用流量整形(GTS)提供的机制可在特定接口上控制信息流,通过限制指定流量的速率,它可减少输出流,从而避免了拥塞的发生,同时对特定流量的突发进行排队。
这样,遵守特定标准的流量就可得到整形以满足下行流的要求,消除数据速率不匹配产生的网络瓶颈。
我们推荐的网络设备为华为,华为VRP支持基于每个端口的通用流量整形,在本系统中,我们建议使用该技术限制各分支节点非关键业务应用数据流进入网络的流量,如FTP访问等占用的网络带宽。
2、排队机制在本系统中,我们推荐使用排队机制达到优先为时间敏感型和关键业务数据流服务的目的,并完成各种业务流占用广域网带宽的分配,以保证它们的服务质量。
排队机制介绍网络设备的软件能够实现先进先出排队(FIFO)、优先级排队(PQ)、定制排队(CQ)和加权公平排队(WFQ)等几种排队机制,下面对上述几种排队机制进行介绍:1)FIFO:当网络发生拥塞时,它可存贮信息包,并在拥塞消失时按其到达顺序将其转发出去。
在某些情况下FIFO是缺省的排队算法,因此无需进行配置。
1但它有几个缺点。
最重要的是FIFO排队不考虑信息包的优先级,信息包到达顺序将决定其使用带宽、处理速度和缓冲器分配。
它还不能防止应用(源)的恶意行为。
路由器的QoS(服务质量)设置方法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路由器已经成为家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路由器负责着每天网络连接流畅的重要任务。
然而,网络带宽的限制和众多的在线活动使得网络质量和速度变得不稳定。
为解决这些问题,路由器的QoS (服务质量)设置方法成为了一项必要的技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探究路由器的QoS设置方法,并试图提高您的互联网上网体验。
1. QoS是什么?QoS(服务质量)是在网络上为不同应用程序或用户分配宽带的一种技术。
简单来说,该技术可以让您优先分配宽带。
因此,当您的网络出现负载峰值并且网络资源不够时,QoS技术可以确保较高优先级应用程序的通信质量而不会影响其他应用程序和用户的上网速度和体验。
2. 如何设置路由器的QoS?路由器制造商的不同类型和款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路由器设置QoS是很简单的。
QoS设置可能在“高级设置”或“服务质量”选项卡中。
在设置QoS之前,您需要确定您的路由器支持哪些服务质量参数,并确保您的计算机符合这些参数。
以下是设置路由器QoS的步骤:第一步:登陆您的路由器后台管理界面,并找到QoS选项(如果可能,这个选项可能被隐藏在更深入的设置中)。
第二步:将QoS开关打开。
这将激活QoS功能。
在某些路由器上,您可以选择启用内置QoS规则,该规则通常限制最长的下载/上传速度。
第三步:配置或选择每个应用程序的优先级。
优先级可以配置为高、中或低。
某些路由器支持更多的配置选项(例如:DSCP)。
第四步:设定您的带宽,以控制将分配的带宽总量。
第五步:保存更改。
3. QoS设置的一些建议当您开始配置QoS时,您可能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根据您的上网类型设置优先级:如果您是在一个家庭网络中,建议将最高的优先级分配给VoIP电话、视频聊天、在线游戏等实时活动。
- 分流流量:为不同应用程序、设备和用户分配带宽。
这有助于避免网络拥塞并提高其他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
1 QoS 设计1.1 概述IP QoS ( Quality of Service ) 是指IP 网络的一种服务质量能力,即在跨越多种底层网络技术(FR 、ATM 、Ethernet 、SDH 等)的IP 网络上,为特定的业务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
衡量IP QoS 的技术指标包括:● 带宽/吞吐量:指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特定应用业务流的平均速率;● 时延:指数据包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传送的平均往返时间;● 抖动:指时延的变化;● 丢包率: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报文的百分比,用来衡量网络正确转发用户数据的能力; ● 可用性:指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时间的百分比。
不同的业务对IP QoS 技术指标的要求是不同的,通过有效地实施各项IP QoS 技术,使得网络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控制网络资源及其使用,能够在单一IP 网络平台上更好的融合语音、视频及数据等多种业务。
1.2 IP QoS 服务模型选择随着人们认识问题的逐步深入,IP QoS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如下图所示:No state Best Effort Aggregated state Per-flowstate Bandwidth Optimization & e2e SLAsDiffServIntServ /RSVP IntServ+DiffServ+Traffic EngineeringQOS 的演进 1.2.1 Best Effort 模型Best-Effort 是一个单一的服务模型,也是最简单的服务模型。
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何时候,发出任意数量的报文而且不需要事先获得批准,也不需要通知网络。
对Best-Effort服务,网络尽最大的可能性来发送报文,但对时延、可靠性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证。
Best-Effort服务是现在Internet的缺省服务模型,通过先入先出FIFO 队列来实现。
1.2.2IntServ模型IntServ的实现目前主要是通过RSVP信令协议。
某市电信IP城域网QOS配置规范1. QOS配置目标在某市电信IP城域网中,QOS配置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网络性能,确保重要业务的优先传输,并有效管理网络资源,提高用户体验和满足客户对网络服务的需求。
2. 基本原则QOS配置应基于以下基本原则进行:- 优先保障重要应用的服务质量- 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满足用户不同业务需求- 控制网络拥塞,提高网络吞吐量和稳定性3. QOS配置策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QOS配置应包括以下策略:- 基于应用类型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应用进行分类,如语音、视频、数据等,为每种类型分配相应的带宽和优先级。
- 防止网络拥塞:设置流量控制策略,保证网络在高负载情况下依然能保持稳定运行。
- 制定优先级策略:根据应用的重要性设置不同的优先级,确保关键业务的优先传输。
- 设定带宽限制:为不同类型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带宽限制,避免某一应用占用过多带宽影响其他业务的正常运行。
4. QOS配置方法针对上述策略,可以采用以下QOS配置方法:- 基于流的QOS配置:根据应用类型和流量量设置优先级和带宽限制。
- 基于IP地址的QOS配置:为不同的IP地址段分配不同的带宽和优先级。
- 基于端口的QOS配置:针对特定服务的端口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和带宽限制。
5. 配置验证与监控配置完成后,需要进行验证和监控,以确保QOS配置能够有效实施。
可以采用流量监控工具、链路性能测试工具等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QOS配置,保证网络服务质量。
同时也需要定期对QOS配置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
在实施QOS配置时,需要根据网络的实际需求和特点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结合具体业务需求,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
抱歉,这篇文章是关于某市电信IP城域网QOS配置规范,内容相对较为专业和技术性强,可能需要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进行深入的讨论,因此很难通过目前的文本量扩展到1500字。
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更多关于QOS配置规范的相关信息,可以是更多详细的配置方法、具体的技术细节、QOS的实际应用案例等。
qos实施方案QoS实施方案QoS(Quality of Service)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不同的网络流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在网络环境中,QoS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介绍QoS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QoS的概念、实施目标、实施步骤和实施策略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QoS的概念。
QoS是指在网络中为不同的数据流设置不同的服务质量要求,以满足不同应用对网络性能的需求。
QoS可以通过调整带宽、延迟、丢包率等参数来实现,从而保证关键应用的性能和稳定性。
QoS的实施目标是提高网络的性能、降低网络的延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QoS的实施步骤。
QoS的实施步骤包括:确定QoS需求、制定QoS策略、配置QoS参数、监控QoS性能和优化QoS策略。
在确定QoS需求阶段,我们需要分析网络中的应用和流量特征,确定关键应用的QoS需求。
在制定QoS策略阶段,我们需要根据QoS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包括带宽分配策略、优先级策略、流量控制策略等。
在配置QoS参数阶段,我们需要在网络设备上配置相应的QoS参数,包括分类、标记、排队和调度等。
在监控QoS性能阶段,我们需要通过监控工具对QoS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QoS性能问题。
在优化QoS策略阶段,我们需要根据监控结果对QoS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QoS的实施策略。
QoS的实施策略包括:流量分类和标记、带宽分配和调度、流量控制和优先级控制等。
在流量分类和标记方面,我们需要根据应用和流量特征对数据流进行分类和标记,以便后续的带宽分配和调度。
在带宽分配和调度方面,我们需要根据QoS策略对网络中的带宽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保证关键应用的带宽需求。
在流量控制和优先级控制方面,我们需要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控制和优先级调度,保证关键应用的流量优先传输。
综上所述,QoS实施方案是保证网络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合理的QoS策略和参数配置来实现。
一般Qos配置步法及举例一般的QoS配置不外乎四个步骤:1,设置ACL匹配应用流量;2,设置class-map匹配相应ACL或者相应端口等等,不过一般式匹配ACL;3,设置policy-map匹配class-map,然后定一规则动作;4,将policy-map绑定到相应的接口上。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qos已经全局enable,默认情况先qos是disable的。
使用全局命令mls qos来enable,可以通过show mls qos来查看是否enable。
下面使用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来说明QoS的配置步骤:需求:路径带宽为622Mbps,四种应用流量,需要保证如下几点:流量1,某一具体应用流量,永远优先传输,最小带宽保证为365Mbps;流量2,某一具体应用流量,次优先传输,最小带宽保证为200Mbps;流量3,此为业务流量,保证在1和2后的其余带宽下传输即可;流量4,某一具体应用流量,保证在123流量外的带宽下传输即可。
具体配置如下:第一步,定义ACL匹配应用流量:ip access-list extended tra1_aclpermit tcp 1.1.1.0 0.0.0.255 1.1.2.0 0.0.0.255 eq 8818ip access-list extended tra2_aclpermit tcp 1.1.3.0 0.0.0.255 1.1.4.0 0.0.0.255 eq 901ip access-list extended tra4_aclpermit ip 1.1.5.0 0.0.0.255 1.1.6.0 0.0.0.255第二步,定义class-map匹配相关ACL:class-map match-all tra1_cmapmatch access-group name tra1_aclclass-map match-all tra2_cmapmatch access-group name tra2_aclclass-map match-all tra4_cmapmatch access-group name tra4_acl第三步,定义policy-map:policy-map tra_pmapclass tra1_cmapset precedence 5plicy cir 365000000 bc 8500000 be 13500000 conform-action transmit exceed-action set-prec-transmit 3 violate-action set-prec-transmit 2bandwitch 365000class tra2_cmapset precedence 4policy cir 200000000 bc 10000000 be 13000000 conform-action transmit exceed-action set-prec-transmit 3 violate-action set-prec-transmit 2bandwidth 200000class tra4_cmapset precedence 1class class-defaultset precedence 2第四步,绑定policy-map于相应的接口:int pos1/0/0service-policy output tra_pmap至此,配置完毕。
局域网组建中的网络服务质量(QoS)配置在局域网的组建过程中,确保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是至关重要的。
QoS配置可以优化网络性能,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局域网组建中QoS配置的重要性和一些常见的配置方法。
一、QoS的重要性在一个局域网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网络流量,包括数据、语音、视频等。
这些流量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处理要求。
QoS配置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和要求,对网络流量进行优先级分类和处理,确保关键数据能够在网络中优先传输,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QoS的配置可以有效地管理带宽分配,避免网络拥塞和数据丢失。
对于实时的语音和视频流量,QoS配置可以保证其在传输过程中的低延迟和高带宽,从而保证通话和视频会议的质量。
对于重要的数据流量,QoS配置可以采用优先级队列方式,确保其及时传输和可靠性。
二、QoS配置方法1. 优先级分类QoS配置的第一步是对不同类型的流量进行优先级分类。
可以基于端口、IP地址、应用程序等标识方法进行分类。
例如,可以将实时语音和视频流量标记为高优先级,将普通数据流量标记为低优先级。
2. 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是QoS配置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可以通过限制带宽或设置最大传输速率来控制流量。
对于高优先级流量,可以保留更多的带宽,确保其优先传输。
而对于低优先级流量,则可以适当限制带宽,避免其占用过多的网络资源。
3. 延迟和抖动控制延迟和抖动是实时语音和视频传输中最不可忽视的问题。
QoS配置可以通过设置缓冲区大小和延迟阈值来控制延迟和抖动。
增加缓冲区大小可以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抖动,提高通话和视频会议的质量。
同时,设置合理的延迟阈值可以确保实时流量不会受到过高的延迟影响。
4. 丢包恢复网络传输中可能会存在丢包问题,QoS配置可以通过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和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等技术来实现丢包恢复。
构建新一代-QOS设计与配置(3)四、园区网QOS典型配置1、语音流量的Qos配置第一步在整个交换机上启用Qos3550G#config t3550G(config)#mls qos第二步配置CoS-ToS map3550G(config)#mls qos map cos-dscp 0 8 16 26 34 46 48 56第三步LLQ配置部分。
启用PQ,并将CoS 5映射到pq 43550Gconfig)#interface range g 0/1 - 123550G(config-if-range)#priority-queue out3550G(config-if-range)#wrr-queue cos-map 4 5第四步创建ACL并标记语音流量及语音控制流量3550G(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VOICE3550G(config-ext-nacl)#remark Match the UDP ports that VoIP uses for Bearer Traffic3550G(config-ext-nacl)#permit udp any any range 16384 327673550G(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VOICE-CONTROL3550G(config-ext-nacl)#remark Match VoIP Control Traffic3550G(config-ext-nacl)#remark SCCP3550G(config-ext-nacl)#permit tcp any any range 200020023550G(config-ext-nacl)#remark H323 Fast Start3550G(config-ext-nacl)#permit tcp any any eq 17203550G(config-ext-nacl)#remark H323 Slow Start3550G(config-ext-nacl)#permit tcp any any range 11000 11999 3550G(config-ext-nacl)#remark H323 MGCP3550G(config-ext-nacl)#permit udp any any eq 2427第五步创建类3550G(config)#class-map match-all VOICE3550G(config-cmap)#description VOIP Bearer Traffic3550G(config-cmap)#match access-group name VOICE3550G(config)#class-map match-all VOICE-CONTROL3550G(config-cmap)#description VOIP Control Traffic3550G(config-cmap)#match access-group name VOICE-CONTROL第六步创policy-map并配置dscp PHB标签3550G(config)#policy-map ACCESS-C3550-LAN-EDGE-IN3550G(config-pmap)#class VOICE-CONTROL3550G(config-pmap-c)#set ip dscp 263550G(config-pmap)#class VOICE3550G(config-pmap-c)#set ip dscp 46第七步将policy-map应用到接口上3550G(config-if)#service-policy input ACCESS-C3550-LAN-EDGE-IN 2、呼叫控制(基于catos)skinny:set qos enableset qos acl ip ACL_IP-PHONES DSCP 26 tcp any any range 20002002 set qos acl ip ACL_IP-PHONES trust-cos ip any anyset qos acl ip ACL_VOIP_CONTROL dscp 26 tcp any any range 20002002 set port qos 5/1-58 trust trust-cosset port qos 5/1-48 vlan-basedset port qos 5/1-48 trust-ext untrustedset port qos 4/2 port-based ///4/2接的CCMcommit qos acl allset qos acl map ACL_IP-PHONES 110set qos acl map ACL_VOIP_CONTROL 4/2H323:set qos acl ip acl-voip-control dscp 26 tcp any any eq 1720set qos acl ip acl-voip-control dscp 26 tcp any any ramge 11000 11999 set port qos 4/2 port-basedset port qos 4/3 port-based ///H323 GKcommit qos acl acl-voip-controlset qos acl map acl-voip-control 4/2set qos acl map acl-voip-control 4/3MGCP:set qos acl ip acl-voip-control dscp 26 tcp any any eq 2427set port qos 4/2 port-basedset port qos 4/4 port-based ///MGCP GKcommit qos acl acl-voip-controlset qos acl map acl-voip-control 4/2set qos acl map acl-voip-control 4/43、关键业务数据(基于IOS)#conf t(config)#qos map cos 3 to dscp 26(config)#qos map cos 4 to dscp 34(config)#qos map cos 5 to dscp 46(config)#int fa 3/4(config-if)#tx-queue 3(config-if)#priority high(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GOLD-DATA(config-ext-nacl)#remark Match IP Address of the application server(config-ext-nacl)#permit ip any host 192.168.100.1(config-ext-nacl)#permit ip host 192.168.100.1 any(config)#class-map match-all GOLD-DATA(config-cmap)#description Mission Critical Traffic(config-cmap)#match access-group name GOLD-DATA(config)#policy-map ACCESS-C4006-LAN-EDGE-IN(config-pmap)#description Set DSCP PerHopBehavior Label for MissionCritical Traffic (config-pmap)#class GOLD-DATA(config-pmap-c)#set ip dscp 18(config)#int fa 3/4(config-if)#service-policy input ACCESS-C4006-LAN-EDGE-IN。
qos部署实施方案QoS部署实施方案一、引言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网络中,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网络通信中,QoS能够保证不同数据流的传输质量,确保关键数据的传输优先级,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QoS的部署实施对于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至关重要。
二、QoS部署前的准备工作1. 网络现状评估在进行QoS部署前,首先需要对当前网络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带宽利用情况、网络设备性能等方面的评估,以便了解网络的瓶颈和瓶颈所在。
2. 业务需求分析根据企业或用户的实际需求,对网络中的业务流量进行分析和分类,确定哪些业务流量是关键的,需要优先保障传输质量。
3. 设备准备根据网络评估的结果和业务需求分析,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和QoS技术方案,确保设备能够支持QoS的部署。
三、QoS部署实施步骤1. 配置网络设备根据业务需求和网络现状评估的结果,对网络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
针对不同的业务流量,设置相应的QoS策略,包括流量分类、优先级队列、带宽限制等。
2. 流量标记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流量进行标记,以便网络设备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流,从而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调度。
3. 测试验证在QoS部署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验证,确保QoS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通过模拟真实业务场景,测试网络设备对不同业务流量的处理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优化。
四、QoS部署实施的注意事项1. 保持灵活性在QoS部署实施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对QoS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和网络环境的变化,QoS策略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2. 安全性考虑在进行QoS部署实施时,需要充分考虑网络安全的因素。
确保QoS 策略的实施不会对网络安全造成影响,避免因QoS部署而导致网络攻击和安全漏洞。
1 QoS 设计1.1 概述IP QoS ( Quality of Service ) 是指IP 网络的一种服务质量能力,即在跨越多种底层网络技术(FR 、ATM 、Ethernet 、SDH 等)的IP 网络上,为特定的业务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
衡量IP QoS 的技术指标包括:● 带宽/吞吐量:指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特定应用业务流的平均速率;● 时延:指数据包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传送的平均往返时间;● 抖动:指时延的变化;● 丢包率: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报文的百分比,用来衡量网络正确转发用户数据的能力; ● 可用性:指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时间的百分比。
不同的业务对IP QoS 技术指标的要求是不同的,通过有效地实施各项IP QoS 技术,使得网络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控制网络资源及其使用,能够在单一IP 网络平台上更好的融合语音、视频及数据等多种业务。
1.2 IP QoS 服务模型选择随着人们认识问题的逐步深入,IP QoS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如下图所示:No state Best Effort Aggregated state Per-flowstate Bandwidth Optimization DiffServIntServ /RSVP IntServ+DiffServ+Traffic EngineeringQOS 的演进1.2.1Best Effort模型Best-Effort是一个单一的服务模型,也是最简单的服务模型。
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何时候,发出任意数量的报文而且不需要事先获得批准,也不需要通知网络。
对Best-Effort服务,网络尽最大的可能性来发送报文,但对时延、可靠性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证。
Best-Effort服务是现在Internet的缺省服务模型,通过先入先出FIFO 队列来实现。
1.2.2IntServ模型IntServ的实现目前主要是通过RSVP信令协议。
IntServ模式要求在IP网络中为每个Flow提供独立的QoS,包括时延、丢包等参数。
由于IP网络中的Flow数量巨大,路由器需要为每个Flow维护一个状态表,就需要耗费极大的CPU性能和内存,以目前路由器的性能来讲是不现实的,而且随着IP 网络流量和用户的增加,路由器需要处理的Flow数量将随之增加,也会带来扩展性问题。
可以说基于RSVP的IntServ解决方案是在IP QoS方面一次失败的尝试,进而出现了DiffServ 形式的“粗粒度”模式。
1.2.3DiffServ模型区分服务(DiffServ)是IETF工作组为了克服InterServ的可扩展性差在1998年提出的另一个服务模型,目的是制定一个可扩展性相对较强的方法来保证IP的服务质量。
DiffServ 将流量分成少量等级并按每个等级分配网络资源,从而解决了QoS可扩展性问题。
为了避免采用信令协议,它以6位DiffServ差分服务标记字段(Different Service Code Point,简称DSCP)字段,直接在数据包上标记等级。
DSCP决定网络中特定节点上数据包的QoS 行为,称之为逐跳行为(PHB) ,按照数据包的调度和丢弃优先级来表示。
从实施的角度看,PHB 可看成是用于转发的数据包队列、当队列超出限制条件时的丢弃可能性、分配给每个队列的资源(缓冲和带宽)、以及为一个队列服务的频率。
IETF 定义了14个标准的PHB:●尽力而为(BE)。
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流量。
●快速转发(EF)。
延迟最小,丢包率低的流量。
从实际的角度看,这意味着用于EF 流量的队列,其数据包到达阿速率低于服务速率,因此不可能由于拥塞造成抖动、延迟和丢包。
话音和视频流是典型的映射到EF的流量:它们的传输速率恒定,并要求最低的延迟和丢包率。
12个有保证转发(AF)的PHB。
每个PHB按队列号和丢弃优先级定义。
IETF 建议使用四个不同队列,每个队列应用三个优先级,总共12个不同的AF PHB 。
AF PHB 的命名惯例是Afxy,x 指队列号,y指丢弃优先级的级别。
因此,AF1y的所有数据包都将放置在同一个转发队列中,确保当来自单一应用的数据包只在丢弃优先级方面存在差别时,不会乱序。
AF PHB适用于需要速率保证,但不需要延迟或抖动限制的流量。
虽然IETF 为每个标准的PHB都定义了推荐的DSCP值,但设备厂家允许网络运营商重新定义DSCP与PHB 之间的映射,并定义非标准的PHB。
需要注意的重要事情是,一旦为数据包标记了特殊的DSCP值,就定义了其通过的每一跳的QoS 处理。
因此,为了确保一致的QoS 行为,必须维护一致的DSCP-to-PHB 映射。
这种要求产生了DiffServ 域的概念,它是一系列具备DiffServ 能力的节点,其特征如下:1)一套通用定义的PHB;2) 相同的DSCP-to-PHB 映射;和3)统一的业务提供策略。
DiffServ 域通常运行在单一管理权限下。
在DiffServ 域的边缘,流量被标记了DSCP值,以形成所需的逐跳行为和最终所需的QoS 。
DiffServ模型只包含有限数量的业务级别,状态信息的数量少,实现简单,是一种可扩展的QoS 解决方案。
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流量的传输路径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它将无法保证QoS 。
因此DiffServ模型常常应用于轻载的网络环境下。
DiffServ模型可应用于IP网络及MPLS 网络,MPLS与DiffServ的结合称为MPLS DiffServ。
1.2.4MPLS DiffServDiffServ的基本机制是在网络边缘,根据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将该业务映射到一定的业务类别中,利用IP分组中的DS字段(由TOS域而来)唯一标记该类业务,然后,骨干网络中的各节点根据该字段对各种业务采取预先设定的服务策略,保证相应的服务质量。
DiffServ的这种对服务质量的分类和标签机制和MPLS的标签分配十分相似,事实上,基于MPLS的DiffServ就是通过将DS的分配与MPLS的标签分配过程结合来实现的。
MPLS DiffServ在RFC3270定义,要求通过MPLS包头中的EXP值携带DiffServ PHB,标签交换路由器(LSR)在做出转发决策时要考虑MPLS EXP值。
但是DiffServ PHB最多可以支持64个编码值,如何承载在只有8个不同值的EXP字段中?MPLS DiffServ 提供两种解决方案,E-LSP与L-LSP方案。
可参考下图:L-LSP和E-LSP方案E-LSP路径,即由EXP位决定PHB的LSP。
该方法适用于支持少于8个PHB的网络,特定的DSCP 直接映射为特定的EXP,标识到特定的PHB。
在转发过程中,LSP决定转发路径,但是EXP决定在每一跳LSR上的调度和丢弃优先级,因此同一条LSP可以承载8类不同PHB的流,通过MPLS头部的EXP域来进行区分。
EXP可以直接从IP报文的DSCP直接映射得到,也可以在转发的过程中重新更改。
这种方法不需要信令协议转PHB信息,而且标签使用率较高,状态易于维护。
L-LSP路径,即由标签和EXP共同决定PHB的LSP。
该方法适用于支持任意数量PHB的网络。
在转发过程中,标签不仅用于决定转发路径而且决定在LSR上的调度行为,而EXP位则用于决定数据包的丢弃优先级。
由于通过标签来区分业务流的类型,因此需要为不同的流建立不同的LSP。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更多的标签,保存更多的状态。
目前业界主流厂家MPLS DiffServ方案多采用E-LSP方案。
而L-LSP更多的用于传统ATM、Frame-Relay网络和DS Aware TE中。
同IP DiffServ类似,如果流量的传输路径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它将无法保证QoS 。
因此MPLS DiffServ模型也常常应用于轻载的网络环境下。
1.2.5MPLS TE流量工程用于实现性能目标,如网络资源优化以及将流量放置在特殊链路上等等。
从实际角度看,这意味着要从源到目的地来计算路径(路径要受一定的限制),并沿这条路径转发流量。
沿此类路径转发流量不可能通过IP实现,因为IP转发决策是在每一跳中独立决定的,而且只基于数据包的IP目的地址。
MPLS TE可沿任意路径轻松实现流量转发。
MPLS TE的显式路由功能允许LSP的发送方进行路径计算,沿路径建立MPLS转发LSP,并将数据包映射到这个LSP中。
数据包一旦映射到LSP 中,便可基于标签对其进行转发,任何中间跳将不会基于数据包的IP目的地来做出独立的转发决策。
当网络中存在多条并行或可选的路径时,MPLS TE就可以不按照最短路径来设计LSP,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MPLS-TE是将所有DiffServ 服务类别汇聚在一个级别上进行操作,换句话讲,MPLS TE 不能区分一个LSP内不同业务服务等级,它不可能基于每个服务类别提供带宽保证。
因此IETF开发DS-Aware TE来解决DiffServ模型以及TE所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1.2.6DS-Aware TEDiff-Serv作为一种QoS解决方案,其主要实现机制是对流量按照服务类型(Class of Service)进行划分,基于服务类型提供不同的QoS保证。
而MPLS TE作为流量工程解决方案,主要用于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优化。
Diff-Serv-Aware TE即DS-TE结合上述两者的优势,能够基于按服务类型划分的流量进行网络资源优化,即,对不同的服务类型进行不同的带宽约束。
概括来说,DS-TE将不同服务类型的流量与LSP进行映射,使流量经过的路径符合对其服务类型的流量工程约束条件。
MPLS DS-TE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QOS问题:1) 如何为不同服务类型的流提供不同的带宽并合理分配QOS队列2) 如何为不同服务类型的流建立所需带宽的路径3) 如何保证链路带宽的有效利用4) 如何保证不同服务类型的流在每一跳节点上的PHB5) 如何限制LSP转发的流量超过分配给它的资源限制1.2.7总结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众多的QoS技术中,DiffServ 及MPLS TE、MPLS DiffServ-Aware TE将成为主流的QoS技术。
同时也应看到,IP QoS技术即使发展到今天,也不存在这样一种技术可以提供类似于PSTN网络的、全网范围的、端到端的、基于流的QoS,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IP 网络业务、技术及设备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解决现有网络的QoS问题,需要详细分析网上各类业务的流量模型、业务模型,详细分析现有网络的各个环节、找出影响业务QoS的关键因素所在,充分运用各种QoS技术(如IP QoS及各种二层网络的QoS技术),从IP承载网、业务终端和应用程序以及用户管理(包括认证与计费等)等多方面着手,提供QoS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