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微生物复习题(专升本)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6
1.阐述细菌细胞壁及细胞膜的结构特征和主要功能?细胞壁的结构特征:是包围在细菌细胞最外面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厚实、坚韧的结构,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功能,是细胞中重要的结构单元,也是细菌分类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主要功能有:保持细胞形状和提高细胞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为细胞的生长、分裂所必需;作为鞭毛的指点,实现鞭毛的运动;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某些抗生素,水解酶)进入细胞;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阳紫阴红)细胞膜的结构特征:磷脂双分子层组成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以多种方式不断运动,因而膜具有流动性;膜蛋白以不同方式分布于膜的两侧或磷脂层中。
功能: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和交换;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合成细胞壁组分和荚膜的场所;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及磷酸化的产能基地;许多代谢酶和运输酶以及电子呼吸链组成的所在地;鞭毛的着生和生长点。
2.何谓丝状膨胀?能引起丝状膨胀的微生物有那些?如何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丝状膨胀:一种丝状菌在虚体中大量生长以致影响沉降的现象。
经常出现的有诺卡氏菌属,球衣细菌,微丝菌属,发硫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等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由于丝状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
根本是要控制引起丝状菌过度生长的环境因子。
控制溶解氧;控制有机负荷;改革工艺;控制营养比例;投加混凝剂;加氯、臭氧或过氧化氢3.根据污化系统可将污染水体划分为哪几个污染带类型,各污染带有什么特点?1、多污带特点:此带靠近污水出水口的下游,水色一般呈暗灰色,很浑浊,有大量有机物,但溶解氧极少,甚至完全没有。
此带中水生生物种类很少,几乎全是异养性生物,无显花植物,鱼类绝迹。
2、α-中污带特点:水色为灰色,溶解氧仍很少,为半厌氧状态,有氨和氨基酸等存在。
这里,含硫化合物已开始氧化,但还有H2S存在,BOD已有减少,有时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
水处理考试试题A(3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絮凝剂?A. 盐酸B. 氢氧化钠C. 聚丙烯酰胺D. 氯化钠2. 活性污泥法中,曝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溶解氧B. 降低水温C. 去除悬浮物D. 调节pH值3. 哪种水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A. 沉淀法B. 活性炭吸附法C. 反渗透法D. 生物处理法4. 水的硬度主要由哪些离子引起?A. 钙、镁离子B. 钠、钾离子C. 铁、锰离子D. 氯、硫酸根离子5. 下列哪种消毒剂对细菌的杀灭效果最强?A. 氯气B. 臭氧C. 紫外线D. 漂白粉6. 水处理中常用的pH调节剂是什么?A. 盐酸B. 氢氧化钠C. 硫酸D. 氨水7. 哪种水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A. 沉淀法B. 活性炭吸附法C. 反渗透法D. 生物处理法8. 水处理中常用的氧化剂是什么?A. 氯气B. 氢氧化钠C. 硫酸D. 氨水9. 哪种水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A. 沉淀法B. 活性炭吸附法C. 反渗透法D. 生物处理法10. 水处理中常用的还原剂是什么?A. 氯气B. 氢氧化钠C. 硫酸D. 亚硫酸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水处理中常用的絮凝剂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活性污泥法中,曝气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3. 反渗透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__________。
4. 水的硬度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离子引起。
5. 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 水处理中常用的pH调节剂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 活性炭吸附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__________。
8. 水处理中常用的氧化剂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 沉淀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__________。
水处理考试题及答案2024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絮凝剂?A. 氯化钠B. 硫酸铝C. 氢氧化钠D. 硝酸钾答案:B2.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溶解氧B. 维持污泥浓度C. 降低pH值D. 去除重金属答案:B3. 下列哪种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有害副产物?A. 氯消毒B. 臭氧消毒C. 紫外线消毒D. 漂白粉消毒答案:C4. 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调节通常使用哪种化学品?A. 盐酸B. 硫酸C. 氢氧化钠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下列哪种设备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A. 沉淀池B. 活性炭过滤器C. 反渗透膜D. 蒸馏器答案:A6. 水处理中的“BOD”指的是什么?A. 生物需氧量B. 化学需氧量C. 溶解氧D. 总有机碳答案:A7.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氨氮?A. 活性污泥法B. 沉淀法C. 砂滤法D. 蒸发法答案:A8. 水处理中的“COD”指的是什么?A. 生物需氧量B. 化学需氧量C. 溶解氧D. 总有机碳答案:B9.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A. 活性炭吸附B. 絮凝沉淀C. 生物降解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水处理中的“TOC”指的是什么?A. 生物需氧量B. 化学需氧量C. 溶解氧D. 总有机碳答案:D11.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色度和异味?A. 活性炭吸附B. 絮凝沉淀C. 生物降解D. 以上都是答案:A12. 水处理中的“TDS”指的是什么?A. 总溶解固体B. 总悬浮固体C. 总有机碳D. 总硬度答案:A13.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硬度?A. 离子交换B. 活性炭吸附C. 生物降解D. 絮凝沉淀答案:A14. 水处理中的“SS”指的是什么?A. 总溶解固体B. 总悬浮固体C. 总有机碳D. 总硬度答案:B15.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硝酸盐?A. 反渗透B. 活性炭吸附C. 生物降解D. 絮凝沉淀答案:A16. 水处理中的“DO”指的是什么?A. 生物需氧量B. 化学需氧量C. 溶解氧D. 总有机碳答案:C17.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氟化物?A. 活性氧化铝吸附B. 活性炭吸附C. 生物降解D. 絮凝沉淀答案:A18. 水处理中的“THM”指的是什么?A. 三卤甲烷B. 总硬度C. 总有机碳D. 总悬浮固体答案:A19.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病毒和细菌?A. 氯消毒B. 臭氧消毒C. 紫外线消毒D. 以上都是答案:D20. 水处理中的“NTU”指的是什么?A. 悬浮物浓度B. 浊度C. 总有机碳D. 总硬度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水处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A. 沉淀B. 过滤C. 吸附D. 电解答案:D2. 在水处理过程中,以下哪种物质能起到消毒作用?A. 絮凝剂B. 氧化剂C. 还原剂D. 酸碱剂答案:B3. 下列哪种方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硬度?A. 离子交换B. 电渗析C. 反渗透D. 软化答案:A4. 在水处理过程中,活性炭吸附主要是去除水中的哪种污染物?A. 有机物B. 无机物C. 重金属D. 微生物答案:A5.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色度?A. 沉淀B. 过滤C. 吸附D. 反渗透答案:C6. 下列哪种装置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预处理设备?A. 沉淀池B. 过滤器C. 吸附器D. 反渗透装置答案:A7. 在水处理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实现对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A. 絮凝沉淀B. 过滤C. 生物处理D. 反渗透答案:C8.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处理过程中常用作絮凝剂?A. 硫酸铁B. 氢氧化钠C. 活性炭D. 聚合氯化铝答案:D9. 下列哪种方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A. 沉淀B. 过滤C. 吸附D. 消毒答案:D10. 以下哪种装置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深度处理设备?A. 沉淀池B. 过滤器C. 吸附器D. 反渗透装置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能有效地促进悬浮物______。
(填入合适的词语)答案:聚集、沉降12.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是基于______的压力差驱动的。
(填入合适的词语)答案:半透膜13. 活性炭吸附主要是去除水中的______污染物。
(填入合适的词语)答案:有机物14. 水的软化主要是通过______来实现的。
(填入合适的词语)答案:离子交换15. 电渗析是一种利用______处理水的方法。
(填入合适的词语)答案:电场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请简述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作用及其应用。
水处理微生物试题在下列水处理过程中,哪一种处理方式最为重要?()A.物理处理B.化学处理C.生物处理D.物理化学处理在水处理微生物中,哪一种细菌经常被用来处理含氨氮和有机氮的废水?()A.活性污泥菌B.反硝化细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下列哪一种物质通常不作为水处理微生物的能源?()A.葡萄糖B.甲烷C.脂肪酸D.乙醇在一个生物反应器中,如果污泥停留时间(SRT)过长,可能会导致哪种问题?()A.污泥膨胀B.污泥老化C.污泥中毒D.污泥负荷过高A.细菌B.真菌C.原生动物D.后生动物下列哪些物质通常需要添加到水处理系统中以维持其正常运行?()A.氧气 B.葡萄糖 C.活性炭 D.混凝剂在生物滤器中,哪种微生物可以用来过滤和净化废水?()A.藻类B.细菌C.原生动物D.真菌水处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们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A.河流 B.湖泊 C.池塘 D.工业废水排放口水处理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所有水处理微生物都是有益的,可以用来净化水质。
()水处理微生物只能通过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
()请举例说明水处理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是指一些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在食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促进食品的发酵、加工和保存。
同时,有些微生物也会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的关系以及如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酿造业中,微生物参与了啤酒、葡萄酒、酸奶等食品的发酵过程。
这些微生物包括酵母菌、乳酸菌等,它们在发酵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面包制作中,酵母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乳制品中,乳酸菌则参与了酸奶、奶酪等食品的制作过程。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微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例如,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健康,提高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水处理微生物》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把细胞壁完全包围住。
细胞表面有一层粘液性物质,这层粘液性物质如果有一定外形,质地均匀,稠密叫荚膜,是细胞的分泌物。
2、培养基:由人工配制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用的营养基质。
科研生产中培养微生物都需配制培养基。
3、原核微生物: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4、生态平衡: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所处的动态平衡。
5、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在缺氧的情况下,可被厌氧菌作用而还原成亚硝酸盐和氮等。
这一过程称反硝化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加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2、通常,细菌、放线菌的最适pH值的环境是 7-8 。
3、根据物质成分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可以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等。
4、细菌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缓慢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生长时期。
5、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与脱壳、复制与合成和装配与释放四个阶段。
6、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7、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
8、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有病毒、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9、病毒粒子的基本化学组成是蛋白质和核酸。
其增殖过程包括吸附、侵入与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五个阶段。
10、细菌的基本构造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和拟核等。
11. 基因重组的三种方式为转化、接合、转导。
12. 化能自养微生物则通过氧化无机底物产生ATP。
13. 细菌用μm 表示大小单位;测其细菌大小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
14. 、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胞后,致使细胞裂解的称烈性噬菌体噬菌体;不使细胞裂解的称温和噬菌体噬菌体,其宿主称溶原细胞。
理论课部分1说明水污染的来源、途径及危害。
答:(1)工业污染源。
主要污染地下水和地面水。
形成硫酸雾、酸雨;汞污染,形成“水俣病”;镉污染,形成“骨痛病”;短期集中排放,引起水生物大量死亡;还可引起农业减产。
(2)生活污染源。
污染地面水、地下水。
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可引起流行病爆发。
其中的氮和磷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3)面源污染。
农田施的化肥、农药,其中的氮会流失,引起水体污染,在水中形成亚硝酸胺可致癌;蔬菜、水果中的农药在人体内累积,形成潜在危害。
2什么是微生物(Microbe)?答:对形体微小,形态简单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3微生物的共同特性有哪些?答:(1)形体微小,结构简单;(2)比表面积大,代谢能力强;(3)生长旺盛,繁殖快;(4)适应力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
4水中有哪些常见的微生物?答:非细胞类型: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真菌病毒等。
原核细胞类型: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等。
真核细胞类型: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除蓝藻外的其它藻类等。
5试说明微生物在给排水工程中的作用和危害?(答:(1)污染水源。
水中有各种病原菌如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及肝炎病毒等,它们可引起人类严重的传染病,这些病原菌是通过粪便污染水源。
因此了解水中的致病菌,设法去除,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此外有些藻类可使水生色或产生气味,甚至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应对这些藻类加以控制。
(2)阻塞滤池、管道。
如藻类、放线菌、丝状细菌。
(3)影响工业产品的品质。
如藻类会使水呈现颜色,有些还会使水有鱼腥味或苦味。
(4)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
生物滤池、活性污泥都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处理废水中溶解的和胶体的有机物。
污泥消化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生物的除磷脱氮也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
(5)进行水体的净化。
污水排入河流、湖泊后,水体在一定限度内有自身的净化能力。
水产养殖专业微生物学试题水产养殖学专业专科升本科(函授)考试《微生物学》试卷(必修,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内毒素:细菌细胞壁分解时释放出的毒素,可引起发热、休克等症状。
2.BOD:生物需氧量,是指水中微生物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完全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3.合成培养基:由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组成,用于微生物的培养。
4.拮抗关系:两种微生物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其中一种微生物能够抑制另一种微生物的生长。
5.微生物代时:指微生物繁殖所需的时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病毒粒子包括哪些基本结构(核酸和蛋白质)。
2.霉菌无性孢子有(分生孢子、条件分生孢子、支原体孢子)等。
3.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4.微生物细胞的主要营养因子有(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和水。
5.制备培养基的最常用的凝固剂为(琼脂)。
三、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的()内每小题2.5分,共30分)1、无菌室空气灭菌常用方法是: (B)A.甲醛熏蒸。
B.紫外灯照射。
C.喷石炭酸。
D.A.B.并用。
2、病毒具有的核酸类型为:(D)A.所有的病毒都只有DNA B.所有的病毒都只有RNAC,一种病毒既有DNA,又有RNA D.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3、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D)A.噬菌体和根霉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D.衣藻和变形虫4、在柠檬酸发酵工业中最常用的微生物是(B)A.酵母B.曲霉C.根霉D.青霉5、细菌数目上升的最快时期和活菌数目的高峰期分别是(A)A.对数期、稳定期B.稳定期、稳定期C.对数期、对数期D.稳定期、对数期6、不同微生物最适pH不同,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B)1.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
有氧呼吸是指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通过线粒体内的呼吸链将有机物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水处理考试题及答案(2篇)水处理考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物理水处理方法?A. 沉淀B. 过滤C. 氧化D. 气浮答案:C2. 活性污泥法中,SVI(污泥体积指数)的理想范围是:A. 50100B. 100150C. 150200D. 200250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常用作混凝剂?A. 氯化钠B. 硫酸铝C. 碳酸钠D. 氢氧化钠答案:B4. 在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理想范围通常是:A. 35B. 57C. 68D. 810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A. 活性炭吸附B. 离子交换C. 生物降解D. 沉淀答案:B6. 臭氧氧化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A. 有机物B. 无机物C. 重金属D. 悬浮物答案:A7. 膜分离技术中,反渗透膜的孔径通常为:A. 0.11微米B. 0.010.1微米C. 0.0010.01微米D. 小于0.001微米答案:D8.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生物水处理方法?A. 活性污泥法B. 生物膜法C. 氧化沟法D. 沉淀法答案:D9. 在水处理过程中,COD(化学需氧量)主要用于衡量:A. 水中的悬浮物B. 水中的有机物C. 水中的重金属D. 水中的无机物答案:B10. 以下哪种消毒剂具有最强的杀菌能力?A. 氯B. 臭氧C. 紫外线D. 漂白粉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混凝剂包括硫酸铝、聚合氯化铝和________。
答案:硫酸铁2. 活性污泥法中,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的理想范围是________mg/L。
答案:200030003. 在水处理过程中,BOD(生化需氧量)主要用于衡量水中的________。
答案:可生物降解有机物4. 膜分离技术中,常用的膜材料包括聚酰胺、聚砜和________。
答案:聚丙烯5. 在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调节通常通过加入________来实现。
水处理考试试题A2024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污染物不属于常规水处理中的主要去除对象?A. 悬浮物B. 有机物C. 重金属D. 氮磷2.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溶解氧B. 提高污泥浓度C. 降低污泥负荷D. 减少污泥产量3. 下列哪种消毒方法不适用于饮用水处理?A. 氯消毒B. 臭氧消毒C. 紫外线消毒D. 石灰消毒4. 水处理过程中,混凝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什么?A. 吸附架桥B. 电性中和C. 絮体卷扫D. 以上都是5. 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A. 沉淀池B. 活性炭吸附器C. 膜分离装置D. 生物滤池6. 水处理中的BOD是指什么?A. 生化需氧量B. 化学需氧量C. 总有机碳D. 悬浮物浓度7.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氨氮?A. 混凝沉淀B. 活性炭吸附C. 生物脱氮D. 膜分离8. 水处理中的浊度主要反映的是什么?A. 水中悬浮物的浓度B.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C. 水中有机物的含量D. 水中重金属的含量9. 下列哪种工艺主要用于深度处理?A. 传统活性污泥法B. 生物膜法C. 反渗透D. 沉淀池10. 水处理中的pH值调节通常使用什么药剂?A. 氢氧化钠B. 盐酸C. 氯化铝D. 聚丙烯酰胺11.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色度?A. 混凝沉淀B. 活性炭吸附C. 生物处理D. 以上都是12. 水处理中的COD是指什么?A. 生化需氧量B. 化学需氧量C. 总有机碳D. 悬浮物浓度13. 下列哪种消毒方法对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最好?A. 氯消毒B. 臭氧消毒C. 紫外线消毒D. 碘消毒14. 水处理中的污泥浓缩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污泥体积B. 提高污泥浓度C. 降低污泥含水率D. 以上都是15. 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A. 沉淀池B. 活性炭吸附器C. 膜分离装置D. 生物滤池16. 水处理中的污泥脱水通常使用什么方法?A. 自然干化B. 机械脱水C. 热干化D. 以上都是17. 下列哪种工艺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A. 传统活性污泥法B. 厌氧消化C. 生物膜法D. 沉淀池18. 水处理中的污泥回流比是指什么?A. 污泥回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B. 污泥回流量与污泥总量的比值C. 污泥回流量与出水量的比值D. 污泥回流量与处理水量的比值19.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A. 混凝沉淀B. 活性炭吸附C. 膜分离D. 以上都是20. 水处理中的污泥处置方法不包括哪一项?A. 填埋B. 焚烧C. 资源化利用D. 直接排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水处理中的三大常规处理工艺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水处理微生物学题库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填空题1、真核微生物主要类群有真菌、藻类和原生与微型后生动物。
2、根据生活所需能量来源不同,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营养和化能营养两类。
化能自养微生物通过呼吸链产生ATP,化能异养微生物通过底物产生ATP。
3、病毒是严格活细胞寄生,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与脱壳、复制与合成、装配与释放四个阶段。
4、微生物基因重组的形式很多,在原核微生物中通常是部分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如转化、接合和传导等都是基因重组在细胞水平上的反应。
5、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原核生物,其菌丝有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类型。
6、自来水厂的常用消毒方法有加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7、原生动物中的钟虫和后生动物中的轮虫出现,可以作为处理效果良好的指示生物。
8、根据组成成分不同,酶可以分为单成分酶和双成分酶,双成分酶中,主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决定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9、从效果上看,造成二次沉淀污泥沉降问题的原因有丝状菌污泥膨胀、不絮凝、微小絮体、起泡沫和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10、每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PH值和一定的PH适宜范围。
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放线菌的最适PH为5~6,真菌的最适PH为~8.11、遗传学研究表明,一切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核酸。
含有DNA的微生物中适DNA。
不含有DNA,只含有RNA的微生物中,遗传物质是RNA。
12、水中加氯后生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其中次氯酸可以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渗入细菌体内,借氯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菌体内的酶,而使细菌死亡。
13、常见的原生动物有三类:肉足类、鞭毛类和纤毛类。
绿眼虫属于鞭毛类。
14、根据培养基的用途不同可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三种。
15、酶的活性中心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结合部位,另一个是催化部位。
16、EMP途径和三羧酸循环是糖分解的主要途径。
水处理试题题库2024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絮凝剂?A. 盐酸B. 氢氧化钠C. 聚丙烯酰胺D. 氯化钙答案:C2.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溶解氧B. 维持微生物浓度C. 降低pH值D. 去除悬浮物答案:B3. 下列哪种消毒方法对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最好?A. 氯消毒B. 臭氧消毒C. 紫外线消毒D. 热消毒答案:B4. 在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调节通常使用哪种化学物质?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A、B5. 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A. 沉淀池B. 活性炭过滤器C. 反渗透膜D. 蒸馏器答案:A二、填空题1. 在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明矾、聚丙烯酰胺2.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龄是指_________。
答案:污泥在反应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3. 反渗透膜的孔径通常在_________纳米左右。
答案:14. 在水处理过程中,_________是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有效方法。
答案:离子交换5. 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破坏微生物的_________。
答案:DNA结构三、判断题1. 活性炭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答案:正确2. 臭氧消毒不会产生有害的副产物。
答案:错误3. 在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调节对絮凝效果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4. 反渗透膜可以去除水中的所有杂质。
答案:错误5. 污泥回流是活性污泥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原理。
答案: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电荷中和和架桥作用来实现悬浮物的聚集和沉淀。
具体来说,絮凝剂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能够与水中的悬浮颗粒表面电荷发生中和反应,减少颗粒间的排斥力,使颗粒易于接近并聚集。
同时,絮凝剂分子链较长,能够在颗粒之间形成架桥,进一步促进颗粒的聚集,形成较大的絮体,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去除。
2010年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形态构造简单的无器官分化或仅有低级器官分化的单细胞或多细胞或非细胞生物的统称,一般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
2.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吕文虎克,被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而法国学者巴斯德和德国学者科赫则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
3.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可分为史前时期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微生物的形态学发展阶段,现处于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阶段。
4.微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病毒界。
5.生物分类学家将种做为分类的基本单位,将相近似的分类基本单位归为一类,称之为属,更高一级的分类单位依次推为科、目、纲、门、界。
6.细菌分类除形态、构造性状外,需要增加生理的、生化的、生态的、性状做为补充。
7.微生物的学名采用“双名法”,是按属名和种名而命名的,前者采用以大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名词,后者采用以小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形容词。
8.Escherichia coli castellani and chalmers,是由Castellani 和chalmers 给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命名。
9.Bacillus sp. (spp.)是属名,sp.是单数,spp.是复数,表示该细菌的名称只有属名,没有种名。
10.Protoplast即原生质体,它是一切细菌所共有的细胞构造,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原核。
11.常见的G-无芽孢杆菌类细菌的代表属有大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亚硝酸细菌属,硝酸细菌属等。
12.常见的G+无芽孢杆菌类细菌的代表属有乳酸杆菌属、分枝杆菌属等。
13.放线菌的菌体形态呈辐射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大多数为化能异养营养型微生物。
14.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磷壁酸,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15.磷壁酸是G+ 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几丁质是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吡啶二羧酸钙主要存在于细菌芽孢结构中,二氨基庚二酸主要存在于G- 菌的壁中,藻胆蛋白主要存在于蓝细菌中。
1、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2、微生物有哪些特点?答:(一)个体极小。
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有几纳米到几微米,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小于0.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可视范围外,还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看见。
(二)分布广,种类繁多。
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
(三)繁殖快。
大多数微生物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
在物种竞争上取得优势,这是生存竞争的保证。
(四)易变异。
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
或者变异为优良菌种,或使菌种退化。
3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答: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结构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又分三层:最外层是脂多糖,中间是磷脂层,内层是脂蛋白。
内壁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
化学组成: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肽聚糖,含独磷壁酸,不含脂多糖。
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肽聚糖,含独脂多糖,不含磷酸壁。
4、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答:将一大类细菌染上色,而另一类染不上色,一边将两大类细菌分开,作为分类鉴定重要的第一步。
其染色步骤如下:1、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
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去掉浮色。
3、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min,倾去多余溶液。
4、用中型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酸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
《水处理微生物学》复习题(专升本)
一、填空题
1、根据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把细菌分为、、、。
2、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对氮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的主要作用有氨化作用、和。
3、细菌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和
四个生长时期。
4、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和装配释放四个阶段。
5、细菌的基本形态主要有、和。
6、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和基团转位。
7、细胞的基本结构主要有和,特殊结构主要有粘液层、
、、等。
8、病毒的基本组成成分是和。
9、放线菌的菌丝主要有、和。
10、根据成分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可以分为、和。
11、水体污化带主要有、、和。
12、微生物的营养主要有、、、和生长因子。
13、根据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把细菌分为、、
、。
14、细胞的基本结构主要有和,特殊结构主要有粘液层、、、等。
15、放线菌的菌丝主要有、和。
16、根据物理状态不同,培养基可以分为、和。
17、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包括和。
18、生物的酶,按其在细胞内外的位置可以分为和,按其作用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
、和。
19、ATP的主要合成方式有、和光合磷酸化。
20、霉菌菌丝体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和。
21、原核生物由获取营养及能量,真核生物由获得营养和能量。
22、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等。
23、病毒的基本组成成分是和。
24、实验室检测总大肠菌群的主要方法有和。
检测细菌总数的方法主要是。
二、选择题
1、革兰氏染色法中一般使用的染色剂是()
A美蓝和刚果红 B结晶紫和番红 C刚果红和番红 D美蓝和番红
2、固氮菌可能定居在()
A豆科植物根中 B空间的外缘 C人的肠道中 D与牛肉和鱼产品有关3、营养物质从胞外运输到胞内需要消耗能量但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简单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因转位
4、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氨化作用的主要产物是()
A尿素 B氨基酸 C蛋白质 D氨
5、()会进行芽殖?
A病毒 B丝状菌 C原生动物 D酵母菌
6、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有()
A好氧微生物 B专性厌氧微生物
C兼性厌氧微生物 D专性好氧、专性厌氧及兼性厌氧微生物
7、能够利用现成有机物中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是()细菌。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 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8、微生物在干旱环境下存活可能的原因是()
A形成芽孢 B代谢葡萄糖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染色体
9、()不是地球上氮循环中的必要成分。
A磷酸钙 B氨 C硝酸盐离子 D氨基酸
10.反硝化作用是()
A是将硝酸根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B是反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共同完成的
C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发生 D可在废水处理的曝气阶段发生
11.营养物质从胞外吸附到胞内,需要由载体参与但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的是()。
A简单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12.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和丝状等四类。
A螺旋状 B弧状 C四联球状 D螺旋体
13.光合微生物会向大气中返回大量的()。
A氮 B氧 C钠 D二氧化碳
14.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A增殖 B芽殖 C裂殖 D孢子生殖
15.能够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的细菌是()。
A光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化能异养型16.放线菌具有吸收营养功能的菌丝是()。
A气生菌丝 B孢子丝 C营养菌丝 D孢子
17.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A葡萄糖 B蛋白胨 C 盐 D腺嘌呤
18.适宜细菌生长的pH值一般在()左右。
A3.2 B5.4 C7.2 D11.2
19.微生物细胞氧化葡萄糖获得能量主要以()形式被细胞利用。
A光能 B热能 C ATP D动能
20.遗传的物质基础是()。
A核酸 B核糖核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三、名词解释
1、菌落——
2、培养基——
3、水体自净——
4、等电点——
5、生长因子——
6、合成代谢——
7、培养基——
8、生长——
9、等电点——
10、好氧呼吸——
四、简答题
1、请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并指出其机理。
2、试给出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曲线并分析。
3、分析生物脱氮的原理及生物除磷的原理。
4、为什么用大肠菌群作为检验水的卫生指标,其不足之处在于什么?
5、简述细胞壁的生理作用。
6、营养物质是如何进入细胞的,各有什么特点?
7、试建立酶促动力学反应方程并得出米-门公式,并给出米氏常数的物理意义。
8、什么是水体自净?水体污化带是怎么划分的,各带有什么特点?
9、呼吸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微生物有哪些呼吸类型?
10、在pH为6、7和7.5的溶液中,细菌各带什么电荷?在pH为1.5的溶液中,细菌带
什么电荷?为什么?
五、分析讨论
1、试建立酶促动力学反应方程并得出米-门公式,并给出米氏常数的物理意义。
2、试给出以细菌个数的对数为纵座标的生长曲线,并给出各个阶段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2、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3、缓慢期、上升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4、吸附、侵入、复制。
5、球状、杆状、螺旋状。
6、、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
7、细胞壁、原生质体,荚膜、芽孢、鞭毛。
8、蛋白质和核酸。
9、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孢子丝。
10、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
11、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和寡污带。
12、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13、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14、细胞壁、原生质体,鞭毛、荚膜、芽孢15、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16、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17、物质循环、能量循环18、胞内酶、胞外酶,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异构酶、合成酶19、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20、营养菌丝、气生菌丝21、细胞质膜、线粒体22、互生、寄生、共生、抗拮23、蛋白质、核酸24、多试管发酵法、滤膜法,平板计数法
二、选择题
1-5 BACDD 6-10 DDAAA 11-15 BABCA 16-20 CDCCA
三、略
四、略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