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 真题(2020年整理).pptx
- 格式:pptx
- 大小:303.67 KB
- 文档页数:4
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5分,其中第1—15题每题1分,第16—30题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代表该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纸中相对应的位置内)1.“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歌词中“泥板上的文字”是指A、甲骨文字B、楔形文字C、拉丁文字D、玛雅文字2.“自14世纪以来,在意大利生活中就占有如此强有力地位的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是被当作文化的源泉和基础,生存的目的和理想”。
这段话描述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B、启蒙运动兴起C、宗教改革运动D、空想社会主义3.《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其中“巴厘满”即A、内阁B、首相C、议会D、法院4."一个幽灵在欧洲的上空徘徊……无产阶级子这场革命当中,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全世界无产阶级者联合起来!”这段文字当出自A、马克思和恩格斯B、欧文与傅里叶C、圣西门和傅里叶D、欧文与圣西门5.科恩说:“普鲁士在19世纪60年代的胜利,为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
“他强调的是”19世纪60年代的胜利”A、推动了德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强化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C、促使德国走向强盛大国之列D、给德国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6.右图中在一战前夕缔结“三国协约"的是A、①、②、④B、①、②、⑥C、③、④、⑤D、③、⑤、⑥7.”在宋朝,得到选拔的官吏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
“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繁荣B、变法运动的开展C、农民起义的冲击D、选官制度的改革8.西方学者科利思这样评价一部著作:它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是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这部著作当是A、《大唐西域记》B、《马可·波罗行记》C、《海国图志》D、《哥伦布航海日志》10.菲利浦·约瑟夫在《列强对华外交》中写道:它揭开了(英国)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锁国的破产……。
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书籍的力量(22分)书籍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
某校“青史社”开展关于“书籍的力量”的历史主题学习,设计活动如下:1.活动一:寻找人类文明早期书籍。
将下列书籍与地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
(填涂字母,6分)A .居延汉简B .纸草书卷C .泥版文书(《永元器物账》)(《亡灵书》)(苏美尔语辞典)①欧洲亚洲非洲②③2.活动二:了解印刷书的诞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镌刻者于木板上刻字,刻成之后,每板皆依次编号,印就则付以书。
②用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
欲印则密布字印作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③(蔡)伦乃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
④泰西谷登堡以铅活字版印书,其法以机压之,一压即成。
(1)按技术发明或改进的时间先后,将上述材料排序,正确的是(单选,2分)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②④(2)记载材料②这一技术的文献是(单选,2分)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徐霞客游记》D.《农政全书》3.活动三:感悟“书籍的力量”。
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表格。
(填涂字母,12分)A.《四书章句集注》书影B.《马可·波罗行纪》书影C.《天体运行论》书影D.《法国民法典》书影E.《国富论》书影F.《共产党宣言》书影书籍书籍的力量①元朝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答题标准②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③以“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建立新宇宙观④世界性法律体系“大陆法系”的代表⑤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二、从民族独立到新兴国家的发展(25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国家的发展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绝密★启用前上海市崇明区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等级考质量监测(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2020年1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之一,能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 文献记载B. 逻辑推理C. 考古发现D. 民间传说【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发现的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具有较强的可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因此C选项正确。
文献记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容易产生错误。
逻辑推理的方法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分析的结果因人而异。
民间传说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
这些都不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其他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如图是近期出版的有关上海的历史书,该书所记内容上限应始于A. 崧泽文化B. 西周分封C. 上海设县D. 上海筑城【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上海6000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至5300年,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符合题意,因此A选项正确。
西周分封实行于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之后,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误;1291年正式设置上海县,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上海筑城于1553年,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核心是A. 世袭制度 B. 家族制度 C. 宗族制度 D. 宗法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核心是家族制度,传统的社会伦理、国家伦理皆可从家族推衍出来,因此B选项正确。
世袭制度、宗族制度和宗法制度都是中国家族制度的具体体现,其他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如图为中国古代官员的公务印章,这枚公务印章最可能出现在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 元朝【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刺史”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监察一州,冀州刺史部为其中之一,因此B选项正确。
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卷和答案解析一、解答题(共3小题)1.题目一[中国古代史﹣﹣发展脉络梳理]问题:(1)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史料。
(2)艺术作品请选其二:C、E。
(3)《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耕、造纸术、《步辇图》、《梦溪笔谈》、《利簋》、《明紫禁城》的相关时间顺序。
(2)本题主要考查艺术作品的选择。
(3)本题主要考查《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4)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紫禁城。
参考答案:(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史前:半坡居民半地穴圆形房屋复原图,距今约6000年。
B西汉,纸本地图,西汉时期。
C唐,《步辇图》,唐朝时期。
D宋,《梦溪笔谈》,宋朝。
E周,《利簋》,周朝。
F明,紫禁城平面图,明朝。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可排序为:A史前,E周朝,B西汉,C唐朝,D宋朝,F明朝。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艺术作品一般包括绘画、雕刻、音乐等。
可知,上述图片中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步辇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绘画说明了汉藏往来的历史真实面目,增进了两族人民的民族感情。
E利簋,作为雕刻青铜器,其造型和工艺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水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名画意义从两方面来分析,而《步辇图》是体现唐朝民族政策和汉藏民族关系的画作。
可作以下分析:一是内容描述,《步辇图》描述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二是历史意义,《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唐朝时期,在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与吐蕃的民族关系的来往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两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1)AEBCDF。
(2)C、E。
(3)一是内容描述,《步辇图》描述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二是历史意义,《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唐朝时期,在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与吐蕃的民族关系的来往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两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试卷2020年7月18日实考人,平均分。
每题后:得分、预估分、区分度。
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台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三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
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Β射线是()A,(A)原子核放出的电子流(B)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C)原子核放射出的电磁波(D)原子核外电子受激发产生的电磁波2.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所做的布朗运动表明()D,(A)分子间有斥力(B)花粉颗粒有热运动(C)分子间有引力(D)液体分子有热运动3.一电动车在水平面内以恒定速率沿图示轨迹行驶,在a、b、c位置所受向心力大小分别为F a 、F b 、F c ,( )A ,(A )F c >F a >F b(B )F a <F c <F b(C )F c <F a <F b (D )F a >F c >F b4.如图,在通电螺线管轴线上的a 、b 、c 三点和外侧的d 点中,磁感应强度最大的是( )C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5.一列横波的波长为1.4m ,其传播路径上某一质点从最大位移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0.14s ,该波的波速为( )B ,(A )0.4m/s (B )2.5m/s (C )5m/s (D )10m/s6.钥匙从距水面20m 高的桥侧自由下落,一竹筏前端在钥匙下落瞬间恰位于其正下方,该竹筏以2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整理:杨环宇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抗击疫情向武汉赠送物资,以下哪几个与地区对应正确①黑龙江—大米②海南—苹果③陕西—香蕉④广西—蔬菜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解析】黑龙江盛产大米,①正确。
苹果是暖温带作物,海南位于热带,②错误。
香蕉是热带作物,陕西位于暖温带,③错误。
疫情期间为冬季、春季,广西纬度低,蔬菜产量大,可以供给武汉,④正确。
答案C2.2020年3月28日傍晚,某一中学天文爱好者观测拍下“金星伴月”一幕,当天的农历日期是A.三月初五B.三月十二C.三月十九D.三月廿六【解析】娥眉月是农历的月相,弯弯娥眉月,形状如同眉毛,由此而得名。
分为新月娥眉月和残月娥眉月。
新月娥眉月是在月初的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呈反C状。
残月娥眉月是在月末的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月面朝东,呈C状。
图中月相月面朝西,呈反C状,由于形状如同眉毛,是新月峨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因此3月28日的农历日期是三月初五。
答案A3.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列四个城市中,该日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伦敦(约52°N)B.罗马(约42°N)C.开罗(约30°N)D.东京(约36°N)【解析】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此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应该是夏至日,6月22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四地中伦敦纬度最高,昼最长。
答案A4.在山东省中南部岱崮镇附近,山体岩石多见三叶虫化石。
该岩石可能是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山体岩石多见三叶虫化石,说明该岩石是在海洋环境中沉积形成的,属于沉积岩,如石灰岩,D正确;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这三类岩石都不利于化石的形成。
黄浦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高三历史试卷2020.05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次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它们所反映的主题应该是仰韶鹳鱼石斧纹陶缸商代四羊方尊战国铁农具东汉熹平石经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古代文字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发展2. 右图是《汉代讲经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A.法家学说B.儒家学说C.道家学说D.兵家学说3.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该著作是A.《史通》B.《史记》C.《资治通鉴》D.《文史通义》4. 中国古代,“衣服有制”。
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志。
下列哪一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以体现这一特点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隋文帝5. 《2049,相信中国》一书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 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这是因为 1492 年A.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B.达•伽马到达了印度C.哥伦布“发现”美洲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6. 马克思认为“18 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种”,其含义是指独立战争A.冲击了欧洲封建秩序B.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C.使殖民者感到了恐惧D.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者7. 从 1820 年到 1830 年,利兹、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 40%,这是增长最快的 10 年。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优题速享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表l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机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本试卷共9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
《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
冰鉴缶的使用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2.“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
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
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
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3.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
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②隶属于中书省③隶属于尚书省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历史第 1 页(共 9 页)4.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
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5.宋代自然灾害频发。
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
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①实行均输法②兴建水利工程③鼓励百姓养马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竹枝词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诗歌体裁。
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卷和答案解析一、解答题(共3小题)1.题目一[中国古代史﹣﹣发展脉络梳理]问题:(1)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史料。
(2)艺术作品请选其二:C、E。
(3)《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耕、造纸术、《步辇图》、《梦溪笔谈》、《利簋》、《明紫禁城》的相关时间顺序。
(2)本题主要考查艺术作品的选择。
(3)本题主要考查《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4)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紫禁城。
参考答案:(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史前:半坡居民半地穴圆形房屋复原图,距今约6000年。
B西汉,纸本地图,西汉时期。
C唐,《步辇图》,唐朝时期。
D宋,《梦溪笔谈》,宋朝。
E周,《利簋》,周朝。
F明,紫禁城平面图,明朝。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可排序为:A史前,E周朝,B西汉,C唐朝,D宋朝,F明朝。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艺术作品一般包括绘画、雕刻、音乐等。
可知,上述图片中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步辇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绘画说明了汉藏往来的历史真实面目,增进了两族人民的民族感情。
E利簋,作为雕刻青铜器,其造型和工艺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水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名画意义从两方面来分析,而《步辇图》是体现唐朝民族政策和汉藏民族关系的画作。
可作以下分析:一是内容描述,《步辇图》描述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二是历史意义,《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唐朝时期,在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与吐蕃的民族关系的来往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两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1)AEBCDF。
(2)C、E。
(3)一是内容描述,《步辇图》描述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二是历史意义,《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唐朝时期,在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与吐蕃的民族关系的来往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两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0年上海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
此现象表明A.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B.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达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参考答案:A宋代科举制的影响。
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运用的能力。
依据材料所得信息,结合已学宋代政治制度分析可知,宋朝不仅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科举考试范围,而且还增加了录取名额,使得身份不高的庶族地主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靠世族门阀做官制度的冲击,故选A。
2. 从1895年5月底台北阻击战开始至台南陷落,前后五个月,日军共伤亡三万二千三百多名,比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损失的人数还要多。
作为侵台主力的近卫师团,死在台湾的官兵就将近半数。
敌中将师团长能久、少将旅团长山根等将领和大批官佐,亦在侵台战争中丧命。
材料表明A.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B.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无能C.台湾反割台斗争得到支持D.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参考答案:A3. “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这个条约应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A解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影响就是使中国开始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被迫走向开放的知识内容。
因此正确答案是《南京条约》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南京条约》的影响的准确分析、理解。
4. 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士,位居庶民之上,后来,“学而优则仕”蔚然成风,政府官员必须是饱读诗书经典的文化人,因而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和阶层。
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2020·全国·历年真题)题目一[中国古代史--发展脉络梳理]问题: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史料。
艺术作品请选其二:______、______。
《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2.(2020·全国·历年真题)题目二[世界史--工业革命]英法美工业革命的时间相关地图第1页,共6页问题:三国工业革命的顺序。
文献史料:______、______。
实物史料:______、______。
如果研究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应该选用哪两个材料?并阐述其原因。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3.(2020·全国·历年真题)题目三【中国近现代史--探索与发展】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判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虛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
世人闻此疆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第2页,共6页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材料三:在中国群众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味议开幕式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四:1978年,在先生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记,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问题:“练兵”“海军”是哪场运动?推翻历史数千年之局面是哪场反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