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
- 格式:doc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11
完整)初二地理会考复习资料1.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大部分中国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中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中国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与15个相邻国家接壤,分别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缅甸、尼泊尔、印度、不丹、老挝、越南、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
6.中国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与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接壤,分别为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中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中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中国政府将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中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新疆。
16.在中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聚、小集中的特点。
20.在中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21.中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位于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八年级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涵盖广泛,内容丰富。
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学生需要掌握众多的知识点,以应对会考的挑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八年级初中地理会考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转速度以及公转轨道等知识,这些都是初中地理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地球形状和地球表面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形的天体,在地球的表面上有许多地貌特征,如山脉、平原、海岸线等。
初中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形状以及地表特征,如地形图的制图要素、地貌类型、地球上的气候带等知识。
三、地球与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初中生需要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水循环等基本概念。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污染物对水资源的影响和水资源利用的方法,以便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保护水资源。
四、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天气变化的统计结果,与气象相比,气候更加稳定。
初中地理学科中,学生需要学习气候带的分布、温带植物和动物适应气候的特征等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天气现象、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五、人口与城市人口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是现代人生活的中心。
初中学生需要学习人口分布规律、人口增长趋势以及城市化的影响等知识。
六、资源与环境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物质基础,环境则是资源的提供者。
初中生需要学习资源类型、分布规律和保护措施以及环境污染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七、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指对某一地区进行综合开发的过程,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工业发展等方面。
初中生需要学习区域开发的基本概念、开发模式和为什么需要开发等相关知识。
总体来说,初中地理学科内容丰富、广泛,学生需要努力掌握以上知识点,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为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资料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经度范围是从东经73度40分的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到东经135度2分30秒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纬度范围是从北纬3度52分的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到北纬53度33分的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2、我国的最北端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是曾母暗沙,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
3、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以下优越性:①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有四个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两个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琼州海峡。
5、我国有三个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三个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以及两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6、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图见课本第9页),包括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7、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隔黄海的有韩国,隔东海的有日本,隔南海的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马来西亚。
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重要图片:见课本第9页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和第8页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省会)表。
1、“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
2、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和镇(乡)三级。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重点资料1. 大地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 大地的形状:地球是近乎球形的,但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作用,使得赤道部分稍微扁平。
-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天分为24小时。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约365.25天。
2. 中国地形- 中国地形特征:中国地形由西北高,东南低的横断山脉决定,分布有高原、平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
- 中国地势特点:由西北向东南递降,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势格局。
3. 气候与气象-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及地物等。
- 气象:气象是指短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降水等要素。
4.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交通等因素。
- 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受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影响。
5.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充足的自然资源支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交通运输与通信技术-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发展影响着地理空间的结构和格局。
- 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和便利,对地理空间的联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初中地理会考的复习重点资料,希望对复习有所帮助。
如有不对或有其他问题,请告知。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八年级)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金砖四国”之一)一、辽阔的疆域1、位置优越⑴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⑵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⑶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⑷位置优点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东濒太平洋,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开发各种海洋资源。
其它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北国冰雪、南国热带风光。
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多民族的大家庭1、56个民族⑴人口数最多的是汉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⑵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⑶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汉族的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⑷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民族的分布⑴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⑵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梳理地势和地形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⑴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东经73度40分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到东经135度2分30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纬度位置:北纬3度52分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到北纬53度33分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2、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琼州海峡。
5、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6、陆地相邻的国家14个(图课本9页):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7、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隔黄海的有韩国、隔东海的有日本、隔南海的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重要图片:P9中国的行政区划图P8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省会)表1、“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2、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3、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1)简称用本省的河湖或山名皖(安徽省的皖山)、湘(湖南省的湘江)、赣(江西省的赣江)、青(青海省的青海湖)、辽(辽宁省的辽河)、渝(重庆市的渝水-嘉陵江)、浙(浙江省的浙江)、陇(甘肃省的陇山)、贵(贵州省的贵山)、粤(广东省的珠江—粤江)、桂(广西的桂江—西江的支流);(2)简称用本身的历史名称:晋(山西)、冀(河北)、鲁(山东)、豫(河南)、琼(海南)、蜀(四川)、滇(云南)、秦(陕西)、黔(贵州是古黔地)、鄂(湖北是古代的鄂州)、粤(广东,汉初为南粤之地);(3)一省有两个简称:川或蜀(四川省)、云或滇(云南省)、甘或陇(甘肃省)、贵或黔(贵州省)、陕或秦(陕西省);第三节中国的人口★重要图片:P11和P13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19.57%,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八年级上册地理必考知识点一、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1. 疆域。
- 咱中国那可是相当大,像一只雄鸡傲立在世界东方。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那地方冷得很,冬天能把人冻成冰雕。
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是一片美丽的热带海域。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充满神秘色彩。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早上能看到全国最早的日出。
- 我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海洋面积也不小,约300万平方千米呢。
- 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就像14个邻居一样,比如俄罗斯、蒙古、印度等。
还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像韩国、日本等,就像住在对面岛上的朋友。
2. 人口。
- 中国人口那是超级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不过人口分布不均匀,就像有的地方人挤人,有的地方却很空旷。
东部地区人口多,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人多得像蚂蚁搬家。
西部地区人口少,有些地方地广人稀。
-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太快,咱们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不过现在人口老龄化有点严重了,又开始放开二胎、三胎政策,鼓励大家生孩子。
- 我国有56个民族,就像一个大家庭里有56个兄弟姐妹,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和传统节日,像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可好玩了。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1. 地形和地势。
- 中国的地形就像一个大拼图,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高原像青藏高原,那是世界屋脊,海拔高得很,空气稀薄,人到那都有点喘不过气。
平原呢,像华北平原,一马平川,适合种粮食,是大粮仓。
- 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就像楼梯一样,从西边的高原一级一级往东边的平原降下去。
这种地势让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就像水往低处走一样,比如长江、黄河都是这样流的。
2. 气候。
-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就像一个大杂烩。
有热带季风气候,那里的人一年四季都能穿短袖;有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天冷夏天热;还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有些地方都是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