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奏基本乐理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464.00 KB
- 文档页数:8
乐理所有知识点总结一、音高和音程1.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不同音高的声音在频率上有所差异,使得它们的音高也不一样。
2. 音高可以用音符来表示,音符有不同的符号和位置,代表不同的音高。
3. 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可以分为纯音程和变化音程。
纯音程包括纯八度、纯五度、纯四度等,变化音程包括增四度、减五度等。
二、和弦1. 和弦是由三个或更多音符组成的音响结构。
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四和弦、七和弦等。
2. 和弦可以按音程的关系分类,包括大和弦和小和弦。
3. 和弦在音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丰富音响效果,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三、节奏1. 节奏是音乐中的重要元素,是音乐中一系列有规律的音符的排列。
2. 节奏可以分为强拍和弱拍,根据节奏的规律可以分为二拍、三拍和四拍等。
3. 节奏是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单位,能够表现出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四、音乐符号1. 音乐符号是音乐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音符、休止符、音高记号、节奏记号等。
2. 音符用来表示音高和音长,有不同的形状和位置代表不同的音高和持续时间。
3. 休止符用来表示休止,使得音乐有了节奏的规律和间隔。
五、调性1. 调性是指音乐中的音高组织方式,包括主调、调号、调式等。
2. 主调是音乐作品中的基本音高,可以分为大调和小调等。
3. 调号是用来表示音乐作品的调性的符号,包括升调号和降调号。
六、音乐理论1. 音乐理论是指关于音乐的系统性知识和原理,包括音高、音程、和弦、节奏、音乐符号等内容。
2. 音乐理论的学习对于音乐家和作曲家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和进行创作。
七、音乐分析1. 音乐分析是一种对音乐作品进行系统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包括结构分析、和声分析、旋律分析等。
2. 音乐分析能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形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
总结: 乐理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音高、音程、和弦、节奏、音乐符号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基本乐理知识1、音符: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音阶:音乐作品中,按一定数目及音程关系在八度之内排列起来的序列,叫做音阶。
2、音名与唱名:音名中有七个基本音级,用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1 2 3 4 5 6 7音名:C D E F G A B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记录在音符上面的小圆点表示音高,如5。
记录在音符下面的小圆点表示低音,如5。
3、调、调号:调式中主音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标记调的记号叫调号。
用简谱记写歌(乐)曲时,在歌(乐)曲的左上角记有“1=C”“1=G”等记号,这就是调号。
调式:在有一定音程关系的乐音中,以其中一个音为主音(稳定音),其他音倾向于主音,这个体系叫做调式。
4、音符的时值:增时线:记录在音符后边的短横线,表示延长音的时值,如5—。
减时线:记录在音符下边的短横线,表示减少音的时值,如5。
(音后线越多,时值越长;音下线越多,时值越短。
)全音符: 5———四拍八分音符: 5 半拍二分音符:5—二拍十六分音符: 5 四分之一拍四分音符:5 一拍三十二分音符: 5 八分之一拍5、拍号:表示不同拍子的符号叫拍号。
它以分数形式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音符的时值。
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
拍子、拍号、含义、强弱规律:单拍子:2/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
强、弱。
3/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强、弱、弱。
3/8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强、弱、弱。
复拍子:4/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强、弱、次强、弱。
6/8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
强、弱、弱、次强、弱、弱。
6、半音与全音: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做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
在七个基本音级中,3和4,7和1是半音关系,其他音之间都是全音关系。
1 2 3 4 5 6 7 1半音半音7、变音记号: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1:音(Tone)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
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Tone-color)指音的感觉特性。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Resonance)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
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Fundamental tone)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
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 overtone)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是泛音。
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
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
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Pitch name)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
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
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Syllable names)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
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9:音域(Compass)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
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乐理基础知识简介一、音阶:音阶就是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一组音。
音程关系就是全音和半音的关系。
每两个全音关系的音之间各有升、降两个音,例如1、2是全音关系那么他们之间就还有#1( b 2)音也就是升前一个音或降后一个音。
那么一个完整的C 调音阶就是1*2*3 4*5*6*7 1,每个星号两边的音的对应关系都是全音关系,也就是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关系。
(说明:全半的关系无论在什么调式中都一样不会改变;如果把全半关系扩展一下,那么我们就看到这样的情况1、 #1/b 2、 2、#2/b 3、3、4、#4/b 5、5、#5/b 6、6、#6/b 7、7这样的了组合下每两个音之间都是半音关系,所以算起来两个半音组合就是一个全音)#1(b 2) #2(b 3) #4(b 5) #5(b 6) #6(b7) ↑ ↑ ↑ ↑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说明:全音关系的中间隔了一个黑键,例如1-2之间有一个黑键。
半音关系的中间没有隔键,例如3-4之间。
记住一句话:全音相隔,半音相连。
二、音名、唱名、音的级数及名称:不同音高的乐音,是用C D E F G A G 来表示的,这七个拉丁字母就是乐音的音名。
它们一般依次唱成DO RE MI FA SOL LA SI ,即唱成简谱的1 2 3 4 5 6 7 ,相当于汉字“多来米发梭拉西”的读音。
DO 、RE 、MI .......是唱曲时乐音的发音,所以叫唱名。
级数及名称见下图。
有了这个音的名称,才有了属和弦和下属和弦的名称噢。
三、音程:即每两个音之间相差的度数,一个音是一个音程就是一度。
例如:1---1是纯一度;1---2是大二度;1---3是大三度;1到高音的1是一个纯八度,什么叫大XX度和小XX 度呢?所谓大小,其实是根据他们的全半关系来确定的,例如:1—3他们之间1-2-3都是全音关系所以他们是大三度(也就是他们之间有4个半音关系);3—4他们之间是半音关系所以他们是小二度;3-5他们之间3-4是半音4-5是全音所以他们是一个小三度(也就是他们之间只有3个半音关系)。
《基本乐理》知识学习第一章音高第一节音一、音的产生发音体振动产牛音。
二、音的种类1. 乐音发音体振动状态规则,发出音高明显的音。
(悦耳)2. 噪音发音体振动状态不规则,发岀音高不明显的音。
(刺耳)三、音的性质1. 音高音的高低决定丁•发音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多少。
频率高,音则高;频率低,音则低。
2. 音值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振动时间长,音则长;振动时间短,音则短。
3. 音强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振幅的人小。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4. 音色音色决定于发音体的质地、形状、振动方式、发音方法及泛音多少、强弱等因索。
四、基音泛音复合音分音1. 基音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牛的音。
基音起着决定音高的作用。
2. 泛音发音体部分振动产牛的音。
泛音起着决定音色的作用。
3. 复合音基因和泛音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音。
4. 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基音和泛音。
基音是笫一分音。
五、半音全音乐咅咅高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咅。
键盘乐器相邻两个键构成半咅。
两个半咅Z和为全音。
隔开一个琴键的两键构成全音。
第二节变音记号一、变音记号表示将音升高、降低和还原的记号。
二、变音记号的种类1•升记号:表示将基木音级升高半音。
2. 降记号:表示将呈木音级降低半音。
3. 垂升记号:表示将基木咅级升高全音。
4. 重降记号:表示将基木咅级降低全咅。
5. 还原记号:表示将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三、变音记号的位置在五线谱中,变音记号记在音符的止左方,在简谱中,记在音符、音名的左上方。
四、临时变音记号记在音符左方的变音记号。
它对该记号Z后、一小节Z内的同高度的音冇效。
対跨小节相邻的、加延咅线的同高度的咅也冇效。
第三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名一、乐音体系在咅乐中所使用的全部乐音的总和。
二、音列乐咅体系中的咅,按照咅高顺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底排列起來的。
三、音级乐咅体系中的各咅。
咅级分为基本咅级和变化咅级。
基木音级:以C、D、E、F、G、A、B七个拉丁字母命名的音。
钢琴伴奏用和弦基本常识(参考)展开全文钢琴伴奏用和弦基本常识(参考)对编配乐曲的钢琴曲和歌唱伴奏是很点用的。
以下都以C调为主。
一.自然音阶:C D E F G A B 简谱:1 2 3 4 5 6 7C—主音,D—上主音(二重属音),E—中音,F—下属音,G—属音,A—下中音,B—导音。
在C调中相互关系是:1[2]2[2]3[1]4[2]5[2]6[2]7[1] ,简谱中用全音和半音定位。
全音:两白键中有一个黑键。
如12、23、45、56、67。
乐理上称大二度、正二度、纯二度。
也可以黑与黑。
半音:紧贴的两键,C调中是白健和白键,中间没有黑键。
7.1、34,称小二度。
也可以是黑与白,如:2b3。
二.基础和弦构成和弦方法:音程迭加法。
根音是小节中最低的音。
小节是编配和弦的单位,根音是定位和弦根据。
13 32 15 5 | 44 53 6 6 | 46 43 25 2 | 以上三小节中的根音分别是1、3、2。
度是和弦基础单位。
12为二度,13为三度,14为四度,15为五度,16为六度,17为七度。
其中: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同音高低叠加)悦耳,二度七度是不和协音,难听。
和弦按音程分有二种:三和弦和七和弦。
三和弦用得最多。
本文讲解三和弦。
由根音与上方三度音及上方五度音叠合而成的和弦叫“三和弦”。
三和弦是最基本的和弦。
三和弦按结构分有四种:(*是常用)名称公式例音乐效果1.大三和弦*大3度+小3度,如:1 3 5 明亮2.小三和弦*小3 +大3 如6. 1 3 暗淡3.增三和弦大3 + 大3 如:1 3 #5 扩张4.减三和弦小3 + 小3 如:#135 紧缩,不协和和弦按功能则可分为“主和弦”(主音为根音的三和弦)、“属和弦”(属音的三和弦,可理解为G)和“下属和弦”(下属音的三和弦,可理解为F)。
自然音阶的七个音所构成的所有原位三和弦分列如下:(*是常用,#电子琴和简谱也用的表示方法)根音功能种类符号音色特点#古典琴谱符号(简谱) 音程1* 主和弦大三 T(或Ⅰ) 明亮 C (135)大三加小三2 二级和弦(下属类) 小三 SⅡ暗淡 D m (246)小三加大三3* 三级和弦(属类) 小三 DⅢ暗淡E m (3#57)小三加大三4* 下属和弦大三 S(或Ⅳ) 明亮F (461)大三加小三5* 属和弦大三 D(或Ⅴ) 明亮G (572)大三加小三6* 六级和弦(下属类) 小三 SⅥ暗淡A m (6.13)小三加大三7 七级和弦 (属类) 减三 DⅦ不和协和弦,难听 B mC调主和弦是大三和弦即135,13大三度,35小三度,(简称大三加小三),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C、D、E、F、G等。
乐理必背100个知识1.音调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声波,声波通过空空气传递到耳膜,通过大脑的反射感知为声音。
人们能听到的声音每秒振动约16-2000次,而音乐中使用的声音(不包括声音)一般限制在每秒27-4100次。
声音的级别、强度、长度和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色调(色调-颜色)手指声音的感觉特征。
发音体的振动由许多谐波组成,包括音高和泛音。
音色由泛音的数量和它们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
人对音色的辨别能力是与生俱来的,音乐的色彩分为声乐音色和器乐音色。
声调分高、中、低,有男有女;器乐的音色主要分为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一样的。
3.共振(共振)共振是指一种振动。
当一个扬声器振动时,会引起其他物体的振动,发出声音并产生共鸣。
4.基音当物体振动时,最低频率的声音是基音,其余是泛音。
音高决定音高。
5.谐波泛音(谐波泛音)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音是音高,其他1/2、1/3、1/4等部分也同时振动,都是泛音。
泛音的组合决定了具体的音色,让人清晰地感受到音高的响度。
乐器和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有弦外之音。
6.音高(音高)音调用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来表示。
频率越高导致音调越高,而频率越低导致声音越低。
目前,国际标准音“a & quot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推销名称音名是指在西方音乐体系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
这些名字并不统一,在不同的有所不同。
广泛采用的有.c d e f g a b。
8.点名(音节名称)点名是指音阶上每个音的名称。
一般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和7si。
大调主音是1do,小调主音是6la。
9.范围(指南针)人声或乐器能达到的最低音调和最高音调之间的音域称为音域。
音域可分为一般音域、个别音域、音域和乐器音域。
10.调性(调性)调性是指调式的类型和主音的高低。
在音乐中,主音是旋律和和声的核心,其他音符与之有从属关系,最终停在主音上。
伴奏声乐知识点总结大全声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形式,伴奏声乐则是在声乐表演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伴奏声乐是指有乐器伴奏的声乐表演,通常是由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乐器进行伴奏。
在伴奏声乐表演中,乐器与歌手的声音相互协调,以此完成一场声乐表演。
声乐是一门艺术,它与伴奏的结合有很多独特的技巧和知识点。
在伴奏声乐表演中,乐器和歌手需要相互合作,以此达到音乐的完美表现。
下面将对伴奏声乐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声乐基本功声乐基本功是伴奏声乐表演的基础,它是声乐学习的第一步,也是伴奏声乐表演的基础。
声乐基本功包括喉音、发声、气息控制等方面的训练。
在伴奏声乐表演中,歌手需要保持良好的发声技巧,以此保证声音的稳定和清晰。
二、乐器伴奏技巧在伴奏声乐表演中,乐器伴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乐器伴奏需要与歌手的声音相互协调,以此形成音乐的和谐。
乐器伴奏技巧包括和弦演奏、旋律演奏、节奏演奏等方面的技巧。
乐器伴奏技巧可以帮助乐手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和表达方式,以此更好地完成对歌曲的诠释。
三、音乐表达能力在伴奏声乐表演中,歌手的音乐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表达能力包括音色、情感、情绪等方面的表达。
在伴奏声乐表演中,歌手需要通过声音和表情来传达歌曲的情感和情绪,以此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意境。
四、舞台表现技巧舞台表现技巧是伴奏声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歌手的事前准备、舞台表现、与乐手和观众的交流等方面的技巧。
在伴奏声乐表演中,歌手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练习歌曲、排练表演、调整服装妆容等。
舞台表现技巧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魅力和魅力,以此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五、音乐理论知识音乐理论知识是伴奏声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音乐和声、调式、节拍等方面的知识。
在伴奏声乐表演中,乐手和歌手需要对音乐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以此更好地完成对歌曲的诠释。
音乐理论知识可以帮助乐手和歌手更好地掌握歌曲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以此更好地完成对歌曲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