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危化企业常见安全隐患及法律法规依据
- 格式:docx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9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常见安全隐患警示清单一、人的不安全行为(86条)(一)劳动纪律(7条)1. 酒后上岗、班中饮酒。
2. 串岗、脱岗、睡岗,在岗期间从事与岗位工作无关的事。
3. 未经批准私自顶岗、换岗。
4. 上班迟到、早退,未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
5. 未按规定着装和佩戴安全帽进入生产、施工现场。
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或穿戴铁钉的鞋进入易燃、易爆装置或罐区。
6. 在禁烟区域内吸烟。
7. 主要负责人长期脱岗不履职。
(二)工艺纪律(17条)8. 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巡回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未及时报告和处理。
9. 未按规定要求填写操作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人员未签名。
10. 对出现的工艺报警未及时处置和记录。
11. 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清楚或不熟悉工艺控制指标和操作规程。
12. 改进工艺或操作程序,未进行安全评估。
13. 使用压缩空气进行易燃易爆物料的加料、压料操作。
14. 常压贮槽带压使用;带压开启反应釜、容器盖子。
15. 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内进行工艺操作。
16. 采用氮封或输送物料时,氮气管道未设置止回阀,存在高压串低压的风险。
17. 离心机分离可燃有机溶剂时,未采取氮气保护措施。
18. 操作中遇到突发异常情况时不及时报告,擅自变更操作。
19. 外来人员代替本岗位人员操作。
20. 现场盲板未编号和挂牌。
21. 取样完毕未及时关闭取样阀。
22. 危险化学品装卸、罐区脱水(切水、切碱等)时操作人员离开现场。
23. 未经许可擅自修改DCS系统、安全仪表系统中相关工艺指标、报警和联锁参数。
24. 启动皮带输送机前,没有检查确认、没有启动警告铃。
(三)其他纪律(26条)25. 在易燃易爆区域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
26. 在易燃易爆区域用黑色金属等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业。
27. 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非防爆通讯、照明器材、非防爆工具等。
28. 擅自停用可燃、有毒、火灾声光报警系统和安全联锁系统。
化工危化企业常见安全隐患及法律法规依据一、电气安全(含防雷、防静电)1、保护接地、静电接地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2016)3.0.4“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必须接地:1 电气设备的金属底座、框架及外壳和传动装置。
2 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3 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4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5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6 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接头盒、终端头和金属保拼管及二次电缆的屏蔽层。
7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8 变电站(换流站)构、支架。
9 装有架空地结或电气设备的电力线路杆塔。
10 配电装置的金属遮栏。
11 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2)《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SH3097-2017)5.1.1“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的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
”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5.1.1.b)“电气装置中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通过保护导体或保护中性导体与接地极相连接,以保证故障回路的形成。
凡可被人体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连接到同一接地系统。
”2、静电接地专用线《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SH3097-2017)3.6.1“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应与其它用途的接地装置综合考虑,统一布置。
可利用保护接地干线防雷电感应接地干线作为静电接地干线使用,否则应专门设置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
3、静电接地材质要求《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SH3097-2017)3.5.1“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应采用具有足够机械强度、耐腐蚀和不易断线的多股金属线或金属体(6mm2铜芯软纹线或软铜编织线)”。
4、防雷接地《建筑物防雷设计规》4.2.2.3“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的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Ω。
”5、防爆区域进线口密闭《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AQ3009-2007)7.1.3.1.7“检查设备的外壳应无裂纹和有损防爆性能的机械变形现象。
化工危化企业常见安全隐患及法律法规依据一、电气安全(含防雷、防静电)1.保护接地、静电接地《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3.0.4“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必须接地:1 电气设备的金属底座、框架及外壳和传动装置。
2 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3 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4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5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6 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接头盒、终端头和金属保拼管及二次电缆的屏蔽层。
7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8 变电站(换流站)构、支架。
9 装有架空地结或电气设备的电力线路杆塔。
10 配电装置的金属遮栏。
11 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T3097-2017)5.1.1“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的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5.1.1.b)“电气装置中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通过保护导体或保护中性导体与接地极相连接,以保证故障回路的形成。
凡可被人体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连接到同一接地系统。
”2.静电接地专用线《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T3097-2017)3.6.1“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应与其它用途的接地装置综合考虑,统一布置。
可利用保护接地干线防雷电感应接地干线作为静电接地干线使用,否则应专门设置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
3.静电接地材质要求《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T3097-2017)3.5.1“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应采用具有足够机械强度、耐腐蚀和不易断线的多股金属线或金属体(6mm2铜芯软纹线或软铜编织线)”。
4.静电接地极要求《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2.6.4“下列接地干线和线路不得用于静电接地:(1)照明回路的工作零线和三相四线制中工作零线;(2)整流所备级电压的交流、直流保护接地系统;(3)直流回路的专用接地干线;(4)电子线路的“工作地”干线。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常见安全隐患警示清单一、人的不安全行为(86条)(一)劳动纪律(7条)1. 酒后上岗、班中饮酒。
2. 串岗、脱岗、睡岗,在岗期间从事与岗位工作无关的事。
3. 未经批准私自顶岗、换岗。
4. 上班迟到、早退,未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
5. 未按规定着装和佩戴安全帽进入生产、施工现场。
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或穿戴铁钉的鞋进入易燃、易爆装置或罐区。
6. 在禁烟区域内吸烟。
7. 主要负责人长期脱岗不履职。
(二)工艺纪律(17条)8. 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巡回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未及时报告和处理。
9. 未按规定要求填写操作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人员未签名。
10. 对出现的工艺报警未及时处置和记录。
11. 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清楚或不熟悉工艺控制指标和操作规程。
12. 改进工艺或操作程序,未进行安全评估。
13. 使用压缩空气进行易燃易爆物料的加料、压料操作。
14. 常压贮槽带压使用;带压开启反应釜、容器盖子。
15. 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内进行工艺操作。
16. 采用氮封或输送物料时,氮气管道未设置止回阀,存在高压串低压的风险。
17. 离心机分离可燃有机溶剂时,未采取氮气保护措施。
18. 操作中遇到突发异常情况时不及时报告,擅自变更操作。
19. 外来人员代替本岗位人员操作。
20. 现场盲板未编号和挂牌。
21. 取样完毕未及时关闭取样阀。
22. 危险化学品装卸、罐区脱水(切水、切碱等)时操作人员离开现场。
23. 未经许可擅自修改 DCS系统、安全仪表系统中相关工艺指标、报警和联锁参数。
24. 启动皮带输送机前,没有检查确认、没有启动警告铃。
(三)其他纪律(26条)25. 在易燃易爆区域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
26. 在易燃易爆区域用黑色金属等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业。
27. 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非防爆通讯、照明器材、非防爆工具等。
28. 擅自停用可燃、有毒、火灾声光报警系统和安全联锁系统。
化工危化企业常见安全隐患及法律法规依据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化工危化企业常见安全隐患及法律法规依据一、电气安全(含防雷、防静电)1、静电接地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必须接地:1 电气设备的金属底座、框架及外壳和传动装置。
2 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3 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4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5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6 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接头盒、终端头和金属保拼管及二次电缆的屏蔽层。
7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8 变电站(换流站)构、支架。
9 装有架空地结或电气设备的电力线路杆塔。
10 配电装置的金属遮栏。
11 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的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
”2、静电接地专用线《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应与其它用途的接地装置综合考虑,统一布置。
可利用保护接地干线防雷电感应接地干线作为静电接地干线使用,否则应专门设置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
3、静电接地材质要求《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应采用具有足够机械强度、耐腐蚀和不易断线的多股金属线或金属体(6mm2铜芯软纹线或软铜编织线)”。
4、防雷接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的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Ω。
”5、防爆区域进线口密闭“检查设备的外壳应无裂纹和有损防爆性能的机械变形现象。
电缆进线装置应密封可靠。
不使用的线孔,应用适合于相关防爆型式的堵塞元件进行堵封。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爆炸性环境电气线路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5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钢管配线的电气线路必须作好隔离密封。
化工危化企业常见安全隐患及法律法规依据一、电气安全(含防雷、防静电)1、静电接地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均必须接地:1 电气设备的金属底座、框架及外壳和传动装置。
2 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3 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4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5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6 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接头盒、终端头和金属保拼管及二次电缆的屏蔽层。
7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8 变电站(换流站)构、支架。
9 装有架空地结或电气设备的电力线路杆塔。
10 配电装置的金属遮栏。
11 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应进行静电接地。
”2、静电接地专用线《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统一布置。
可利用保护接地干线防雷电感应接地干线作为静电接地干线使用,否则应专门设置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
3、静电接地材质要求《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应采用具有足够机械强度、耐腐蚀和不易断线的多股金属线或金属体(6mm2铜芯软纹线或软铜编织线)”。
4、防雷接地《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Ω。
”5、防爆区域进线口密闭《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应用适合于相关防爆型式的堵塞元件进行堵封。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钢管配线的电气线路必须作好隔离密封。
”6、人体静电导出装置设置《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2014),应配置个人防静电防护用品。
重点防火、防爆作业区的入口处,应设计人体导除静电装置。
”7、配电柜孔洞《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高出地面的高度室内不应低于50mm,室外不应低于200mm;其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1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2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3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5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6 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7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8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9 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0 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11 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12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13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14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15 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16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7 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18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19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危化品企业常见隐患清单危化品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危险化学品,其安全管理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若管理不善或存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此,本文总结了危化品企业中常见的隐患清单,以供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一、化学品物理性质引发的隐患1. 燃爆危险许多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例如乙烯、丙烯、甲醛等。
企业在进行生产时需加强对这些原材料和产品的控制和储存,防止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2. 氧化危险许多化学品在与空气接触时产生氧化反应,例如氢氧化钾、硫酸铁、硝酸等。
这些物质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储存和管理措施,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3. 其他化学性质引发的隐患化学品在储存、使用、运输中可能因温度、压力、pH值等因素发生分解、聚合等反应,产生危险物质,如甲基异氰酸酯的热分解释放出异氰酸等。
企业需要对这些化学品进行评估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引发事故。
二、操作规程不当引发的隐患1. 操作不规范危化品企业中常见的隐患之一是操作不规范。
员工在工作中可能因为疏忽、马虎等原因违反操作规程,如在严禁吸烟区域吸烟,未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操作,未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等。
因此,企业需加强员工操作培训,提高员工工作素质,避免因员工操作不规范引发事故。
2. 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危化品企业中,员工与危险化学品直接接触,很容易受到化学品的侵害,如盐酸腐蚀眼睛等。
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制度,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意识。
3. 未能正确处理事故危化品企业中,如果发生事故,事故处理的不当会对企业和员工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员工对应急演练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技术。
三、设备设施问题引发的隐患1. 设备维修不充分危化品企业中,许多设备和设施需要定期维修保养,如储罐、输送管道等。
化工危化企业常见安全隐患及法律法规依据一、电气安全(含防雷、防静电)1、静电接地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3、0、4“电气装置得下列金属部分,均必须接地:1 电气设备得金属底座、框架及外壳与传动装置。
2 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得金属底座与外壳。
3 箱式变电站得金属箱体。
4 互感器得二次绕组。
5 配电、控制、保护用得屏(柜、箱)及操作台得金属框架与底座。
6 电力电缆得金属护层、接头盒、终端头与金属保拼管及二次电缆得屏蔽层。
7 电缆桥架、支架与井架。
8 变电站(换流站)构、支架。
9 装有架空地结或电气设备得电力线路杆塔。
10 配电装置得金属遮栏。
11 电热设备得金属外壳。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4、1、1“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得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
”2、静电接地专用线《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3、6、1“静电接地干线与接地体应与其它用途得接地装置综合考虑,统一布置。
可利用保护接地干线防雷电感应接地干线作为静电接地干线使用,否则应专门设置静电接地干线与接地体”。
3、静电接地材质要求《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3、5、1“静电接地支线与连接线,应采用具有足够机械强度、耐腐蚀与不易断线得多股金属线或金属体(6mm2铜芯软纹线或软铜编织线)”。
4、防雷接地《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4、2、2、3“防雷电感应得接地装置应与电气与电子系统得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Ω。
”5、防爆区域进线口密闭《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7、1、3、1、7“检查设备得外壳应无裂纹与有损防爆性能得机械变形现象。
电缆进线装置应密封可靠。
不使用得线孔,应用适合于相关防爆型式得堵塞元件进行堵封。
”《爆炸与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5、4、3“爆炸性环境电气线路得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5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钢管配线得电气线路必须作好隔离密封。
化工危化企业常见安全隐患及法律法规依据一、电气安全(含防雷、防静电)1、保护接地、静电接地5 配2、静电接地专用线《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17)3.6.1“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应与其它用途的接地装置综合考虑,统一布置。
可利用保护接地干线防雷电感应接地干线作为静电接地干线使用,否则应专门设置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
3、静电接地材质要求《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17)3.5.1“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应采用具有足够机械强度、耐腐蚀和不易断线的多股金属线或金属体(6mm2铜芯软纹线或软铜编织线)”。
45”6的入口处,应设计人体导除静电装置。
”7、配电柜孔洞《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4.2.1“落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应抬高,高出地面的高度室内不应低于50mm,室外不应低于200mm;其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
”8、电缆防火封堵、挡鼠板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4.3.7“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罩,其防护等级不宜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192.5m,11、电缆防爆穿管1)“在爆炸危险区内,除在配电盘、接线箱或采用金属导管配线系统内,无护套的电线不应作为供配电线路。
”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5.4.3.5“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钢管配线的电气线路必须作好隔离密封。
”12、电缆桥架跨接《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53-2015》12.1.1“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金属电缆桥架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7.3.2“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瓷(塑料)夹、嵌绝缘槽、穿管或钢索敷设。
”二、设备设施(含管道,不含安全设施)15、易燃可燃物料输送管道要求“当用软管输送易燃液体时,应使用导电软管或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管,且在相接时注意静电的导通性。
”16、阀门丝堵或盲板《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7.2.8“仅在开停工时使用的排液阀,可设爬梯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60m,高度大于或等于1.2 m 的踏步或坡道应设护栏”。
19、储罐液位报警“可燃液体的储罐宜设自动脱水器,并应设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器,必要时可设自动联锁切”。
20、管道支撑《工业金属管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6.11.1“管道安装时,应及时固定和调整支、吊架,支吊架位置应准确,安装应平整牢固,与管子接触应紧密。
”21、储罐放空管《容器支座》(JB/T4712)8.4“当容器操作壁温与安装环境有较大差异时,应根据容器圆筒金属温度、两鞍座间距,按附录A核算螺栓孔长度l鞍座螺栓孔应根据容器不同膨胀形式,按图9要求进行安装。
”25、管道连接或隔断要求《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7.2.7 “公用工程管道与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管道或设备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连续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止回阀,并在其根部设切断阀;2. 在间歇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止回阀和一道切断阀或设两道切断阀,并在两切断阀间设检查阀;3. 仅在设备停用时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应设盲板或断开。
”,可被人员接触到的部分及其零部件应设计成不带易伤人的锐角、利棱、凹凸不平的表面和较突出的部位。
三、安全设施(不含消防器材)30、机械防护罩1)《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GB8196-2003)8.2“检验防护装置的冲击强度时应考虑制造防护装置时使用的材料特性,包括将防护装置连接在机器或其他结构上使用的连接件的强度、固定点的强度以及滑轨的强度等等。
”2)《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GB8196-2003)6.4.1“运动传递部件:对运动传递部件,33、乙炔瓶单向阀“在可能造成气体回流的使用场合,设备上应当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
”34、气瓶防晒《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五十条“使用乙炔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禁止敲击、碰撞;(2)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夏季要防止曝晒;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
”35、气路颜色及“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不应随意拆除、娜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38、放空管阻火器“输送可燃性物料并有可能产生火焰蔓延的放空管和管道间应设置阻火器、水封等阻火设施。
”39、限高、限速标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安监总管三〔2011〕93号)7.2.3“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在厂内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等标志。
”2)《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6.1.3“检(探)测器应安装在无冲击、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易于检修的场所,安装探头的地点与周边管线或设备之间应留有不小于0.5m的净空和出入通道。
”42、压力表红线、限位线、上下线、铅封《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2016)8.4.2“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当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表安装前应当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校验日期。
压力表校验后应当加铅封。
”43、甲乙类装置及罐区手动火灾报警《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8.12.4“甲、乙类装置区周围和罐组四周道路边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间距不宜大于100m。
”44、工业管道安全色《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4.1“根据管道内物质的一般性能,分为八类,并相应规定了八种基本识别色和相应的颜色标准编号及色样”4.2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使用方应从以下五种方法中选择。
a)管道全长上标识;b)在管道上以宽为150mm的色环标识;c)在管道上以长方形的识别色标牌标识;d)在管道上以带箭头的长方形识别色标牌标识;e)在管道上以系挂的识别色标牌标识。
45、管道介质、流向标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5“识别符合工业管道的识别符号由物质名称、流向和主要工艺参数等组成”。
46、警示牌、标识牌老化、破损、不醒目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6.3 “标志牌表面质量:标志牌应图形清楚,局的钢易碎材料制成的管道、管件、阀门、流量计、压力计等。
”49、应急物资检查要求《危化品应急物资配备标准》(GB30077-201)9.1“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的有关制度和记录:物资清单、物资使用管理制度、物资测试检修制度、物资租用制度、资料管理制度、物资调用和使用记录、物资检查维护、报废及更新记录”9.2 “应急救援物资应明确专人管理;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对应急救援物资进行日常检查、定期维护保养;应急救援物资应存放置在便于取用的固定场所,摆放整齐,不得随意摆放、挪作他用。
”50、职业危害告知牌“戴当及时在工作场所公告栏向劳动者公布定期检测结果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52、安全设施检查、维护、保养要求《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第33条“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53、安全警示牌《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2)《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2008)3.1.1“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管件、阀门等(以下对管道、管件、阀门等统称为管道)应保温。
a)外表面温度大于323K (50℃),以及根据需要要求外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323K(50℃)的设备和管道”。
57、安全阀底部截止阀《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第105条“安全阀的进出口管道一般不允许设置截断阀。
在必须设置截断阀时,应当加铅封并且保证锁定在全开状态。
”58、防火帽、阻火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7.3.7“企业应办理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接受℃或61、起重机吊钩方脱钩“当使用条件或操作方法会导致重物意外脱钩时,应釆用防脱绳带闭锁装置的吊钩;当吊钩起有被其他物品钩住的危险时,应采用安全吊钩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要求安装吊钩方脱钩装置。
62、限高标识《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6.1.2“跨越道路上空架设管线距路面的最小净高不得小于5m,现有低于5m的管线在改、扩建时予以解决。
跨越道路上空的建(构)筑物(含桥梁、隧道等)距路面的最小净高,应按行驶车辆的最大高度或车辆装载物料后,《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4.16.3“筒体应无明显锈蚀和凹凸等损伤,手柄、插销、铅封、压力表等组件应齐全完好;灭火器型号标识应清晰、完整。
断进料设施。
”66、消防器材阻挡《山东省消防条例》第二十六条“消防车通道、疏散走道以及消火栓、灭火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消防设施应当设置禁止占用、遮挡的标识。
”67、灭火器防护要求”保持畅通的出口。
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71、应急照明1)“当下列场所正常照明电源失效时,应设置应急照明:1)需确保正常工作或活动继续进行的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2)需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场所,应设置安全照明;3)需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出口和通道,应设置疏散照明。
”72、疏散指示标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0.3.5“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 30871-2014)9.2.7“不应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作吊装锚点。
未经土建专业审查核算,不应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
75、吊装区域警戒线《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 30871-2014)9.2.2“吊装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安全警戒标志应符合GB2894的规定。
76、脚手架铺板《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2.4“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